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華玄論卷第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法華玄論卷第六

胡吉藏撰

論羅漢知一乘不知一乘義。

問。得羅漢意即自知一乘。為得說法華方乃知耶。又方便品以簡真偽章二文相違。初雲若實得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若不信此增上慢人。非阿羅漢。此明羅漢必信一乘。次文雲除佛滅後現前無佛。明佛滅後羅漢亦有不信一乘。是以二文互相鉾楯。云何會通。

答。此義前已論之。後當廣說。既為一經之難今略雲其相也。有人言一切得道並知得歸常住。若知同歸常住皆是菩薩。無有二乘成聖。故大經云不知常住尚不得二乘菩提說後無上道。若爾前章明羅漢。此名據權行之人。後明不信者此據六心之前有實行聲聞。故不信了。有人言一切道要得會空。不必須知同歸常住。故亦有知者亦有不知者。利根則知鈍根不知。前文據知者後文據不知。有人言前說就理為論。三乘初業不愚於法故。凡是羅漢皆知同歸。聞經則信。後就教中為論。羅漢稟小乘教成聖不知同歸。例如大經云。十住菩薩如來不說。不知佛性。今亦然也。有人言是真羅漢則知。後據末世凡夫故是不知耳。所以然者。凡夫具足三毒聞經尚信。況末世羅漢而不信耶。有人言此為時座今其專聽速決疑心。若不信受則抱疑永世以傳。後佛來令促乘可以決言。

評曰。蓋是一經之大宗不可存於異釋。然眾師厝意不同皆言二文相違。故異釋紛綸耳。今明二文不相違也。前明是真羅漢者聞經必信。若聞經不信者此非羅漢也。後文佛更簡之。若真羅漢聞經必信。頗有羅漢不信一乘以不。是故釋雲亦有此義。即佛滅度後現前無佛復。無傳經之人及所傳之法。闕此三義則羅漢亦有不信義也。若佛雖滅度有傳經人及所傳之法羅漢聞之則便信受也。

問。佛滅度後無人法故羅漢無所信者。何故信耶。

答。佛自更釋之。若值餘佛則能決了。若爾者前後二文無相鉾楯。不應異釋紛然也。晚見法華論亦不明二文相違。除佛滅後現前無佛者。論明云何如來不成不堪說法人。為斷此疑如經。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故也。論意明。如來在世說一乘必然令羅漢信受。故不成不堪說法人。明除佛滅後無復佛者則有羅漢不信耳。

問。依此釋者則羅漢聞法華經始知作佛。不聞則不知作佛以不。

答曰。如是。

問。何以為證。

答。即向釋文為證也。又前身子云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則知爾前皆未覺也。及三請之中一切二乘皆生疑惑。若自知作佛何所疑耶。法華教起復何所為耶。又下化城品分明說之。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而於自功德生滅度想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為說是經方得神契部知作佛也。又釋論解畢定品亦作此說。明羅漢生三界外淨土得聞法華經修行求佛。故知二乘不聞法華不知同歸也。又二乘自知作佛者何得雲為諸聲聞說妙法華經。

問。大經云不知常住不得二乘菩提。今云何言得二乘菩提不知常住。

答。大經復雲為諸聲聞開發慧眼。說秘密藏。如其已知則慧明已發。云何更開。又二乘已知則無復八倒。何所斥耶。

問。不知常住不得二乘菩提云何偏耶。

答。此呵嘖二乘保執昔教。汝不改無常不信常住者。亦不得二乘菩提故作此呵耳。又此是欲時會令信常住故。又若不知常住不得二乘菩提。若不知常住亦不得三歸五戒。若爾者涅槃之前無佛弟子皆是俗人也。而經但云不識常住歸戒不具足耳。非不隨分得之。二乘亦爾。隨分斷三界惑成羅漢耳。

問。既斷三界惑盡云何不同歸耶。

答。外道亦斷三宮惑盡可言惑盡即知一乘耶。二乘之人但勝凡夫一階。不應全閉菩薩也。又難曰。斷惑要論知同歸常住者。外道斷亦應然也。

問。外道伏惑實不斷也。

答。伏惑斷惑此諸部異之。佛陀人云伏惑薩衛人斷惑。不應偏用。又大經親。言外道斷惑不言伏。又釋論攝大乘論皆言外道斷惑不應言伏。又毘婆娑雲以迦旃延子為三明六通大阿羅漢。及五百評解者亦是羅漢。龍樹呵雲。汝於八揵度中處處有失。況名解大乘義耶。諸羅漢答雲。乘聞大乘心都不信。若羅漢聞大乘為有失復云何不聞而自知耶。又佛滅度後五百部聞大乘法畢竟空如刀傷心。況聞常而即信。彼云何能知常耶。又化城品雲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十六菩薩即便信受。聲聞眾中或有信受成不信者。然羅漢值佛聞法華經尚有信者及未信者。云何不聞而自知耶。

問。若二乘不自知作佛者。何得勝鬘雲三乘初業不愚於法自知當覺當得耶。又優婆塞經十四品說自知應得菩提。而且取小乘果。十三品中正明受戒得三道果。以知之甚易行之甚難。故雖知一乘而取證羅漢。

答。此義前已說竟。利根者得知鈍根不知。又過去久習大乘者聞小乘教得道即悟大乘。如此人即知。不爾者不知。又實行者不知權行者知。此義索車中廣說。晚見法華論開示悟入作四義釋之。第三義名為不知。不知者以一切聲聞辟支佛不知彼真實處故。不知真實處者不知畢竟唯一佛乘故。此文分明釋二乘人不知一乘也。第二義明三乘同有佛性法身即是常住。二乘人既不知一乘。不知常住佛性。不應雲得道者。惡須牒解常住。此證上不知常義也。

問。凡夫人常知作佛。羅漢是聖人何故不知作佛耶。

答。法華疏雲。三種無煩惱人而有染慢顛倒信故。一者信種種乘。二者信世間涅槃異。三者信彼此身異。為對治此三種病故說三旗平等。一者乘平等。與聲聞授記唯有大乘無有二乘也。二者世間涅槃平等。以多寶如來入涅槃是世間涅槃平等故也。三者身平等。多寶如來已入涅槃復示現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無差別故。是無煩惱染慢人見彼此身所作差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平等故。論釋三義中初明羅漢不知一乘。後明羅漢不可知佛性常住。所以不知者。雖無界內煩惱而有染慢。染慢即是無明。此是智障。是故不知也。

