佛弟子文庫

涅槃經游意

沙門吉藏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涅槃經游意

沙門吉藏撰

就此經有南北二本,廣略不同,北方舊本,卷或有三十三,或三十者,品唯有十三。南土文,卷有三十六,有二十五品。

其間文義浩博,豈可詳寫。故經云:「一恆二恆始髣髴見之,三恆四恆乃能知一分之義」。梁武皇帝云:「涅槃者,義高萬善,事絕百非,空空不能測其真際,玄玄不能究其妙門。自非德均平等,心會無生,金壚玉室豈易入哉!」

餘昔經註錄之疏零失,今之憶者,十不存一,因茲講以聊復疏之。

就攝山大師唯講《三論》及《摩訶般若》,不開《涅槃》、《法華》,諸學士請講《涅槃經》,大師云:「諸人今解《般若》,那復令再講。」復重請,乃為道「本有今無偈」而遂不講文。至興皇以來始大弘斯典。

但開此經,初形勢非一,或明開路義,如國家域有梗礙,偏隅未賓,開疆祐出,先須斫伐,然後方得行師。今亦爾,為從來舊執擁塞正道故,須破洗然,後乃得講經。開路義,別有科目,待餘暇矣。又或明舍那、釋迦二佛教門差別不同,或辨因果人法十雙相對,並置而不論。

今於此經初且為六段:一大意、二宗旨、三釋名、四辨體、五明用、六料簡。

第一說經大意者:

此經之意復何窮?如:河西五門、波藪七分、興皇八章,迦葉三十解問,如來次第解釋則三十解意。今直舉其樞要,陳其綱領,可然。

正道平等,本自清淨,豈有生死異於涅槃?特由眾生虛妄,執文求實,聞名仍不見其真,或云涅槃是有,或意是無,或言二諦所攝,或意出二諦之外,或意出生死無常,或意涅槃常住,因此謬造種種異計,便成繫縛,致有生死。

前諸佛菩薩為引此妄情假說涅槃,為出處方便空假立名。名無得物,物無應名。名物既爾,萬法安立。所以生死涅槃本無二相,但為化此虛妄,如度虛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此了悟名得涅槃,實無涅槃可得。

但約此迷悟說凡說聖,假名生死強稱涅槃,令改凡成聖,舍生死得涅槃。既悟此本來不二、亦復不一,若於凡聖、生死、涅槃作一異解者,則障正道,名為「據語」。今破此一異等見,名為「開道」。

約智開復,有何道可開耶?從來雲如來之身非凡是聖,是聖涅槃之法,是常非無常。今為對此故,明如來之身非凡非聖,凡聖悉是如來善巧,涅槃非常無常,常無常皆涅槃方便。

何者病耶?常病重故,設無常之藥。眾生執有為涅槃故設無,身心皆盡乃為妙極,物情不了便謂佛身無涅槃斷滅。故經云:其復不久,王復得病,須服乳藥。故今教為對無常故設常住,則左右除病,迭代破執。執病若盡,在藥皆除。

涅槃之法竟何所有?雖無所有而無所不有,雖無所不有而無所有。有無既爾,常無常亦然,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也。

大師於此明四雙八隻義:一凡聖,二常無常,三隱顯,四半滿。

言凡聖者,涅槃實不開凡聖,但住大涅槃能建大義,或時為凡,或時化聖。

故佛初出世間同凡夫事,雖同凡而異解。凡初生則行諸方七步,云:「天上天下,唯我為尊」。又云:「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既自得解脫,復度眾生。」此言已障是聖,但說此言已,更為嬰兒;乃至槃馬、捔力等,具同凡事,此則以凡覆聖。今日教起明久已,聖人方便便現為此事,則是以聖開凡。

開覆之義,具通今昔。昔開凡覆聖,今開聖覆凡。但昔覆名,今開稱。所以爾者,初為緣未堪,不得說是聖,但得說是凡,則凡覆聖。今始得說道:我本是聖人,以聖開凡。故前覆,今道開也。

人聞此開覆,便作二解。聞昔覆,謂言別有一聖為凡所覆;聞今開,則謂卻除於凡別有聖出。今明不爾,昔本來是聖,為緣未堪不得說為聖,唯得說為凡,隱聖道不得說名之為覆,豈別有一聖可覆?今只道:昔凡則是聖,詺之為開,豈別有凡可除,聖可開耶?

故經云:「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故,昔隱不說為密也,今日顯說為開密也」。

凡聖既然,常無常亦爾。昔說「無常」隱「常」為「覆」,今日顯說於「常」為「開」。然昔說「無常」,只說「常」為「無常」,詺「無常」覆「常」;今日只說向「無常」者,「常」名為「開」也。又,且昔日名「覆」,今復名「開」,何者?昔說「無常」不為「無常」,昔說「無常」為開。今日「常」若無昔「無常」,何能顯今日「常」?是則昔「無常」為今「常」。化方便故,昔「無常」今得是「開」也。此是片到明,未是好開。

至下文明常、無常,為顯非常、非無常,常無常、無常常具足,乃是「開密」也。如此凡聖常無常開無常常,常無常、無常常,具足乃是「開密」也。如此凡聖常、無常開覆,並是大涅槃方便。如用若真,明凡覆聖,聖開凡,常、無常開覆未足為奇,亦非妙用,只為畢竟無。如此凡聖常無常,而能在中為凡為聖,能常能無常開覆等事,乃是不可思議方便妙用耳。

然此可有三道開覆:一、以凡覆聖,以聖開凡。二者、凡聖是實,覆涅槃凡聖方便。今明凡聖有無,並是涅槃妙用,名之為開。三者、凡聖覆非凡聖方便,今始得顯涅槃非聖非凡,凡聖具足名之為開。

凡聖既爾,常無常亦然也。但凡聖中復有凡始凡終,聖始聖終,凡終聖始,聖始凡終。

何者?昔託王宮而生為凡始,道場樹下成道為凡終。成佛為聖始,雙林入滅為聖終。只聖始則凡終,凡終則聖始也。

開凡終為聖始,聖始則凡終者;可得聖終為凡始,凡始則聖終不?解云:若通就實凡實聖則可例。何者?只起一有得斷常之心,無得正觀便斷,則凡始為聖終。若無得正觀不觀,有得虛妄便起,則聖終為凡始也。但此中如來一期凡聖方便只得凡終為聖始,聖始為凡終;不得聖終為凡始,凡始為聖終。

