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華玄論卷第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法華玄論卷第五

胡吉藏撰

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問。云何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耶。

答。開二種方便示二種真實。二種方便者一教方便二身方便。二種真實者一教真實二身真實。

問。何故唯開此二相耶。

答。三世諸佛唯有形之與教。於此二中有權有實。故須開示。開示此二則十二部經八萬法藏煥然可了。所言開方便門示真實者。有人言昔在鹿苑人機猶雜。盛說三乘未明一理。爾時以權隱於真實。故一乘之理為權教所閉。今王城赴感乃應大機顯於真實。真實既顯則廢除昔教。昔教被廢故方便門開。一理既彰則真實相顯。故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此光宅解也。

評曰。以三覆一顯一除三非無此義。但經云開方便門不雲除方便門。此非解也。如世人開門非是除門。詳經文旨正是開覆非關廢立。

有人言直詺三為方便即是開方便門。所以然者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詺三為方便故方便門開也。示真實相者既詺三為方便。即示一為真實。此河西道朗釋也。

評曰。得經旨也。所以然者。昔說三乘是真實即以真實閉於方便。故方便門不開。今明三乘是方便故方便門開。此乃是廢於三實開三方便。故云開方便門。

問。此亦是廢立云何言非。

答。此乃廢三實立三是方便耳。前明廢除三方便是故異也。又開義在前廢義在後。要先開三是方便然後始得廢之。不爾無因緣故不得廢也。

問。方便當體是門為是通實相故為門耶。

答。具有二義。一者法門秤門則方便當體是門。如華嚴中諸善知識種種法門。或弄砂或相戲等皆法門也。今亦爾。如來有二種門。一方便門二者真實門。但此二門各有開閉。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扉掩。今說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開。昔不說一是真實故真實門閉。今說一是真實故真實門開也。二者此方便法門復通實相。故三乘方便為一乘門。實相亦有二義故名門。一者當體虛通故名為門。如淨名不二法門華嚴法界法門等。二者能通方便故為方便作門。

有人言通相之功乃由乎一極。故一為方便之門。級引之功顯彰於三故三為真實之相。言非三則方便之門得開。悟唯一則真實之相可示。此註解也。

評曰。文似不然但意不失旨。所以然者。既由一通三豈非一為三門。說三為通一則三為一門。但一為三門此從實赴權謂出門也。說三通一從權入實謂入門也。門既有二相亦應宜然。說三表一故三為一相。說實令識權故一為三相。以理詳之具此意也。但注經偏用一為三門三為一相。意猶未圓。若如前用義無失也。但上來三種皆一往方言。未究環中之極。若具論者可有三義。一者以三為方便。一為真實。二者三一皆方便。非三一為真實。三者明三一為二。非三一為不二。二不二皆為權。非二非不二為實。此之三種互得為門。如以三為一門。此以權通實。若以一為三門以實赴權。乃至二不二亦爾。既互得為門。亦互得為相。但不得互為權實耳。

問。方便實相既互得為門。亦得實相為實相門乃至方便為方便門不。

答。具有四句。一者方便為實相門。二實相為方便門。此二如前。三實相為實相門。四方便為方便門。如名為義門義為名門。由方便名顯方便義故名為義門。由方便義顯方便名故義為名門。實相亦爾。中論序雲實不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即其事也。

問。今得以三顯三以一顯一以不。

答。亦有四句。一者以三顯一。二以一顯三。三者以三顯三。四以一顯一。初兩句如前。以三顯三以一顯一者言。昔三異今一此三在一外。今一異昔三此一在三外。故一非三一三非一三。如此一三皆是執見。今破此病故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三是一三。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一是三一。以三是一三。三豈異一。一是三一。一豈異三。故名三一因緣之義。以今因緣三一顯自性三一。亦以自性三一顯因緣三一。故云以三顯三以一顯一。

問。云何名方便復有幾門耶。

答。方便品初具詳方便得失事現彼文。今當說門義。此經始終略有十五門。方便品有二門。譬喻品有六門。信解品有三門。化城品有二門。法師品有一門。普門品有一門。合十五門也。方便品二門者。第一雲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故權智為實智門也。生法師雲言教為門。言教為門者說實智。言教即是實智門也。法華論如生公釋。次雲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此用大乘教為門也。譬喻品六門者。一雲其家廣大唯有一門。還以大乘教為門也。二雲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者。此約三界限域為門。如詺家為門也。三者雲唯有一門而復狹小。還以大乘教為門也。四者如是三車今在門外。還以三界為門也。五雲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此用小乘教為門。六云爾時長者在門外立。依大乘義此即是用二死之限域為門。小乘義明佛出一切煩惱外。故三界正使及習氣無知三藏佛皆斷已盡。故在門外立也。又信解品三門者一雲遇到父舍住立門側。此以大乘理教為門。二雲猶在門外止宿草菴。亦通大乘理教為門。三云爾時長者於其門內。亦通以大乘理教為門也。化城品二門者。一梵王請佛願開甘露門。通大小教為門也。二雲重門高樓閣用小乘三空之解為門也。法師品一門者即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文中已辨。普門品為一門者以大乘為門也。此門有二種。一神通普二說法普。此之二輪皆是菩薩虛通無礙故名為門。又此二普令眾生悟入故名為門。