問。若爾者凡夫能知一乘常住者應無無明耶。

答。凡夫但是信佛語名為知耳。此未足是證。羅漢破此無明即能決定知異凡夫也。又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聞知以悟則為說知。聞不知以悟則為說不知。

問。說知不知有何義耶。

答。佛為七歲已上學大乘人說。二乘人尚自知作佛汝云何不信大乘耶。又化城求二乘人作如是說。已證羅漢者自知作佛。汝云何欲證羅漢不求佛耶。

問。說羅漢不知者何義耶。

答。此依小乘教令證小乘果。若說自知成佛豈求小乘耶。譬本義八重第一序來意。有此文來者凡有二義。一者頌上長行二者為下譬本。所以為譬本者利根已解中根未解。故復以譬還辨前法。是以先法為後譬本也。

問。後譬文長何故但譬此中法也。

答。此文雖[打-丁+豆]總序釋迦一化始終。故得為後譬本。第二定譬多少。古舊開為五譬。一長者譬。二思濟譬。三權誘譬。四平等譬。五不虛譬。

評曰。初實總譬非獨長者。思濟者思惟救濟。此是一乘化不得義了。猶少見火譬不用此釋也。光宅雲十譬。一總二見火三救子不得四救子得五見子免難六諸子索車七見子免難歡喜八等賜大車九得車歡喜第十不虛譬。此中十法為後十譬作本也。

評曰。十譬起即光宅。眾師所無。今以四義評之。一者若以句斷有九句不應十也。若以義分唯有六義。一總二見火三二乘化不得四三乘化得五還說一乘六不虛自餘細句皆是枝流。收攝屬此六義也。今進不取句退不依義。故十譬非也。二者若六十譬則法譬顛倒。法說之中索車在前父喜居後。譬說之中父喜在前索車居後。雖欲會通終成迂曲。至後自顯也。三者大小相違之。先法說中見大機動故喜。譬說中見小機免難故喜。法說明其大因譬說序其小果。法說大障將傾。譬說小難已離。義勢即乘小應相主也。四者有無異。法說中序上根易悟故無索車。譬說明中根猶惑故有索車。若爾恭敬之言用為索車之本。殊不體文意。此四義品下文自顯也。今依六譬無此四先也。第三明有無者。長行有五。一開三。二顯一。三五偈。四真偽。五不虛。今偈六。五但長行。有真偽偈則無也。偈有欲法長行則無。屬顯意也。餘者皆同也。第四明次第。長行先開三後顯一。偈先顯一後開三。餘者同也。第五明開合。開三顯一為總譬本合而不開。次離五濁文為四譬之本開而不合。不虛一章還為不虛譬不開不合也。第六明取捨。四段經文為六譬之本取而不捨。嘆法一章非六譬本捨而不取也。第七論總別。初開三顯一總序釋迦一化教門也。從五濁去皆屬別譬。第八明本跡。總敘佛教總含本跡也。從五濁去別明本跡。五濁一章正明居法身之本。見眾生有苦無樂起大悲心。起從一乘化不得去。皆屬以本垂跡八相成道。始坐道場終訖今日說法華教也。索車義釋有二重(一明索二釋車)。初門十句論名也。第一論曰。文中無索字但有賜言。長行明願時賜與偈中雲願賜我等三種寶車。雖無索字言但願時賜與即是索也。然索有二種。一者許故索。如偈云願賜我等三種寶車。如前所許諸子出來。此索先所許也。二者未許而索。如世人乞索名索。然索前所許可名為索。未許稱索宜作求名。

問。此文唯有索許。亦索未許耶。

答。具有二義。一者索許名索。謂三乘人索果義也。若以求索名索。大機既動扣佛說於一佛乘。故有未許名索也。此就言許及言未許故作斯判。若言意合論者皆是許也。言許於三是故索三。意許於一所以索一。亦是顯密二許。顯密二索。顯許其三密欲與一。言顯索三機密索一也。

問。此二索云何解惑耶。

答。求一為解索三為惑。不知無三假說三就父索三。故是惑也。大機扣佛以求於一故是解也。

第二辨大意。先總敘三譬次明索車。總序三譬者。一索車二賜車三得車歡喜。此三屬大乘化得故合為一段也。可擬上三處。一者擬方便品末三事。索車擬上我見佛子等發大機也。賜車擬上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也。得車歡喜擬上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也。二者擬譬喻品三事。索車擬身子騰學無學人疑悔也。賜車擬佛詶請說法也。得車歡喜擬信解品中中根人領解也。三者還譬上方便品三事。索車擬三請中大眾執動疑生也。賜車擬佛詶請廣說也。得車歡喜擬身子領解也。

問。但應擬中下根人云何更擬三根人耶。

答。三請中通明大眾皆疑悔非獨身子。故得擬之。又今雖別為中下根人說譬。但佛就一一週中總序一化大意。遍為一切乃至為末代世眾生令識一三權實義也。次別序索車大意者。上一乘化不得故虛指門外明有三車引出諸子。諸子並承權出宅。有智之者不執父言。懸領父意知權有實無則無所索。無智之子執父之言不領父意。未鑒權有實無。是故有索。佛以此喻令執三之徒因此而改未信一乘。藉斯而信故前身子請雲。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今說索譬即說因緣詶其請也。