若進論,此間感息,他方現生;則此土聖終,他國凡始也。

問:凡有始終,聖亦始終者?無常有始終,常亦有始終不?常無常相對,無常有始終,常無始終;亦應凡聖相對,凡有始終,聖無始終。

解云:小乘明凡聖皆是無常,故皆有始終。大乘凡聖有二種:一者方便,則凡聖皆無常。二者實義則無,此凡聖者,無始終也。問者說無常覆常為覆,邪常之覆正常耶?若昔無常但覆邪常,不覆正常者,昔說是凡但覆邪聖,不覆今正聖。昔正覆今日聖,亦昔無常正覆今常。

又難:若昔無常覆今常,不覆昔常者;昔無常除今常,不除昔常,昔宜禁乳,則昔通除常。又,若無常覆今常者,未說今常,云何覆今常?前說無常時可以今常覆昔無常,昔無常未有今常,何得言昔無常覆今耶?

解此已如上諸佛本是常,昔隱不得說常,但說無常,故言無常覆常也。

然此開覆則是如來藏義。

何故名如來藏?為當眾生藏如來,名「如來藏」;為當如來自藏,名「如來藏」耶?然只此間,則是解竟,然具此二義:一者、眾生性顛倒隱覆如來性,故名「如來藏」;二者、眾生不堪聞如來之性,隱而不說,亦名「如來藏」。

今教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義。眾生依方等大教臨度斷除顛倒,則顯如來藏。藏顯則名法身。顯眾生有佛性,則顯眾生是佛性根本。眾生是佛故有佛性,非佛則不得有佛性。如人姓張,郎則有張姓,非張則不得有張姓,佛性亦爾。

故論云:非眾生身內有佛非密,身外有亦非密,四並非密。眾生則是佛為密也。

有時難此義,何故有佛性非密則是佛為密耶?

有解云:有義則疎,是義則密。釋難眾生則是佛為密,有性不密者,眾生則佛性義深,眾生有佛性不深。經云:眾生有佛性甚深,既有性為深,何意有佛性非密,不見好解(扶解孝奉落:疎密之語不言深不深者,如人。二人相近,即言密,不得言深。若向何得言深淺?是亦如此。眾生即佛性,即相密;若單論佛性,即深。經云眾生有佛性甚深,是約佛性為言;眾生即佛者,是約眾生為論。所以眾生外,更無佛性。故即是佛性與眾生不疎為密。是密義甚深,故有佛性甚深者乎雲)。

問:地論亦隱顯義,與今何異?

解云:語雖同其意大異。彼有如來藏體,為妄所覆名之為隱,復則現出此體名之為顯。如貧女寶藏,暗室瓶瓫,則用此譬為義。

今則不爾。此譬為破始有,故言本有,豈可守斯為定耶?今明只迷故名隱名藏,豈尚別有此體可隱?只悟故名顯,名法身無體可顯。迷故名隱,隱無所隱;悟故名顯,顯無所顯。只迷因緣故隱,悟因緣故名顯。如箜喉之喻,無乎無棍等因緣則無聲,為隱,無別聲可隱在內;若因緣具足,聲則便出,無別聲可顯。如來藏隱顯亦爾,不了因緣故隱,顯又如此,隱顯並出於緣。緣未堪如此說,故為隱;今皆聞之,故不隱。乃出於緣,法身更何隱顯也!

四、次半滿義。

他云:昔無常為「半」,今常為「滿」。

此有種種計不同:或云《般若》已上,《法華》已來是無常「半教」;唯《涅槃》常住,乃為「滿」字。難(云云)。

又,彼明常無常云:斷明義,生死「無常」不通「常」;涅槃「常」不通「無常」。乃至金剛心無常不通「常」,佛果常不通「無常」。

如此一握「無常」,一握是「常」。無常一握既「半」,常是一握亦「半」。今一家有時對此牽生死無常至佛果「常」,牽佛果常至生死「無常」,令彼兩處互通。無常邊亦「滿」,常邊亦「滿」。

一家云:半邊滿,滿邊半。此非互語「半三斗,三斗半」,亦如「山在南,在山南」,豈可為一?

今滿半、半滿亦有異義。但此「有為」意:

一者「滿半」圓偏語,「半滿」積足語。

「滿半」圓偏語者,明涅槃本來具足,緣未巧具聞圓旨,故說「無常」一邊名為「半」字。故經問:「云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亦得道?云何解『半』字及與『滿』字義?但今得意,明涅槃具足圓滿。」為緣說「半」,故言「滿半」也。「半滿」是積足者,「無常」是「半」,「常」足為「滿」。「常」亦爾,故定知「半滿」大師戲言耳。

又,「滿半」是圓偏語,如前「半滿」是對治語。何者?汝言「常」是「滿」者,此「半邊滿」耳,有時明「常、無常」名「半邊滿」,「常、無常」雙用名「滿邊半」也。

但一家釋「半滿」復有展轉明義。一、無常為「半」常為「半」,無常為「半」常為「滿」;二、常無常皆「半」,是常無常所,病皆洗除,盡名之為「滿」;三者、常無常用「半」,非常非無常體「滿」。體用異故,此體用、用體具足始為「滿」。

無常為「半」,常為「滿」,別二邊高下。若非常非無常,常無常具足,別二邊雙游也。

大師明無常復有四種:一病藥,二開覆,三半滿,四二邊。此四句無常云何不別?