問。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云何。是能開所開能示所示能閉所閉耶。

答。昔權說三乘教不言三是方便。即三方便閉。佛權智為能閉。三方便門為所閉。今實智說三是方便則三方便門開。佛實智為能開。方便門為所開也。能示所示者。雖開三是方便門。則示一乘為真實。實智即是能示。一乘即是所示。故實智有二能。一能開二能示也。如人手能開門又示門內之物。是門內之物即是所示手是能示也。

問。云何今昔門非門也。

答。望昔三佛有二義。一就教為言。直道三乘不言三是方便復為實相作門。此是佛自閉義。二者就佛本為通一說三教。三於佛即是一乘門。就緣為論亦有二義。因三悟一故三於緣是門。不悟一者三於緣非門也。

問。為是智示為教示耶。

答。智說教示也開亦爾也。

問。云何是當體門從他門耶。

答。如權智能通實智實智為所通。從所通為名故言其智慧門。智慧即是實智。門即是權智。詺此權智為實智家門。例如三解脫門從所通為名。解脫是所通涅槃之果。三空能通行人得涅槃故名解脫門也。又世人言佛門人門等皆從所通為門也。當體得名者方便當體虛通故名為門。實相亦爾。如言竹門板門也。當門體是竹板故以當體得名也。

問。此經有十五門凡有幾城。

答。五城也。信解品四城化城品一城。信解品四城者初即中止一城。即譬於一方垂應作佛。作佛為城也。二者於某城中舍吾逃走。譬背大乘之化。以大化為城也。三者昔在本城懷憂推覓。譬佛於法身地覓眾生大機不得。即佛法身為城也。四者時貧窮子到父住城。即大機已動詺大乘理教為城也。五者化城品雲化作一城。即二乘在三界外可以止息。喻之如城也。

問。既有五城凡有幾宅。

答。凡有八宅。就火宅中凡有六宅。約義明之。初雲有一大宅。二雲其宅朽故。三是時宅主。四云是朽故宅屬於一人。五雲長者諸子在此宅中。六雲焚燒舍宅。七化城品雲莊嚴舍宅。八安樂行品雲賜以田宅。初兩序三界相貌。次兩明屬佛。後二明眾生在中更起煩惱受於八苦。後二譬小乘人諸子功德。下當說之。

次論三說義。論曰廣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為三根人三週說。初法說次譬說後宿世因緣說。故三週說也。

問。云何為三根人三週說耶。

答。舊經師雲初周為上根人說。次周為中根人說。後周為下根人說。

評曰。直作此名於文未善。若三說各為三根三根各聞一說。則皆是上根何名三品。設雲上根聞一說中根聞二說下根聞三說者。則不應言法說為上根譬說為中根宿世為下根。今所明者初周說通為三根。而上根一聞即解。次周說通為中下。而中根再聞方悟。宿世因緣說但為下根。下根三聞始了故。釋論明身子一聞即證初果。目連再說方證見諦。下根理應三也。

問。何以知然。

答。初三請中三根皆疑。故知初說為三根人。次譬喻品身子具騰中下根人疑悔請佛釋之。故知譬說通中下根人也。又具三週說於義乃備。若但法無譬義勢未盡。若但譬無法意亦不圓。故須初周法說次周譬喻。法譬雖圓但明現在未辨宿世修因。次有第三說也。又一乘之道入有多門。自有樂聞法說從法說門入。自有樂聞譬喻從譬喻門入。即前二周也。自有俱樂法譬則雙說兩門。即第三週。故化城已前謂法說門。化城之後即譬喻門。自有於此三門皆不得悟。皆不為說。如五千之徒也。

問。此與三根有何異耶。

答。此不明為三根故有三說。但所樂各異故教門不同。又三週說者欲示中道相。故若一說二說則太少。若過三說則太多。今欲示中道相不多不少故但三說。又釋論雲諸佛語法事不過三。今依佛規矩故但三說也。又三執難改一乘難信故須三說。又示上尊大法下愍眾生慇勤至三。

問。若爾一切諸經並應三說。

答。下文雲。諸佛已說今說當說。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故須三說。又初說令下種次說令生長後說得成熟。又初說生聞慧次說生思慧後說生脩慧。

問。文無此意何故強生穿鑿耶。

答。佛意深遠非為一事。如釋論解一句文凡數十復次也。

次明次第。

問。三說有何次第耶。

答。法說為譬說之本。故在第一。譬還借事以喻前法故在第二。宿世因緣明法譬始終故在第三。

次明通別。一一週皆有三說。如法說中雲如優曇華即是譬說。我昔二萬億佛所教化即是宿世因緣說也。譬喻中三說者譬說之前雲我先不言皆是化菩薩耶。即是法說也。又明三十子及長者為父。豈非宿世已結緣耶。宿世因緣說亦具三。化城之前是法說。化城後是譬說。故知一一說中皆是具三。但今大判云爾。又從多為論故開三說也。

次明開合。束三週為二意。初周名引證例同說。後二周名直說。初引證例同說者。廣引四佛為證明釋迦例同。後二周不復引證例同。直說譬喻及宿世因緣也。以破三明一此事反情。一往難信。故先須廣引諸佛為證。然後明釋迦例同。引證例同既竟。後二周但須直說。又初周謂人廣法略。人廣者明五佛也。法略者但一週說也。次後二周法廣人略。法廣者二周說也。人略者但明釋迦一佛也。下釋迦教門為作譬本。故知譬說但明釋迦教門也。宿世因緣亦但明釋迦結緣不明餘佛。師與弟子故是釋迦教門也。又初周名別說謂別明五佛教門。後二周名通說。謂譬喻得通貫五佛。化城亦然。又初二周名說現在。次一週名說過去法也。又初二周明說果後一週辨說因。

