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九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迦葉品之二

起卷詶其第三結問。如來善知根性。何故作不定說使其爭論。文為二。初嘆理深。次簡疑執。初嘆又二。初明不定之說。是佛境界故是理深。非佛故作不定相違之說。令其爭論。由其不達所以執爭。若人於是下。次誡勸又二。先勸生疑。次誡勿執。聞不定說而生疑者必牽於解。是故有勸。若聞不定執之為是必成惑本。是故有誡。初文者。夫疑是解津復是惑本。若十使中疑者是見疑。此疑非解津不能破惑。如須彌山者。一雲。煩惱高廣如須彌之隆闊。疑能破之。又云。煩惱磐固如須彌之安峙疑能拔之。故以為喻。迦葉白佛下。二簡疑執為二。前兩番問執。後四番問疑。前兩番各有問答如文。後問意者。未見涅槃那忽疑之為有為無。佛答。生死名苦涅槃非苦。其必因苦以疑。非苦定有非苦能斷苦耶。第二番舉現事問疑。若見苦疑非苦者。人見初果應疑墮苦。佛答中四。初責斯乃定義不合疑之。我唯定說此果不墮未嘗說墮。亦如言佛定一切智。何得於定生不定疑。次何以故下。出疑心相以顯不疑。中有三譬。並雲。先見後疑。三一切眾生先見二物下。結定疑執。四何以故下。釋出疑由。次第三番問有二。先問涅槃。次問濁水。如此事理並未曾見而亦生疑。何必先見後生疑耶。佛答。亦先想度涅槃生死。生死是所治涅槃是能治。故使比度能治為有為無。汝意若謂下。答後濁水又二。先牒問非之。次何以故下正答。將餘先見有淺有深。以疑此中深之與淺。次第四番問答如文。迦葉白佛下。大段第三明斷善之見又三。一更出其人。二明起見。三能斷善根。前已出善星。今更出者。將明起見。故更舉人。離是四事下。第二出其起見文為四。一有六復次明無施業。二六復次明無父母。三三復次明無因果。四九復次明無聖人。夫福從緣生。施受緣合自能生福。如種良田天雨地水因緣具足則能生芽。豈容施貧還得貧報。貧是劣果施得勝報。不應種穀而變為稗。田瘠收少置而不論。私謂。若施貧得貧應下種於地冬收水土。若起見斷善。斷善起見者。多在閻浮。三洲柔弱。諸天著樂。地獄苦重皆無剛決。故少此心。初六復次中。先一復次以子果相似以明無因。第二復次能施所受財物皆無。第三復次施與前人。前人得物作善作惡。作惡既其不資施主善亦不資。若有施主施其利刀令殺前人。此惡寧不資於施主。第四復次施既施物。物既無記。焉得善果。第五復次作不可見。推施由意意不可見。施豈可見但見於善惡之果。第六復次無作無受。若為過去亡者修福。何處有人而受此福。無父無母下。第二六復次明無父母如文。第三三復次明無因果。第二文中雲。行善死生三惡行惡者死生天人。解雲。皆由臨終一念善惡。而墮而升。餘未償者終不敗亡。以現生後三世分別理則可思。餘悉可見。第四九復次悉如文。作是觀時下。第三能斷善根又為二。初明斷善。次料簡利鈍。悉如文。問闡提昔有智慧習因應有習果。何以斷善。答但有世智無出世智。以世智慧斷出世善。亦能斷於清升善根。世間此例其實不少。昔徐僕射理人甚善。為上虞令犯事不閑答問。如天柱瑜極解深義不曉世語。此上智人闇於世事。而是闡提雖有世智。何必能知出世之法(云云)。迦葉白佛下。是大段中第二明生善。文為三。初雙明中道生善。二單明中道。三單明生善。初有五番問答。亦可為三。初一番明生善時節。次一番明不斷佛性。三三番因性生善。初番問如文。佛答中二。先明時節。次明生善。初文者。利人初入鈍者後出。道理應有中根之人。在中生善在獄受苦。無暇能生。是故不說。善有三種下。更對生善而論斷善。但斷現善不斷過未。由有此善令善得生。又三。先唱三世。次釋。三結。釋中二。過去之善。善已隱伏不可得斷。因雖滅盡果未熟者。未來未起復不可斷。三是故不名下雙結又二。初明過未世不可斷。次明現善可斷。初文者。過未二世皆不可斷。