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華玄論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法華玄論卷第四

胡吉藏撰

初明一乘義即釋會三歸一義。

問。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云何名為無二無三耶。

答。有人言無二者無聲聞緣覺二。無三者無偏行六度菩薩乘。又昔三乘皆是方便。今教別有一大車。異昔三也。

問。何以知然。

答。經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既以三為方便即以一為真實。即會昔三乘歸今一實也。又云願賜我等三種寶車。昔既索三今便賜一。故索所不與與所不索。即知別有大車異昔三小。以文理推之即有四車也。

評曰。三車諍論紛綸由來久矣。了之即一部可通。迷之即七軸皆壅。今以八文徵之。方見此釋為謬。第一文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此文次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謂佛乘為第一也。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者。無有緣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以此文詳之即唯有三車。即執四為謬矣。

問。經常列三乘不作此之次第。今何以說三。

次雲唯一是實餘二非真者。唯一佛乘欲引導眾生故方便說三。考實而言唯一佛乘是實。餘二非真。是故說三說二猶一意耳。請設近喻以況遠旨。如父手中唯有一菓欲引諸子說一菓為三菓。考實而論唯有一菓無二菓。是故二文無相違也。以三二既明會義可領。晚見法華論。釋十方佛土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與今意同。論雲此是遮義。是遮者明無二乘涅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無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無偏行六度菩薩乘。故光宅失旨也。

次論四句。

問。會三歸一.破三歸一.開三顯一.廢三立一有何異耶。

答。會三歸一者有會教會行會緣。言會教者昔開三乘五乘之教並為顯一道。所表之道既一能表之教亦復無二。故一切教皆名大乘教也。會行者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如來昔說有三行者。為趣一道故令修三行。所期之道無二。能趣之行豈三耶。所言會人者如來出世本為教菩薩。不教餘人。三人所行既是菩薩道。能行之人皆成菩薩也。故文雲但為教菩薩無聲聞弟子。但會教正是一時。會行及人遠令至佛也。

問。會有幾種。

答。自有融會稱會。自有會歸稱會。若會歸稱會如向所明也。融會稱會者。既會三歸一竟。緣即疑雲。三若歸一何故說三。是故釋言。昔以方便故說三。今以如實故說一。此是融會今昔三一之義亦名會也。若是會歸之義正就三行也。融會之義宜就教門。所以然者。若會三因同歸作佛。如此之義會行為正不用教門。作佛故教非會歸也。若取設教之意。為顯一乘此名會歸之會也。破三歸一者昔說三乘本為表一。而眾生遂保執三不受一教。故須破其執情名破三歸一也。是故文雲今為汝等說實。汝所得非滅也。

問。但破執情亦破教耶。

答。三教於佛恆是一教。故大經云。常行一乘眾生見三。若爾於佛即不破也。但破眾生執教生迷不破教也。開三顯一者開昔三是方便。顯今一是真實。廢三立一者昔為不堪聞一故權說三教耳。今大緣已熟堪聞一教。即宜廢昔三立今一教也。方便品雲正直舍方便即是廢義也。

次論乘體。

問。何以為乘體。

答。乘通因果。果乘以萬德為體。因乘以萬行為體。

問。何以知通因果耶。

答。後當廣說。今略取二文。十二門論以六義釋乘。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為大。謂果乘也。觀世音等之所乘故故名為大。謂因乘也。此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為果乘也。是諸子等乘是寶車直至道場。謂因乘也。法華論具明乘通因果。後當出之。唯識論亦然也。

問。釋論雲六度為乘體。云何乘通因果耶。

答。此說因乘耳。廣乘品中具明萬德萬行也。

問。因乘之中云何本末。

答。六度雖是大乘體要須波若正觀。由波若正觀萬行方成。即波若為本餘行為未。此就乘體中自開本末。

問。同是無得六度皆是正體。有何本末。

答。若六度同是無得者。要須波若方成無得。故波若為本五度為末。大品雲鳥集須彌同一金色。雖同金色而須彌為本。要由須彌色乃同耳。

問。因中之乘以波若為主。果地萬德用何為宗耶。

答。論雲因中名波若果中名薩婆若。即果乘以薩婆若為主也。是故此經始末皆嘆佛慧。如雲為說佛慧故諸佛出於世。乃至多寶所嘆平等大慧。即其事也。攝大乘論亦言智慧為乘體也。此是不二二開本末耳。因緣無礙一一行攝一切行。皆得為因乘本。一一德攝一切德皆果乘本也。

