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華玄論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法華玄論卷第四

胡吉藏撰

初明一乘義即釋會三歸一義。

問。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云何名為無二無三耶。

答。有人言無二者無聲聞緣覺二。無三者無偏行六度菩薩乘。又昔三乘皆是方便。今教別有一大車。異昔三也。

問。何以知然。

答。經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既以三為方便即以一為真實。即會昔三乘歸今一實也。又云願賜我等三種寶車。昔既索三今便賜一。故索所不與與所不索。即知別有大車異昔三小。以文理推之即有四車也。

評曰。三車諍論紛綸由來久矣。了之即一部可通。迷之即七軸皆壅。今以八文徵之。方見此釋為謬。第一文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此文次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謂佛乘為第一也。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者。無有緣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以此文詳之即唯有三車。即執四為謬矣。

問。經常列三乘不作此之次第。今何以說三。

次雲唯一是實餘二非真者。唯一佛乘欲引導眾生故方便說三。考實而言唯一佛乘是實。餘二非真。是故說三說二猶一意耳。請設近喻以況遠旨。如父手中唯有一菓欲引諸子說一菓為三菓。考實而論唯有一菓無二菓。是故二文無相違也。以三二既明會義可領。晚見法華論。釋十方佛土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與今意同。論雲此是遮義。是遮者明無二乘涅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無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無偏行六度菩薩乘。故光宅失旨也。

次論四句。

問。會三歸一.破三歸一.開三顯一.廢三立一有何異耶。

答。會三歸一者有會教會行會緣。言會教者昔開三乘五乘之教並為顯一道。所表之道既一能表之教亦復無二。故一切教皆名大乘教也。會行者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如來昔說有三行者。為趣一道故令修三行。所期之道無二。能趣之行豈三耶。所言會人者如來出世本為教菩薩。不教餘人。三人所行既是菩薩道。能行之人皆成菩薩也。故文雲但為教菩薩無聲聞弟子。但會教正是一時。會行及人遠令至佛也。

問。會有幾種。

答。自有融會稱會。自有會歸稱會。若會歸稱會如向所明也。融會稱會者。既會三歸一竟。緣即疑雲。三若歸一何故說三。是故釋言。昔以方便故說三。今以如實故說一。此是融會今昔三一之義亦名會也。若是會歸之義正就三行也。融會之義宜就教門。所以然者。若會三因同歸作佛。如此之義會行為正不用教門。作佛故教非會歸也。若取設教之意。為顯一乘此名會歸之會也。破三歸一者昔說三乘本為表一。而眾生遂保執三不受一教。故須破其執情名破三歸一也。是故文雲今為汝等說實。汝所得非滅也。

問。但破執情亦破教耶。

答。三教於佛恆是一教。故大經云。常行一乘眾生見三。若爾於佛即不破也。但破眾生執教生迷不破教也。開三顯一者開昔三是方便。顯今一是真實。廢三立一者昔為不堪聞一故權說三教耳。今大緣已熟堪聞一教。即宜廢昔三立今一教也。方便品雲正直捨方便即是廢義也。

次論乘體。

問。何以為乘體。

答。乘通因果。果乘以萬德為體。因乘以萬行為體。

問。何以知通因果耶。

答。後當廣說。今略取二文。十二門論以六義釋乘。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為大。謂果乘也。觀世音等之所乘故故名為大。謂因乘也。此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為果乘也。是諸子等乘是寶車直至道場。謂因乘也。法華論具明乘通因果。後當出之。唯識論亦然也。

問。釋論雲六度為乘體。云何乘通因果耶。

答。此說因乘耳。廣乘品中具明萬德萬行也。

問。因乘之中云何本末。

答。六度雖是大乘體要須波若正觀。由波若正觀萬行方成。即波若為本餘行為未。此就乘體中自開本末。

問。同是無得六度皆是正體。有何本末。

答。若六度同是無得者。要須波若方成無得。故波若為本五度為末。大品雲鳥集須彌同一金色。雖同金色而須彌為本。要由須彌色乃同耳。

問。因中之乘以波若為主。果地萬德用何為宗耶。

答。論雲因中名波若果中名薩婆若。即果乘以薩婆若為主也。是故此經始末皆嘆佛慧。如雲為說佛慧故諸佛出於世。乃至多寶所嘆平等大慧。即其事也。攝大乘論亦言智慧為乘體也。此是不二二開本末耳。因緣無礙一一行攝一切行。皆得為因乘本。一一德攝一切德皆果乘本也。

問。法華具明因乘果乘。何者為正。

答。辨宗之中以說斯義明正法。為乘者此乘非因非果始是正也。今就方便用者以果乘為正。所以然者果是妙極因未妙極。經題秤為妙法故宜以果乘為正也。以標此妙極之果令三乘人及一切眾生皆修妙因。趣此妙極之果。然後始得明因乘耳。若發趾即明因乘為正者。竟末標所期知何所趣耶。如人先知寶所然後修行趣之耳。以此而推果為正也。此義文已廣明尋之自見。後見法華論釋尚無二何況三耶。明無有二乘涅槃唯有如來大涅槃名為佛果。故知二乘亦取果乘為正。大乘亦取果乘為正。是以論但舉涅槃也。