解云:病藥無常者,以無常治常,常病既去,無常之藥亦除。如三修耶,常雖去猶存無常,故成尤疾。所以文雲王今病重故也。此一向須寫寫矣。

開覆無常如前,以無常覆常,復是道無常者,常不除無常也。

半滿無常,昔說無常為半,今還明無常為滿。又昔說無常不了故為半,今明無常顯了,生死無常、佛果常住,字義具足為滿也。

二邊無常者,此二恆俱,豈得除無常明常?但二邊有前後,尤有高下,充竝充等義。

第二明經宗旨。

古來明宗體異,以常住為宗,文言為體。

今一家明只宗是體,豈異體別有宗?大師云:今解釋此,茲國所無。汝何處得此義耶?雲稟關河,傳於攝領,攝領得大乘之正意者。若是諸師皆悉推片,不熟看經論,妄引候文,失於圓旨。

如聞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便種種解釋,或云從境為名,或云即於真諦。彼云:佛性是智,第一義空是境,但智即境,故云佛性名第一義空。又云:佛性是俗諦,但俗即真故,雲佛性名第一義空也。今明此語未足。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智者見空及以不空,此始成一句耳,是故發初與他異。

他明此經以常為宗,今初辨常者,乃倒寫之用,未是正意。常是藥用,豈會開正宗?前藥治前病,後藥治後病。常是藥用,常為宗者;無常是藥,亦應以無常為宗。

彼云:後藥治後病,後藥為後經宗;前藥治前病,前藥為前經宗。今明前藥為前經宗,前經有無量種,豈得併以無常為經前宗?既不可無常為宗,後經寧得以常為宗?今對彼故以無得為宗,汝以常為宗,文何所出?

我今依經文自云:「無得者名大涅槃」,故無所得此經宗也。又亦汝言涅槃定常不得無常,斯則常故,常名有所得;有所得者,乃名生死,何謂涅槃?

彼雲我亦有得、無得義。至忘為無得,彌存為有得。今責汝妄不可為存,存不可為妄。真絕不可待,俗待不可絕。還成有所得。何謂無得耶?

又,彼義真諦中不得有樂,不得有一乘也;我、樂、一乘並是世諦;又,於汝證言生死無常,涅槃是常,大眾聞之何所悟?故云涅槃不可定常,不可定無常,非待非不待,不可思議,聞者悟也!

只無所得故不可思議,無所得為經宗也。

他難云:汝以無得釋經宗為是者,我亦以常釋經宗亦是。

解云:常無常雖經說,而有病故,則無所得義生。經云:雖不常住非念念滅,此已常無常兩除。

次復明涅槃非常無常,常無常俱洗。如〈德王〉中說:何偏得以常為宗耶?無得之義,始終無行,故以為宗也。

問:有得名生死,無得名涅槃,則有得名無常,無得名為常,得無得還是常無常。云何舍常、無常而用得、無得耶?

解云:若定用無得為是還成有得,不名無所得。一無所依乃名無得,無得通常無常。何者?彼雲生死無常、涅槃常,如此常無常並有所得;今明常明無常,因緣假名字說,無有無常可有,亦無有常之可得。一無所住故名無所得也。

又,他常無常智斷明義,生死無常涅槃常。前心無常後心常,故是有所得。今明諸法未曾常、無常,或說常或說無常,諸法實相行常無常也。

然無所得非但是此經宗,通是一切大乘之正意也。

第三釋名。此中復為三:第一明異名,第二翻名,第三絕名。

初明異名者:或云泥洹,或云泥曰。肇師云:「彼國楚夏不同耳」。大亮云:「涅槃者異俗之音,音有楚夏,涅槃正中天竺之音也」。或云:「此三名目於三本,《泥曰》此是中本,《泥洹》是六卷經,《涅槃》則此大本」。今謂未必然也。大本亦得名大泥洹經也。

次翻名。且明摩訶義,此是外國音。此雖有三義,正翻為大。《金光明》云:「摩訶提婆此雲大天」。又今既標大意,何須更標?但大有多義,依此經凡有六義:

一常故大。所言大者,名之為常。然無常二得名大,而終不及常。大薪大火。大薪不及火,常無常亦爾也。

二者廣故大。所以然者,經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廣博故大也。

三者高故名大。經云:譬如大山,一切世人所不能上,故名大山;涅槃亦爾,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上,是故名大。

四、深故大。經云:大名不可思議,一切世人所不能測,是故名大也。

五者多故名大。經云:譬如大城,多諸珍寶故名大城;涅槃亦爾,多諸法寶故名為大。

六者勝故名大。譬如有人,於人中勝故名大;涅槃亦爾,勝於一切,故名為大也。

雖有六大名不出二種:一體大,二用大。體大者則是法性也,涅槃者則諸佛之法性也。用大者八自在我故名用大也。

又有二大:一待大、二絕大,然此無二,只待則絕因緣則空故也。

次明涅槃義。前摩訶題既標大更無異釋,翻涅槃則眾解不同,或言無翻、言有翻。

今略出無翻四師,有翻六師。

無翻四師者:

第一、大亮師明涅槃無翻。彼云:涅槃是如來神通之極號,常樂八味之都名。涅槃是異俗之名,名有楚夏,前後互出乃有三名。涅槃正是中天竺之音名含眾義,此方無一名以譯之,存其胡本焉。此遠述河西乃至大濟,皆同此說也。

第二、瑤師亦云無翻。彼師序云:稱包眾理,名冠眾義,一名之中有無量名,楚音無以譯其稱,晉言無以代其號者,故不可翻。

第三、寶亮師亦云不可翻。彼序云:涅槃是出世法總名,貫眾法之通號。然此之語乃方土之音,聖既出彼國,此亦無名以正翻,但文詶況指,義釋而已。

第四、知秀師亦云不可翻。彼師序云:涅槃是圓極至住之總名也,然因跡見名,見名知本。名跡之興肇自天竺,我大梁亦應有稱。但弘道之近,既發軫西域於未測,此方以「伊」譯翻,是以前賢後哲,皆順舊本述而不作,故題之經道。

此四師並雲涅槃不可翻。彼明不可翻有文有義:義者,涅槃是圓德,圓德立圓名,故不可一名翻;二者有文者,三點成涅槃,故不可一名翻也。

今作五難難云:

一、作大悲不等難。彼國有總名,此間無圓稱。如來但念彼土眾生不受此方,今殘彼有圓名解義,此無圓名則不解圓義,故悲不爾,涅槃來於此土便成無益也。

第二、就今昔相決難。今昔皆涅槃,應皆可翻。然今不可翻,可是涅槃;昔可翻,昔應非涅槃。昔不具足涅槃,今具足不可翻;昔不具足則可翻者,則難今具足可是涅槃,昔不具足應非涅槃。

