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四依品

四者數也。依者憑也。一切世間憑之得益故言四依。憑有二種。一憑自法取益。二憑他取益。若唯憑法不兼憑人不名為依。若憑人者兼得於法。文雲四人出世護持建立利益義彊故立四依。答上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問。廣大法也。得者人也。直論廣大亦可依止未必有人。若得法者人必有法。上問得法人今答得法人。故知從人立四依名。又昔人雜真偽依法簡人。今法溷小大依人簡法。今依正人取正法故依於四人立四依品。又昔依法簡人則其人無法法亦不遍如舍此就彼以求虛空。今明人即秉法不舍此就彼故從四人立四依品。是用四悉檀意以釋品也。問如來是正人何不作如來像。四果非正人那作四果像。答佛雖正人其出佛後故不得作如來之像。四果非正人謂四果是真福田化道易行宜作此像。問餘像難者楞嚴何故種種示現。答通論悉作別存四果。自有如來為如來如來為四依。四依為如來四依為四依。四依為四果四果為四果。四果不能為四依。雖有諸義今取一塗。即是四依為四果像。問如來為四依可得四依為一依不。答上開一相為四相合四相為一相。開則百解脫合則但是如來涅槃。今從涅槃開出四依。合則還是佛為四依。問何故初令依法後令依人。答佛初出世邪人甚多使依正法簡邪人。後無邪人唯有小法令依正人簡小法亦是初。人利故。依法今人鈍故依人。究竟而論人法雙依文雲依法者是法性。法性即如來舊明四依位行不同。地論人三十心前是弟子位三十心是師位。初地已上是第二依皆師位。成論人十住六心已前是弟子位。七住已上是初依師位。又云十二心已前是弟子位。十三心是初依師位。彼見華嚴十三心為主為導為尊為勝。又十七心已前弟子位。十八心已上是初依師位。又十九心已前是弟子位。二十心道種。終心是初依師位。中論師十信皆非師位。十住初心去至六住是初依師位。從七住至七地是第二依位。八地九地是第三依位。第十地是第四依位。差別為論初有煩惱無涅槃後有涅槃無煩惱。無差別論初後俱有煩惱俱有涅槃。然地人是別義。中論是圓義。成論三十心不斷別惑而於中立依別圓俱不成。今約地前未斷別惑是初依。地上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別義。約十信是初依三十心十地斷別惑作三依者是圓義。就圓義更作通別。通者四十心共作四依。別者十信是初依。初住至六住是第二依。七住至九住是第三依。十住是第四依。餘皆例爾。他明初依有師弟位。今則不爾四依通是師位能為世間作依止故。通是弟子位弘宣佛法故。別論初依唯弟子後依唯師。中間亦師亦弟子(云云)。