問。乘有廣狹義不。

答。五乘相望自辨廣狹今不明之也。就一乘中自論廣狹者。果乘無累不盡無德不圓故稱廣也。因行不爾故稱為狹。就因中自論者。初地得百法明門故狹。二地得千法明門故廣。如是可知也。

問。云何一體乘異體乘耶。

答。與波若相應無依無得不二觀現前。如一念品說。菩薩一念具萬行。此是一體乘。未得此觀現前名異體乘。然從初發心則學不二觀。故從初發心時是一體乘。則一念具足萬行。故云發心畢竟二不別。但約此觀明晦故開一體異體耳。約位明者得無生忍為一體乘。未得無生忍者為異體乘。

問。何以然。

答。大品雲但燃燈佛以得無生忍即不離六度等無得萬行。

問。云何是近乘遠乘。

答。以波若心所起。如不住法住波若中。無所捨具足檀等六度。不生故具足道品。亦如廣乘品列一切德行。後皆結言無所得故。如此之乘名為近乘。若說低頭舉手皆成佛者。此是有所得善名為遠乘。何以知然。法華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此豈是人天有所得善耶。今菩薩所行從初發心即行無所得觀。此是近乘無有遠乘。但就無所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遠耳。

問。釋論解無生品中雲。有近道遠道。近道者謂三十七品。遠道者謂六波羅蜜。然道品與六度俱皆是乘。何故分近遠耶。

答。數論師地論師法華等師無有此義。故不釋也。今明此義可有四列。一者六度道品是無所得故俱近。二俱是有所得故俱遠。三無所得六度為近。有所得道品為遠。四無得道品為近。有得六度為遠。今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者。為釋無生品經文。經文雲有世間六度出世間六度。道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間。論主解此一義故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

問。六度何故遠道品何故近。

答。六度雜有世出世故遠。道品純是出世間故近。

問。六度何故雜道品何故不雜耶。

答。六度中明通淺深。如佈施持戒忍辱等通於淺深。可得有雜義。道品中明定慧。定慧深於施戒。就此一義故六度為遠道品為近。

問。此義約大小乘分近遠以不。

答。若就大小乘一往分者。道品是小乘行故為遠。六度正是乘體故為近。若就菩薩具一切行。皆是無得。悉是正行。六度道品俱是近乘也。

次論運出義。

問。運出明乘者。因乘果乘何者為正耶。

答。就因門正明運出。釋論云是乘從三界中出至佛果。即住變成薩婆若。故因乘為正也。若以能運出眾生者。即佛乘為正。唯佛能具運出一切眾生。而因乘不及果也。

問。云何是自運運他。

答。就運出為義者。言因乘者有自運運他。果乘但有運他之義。佛即已出無勞更運。若縱任自在明運者果德具有此運也。

次論乘具。

問。世間乘有能乘之人及所乘之法及乘行具。一乘亦有此不耶。

答。有也。大品云是乘及所乘因法釋論雲六度正是乘體。慈悲與方便此二為大乘挾具。所以然者。以有慈悲故能廣運眾生。有巧方便故能出生死。又有慈悲故不隨二乘地。有方便故不隨凡夫地。出此二地故能至佛也。故此二種名乘行具也。猶屬一乘攝。但義分之故成二也。小乘法中無此行具也。次中邊分別論明乘有五。一乘本謂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慧等。三乘攝謂慈悲心。引一切眾生悉共出生死。四乘障謂煩惱障及智障。三界內煩惱名煩惱障。餘障一切行解名為智障。五者乘果即佛果也。唯識論解乘有三體六義。三體同前。一自性二空所顯真如是也。二隨流隨順自性流。福慧十地等法是也。三至果即隨流所出無上菩提。及一切不共法也。六義者一體是如如空出離四謗。二者因謂福慧三者攝攝一切眾生四境界了真俗脩二諦。五障即皮肉心三障。六果謂無上菩提。此六義次第者正以真如為根本。以有如此故起福慧二行。起福慧二行故能攝一切眾生。攝一切眾生由照真俗迷境。故成惑則失乘理見境故能除惑。除惑故得佛果也。

問。乘是何義。

答。彼論釋雲。乘是顯載義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慧等行。由福慧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載出眾生。攝大乘論有三。謂乘因乘緣乘得。乘因者謂真如佛性。第一義空為乘因。乘緣謂萬行。乘得即佛果也。