第三、約摩訶難涅槃。涅槃是摩訶涅槃,涅槃既不可翻,摩訶是涅槃,摩訶涅槃亦不可翻。又,摩訶含三義,翻摩訶者涅槃含三德,亦一解說翻涅槃也,若言摩訶非圓名,涅槃是圓名者,此摩訶非涅槃摩訶,涅槃非摩訶涅槃也。涅槃含三德,名既圓;摩訶含三義,摩訶亦是圓名。皆不可翻也,皆可翻也。

第四、難涅槃不可翻,則涅槃一部並壞。涅槃發初,晨朝唱告般涅槃,一切大眾皆悉悲惱。純陀云:「雖知如來方便涅槃,而我等不能不懷悲惱」。既是眾德,大眾及純陀何事悲苦?又《現病品》云:「倚臥鶴樹間,下愚凡夫見尚言必涅槃」。若是眾德,下愚豈能得見?若見眾德,乃是上智,何故名下愚?故不可。

第五、總別難。彼有圓偏名,彼有總別;此但偏名無圓名,此但有別無總。此彼皆有總別名,彼此皆有圓偏名也。

次出有翻六師,翻者無量,略明六師。

第一、道生法師翻為滅,其義訓乃自多方,正名為滅,經論皆爾也。

第二、肇師翻之以「滅度」,秦言「無為」,亦言「滅度」。以虛無寂漠,妙絕有為,名曰無為;以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故云滅度。

他家不同,滅則語法,度則目人。法本有今無,人從此到彼。又云:實人實法皆滅,假名人法悉度也。又,滅者凡聖皆滅,度則簡異凡夫,凡夫滅已後生不得稱度,大聖一滅永不復生,故稱之曰度。

第三、太原宗師翻解脫。彼云:涅槃者,累盡之通名,萬善之號。涅槃是天竺之音,此正言解脫,如經說也。乃至開善等,翻為無累也。

第四、宣武竉師翻為大寂定。經云:涅槃名大寂定也。

第五、仙師翻不生。梁武用對煩惱不名涅槃,煩惱不生乃名涅槃也。

第六、影師翻安樂。不安則名生死,安樂則是涅槃。北人云:般涅槃那翻入息。入有三種:一實論,謂息妄歸真,從因趣果,故名入;二者真應相對,息化歸真名入;三但就應為言,謂舍有為入無為,名入也。

涅槃正翻為滅,若隨義翻不生解脫等。

問:若正翻滅,何故下文雲滅諸結火名滅度,離覺觀故名涅槃?

外國滅名不同,諸結火滅名「彌留陀」;離覺觀名「涅槃那也」,言息,究竟解脫永蘇息。

息有三:一息因果患。二息諸事業。諸事業者,文云:「雖得禪定、智慧、解脫,不名畢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乃名畢竟涅槃也」。前諸師定言不可翻,具如前難。今復定言可翻,亦彼研覈睿師《大品序》云:秦言謬者定之以字義,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不可變者則而出,今既出以涅槃則是不可翻,云何言可翻耶?

今更別難為兩意:來生肇等翻為滅為一難,來宗師等翻解脫無累為一難。若言涅槃翻為解脫,棲神無累何事憂悲耶?又云滅諸結火名為滅度,離覺觀故名為涅槃。既涅槃滅度兩出別,知不以滅度翻涅槃,然生肇等師親承什師並共翻譯,豈當有謬而釋彈片耶?

今明不破生肇,今古人彈其定翻者耳,若定言翻滅度則過之甚也。

問:汝今云何作此問者且反彼?汝言涅槃為有名為無名而問翻無翻耶,而未知有名無名而更問翻無翻,如未知兔頭有角無角而問菟角若為長短耶?

翻無翻亦爾,無名是本,翻無翻是末也。然此義有齊不齊,定其齊者,涅槃未曾名未曾無名,未曾翻未曾無翻。則非名非無名,非翻非無翻。故經云:「大涅槃者不可得聞。何以故?非有為故,非無為故,非音聲故,不可說故」,故知非名;亦可得聞,以聞故,故知非無名。所以涅槃非名,所以涅槃非無名,強立名。非但強立名,亦強言無名。則非名非無名,施名施無名;亦非翻非無翻,強翻強無翻也。

言不齊者,明涅槃非名無名強為涅槃立名,就強名中論翻不翻。何者?涅槃別總故翻而無翻,涅槃總別故無翻而翻。不翻而翻亦名為滅度,亦名無累解脫等;翻而不翻,則三德圓滿無所不含。豈可以一義翻耶?故涅槃具總別義,故具有翻不翻也。

又就今昔論總別,有四句義:自有總是別非,合曰三德涅槃也;自有別是而總非,如昔日涅槃唯是斷無為涅槃也;總別俱是者,昔別是今總是;俱非者,昔總非今別非也。

次明今□涅槃。目論總別是非四句義,何者為其相?一往就因緣為論,明總是別非,是是非也。言總則得別,道是則得非。若言總不得別,則別非總。別道是不得非,此是非非。今總是別總,總是別,則是即也。今別是總別,別非總,即非也。若論以意者,此言已是,而人心有得不能雲悟。障教之徒好依字,今復須示其文處。

總是別非者,如《哀嘆品》三德縱橫,皆非三德圓,其乃是也。

別是總非者,如下文:佛名覺,涅槃名解脫。又涅槃名果,果取斷不取智也。

次總別無定,一切皆總皆別。若當涅槃總三德別,有時三德總涅槃別,一切皆是般若,皆是解脫,有涅槃成秘藏。如《四相品》說,涅槃為別也。《大品》云攝一切善法入般若,是般若為總也。然今因涅槃總別,則議涅槃別總必具此二義,若偏取一義,則未識涅槃通意也。

第三明絕名。

古來明真諦與涅槃絕不絕,凡有三說不同。

一雲、二皆不絕。真諦有真如實際之名,涅槃有常樂我淨之稱;而言絕者,乃絕生死世俗患累之名,若見美妙之名則不絕。

第二、明二種皆絕。真如本自寂絕布微,非名所及,涅槃亦爾,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

