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八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梵行品二之餘

問第一義空何得有業有報。答此寄有以明無。寄無以明有。不有不無即第一義。空空者為三。謂嘆釋結。嘆者。此是凡小所迷沒處。是有是無。正釋也。一雲。是有是無是二章門。後言是是。還牒上兩是。又言非是者兩是皆空。二雲。上明有無兩境皆空。下明權實二智皆空。是是即權智。非是即實智。今更作三句責。為空境名空空。為空來空智名空空。為空來空能空之法名空空耶。若直空境空智此猶是偏。未得名圓。若將空來空空乃是圓。正中道之空。大品雲。一切諸法悉皆是空。是空亦空。有兩師不同。一雲。一切法空者空猶未妙。今更將空來空此空。二雲。不爾。前一切法已是妙空。今空亦空只能空之法亦空。河西同後解。故云。或謂萬法雖空而智體不空。遣破惑情故曰空空。是有亦空。是無亦空。下句即雲。前計既空智不獨有。真悟之心理無並照。雖無並照遣義可知。有漏空無漏空人多重。無漏空將有漏空輕。有漏空無漏空。二空體一豈應輕重。萬法既寂智體又空。蓋謂妙空非二乘所及。有人言。大空即般若空者。色大故般若大。釋論解大空有事理。事者。東方空乃至十方空。理者。即涅槃第一義空。大品指涅槃。涅槃般若更互相顯。今約三諦釋十一空。內空者真諦空。外空者俗諦空。內外空者即二俱空。有為空者生死俗空。無為空者涅槃真空。無始空者三諦相即不見元祖名無始空。性空者三諦體性。本來自空故名性空。第一義空者。真即是中中即是真。名第一義空。空空者。一空一切空。大空者。三諦俱空。後嘆文。亦約三諦為嘆。三諦相即諸凡小聖所迷沒處。是有是無者。雙照二諦故言兩是。一一諦悉備真中故言空空。是是非是者。單照一諦即具空假。空故是是。假故非是。即備中道故言空空。若雙若隻若三若一。皆不可思議具足無缺。故非凡小所議。善男子菩薩下。第三結嘆。我今於下。第三明利益。又二。一明悟空。二住是地已下。說功能即是前離後得之意。善男子菩薩住是地中去。第二廣辨知見。知見廣遠良由空寂。亦是即寂而照。文為四。一明知見。二無所得。三會通。四結嘆。即寂而照故明知見。即照而寂故無所得。得無所得其性不二。是故會通。此法奇特是故稱嘆。初文為二。一知十三法。二得八種知見。三得四無閡智。初文雲。行即是心。緣即是境。性即是內相即是外。親者為因。疏者為緣。復次知而不見下。第二明八知見。一知非處。二知是處。三知共行。四知因果。五知轉障。六知佛性。七知二諦。八知二智。知外道邪法。是知非處。知善惡報是知處。知常無常四德等是知共行。求大乘是知因。到彼岸是知果。身戒心慧是知轉障。佛性為三。一據凡夫。二據十住。三就諸佛。不知不見是知真。亦知亦見是知俗。惠施等是知權。不見所施等是知實。迦葉白佛下。第三明四無閡智。又二。前問。次答。答為三。一章門。二釋。三料簡。初如文。次釋為五。一就世諦釋。二就出世釋。三就無著釋。四就譬釋。五就往因釋。初世諦釋者。法者。知法及法名字。義者。知法下義及名下義。詞者。音聲清雅分別了亮。樂說者。能宛轉變換無窮無盡。隨字論者。定其文字善識字體。正音論者。正其音詞分明切齒。闡陀者。法句論亦言合聲。如合聲唄。河西雲。即是此間詠歌聲也。又言。唯是外法未必全爾。乃是偈聲通於內外。復次下。次就出世釋者。知三乘義悉皆歸一。三就無著釋為二。初釋。次論義他雲。是遣執釋。今依難意為無著釋。迦葉下論義。先問。次答。初迦葉難意雲知即是著。佛答。以無著故知。四就譬釋中。初舉六譬釋法無閡解。還指六譬釋義無閡解。言地持者。持眾生非眾生。勝鬘雲。大地持四重擔。謂山海草木眾生。彼廣此略。山取壓地地取安山互相持故。眼能持光。有二解。優樓迦計。