問。真如佛性云何為乘體也。

答。唯有真如佛性為真實。修萬行為欲顯此佛性。佛性顯故名為法身。此三要相須。以佛性是本故名為因。雖有因復須緣因。因緣具故得果。今不違此說也。法華論亦明三種。一乘體。謂如來平等法身即是佛性為乘體。又云佛乘者謂如來大般涅槃。此即明佛果為乘體。此隱顯為異實無兩也。又釋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及低頭舉手之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即是了因乃為乘緣也。此猶是三種佛性義耳。乘緣謂引出佛性即了因也。乘體謂因佛性。乘果謂果佛性。不說果果性者。果果性還屬果門。不說境界性者屬因門故也。又廣說有五。略即唯三也。又望於十二門論乘具四事。一者乘本。謂諸法實相。由實相生波若故實相為本。即是乘境義。二者乘主。由波若故萬行得成故波若為主。即智慧。三者乘助。除波若外餘一切行資成波若。四者乘果乘此乘故得薩婆若也。又此經明乘有三事。一車二牛三賓從。車通因果萬德萬行。牛亦通因果。中道正觀離斷常之垢為白。由此觀故引萬行出生死如牛。此即波若導眾行義也。

問。波若即是車云何復喻牛耶。

答。一法二義分之。導引如牛運義名車。餘行但有資成運出。唯有車義而無引導之能故無牛義也。此是因地牛義也。果地牛者內德則取真慧為牛。外用宜取六通無垢為白牛。駕之而游五道運眾生也。賓從者果德為車。則因為賓從因行為車。則界外眾行為車界。內行為賓從。如索車中釋之。又大品明乘具五事。一者乘出即是乘始。謂從三界出。二者乘終到薩婆若。三者乘住謂萬行無所住為住。四所乘法即六度。五能乘之人謂菩薩也。

問。諸大乘經所明及中百大乘論等所辨此可信受。如唯識攝大乘及法華論等必可信耶。

答。此論同是婆藪所造。付法藏中天親有其人。是故可信。又觀其義意。與大乘經論語言雖異而意不相違。是故可信也。

問。三論學者恆彈破有所得義。云何今併用眾家異說耶。

答。興皇大師製釋論序雲。領括群妙申眾家之美。使異執氷銷同歸一致。以此旨詳之。無執不破無義不攝。巧用無非甘露拙服皆成毒藥。若專守破斥之言斯人未體三論意也。

問。云何巧用云何拙服。

答。若能心無所得言無所住。如空中種樹虛裡織羅。如幻如化。隨病隨人者。設行產業之事無非大般涅槃。並應正法波若名巧服矣。與此相違即名拙服。此意已如辨宗中釋之。又龍樹出世製作大意者。要先破洗一切有所得病。令畢竟無遺。莫問大乘小乘內道外道。有文作義及無文搆造。凡心有一豪依得言有一句定相。皆悉洗之令畢竟淨。然不淨既去淨亦無留也。如是五句令言窮慮息。然後始得於無名相中強名相說。雖強名相說說不動無說。故寶積嘆云。能善巧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又經云善哉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若能於一切義皆如此用之。始是龍樹大乘論耳。不爾者還同舊執。若留一豪心住著者。退無損於煩惱進不弘於佛法也。又破洗一切有所得大小病然後於一一義中宜用四悉檀貫之。今[堂-土+((口@〡)/┴)]略舉一意。十二部經八萬法藏皆是隨順俗。故有此言說。若不隨俗則一無言無不言。故有所言皆隨俗說。謂世界悉檀。十二部八萬法藏言並相違。或三或一或無常或常。或佛出二諦外或二諦內。或三世有或一世有。如大經三十餘諍論門。無智之者各執一意互相是非。現世起諍論增長煩惱。乃至斷善根墮墜惡趣。似僧地獄正擬斯人。欲勉斯過者須用第二悉檀。所以八萬法藏及塵沙法門並相違者。此是如來各各為人悉檀。故不相違背。如大經云。以此眾生非一根性。非一善友非一國土。是故如來不得一向定說。以此義觀之。於一切法門無所違諍。不起煩惱勉於似僧也。第三名為對治悉檀。如來所以說各各為人。說八萬法藏及塵沙法門。皆為對治眾生煩惱故也。如大經云。譬如大地諸山藥草能為眾生病之良藥。我法亦爾能令眾生煩惱病藥。是故一切教門無有定性。但令病息。病息故無非藥。病不息無是藥也。既為息病病息藥廢。不應復執著之也。第四名為第一義悉檀者。前來三門皆是為眾生故有如此方便。若論正道即不曾有一言。況有八萬耶。尚非有言況是無言耶。故過一切言語滅一切戲論。如大炎四邊不可觸。以燒手故。用此四門可通貫一切義及文。以得此四門故一切經可搆。一切病可治。不得四門一句經不可尋。一煩惱不可破也。

問。何故就一乘義中釋此意耶。

答。一乘是三世諸佛正宗。就此中釋之也。又如此了悟方是能動能出。故是乘耳。若作一句定執不動不出。何名乘耶。大經云。若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是故一切諸法無定無相。