次明多少。

問。唯有三說更有餘說耶。

答。大判三說耳曲論說義即多。初三週佛自說。次三根人領解復有三說。合六說也。佛三週說三長行三偈頌為六說。領解亦爾。略而言之有十二說也。就佛初周說中長行明五佛教。後偈又頌五佛合成十說也。第二周長行譬說及合譬二說偈亦然。復成四說。第三週有長行與偈為二說。各有法譬為四說。合前為十八說也。若足前略開三顯一各有長行與偈成二十說也。上根人領解長行與偈為二說。中根人長行與偈。復二說各有法譬為四說。足前為六說。下根領解長行與偈。復二說各有法譬為四說。合十說。師與弟子合明開三顯一之義。略明三十說也。其中說義不止於此也。

次明惑障。

問。以何惑障三根人不解一乘耶。

答。通而為言二乘斷常障一乘中道。就別明之有二種惑。一者斷見二者無明。斷見者二乘證空謂為妙極。無明者不識如來三一權實。然斷見與無明猶是一體。但約義分之耳。保執空義名為斷見。不識權實名為無明亦由無明。是故保執也。此惑非九十八使。所以然者羅漢已斷九十八使。而猶不識權實。故知屬無明煩惱也。晚見法華論雲。無煩惱人有於染慢故。不知一乘及法身常住。此染慢即是無明也。但約此惑三品不同。下根則重中根為次上根則輕。故開三品也。

問。發軫即學二乘如婆沙論釋論等。雲緣覺極遲則為百劫。極速則為四世。聲聞極遲六十劫。極速三世。小乘既障大者。習小時久應是鈍根。習小時近應為利根。二者之間應是中根。

答。是義須進退論之。若二乘心是惑而能障大乘者。應如所問。則久劫行二乘行則起惑長。此執難破。應是下根習二乘行近者起惑時小。此執易傾。應是上根。二者之間應中根。但身子行小行既久。其根則利故名上根。習小時近名為下根。二者之間秤為中根也。又身子窮小之原於大易悟。餘人不爾。故身子名為利根也。又二乘有被會為菩薩道。則二乘行久者於菩薩則行深也。有人言有四句一惑輕而利根也。二惑重而利根。三惑輕根鈍。四惑重根鈍。若惑輕利根初聞即悟。若中下兩人再聞即悟。第四人者三聞方悟。此義至下五濁中當廣釋也。

次明轉根。

問。上中下三根有增進義不。

答。有人言。初周法說上根聞即悟。中根轉為上根下根進為中根。第二周說中根同上根得悟。下根轉為上根。第三週說下根同上根得悟也。有人言約三乘判上中下根。菩薩為上根緣覺為中根聲聞為下根。就聲聞中自有上中下根。約此三根。故有三週之說。雖復得悟猶有利鈍之殊。如刀斫物一斫斷者為上。二斫斷者為中。三斫斷者為下。雖復俱斷而有利鈍之別。雖前後得悟亦有利鈍之殊也。

評曰。後說者得經旨。何以知然。上根人得悟時中下未悟。云何已轉根耶。

問。今有轉根義不。

答。毘曇是小乘尚有轉根。大乘義無有定性。云何不轉耶。值惡緣故轉利為鈍。值善緣故轉鈍為利也。

次明大小。

問。三週說法菩薩於何時得悟。

答。一往判菩薩為上根。緣覺為中根。聲聞為下根。若爾菩薩及緣覺皆勝聲聞。故聞初周並悟也。次更論者利根緣覺勝聲聞可得名上根。釋論雲鈍根緣覺不及身子。若爾可得同下根三週說乃悟耳。菩薩不定初心久行並是菩薩。今通論菩薩根有等聲聞三品者。應三週並悟。利根菩薩與身子同品者。聞初周即悟。中下二品亦爾也。但菩薩執異迷輕又無自保究竟之惑。故利鈍菩薩聞初周皆悟。何以知之。下身子得記中人天八部知皆受記。故凡夫人雖複根鈍而惑輕。身子雖複根利而惑重。故同是初周得悟也。

問。菩薩何故無領解耶。

答。有人言菩薩亦有領解但法華經多不盡度耳。故方便品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其證也。有人言聲聞有執異之病又有自保之惑故正破之。所以有領解耳。菩薩無自保之病。設有謂大異小謂小異大。明菩薩自作佛二乘不作佛。一聞法華即得領悟。但破三歸一正為二乘。傍為菩薩故不述菩薩領解也。

問。聲聞聞經既得記。菩薩聞經何故不得受記。

答。以解領之言例記可知也。但提婆達多品授龍女記。隨喜品雲聞法華經一句一偈皆與受記。下壽量品中自有菩薩得記也。

次會二經。

問。勝鬘經云三乘初業不愚於法。自知當得覺。云何此經明三根羅漢初則生疑後便得悟。

答。舊經師雲有事有理。言其理者三乘初業已知作佛。實無始疑之與終悟。但符同凡夫引初業之前外凡夫人。令其信於一乘。必當作佛。故示始疑終悟耳。教中為論明二乘得果已後在遊觀心中。推理既一教不應三教。若定三理寧得一。故終日逈遑安心莫寄。故瑤法師云。踟躕理教之間疑為失為不失。若以理惑教此有得義。若以教惑理此有失義。是故踟躕生得失之疑。然根有三種。若上根利根智以理惑教情多以教惑理情少。故初聞法說符順其心則便領悟。如身子之流。以理惑教情少以教惑理情多。雖聞法譬二說乖其本心。故三聞方悟如滿願之流矣。若中根人處利鈍之間。理教相惑其心正等。聞法說未悟聞譬說便解如善吉之流。