第三明索人。

問。為是三人索三。為是二人索三耶。

答。舊經師云。三人索三車也。何以知然。下文云爾時諸子各白父言。願賜我等三種寶車。故知三人索三。又所以索三者。實無三乘但昔於一佛乘方便說三。以是方便所以索也。

評曰。今以十義推之不應有三人索三也。一者本以三車譬於三果。故云今此三車皆在門外。二乘人出門外至許車處覓果不得。可言索果。菩薩之人未至許車處覓佛果不得。何有索佛果耶。二者設雲六地菩薩出三界外。乃不索佛果。亦同二乘索盡無生智。故菩薩三人亦有索者。是義不然。尋大小乘經無菩薩索。小乘中明二種菩薩。一者所化菩薩。始自發心終至補處。皆是凡夫。無出三界之義。則無有索。故彌勒觀經優婆離白佛。是阿逸多未斷三毒命終當生何處。故知始行終心皆是凡夫。不得出門外索也。二者能化釋迦菩薩。三十四心成道三十三心猶是菩薩。三十四心是佛。三十三心是菩薩。而見諦已傾思惟未盡。此時未出三界故無索。三十四心見思俱斷結習皆亡。爾時出於三界。便是佛果亦無索也。又小乘法中尚無出三界菩薩。何得言菩薩出三界而索耶。又三十四心成道無出觀義豈有索耶。又本就佛索果。釋迦菩薩就誰索耶。又大乘經中明有十地。至第六地時斷三界正使盡。豈不知有七地而就佛覓究竟果耶。三者若救雲都無三藏中佛。道理而權言有。即是昔有今無。菩薩何故不索耶。若無菩薩索者三藏中明。佛菩薩皆應是究竟實有也。

答曰。原索意者本為昔有今無。是故索耳。若今昔俱有者必不索也。尋大小乘經始終皆明佛乘是有。如初教明佛乘是有。至法華亦明佛乘是有。以始終明佛乘是有故不索也。後見法華論亦明唯有佛乘無有二乘。凡有二義。一者雲無有二乘涅槃唯有大乘涅槃。名為佛乘。前已答竟。二者總序方便品有五分。明義但為破二明一。若爾不言無有佛乘。菩薩何所索耶。法華前後文無有言佛乘是方便。但言二乘是方便。故二乘人索菩薩不索。

問。今昔佛乘是有者亦應今昔明佛乘是究竟。

答。佛乘是有斯義究竟。但就有之中說盡不盡故有究竟不究竟耳。但昔教說佛乘不具足。今教明佛乘具足。釋論雲佛於三藏中不具說佛功德略有三義。一者有無不具足如三藏中不說十八不共法等。唯大乘說之。二者說不盡故不具足。如三藏中說十力。不言盡智遍智而言盡智遍智者。此是諸論義師說耳。三者於一科中半說半不說故不具足。如三藏中唯明三眼。大乘經中具說五眼。

問。何以知三藏中不說五眼。

答。雜心論及舍利弗毘曇皆云唯有三眼。肉眼天眼惠眼也。

問。昔說佛既不具足。即是方便。道理唯有具足無不具足。昔有此不具佛今無此不具足佛。即是昔有今無。菩薩應索不具足車。

答。權實有二種。一者有無論權實。二者具足不具足論權實。有無論權實者無二而說二。故二乘是權。有一而說一故佛乘是實。二者具足不具足論權實者。昔說佛乘未盡為權。今說佛乘盡為實。索車之義者正就三乘有無義有索。不就佛乘具足不具足明索義也。又反責曰。若言昔不具足故今索者。依汝義法華中明佛果義猶是無常。即是果車不具足。若爾至涅槃時應有索無常果車也。法華但為緣因未明正因。則因車不具足。至涅槃時亦應索前不具足因車也。而涅槃時無有索。法華不具足車者。當知至法華時亦不索爾前不具足佛果也。四者譬中雲三車門外者此總相說耳。依昔義者二車在三界正使門外。佛果在習氣無知門外。二乘人以正使限域為門。佛以無知習氣限域為門。昔說二乘人盡無生智在三界正使門外。今二乘人斷正使盡而不見車。是故索耳。昔說佛果在習氣無知門外。今菩薩斷正使盡習氣無知則盡則便成佛亦無索也。大乘菩薩有正使無知習氣二門。今出正使未出習氣無知門。遂索果者二乘有見諦門。復有思惟門。今出見諦惑門亦應有索。聲聞既不爾。菩薩何猶然。進退往論大小窮撿。菩薩之人無有索也。五者經明三乘是方便可言索三。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云世間無有二乘唯一佛乘。以此推之唯索二乘不索佛乘。六者若言昔明三乘皆是方便者。從大品已上乃至法華之前明佛乘皆是方便。若佛乘是方便六度等因亦是方便。若爾者付窮子財之珍寶庫藏皆是方便說耳。應非真實也。若付財之寶遂是夜光非魚目者。則大品明佛乘已是真實不名方便。

問。付財之寶即是委屬家業珍寶者。說波若時已應是說法華也。

答。於他為難於今是通。故方便品雲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既稱說是經者當知波若之時已是說法華也。但教菩薩故作波若名。未教二乘不作法華稱耳。此義已如前說也。七者方便品初偈文敘昔說二乘。復明二乘是方便。敘昔說大乘不明大乘是方便。但明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則知佛乘非是方便。菩薩不應索佛大乘也。八者既有三人索者何故無菩薩領解耶。但明二乘領解不明菩薩領解。故知無菩薩索也。

問。若以無菩薩領解謂無菩薩索者。亦無緣覺果人領解應無緣覺索。

答。無緣覺領解此有其義。以緣覺果人出無佛世也。又法華座中所無故不敘其領解。菩薩有座何義故不明領解耶。九者下合賜車雲。見諸眾生出三界若得涅槃樂。是故賜以大乘。若爾二乘人得涅槃故與大乘。菩薩云何已證涅槃耶。既但賜二乘當知但二乘人索。用此一文可斷得失也。十者諸子安座故就父索。二乘人果滿息求不復修行。故名安座。可得有索未出門。菩薩本知車非正使門外。出門菩薩故自知之。則始終二人俱有前進之義。無安座之理。是以菩薩無索車義也。又合賜車雲。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獨取滅度可有二義。一者昔日菩薩受記作佛故。菩薩獨得如來滅度。二乘人昔不得作佛。故不得滅度。今日令二乘人亦得如來滅度。故名等賜。二者昔二乘人獨取小乘滅度。今令同得大乘涅槃。以此二文推無菩薩索。既言菩薩獨得如來滅度。菩薩何由更索。又昔二乘人獨取小乘滅度。故今以大車賜之。菩薩不爾。云何賜菩薩耶。即以此文破四車義也。若三乘皆索則失獨得滅度之言也。夫論獨者此是偏謂此人得彼人不得故名為獨。若三乘皆索何有獨耶。今所明者但二乘人索菩薩不索。如上十推。