眼光與意合時能見借此為譬。二雲。非借外義。眼有清淨四大之色。因外光能見。善男子菩薩下。五就往因釋。善男子聲聞緣覺下。第三料簡。又二。初料簡。後論義。初為三。一明二乘無無閡。二別釋。三總結。初如文。次別釋中。先釋緣覺。次聲聞。迦葉下二論義。先問。次答。答為三。一正答。二開昔權。三顯今實如文。迦葉白下。第二明無所得知見。又三。一明無所得。二引偈證。三無得而得。初又三。一問。二答。三領解。問又三。初領指前文。前文。已遠故言梵行。次菩薩知見下正難。三云何如來下結難。佛答又二。初嘆其問。次正答。又二。先正答。次結正簡邪。初正答中凡十復次。得無得相對。得者非謂得中之得。乃是無得之得。此無非是析滅之無。是體達無。十對者。所謂得無得。倒無倒。智慧無明。涅槃諸有。大乘小乘。方等三藏。真空生死。常無常。真空五見。菩提二乘。次善男子汝之所問下結如文。大品明諸有二者。是有所得。諸無二者。名無所得(云云)。迦葉白佛下。三領解又二。有領解有得益。次引偈證者。如來上云。於此正在雙樹。云何更指雙樹。解言。直是語法未必別處指此雙樹。二雲。見聞不同寧有定所。假使異處指此何妨。此偈是第二出釋得無得。文為二。一舉偈請問。二釋偈為答。答為三。一別釋。二總釋。三結釋。別又三。一略標。二重問。三正釋。釋中二。先誡許。次正答。答中凡有八番。前六番正釋。後二明不果得說。一一併前釋上半。後釋下半。又須望下總釋之意。舊釋此偈。本有煩惱即是昔本。今無涅槃即是昔今。不得云是今日之今。何者今有涅槃故。若天魔梵說言如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此乃今日佛果不為三世所攝。如此釋文一往得去不遣他難。只為昔日有無。無常後乃是常。還是本無今有。焉能遣疑。興皇雲。本無今有皆是隨緣。本有煩惱非有說有。今無涅槃非無說無。若天魔梵能解此者。說言如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遣難釋文二塗俱了。今謂乃是總答中意。若別釋文猶自未去。此之偈意為化眾生。眾生唯作善惡之見。謂昔有惡今則有善。二乘作真俗不一之見。菩薩作三諦各別之見。文殊作三諦相即之解。亦是四門四悉等解。豈可只作如上諸人一種解耶。私謂如來自作八重解釋。佛意乃將此八為式。當知其義遍一切法。若如諸師各一種見。佛何不唯一種釋耶。欲許諸師一一皆是。若欲非之假使諸釋寧得佛意。略如章安四悉故悉是。離悉故俱非。故知四出則四是。各計亦四非。四非故一切俱非。四是故八番皆是。故更總釋以總冠別方稱佛旨。四悉四門具如前釋。如來普為下第二總釋。總成前意故知言有不有。言無不無。皆為利益。悉皆無定。隨國土人其相不同。是故輕重犯不犯異。善男子一切世諦下。第三總結釋。皆以生死為世。涅槃為第一義。有時說世謂第一義。或說諸法空寂即是生死。謂說第一義。或說妙有常住即是第一義。人謂是生死。如來說空欲明不空。說有欲明不有。眾緣皆作有無之見。善男子是故汝上不應難言下。第三明無得而得。又三。先標。次問。三答。初標如文。次問中二。先問。次難。初問者。若有得應是無常。自有法譬合。夫道者非色下。次難。若常則應無得。三佛答為二。先答初問。次答後難。初文先汎明道有二種。常道雖得而非無常。道與菩提悉皆名常下。第二正答。今雲。道定圓常本來有之。為惑所覆斷惑複本。義言其得得而是常。次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下。答後難為三。法譬合。初法說。次如眾生心下譬說。然實是常。能修者得不修不得。善男子見有二種下。第三會通又為二。一會通二論義。初會通者。會前所說知見等法。皆有似真。似是相貌了了即真。真又為二。一菩薩了了。二如來了了。此下盡卷是會通兩章如文。