問。法華具明因乘果乘。何者為正。

答。辨宗之中以說斯義明正法。為乘者此乘非因非果始是正也。今就方便用者以果乘為正。所以然者果是妙極因未妙極。經題秤為妙法故宜以果乘為正也。以標此妙極之果令三乘人及一切眾生皆修妙因。趣此妙極之果。然後始得明因乘耳。若發趾即明因乘為正者。竟末標所期知何所趣耶。如人先知寶所然後修行趣之耳。以此而推果為正也。此義文已廣明尋之自見。後見法華論釋尚無二何況三耶。明無有二乘涅槃唯有如來大涅槃名為佛果。故知二乘亦取果乘為正。大乘亦取果乘為正。是以論但舉涅槃也。

問。乘有廣狹義不。

答。五乘相望自辨廣狹今不明之也。就一乘中自論廣狹者。果乘無累不盡無德不圓故稱廣也。因行不爾故稱為狹。就因中自論者。初地得百法明門故狹。二地得千法明門故廣。如是可知也。

問。云何一體乘異體乘耶。

答。與波若相應無依無得不二觀現前。如一念品說。菩薩一念具萬行。此是一體乘。未得此觀現前名異體乘。然從初發心則學不二觀。故從初發心時是一體乘。則一念具足萬行。故云發心畢竟二不別。但約此觀明晦故開一體異體耳。約位明者得無生忍為一體乘。未得無生忍者為異體乘。

問。何以然。

答。大品雲但燃燈佛以得無生忍即不離六度等無得萬行。

問。云何是近乘遠乘。

答。以波若心所起。如不住法住波若中。無所舍具足檀等六度。不生故具足道品。亦如廣乘品列一切德行。後皆結言無所得故。如此之乘名為近乘。若說低頭舉手皆成佛者。此是有所得善名為遠乘。何以知然。法華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此豈是人天有所得善耶。今菩薩所行從初發心即行無所得觀。此是近乘無有遠乘。但就無所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遠耳。

問。釋論解無生品中雲。有近道遠道。近道者謂三十七品。遠道者謂六波羅蜜。然道品與六度俱皆是乘。何故分近遠耶。

答。數論師地論師法華等師無有此義。故不釋也。今明此義可有四列。一者六度道品是無所得故俱近。二俱是有所得故俱遠。三無所得六度為近。有所得道品為遠。四無得道品為近。有得六度為遠。今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者。為釋無生品經文。經文雲有世間六度出世間六度。道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間。論主解此一義故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