問。若爾者唯應索二。何得文雲願賜我等三種寶車。

答。昔說三乘是實今遂雲有一無二。昔有三之言竟何所在。以今無徵昔有。亦以昔有難今無。故名為索也。經師不體此言故謂三人索。致成異說。今觀其言甚易見耳。

問。經文題三車名。就文索之故云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云何背文但言二乘人索菩薩不索耶。又並曰若二乘人索三者應二乘人乘三車。二乘人實不乘三。二乘人亦不索三。又並曰若二乘人索菩薩車者。菩薩之人應索二乘車也。文義往推進退窮撿。幸宜依舊無俟斯通。

答。若領解前通無俟後問。蓋是騰昔三以徵今一耳。昔本道三今遂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若爾昔日明有羊鹿牛車為何所在。騰三徵一文義煥然。下諸難並不通自去。宜改舊迷以從新悟也。

問。何以證知二乘索三車耶。

答。本為二乘人開三乘耳。初以一乘化之不得。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謂三乘化得今明無三唯一。故二乘人索覓三也。又此經始終正為二乘人說。故二乘人索三。今當具烈三週文證之。方便品雲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既但告二乘人明方便說三不告菩薩。故知三乘教為二乘人也。次三請初但明二乘人執動生疑不明菩薩。故知二乘疑無三有一也。三者十方佛勸釋迦雲。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不明為菩薩分別說三也。故知為二乘人分別說三也。諸果者謂三乘果也。次第二周文。身子騰學無學人皆墮疑悔。請佛重說。不明菩薩疑悔請佛重說。故知第二周說但為二乘人。雲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經。不明為菩薩說。第三週文雲。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為說此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以此三週文證。故知開一為三。但為二乘人。今會三歸一。亦為二乘。若爾索三之義亦二乘人索。

問。二乘人出門外但不見二車。亦不見三。

答。出正使近門無有二車。是故不見。未出無知習氣遠門亦不見一大車。二車無故不見。大車有而未見也。

又問亦得近遠二門俱不見三以不。

答。若言於一說三實無三者。近遠二門俱不見三。若就三中自論虛實如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耳。出近門不見二出遠門見有一也。又近遠二門俱不見二以無二。故近遠二門俱見有一。一是實有故。出遠門得一出近門知有一。此據菩薩也。

問。羅漢出界外故索緣覺亦然不。

答。當法華座唯有羅漢無緣覺果。故唯是一人索三耳。非二乘果人索三也。

問。若是一人者何得文雲諸子就父覓車。既雲諸子則知三乘人也。

答。下合譬中雲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得涅槃樂。便賜大車。此約羅漢非一故有諸子耳。又雖無緣覺懸為緣覺果人。作索車譬合緣覺因人領解亦義無失也。又即以此文證無菩薩索車義。但羅漢一人即得索三。豈須三人方索三耶。

第四明時節。

問。何時索果耶。

答。舊云得羅漢已後法華之前此時有索。昔佛為三乘人說若能斷三界煩惱即得盡無生智。三乘人即依教修行斷三界惑成無學果。此無學人並具三明之解。有未來生死智通。在閑暇心中思惟量度遂見未來猶有生死因果。生死因未盡未有盡智。生死果未傾未有無生智。若爾佛云何言斷惑盡故有盡智。果亡故有無生智耶。故就佛索覓盡無生二智也。

評曰。尋第二周譬說意正在索車。若斯言可領眾譬自明。今請問之。若得羅漢即索二智者。此時已應執動疑生。若爾法華唯開三顯一。便為無用。故何者。開三顯一本為動執生疑。未說之前疑執已動。何煩複用前略說耶。又難若未說法華已生疑者。身子得果竟已應雲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豈待說法華方有此唱。又領解中雲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若前已執動何事今聞而始驚疑耶。

問。若說法華之前未動執生疑者。何得身子云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

答。文已釋之。此文不明理中無三教有三。但保執昔教謂永失大乘。復見如來諸勝功德而帳帙遲迴或恐不失。是故致有此難耳。若實見未來生死因果者。必知修行作佛。何事嗟傷耶。即以此文破子所說。又依汝此義淨名次法華。而諸聲聞於是淨名經自云。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又云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何得云爾前聲聞以理疑教以教惑理。踟躕理教之間。既踟躕理教之間復何得雲永絕其根已如敗種。自成鉾楯不可會通。又問羅漢得果竟即索者。依汝義從初教至法華之前未明三界外事。云何爾者。已見未來界外生死不盡耶。若言深解故見界外事者。何不深解即知三權一實耶。又阿羅漢見未來生死不盡者。此是理中說。為是教中說。若理中說三乘初業已知當得作佛生死未亡。不待證無學方始知也。若教中說者。法華之前大乘教尚未明三界外事。云何三藏教中得羅漢。後即見未來生死不盡耶。今所明者昔日未索今始索也。何以知之。前救子得譬屬昔三乘化得義。索車譬屬今一乘化得也。故以知約今明索昔不索也。

問。何故昔不索今明索耶。

答。昔教明實有三。復而自謂實得於三。是故不索。今教明無三時會。聞無有三即便生疑是故索三。如父母以空卷誑子。雲謂手實有物子謂實有。子便止啼。復知空卷方就父索也。

問。文雲諸子出宅則就父索也。云何言昔不索今索耶。若爾今始出宅昔應未出。

答。若出門即索亦應出三界竟即知無三有一。今撿法華三週文但明羅漢聞法華經始知無三。未聞之時不知無三。何者身子領解雲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此文分明雲法華之前自謂實得三。聞今教始知無三也。第二周文云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化城中雲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穩想。故知三根之人未聞法華自謂究竟。不知無三。云何言得果畢即知無三而索三耶。

問。譬中明出宅即便索車。如向所引至法華時方索。斯則法譬相反云何會通。

答。須得譬意。意不論索之久近。但作癡子無知不領父意不識權實有無故就父索用此曉於時會令改三執耳。是故法譬言不相違。後見法華論釋三請文明。有三種義。一者決定義。二者疑義。三者依何事疑。決定者有聲聞方便證得深法。作決定心得涅槃證。此明爾前證得涅槃生決定究竟心。不疑為究竟為不究竟。若爾前已疑者疑名猶豫。不得稱為決定。以論推之則知爾前猶未索。聞今教生疑方乃索耳。