評曰。若理中已知同歸。教中猶有迷悟者。則勝鬘是實說法華為權教也。若爾法華明一亦未了。不應取勝鬘意解五百由旬也。又大經云羅漢二萬劫至發心處。亦是不了之說。所以然者。初業已知同歸何因緣故經二萬劫始發心耶。若爾涅槃應是未了。若大經是了勝鬘便應未了。又初業已知同歸豈應復證羅漢。夫論證者謂為究竟故證耳。既知非極豈應證耶。又依法華論明證性法身與勝鬘不異。不應作了不了及理教釋之。有人言三乘初業者。此是三乘人初信大乘故名為初業。此解於勝鬘法華兩經無妨。勝鬘據初信大乘故自知作佛。法華約三乘未信一乘故所以生疑。有人言勝鬘雲三乘初業不愚於法。自知者此據利根懸悟之人聞三即領一。稟小即悟大也。法華雲羅漢猶疑者。此據鈍根人聞三守三稟小住小。故二經不違也。

問。利根莫過身子。復有何利根人而懸悟耶。

答。法華中明身子等三根。此多是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引小行耳。

問。何以知聞小懸悟大耶。

答。義有四句。一者聞三悟三。二者聞一悟一。此二易明。三者聞一悟三。如聞大涅槃教。而成羅漢。四者聞三悟一即初業是也。

問。法華經文有聞一悟三不。

答。妙莊嚴王本事品雲。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此義乃應通大小。而諸經中多以為小乘也。有人言勝鬘為方便之人。故自知作佛。法華據實行之人故不自知也。二經亦不相違。有人言此事不可思量解釋。如大智論釋畢定品雲。五不思議中佛最不可思議。聲聞作佛不作佛唯佛能解。論者正可論其餘事。得佛時乃了。龍樹既秤得佛明乃了。凡夫豈可欲專決耶。後當更論此義也。

次明緣覺無領解義。

問。法華座何故無緣覺領解耶。又法華正會三乘何故無緣覺眾耶。

答。經師種種異說皆不分明。今略解釋之使易了也。佛為三根人開三乘。中根人鄙聲聞從師復憚佛道長遠。是以其人出無佛世成辟支佛。故法華座中無緣覺也。

問。若爾何故餘經復明有緣覺耶。

答。總論緣覺凡有四種。一者本乘緣覺。謂本發緣覺心後得緣覺果。但此人有多經劫。而釋論及餘論略舉有二。一極遲百劫。百劫者此是大辟支。俱舍論秤犀角喻百劫也。二極速四世。中間則多小不定。此二種人成緣覺果決定不值佛。故華嚴雲菩薩從兜率天下放光照之。若覺知者則舍壽入無餘。不覺者徙量他方無佛世界。大經譬之彗星義亦如是。中論雲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若爾者法華之座何由有緣覺耶。

問。大小緣覺未得果時見佛以不。如四世得果自三世已來得值佛不。乃至百劫未滿所作是問。

答。或值佛或不值佛此無定也。二者非本乘緣覺。其人本是聲聞於佛法中證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生滿值佛則成羅漢。不值佛成辟支。如此之人或有值佛義。以其成辟支竟。而佛便出世故有值佛義也。

問。華嚴雲放光照之令滅及移他方。云何得值佛耶。

答。此人本願見佛與前人異。故不例也。

問。但初果不值佛成緣覺。二果三果不值佛亦成緣覺耶。

答。俱舍論雲。二果不值佛法亦成緣覺。而不出三果文。但得那含竟值佛成羅漢脫。不值佛亦有成緣覺義。但此義既少故經論不出之耳。

問。大辟支根既利。何故說法不能令人得燸法乃至聖果耶。

答。辟支出無佛世時。此是正法已盡乃至亦無末法。此時眾生根鈍故無得燸法義耳。非辟支不能令其得道。辟支能化必利而所化必鈍。聲聞能化所化即通也。三者俱舍論復有部行緣覺。其人自有徒眾部儻。如佛有弟子眷屬故名部行。此人行行不必具滿百劫。亦可六十劫。如身子時節故也。

問。此人值佛不。

答。亦不值佛也。四者變化緣覺以眾生應見此人在佛世而悟故佛世有之也。

問。迦葉是何等根性耶。

答。此是本乘緣覺人。非七生須陀洹人也。

問。本乘緣覺有無量人。始自四世終訖百劫是何人耶。

答。迦葉智劣身子。即應是六十劫已下人也。

問。小乘義忍法已前猶有退。三乘根性未定有三乘相作義。忍法已去即三根已定無相作義。迦葉今住何位而值佛耶。

答。今須進退論之。若大辟支與佛齊。佛入道有二說。一雲從燸法已入觀。至盡無生方出。辟支亦爾。二釋雲佛從不淨觀已去至盡無生方出。大辟支亦然。迦葉是大辟支應勝身子。而不及身子。故知非大辟支。既非大辟支不得用前二說也。迦葉劣身子復勝七生滿人。即是中根辟文。可得住燸頂二善根。不值佛而成緣覺也。