過去即結過去不斷。又言果字即結未來不斷。次斷三世下。正明斷三世因者。正斷現在善因。現善因滅即無當善。當善不起義說為斷。既無現未。過去亦息義說為斷。即是具斷三世之善。習因既盡亦不能牽三世習果。第二番問答明佛性不斷。問為二。初問佛性是三世不。次問佛性是可斷不。初先領旨。次定宗。後結難。於定宗中有四問。即是通別三世結難。但難別三世義。初難雲。若過去者。佛性若常即非過去。云何乃言過去斷耶。若未來者即有兩難。一難令非未來。二難令在未來。佛性既常。常非未來。若非未來者。未來皆當得三菩提。豈非未來。現在亦兩難。初難令非現在。以其常故。二難令是現在。何者性既可見寧非現在。如來亦說下。第二問可斷不可斷又二。先舉六事。次方正問。初之六事為問緣起六義二解。一云是了因。二謂正因。望下法性即是九地佛性故其數相應。若斷善根下。第二正問中三問。初問闡提若有佛性不應斷善。此從六事中第四佛性是生善。若無佛性下。第二問若斷佛性云何說言一切悉有。此從六中第六可見生。既一切可見云何斷耶。若言佛性下。第三問懸取答意難。若謂往時等有後自被斷者。則亦有亦斷。云何言常此從六中第一常生。佛答為二。初唱四章門。次解釋。釋中先解三門。仍重釋分別。後方釋置。釋前三答即為三。文就重釋分別答正用遣問。所以重釋前答後問。後答前問。初答後問有四。一從如來十力下舉佛性七事。次舉後身六事。若七若六皆是答之緣由。如汝先問下三正牒問。其問有三。今牒初問。亦有如來下正答。初明雖有而無。後明雖無而有。即通答前三。如來佛性非過去下。第二追答前三世問。前問佛性是常。則非三世佛今答之。先分別如來九八五住等佛性不同。然斷善人悉皆有此七種六種等性。未來當得故不得言非三世。法當相即非三世所攝。而未來得復雲未來。文為五。一如來及後身佛性。二九住佛性。三八住至六住佛性。四五住至初住佛性。五結其所問。初又四。一如來性則非三世。二後身性則有三世。現在少見未來全見。三重明如來因是三世果有是非。若善五陰猶是三世。若菩提果則非三世。四重明後身皆是三世可見。九住下。第二九住六事。但言可見與前為異。八住下。第三明八住至六住。但有五事不與常名。五住下。第四明五住至初住。但有五事言善不善異前後身六事。言少見者。其位既高能得少見。隨分見性故言少見。九地至初地其位既下未能見性。當應得見故言可見。五地至初地言善不善者。善有修不修義。修得是善不修不善。並雲。亦應真不真。解雲。真實是佛性體不有而已有。即真實只為此真。所以有於善不善異。舊解。六地般若現前有時失念。失念不善不失是善。問後身與九地同有六事。六事之中同有常之一事。八地至初地同有五事。何故無常一事。人解雲。後身位高九地位下。故長有常。仍未遣難。故更並五地至初地。位下同有無常一事。後身望佛亦應無常。有人答雲。佛隨自意語不可彊分別。難亦未去。問後身有常淨何意無我樂。答菩薩常具二慧。化物故言常。境智俱明故言淨。真是對偽實是待虛。無惡名善。分見故少。無八自在是故無我。有報身在是故無樂。今謂此解非圓後當別釋。是五種六種下。五結詶前問。若有說言下釋置答。先正釋。後明問答。置答有二。置而不答。是置答。反質答之。亦是置答。私雲。以置為答名為置答。迦葉白佛下。是第三明因於佛性而生善者。為三番問答。初明因果性。次正明因性生善。三釋疑。初番問意言。如來果性非三世攝。可是佛性因中因果是三世者。何名佛性。佛答為二。先正答。次結性為惑隱。初為三。一分別因果二性有是三世有非三世。次出因果性體。三引證。初又二。初明因果章門。次則解釋。初章門中。所言五陰有因果者。五陰之中惑業為因。善陰是果。因中二乘即是三世。若大菩提則非三世。前文雲。如來未得菩提時因性即是過去。未來果性不爾。有是過未有非過未。今至此中方始解釋。次釋因者。一切無明煩惱結業惡五陰者。因佛性也。從於無明煩惱等生善五陰者。即是果性。惡法五陰一向因性善五陰者。