分此品為八。

 一標名相 二辨利益 三明出時 四論植因 五判罪福 六勸供養 七簡真偽 八會今昔

初文為三。一標章嘆二列數嘆三示相嘆。標章者。大涅槃中有四種人。此四皆得涅槃法故名涅槃中人。若俱得法云何初依具煩惱性。今明得法多種初依相似得法。後三分真得法真似合論皆在涅槃。此中通嘆四人自行化他之德。於有佛法處不令他緣擾亂故言能護。於無佛法處能令興顯故言建立有無兩處皆能住持故言憶念。此三句自行德也。有佛法處能令增上故言能多利益。無佛法處能使見聞故言憐憫。有無兩處雙作依止。今按此句嘆益他德。二從何等為四者列數嘆也。具煩惱性名第一者。依別教判即三十心。依圓教判即十信位。此之兩位皆斷通惑。則不得言具煩惱事皆伏別惑其事不起其性猶存故言具煩惱性。次二果名第二者。依別教判初地至六地。若依圓教一塗。別判初住至六住。准通共乘見地至薄地俱未離欲。若准大乘七地亦有未離肉身(云云)。三果為第三依者。依別教判是八九地。若依圓教一塗。別判在八住位。准小乘判不還欲界。准大乘判七地之位不還三界(云云)。第四果可解。若細就圓教判者(云云)。從云何名為去是示相嘆為二。先示四人相。後總嘆德。初文自為四。初人相為三。一伏道相。二修行相。三位相。初伏道者。煩惱未除故名為具事。已被伏但惑體在故名為性故是伏道。次修行相者。伏惑行行不出自他。自行不出戒慧二學。化他不出生善破惡。總而言之不出權實二智。善知方便權智也。秘密之法實智也。尋文可見。八大人覺者出遺教經。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念正定正慧不戲論。少欲是道多欲非道。乃至不戲論是道戲論非道(云云)。三位相為三。初以凡簡聖。次以聖簡凡。後以因簡果而定其位。初是凡非聖者菩薩非佛。非第八人者用共地釋之。八人是斷道。初依是伏道故非第八。又從後向前八人地。是第八故言非第八人。第二依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初證相中若得正法者是斷道證。別惑既除佛性乃顯。與法相應修道得故。故云得法。次行相中受持正法者。即從真起行例如小乘修道之行。亦不出於自行化他。然證道行行心純是法無有非法故言不淨之物。佛聽畜者無有是處(云云)。三是名下位相小難。舊云未得色無色定。又四忍為論但得伏順未得無生寂滅。今明若准前人亦應可照以前簡後是第二人。以後簡前未得第二第三住處。准小乘中佛為第一身子第二阿難第三。此中以後向前簡之。故佛是第一。第四依是第二第三依是第三。此人未得如是第二第三住處名為菩薩。故是因位已得受記。定當得果。此人斷無明見佛性。緣熟即能八相成道。故言已得受記。古來三釋皆不可解。河西雲。後人從初人受名。第四從第三。第三從第二。第二從第一。即名第一人。所以未得第二第三住處。觀師云。合凡聖兩人共作一依。但是初依未得第二第三住處。依增一集初二。二果為第二依人。初果未得第二第二果未得第三。彰此二果並有未得。同是功用。故為一依。此解易見。不同諸師。今明若依圓教初依之人。已斷通惑長別三界。豈有第二依未得色無色界住處。若依別教地前初依亦斷通惑。早過三界。不應以色無色為第二三。亦不應以初果為一住處斯陀含為第二住處。第三人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初證相乃多略示三業清淨。不誹謗正法去是口淨。及為客塵去是意淨。不藏舍利去是身淨。骨肉所覆法身隱沒名如來藏。今法身顯舍利不藏即是身淨。不論說我者重明口淨。受身無蟲重明身淨。臨終不怖即是意淨。次阿那含者為何謂去明行相名為不還。如上說者指第四卷後。不還欲界。乃至不還三界。即是往行。能入欲界不為二十五有過患所污。