問曰。恆作無定相破定相者。如此即是定相。

答。破定言無定耳。云何復更執無定耶。

問。若都無所執者即是執乃不執於執。而執於無執故還是執也。

答。今言無執者以執無故。言無執耳既言不執於執。豈執無執耶。

問。執無復無無執即是斷見人也。

答。斷一切見故名斷見此可然也。大品雲斷一切見故名摩訶薩。正恐諸見不能斷耳。又若有諸見可言斷見耳。諸見本不有何所斷耶。經云動心是魔網不動即法印。

次論動出。

問。大品云是乘能動能出是何位耶。

答。論雲動是順忍出為無生忍。一者地前為順忍登地為無生忍。二六地為順忍七地為無生忍。若凡夫為三界者則地前為順忍。發地入聖位出三界也。此則初地為出地前為動。若六地猶受肉身名為三界。即七地捨肉身出三界。故六地為動。七地為出。然二義之中先義為正也。

問。小乘動出其義云何耶。

答。准前可知。苦忍前名動苦忍名出。二者三果未勉三界為動。無學斷三界惑盡為出。又有餘名動無餘名出。但就人而明者。小乘人唯有心出無有身出。異大乘也。

次論乘障。

問。乘以何物為障。

答。釋論既以六度為大乘體。六[卄/幣]即是障也。若取乘出生死義即著生死以為障。若取乘廣大義即以狹劣以為障。若以出世六度無所得故能出。即以有所得六度為障。六[卄/幣]即是別障有所得即是通障也。

次論二慧。

問。空有二慧何者正是乘耶。

答。舊有二釋。一雲空解為正乘有解為相從。例如十地空解為能生之本。有解為地上所生。次釋雲地義如前。若乘取運義即兩解俱能運。今所明以中道正觀為乘體也。中道正觀非空非有。方能出有無二見故云空有並是乘方便用也。地義亦爾。

次論始終真似義。

問。何等為乘始乘終真乘似乘。

答。有人言三十心是乘正位。有人言登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八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初得方便失正體。第二得正體失方便。第三得竝觀及乘體失不竝及乘方便。故具有三義。三十心為方便。登地為正體。八地為竝乘。七地為不竝乘也。評曰。最後釋者雖得經文。而義猶未善。今當序之。問乘品云是乘無始無終。不出三界。亦不住薩婆若。如經廣明。若欲令乘出者。是人欲令無生法忍出。欲令真諦法出。然實際無生實際不出者。乘亦無出。以乘無出故無始無終。不因不果。如此之乘乃名出耳。

問。若無能出所出能運所運。即無有乘。云何釋大乘義耶。

答。良由得此正悟不見能出所出。乃名為出。可謂無所出而出。出而無所出。若有能出所出能運所運者。即是有所得無有出義也。

問。云何是出無所出耶。

答。經云不動法故。不動法者非乘。是常住名為不動。亦不言真諦。空故不動。又非乘不去故不動。此明乘出宛然而無所出。故名不動也。既無出而出亦無始而始無終而終。無始而始始自初心。無終而終終於十地。此是因門分其始終。就此始終復開二位。地前三十心此觀未具成名為似乘。登地已上得此觀現前。故名真乘。故論雲地前名順忍。登地名無生忍。即是真似義。

次論並不並。

問。有人言初地並。有人言七地並。有人言八地並。是事云何。

評曰。各偏有執皆為失旨。所以然者經論具有三種並義。如仁王經及攝大乘論等雲初地並。大品發趣品釋七地名等定慧地。即七地並。仁經等及地經云八地並。以具有三文宜併用也。

問。此三相違不應合用。

答。不相違。言初地並者從初發心便學並觀。至於地前猶是凡夫故不得並。登地名聖故云並也。又地前名順忍登地名無生忍。是故初地並也。言七地並者此就地位。自分之初地至六地名順忍。七地名無生忍。順忍雖並並劣故不名並。七地並勝故稱為並。

問。何以知然。

答。初地望前名無生忍。若望七地名為順忍。若將初地望地前即初地為並。若形於七地則初地未並。

問。何故七地得名並六地不名並耶。

答。七地是功用道滿故名為並六地功用。未圓故未得稱並。又且六地為波若七地為方便。以七地具二慧故得稱並。六地雖有波若未具方便故非並也。復言八地並者此據功用無功用判並不並。所以然者。七地雖並猶有功用。八地任運成就無復功用。是故八地得並七地非並也。故融會三經不相違背也。

次論二經。

問。法華勝鬘俱明一乘。一乘何異。

答。他雲勝鬘了義法華未了義。今明法華既是明佛性法身即不應有了不了釋也。但大乘是同略明三異。一者法華對破三執會歸一乘。若勝鬘不對三緣。但為七歲已上學一乘緣。辨出生收入之義。出生者猶如大地出四種寶藏。正法出生五乘也。收入者正法出五乘。五乘歸正法。此之出入舒卷皆是平道。因緣法門無所斥奪。與法華異法華先斥三病故明一乘。然後始得非三非一三一具足耳。二者法華但明二乘未究竟佛乘已圓滿。不廣釋其因緣。勝鬘則開五住地之因。辨二生死之果。釋二乘未圓佛果已滿。是故兩經異。