即通因果。因即三世果非三世。前文雲。果性亦三世亦非三世。有人解雲。應身果性是三世。法身果性非三世。善男子一切無明下。第二出因果體為二。初出因體。次出果體。初文者欲明中道性即諸法。若約煩惱即名為因。從無明行下。第二出果體又二。初明善陰果性通因。即是四果十地之果即是三世。次明陰果唯在於果即非三世。是故我於經中下。第三引證又二。初證因有法譬合。是故我說下。二證果亦有法譬合。就果中備有因中之果及菩提果。現在煩惱下。第二結性為惑隱。還明中道而被惑覆。又為三。法譬合。迦葉白佛五種六種下。第二番正明因性生善。先問。次答。問中先牒前七六五佛性。次正問中意既在未來。云何。言有而能生善。佛答為三。一雙譬。二雙合。三雙結。初又二。先舉過去業故現受樂報。次舉未來業未生故終不生果。有現在煩惱下。二雙合又二。初一句合前過去業現在樂果。即合現在。以煩惱故能令斷善。必由過去。今言現在煩惱者。本是過去今來現在。次若無煩惱下。合第二譬未來業未生終不生果。即合未來佛性因緣故能生善根。是故斷善根人下。三雙結如文。迦葉言未來云何下。第三番釋疑。疑雲。未來未有云何生善。佛答又二。先譬。次合。初文先舉燈日譬。若鏗然固執燈日未出不能破闇。若因緣假名燈日未生亦能破闇。次佛性亦爾下。合眾生皆有未來之善能生佛性。迦葉白佛若言五陰下。第二單明中道為成生善眾生若無中道之理何能生善。由有佛性依持建立。文為三。一明非內非外中道。二非有非無中道。三約諸法廣明中道。亦得言前兩正明中道體。後一廣明中道用。初文兩番問答。初番如文。次番先迦葉自申非是我意專為利物。佛答有六復次。一就解惑明中。二約內外道明中。三就果內外明中。四就內外因緣明中。五就內外行明中。六就身內外明中。六中為二。初一略明大意故約解惑。後五廣此非內非外。初略明又三。一標是中道。二釋。三結。此初標。善男子我為眾生下。第二釋總明為物。非內者非內六根。非外者非外六塵。但後五別為破兩執。是故如來下第三結。私謂。此之一經大分五章皆稱涅槃。涅槃只是佛性。即三而一即正因性。即一而三即三德性。今明。眾生有佛性者備此二義。章安至此稱為中道。豈有無真俗之中名佛性耶。是故佛性中道。佛性咸遍。故上下文。多處論遍。所以至此雲非內非外。言雙非者。不唯雙非復應雙是。故下諸文雲亦內亦外。若無雙是云何言遍。故文斥雲。凡夫眾生或言佛性在五陰中。如器中果及如虛空。世言佛性唯有情者。如器中果耳。尚未能計猶如虛空。安能曉了非內非外。況經文自釋。根塵合故乃名中道。根塵合者豈非體一。豈非相即。豈非性遍。豈同器果。今問牆壁為是根耶。為是塵耶。為二合耶。為雙非耶。若雙非者亦非五陰。何但牆壁。哀哉世人。苦哉講者。請細將六門以括一部。願以一部統收一期。釋迦以望十方三世理無二。是事弗毫差。所失不輕。故勤勤耳。復次下。第二廣明中道有五復次。皆明非內非外。於中二。初一復次先出二執。次四復次正結中道。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下。第二文二。一明宗。二廣破執。初明宗又三。先明非有非無。次明亦有亦無。三結非有非無。初又三。先倡兩非。次釋兩非。三結兩非。次亦有亦無文為三。雙倡。雙釋。雙結。倡釋如文。有無下結。是故佛說下三結兩非如文。善男子若有人問下。二廣破乖中之執。多寄譬文。文為三。初種子譬破次乳酪譬破。三舉鹽咸譬破。初種子中三。譬合結。私謂合文為二。先示。次釋。初示中言眾生別有佛性。是義不然。次釋雲。眾生即性性即眾生。既非內外。又亦內外。內外不二。亦可雲。色即佛性佛性即色。故前第二復次以相好為外。力無畏等為內。若色等無相好亦無。下三復次准此可知。次乳酪譬中二。先正作乳譬。次更為乳作生識譬。初又三。先正定中道。次破偏執。三結就性理。初正定中。先問。次答。答中為三。初定。二結假說亦有亦無。三釋。善男子二破偏執。