即是反行。往反利物即是周旋。三名為菩薩去。即判位相。第四依相亦三。一證相。二位相。三行相。雖不如前次第三義是同。初文雲。斷諸煩惱者。殺通別兩賊。明其因亡。舍於重擔者。不受分段變易兩生明其果喪。逮得己利得佛所得。得作已辦者至第十地。學行窮滿是名應供。住第十地即是判位出其處所。三得自在智下即行相。得自在智即自行相。隨入所樂即化他行相。欲成佛即成結自在之智。是名四人去。二總嘆四人自行化他功德。迦葉白佛去。第二明依利益外遣魔邪內淨結業至功妙用利益世間。就文為二。初教聲聞降。二不教菩薩降。初番有問答。問為三。初唱不依二釋不依三結。唱不依如文。釋中瞿師羅翻為美音。佛答為兩。一然問觀察。二正降魔。佛是外緣內須信智。智照邪非信受正法。於佛尚須信智況復餘耶。正降魔為二。初譬次合。譬為三。初譬魔來。次譬魔降。三譬魔退。偷狗譬魔。舍譬佛法。夜入譬正法衰羸弟子起無明為夜。六卷雲賊狗。次其家婢使下正譬降魔。三乘之中聲聞最劣譬之婢使。斷命者五系系之魔偽不行義如斷命。三偷狗聞下魔退。汝等下合譬合上三譬可尋。五系二釋。一五尸系二系五處。五尸表五種不淨觀伏愛魔。五系表五門觀伏見魔。見魔是偷。愛魔是狗。迦葉白佛去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此章有問有答。問為兩。初明依法自足。二明何用依人。佛答為三。初然問。次正答。三讚歎。然問如文。次正答為三。一法。二譬三結成。法說又二。初唱兩章門。次雙釋小大。聲聞雖天而肉。不能徹理為魔所羂。所以須教。菩薩雖肉而佛。遍無不照魔界即佛。所以不教(云云)。二譬為三。初譬佛教聲聞。次譬佛不教菩薩。三譬菩薩教聲聞。初譬有開有合。開譬有三。謂教方便教起念教破敵。初方便中雲勇健譬佛性。怯弱譬聲聞。聲聞之人常依附佛。四念處如弓。五善根如箭。神通如矟。五系如羂索。次又復告言去是教三勝念。不怖是教戒。視他是教定。勇健是教慧。或時有人去是破敵。又為三。謂魔來魔降魔退。魔無智慧故言無膽。變為相好詐作健相。邪定為弓。邪慧為刀。世技為器仗。陣中大呼者說五諦六陰十九界十三入等。汝於是等正降如是輩下是魔退。善男子去合譬。但合後兩不合初一。精進堅固合上教三勝念。善男子下是第二不教菩薩。降魔文為三。初不教降。次釋不降。三譬顯。初聞深經者聞魔界如即佛界。為此義故不教降也。內乘大乘外憑佛力眾魔群盜如螢見日則失威光。此乃釋其不降之意。譬顯可尋。復次善男子下三譬菩薩教聲聞。有譬有合。譬為四。一魔化聲聞。二聲聞受化。三四依降魔。四聲聞還本。復能發心魔用通力轉變猶如大龍。無慈善心此弊惡魔攝化聲聞如欲害人。眼視譬神通。氣噓譬邪。說次是故下聲聞受化。見形者覩其變。聞聲者聞其辯。觸身者惑其術。喪命者失善根。三有善咒者下四依降魔也。善咒者即是大乘涅槃中道之法力。四如是等下聲聞還本乃至發心。聲聞緣覺下合譬備合四譬。先合聲聞受化。次合魔化聲聞。三學大乘者下合四依降魔。四聲聞去合還本進發。復次去即是第三結成為三。初結為聲聞。次結不教菩薩。三雙結兩意。三是大涅槃去讚歎文。還讚美菩薩人法。初讚現在人法。次讚未來人法。爾時佛告去。是第三明四依出時。是時為用非時無益。若佛在世正法猶興。飽德豐道何勞助弘。若佛滅後正法衰羸。無醫無藥應須治救。方假四依文為三。初佛通說時。二迦葉別問。三迦葉料簡。通說時者。佛涅槃後時通正像未。是通說時。次從迦葉白佛下。是別問時。有問有答。問為兩。一滅後久近不如法時。二滅後久近如法救時。次從佛告去佛答二。問後四十年者正法八十年分為前後。即是後四十年。經說不同。一雲正像各千年。一雲各五百年。一雲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或云正法一百。