問曰。汝引法華論證爾前不索者。我亦引法華論證知有菩薩索。論釋三請中驚怖文雲有五種驚怖。一者損驚怖。如二乘人取小為實謗無大乘。二者多事驚怖。以大乘人生如是心。我無量無邊劫行菩薩行。生驚怖意起取異乘心。三者顛倒驚怖。分別我我所見身不善故。四悔驚怖。如身子云我不應證如是小乘。五誑驚怖。增上慢比丘作如是言。云何如來誑於我。觀此五驚怖第二有菩薩驚故有菩薩索。第四身子悔故爾前已索。將非汝解與論相違耶。

答。若以驚怖為索者。諸大乘經皆云聞大乘法驚疑怖畏。法華應是索也。

問。即以此言相難。既以疑為索者諸大乘經皆明聞大乘驚疑。皆應是索也。

答。須諦論文語意。論雲菩薩驚怖起取異乘心。故若以此文為索佛乘者。菩薩正應覓昔日佛乘耳。何得起取異乘心耶。今釋論此文者。正言大乘甚深二乘之人聞之生謗。如五義中第一。菩薩聞大乘甚深。唯佛能究竟解了餘人不解。如上發心已上不退已還皆不能了佛智。菩薩聞此言欲退取二乘。故言起取異乘心。故非是索菩薩乘也。身子之悔前文已通。

第五明有索無索。

注經云。修空離有則空有同盡。若實在門外唯見一極。則眾求自亡何有索情。今欲辨三乘初業之所期將顯終成之所會。故假設時與之。言以彰等賜之義耳。

評曰。注依勝鬘意釋故無索義。此得在於彼經失在於此教。此教既明有索不應言假設也。基公雲無別有索。但大機扣佛義同於索。所以然者。大機既發反望昔則無有三乘故言索三耳。

評曰。基公得在於求一失在於索三。所以然者。實有機動求一。復有情中索三。偏執一機失三情索。故非所用也。

第六明大小。

有人言索一大車非索三也。何以故者。父既賜大則知索大。若不索大何由賜大。有人言文雲願賜我等三種寶車。不應背文言索一也。

評曰。偏執二文俱失圓意。考其旨歸具索一二也。以大機既動是故求一。情執於三所以索三。機情合論則三一俱索。

第七會二經。

問。依勝鬘初業已知無三此則無索。就此經無學猶惑於教是故有索。云何會通。

答。舊云勝鬘是了義教理實言之。是故無有索也。此經就教所以有索。

評曰。此義已如方便品廣釋二經同異。今更敘之。若勝鬘是理說此經據教者。亦不同舊釋明三乘人保昔教。謂有究竟是故無索。今教無三故就佛索三耳。

第八三根索不索義。舊云但中根人索利鈍二人不索。

問。何以知二根不索耶。

答。化城雲。生已度想生安穩想。執教作解是故不索。

評曰。不然。尋三根人皆有索也身子疑雲我今自於知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即是上根索也。第二周中有索車譬。驗中根人必有索也。上中二人既索即知下根亦索。

問。下根人何故無索文耶。

答。身子譬喻品初總騰中下根皆有疑悔。故即中下根人有索文也。又以義推之昔三根皆保執。昔教自謂究竟。故並無索。聞今教無三究竟故皆有索。則義可知也。

問。三週文皆明三根人有疑執。云何是索耶。

答。若不用疑執為索者。復取何文為三根人索耶。又鹿園已後法華之前何經中說三乘情索耶。今明但法華時三根有疑故有索。爾前無疑故不索也。

問。若三根人皆有索何故第二周有索車餘文無耶。

答。上根人索三。佛於方便品中直為法說便悟。不須作索車譬。中根人未悟為作索車譬便了。下根聞索車譬不悟更待化城譬乃解。若皆作一譬何名逗三緣耶。復何名三週說異耶。

問。若以疑為索者。凡聖一切人疑應一切人皆索。而今出門不見有三可索三。門內未見有無云何索耶。

答。門內人及門外人並執昔教俱有三究竟果。今聞無三故內外人俱索三。

問。門外人索云何異。

答。門內人索於當三。門外人索於現三。是故異也。

問。文但云出門外索。不雲門內索。何故違經耶。

答。佛說譬喻欲令易解。令寄門外人索三通曉時會疑悔也。又反責曰。若但門外人索者。亦但賜門外人車不賜門內人車。但應無學受記作佛。學人應不得記。無學人所行是菩薩道。學人所行應非菩薩道。今賜車之譬雖賜無學實通賜一切人。亦雖無學人索實通一切人索也。經師不究竟其始終故不識譬意耳。

問。若以疑為索者方便品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若爾菩薩應有索也。

答。菩薩疑與二乘疑異。二乘昔謂究竟今聞無究竟。是故以昔疑今。所以有索。菩薩不昔自謂究竟今聞無究竟。是故生疑。所以菩薩無索也。但以始行之人疑昔何故說三。今何故說一。今昔三一相違。故生疑耳。

問。菩薩疑昔明有三今明無三。即是菩薩索耶。

答。領上一有二無。此疑又息。二乘索三終為索二。菩薩疑三亦為疑二也。佛乘始終皆是有。故不疑不索也。

問。菩薩亦有索佛乘以不。

答。昔明三乘俱有。今忽言二乘無者。昔雖言佛乘是有。今亦可無脫。有此疑非正意也。

問。二乘人亦索佛乘不。

答。亦有此義例如菩薩昔明有二。今還無二者佛乘亦爾也。此皆是傍義非索車之大宗。

問。子出門自見無車。得羅漢出三界亦應自見無三。

答。舊說正爾今請問之。若自見無三亦應自見有一。何所索耶。今明若審知無三亦不索。若昔有三亦不索。但昔許有今遂言無。今昔有無合說。是故有索耳。

第九次明四句。舊云有四句一索而機不發。即是鹿園已後無學人及六住菩薩也。二發而不索。法華座席七種學人五住大士及凡夫是也。三亦發亦索。謂今教時無學人是也。四不發不索。即法華前七種學人五住菩薩及凡夫是也。