梵行品之三

起卷。是第二論義有問答。問為二。一問同世間。二問異世不知。答為二。先正答。次結。初答為三。初明異世間。二明同世間。三非世非出世。異故即世間不知。不知十二部經。或同者世間橫計微塵等生。計世界有邊為終。無邊為無終。皆墮斷常。舊云。無始無終有兩解。一雲。無始無明。全無始終。二雲。無始無明。有始有終。無有一始。在此無始之初者。故知有始而復終。於佛果此之兩解。同於此中橫計斷常。十一空中明無始空。為破此始亦破此終。於如是事下。第三明非世出世。若菩薩知謗言不知。即是謗人。言無菩提。即是謗法。次結如文。爾時迦葉下。第四說偈結嘆。他雲。初半行嘆大慈。次一行半嘆大悲。後兩偈結嘆。今謂初半行如前。次半行嘆大悲。次世醫者一行半嘆大喜。喜之所離故言不發。喜之所得故言甘露。眾生既服下半行是嘆大舍。次一行結嘆如文。說是偈下是第三明戒為梵行。開善雲。前明深梵行。此明淺梵行。是義不然。以戒為本故能化他。就文為三。一持戒。二護法。三六念。以持戒故能護法。以護法故能修念。次第相成法爾故也。持戒為二。初略明持戒。次廣明得失。初文有問答。問為二。初領旨。後正難。難中為兩。先難同世。若世間不知見覺。菩薩亦應不知見覺。次難異世。佛答有二。先開兩章。次釋兩章。汝言有何異下。釋兩章門。先明不異即釋同章。有同有異不一向同如文。菩薩聞是下第二釋異章門。又二。先明聞經故得三法。次明三法相資。初文具明三法。皆戒為本。以修慧下。第二明三法相資。文略故但言二。初明慧資戒。二明戒資慧。迦葉復言下。第二廣辨得失。有問有答。答又二。先舉不淨持戒不能相資。次明淨戒正答問。初文又二。初明不淨。次無相資。有四不淨。一為有如難陀(云云)。二性不定。或時能持或不能持。三非畢竟不能從始至終永永長持。四不為眾生無廣大意。自局在己不兼利他。菩薩摩訶薩下。第二明於淨戒正答其問亦二。先明淨戒。次明相資。初淨中。四淨對前四不淨戒。非戒即對前無始終。戒非戒非是五戒律儀等。乃以無戒無持為戒。此是畢竟淨戒。於戒淨中下。第二明相資之力。又二。初三法相資。次五法佐助。相資中次第傳傳釋前句。於中二。初因戒故釋不悔。又有法譬合。譬有三譬。次以淨戒故下。次釋歡喜。又二。先明三相。次明悅樂。初文為三。初明持喜。二明毀憂。三雙明二義。前二各有法譬合。於第三雙明持犯中二。先譬。次合。初中牛譬經教。女譬稟者。酪缾譬破戒。漿缾譬持戒。至城欲賣譬俱求當果以因貿果(云云)。腳跌譬命終。二缾俱破譬身壞。憂喜譬持毀。漿缾者已[(殼-一)/牛]得酥止餘漿汁。所直不多不得亦閑。譬持戒人已修得道只餘殘命。命存亦善不存亦閑。若也酪缾全未[(殼-一)/牛]酥失酪酥亡。譬破戒人未得修道。此命若終其道亦失。是故憂畏。次持戒下合如文。次心歡喜故則便思惟下。釋悅樂又二初正釋。後論義。論義中。先問後答。答中有四重解釋。後展轉深入成大涅槃。皆由於戒。然五受根中則樂淺喜深。禪定之中則喜淺樂深。各有所據今同禪支。次明五法佐助中。言得五涅槃者。即脫五陰。涅槃非五。脫五陰縛名五涅槃。善男子若我弟子下。第二明護法。護法即是護戒。護戒既牢即是持戒。持戒不牢由無護法心。又二。先訶毀法。次勸護法。初訶毀又三。一正訶破戒。二訶求有作業。三訶是處非處。然極猥人無過破戒。一無所用。文雲。寧當不受不持不用毀戒而受讀之。問上文為僕趨令讀誦。今文寧可不受不持兩言相反者何耶。答此各有意。前明汲引百方令入。今誡人師令無瑕犯。初訶毀中不出三業。初是訶身。次是訶心。三是訶口。初文者。若人受持戒。所有弟子。亦學是師自既不正號令不嚴。次當正身心下。第二訶求有。若求三有名為輕躁。不求果報名為沉審。望有修因是則名為。為有造業。三莫非時說下。第三訶離是處非處。審能弘宣須離此等諸非法處。莫不請者。然與不請之友相乖。釋雲。事須適時。今正須請莫滅法說。不持戒說不護法說。是滅法說。熾然世法說者。即是求有。造業而說。他解。多以世典詩書添足。令他不信名熾世法。今不爾。於所說中增長苦集是熾世法。善男子若欲受持下。第二勸讚護法。他雲。先列十智。次勸淨心。今初言自他欲受持者。信故名受。不忘為持。即是自行。口所說者謂化他也。涅槃宗體。行教用果。前說佛性為宗。後說見性為果。兩塗並使三業清淨。復次善男子下。第三明六念。大品中。