或云八十。蓋由緣有濃澹致說有賒促。若前四十年去佛猶近如法人多。後四十年去佛小遠猶有見佛者。如釋論優波毱多見年百二十。尼問佛相好比丘威儀。當知後四十年猶有見佛人也。恐是後非法起時多誹謗故。一解雲正法五百除四百二十年。取八十年分為前後。前四十年廣行流佈。後四十年隱沒於地。一云不然。佛滅後百一十六年王作大會。異部起計。優波毱多不能融會。爾時佛法稍有澆醨。豈唯四百六十方沒於地。當知迦葉阿難持法四十年與佛在不異。後四十年去聖日遠已就澆薄。而後文迦葉問佛去後四十年沒地何時還出。佛答正法欲滅餘八十年前四十年還出過此覆沒。正當此言。正道四百二十年後之興沒。又一解佛三十成道。若年十歲人悟道者。至佛滅時其年六十見佛始終能融會大小。於佛滅後四十年秉教如佛在不殊。過此已後不見佛始者。不能整理生斷常計故言隱沒於地。而不道百三十歲者。年耆根熟不能匡正。故不言之。問十歲者見佛始迦葉阿難佛得道日生。此不見始。何能持法如佛在耶。答此二人者迦葉是長子。阿難得佛覺三昧。不比餘人(云云)。次從善男子去。答如法人能拔濟者。文為兩。先正答。後嘆勸正。答又二。初褒貶小大。二正明救濟。初褒貶開譬合譬開譬為四。一譬大。二譬小。三結貶。四結褒。即此褒中雲粳糧譬常。甘蔗譬樂。石蜜譬我。醍醐譬淨。粟稗譬無常等也。合譬如文。二善男子下正明四依救濟。先譬後合。譬有三。一敘小乘化。二大乘化。三小受大化。初文者小乘之人各有眷屬有所王領故言如王。小化者小行偏曲。譬如深山入無為坑故言惡處。雖有甘蔗慳惜不啖。懼其有盡者小化也。專行小行妨於大道。雖有大教以求有心受持讀誦。譬之慳惜。有所得故譬懼其有盡。二有異國王是四依救濟。以大法統王故稱為王。車載者事解車載經論與之。又云。以神通化之令大乘弘宣。譬如車載。又云。方便智曉令其得解。興皇雲。以身弘道譬如車載。今明大行訓之故言車載。三其王得已即受大化。次是四種人下合譬。但合後兩意。以五種過合上貪惜積聚。為利是為地獄有為名譽是鬼。有以解法增長我心是修羅。有為依止故是畜生。有為貿易故是世智辯聰外道業也。次又善男子下嘆勸。初嘆經。後勸人。王至深山能令深山平坦。譬經至曲見能令曲見大直。地即金剛。譬開小乘理即大乘理。人即金剛開小乘人即大菩薩。迦葉白佛去。第三科簡。時有問有答。問意雲。佛滅後四十年隱沒於地。為當永沒復更興耶。次佛答中雲餘八十年者。一雲但正法餘八十年在時。前四十年興後四十年已即滅。一解雲。正法一千五百年未滅。八十前四十興。後四十滅也。迦葉復白佛下是第四植種深淺以顯四依。夫深經妙義不易可聞。況復當徒開演分擘玄毫指南宣揚卷舒宇宙。非輕悰者所能為之。就文為兩。一問二答。初問為三。初舉惡時。次索好人。三請答惡時有四句。正戒正教雙滅惡人惡法。俱興此四句應是五濁亂時。何者。正法滅是見濁。正戒毀是命濁。非法增是煩惱濁。無如法眾生是眾生濁。時是劫濁。索好人有六句。信曰受。不忘曰持。臨文曰讀。背文曰誦。傳文曰寫。傳義曰說。即五種法師。又是三業。受持是意。讀誦說是口。供養書寫是身。於五濁亂時能三業如法者請答此事。今答為三。初嘆問。次正答。三勸初如文。次正答中舉九河者。舊解雲。值一佛發一願下一沙雖值多佛不發願不下沙。雖發心不見佛亦不下沙。雖見一佛多發心只下一沙。雖一發心見多佛亦只下一沙。以如此數令滿一恆是為一恆。熙連與恆河異者。熙連在拘尸城北尚小跋提。恆河入東海。四河中大故異熙連。若就行者熙連但聞而不謗。一恆加有信樂。二恆加讀誦。三恆說淺義。四恆加一分。五恆加八分。六恆加十二分。七恆加十四分。八恆具足一十六分。四恆從惑取解則難。五恆從解取解則易。六恆去更深細為難。如仕至太尉則易。至丞相則難。此猶難解。十六分者譬如世間一十六兩以為一斤。仙慧師云。