問。六度何故遠道品何故近。

答。六度雜有世出世故遠。道品純是出世間故近。

問。六度何故雜道品何故不雜耶。

答。六度中明通淺深。如佈施持戒忍辱等通於淺深。可得有雜義。道品中明定慧。定慧深於施戒。就此一義故六度為遠道品為近。

問。此義約大小乘分近遠以不。

答。若就大小乘一往分者。道品是小乘行故為遠。六度正是乘體故為近。若就菩薩具一切行。皆是無得。悉是正行。六度道品俱是近乘也。

次論運出義。

問。運出明乘者。因乘果乘何者為正耶。

答。就因門正明運出。釋論云是乘從三界中出至佛果。即住變成薩婆若。故因乘為正也。若以能運出眾生者。即佛乘為正。唯佛能具運出一切眾生。而因乘不及果也。

問。云何是自運運他。

答。就運出為義者。言因乘者有自運運他。果乘但有運他之義。佛即已出無勞更運。若縱任自在明運者果德具有此運也。

次論乘具。

問。世間乘有能乘之人及所乘之法及乘行具。一乘亦有此不耶。

答。有也。大品云是乘及所乘因法釋論雲六度正是乘體。慈悲與方便此二為大乘挾具。所以然者。以有慈悲故能廣運眾生。有巧方便故能出生死。又有慈悲故不隨二乘地。有方便故不隨凡夫地。出此二地故能至佛也。故此二種名乘行具也。猶屬一乘攝。但義分之故成二也。小乘法中無此行具也。次中邊分別論明乘有五。一乘本謂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慧等。三乘攝謂慈悲心。引一切眾生悉共出生死。四乘障謂煩惱障及智障。三界內煩惱名煩惱障。餘障一切行解名為智障。五者乘果即佛果也。唯識論解乘有三體六義。三體同前。一自性二空所顯真如是也。二隨流隨順自性流。福慧十地等法是也。三至果即隨流所出無上菩提。及一切不共法也。六義者一體是如如空出離四謗。二者因謂福慧三者攝攝一切眾生四境界了真俗脩二諦。五障即皮肉心三障。六果謂無上菩提。此六義次第者正以真如為根本。以有如此故起福慧二行。起福慧二行故能攝一切眾生。攝一切眾生由照真俗迷境。故成惑則失乘理見境故能除惑。除惑故得佛果也。

問。乘是何義。

答。彼論釋雲。乘是顯載義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慧等行。由福慧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載出眾生。攝大乘論有三。謂乘因乘緣乘得。乘因者謂真如佛性。第一義空為乘因。乘緣謂萬行。乘得即佛果也。

問。真如佛性云何為乘體也。

答。唯有真如佛性為真實。修萬行為欲顯此佛性。佛性顯故名為法身。此三要相須。以佛性是本故名為因。雖有因復須緣因。因緣具故得果。今不違此說也。法華論亦明三種。一乘體。謂如來平等法身即是佛性為乘體。又云佛乘者謂如來大般涅槃。此即明佛果為乘體。此隱顯為異實無兩也。又釋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及低頭舉手之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即是了因乃為乘緣也。此猶是三種佛性義耳。乘緣謂引出佛性即了因也。乘體謂因佛性。乘果謂果佛性。不說果果性者。果果性還屬果門。不說境界性者屬因門故也。又廣說有五。略即唯三也。又望於十二門論乘具四事。一者乘本。謂諸法實相。由實相生波若故實相為本。即是乘境義。二者乘主。由波若故萬行得成故波若為主。即智慧。三者乘助。除波若外餘一切行資成波若。四者乘果乘此乘故得薩婆若也。又此經明乘有三事。一車二牛三賓從。車通因果萬德萬行。牛亦通因果。中道正觀離斷常之垢為白。由此觀故引萬行出生死如牛。此即波若導眾行義也。

問。波若即是車云何復喻牛耶。

答。一法二義分之。導引如牛運義名車。餘行但有資成運出。唯有車義而無引導之能故無牛義也。此是因地牛義也。果地牛者內德則取真慧為牛。外用宜取六通無垢為白牛。駕之而游五道運眾生也。賓從者果德為車。則因為賓從因行為車。則界外眾行為車界。內行為賓從。如索車中釋之。又大品明乘具五事。一者乘出即是乘始。謂從三界出。二者乘終到薩婆若。三者乘住謂萬行無所住為住。四所乘法即六度。五能乘之人謂菩薩也。