問。緣覺住二善成聲聞。為退根性為不退根性耶。

答。燸頂既退墮惡道何不得退根性耶。俱舍論雲緣覺住二善根時但聞佛教。依教得道轉名聲聞耳。實非退中根作下根也。今謂可具二人。一者退中根作下根。故緣覺成聲聞。二者迦葉之流不值佛即成緣覺。值佛即事佛為師也。為弟子故名聲聞耳。根性如故。此是不轉中根為下根也。復有不轉根義如七生人。不值佛成緣覺。實非退根義。迦葉緣覺成聲聞。豈有退根義耶。

問。法華明會三乘者會何緣覺人耶。

答。正會無佛世緣覺以初開此三乘故後會之。

問。無佛世緣覺何處有會耶。

答。其人入涅槃生餘淨土中。為說法華方得會耳。

問。若爾法華但會二乘人耳。應不會三。

答。眾中有求緣覺人。為此人故亦須會三。又為二人皆得會三。不必為三人會三也。

問。何故唯有聲聞領解無緣覺領解耶。

答。本乘緣覺不在座故不得領解。因人行淺故未得同三根聲聞領解受記。是故不說也。變化緣覺不須明其領解也。又法華會所無也。

問。大辟支百劫行行聞法華一說即悟如身子耶。

答曰。此義不定應當分別。若取三乘利鈍而判。身子不及大緣覺一聞既悟。緣覺勝身子即聞略說便解也。而不例者。此中三根聲聞久劫習大乘。故今始得緣覺。雖利不習大乘者則未得悟也。又三根人皆是方便人故聞經得悟。實行百劫緣覺義即不爾。

問。法華三根人悟為皆是權行亦是實行。

答。皆是權行。

問。不發餘人跡云何皆是權行。

答。攝大乘論雲。身子等得受記者。是化人為欲引未定聲聞。直趣佛道。已定之者令其練根。

問。云何名定未定聲聞。

答。小乘義忍法之前三乘未定。忍法則定也。又餘經云須菩提本是青龍陀佛。又經云是阿維顏。阿維顏者十地頂人也。又大經明迦栴延及薄拘羅皆云顯發如來。方便密教來至佛所故知皆權行也。晚見法華論明十種人與舊判不同。今通會之論。譬喻品從火宅文已去竟壽量品良醫辟。總明十人。

論曰。自此已下為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說七種譬喻對治七種增上慢。應知也。又為三種無煩惱人三昧解脫等染慢。應知何等七種具足煩惱性人。一者求勢力人。二求聲聞解脫人。三求大乘人。四有定人。五無定人。六集功德人。七無功德人。七種增上慢者。一者顛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間諸煩惱熾燃而以天人為妙境界果報為對治此。故說火宅譬喻。第二聲聞人一向增上慢。謂我乘與如來乘無差別。如是顛倒妄取為對治此。故說窮子譬喻。三者大乘人一向增上慢。謂無別聲聞辟支佛乘。顛倒妄執為對治此。故說雲雨譬。四者實無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間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為對治此故說化城譬。五者散亂實無有定。過去有大乘善根而不覺知。彼不求大乘於狡劣心中虛妄解以為第一乘。對治此故說系寶珠譬。六者集功德人說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對治此故說王髻中明珠譬。七者無功德人於第一乘不集諸善根。說第一義不取為第一。為對治此故說醫師譬。論又釋雲。第一人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入涅槃故。第二人以三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種種乘諸佛如來平等說法。隨眾生善根種子生牙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此城已入大涅槃城故。第五人者示現過去善根令憶念教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說大乘法。此法門同十地行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記故。第七人者根未熟為令熟。故示現涅槃果。為此等義如來說七種譬喻。次為三種無煩惱人染慢顛倒信故。一者信種種乘。二者信世間涅槃異。三者信彼此身異。為對治此三種染說三種平等法。一者乘平等與聲聞授記。唯有大乘無二乘故。二者世間涅槃平等。以多寶如來已入涅槃示現世間涅槃平等故。三者身平等。多寶如來已入涅槃復示現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無差別故。是無煩惱人染慢見彼此身所作差別。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平等故。論文顯易見。若未解者今更敘釋之。論意從譬喻文已去竟壽量中醫譬凡有七譬但撮此七譬為七種有煩惱人說。

問。說火宅舊云為中根聲聞人說。云何言為凡夫著五欲妙境界者說耶。

答。論意與從來亦不相違。火宅譬可含二義。一者廣明火宅眾苦熾燃。以此引出諸子者。此為凡夫說也。若出宅以後索車賜車賜車不虛等。此為聲聞未解者說之。合而言之說火宅令出凡夫地。唐捐三車後等賜大車。令出二乘地。亦得一人始終具此二義。亦得為二人說此二譬。論但舉其一故為凡。從來舊亦但為明其一。故為聖早日著文疏已兩兼之。可得雙用也。