明十念八念。小乘亦有六念。即是晨朝唱者。一念何年月日。二念戒臘年月。三念施食法。四念三衣長應說淨。五念不別眾食。六念有病應治。皆各有意。今此六念。為梵行者。居於林野有懷恐怖。令修六念。前三念他。後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云云)。就文為二。先唱數列章。云何下。解釋六念。即為六章。念佛章為二。先念佛果。後念佛因。念因是念往因。念果是念現果。由何因得今果。念果為四。謂兩章兩釋。初立十號眾德兩章門。次釋十號眾德兩章。釋十號是釋名下義。釋眾德是釋體下義。先列十號章門。成論與阿含。皆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至世尊十數方滿。今經與釋論。開無上士與調御為兩。至佛則十名已足。總結上德十號。具足為世所尊就別釋中不稱世尊。但言婆伽婆。此是佛之總名。將代世尊。常不變易下。二列眾德章門。三以知法下。釋眾德章。前文皆略直釋最後大法師一事。還以前七善為釋。知我能持戒能說大乘。復知中道名大法師。知小乘遍道皆非法師。云何名如來下。第四釋十號。梵雲多陀阿伽度。舊但以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一義。以釋如來。釋論。四義釋如來。謂如來如去如解如說。依三世佛學十二部經。修十一空而得成佛。故名如來。去離生死永免諸惡。即是如去。如如而解。如如而說。亦是說我所解。解我所說。此中三復次。前後二復次。是如說義。中一是如來義。如去在善逝中。如解在世間解中。云何為應。梵雲阿羅訶有三義。謂殺賊不生應供。此中但云應不言供。有五復次。為兩。前四以殺賊為釋。後一以應供為解。前殺賊兼不生。以破陰魔。故即是不生。云何正遍知下。是第三號。又二。初正釋。次云何不遍下。反釋。初文者。梵雲三藐三佛陀。有五復次。前四是佛能知四法皆悉遍故。言因苦行定得苦果者外道苦行。後一斥小。云何明行足。是第四號。梵雲毘侈遮羅那。有四復次。前一就腳足釋。後三就滿足釋。皆先舉世譬。次用佛合。明者名咒。般若是大明咒。因咒得解。即解脫也。吉者菩提。果名涅槃。因於菩提得涅槃故。三明者。菩薩明是因。佛明是果。無明明三解。一雲。無明是惑明是解。用明解斷無明故。雲無明明。二雲畢竟空境。不當明與無明。而能生明及以無明故。言無明明。又一解。前分菩薩佛者作異解。後舉無明明作不異解。佛與菩薩俱是無明明。無明即明(云云)。云何善逝第五號。梵名阿耨多羅。亦言修伽陀。亦言修伽度。有三復次。最後復次有法譬合。初中雲善名高者辨於高勝。逝名不高者。雖出生死而不舍。就佛心為言。善知識者即是道品。云何世間解第六號。梵雲路伽憊。世間有三。謂五陰眾生國土。此中六復次。即六世間。一五陰。二五欲。三國土。四眾生。五詺佛。為世間六照世。名世間。云何無上士第七號。梵雲富樓沙。有五復次。開斷惑不斷惑義。文雲。體大涅槃。無新無故者。過去諸佛已成名故。眾生是當成名新。無新無故即無已當。此任理之體達也。若為緣雲有新故已當也。云何調御下。第八號。梵雲曇藐波羅提。先明丈夫。次明調御。丈夫又二。先明能調開二章門。能調即如來。所調即眾生。後釋兩章。如來實非下。釋能調實非丈夫方便示為能調丈夫。一切男女下。釋所調。丈夫具足四法乃名丈夫。若無四法行同畜生。大論亦云。人頭鹿鹿頭人(云云)。如御馬者。以此四種法釋能調。利鈍不同。如快馬見鞭鈍馬痛手。利人說生。鈍說老死。如大論野干(云云)。云何天人師第九號。梵雲舍多提婆魔[少/兔]舍喃。有十二復次。初兩復次釋師。次五復次釋天。併用勝義釋天。次四復次釋人。言憍慢者。非惡憍慢。欲立丈夫弘護三寶。復能破慢。次一復次總釋天人師如文。云何名佛釋第十號。前釋名後嘆德。梵雲佛陀耶。亦云佛陀四耶。此翻覺者。亦言教寤。前緣覺者。亦同此義故覺應是正。如支佛翻為獨覺。不言獨教。地人云自覺覺他。復言他覺此太煩矣。婆伽婆下釋第十一。或謂是世尊彼此之異。何者前列章雲世尊釋章釋婆伽婆。故知是也。此恐不爾。世尊梵雲路伽那他。此稱世尊。龍樹釋婆伽婆為四。一能破煩惱。二有功德。三巧分別。四好名聲。今具四義。初一復次釋破煩惱。次一復次釋有功德。