問。諸大乘經所明及中百大乘論等所辨此可信受。如唯識攝大乘及法華論等必可信耶。

答。此論同是婆藪所造。付法藏中天親有其人。是故可信。又觀其義意。與大乘經論語言雖異而意不相違。是故可信也。

問。三論學者恆彈破有所得義。云何今併用眾家異說耶。

答。興皇大師製釋論序雲。領括群妙申眾家之美。使異執氷銷同歸一致。以此旨詳之。無執不破無義不攝。巧用無非甘露拙服皆成毒藥。若專守破斥之言斯人未體三論意也。

問。云何巧用云何拙服。

答。若能心無所得言無所住。如空中種樹虛裡織羅。如幻如化。隨病隨人者。設行產業之事無非大般涅槃。並應正法波若名巧服矣。與此相違即名拙服。此意已如辨宗中釋之。又龍樹出世製作大意者。要先破洗一切有所得病。令畢竟無遺。莫問大乘小乘內道外道。有文作義及無文搆造。凡心有一豪依得言有一句定相。皆悉洗之令畢竟淨。然不淨既去淨亦無留也。如是五句令言窮慮息。然後始得於無名相中強名相說。雖強名相說說不動無說。故寶積嘆云。能善巧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又經云善哉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若能於一切義皆如此用之。始是龍樹大乘論耳。不爾者還同舊執。若留一豪心住著者。退無損於煩惱進不弘於佛法也。又破洗一切有所得大小病然後於一一義中宜用四悉檀貫之。今[堂-土+((口@〡)/┴)]略舉一意。十二部經八萬法藏皆是隨順俗。故有此言說。若不隨俗則一無言無不言。故有所言皆隨俗說。謂世界悉檀。十二部八萬法藏言並相違。或三或一或無常或常。或佛出二諦外或二諦內。或三世有或一世有。如大經三十餘諍論門。無智之者各執一意互相是非。現世起諍論增長煩惱。乃至斷善根墮墜惡趣。似僧地獄正擬斯人。欲勉斯過者須用第二悉檀。所以八萬法藏及塵沙法門並相違者。此是如來各各為人悉檀。故不相違背。如大經云。以此眾生非一根性。非一善友非一國土。是故如來不得一向定說。以此義觀之。於一切法門無所違諍。不起煩惱勉於似僧也。第三名為對治悉檀。如來所以說各各為人。說八萬法藏及塵沙法門。皆為對治眾生煩惱故也。如大經云。譬如大地諸山藥草能為眾生病之良藥。我法亦爾能令眾生煩惱病藥。是故一切教門無有定性。但令病息。病息故無非藥。病不息無是藥也。既為息病病息藥廢。不應復執著之也。第四名為第一義悉檀者。前來三門皆是為眾生故有如此方便。若論正道即不曾有一言。況有八萬耶。尚非有言況是無言耶。故過一切言語滅一切戲論。如大炎四邊不可觸。以燒手故。用此四門可通貫一切義及文。以得此四門故一切經可搆。一切病可治。不得四門一句經不可尋。一煩惱不可破也。

問。何故就一乘義中釋此意耶。

答。一乘是三世諸佛正宗。就此中釋之也。又如此了悟方是能動能出。故是乘耳。若作一句定執不動不出。何名乘耶。大經云。若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是故一切諸法無定無相。

問曰。恆作無定相破定相者。如此即是定相。

答。破定言無定耳。云何復更執無定耶。

問。若都無所執者即是執乃不執於執。而執於無執故還是執也。

答。今言無執者以執無故。言無執耳既言不執於執。豈執無執耶。

問。執無復無無執即是斷見人也。

答。斷一切見故名斷見此可然也。大品雲斷一切見故名摩訶薩。正恐諸見不能斷耳。又若有諸見可言斷見耳。諸見本不有何所斷耶。經云動心是魔網不動即法印。

次論動出。

問。大品云是乘能動能出是何位耶。

答。論雲動是順忍出為無生忍。一者地前為順忍登地為無生忍。二六地為順忍七地為無生忍。若凡夫為三界者則地前為順忍。發地入聖位出三界也。此則初地為出地前為動。若六地猶受肉身名為三界。即七地舍肉身出三界。故六地為動。七地為出。然二義之中先義為正也。

問。小乘動出其義云何耶。

答。准前可知。苦忍前名動苦忍名出。二者三果未勉三界為動。無學斷三界惑盡為出。又有餘名動無餘名出。但就人而明者。小乘人唯有心出無有身出。異大乘也。

次論乘障。

問。乘以何物為障。

答。釋論既以六度為大乘體。六[卄/幣]即是障也。若取乘出生死義即著生死以為障。若取乘廣大義即以狹劣以為障。若以出世六度無所得故能出。即以有所得六度為障。六[卄/幣]即是別障有所得即是通障也。

次論二慧。

問。空有二慧何者正是乘耶。

答。舊有二釋。一雲空解為正乘有解為相從。例如十地空解為能生之本。有解為地上所生。次釋雲地義如前。若乘取運義即兩解俱能運。今所明以中道正觀為乘體也。中道正觀非空非有。方能出有無二見故云空有並是乘方便用也。地義亦爾。

次論始終真似義。

問。何等為乘始乘終真乘似乘。

答。有人言三十心是乘正位。有人言登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八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初得方便失正體。第二得正體失方便。第三得竝觀及乘體失不竝及乘方便。故具有三義。三十心為方便。登地為正體。八地為竝乘。七地為不竝乘也。評曰。最後釋者雖得經文。而義猶未善。今當序之。問乘品云是乘無始無終。不出三界。亦不住薩婆若。如經廣明。若欲令乘出者。是人欲令無生法忍出。欲令真諦法出。然實際無生實際不出者。乘亦無出。以乘無出故無始無終。不因不果。如此之乘乃名出耳。