問。第二窮子譬乃是中根人領解。云何言此譬為對治謂二乘與佛乘平等說之耶。

答。亦二兼也。若望中根領解則如舊判。若取中根是權行人。助佛開秘密藏者。則如論判譬喻品初已具明此二義也。論但舉為凡由來。但明為聖。今可兩而用之。

問。說窮子譬云何明大小乘異耶。

答。大乘豪貴譬如長者。小乘鄙劣如貧窮除糞之人。著文疏已明此義也。

問。第三人云何言無小乘。

答。此是彈執無聲聞義。執無聲聞者言。一向都無聲聞。論破此故說雲雨譬。明隨根不同三草二木。何故無聲聞人耶。

問。第四化城譬為下根聲聞說之。云何乃言為增上慢人得世俗禪定。謂得涅槃破此人。故說化城譬耶。

答。兩兼如前釋。

問。說化城云何破此執耶。

答。此人得世俗禪定。如釋論雲此人得四禪時謂得四果。今破此病故言二乘真證涅槃尚是化作。非是實有汝所得者豈是實耶。又前說小乘真涅槃。以破其無而謂有。次作化城譬令進至實所。餘三人論文顯不須簡之。次明三種無煩惱人。即是羅漢有三種執。一執乘異不知同一乘。為破此病故說一乘。次執世間涅槃異執。世間涅槃異者。謂生身是。世間非是涅槃滅身是涅槃。為破此病明多寶入涅槃即此身是涅槃非滅身也。三執彼此身異。彼此身異者不知十方佛同一法身。為破此病故說多寶佛入涅槃復現自身他身。同一佛性法身無有差別。即是顯十方佛同一法身義也。

問。前作三週判經今論為十人者將不相違。

答。論但通明為十人。七人是有煩惱人三人是無煩惱人。而不失三週意。三週亦不失為十人意。即可得兩而用之。

問。依論七譬破七病者方便品復破何病耶。

答。依論三種無煩惱人中。第一謂乘異病。方便品正破此義。故論下文雲。方便品有五分正為破二明一也。次論大事因緣義有六重。初解開示悟入。有人言開者略開三顯一。示者廣開三顯一。悟者略開近顯遠。入者廣開近顯遠。以經四章故有四義。

評曰。不然。佛於初段即開示悟入。不應二章方乃具四。有人言初句據理餘三約解。凡論眾生所以不知作佛者。良由五濁八苦障。其心用五濁用若強能障當果之理。理不得顯即是閉義。如來出世說此經教而眾生開除五濁障累。佛果知見即顯。故名為開言清淨者五濁在心當果之理不顯。即有穢累之義。今五濁既不能為障即當果之理既顯然。故名清淨也。後三約解者。以其雖有當果知見不能自知。今欲令其得知生聞惠之解。故名示佛知見。復令得思惠解名悟佛知見。後令進得修惠解名入佛知見。

評曰。開示悟入次第相生何故。初明其理後三明解若。以三惠故分三者地前及登地有四十位。何不為四耶。又設明理及三惠義亦不然。理既未明佛性及法身。三惠亦不得佛性法身之解。終未是佛知見也。有人言初說三乘別教為開。次說三乘通教為示。第三說抑揚教為悟。第四說法華教為。入有人言三乘通教始說大乘為開。抑揚教為示。說無量義為悟。說法華為入。

評曰。教義前具評之。不應作此二釋也。又法華經中自有開示悟入。云何乃引前諸教耶。例如華嚴中自有五十二位。及此經自有三根領解。不應引經外之文也。有人言開示悟入者。現瑞中四華正表今四事。從信方等破諸舊惡得到十住。十住始開佛知見如雨白華。次到十行分別諸法相貌即是示佛知見。如大白華。次入十迴向事理不二即是悟佛知見。如小赤華。次知十地自然能通到般若海。謂入佛知見如大赤華也。故下明乘是寶車游於四方。即是遊心四位中也。有人言三十心是開。初地至六地為示。七地至九地為悟。十地為入也。

評曰。尋華嚴纓絡仁王攝大乘論十七地論五凡夫論等。皆有五十二位。則地前有四十心。初即是十信。十信僧祇行行始乃得之。此二釋何故不明十信但取三十心十地耶。又大集分明辨四十心。三十如前。次有四等六度。復為十心不應不取也。又此經正明三根人皆得信解。信解即十信。何故不取耶。有人言道惠初得見理。則是開佛知見。二者道種惠能分別諸法。謂示佛知見。三者一切智謂悟佛知見。四者一切種智謂入佛知見。以智唯有四故亦明四位也。

評曰。釋論一切智一切種智雖有總別為異一時得之。道惠種惠異說不同。然例佛智者。猶是實惠方便惠亦有一時得義。開示悟入似有深淺不同故不應同四智也。又四智位高開示悟入通於深淺。義非例。有人言約因緣義判之。謂因緣所生法知法是因緣而成名開佛知見。我說即是空。謂知因緣法是空名示佛知見也。亦為是假名謂識空不空皆是假名秤為悟也。亦是中道義即是入義也。

評曰。四義橫論耳。又四義之中初二後一正明諸法假名說。是教門亦非今意也。有人言約理四句論之非空非有為中道即是開。非空非有而能生空有即是示。知空有不二即是悟。了空有不二而二即入也。有人言初觀三諦之理為開。三諦者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漸漸分明為示。不見三諦一異為悟。見中道任運順為入。

評曰。此三義同前也。有人言正觀中道一切種智沒前三智之名。正觀此理初觀為開如十住。次觀為示如十行。次觀為悟如十迴向。後觀為入如十地也。故約一中道觀有四品。故有四位不同也。