熙連是弟子位。八恆是師位。兩兩配四依(云云)。開善冶城雲。九恆皆初依位。熙連至二恆是初心習種性。三恆至五恆是中心性種性。六恆至八恆是後心道種性。亦極難解。若全稱佛法以為一斤。則初依人。窮佛法盡至三四依復何所為若稱初依以為一斤。此乃自是初依之法。何關佛法。今明熙連至三恆為初依一分。八分為二依。十二十四為三依。十六為四依。文雲。具足解盡其味(云云)。三從若有始發心去是勸也。上說九恆值佛窈窈至深恐時情抑絕更接引勸之。但令發心。未來必能護持建立。善男子有惡比丘去是第五明信謗罪福。前熙連已上唯信而已。今熙連已前有信謗罪福。勸福以遮罪。就文為二。初明罪福因果。次勸福結依。初文明為四。初謗相。佛是一切眾生師父。入涅槃時人天悲苦。乃至毒蠆懷仁無不戀仰。惡人獨言滅快。是一惡也。少欲知足受持禁戒威儀具足。名之為僧。其皆放舍二惡也。大乘之法賢聖之師。其獨拒逆不信三寶即謗相也。從善男子汝今應當去。次明信相。自行生於二世之善。化他滅於二世之惡互舉一邊即信相也。從若有不信去三明謗人之報。現身去是現報。命終後去是生報。生生常處去是後報。從若復有人去四明信人之報。本所受形去是轉報障。譬如霧露去是轉業障。如人出家去是轉煩惱障。立譬多種。若作大戒譬。譬十地真解。若作十戒譬。譬地前似解。如純陀中意此中作無戒譬。始自凡夫發心即階。十住。雖未斷惑因中說果。即是轉煩惱障。上惡人約三報橫論。今善人約三障豎論。綺文互說耳。二從或有眾生去是勸福結依。此文甚寬不問弟子非弟子。因善因惡但能發心聞一偈者。則近菩提因。貪希利養是因三毒發心。況九恆植善四依功德耶。即是能信始終鑑戒謗者因果。善男子汝應供養去是第六勸供養文為二。初勸供養。次論義。初又二。初勸供養。次問答。初文者夫四依大益九恆因厚。難可遭遇故勸供養。次問含二意。云何識田云何供養。佛答亦二。初正答。次引偈。初文者建立正法是福田相。河西雲。發心持戒受持大乘為人解說及護法等是福田相。今文但明護法。即兼眾事當舍身命。是供養相。以重奪輕。次偈者初引事師偈。次引事主偈。二迦葉白下是論義。先問次答。問有領旨陳疑請答領旨如文。次陳疑為三。初三定。次三難。後三結。從然出家人去是三難。若從昔法皆不應禮。若從今義皆應供養二旨相違是故作難。從如佛言曰去是二結如文。或言三結取持戒比丘亦名有犯。是結出家不禮在家。二從佛告去答為二。先略答。次廣答。略文少而意廣。何者。我為菩薩說如此偈。不為聲聞。三三之疑皆遣故也。廣答文多而但專明持禮。於破不言有罪。是為意陝。然答此一條餘二例遣二。廣答文為三。一舉時。二設譬。三結。時中又四。一舉時濁。二明救濁。三和濁。四明無罪。初文雲。如我上說者近指前文。前文是迦葉問詞。被佛印竟即成佛說。正法滅是見濁。毀正戒是命濁。增長非法是煩惱濁。一切賢聖隱是眾生濁。受畜不淨是劫濁。次從是四人中去是救濁。即能救濁者。此人出世撥亂反正使人之濁不濁。三見諸比丘者。是惡濁之徒。不紏治者且和濁光未得機便。四善男子去結無罪。如此破戒。若年少若在家應須禮敬供養。次善男子去設譬又二。先譬次合。初譬文為三。一為時作譬。二為同作譬。三為紏作譬。此中既釋持毀。又開大小乘。故須此事以消其文。秉法主如國王。緣盡謝世如崩亡。儲君譬傳化弟子。熙連一恆植善淺薄故言稺小。此譬正法毀滅之時。旃陀羅者破法身慧命之種。多饒財寶者惡業增長。多有眷屬者破戒徒黨。篡居王位者破戒統位。此譬破戒增長非法盛時。國人居士婆羅門者譬三種持戒之人。上品遠離故投他國。中品不遠不同故言不欲眼視。下品不能自移故言如樹。又樹譬上品。如童子不遠而能匡正。此譬一切聖人隱不現時。守邏諸道去明其作威作福。守邏諸道譬惡比丘置立製網塞持戒路。七日擊鼓譬立製網開放逸門。灌頂師者。外國登位使七世素貴缾盛四海水灌於王頂。