亦應雙破有無。今但破有。文為三。初作因果同時互出難。次明因中有果例並難。三明果中有因例並難。初明乳酪既其同時亦應酥醍醐等一時而出。以同時故是故更責。若不時出誰作次第。善男子若有下。第二因中有果難又二。先作例並。次難不例。初例並者。乳是酪因而能出酪。水草乳因亦應生乳(云云)。次何以故下不例。善男子若言乳中下。第三果中有因例並難。言例並者。乳為酪因酪為乳果。乳為酪因因中有果者。酪為乳果果應有因。其中又二。先正難。次結難。於中二。先結本無。次結非有非無。善男子是故如來下。第三結性理又二。先結離偏。後結中道。次善男子四事和合下。二舉生識譬為譬。作譬又二。先正舉生識譬。次乳中酪性下。還以乳酪合譬又二。初正合。次破執。破執又二。先牒執。次正破。破中二。先兩章門。次釋章門。初一異因異果。是初章門。次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是第二章門。如是四事下。二釋兩章門。先釋後章。然眼識者但生眼證。即不能生耳鼻等識。豈是一因生一切果。乳能生酪亦復如是。必待眾緣。眾緣生者即是無。後釋前章門。初釋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章門。如文。次是故我於下。追釋前異因異果章門。因生故計有。因滅故計無。有滅不滅即異因異果。善男子如鹽下。第三舉鹽咸破又二。初正舉譬。次更破執。破執為二。先牒執。次破執。初牒中凡牒二執。一牒鹽中有咸執。二牒種子中有四大執。次鹽性亦爾下。正破二執又二。先破不咸中有咸。次破四大。初破又二。先非。次何以故下正破又二。先責難。次例餘物。正責難意者。若鹽置不咸而咸者。當知即無本性。本來無咸而今咸者。豈非本無。次並之。將一升鹽置多水中失本咸性。而水中又無咸性。既兩處皆無。何有咸性。次例一切皆爾。若言外四大下。二破四大。即破其後執亦二。先破。後例(云云)。如我所說十二部下。第三約諸法廣明中道。亦云明用為三。一依理起教用。二明修因趣果用。三習解除惑用。初教用中又二。先標。次釋。釋中又二。初通明三語。次別明自意語。初又兩。一就昔教明三語。次就今教明三語。初昔教中具解三語為三文。初隨自者。如諸比丘各說身因佛亦自說。即隨自意語。如長者稱幻佛隨其說幻。即隨他意語。隨自他意可知(云云)。善男子如我下。二就今教明三語。文亦自三如文。善男子如來或時下。次別明隨自意為三。初廣略隨自意。次明七種隨自意。三明有無隨自意。初文者就一法即略。就無量法即廣。次七種又二。先列次釋。釋中自為七文。初因中說果者。行善見天人行惡見地獄是也。次果中說因者。見貧知慳見富知施是也。餘五如文。三如來復有下。明有無隨自意為三。一正明有無。二明眾生不解。三作四句分別。就有無又二。初就如來佛性有無。二明闡提佛性有無。初明如來又二。初明有無。次類例釋。初又二。初明無所有。次明有所無。初文者。十力無畏等並是無有而有。次明有所無者。不善無記一切煩惱等並是昔有今無。次如有無善不善下。舉二十二雙法雙類前二事。有漏無漏者。有漏類有所無。無漏類無所有。世間類有所無。非世間類無所有。下去皆爾。次一闡提佛性下。是明闡提佛性有無。皆悉反上如來有無。如來有善闡提即無。如來無惡闡提即有(云云)。我雖說下。次明眾生不解如來是語又二。初正出不解。次引昔證。初文有二。初不解。次舉深況淺。深行菩薩尚自不了。況復淺人。次我往一時下引證。佛說世諦聲聞不解者。二解。一雲。世諦種別事關業行。因果深隱故難解。二雲。應身為世諦故二乘不了。問佛於何處說世諦五百不解。一雲。華嚴中說五百聾啞。二雲。外國經多度此者少(云云)。天台大師解此別有所關(云云)。或有佛性下。第三四句分別此為二。先正約四句。次勸分別。舊解者。闡提人有。有於惡邪境界性。善根人有。有萬善了因亦名緣因。二人俱有併有正性。或眾生性。