第三師云:真諦絕、涅槃不絕。是俗諦乃有,則真義尚論。涅槃終是俗諦,是續待二假。莊嚴明涅槃二諦攝,開善明是俗諦攝,故不絕。

今次第難之。

難第一家:真諦涅槃皆不絕則違經文。經云:「涅槃非名,強為之名」。又云:「非名非相,非待非不待」。云何言不絕耶?若言涅槃無生死之名為絕者,亦應生死無涅槃名,生死亦絕。若互無,為互絕者;亦應互無,應互妙。不可互妙耶!互絕耶!又肇師依《涅槃論》明涅槃無名,云何涅槃不絕?斯則乖關河舊說,復違涅槃正文也。

難第二解:明涅槃斷言語、絕心行、無名無相,所以是絕者,亦不然。若涅槃絕同真諦絕者,亦應涅槃同真諦頑。涅槃不可同真諦頑者,則涅槃不可同真諦絕。

第三師云:真諦絕、涅槃不絕者,亦不然。若真諦絕涅槃不絕者,真諦妙涅槃不妙,真諦空涅槃不空,二種皆空則二皆絕也。彼雲真諦妙無,涅槃妙有,二種有無,雖異而是妙,既皆妙則應皆絕,一絕一不絕則一妙一不妙也。

問:今意云何耶?

解云:若更有解還同足載耳!只除前來諸解注意自現,何煩別說耶!而今為障學者未能體道,今因指識月,藉教知理,而心無所存。又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相。又經云:乃知解脫無言,未知言則解脫。

二雲乃知涅槃無名,未知名則涅槃也。又此經下文云:「如來涅槃非有為、非無為、非名、不名、非待不待。」則是非絕非不絕,何得而絕不絕耶?又涅槃之體有是不是,有非不非,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非非不能非,是非亦不非,故非是非非,能是能非,非絕非不絕,能絕能不絕也。

有人言:三論所釋但得真諦一支義,我真諦離四句絕百非。今明不爾,經既雲非物非不物,則非真非不真,非俗非不俗,何關真諦?

問:涅槃既非名非不名,是何物而能名能無名耶?

解云:涅槃非物非不物相得,更問道何物耶?無物而物而物所謂正道。故肇師云:「涅槃者,名為道也。涅槃無名,強為立名,名為涅槃。」但下文明名有二種:一因緣名,二無因緣名。因緣名如舍利弗也;無因緣者如坻羅婆夷,實不食油強名食油。涅槃亦爾,無有因緣強名涅槃也。

問:強為涅槃立名為對生死不對生死?

解云:涅槃豈不對生死?故肇師云:出處異號應物假名也。

難云:若爾,則是因緣名,何謂無因緣名?

解云:涅槃未曾名無名,未曾對不對。道因緣亦是強言因緣,一切強立名也。

次舉五類一況釋涅槃。

五類者:一法界、二法性、三法身、四般若、五佛性;一況即是虛空,虛空具教不絕義及總別義。

言法界者,如《華嚴》云:佛子法界者,界非故則不絕,絕名無名義而名法界。則絕不絕義,無名名義。

法性者,正法性遠離一切語言道,一切趣非趣,悉寂滅相,則不絕絕義,名無名而名為法性,則絕不絕,無名名義也。

法身如《金剛身品》。

般若如「嘆般若偈」。念相觀已除,語言亦滅也。

佛性者,如《師子吼》明佛性第一義空。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之不空也。

舉虛空況者,如《六種品》云,是故知虛空非有亦非無,非相非可相也。

次明人法義。

問:涅槃是人名,是法稱?為具足名,為不具名耶?

他雲涅槃是法名,既稱雲涅槃,涅槃是至極之名,窮原盡性之說,所以是具足也。今明涅槃非有為非無為,則非具足、非不具足、非人、非法,亦具足、亦不具足、亦人名、亦法稱。

何者?三點圓伊金剛寶瓶滿足無缺,故是具足;而涅槃是果,果斷德故,不具足。涅槃是法,不可解言人者;四德為涅槃,我則是人也。又,涅槃非但法,亦得是譬云:「如實、非有非無,王罪亦爾也」(是闍王作逆,佛慰喻之言是)。又,《中論》云:「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也。舊云:「佛方廣華嚴具足人法涅槃」。但是法,非人者,明「法長人短」義(明釋迦出穢土,為破我人之病,故明「法長人短」;舍那出於淨土界,「人法俱長」)。

然釋迦人法具有四句:一、法長人短,二、人長法短,三、俱短,四、俱長。

釋迦為破我人病故,明無人我,而有法,故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累不忘也。又法通生死涅槃故,法長人短者,生死無人,唯涅槃有人,生死無我,唯涅槃有我也。此則具破眾生斷、常二見。生死無人故不常,而有法故不斷。眾生若聞生死中有人,則起常見;破常見故,明生死一向無人。眾生若聞無法,則言無因果、罪福等,則起斷見;為破此見,故云有法。雖無有人,善惡之法不失,故明人短法長也。

法短人長者,此少難見,且一往明三我人,同斷結惑,同入灰斷,未辨法有終極。今曰涅槃及前人法,明人壽等同太虛,正法終竟,滅盡故法短也。

俱短者,生死既有虛妄,人亦有虛妄。

人法皆長者,又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故長。

如此長短,為顯不長不短也。

第四明涅槃體。

前明經宗,通明一經之宗。今明體,涅槃一法體也。即為四:初、就一法明體,次、二法明體,三、三法明體,四、就四法明體。

言一法明體者,人法言是有故。下云:涅槃名為善有,舊云「妙有」也。有復為二義:一者本有,二者始有。義雖本始不同,並是常。本有此常,始有此常也。

今難此義,若涅槃有本有始,亦應有曾有今;若有曾有今,則成三世;三世無常,常法無曾無今者。常法無本如,既有本有始,則應有曾今,便成三世無常。

次二法明體者,則是二諦義。

莊嚴云:涅槃出二諦外。明惑因所感果是浮虛之故,是世諦;假體則空故,是真諦。今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諦;非世諦故不可則空,故非真諦。所以《仁王經》云:「薩雲若覺,超度世諦第一義也。」

開善解云:果涅槃具足二諦。涅槃是續待二假,故是世諦。非但則真,亦復冥真,故是二諦。

第三冶城師云:佛果非世諦則是真諦。明真諦是諸法之本,但眾生顛倒起惑,構造生死,遂成世諦。今還修道,斷惑生死盡,世諦則滅。世諦既滅,還歸本真。譬如清水,本性寂靜,假外風漸鼓擊致有波浪,風若息還收本性。

今皆不同此說。具如《二諦義》中廣破。今述:但今明佛果,非內非外、非有為非無為、非待非不待、非攝非不攝,豈可定言攝不攝耶?