是曰國師。如此間授璽稱尊號時。譬惡眾中求羯磨師和僧三唱是事如是持。分半國者烏迴准此僧正。犍和吒准此僧都。互相羯磨秉捉門徒皆無來者。譬持戒人恥入惡眾不共同事。復作是言去再作威福非法轉盛。若不肯作羯磨師者。當舉破戒者為主。甘露不死藥者名聞利養安身之具。是同此等皆譬非法盛時。二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去是和同譬文為四。一童子受慕。二王大歡喜。三諸人瞋怪。四同事日久。婆羅門者淨行也。童子者因位也。弱冠二十盛時。二智英勇淨行戒也。長髮慈也。善咒巧慧我昔為之同事也。次王大歡喜。喜惡化無壅。諸人瞋者是不見機持戒者嫌也。三從爾時童子下為紏作譬文為二。先治惡次立善。治惡文為四。一相研定。二求取大法。三弘宣大乘。四正作擯。初研定者。我舍家法息大乘持戒。來作王師者作破戒眾主。教王微密者元令入大。此意不彰故云微密。次童子答言下是求大法。不死藥者佛性常住之理隱在破戒之下。言不知者惡障妙理則是不知。言持去者不惜破戒之眾任汝開化。三是時童子去攝來大化也。請諸大臣者譬其來學者也。諸臣白王者迷徒得悟傳化者也。王語師言者生信求解。四爾時童子更與餘藥者。依律苦切對治訶責。王既服已受治屈折。藥發悶亂者推尋事理生重憂悔。方乃自知佛海死尸。前大臣白王者上根悟也。王求藥者中根悟也。悶絕者下根悟也。次從爾時童子立本儲君去。是立善人中又為四。一立善。二驅惡。三無犯。四旁嘆。初文雲立本儲君者。大乘本體還得統立也。師子御座不應升者第一義空與破戒者不相應也。治國理民者破戒亂常擾善機民。次爾時童子復以解藥去更說實相懺悔之方。驅出國者廢小乘中分別決定若持若犯之限域也。三四如文。次從善男子我涅槃後去合譬也。但合二不合時。此初合和同。以方便力合上我舍家法也。與破戒等同其事業者合上來作王師。釋論明四種僧。破戒僧名同。雜僧應是畜不淨僧。有差僧應是假名僧。從爾時菩薩下二合紏治破戒也。八不淨者。謂畜金銀奴婢牛羊倉庫販賣耕種手自作食不受而啖污道污威儀損妨處多故名不淨。從爾時菩薩雖復恭敬去是第三結成。又二。初結有罪無罪。二結但為菩薩不為聲聞。初中雲雖恭敬去明持禮毀無罪。雖受不淨是亦無罪。何以故去釋無罪意。從以是因緣去明持受毀供養亦無罪如文。次明若乖此說則有罪。若乖此心則有罪。次從善男子我於經中者結為菩薩。又二。先引偈次判(云云)。迦葉白佛去第七料簡為三。先問答。次約法簡。三領解。初中有問有答。問為兩意。一問緩二問失只應是一問。佛有兩答。故為二。問佛言去答也。先答失不失。後答緩不緩。初答不失中先法次譬。初法者律中解雲。若破戒者體解俱失。數師云。戒體常在但是污戒。下文雲。失與不失悉是戲論不解佛意。今經明四依示同破戒故無所失。次善男子如隄塘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譬中又二意。無治則漏。治則不漏。犯已懺悔則不失。不懺則失次合二譬可解。當知菩薩不同隄塘。次於乘緩者答第一問。舊云聲聞急戒緩乘。菩薩急乘緩戒。有人云。乘如綱戒如目。提綱則目正。得中道本戒則自圓。今明不爾經偏舉菩薩急乘緩戒。若具論者聲聞菩薩各有四句如別記。次約法簡又三。初約福田簡。次約智簡。三天眼。簡初福田中三。法譬合(云云)。問下梵行使平等施與此相違。答各有其意。此中明四依故簡真偽。梵行明慈心平等故不分別。又此中誡福田。梵行誡施主(云云)。二復次善男子如迦羅下用智簡。先譬次合。六卷雲迦留治牟皆不見翻。但知是甘毒二果譬於持犯。女人譬凡愚執事。小兒譬無智施主。問何處得果者推其根本。笑而舍去譬知偽棄之。善男子大眾下合譬。受八不淨合迦羅迦。不受不淨合鎮頭迦。持毀共住合二果同林。有優婆塞據教問次引祇洹為證。