三一復次釋巧分別。四一復次釋好名聲。初是釋破煩惱可見。次又能成就下。釋有功德成就善法正是功德。三又能善解下。釋巧分別。四有大名聞下。釋有聲名。餘三復次屬釋功德。當知婆伽婆有無量功德。功德據內。世尊者為世所尊。此即據外。今將婆伽婆代世尊。非即名世尊。文有二義。前七釋四義。後一復次勸修。善男子何故下。是二念佛因。欲明得果謂久修因文為二。前徵起次正釋。釋中二。先明六度四等為因。後明五十四心為因。於中雲無為心者。非謂常住。謂無所為作。無心無無心雙舍此二。非但無心亦無無心無無記心。光宅雲。常住佛果有二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報無記。即違今經。修因之時尚無無記。云何佛果猶有無記。無報心者不求果報。不住心者無住著。無常心者無所定執。無多少心者不厚此薄彼。界知心者分別諸法各有界分。生界知心者即生滅界。住界知心者知常住不滅界。自在界心者於常無常皆悉不生通達自在。生界者知俗。住界是知真。自在是知中。云何念法下。第二念。舊云。二先念別體法。唯此正法下。念一體法。今不爾。文雲。最上最妙能令眾生得現在果。若准藏通。能得現果而非上妙。別是上妙。而非現果。動經無量阿僧祇劫。唯圓上妙。能得現果。當知是圓一體之法。云何念僧下。即第三念。舊亦為二。先明別體事和僧。不可覩見下。次明一體理和僧。今明不爾。文雲。受正直法。三教非直。唯有圓僧是正直法。云何念戒。是第四念。雖無形色而可護持者。或謂以為無作之戒。自有三釋。一雲。僧祇部謂無無作色故自無無作。無作亦無色。但有其心。故言而可護持。二薩婆多。謂無作是色。即數人所用故自有無作。而復有色色非質閡而有。無教假色故須護持。三曇無德部。成論所用無作是非色非心。如此等說並是爭論。乃是小乘自論有無。大乘之中都不明此。故上文雲有漏之法。凡有二種謂色非色。非色。法者。心心數法。色法者。地水火風。何時雲有無作色耶。云何念施下。第五念。謂修善因。言雜華者。觀佛三昧海經云。我於雜華已為普賢賢首等說。此土無雜華經唯有華嚴。或謂別有雜華不來此土。一雲觀佛三昧雲。雜華者是華嚴。云何念天下即第六念。或謂當果第一義天。今謂不爾。通念諸天直是念天不雲當果。當果天與前佛果無異正是通念。此世天境隨義別立故名為天。善男子下。即大段第二嘆經文為二。初盡此卷嘆經生善。後兩卷嘆能滅惡。初生善文為三。一正嘆經。二嘆弘經人。三嘆興衰。此三次第者。良由五行能顯於道。復有亡身弘道之人。人弘故興不弘故衰。初正嘆經又二。初如來嘆。次迦葉領。初佛嘆中雲十二部經所不及者。二解。一雲小乘十二部。二雲大十二部。亦不及涅槃大乘方等當機故勝。又涅槃之中有十二部。十二部中未必有涅槃是故勝也。今明圓經勝於歷別十二。迦葉白佛下。是第二領解。從世尊以何義故下。第二嘆弘經人。文為三。一問二答三領。問如文。次佛答嘆菩薩。有十三不可思議。一能發心。二受生死苦。三受地獄苦。四旋還赴救。五終不退轉。六度生死海。七能稱量生死。八能說常住。九生死不惱。十在胎不亂。十一於法不悋。十二遠離十惡。十三忘於功用。不思議者。舊云人所不測。是義不然。如人間事咸所不測。豈可以此亂於聖賢。今明三諦相即不可以一二三思。心行處滅。亦不可作三二一說言語道斷。雖列十三實非是數名不可思議。初不思議中雲。無有人教自能發心者。緣真發心則墮聲聞。理須人教緣俗發心則墮分別。須境教之皆不得稱不可思議。若緣中道三諦相即則非真俗。不從人境故言無人教者。明瞭佛性故言自發。不雜名精。入流名進。地獄是舉生死果。諸結是舉生死因。累劫為此因果所燒。今了生死即是涅槃。又了諸結即是菩提。非復二邊故名為一。動寂不壞故名決定。燒身碎首無非正道。內不舍道外不求救。此約三諦發心明不思議。與止觀中發心意同。次第二不可思議。文雲。所見生死無量過患。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不生厭離者二乘但知分段少分。而不知於變易過患。菩薩過之故言不及。即俗真中故言不厭。即中真俗故言不離。約照三諦智明不思議。此與止觀安心意同。第三不思議。文雲。受地獄苦如三禪樂者其文甚略。亦應更言受三界苦如涅槃樂。此約三諦上障。明不思議。此與止觀通塞意同。