問。若無能出所出能運所運。即無有乘。云何釋大乘義耶。

答。良由得此正悟不見能出所出。乃名為出。可謂無所出而出。出而無所出。若有能出所出能運所運者。即是有所得無有出義也。

問。云何是出無所出耶。

答。經云不動法故。不動法者非乘。是常住名為不動。亦不言真諦。空故不動。又非乘不去故不動。此明乘出宛然而無所出。故名不動也。既無出而出亦無始而始無終而終。無始而始始自初心。無終而終終於十地。此是因門分其始終。就此始終復開二位。地前三十心此觀未具成名為似乘。登地已上得此觀現前。故名真乘。故論雲地前名順忍。登地名無生忍。即是真似義。

次論並不並。

問。有人言初地並。有人言七地並。有人言八地並。是事云何。

評曰。各偏有執皆為失旨。所以然者經論具有三種並義。如仁王經及攝大乘論等雲初地並。大品發趣品釋七地名等定慧地。即七地並。仁經等及地經云八地並。以具有三文宜併用也。

問。此三相違不應合用。

答。不相違。言初地並者從初發心便學並觀。至於地前猶是凡夫故不得並。登地名聖故云並也。又地前名順忍登地名無生忍。是故初地並也。言七地並者此就地位。自分之初地至六地名順忍。七地名無生忍。順忍雖並並劣故不名並。七地並勝故稱為並。

問。何以知然。

答。初地望前名無生忍。若望七地名為順忍。若將初地望地前即初地為並。若形於七地則初地未並。

問。何故七地得名並六地不名並耶。

答。七地是功用道滿故名為並六地功用。未圓故未得稱並。又且六地為波若七地為方便。以七地具二慧故得稱並。六地雖有波若未具方便故非並也。復言八地並者此據功用無功用判並不並。所以然者。七地雖並猶有功用。八地任運成就無復功用。是故八地得並七地非並也。故融會三經不相違背也。

次論二經。

問。法華勝鬘俱明一乘。一乘何異。

答。他雲勝鬘了義法華未了義。今明法華既是明佛性法身即不應有了不了釋也。但大乘是同略明三異。一者法華對破三執會歸一乘。若勝鬘不對三緣。但為七歲已上學一乘緣。辨出生收入之義。出生者猶如大地出四種寶藏。正法出生五乘也。收入者正法出五乘。五乘歸正法。此之出入舒卷皆是平道。因緣法門無所斥奪。與法華異法華先斥三病故明一乘。然後始得非三非一三一具足耳。二者法華但明二乘未究竟佛乘已圓滿。不廣釋其因緣。勝鬘則開五住地之因。辨二生死之果。釋二乘未圓佛果已滿。是故兩經異。

問。依此義即是了未了。

答。自有須釋而悟。自有不須釋而悟。豈得用此判了不了耶。若一經之中皆具明一切義者。即有一教唯有一緣。何名多部。三者勝鬘具明正法出生五乘數五乘歸正法。法華但明會三乘歸一乘開一乘為三乘。不正會人天歸一乘開一乘為三乘為人天乘。

問。何故兩經不同。

答。法華正為三乘保執自謂究竟。更不求佛。故須辨三乘會開之義。人天二乘無自保究竟之執。故不辨會開也。勝鬘通明正法有出生一切方便用。數一切方便歸正法。故通明五乘有開會也。

問。法華亦有會人天歸一乘不。

答。亦有此義低頭舉手皆成佛道即其事也。

問。三乘既是權說。實無三者人天乘亦是權也。

答。有例不例。若言三十三天常樂我淨。如楊葉之金亦是權。亦須破及會也。不例者道實無三。方便說三是究竟故三是權。而不無行生死人天之因得人天果報。故人天非權也。昔又不說人天是究竟。故人天乘非權也。