問。依此義即是了未了。

答。自有須釋而悟。自有不須釋而悟。豈得用此判了不了耶。若一經之中皆具明一切義者。即有一教唯有一緣。何名多部。三者勝鬘具明正法出生五乘數五乘歸正法。法華但明會三乘歸一乘開一乘為三乘。不正會人天歸一乘開一乘為三乘為人天乘。

問。何故兩經不同。

答。法華正為三乘保執自謂究竟。更不求佛。故須辨三乘會開之義。人天二乘無自保究竟之執。故不辨會開也。勝鬘通明正法有出生一切方便用。數一切方便歸正法。故通明五乘有開會也。

問。法華亦有會人天歸一乘不。

答。亦有此義低頭舉手皆成佛道即其事也。

問。三乘既是權說。實無三者人天乘亦是權也。

答。有例不例。若言三十三天常樂我淨。如楊葉之金亦是權。亦須破及會也。不例者道實無三。方便說三是究竟故三是權。而不無行生死人天之因得人天果報。故人天非權也。昔又不說人天是究竟。故人天乘非權也。

問。三不及一在三既權。二劣於三二亦應權也。

答。勝劣乃通權實義異故不例也。人天乘得人天實報。二乘人不得究竟報故不例也。

次論三假。

問。乘具三假不。

答。釋論雲五陰法是法假人是受假。人法之名是名假。所乘之法及以行具謂法假。能乘之人是受假。能乘所乘及乘具皆有名字是名假也。

問。乘是因成.相續.待.三假中何假耶。

答。由來四釋今不具足。一釋雲若論因成假者宜兩望之。若望以法成人人即是假。萬善成人即是實法。若望總眾善為一乘。一乘則是假萬行為實。

問。相續假云何。

答。有二釋。初雲一念實法生而即滅。尚自不固何能運出。必須相續方有運義。如智斷惑如明除闇。次釋雲若解斷惑必須兩念。排他為難故也。今善體能運一念有力。如一念智即能知境。一念善即能感樂不假相續也。

今又問。若一念無力多念方有力者。一纟不能制象多纟則能制。一渧不能滿多集則能滿。百論破外道盛有此說。覽之自見。又問雲一不能多遂能者。一沙無油一盲不見。多集則能耶。

答。他雲盲沙分分無力。緌渧分分有力。故非問也。今明百論中外道亦有此釋。如論破之。

次論相續假。

問。兩念相續者。前念滅故後起續。前不滅故後起續。前若滅者後何所續。不滅則常何勞後續。具如論破。又問實法則滅前。而兩相續則轉變。今請問之。如乳變為酪復有乳滅義者。為是一乳耶為二乳。若一乳者實法滅則無。復乳何所變。若言變者復何得滅耶。若一體者滅則不得變。變則不得滅。若一滅一變則成二乳也。

問曰。只是一乳而乳兩義。舉體實滅舉體轉變。

難曰。實法滅者但是乳義滅而乳體亦滅耶。若但義滅則乳體不滅。則乳義無常而體應是常。若言體義皆滅則無復體義。復何所轉。欲見此意中論廣明。以此推之則無相續。既無相續則無至佛理。有何一乘。當知有所得義無有乘義。

次問一念力能運者。此一念為即滅為不滅。若生而即滅何能運耶。若不滅即常復何所運耶。若亦滅亦不滅者。既是一念云何具兩法耶。問今釋云何。

答。此病若銷自見經意也。

次論四一。

問。舊云有四一義。謂一教一因一果一人。此事云何。

答。此亦無失欲廣論之。有無量一。謂教一理一人一法一機一境一智一。如前釋名說也。

問。諸一有何次第。

答。如來見有一機故前有機一。說一教故次有教一。眾生稟悟一教名為人一。次行一因故有因一。復得一果故名果一也。

次序權實二智義論權實名。

問。此經既言開權顯實。以何義故名權實義耶。

答。有人言權是權爾之名。實是審實為義。有人言實名智慧權名方便。方便是善巧之名。智慧是解知之義。

評曰。今具詳之請問。初說若妙以待麁為名。麁以形妙受稱。若爾實以待權得名。權以形實為稱。若權實不相待釋名者。麁妙亦應然也。又難曰。若權是權爾之義以權釋權。亦應實是實爾為義以實釋實耶。若爾者則應苦以苦義樂以樂義。不應別有餘釋也。