俱無者。無果果果性。河西雲。闡提有有惡五陰不善性。善根人有有善五陰善性。二人俱有者。俱有無記五陰性。俱無者。俱無妙絕涅槃果性。此與舊語異意同。興皇釋此從一句至七句。一句只是中道。二句是如來闡提佛性。若有若無。三句是三種語。佛自語闡提有性。他語闡提無性。自他語亦有亦無。四句是此中四句。七句是七眾生。前二人是惡後五人是善。復作三種釋。一總就諸義。二就理內外。三單就理內通。就諸義者。理非善惡而有善惡二用。善根人有有善用。闡提人有有惡用。俱有者各有一邊。俱無者各無一邊。次就理內外者。佛性本非得無得。約緣故有得無得。理外闡提是有得。理內是無得。善根人有無得之性。闡提有有得之性。俱有俱無如上說。次單約理內。闡提即是善星。善根人即是羅雲。此是順逆二化。闡提有逆化不善之性。善根人有順化善法之性。俱有俱無如上說。謂此為能解難解之說。今明。欲依此文作四句者。闡提人有但有於沒。善根人有但有於出。二人俱有俱在恆河。二人俱無俱不到岸。欲思作者亦應無量。略出如此(云云)。又約三諦者。闡提人有者世諦惡因。善根人有者出世善因。二人俱有俱有世諦果報之身。二人俱。無俱無中道因果。次我諸下勸分別如文。如恆河中下。第二修因趣果。用亦是約譬明中道有譬合結。譬說二。先總次別。舉七眾生不同而佛性是一。如是微妙下合譬。具合前品以河譬生死。今以河譬涅槃。初合總如文。次常沒者下合別譬。合初常沒闡提為四。初合背善。次作是念下合其向惡。三如惡法住下合住惡。四是人具足下合是斷善人。我雖復說下。合第二暫出還沒人亦四。初起行背理。即是為有修善。次何故名沒下。是第二釋出沒義。是人雖信下。第三明行不具足。出還沒下。第四別出其人就行不具足又二。初正出五事。次結。初五事者。一信不具。二戒不足。三聞。四施。五慧信。可見。第二戒中言威儀戒者。內無實德外揚廉儉欲人恭敬。從戒戒者。內外相稱不為人事。但求實利而持戒者。謂從戒戒也。求戒者。求三有也。舍戒者。舍三有也。第三聞中雲信六部不信六部者。河西雲。修多羅。祇夜。毘伽羅。優陀那。伊帝目多伽。優波提舍。此六顯現易解故信。餘六深隱難解故不信。復有人言。但於十二中信六不信六。餘者可見。是人不具下第二結。第二之人下。第三合得住之人。准理應言第三。那云是第二人耶。解雲。此第二人習行應得作第三人。故言第二。師子品通五方便三十心皆是得住。今此中但據初得位且據小乘。即前二方便念處煗法。若作七方便即前四方便。從頂法忍法已上至初果便屬觀方人。若據大乘則通三十心為觀方人。登地已上屬到彼岸。文為四。一本起。二出其人。三明得住。四辨行法。前三在此卷末。今第一明本起。因前第二為今第三。或改為第三者非。我佛法中下第二出其人。應出似解之人。而今身子目連並是真解者。舊有二義。一雲此第三人位通上至羅漢。所以通舉其人。二者取其昔。初是似解人修得入真。今仍本似位所以列之。云何為住下。第三明得住。問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羅漢支佛菩薩佛。生死河中唯佛一人。是第七人餘三未度。有人解雲。涅槃河中三乘同得涅槃。所以皆是第七人。生死河中四果未免生死河。故不得度也。羅漢後雖無生而猶有此生在。故是不度。所以得涅槃未必免生死。度生死已必得涅槃(云云)。今評此解解語似去其理未明。今更問。涅槃河中四人同得涅槃者。四人同見佛性不。彼若答雲同見性者。此殊不見理。若答不同見者。亦不同得涅槃。那忽前文同為第七。既同第七有見性不見性者。故知涅槃有異生死不同。今觀經意。生死河者亙於變易。唯佛得度餘悉河中。涅槃河者專在分段。通於四人即小乘七人。故釋論雲。阿羅漢地名為佛地。又迦葉共佛同解脫床。即是其義。通別互舉適悅時宜。不可定執。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九