問。三不及一在三既權。二劣於三二亦應權也。

答。勝劣乃通權實義異故不例也。人天乘得人天實報。二乘人不得究竟報故不例也。

次論三假。

問。乘具三假不。

答。釋論雲五陰法是法假人是受假。人法之名是名假。所乘之法及以行具謂法假。能乘之人是受假。能乘所乘及乘具皆有名字是名假也。

問。乘是因成.相續.待.三假中何假耶。

答。由來四釋今不具足。一釋雲若論因成假者宜兩望之。若望以法成人人即是假。萬善成人即是實法。若望總眾善為一乘。一乘則是假萬行為實。

問。相續假云何。

答。有二釋。初雲一念實法生而即滅。尚自不固何能運出。必須相續方有運義。如智斷惑如明除闇。次釋雲若解斷惑必須兩念。排他為難故也。今善體能運一念有力。如一念智即能知境。一念善即能感樂不假相續也。

今又問。若一念無力多念方有力者。一纟不能制象多纟則能制。一渧不能滿多集則能滿。百論破外道盛有此說。覽之自見。又問雲一不能多遂能者。一沙無油一盲不見。多集則能耶。

答。他雲盲沙分分無力。緌渧分分有力。故非問也。今明百論中外道亦有此釋。如論破之。

次論相續假。

問。兩念相續者。前念滅故後起續。前不滅故後起續。前若滅者後何所續。不滅則常何勞後續。具如論破。又問實法則滅前。而兩相續則轉變。今請問之。如乳變為酪復有乳滅義者。為是一乳耶為二乳。若一乳者實法滅則無。復乳何所變。若言變者復何得滅耶。若一體者滅則不得變。變則不得滅。若一滅一變則成二乳也。

問曰。只是一乳而乳兩義。舉體實滅舉體轉變。

難曰。實法滅者但是乳義滅而乳體亦滅耶。若但義滅則乳體不滅。則乳義無常而體應是常。若言體義皆滅則無復體義。復何所轉。欲見此意中論廣明。以此推之則無相續。既無相續則無至佛理。有何一乘。當知有所得義無有乘義。

次問一念力能運者。此一念為即滅為不滅。若生而即滅何能運耶。若不滅即常復何所運耶。若亦滅亦不滅者。既是一念云何具兩法耶。問今釋云何。

答。此病若銷自見經意也。

次論四一。

問。舊云有四一義。謂一教一因一果一人。此事云何。

答。此亦無失欲廣論之。有無量一。謂教一理一人一法一機一境一智一。如前釋名說也。

問。諸一有何次第。

答。如來見有一機故前有機一。說一教故次有教一。眾生稟悟一教名為人一。次行一因故有因一。復得一果故名果一也。

次序權實二智義論權實名。

問。此經既言開權顯實。以何義故名權實義耶。

答。有人言權是權爾之名。實是審實為義。有人言實名智慧權名方便。方便是善巧之名。智慧是解知之義。

評曰。今具詳之請問。初說若妙以待麁為名。麁以形妙受稱。若爾實以待權得名。權以形實為稱。若權實不相待釋名者。麁妙亦應然也。又難曰。若權是權爾之義以權釋權。亦應實是實爾為義以實釋實耶。若爾者則應苦以苦義樂以樂義。不應別有餘釋也。

次問智慧與方便二名。然二智俱是巧妙。何故方便獨受善巧之名耶。舊釋雲通則皆例別則不齊方便。於無三中說三善巧義彰。實智於一上說一巧義不顯。故與其智慧之目也。

難曰。於一上說一不與巧名。於一上說一不應與其妙稱。而下文嘆實智則雲甚深微妙。此則實智正是微妙善巧也。

又問若實智沒其功名當其妙稱。權智應沒其妙名當其巧稱。若爾實智妙而無巧。無巧應是拙。權智巧而非妙。非妙應是麁。

今所釋義依諸大乘經論略有四種。一依名釋。謂權是權巧實為審諦。二相資釋。權是實權實是權實。實不礙權權不礙實。雖實而權雖權而實。故權得以實為義。實得以權為義也。三顯道釋。權以不權為義。實以不實為義。故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亦一切權實法了達非權實。四無方釋。華嚴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若爾一權得有無量義。無量法得是一權義也。

問。非權非實為是真諦為是智耶。

答。肇師雲惑者覩減照謂之實。見變動謂之權。既言惑者謂之權實。則知聖心未曾權實。此正語聖心非關真諦。次別論權義。有人言權是譬名。如稱錘名權。將此詮量諸物輕重。前之則輕卻之則重處中則平。此譬佛智照察根緣有三乘差別。有人言權是假義。故假三車於門外。有人言權是權爾一時之用。故云權化城於中道。有人言權是耳爾。謂隨宜說法名之為權也。