評曰。破此義如前。今開四句。一者機發而不索。謂菩薩聞一乘領悟。是故機發無自保之執。是故不索。二者索而不發。如二乘人聞法華經不領悟者是也。如求二乘昔有自保之執。是故今索而無大機所以不悟。

問。既無大機何由聞耶。

答。但有聞機無有悟機故云無也。

問。何以知有此句。

答。化城品雲聲聞眾中或有信解或不信解即其事也。三亦發亦索。如三根之流。四不發不索。即法華之前及化城品雲。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也。復有四句。一者權而非實。謂二乘也。二者實而非權。今日一乘也。三亦權亦實。昔日三中之大是也。非無佛乘道故實。但昔說之未盡故權。四非權非實。即是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泯上三句也。復有四句。一合大而離小。合大者佛菩薩同名佛乘也。離小者聲聞緣覺乘也。二離大而合小。大品中明三智義。佛為一切種智。菩薩為道種智。故佛菩薩開二智也。合小者二乘人總名一切智也。三大小俱合者。直名大小二乘亦是摩訶衍藏及三藏也。四俱開者如三乘共十地。八地即是二乘因果。九地與十地為大乘因果也。生死河中七人亦是俱開之義也。

第十廣會今教。

問。何故車三使二。

答。舊云車為三乘人設譬故三。但二乘領解故使二。

評曰。若為三乘人設三車譬者。二乘人聞二事領解。有二使之譬者菩薩何故無領解。不作大使之譬。又譬喻品乃為中根聲聞耳。菩薩何得在中根數耶。今所明者通別二義釋之。一者通而為論皆平等也。三乘所乘既有三車。化於三人亦有三使。三人止息便有三城。大經云聲聞之人以小涅槃而般涅槃。乃至雲菩薩之人以大涅槃而般涅槃。故知亦有三城也。別而為論車有三者。前以一乘化諸子不得。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方便信解化城並明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知說三之義皆為二乘人也。既為二乘人於一說三。二乘人便領解。知三中之一是實。餘二非真。故但明二使無有三使也。

問。初成道時實有三乘根性。故云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若爾三乘教為三根人。何得於一說三為二乘人耶。

答。前已通竟。今亦二條釋兩品意。長者宅中有三十子者。此約二乘人始終具三乘根性耳。但成道時唯有二乘根性而無大機。是以一乘化之不得。故於一說三為二乘人也。

問。何以知二乘人始終具三乘根性耶。

答。文雲若十二十或至三十。若以定有三乘根性何事稱或耶。以初有二性後方有一機故稱或至也。此望方便品意也。二者初一乘化不得後以三乘化得者。此約總別為論。明長者本有三十子。佛初出世時已有三乘根性。若但以一乘化三乘根性者。有三種機唯有一教無從化理。是故息一乘之化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化得三人。

問。何以知然。

答。譬喻品雲。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為諸眾生讚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文既有但以之言。故知一乘化三人不得。故於一說三。化得三人故有三子求三車也。

問。初成道時有三根性。一乘化二乘機不得化。菩薩應得。何故言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答。此據前義耳。始終乃有三機。當時無有大機。以大化不得故欲入滅。又但用一化三進。無得益之功。退有起謗之罪。故欲入滅此據後義也。

問。何以知然。

答。以一乘化不得。即趣鹿園為聲聞說法。故知初無大機唯有小機。

問。昔於何處說三乘耶。

答。鹿園之時但說聲聞乘。故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也。但佛教主即有佛授彌勒記。亦是說佛乘也。

問。緣覺乘說何時耶。

答。大通智勝佛說四諦時即說十二因緣。釋迦亦例此也。又大經云於王城為迦葉具足演說十二因緣也。無量義經云先為聲聞說四諦。中為緣覺說十二因緣。後為菩薩說六度。以此文推之前說四諦後說因緣也。

問。門外何故無車。由旬外有化城耶。

答。義例可有三句。一者約昔教城車俱有。昔說有三車亦說有一城。二者據今教城車俱無。三者無車有城。欲明實故無三車。亦權有故有化城也。俱有示兩權俱無據兩實。一有一無即一權一實也。

問。何以知然。

答。眾生憚佛道長遠為止息。故權說化城。故知序昔即明權義。約今說十方佛土無有三乘。時會問無故就佛索。故知車無據今實也。又化城譬屬三乘化得。故是序昔權。索車譬屬大乘化得故是今實也。

問。何故唐捐三車而化一城耶。

答。車在宅外諸子在內。舉眼不見故唐捐門外不假化作也。城在逈絕。道中眾人疲極不復堪去。是以導師化作大城。眾人遙見便勸勵之。已望見城何為不去。故須化作城也。

問。諸子為求門外車而出宅。亦得眾人本為趣化城而進路以不。

答。二譬意別非一例也。三車本意為求三乘作譬。化城本意為求佛道作譬。但中途懈退故權設化城也。

問。何故車多城一。車動城靜。

答。車三約智優劣城一據涅槃無二。城為止息故靜。車明遊戲快樂故動。皆是互舉並不相違。

問。二使何故不言化作。亦不唐捐。

答。使是佛教。此不可無故不得言化。又教據被緣亦不得唐捐。

問。四種權實云何同異。

答。三車與一車此並是教所表理。三車為權一車為實也。一使謂一乘教。二使謂二乘教。教通因果也。此文三使皆是門內說之。三車一車皆是門外之事也。二使為權一使為實也。若大宅與草菴者。草菴者小乘理教也。大宅者大乘理教也。此二通因果也。若化城謂小乘果。寶所謂大乘果也。

問。唯是一法何故多種說之。

答。體雖是一隨義說四也。縱任自在歡喜快樂故名為車。所說教門隨佛運用。如使能示語。眾生如人也。大乘正法無患不障。如捨虛通無礙為一。眾德可珍遠涉乃得如寶所也。小乘四義可以意求也。