次不許同住等合智者問。從若有受者自毀誤人合上笑而舍去。三從譬如城去約天眼簡於中二。先譬後合。雪山譬涅槃常住妙理。藥譬依涅槃立清淨行。賣藥人譬姦狡執事。雜藥譬毀者不別。不別者買譬無智施主。迦葉去合假名合雜藥。真僧合妙藥。肉眼合不別者。天眼乃能別天眼非但別偽因不應禮施。復能見果。不應禮施。三迦葉白佛是領解。初稱嘆次頂受(云云)。從如佛所說去是第八會通。昔依四法今依四人。文有問答。問又二。先舉昔依次請會。初昔依者然阿含中出次第。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與今迦葉所列次第有異。梁武雲。此文為定。諸法師云。今經出昔依以阿含為定。或言出經者誤。或言於昔雖瞭望今未了故了義在後。今且釋阿含次第者。昔人無常故不可依。以法常故。故法可依。法有小大大法了義是故須依。語若生著故不須依。了語下義義體無著。是故須依。識著智解是故依智。從如是四法非四種人正請會通。次佛言下答又為二。先別會後總會。所以別會者。正言今依人與昔依法二言相反。故偏須別會文為四。初會人法依法即是依人。二明昔不依人者不依無法之人。三明今依人者還是有法之人。四舉下況上。初依法即依人者人法不異。興皇言。昔以法簡人結還依智。今以人簡法結還依人。昔人既破昔法亦除。今人既存今法須取。但今人法不二。昔人即聲聞緣覺豈依此人。昔法即方便半字。若不悟者亦須破法。若了悟者不除此法。次若復有下明昔不依無法之人。三如上所說下明今依有法之人。又為四。一唱應依。二釋應依。三嘆德。四釋嘆四。若有人能下舉下況上。明外凡能知佛常不為利養所轉。尚復可依。況於四人而不依耶。次從依法者即是法性去總會四依。又三。初就今教會。二舉今昔相對會。三結會。初文又二。先會次結。初還依問次第會之。文自為四。初依法為三雙。一雙標。二釋釋。三雙結。初依法者即妙有之法。不依聲聞之人。即雙標也。法性者即如來。聲聞者即有為。是雙釋也。雙結可尋。次文二。初會依義者。覺了即般若。不羸劣即法身。滿足即解脫。昔教解脫具則無身智身智在則解脫不滿。又不得是三寶。次不依語下又二。先明無理之語。後明亂正之語。初文者如佛所說。貪求無厭去有二解。一雲此是佛說外道經中之言。二解是佛自說經生凡夫之過。不得依此為行。次又復唱言下是亂正之語。三釋依智不依識。若知法身是常即是真智。若言無常即是識著。四釋了義為三。一標宗。二曆法。三辨宗。初約一大乘兩緣來望為了不了。次又聲聞下是曆法有五雙相對。大小常無常大小所說食不食滅不滅可尋。三聲聞乘下辨宗。初辨小後辨大。各有標釋結。次如是下總結。復次依義下第二今昔相對會通釋前兩依文句相涉。人謂但三文為三。初兩依共釋。次釋第三。三釋第四。初共釋為三。一釋依義兼明依法。次釋不依人。三釋不依語。此初第一偏明依義。次此後即不明依語。但語勢相仍。仍明不依人。又明依義即是依法。是故無別依法之文。但有不依人。此即第一偏明依義法者。名常下釋法也。後具結二種。若有說言不可見下釋不依人。若復有人下釋不依語。依智者下二別釋第三依。依智不依識。所言識作識受無和合僧者但有識著作因受識著之果皆是生死。則無常住一體之僧。三依了義者別釋第四依。明瞭不了。若言有四緣得畜八不淨。即是了義。一無檀越。二時饑。三建立。四淨施解者不同。一雲具此四緣方乃得畜。二雲隨一皆得。三雲前三一一皆得畜之。但須淨施。淨施一事既不可無。是則皆須二緣得畜若說有時非時皆聽畜者。為不了義三分即是三藏。我為肉眼下第三結會也。或時肉天兩眼相對。則是障內外。或法慧相對。此論照真俗異。今以肉慧相對者。此論凡聖之殊。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