亦似大慈。第四不可思議。文雲。如長者救子。宅譬中道故言旋還。燒譬於俗故言火起。出譬於真故言出舍。此約三諦行明不思議。此與止觀真正悲心意同。第五不可思議。文雲。見諸眾生厭生死過退為二乘。菩薩不爾知生死常不見其過。知涅槃近不退取小。此約三諦證。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道品意同。第六不可思議。文雲。聖人神通譬體法智。修羅長大譬次第智。人無兩種而能得度譬圓教智。非通非次即圓智度。此約三諦位。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次位意同。第七不可思議。文雲。藕絲懸山一念稱量生死者。即是稱量。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非無量。是約三諦法。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妙境意同。第八不可思議。文雲。無常樂我。說常樂我者。隨病說藥逗會得所。此約三諦教。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對治意同。第九不可思議。文雲。不溺不燒者。雖在生死不為所害。第十不可思議。文雲。在胎不亂者。前是死不能滅。此是胎不能生。此約三諦報。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安忍意同。第十一不可思議。文雲。菩提與心皆不可說。說之無悋。此約三諦說默。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通塞意同。第十二不可思議。文雲。從身離身等(云云)。此約三諦業。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破法遍意同。第十三不可思議。文雲。終不說言我破煩惱。此約三諦無能無所。明不可思議。此與止觀中離愛意同。此經明初心菩薩未入位時不可思議。意與止觀圓教菩薩十觀相應故用釋此文雲。慧不能破火不能燒。他雲如是實法元用實慧。是一心故故不能破。相續之法即是兩心。前滅後起故能破惑。復伐於慧。若斷惑已無所攻伐。故於實法而不能斷。然此中嘆菩薩弘經何須假實。但是推求慧不可得故言慧不能破。倒如求貪癡不可得故。故無貪癡。又生來生滅滅不能滅。滅來滅生生不能生。又生若是常生不應滅。滅若是滅滅不應滅。諸法例爾。此中直嘆一切諸法皆無所有。智慧亦然不存其相。三迦葉下領如文。世尊無上佛法下。第三嘆興衰。又四問答。一釋尊佛法。二迦葉佛法。三一切佛法。四重結釋迦佛法。初問答。問如文。答中二。先明修五行則興多犯戒則滅。次迦葉復白下。明迦葉佛法。亦有問答。初問又二。先領旨次問。初文者賢劫經云。迦葉佛法住世二十年。今言七日。答七日之時與佛在無異。七日之後佛法訛替不如在時。二十年者。明住久近。迦葉如來下。第二問又二。先難定有不。次雙難。佛答為二。先汎明有滅不滅。次正答所問。初汎答中又二。先許。次正汎答。初中雲文殊乃解者。指本有今無偈。欲明滅是不滅不滅而滅。次汎答中文相可見。次善男子汝向所問下。第二正答所問。於中又四。一明先佛有經。二明不須演說。三今佛對辨。四法實不滅。此初明先佛有經。次善男子迦葉佛時下。二明不須演說。今世眾生下。三今佛對辨。寧說蚊嘴下。四明法實不滅。善男子若佛初出下。第三通明一切佛法。有六雙對辨初解義不解義。二有檀越無檀越。三為利不為利。四起爭不起爭。五說過不說過。六種種說不種種說。善男子我法滅時下。第四重結釋迦佛法。又三。一明將滅起爭。二明拘睒彌國佛法遂滅。三大眾悲嘆。初文如迦葉品明。洛沙者。河西雲。從波羅奢樹出。出時純蟲。外國以染毛。爾時拘睒彌下。第二明佛法遂滅因。六百起爭相害致滅。爾時拘尸下。第三大眾悲嘆。又三。初大眾悲嘆。次迦葉慰撫。三大眾悲止發心。言聞滅則悲聞不滅即悲止。達非滅非不滅即發心故。知非滅非不滅而滅而非滅大作利益。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八