評曰。具此四義可合用之。如來之智實有照緣。不差如稱詮量輕重也。如經云我初得道時空拳度一切。又云實無三車假設三車。實無有城權作化城故假也。三乘謂一時之說。若久後則說真實。如經云。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故是權爾義也。必有隨機宜則宜爾之義。

問。權與方便何異耶。

答。通猶一耳。但權宜當一時之目。據三乘義。方便是善巧通於一三。如巧說一乘亦名方便。故方便名通於一三也。

問。權亦應有二。一者實權。如菩薩權巧。二者方便權。如說三乘。

答。例也。

問。方便與權既有二種。實亦有二不。

答。亦有二種。一者權實。昔說三乘為實者權作此實耳。二者非權實者今教明佛乘實也。

次論二智體義。眾師皆云二智以心為體也。

詳曰。今請問之。心為解惑體者。心與惑為一為異。若一斷惑則應斷心。心若不斷惑亦不斷。又若一而斷惑留心。何不斷心而留惑耶。若惑斷心不斷。則心與惑異。若異者惑便非心。心是識慮惑應非情。又惑若異心。惑自是惑心。應不惑。若爾自是智知。心終不知。如此求心竟不可得。是則無心以何為二智體。即是故論雲。如身見五種求之不可得。煩惱於垢心五種求亦不得。

問。今明二智以何為體耶。

答。正由謂情言。心與惑一異故無有二智。諸佛菩薩了此心惑不見一異。既無一異則非心非惑。不智不愚亦不權不實。如是五句皆不可得。但於不二而二。為眾生故開於二智。故二智以不二為體也。

次論四種二智。

問。有人言照空為實鑒有為權。此波若教二智也。內靜鑒為實外動用為權。淨名教二智也。照一為實照三為權謂法華二智也。照常住為實鑒無常為權。謂涅槃二智也。

評曰。不然。照空為實鑒有為權。蓋是契中道之妙觀。離斷常之要術。法身之父母菩薩之本行。從波若已上涅槃已還。乃至華嚴諸方等教皆通用之。不得偏屬大品。次動靜分二智者。一切方等教辨菩薩行。皆以內靜鑒為實。外動用為權。貫通眾經亦非屬淨名也。

問。何以知靜動分二智通諸經耶。

答。一切菩薩皆有自行化他。今內靜鑒為實是自行。外動用為權是化他義。故知通一切教也。

問。何以知鑒空為實照有為權。亦通貫眾經耶。

答。淨名雲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智度即是波若方便即權義。龍樹釋大品分為二道。一波若道二方便道。若爾淨名二慧即是大品二慧。而淨名既雲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即知此二慧貫通眾經也。

問。前明空有分二智。後以動靜明權實。皆通貫眾經有何異耶。

答。約菩薩一人義論兩種二慧取其鑒空照有義多是自行。具如前也。若明動靜義則具自行化他則如後也。次雲照三為權鑒一為實。此偏約法華。是亦不然。波若後分已明與法華齊。若爾則大品亦有此義。不應偏係法華也。

又問設雲法華以照三為權。鑒一為實者。此三一為並是世諦。為通二諦耶。舊解雲。照四種一為實。謂因一果一教一人一皆是世諦也。照三種三為權。謂機三教三人三。無有理三亦是俗諦也。

評曰。不然。四一但是俗諦則一乘義局。一乘之中若境若智俗之與真皆入一乘。云何但取世諦耶。

問。乘是萬行故境非乘也。

答。十二門論初唱略明大乘。次後雲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通達空則具萬行。若然者空為乘本。云何不取為乘耶。今所明者照一乘中。若境智空有皆屬一乘。三乘亦爾。依經詳之。不如舊說也。