 

上篇:大般涅槃經疏

下篇:涅槃經游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此經義...

大慧度經宗要

大慧度經宗要 釋 元曉撰 將說此經六門分別。初述大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並序) 唐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以。...

兩卷無量壽經宗要

兩卷無量壽經宗要 釋元曉選 將申兩卷經旨。略開四門分...

【註音版】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菩薩戒本經箋要

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第二...

三論玄義

三論玄義 慧日道場沙門吉藏奉命撰 總序宗要。開為二門...

分別善惡報應經

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上 西天中印度惹爛駄囉國密林寺三藏...

最無比經

最無比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八部佛名經

佛說八部佛名經 元魏天竺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聞如是...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法師求...

誡初心學人文

誡初心學人文 夫初心之人。須遠離惡友親近賢善。受五...

【佛教詞典】無分別智等流

【無分別智等流】 p1082 世親釋八卷十六頁云:無分別智...

【佛教詞典】迴施向善

將己之善根迴施予一切眾生,以期共同向善。(參閱「回...

四種人的苦與樂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之...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西方合論》第九門的...

以淨土法門作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業緣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受業力所牽引,有種種的因...

人生是業力說了算

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

為什麼他念幾句佛號就往生了

我們說了這麼多道理,就是要你做這件事情:請你把願力...

素食7日功

古人說:肉食者鄙,素食者智。於是現代人更有了吃素食...

鬼道的眾生有哪些呢

在中國民間,將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鬼節,要祭祀祖先...

最適合嗔恨心強的對治佛號

我們學佛,其實主要是修煉自己的心,如果能將嗔恨心降...

造佛菩薩形像有十六種功德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

我們如何轉苦為樂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天性都是渴望快樂的,誰都不希望...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願:懺悔業障願。 這個懺,原來也叫懺摩,是梵文...

大安法師談母親念佛及往生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時許,一位83歲高壽的優婆夷在東...

【視頻】《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女聲讀誦

《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女聲讀誦

【視頻】《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喬安舞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喬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