 

上篇:大般涅槃經疏

下篇:涅槃經游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阿彌陀經義述

阿彌陀經義述 慧淨述 阿彌陀經(此雲無量壽,後秦羅什...

法華宗要

法華宗要 元曉師撰 將欲解釋此經。略開六門分別(初述...

本願藥師經古跡

本願藥師經古跡上 青丘沙門太賢撰 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一(並序)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問...

佛說舊城喻經

佛說舊城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

【註音版】不空罥索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

不空罥索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大智舍...

佛說聖法印經

佛說聖法印經(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

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安樂集

安樂集卷上 釋道綽撰 此《安樂集》,一部之內總有十二...

佛說旃陀越國王經

佛說旃陀越國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誦經起誦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因果四計(二)

或即前意以因中有果無果,成四句者。   一、因中有果...

【佛教詞典】寒山寺志

凡三卷。清代葉昌熾撰。為寒山寺之寺志。民國十一年(...

世間好物其實不必佔有

我有個發小,非常有智慧,隔著二十年,我依然記得她那...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

問: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請師父開示。 能弘...

信佛後沒感應?其實這些都是三寶的威力

我們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講求效果。像我們做生意講,...

九則佛門中常見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國傳播發展過程中,歷代祖師根據叢林清規和各...

從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師的出家經歷

從初次接觸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從高高在上的...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

楞嚴咒是每個佛弟子必誦之咒

楞嚴咒被稱為佛經咒中之王,虔誠稱念,功效感應殊勝。...

把這些認識清楚,才會生厭離之心

《佛說阿彌陀經》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

簡單生活中的幸福

凡是讀過弘一大師傳記的人,都不會忘記他是以怎樣珍惜...

執著於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無」

佛教不是宿命論,它告訴人們人生是苦,是困難,是要人...

不為外境所動

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夜晚,帝釋天王釋提...

小食物,大功效——素食的藥用價值

糙米含有維生素B1和其它B族維生素,能治腳氣病、減肥;...

【視頻】法鼓山禪修晚課

法鼓山禪修晚課

【視頻】《佛說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釋大力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