故肇師云:「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廣,不可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有心知。言之者違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鄉,而以有無題[肆-聿+旁],標其方域。而語神通者,不亦邈哉。」涅槃之體乃其如此,豈可以凡心推度,或言在二諦內,或言在二諦外耶?

次明三德者,明三法有三種:一者三聚,二者三性,三者三德也。

三聚者色、心、無作,今不釋此名,但佛果為具此三不?

成論師解此有三例:若是「心」則定有;「無作」定無;「色」一種則有多解。

一云:佛果乃盡麁色,則有妙色。故經云:「舍無常色,獲得常色」。又六卷云:「妙色湛然常安穩」。又經云:「解脫有二體,一色、二無色」。無色者,聲聞解脫。色者,諸佛解脫也。第二云:佛果無色。色是頑礙之法,不可研磨,增進佛果之時靈智獨存,無有「色」與「無作」也。——而經中道「妙色」者有二義:一能應為無窮之色,二者妙果顯然故,故為色耳。——故《六經》云:「願諸眾生滅一切色,入於無色大般涅槃也」。

「地論」明三佛皆有色作身,色可知。釋身色者如經,一一相,海無量,諸相雖有此色,而不可見。《地經》說佛相好,為實報身也。法身色者,如來藏中色性法門顯現成佛體。體雖是色,而無色相。如比丘無作,雖是色性,而無色相。又云:法身出生,法則無盡色像。又云:無礙之色,如無像之形,不同下地因中也。

論心者雖舍無常識,獲得常識,涅槃以為體,但心為體。(但心有三:一、「六識心」緣外境,二、「七識心」緣內法,此二皆滅,唯第三「八識」唯真識覺知也。)

論「非色心」者,無生死色、心,亦名非色心也。

又常釋「色」至處者,成論師凡有四說:

一:欲、色兩界有色,無色界無色。

第二云:三界並有色,三界外乃無色。何者?六地已還,身土分段有色土,七地已上,出三界外無復色,而是四空無色者,無麁色耳。

第三解云:六地穢國土地,二國中間,猶有如影知光色,八地已上則無復色。

第四解:金剛心則有色,唯佛無色。而言界外意生身者,爾時無復一期壽命,但有念念生滅,名為變易,故云意生身耳,無作一法窮至金剛也。

今明皆不然。若言佛果定有色者,則應長短質像,則有處所;若定無色,亦應無心。何者?色是心依因,既無有色,心何所依?若言色是頑礙,故須離者;心是無常,亦應須離。又心是取相之法,亦應須除。若轉取相心為無相心者,亦應轉頑礙之色為無礙色。又嘆如來無色應為色者,亦無心應為心。

解云:心為體,汝何心為體?汝舍麁心,以妙心為體;應舍麁色,妙色為體也。

今明:若言一切皆無,是無不待於有,是故性無。有亦然也。故今有不乖無,無不妨有;有無自立,色心無礙也。

第二、顯三性明體。

三性:善、惡、無記。釋此三,亦三例:

善,一向定有。惡,一向定無。

無記,復有二解:

第一、光宅明佛果有二種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報無記。知解者,如基射馭,闡提亦有故非善,佛地亦有故非惡,故有無記性也。果報者,如生死中苦無常,釋既非惡,但是無記,涅槃之地,常、樂、我、淨亦非是善,並是無記也。

第二、開善、莊嚴並云是善非復無記。次通彼二種無記之善,莊嚴明知解應是善。開善通三性,闡提是惡,佛則是善也。果報者,生死之中多有異具,故果報可是無記;佛果唯有習果,無復報法,寧可類此是無記耶?

今所明涅槃之體,非善非不善,非記非不記,無一定相。善巧方便,無所不是善不善。有時為對不善,如復道是善。故云:諸惡已斷,眾善普會。

第三、明三德者,涅槃乃具萬德,而經文略言三德耳。

但從來教三德凡有三師:

第一、莊嚴云:法身語其體,般若、解脫明其用。勝難多不出智、斷。般若智,解脫斷,體具智、斷,故言三也。

第二、開善云:對付昔日二種涅槃,故言三德。昔日有餘身,智雖在,解脫未具;今日身知在時,解脫已具,則是斥彼有餘。昔日無餘,子果累盡,解脫乃具,而無復身智;今明解脫具時,而有身智,則斥彼無常。

第三、合二解,合用兩義。直論今教,如莊嚴。若對今昔,則如開善也。

今明若無所得因緣假說,無法不得。但此三釋無文證據,直是義推。今謂此等各有妨難,所以不可具論。

初家凡有兩難:一者、明三德本共為涅槃體,云何但以法身為體?又且法身亦得為用,豈謂智斷偏為用耶?若云身是體異名,故以法身當體者,下文雲「涅槃名解脫」應以解脫當名,而今不以解脫者,當那忽以法身當解。二者、文中自道縱亦不成,別異亦不成,三法曾無縱橫之異。豈有體用之殊?若有體用,有本末,若有本末,則有劣勝。

雲、次難復解:若言斥昔涅槃,故言三德者,此名數殊不相組對,如破邪三寶則言正三寶。今破二涅槃明二德,又以法身般若斥無餘者,亦應以解脫常住斥彼有餘,何者昔日有餘,何但解脫未足,亦非常住?今若正言解脫,不言常住者,亦應無餘,正言法身,不言般若。

第三既具用兩釋,具招二難也。

今明:直是教門不同,故偏具。為昔日不堪具說,方便偏說一解脫;今大心發故,說三德圓伊涅槃。興皇師云:「無感不應故云法身,無境不照名為般若,無累不盡故云解脫。」

又,明三德為開如來三密,故迦葉問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也。如此三密並《四相品》是也。亦是對凡夫三業,凡夫三業不密故。