次問智慧與方便二名。然二智俱是巧妙。何故方便獨受善巧之名耶。舊釋雲通則皆例別則不齊方便。於無三中說三善巧義彰。實智於一上說一巧義不顯。故與其智慧之目也。

難曰。於一上說一不與巧名。於一上說一不應與其妙稱。而下文嘆實智則雲甚深微妙。此則實智正是微妙善巧也。

又問若實智沒其功名當其妙稱。權智應沒其妙名當其巧稱。若爾實智妙而無巧。無巧應是拙。權智巧而非妙。非妙應是麁。

今所釋義依諸大乘經論略有四種。一依名釋。謂權是權巧實為審諦。二相資釋。權是實權實是權實。實不礙權權不礙實。雖實而權雖權而實。故權得以實為義。實得以權為義也。三顯道釋。權以不權為義。實以不實為義。故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亦一切權實法了達非權實。四無方釋。華嚴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若爾一權得有無量義。無量法得是一權義也。

問。非權非實為是真諦為是智耶。

答。肇師雲惑者覩減照謂之實。見變動謂之權。既言惑者謂之權實。則知聖心未曾權實。此正語聖心非關真諦。次別論權義。有人言權是譬名。如稱錘名權。將此詮量諸物輕重。前之則輕卻之則重處中則平。此譬佛智照察根緣有三乘差別。有人言權是假義。故假三車於門外。有人言權是權爾一時之用。故云權化城於中道。有人言權是耳爾。謂隨宜說法名之為權也。

評曰。具此四義可合用之。如來之智實有照緣。不差如稱詮量輕重也。如經云我初得道時空拳度一切。又云實無三車假設三車。實無有城權作化城故假也。三乘謂一時之說。若久後則說真實。如經云。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故是權爾義也。必有隨機宜則宜爾之義。

問。權與方便何異耶。

答。通猶一耳。但權宜當一時之目。據三乘義。方便是善巧通於一三。如巧說一乘亦名方便。故方便名通於一三也。

問。權亦應有二。一者實權。如菩薩權巧。二者方便權。如說三乘。

答。例也。

問。方便與權既有二種。實亦有二不。

答。亦有二種。一者權實。昔說三乘為實者權作此實耳。二者非權實者今教明佛乘實也。

次論二智體義。眾師皆云二智以心為體也。

詳曰。今請問之。心為解惑體者。心與惑為一為異。若一斷惑則應斷心。心若不斷惑亦不斷。又若一而斷惑留心。何不斷心而留惑耶。若惑斷心不斷。則心與惑異。若異者惑便非心。心是識慮惑應非情。又惑若異心。惑自是惑心。應不惑。若爾自是智知。心終不知。如此求心竟不可得。是則無心以何為二智體。即是故論雲。如身見五種求之不可得。煩惱於垢心五種求亦不得。

問。今明二智以何為體耶。

答。正由謂情言。心與惑一異故無有二智。諸佛菩薩了此心惑不見一異。既無一異則非心非惑。不智不愚亦不權不實。如是五句皆不可得。但於不二而二。為眾生故開於二智。故二智以不二為體也。

次論四種二智。

問。有人言照空為實鑒有為權。此波若教二智也。內靜鑒為實外動用為權。淨名教二智也。照一為實照三為權謂法華二智也。照常住為實鑒無常為權。謂涅槃二智也。

評曰。不然。照空為實鑒有為權。蓋是契中道之妙觀。離斷常之要術。法身之父母菩薩之本行。從波若已上涅槃已還。乃至華嚴諸方等教皆通用之。不得偏屬大品。次動靜分二智者。一切方等教辨菩薩行。皆以內靜鑒為實。外動用為權。貫通眾經亦非屬淨名也。

問。何以知靜動分二智通諸經耶。

答。一切菩薩皆有自行化他。今內靜鑒為實是自行。外動用為權是化他義。故知通一切教也。

問。何以知鑒空為實照有為權。亦通貫眾經耶。

答。淨名雲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智度即是波若方便即權義。龍樹釋大品分為二道。一波若道二方便道。若爾淨名二慧即是大品二慧。而淨名既雲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即知此二慧貫通眾經也。

問。前明空有分二智。後以動靜明權實。皆通貫眾經有何異耶。

答。約菩薩一人義論兩種二慧取其鑒空照有義多是自行。具如前也。若明動靜義則具自行化他則如後也。次雲照三為權鑒一為實。此偏約法華。是亦不然。波若後分已明與法華齊。若爾則大品亦有此義。不應偏係法華也。

又問設雲法華以照三為權。鑒一為實者。此三一為並是世諦。為通二諦耶。舊解雲。照四種一為實。謂因一果一教一人一皆是世諦也。照三種三為權。謂機三教三人三。無有理三亦是俗諦也。

評曰。不然。四一但是俗諦則一乘義局。一乘之中若境若智俗之與真皆入一乘。云何但取世諦耶。

問。乘是萬行故境非乘也。

答。十二門論初唱略明大乘。次後雲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通達空則具萬行。若然者空為乘本。云何不取為乘耶。今所明者照一乘中。若境智空有皆屬一乘。三乘亦爾。依經詳之。不如舊說也。