 

上篇:大般涅槃經疏

下篇:涅槃經游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觀無量壽佛經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並序)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夫樂邦之與...

首楞嚴義疏註經

首楞嚴經疏序 中散大夫守禦史中丞充理檢使權判吏部流...

大品經游意

大品游意 斯道幽微。深遠難測。無知無照。無名無相。...

華嚴經探玄記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歸依大智海...

【註音版】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法界次第初門

法界次第初門總序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輒依經...

大乘頂王經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

延生普佛儀軌

(一)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佛說堅意經

佛說堅意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樂邦遺稿

樂邦遺稿並序 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 愚挺志於淨業。誓欲...

佛說耶祇經

佛說耶祇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佛說四泥犁經

佛說四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他許

因明用語。他,指立論者以外之人,包括敵者(問難者)...

【佛教詞典】方便乘涅槃

(術語)三涅槃之一。善巧之化益終,而應身亦當滅也。...

追求見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問題

我們念佛行人常常會犯一個問題,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見佛...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品質,道德、氣質,對生命的領悟等...

平常養成這個習慣,夢中遇到惡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辦道要對自己的色身,色殼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這...

阿彌陀佛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對這一點我們會非常地感慨,因為身處五濁惡世,我們眾...

去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為極樂眾生,...

念佛如何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定力

問: 如何念佛才能培養出內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師答...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定業不可轉,那信佛又有什麼用呢

佛經上講:定業不可轉。你造了業,現在結了果了,不能...

涅槃的四種差別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

渡河

佛陀在世時,有一次在河的對岸講法。有許多比丘想渡河...

不要讓師父哄著學佛

很多出家人苦於眾生難度,也有的人不願意和信眾打交道...

大安法師:一定要天天作淨土得生想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縱生到至極尊貴之非非想天,天福...

【視頻】晚課(福嚴佛學院)

晚課(福嚴佛學院)

【視頻】《如來示教勝軍王經》女聲讀誦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