又,為對生死三障明涅槃三德:對報障明法身,對業障明解脫,對煩惱障明般若,生死只三障,故涅槃唯有三德也。

次約四法明:亦體即是「四德」。此德亦無定,或一圓是「妙有」也;有時明二,即「妙有」及「我」;有時明「三德」隣「三修法」也;四、可解「五德」對彼五門;有時「八德」則八味也。

一德有二行,二德有四行,三德有六行,四德有八行,五德有十行,八德有十六行也。

行有三雙:生死涅槃明行解,生死在無常為行解,涅槃樂為行。此八行解乃得涅槃四德也。

二明因果:因在無常,果常樂我。

三約本跡:跡在無常,本身常、樂、我也。

八味者,開善四德為八味,謂:一常、二恆、三安、四無垢、五不老、六不死、七快樂、八清涼。

開善為恆,河西雲常,「常」、「恆」者名異義一。不從緣生為「常」,始終真實為「恆」;開「樂」為「安」,內無惱為「樂」,外不危曰「安」也;不老、不死是「我」(我故不老,我故不死也);清涼、無垢並是「淨」義也。

涅槃復有八相,如文云:好體對五門應明五德,但不淨觀在初,聖人不為,但有四倒,四德對四倒,故明四行四德也。

又對四人明四因四德。四人者:則闡提、外道、聲聞、緣覺也,四因者:謂信心、般若、虛空三昧、大悲。破闡提不信明信,信故得淨德也;般若對外道,外道著我人一異,般若正慧破一異,我心故明。般若故得真我德;虛空三昧破聲聞厭苦無常,在可厭故得三昧,三昧故得樂德也;大悲對緣覺,緣覺著無常果永入滅,無大悲故。大悲破無常得常德也。為對四人明四因,故釋四德也。

但此四德,《大經》辨其名數不同。

「常」不見別名數,直明常而恆耳——但無常有二種:一生滅,二流動——對生滅故言常,流動故言恆也。

「樂」名數不同,經云有佛二樂:謂覺知樂及寂滅樂。實相樂之三樂無愛樂。佛性一樂謂菩提樂也。復有四樂:一、斷樂,若不斷樂還成有斷,在復斷樂,故名大樂;二、寂滅樂;三、一切智樂,若不知則若一切智故樂;四、身不壞故樂。

「我」有八自在,義如經也。

「淨」有四種:一、有淨,離二十五有。二、樂淨,凡夫一樂不淨也。三、身淨,身無常不淨。四、心淨,心有漏則不淨,無漏故淨也。

次、第五明涅槃用。就此亦有三義:一者、明本有用,二者、明照境用,三者、明發智用。

今第一明本有用。但前已略明本有義,此義未顯,今更廣明之也。然古來有三解。

第一靈味寶亮:生死之中已有真神之法,但未顯現,如蔽黃金。《如來藏》經云:如人弊帛裹黃金像墮泥中,無人知者,有得天眼者,提淨洗則金像宛然,真神亦爾,本來已有常住佛體,萬德宛然,但為煩惱所覆,若斷煩惱佛體則現也。

次有新安瑤師云:眾生有成佛之道理,此理是常,故說此眾生為正因佛性。此理附於眾生,故說為本有也。

第三、開善具有二義。一者本有,二者始有。更無二體,但將兩義成定之耳。欲明不有神明,定若有神明則本來有當果之理。此本有義,但約萬行圓滿,金剛心謝,種覺起時,名為始有。《大經》具有二文:如貧女寶藏、力士額珠、闇室瓶瓫、井中七寶,本自有此。證本有之文,下《師子吼》及《迦葉品》中皆以乳酪為譬,明乳中無酪,但酪從乳生故言有酪。又云:佛性非三世攝,但眾生未聚莊嚴清淨之身,故說佛性在於未來,此則證始有之文。故知佛性具有兩義:若定木石之流,無成之理,此眾生必應作佛,則本有義;若於佛則今利是因中,因中未有果,則始有義也。

今並不同。

且破第一義:若定本有真神則同僧法;又若因中已有,則同賣乳索酪價、貨草馬索駒直也;又真神力大,何意住煩惱中而不能排煩惱出,而待修道斷惑乃得出耶?

破第二義解:若得佛之理已自是常,則眾生身中已有常住之法,還成常見之執,非真神之法;若此理無常,則不成本有之義。

次破第三開善解具二義:汝言常住之法常有、始有者,亦應常住之法有曾、有今,若有曾有今則墮三世,成無常。

反詰雲(又難):若常住之法復有始有之義者,亦應無常之法,應無本有之義;若無常法但有始有,無本有者,則常住法但是本有,無始有也。

又,常住之法具二義者,何因所出?本有之義須了因而出,始有之義復為何所感?若無別因,則應無別有;既有二有,則便兩因,若從生因則無常也。

今明涅槃未曾本,亦不曾始。為破本故始,道始亦為洗,故云本到則顯。道非本始,非本始,並是方便也。

第二、照境用。又二:初照俗境,次明真境。

今先明俗境。

明俗中有流動□法去來,今佛智作,若為照,若逐境,有去來,則佛知無常;若不逐境,境去來,則不與境攝。(弟子決解孝云:境有去來,是□誰心?若約因緣去來,境智亦因緣;去來既因緣,何因果去來與不去來?去則靜,來則動,因緣則智,智則無相。但覺者去來,是相無常。若知無常,境智亦無常,是來有得為疑,且去來相則顛倒,顛倒之境本來所無,何智所知?)

故彭城法師為此難故,明果乃無大期,生滅猶有,念念流動,逐境去來。此解不可。故經云:若言如來無常,舌則墮落。此師現世舌爛口中也,彼師尋改悔,作懸高堂。譬如鏡在高堂,萬像現鏡中矣。像有去來,鏡無生滅,雖作此解,猶在不免難。鏡是無情,知是靈識;又且鏡是無常,云何得譬常住之智?

第二、安師云:知體是常,用則無常,用無常,故逐境去來也。此亦不可。豈得分如來體是無為,用是有為?經云: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故也。

第三、光宅師作例解如今:以無常之智,照常住之法;而不逐境之智是常。此亦不可!智既不同境常者,亦以常住之智,照無常之境,豈應逐境無常耶?