次明所索車四重。一因果。二福惠。三空有。四為無為。舊解三車但是果非因。大車二釋。光宅雲果地究竟盡無生二智為體。遠出由旬之外。對昔近故為高。具含萬德。對昔狹義為廣。莊嚴雲大車是因。總萬行為體。雖總萬行略明二法為主。一者菩提大願上求佛道為高。下度眾生為廣。二者空慧不離。初後得菩提為高。照窮法性為廣。

評曰。三車為果不遠文義。文雲今此三車皆在門外。義者三界內未免生老病死之火。三界外則永免之。以斯弘文義可然也。大車互執因果文義俱傷。今當具說。若言大車但是果者。下何得雲乘是寶車直至道場耶。故一不可也。又諸子索車父則賜車。諸子得車各乘之。今但是果者乃是懸許。竟未父賜子遂不得。何所乘耶。昔許其三實不得三。今許其一又未得一。若爾三一兩車並許而未賜。二不可也。救曰。正說同歸三教記三乘作佛。使其標心在果而修行取之故云乘。是大車而前進耳。難曰。昔於一說三。三非究竟故門外無車。今會三歸一。一乘是實故子得大車。更非別法。即捐昔三乘同運向佛為大車體。此豈標壽量果。而子竟不得耶。三不可也。又賜大車是當果記者。前許三車亦應是三乘記耳。四不可也。又出二死之外故高者出二死之外應常。若此教明佛猶是無常。此教明佛未出二死。未出二死則不名高。若云在二死之頂故未常者。則在二死之頂猶應未出。如三有頂猶未出有山頂猶未離山。二死頂猶未離二死也。又問二死攝無常為盡不盡。若盡既出二死則出無常豈非常耶。若不盡應有六百非五百也。又反難曰。若出而未常不常。而未出不可常而未出。豈得出而未常。又出二死而非常。未出二死應是常。未出既非常出則應常。五不可也。又若言未出二死者。亦應未應五百由旬。故出則害。義不出遠文。進退無取。不可救。六不可也。又問昔二車但出正使外。故下昔佛出習氣無知外。何故下耶。故通一未充釋三不足。七不可也。

次評曰。莊嚴義是亦不然。若言大車但是因者。下合中何因緣故舉果德合耶。文雲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又云悉與諸佛禪定解脫名賜大車耶。又難曰。若乘唯因非果行亦唯因非果。大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謂大乘大般涅槃。不應言車但是因。又昔三車是三果。今大車何非大果。理數然。無勞惑也。又此經云妙法然唯是果德乃是妙極。若爾則果車為妙極。因車未極。例因乘未極果乘乃極。何故不取極乘為乘。而取不極乘為乘耶。又因有乘果無乘。則因車果無車。則長者自無車以何賜之。若云此經但取進趣乘。不取果德乘者亦不然。要先應明果德妙乘。用此應物然後令乘因行以求果乘耳。則知果乘為上宗。云何不取耶。

問。若眾釋皆非。謂示今意。

答。以文義推之具有四句。一但果車非因車。如三車皆在門外。二但因車非果車。如大品是乘德從三界出到薩婆若。論釋雲到。薩婆若邊則反不復名乘。例如在菩薩心中名波若。在佛心中反名薩婆若也。三亦因亦果車。具如此經二文。諸子所乘即是因車。如來所乘即是果車。因果更無有二。在菩薩心名因。在佛心名之為果。因則總萬行莊嚴為大車。果則萬德修飾為大車。

問。諸子出宅具賜因果二車不。

答。交賜其界外因車。為授佛記懸賜果車也。

問。諸子得果車不。

答。攝大乘論雲。菩薩必得佛故亦名為佛乘。此是因中說果也。

問。此經有文以不。

答。處處皆有文。信解品雲如彼窮子得無量寶。又云無上寶聚不求自得也。總束可有四句。一者因人乘因車。如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二者因人乘果車。如菩薩必得佛故名佛乘。佛乘即因中說果也。三果人乘果車。如萬德所成人為能乘。萬德為所乘。四果人乘因車。如文殊雲昔為能仁師今為弟子化也。

問。云何名賜因車。

答。文中有說二乘所行是菩薩道。即指小行以為大車令信解故云乘。故身子自述雲。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

問。大車具因果二車。三乘亦有因果二車不。

答。就譬但果無因。就義亦有如諸子聞父許車之言。此則是教。競共馳走謂如教修行。如教修行即因車也。

問。大乘因車位長。何故但取界外。

答。今正為二乘人作譬。無學人出界外。令其從界外更復進趣。故是界外車也。

問。文中復有界內車不。

答。就譬亦復得作之。下明大車復有賓從。無學所行既是界外車。從七凡已上七種學人皆是賓從。既說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亦是界內大乘因車也。約義論之故通有也。第四句非因非果車。即是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因果言說。

問。何故明非因果耶。

答。如來說因果皆為開非因非果正法。故收上三句唯是因果二句。然因果是因緣義故。因名果因果稱因果。雖有二句是因果一句。因果則不果果因則非因。非因非果名為無句。亦由非因果故有因果。以無句為一句。次開一句為二句。二句為三句。三句或四句。如此開合皆是如來無名相中強名相說。不相應定生執著也。

問。文雲有車有賓從云云何是耶。

答。前已略說。今更廣明。總雲大車者具通因果收攝始終。但有一乘無賓從也。今開車與賓從者。約大乘五位論之。一者果地萬德為車。即果人登果車因人皆賓從也。二者三界內外判者。七地得無生忍出三界為登車。六地皆賓從也。釋論解能動能出雲無生忍為出。出者出三界也。三者約真似判。登地真解為登車。三十心似解為賓從。四者三十心具解行。行地為登車。十信等始入為賓從。五者十信及三十心皆登車。舉手低頭之善為賓從也。依小乘明者。無學人出三界為登車。七種學人及凡夫皆賓從。餘例可知也。