評曰。此義不明。十信如前評也。今依法華論釋四句有四義。一者無上義除一切智更無餘事。如經欲開佛知見令眾生始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二者同義。聲聞辟支佛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法身平等者。佛性身更無差別故。三者不知義。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欲悟佛知見出現於世。四者為令證不退轉地示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詳論意四門即次第。初開佛智為無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上雖明佛智無上但恐獨佛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雖三乘同有而二乘不知。示其令知。雖知而未得不退故。第四明令得不退為入也。又二番釋雲。開如上說。示者諸菩薩有疑者令知如實修行故。悟者未發菩提心令發心故。入者已發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釋雲。悟者令外道眾生生覺悟故。入者令二乘人天入大菩提故也。

第二釋知見。

問。云何名佛知見。

答。此是波若佛性之異名。正法涅槃之別目。未曾因果亦非實權。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不知何以目之。強名佛知見也。所以嘆美為佛知見者。為對二乘不知見故也。所以明無二乘知見唯佛見者。唯佛知見是實道。自非佛知見者皆非實也。欲顯實道故明實知見也。以無照而無不照故名為知。知之分明猶如眼見故秤為見。又知謂一切智即如來總相智也。見謂一切種智謂別相智。此之二智攝佛智盡故略明知見。又知即是盡智。二種生死五住煩惱皆悉清淨故名為盡智。見者即是無生智。因果患累畢竟不生故名見也。二乘之人亦無此二智今始得開也。

次第三辨因果。

問。為辨眾生有佛知見。為辦佛果地知見耶。

答。具二義。一者明佛果知見。如前嘆佛一智令二乘之人改其小心求佛大道。二者明眾生有佛知見。但昔未說故名為開。今始得說所以名為開也。晚見論釋開示悟入具有二義。初義雲佛知見者。如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第二義雲示三乘人同一佛性故。前明佛證即果地佛法身。後明三乘同佛性即眾生有佛性義。

第四辨二因。

問。開眾生佛知見為辨緣因成佛。為正因成佛耶。

答。由來雲但明萬善緣因成佛耳。前已評竟。今更責之。既但明緣因未辨佛性。云何成佛。如乳無酪性不成酪。若乳無酪性而成酪者。水無酪性何不成耶。今明佛知見即是佛性。以有佛性復修行萬善。因緣具足乃得成佛也。論明四義中第二義明佛性即是正因。第三令二乘知第四令不退行皆是因緣也。又初一是果佛性。後三是因。因中有緣正五性具足也。又初番四義就果性及性門釋開示悟入。後二番皆就了因門釋示悟與入也。

第五明開覆。凡有四句一者但覆不開。眾生煩惱覆一乘佛性也。二但開不覆。謂法華教正開一乘佛性也。三亦開亦覆。即昔五乘是也。為欲開一故說五乘名開。昔說五乘未得彰言辨一故五乘覆一也。四非開非覆即是正道寂滅相也。

第六辨因緣。

問。何故名為大事因緣。因緣有何義。

答。具有二義。一者眾生本有佛知見名之為因。外假佛說一乘教顯眾生本有知見之義故名緣。因緣具足故名為開。若眾生無佛知見雖有教門何所開耶。雖有知見無佛教者何由得開。故佛教為能開。佛知見為所開也。二者因緣即是所以。三世諸佛何所以故出現於世。正為大事因緣開示悟入諸佛知見。故出現於世也。

次明五濁義初序大意。所言明五濁者為釋前三後一之義也。若言三世諸佛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者。何故不發軫即說一乘。而前說三乘後明一乘耶。為釋此疑故云眾生五濁障不堪聞一。是以先三後一過在眾生。非佛咎也。為此義故又明五濁也。晚見論雲為釋疑故來。有人疑佛何時說此種種方便法耶。是故釋雲。為五濁惡世故說三乘。此意正以劫濁為端故偏言時耳。以惡世中即有惡眾生。乃至煩惱見等也。

次論名五濁者。若通而為言凡是眾生有此五皆名為濁。所以然者。有眾生即眾生濁。有時即劫濁。有生死涅槃凡聖等見皆名見濁。有所得生心動念勞役觀心皆煩惱濁。未得法身慧命即是今濁。以有此五皆不得一乘淨觀障翳正道。豈非濁耶。要須洗之觀心乃淨。故波若云眾生不生故波若生耳。若眾生生者則波若不生。餘四亦爾。欲得一乘實觀生者須了五無生也。

問。若如此而論者則皆是五濁應無淨穢土異耶。

答。如向所明皆是穢土無淨土也。故仁王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

問。若爾五濁既障一乘。凡有此五皆障一乘不。

答。唯佛居淨土。唯佛所乘者為一乘耳。故凡有此五皆無一乘也。

問。經何故復雲五濁名穢土無五濁為淨土耶。

答。此就穢中開淨穢濁中開淨濁耳。所言五者煩惱與見此正是濁。此二所成眾生名眾生濁。即此眾生連持之命名為命濁。此四種時謂劫濁也。若無前二後三不名為濁也。因果分者煩惱與見謂因濁。餘三果濁。人法分者眾生為人濁。餘四為法濁。時法分者劫為時濁。餘四法濁。三障分者眾生命時為報障煩惱與見即煩惱障。而業含其中也。但五濁通輕重三障但是重。謂障聖道及聖道方便故立三障名也。