次論空有二智。有人言照空有二境審實不虛。故名實智。觀空不證涉有無著名為方便。

問。此出何文。

答。大品雲菩薩於空不著故不證空。即知不證空是方便也。又云菩薩以方便力故為眾生受五欲。而無所染。故知涉有不著亦是方便。

問。若以二照為實兩巧為權。二照應無兩巧兩巧應無二照。

答。二照兩巧更無別體。雖照而巧故名方便。雖巧而照目之為實。如釋論第百卷雲。譬如金為妙物。物不離金金不離物。但妙物義如方便。全義如實慧也。

問。本以二諦境發生二慧。今照二境為實慧。則二諦境應俱發實慧耶。

答。正如此也。二諦發其巧照。義名實慧發其照巧義名方便也。

問。古有此釋不。

答。什師注問疾品雲。觀空不證涉有無著皆名方便。似此義也。有人言雙照空有皆名為實。涉有化人動用之義名為方便。此肇公釋也。其序雲。觀減照謂之實。見變動謂之權。雖是惑者之情正用此分二智。減照者同照二諦。靜鑒之義故名實也。有人言觀空為實。鑒有為權。此處處有文。須真天子經廣出。又淨名問疾品縛解章四句論之。

問。云何釋經四句耶。

答。異解紛綸。今以上定林寺鏡師淨名玄論釋之。鏡師雲觀空之心不能嚴土者。此是慧無方便故縛也。觀空之心即能嚴土者。此是慧有方便故解也。若嚴土之心不能觀空者。此方便無慧故縛也。嚴土之心即能觀空者。方便有慧故解也。什公大意與此似同。有人言二慧互相資。方便照有而能資空。故能觀空而不取證。二乘無有中行願資。故入空便證。是知方便資空而不證空也。空慧導有令入有不著。若無空觀導有則涉有取著。如凡夫也。

問。方便資空令不證。既是巧者實慧導有令不著亦是巧。則二慧俱名方便亦併名實矣。

答。通皆例。然但不著有則易。不證空則難。方便能令不證空。故與其巧名。譬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龍莫自能變。三解脫俱流注涅槃海。非方便大力莫能不證。以方便大力有變無之巧不墮二乘。故與其巧名也。

問。方便大力能變無令不墮二乘。故名巧者實慧大力能令不墮凡夫地。亦應是巧也。

答。已如前釋。離聖則難。勉凡則易。故方便力大實慧力小。又實慧但是六地方便據七地。又實慧如母方便如父有又實慧三乘共。方便獨在菩薩。又方便必有實。實不必有方便。又如什公答王稚遠問。方便與智同是慧性。但智淺而方便深。了實相名實慧。不證實際名方便也。

問。如是四說何者為實。

答。佛經有種種之說。隨人隨義用之不得定執。如須真天子波若經下卷明二慧有三十許異可尋之也。又今略示諸異。經自有但就空分二慧。如觀空為實慧知空亦復空。故不證空名方便慧。自有但就有中分二慧。如淨名經。以身不疾為實。身疾為方便。又云觀身苦空無我為實。處生死化物為方便也。自有空有分二慧如前釋。自有福慧分二慧以慧為實。以福為權自有就自他分二慧。自行為實化他為權。自有大乘為實小乘為權。皆可隨文用之各有旨也。

次釋法華四種二智義。

有人言法華但有二種二智。一者照三乘為權照一乘為實。二者照近為權照壽量佛復倍上數為實。今明此經要具四種二智。一者初段中有三種二智。後開近顯遠中復有一種二智。故成四種。初段明三種二智者。初三一二智。二乘人欲入菩薩法。要先須識三乘是權一乘為實。以破彼迷權實無明。此二智是反三之始。歸一之初。故先須辨之。二者空有二智既改三信一。則須學菩薩空有二慧。觀空不證離二乘地。涉有無著出凡夫境。故生在佛家種姓尊貴。又空有二慧是法身父母。欲求大覺者豈不學之。三者即此空有二慧是菩薩自行耳。復應化度眾生。故以內靜為實外動用為權。故有第三動靜二慧也。

問。此三種二慧有何次第。

答。初二慧令生信。次二慧令生解。信解是自行。第三明化他要具此三。二乘之人方成菩薩也。又初二慧為信。次二慧為解。第三二慧即是行。一切菩薩要先有信心。次有解後有行。今寄五十二位明之。前十信次十住。十住即是十解。以解故起十行。行解成就任運趣菩薩道。可名迴向。迴向既順無生流則登平真悟。故名十地。以三種二智配此位者。初二智為信即是十信。次二智為解即是十住。第三二智即是十行。解行既成則能向菩薩道。是故有十迴向。迴向既順無生流故登十地。無階級階級論之故作此判。若階級無階級者一念具三種二智也。