第四、復有一解作「九照境」義。此智雖照未來,復有當現在、當過去義。我皆照竟,所以不生不滅也。此解不可。明向在未來時是「當現在」,未正現在;今遂成正「現在」,則作「正現在」。照當知息不息耶?若息便為生滅,不息何有此理?當知不息只有「當知」,無現在知也。

第五、作「逆照」義。明如來道成正覺時,一念併逆照竟。後境自去來,知不新知。如天子初登極時,併作製法,後人犯者,隨輕重治之,不復更制,佛智照境亦爾也。此義亦不可。佛智照境,何曾暫息,而言成道時照,後時不照,縱如此,終不與境相拔也。

第六、明「橫竪照」義。明佛在因之月,道初心已能橫照竪照;次入初地則能一念之中橫照百法,竪照百時;乃至二地,於時至佛地,萬法萬時。

又作虛空譬,物在空中,物有生滅,空無去來。此亦不可。虛空無智,佛果靈智,豈得喻耶?

今明如來智慧,寂絕凝遠。非常無常,能常無常;非生滅非非生滅,能生滅能無生滅。無照而照,照無所照也。

次明真義,但古來有二解。

第一、開善明知照真,即與冥一,無復境智異。所以爾者,智體既妙,湛然常寂,與境不殊,但約德而辨自有三句:一凡夫不冥不會,二因中聖人會而不冥,三者佛果亦冥亦會也。

第二解不同此說,明佛知是靈智之智,真諦是無智之境,兩體既殊,豈可研此有智之法,同無知之境?但會之既極,詺為冥耳,豈得有冥異會耶?

然經中亦有冥會之言,故《慧印三昧經》云:「冥不冥,寂不寂。」《肇論》亦有用冥體寂之語。真體寂滅,言境相定異,豈得言冥言會。

今明境智未曾一,亦復不異。故影師云:「內外並冥,緣智俱寂也。」

次明佛果涅槃發智用。

問:佛果涅槃,為當漸知,為當頓知?古來解不同,舉真諦對明,凡有三說:

一云:二種皆頓知,不可漸見。何者?理既在萬惑之外,雖除一兩分終不見理,要須除或盡理,方可見也。十重紙裹物,除九重終不見,除盡方見。

第二解云:二種皆可漸知。故《漸備經》明一切智慧,皆漸漸滿足,豈可一朝併悟耶?

第三解云:佛果可頓得,真諦可得漸知。所以爾者,真諦即俗之空,更非遠物,所以得智慧即可分知;佛果智出生死之外,所以不可漸知。

今謂此之解皆不可。初雲皆頓知不可者,汝既都未見理,亦應都未斷惑,若少分斷惑,則應少分見理;又且不見理則無智慧,無智慧以何除惑耶?

次皆漸知不可者,明理。若有分可得分知,理既通同無分,那可分知;又責初地見真,為已稱理,為不稱理?若已稱理,與二地何異?若未稱理,何謂見理?

第三傢具招二難,又且二語自相反,故不可。

今明至理尚無頓漸,豈有頓漸之知?雖無頓漸,亦頓亦漸。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華嚴》云:初心菩薩與三世佛等,而復有漸漸知義,有五十二地不同,初地百法,二地千法故也。

第六、總問答料簡。

此涅槃有三本,雙卷大千本及六卷。說者不同,有雙卷是小乘經,二是大乘。或云:同座異聞故,廣略差別也。有云翻有廣略,多應爾。法顯得大本上帙,翻為六卷故也。

涅槃經游意(終)

道融先於江南會稽遊學,聞彼大德等云:其吉藏法師《涅槃疏記》等,百濟僧並將歸鄉,所以此間無本留行。道融 《京感亭》曰:年過見百濟,賢者持此吉藏法師《涅槃玄意》,行故鄉寫之二,有疏,而未得讀,乃寫其,賢者在彼訓。


上篇:大般涅槃經疏

下篇:涅槃宗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佛說盂蘭盆經新疏

佛說盂蘭盆經新疏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新疏 菩薩比丘...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一 沙門一行阿闍梨記 入真言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

華嚴經骨目序 此經新本大唐證聖元年于闐實叉難陀譯八...

維摩經義疏

維摩經義疏卷第一 長安弘法寺沙門吉藏撰 玄義開為四門...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不退轉法...

【註音版】佛說戒香經

佛說戒香經...

四明十義書

重刻四明十義書序 圓宗觀道曠遠深絕。必須稟宗匠之開...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註音版】佛教念誦集--朝時課誦

根據上海佛學書局二五年一月印行的《佛教念誦集》(朝...

佛說除恐災患經

佛說除恐災患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木*奈]女祇域因緣經

佛說[木*奈]女祇域因緣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如...

佛說阿難同學經

佛說阿難同學經(出增一阿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佛教詞典】愛樂金剛女

梵名 Rāga-vajrinī。為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十七尊之一...

【佛教詞典】苦行

(術語)梵語Duṣ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難行苦行,...

印光大師談《心經》

(一) 《心經》,發揮三世諸佛所證之菩提涅槃,一切眾...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

修福應要注意的兩點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

四種無礙辯才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一日,世尊告訴諸比丘:有...

心裡裝什麼就會跟什麼結緣

1.心裡裝著善良,裝著寬容,裝著真誠,裝著感恩,你的...

修楞嚴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覺也,修持首楞嚴王...

古人最初發心,真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

解除煩惱的十條格言

1.工作是一陣子,家庭是一輩子;世間再大的成功也彌補...

妄想就像工畫師,畫你來生的相貌

我們上一堂課強調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為什麼我們會...

聖嚴法師對為人父母者的開示

現代的教育環境流行著兩句話,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輸在...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銅鑄造的,盂形法物,置於佛桌右側,法會、課誦...

法佈施以勸修淨土為最勝

有些做弘法利生、勸進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個觀念:一...

【視頻】《佛說寶賢陀羅尼經》男聲讀誦

《佛說寶賢陀羅尼經》男聲讀誦

【視頻】《大悲懺法》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大悲懺法》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