問。大品經何故但明大乘不辨賓從。

答。約此可有四句。一者法華明因乘短。大品因乘長。何者法華賜門外諸子。大車不通門內。故門內賓從門外諸子。大車不通門內。故門內從門外為登車。以乘短故有賓從也。大品明是乘從三界出至薩婆若。攝內外皆為大乘。大乘則長。無復賓從。若以果德為車。因中賓從。則二經俱有也。二者約因果為論。法華乘長。大品則短。法華明諸子及佛皆乘大車。大車通因果故長。大品云是乘至薩婆若。則變不名為乘。乘義則短也。三者俱長。大品明薩婆若攝一切善法。又云從念處至十力等皆為大乘。此則通因果始終故長。法華亦爾。低頭之善及果地眾德皆為一乘也。四者俱短。大品有所得善不動不出不名為乘。無所得善方名為乘。法華云是乘清淨微妙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取無得眾行為乘。約此義二俱有賓從也。

次辨功德智慧。

舊云三車俱取智慧為體不捨功德。功德與凡夫共有。大車亦然。但取如來盡無生二智為體。

評曰。不然下合大小二車具取福慧。小車文雲。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豈可但取智慧耶。合大車雲悉與諸佛禪定解脫名為等賜。豈但是智慧耶。

問。小車具取福慧者。亦得具取漏無漏耶。

答。但取無漏智慧。故文雲自在不系無所依求。又稱門外者是無漏也。大車既通始終義可知也。

次辨空有。舊云空有二解但取有解。空解無動是故不取。又盡無生智也。但是有智也。

評曰。不然。於小乘斷結為宗正是空解。應以空解為正。故下文雲但念空無相無作之法。此是果德空解也。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盡三界苦惱之患。故二乘之人正證空法應以空慧為車。云何乃取有智耶。今所明空有二智皆是小車體也。大車亦以實慧方便慧為車之體。

次辨為無為。舊解三車正譬有為所以然者。車取運動故是車。無為無動故非車。大車亦爾。

評曰。著譬大過不尋經也。尋大小二車具有二文。合小車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合鹿車亦舉有為無為合之。則知三車具是有為無為。

問。具有為無為二文以何為正。

答。若取三車優劣義分別以智為正。三乘智有優劣。同入無餘無優劣。二乘斷正使盡亦無優劣。故知正取有為為正以分三車也。若取根本所求者。二乘人本為求涅槃則無為為正也。所以然者二乘畏老病死本求涅槃。故以涅槃正譬車也。設使斷結亦為涅槃。下窮子云。先取涅槃之價尋與除糞。又三學次第亦為求滅修戒。修戒為求定。得定為發慧慧斷結證於涅槃。故知涅槃為正。又方便品說雲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為是說涅槃也。

問。文中何故合羊車而取涅槃。合餘二車舉智慧耶。

答。一者互舉也。二者若並雲求涅槃者。則三車無異。今欲辨三車異義故後二舉智也。

問。若爾可言聲聞正求涅槃餘二乘不爾耶。

答。義實爾也。若三乘人皆為求涅槃為正者。但宜取涅槃行聲聞行便足。但緣覺人鄙聲聞從師而智便鈍。故求自然慧欲得利根。菩薩復鄙緣覺智鈍不能化物。故求佛智也。

問。大車云何具為無為耶。

答。下云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無為文。又云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智慧等。是有為也。又此文若指法身眾德者。皆是無為。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謂果果也。悉與諸佛禪定等謂果德也。

問。何故大車並以無為眾德為正耶。

答。二乘之人本謂身智無常。三德不備。今大車還復無常者。云何得引二乘耶。以常住萬德令二乘人欣求之耳。若爾因中大車則是有為萬行。果德大車則常住萬德。常住萬德一體但約義異。故眾德莊嚴也。

問。車但取運動義有為有動無為無動。云何是車。

答。肇師云。逾寂逾動何失動耶。若由來所辨常定之義不復能動耳。又車但取歡娛快樂自在無尋。不皆取動義為喻。又小車義具為無為二文。有為眾德無動而動。無為眾德動而無動。是有二文幸應雙用。大乘中因乘不動而動。果乘動而不動。又應身眾德不動而動。故駕之而游五道。法身眾德動而不動也。

法華玄論卷第六

 

上篇:法華玄論

下篇:法華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御製心經序 二儀久判。萬物備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序 夫涅槃無方。佛性無體。而菩薩見...

觀無量壽經義疏

觀無量壽經義疏(本) 淨影寺沙門釋慧遠撰 此經開首先知...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詳夫。實際...

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圓羯磨儀範

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圓羯磨儀範 原夫贍部嘉運。至...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

淨土十要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重刻序 (此序西蜀潘存評點)...

添品妙法蓮華經

添品妙法蓮華經序 隋仁壽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師添品 《妙...

【註音版】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乘造像功德經...

十不二門指要鈔

指要鈔序 宋東山沙門遵式述 大教隆夷存乎其人,諸祖既...

持人菩薩經

持人菩薩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持人菩薩經四...

晚課蒙山施食儀

蒙山施食儀軌(念誦前應備淨水淨飯等) 一、華嚴經偈...

佛說四自侵經

佛說四自侵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夙夜不學,老...

【佛教詞典】說

【說】 p1284 瑜伽十三卷二十頁云:云何說。謂四種言說...

【佛教詞典】金剛衣服天

(天名)又作金剛衣,金剛衣天。在金剛界外金剛部西方...

慾望來了怎麼辦?你需要這十五個退欲靈丹

對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於未然,在你被淫慾控制將要手淫...

學戒律要有三種心

弘一大師說,學戒律要有三種心:第一、厭離有為。第二...

祭祀

小村落裡有一戶人家,每天早晚都傳出清朗的誦經聲。主...

佛的十力與四無畏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

佛法的修學,一定要靠你自己覺悟

二,真、妄。 當你把心拉回來的時候,就要處理真妄的問...

內魔不生,外魔不起

智者大師上天台山時,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

佛經前為何要安立「如是我聞」

經典前為什麼要安立如是我聞呢?因為當時佛滅度的時候...

對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們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經到了,在新年開始,為了...

聖嚴法師《放鬆身心的妙方》

有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飆車、開車兜風、釣...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

受持《金剛經》,前世重罪變輕賤報

讀誦、抄寫、宣揚《金剛經》的人,在別人輕慢你的時候...

在三界火宅中化熱惱得清涼

由於受到吹襲台灣超強熱帶氣旋的影響,這兩天香港氣溫...

【視頻】《達摩大師悟性論》女聲念誦

《達摩大師悟性論》女聲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黃帥演唱

《普賢行願品》黃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