問。何故先解後行。

答。解行未始相離。但隨義理強弱故前後分之。但解之易故有前。行之則難故居後也。次就此經後段明一種二智者。此經後段辨本跡常無常二智。識本是無生滅無始終為實智。識始終生滅等用謂權智。故初段具三種二智第二段常無常二智。故此經具四種二智也。晚見論分明廣說法身是常化身無常。則四種二智便成五時權實皆壞矣。

問。何故次前三種二智後辨常無常二智耶。

答。前三種二智謂菩薩解行即是因義。始於十信終至等覺。後常無常二智即是果位稱妙覺地。故因果二門要具四種二智也。次論三種二諦辨二智義。自攝嶺相承有三種二諦。一以有為世諦空為真諦。次以空有皆俗非空非有為真。三者二不二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二諦既有三轉約諦發智亦具三矣。初照有為俗照空為真。次照空有為俗照非空非有為真。三者照二不二為俗照非二非不二為真。

問。何故用三種二諦耶。

答。略明六義是故說之。一者謂各各為人悉檀。自有聞初得道自有聞後受悟。是已根性不同二諦非一。二者為釋如來常依二諦說法。若言如來常依二諦說法者。若說空說有應依二諦。今說非空非有乃至非二非不二。應不依二諦。是故釋雲二諦三門說。此三門皆依二諦也。若說有為俗說空為真。依初門二諦說法。乃至說二不二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依後門二諦說法也。三者為釋佛教不同。經辨二諦雖多不出三也。如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釋論雲為著有眾生說空。為著空者說有。此說初門二諦也。又云若有若無皆是世諦。故說非第一義。華嚴雲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如此等經是第二重二諦也。又華嚴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此第三重二諦也。用此三門於一切經無所違諍。是故說此三種二諦。四者欲漸引眾生示階級方便。無始已來有此形心及以外物等。謂是實有。是故諸佛出世而為說之。此是世俗實耳非聖實也。若諸法本性空者乃名真諦。故中論雲凡夫顛倒為有。於世人是實名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為諦也。而眾生便謂有非實諦空是真實。則捨有取空。是故云空之與有此是二邊皆是俗諦。非空非有中道之法乃為真諦。或者雖捨二邊復滯中道。是故第三次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乃是真諦。二邊中道皆俗諦耳。五者為五乘眾生說此三種二諦。初為引凡夫令捨有入空。故明有是俗空為真。次為引二乘人欲令悟中道。故說空有皆俗中道為真。三為菩薩令中偏俱舍故。若偏若中並皆是俗。非中非偏此乃為真。所以然者。菩薩之人謂凡夫二乘滯於二邊。而菩薩心游中道。為破此見故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也。第六即世學者明三假有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唯有此義但初門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為真。彼即雲我自有二諦。復有非真俗為中道。是故今雲二諦與中道亦是俗諦耳。非二非不二乃為真也。

法華玄論卷第四

 

上篇:法華玄論

下篇:法華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維摩經玄疏

維摩經玄疏卷第一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此經理致深...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欽錄 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禪寺住持(宗泐)演...

注四十二章經

佛教西來玄化應運略錄 宋正議大夫安國軍節度使開國侯...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序 釋元照述 堪忍濁土異趣群居。安養...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序 曹溪派列,淘湧而流注無窮...

佛說尼拘陀梵志經

卷上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

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幻住家訓

幻人一日據幻室。依幻座。執幻拂。時諸幻弟子。俱來雲...

【註音版】佛說法印經

佛說法印經...

佛說大意經

佛說大意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

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佛教詞典】慳惜加毀戒

(術語)顯教十重戒之一。制慳惜不與所求反加毀辱之戒...

【佛教詞典】究竟道

(術語)理之至極也。智度論七十二曰:究竟者,所謂諸...

孝親追思的清明應該這麼過

4月4日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源自上古時...

梁武帝所禮敬的肉身菩薩

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

何妨大肚包容

鎮江定慧寺的彌勒殿有這樣一副對聯:眼前都是有緣人,...

夢參老和尚: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華嚴經...

聶雲台居士《保富法》

內容簡介 《保富法》作者聶雲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

怎樣改善不如意的婚姻

問: 我學佛之前婚姻並不如意;現有心與丈夫和好,但...

印光大師:安胎保胎的禁忌

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 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婦一有...

阿底峽尊者的臨別教言

朋友們! ◎在沒有證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師的。所以,...

現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淨土一門

原文: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修之及極,皆可以了生脫死。...

一句念佛是誰,戒定慧三學兼備

十一月初十開示(四七第四日) 三學兼修,一參具備。三...

出家修行應如何選擇道場

出家(梵語pravrajya),音譯作波吠儼耶。即出離家庭生...

淨土五經精華摘要

佛說阿彌陀經精華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

【視頻】《在家菩薩戒本》讀誦版

《在家菩薩戒本》讀誦版

【視頻】《晚課》大華嚴寺

《晚課》大華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