問。三障五濁見思辨何異耶。

答。見思正取惑性。品數相番五濁。及三障則通惑非惑。皆是障又不論品數相障也。

問。攝大乘論明三濁與今何異耶。

答。三濁即是煩惱業苦此義通三界內外及淨穢二土。今明五濁但是界內唯據穢土也。三假攝五濁者眾生為因成。命謂色心連待不斷是相續假。相待可知也。又大乘三假者眾生為受假。餘四為法假。此二皆有名謂名假也。次二別論之。煩惱與見開為二者。煩惱名通諸見語別。又見謂五利煩惱謂五鈍。又屬愛名煩惱屬見名為見。又煩惱據在家眾生。見謂九十六種外道。又六十二見名為見。餘皆屬煩惱。眾生者會眾法而成為宰一之主故名眾生也。即一世論也。處處受生故名眾生三世論也。前通凡聖後但凡也。命與劫異者劫時長命時短。劫但時命以法帶時。劫通內外命但據內。又三小劫但害眾生不損外物。三大劫但損外物不害眾生。三小劫但在人中。三大劫通二界。此皆短狹。若是命通三界通於五道。又劫名共濁命各各有謂不共濁故異也。然取小劫為劫濁。大劫時通也。

問。幾時名小劫。

答。八萬歲至十歲為一劫。如是八十返為大劫也。

問。但煩惱與見成餘三種故二種名濁。當餘三種亦名濁耶。

答。餘三亦自是濁。如短命惡時惡人。此皆是苦果能令起煩惱及見故是濁也。然於是相帶不無強弱也。

次論障義。

問。五濁障大乘以不。

答。障大乘也。

問。若爾何故凡夫具五濁而聞大乘。羅漢無五濁而不聞耶。

答。可具四句。一者障重機弱謂凡夫不聞大乘也。二障重機強謂凡夫聞大乘也。具五濁故障重。有大機故機強。機強故雖有五濁不能為障也。三障輕機弱謂羅漢不聞大乘。無五濁故障輕。無大機故不聞一乘也。四障輕機強謂羅漢得聞一乘也。

問。五濁但障大亦障小。

答。俱障大小也。

問。何以知五濁障三乘耶。

答。有時佛不出世說三乘。故知五濁障三乘也。

問。障小昔既得說小障大昔何不說大也。

答。昔小機熟故雖有五不能為障。大機未熟故障大也。

問。但由機熟則聞。不熟則不聞。則五濁不名為障也。

答。五濁必是障法。但機熟故不能為障耳。如地必是障法。但物慾生時地不能障耳。

問。障重則不應有機強。機強則不應障重。

答。實爾也。凡夫具五濁而遂聞一乘者。此是機強而五濁有時廢不常現前故障弱也。前作此判者取其有五為重無五為輕也。

問。得言重品障小乘輕品障大乘不耶。

答。就羅漢一人始終亦有此義。而羅漢斷鈍利皆盡無有重品。而不識權實即是無明證於斷空即是諸見。此二即是二濁。以此成眾生謂眾生濁。不離於時即是劫濁。色心連持名為命濁。若爾羅漢具五輕濁也。

問。何以知五濁為重不識權實為輕耶。

答。羅漢斷五濁盡而猶不識權實。則知重品雖去輕品猶存也。

問。就凡夫可得作此判不。

答。不必爾。如凡夫具有五濁而復不識權實。則具輕重俱障一乘。但大機既強此二不能為障也。又約大小乘各有四句。小乘四句者。一根利障輕如身子等。二根利障重如鴦掘摩羅等。三根鈍障。輕如蛇奴等。四根鈍障重如凡夫不得聖道者也。大乘四句。一根利障輕多生他方佛土聞大乘。二根利障重三根鈍障輕。此二多值佛初成道說華嚴得了悟也。四根鈍障重者為此人初說三藏。乃至終聞法華也。此大略判耳。

問。五濁得論別障以不。

答。後偈云貧窮無福慧。而有五濁。見濁正是無明。障慧餘皆障福德也。

法華玄論卷第五

 

上篇:法華玄論

下篇:法華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上卷 沙門慧遠撰 聖教不同。略要唯二。一...

法華經玄讚

妙法蓮華經玄讚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蓋聞至覺...

阿彌陀經疏

刻彌陀經義疏序 孤山圓師撰《彌陀經義疏》,後又鈔之...

觀音義疏記

觀音義疏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釋疏二。初釋題目...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法經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佛說勝義空經

佛說勝義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佛教詞典】開聽

【開聽】 p1185 瑜伽六十八卷八頁云:云何開聽?謂佛世...

【佛教詞典】筌魚

(譬喻)能詮之經文,譬以筌,所詮之義理,比以魚。...

雖面對菩薩,也同隔山一樣

南北朝(北齊)時,釋明勖,定州人。少年時自負不凡。...

成功屬於有心人

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兩個犯人的故事:這兩位犯人都是...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

南懷瑾老師:念佛法門

現在,貢獻大家念佛的法門,也就是習慣所稱的淨土法門...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

大學生如何擺脫頹廢,樹立人生觀

大學生甲: 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舍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

六大進補的誤區

誤區一:用進補代替鍛煉 醫學家對人們提出忠告:生命...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隻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

生命的顛倒與真實

厭離娑婆的心,和欣求淨土的心,可以是互動的,有時候...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

忍辱勝過怨恨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真誠勝欺。 所謂忍辱勝...

【視頻】《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視頻】《心經》念佛靜心曲

《心經》念佛靜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