次論空有二智。有人言照空有二境審實不虛。故名實智。觀空不證涉有無著名為方便。

問。此出何文。

答。大品雲菩薩於空不著故不證空。即知不證空是方便也。又云菩薩以方便力故為眾生受五欲。而無所染。故知涉有不著亦是方便。

問。若以二照為實兩巧為權。二照應無兩巧兩巧應無二照。

答。二照兩巧更無別體。雖照而巧故名方便。雖巧而照目之為實。如釋論第百卷雲。譬如金為妙物。物不離金金不離物。但妙物義如方便。全義如實慧也。

問。本以二諦境發生二慧。今照二境為實慧。則二諦境應俱發實慧耶。

答。正如此也。二諦發其巧照。義名實慧發其照巧義名方便也。

問。古有此釋不。

答。什師注問疾品雲。觀空不證涉有無著皆名方便。似此義也。有人言雙照空有皆名為實。涉有化人動用之義名為方便。此肇公釋也。其序雲。觀減照謂之實。見變動謂之權。雖是惑者之情正用此分二智。減照者同照二諦。靜鑒之義故名實也。有人言觀空為實。鑒有為權。此處處有文。須真天子經廣出。又淨名問疾品縛解章四句論之。

問。云何釋經四句耶。

答。異解紛綸。今以上定林寺鏡師淨名玄論釋之。鏡師雲觀空之心不能嚴土者。此是慧無方便故縛也。觀空之心即能嚴土者。此是慧有方便故解也。若嚴土之心不能觀空者。此方便無慧故縛也。嚴土之心即能觀空者。方便有慧故解也。什公大意與此似同。有人言二慧互相資。方便照有而能資空。故能觀空而不取證。二乘無有中行願資。故入空便證。是知方便資空而不證空也。空慧導有令入有不著。若無空觀導有則涉有取著。如凡夫也。

問。方便資空令不證。既是巧者實慧導有令不著亦是巧。則二慧俱名方便亦併名實矣。

答。通皆例。然但不著有則易。不證空則難。方便能令不證空。故與其巧名。譬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龍莫自能變。三解脫俱流注涅槃海。非方便大力莫能不證。以方便大力有變無之巧不墮二乘。故與其巧名也。

問。方便大力能變無令不墮二乘。故名巧者實慧大力能令不墮凡夫地。亦應是巧也。

答。已如前釋。離聖則難。勉凡則易。故方便力大實慧力小。又實慧但是六地方便據七地。又實慧如母方便如父有又實慧三乘共。方便獨在菩薩。又方便必有實。實不必有方便。又如什公答王稚遠問。方便與智同是慧性。但智淺而方便深。了實相名實慧。不證實際名方便也。

問。如是四說何者為實。

答。佛經有種種之說。隨人隨義用之不得定執。如須真天子波若經下卷明二慧有三十許異可尋之也。又今略示諸異。經自有但就空分二慧。如觀空為實慧知空亦復空。故不證空名方便慧。自有但就有中分二慧。如淨名經。以身不疾為實。身疾為方便。又云觀身苦空無我為實。處生死化物為方便也。自有空有分二慧如前釋。自有福慧分二慧以慧為實。以福為權自有就自他分二慧。自行為實化他為權。自有大乘為實小乘為權。皆可隨文用之各有旨也。

次釋法華四種二智義。

有人言法華但有二種二智。一者照三乘為權照一乘為實。二者照近為權照壽量佛復倍上數為實。今明此經要具四種二智。一者初段中有三種二智。後開近顯遠中復有一種二智。故成四種。初段明三種二智者。初三一二智。二乘人欲入菩薩法。要先須識三乘是權一乘為實。以破彼迷權實無明。此二智是反三之始。歸一之初。故先須辨之。二者空有二智既改三信一。則須學菩薩空有二慧。觀空不證離二乘地。涉有無著出凡夫境。故生在佛家種姓尊貴。又空有二慧是法身父母。欲求大覺者豈不學之。三者即此空有二慧是菩薩自行耳。復應化度眾生。故以內靜為實外動用為權。故有第三動靜二慧也。

問。此三種二慧有何次第。

答。初二慧令生信。次二慧令生解。信解是自行。第三明化他要具此三。二乘之人方成菩薩也。又初二慧為信。次二慧為解。第三二慧即是行。一切菩薩要先有信心。次有解後有行。今寄五十二位明之。前十信次十住。十住即是十解。以解故起十行。行解成就任運趣菩薩道。可名迴向。迴向既順無生流則登平真悟。故名十地。以三種二智配此位者。初二智為信即是十信。次二智為解即是十住。第三二智即是十行。解行既成則能向菩薩道。是故有十迴向。迴向既順無生流故登十地。無階級階級論之故作此判。若階級無階級者一念具三種二智也。

問。何故先解後行。

答。解行未始相離。但隨義理強弱故前後分之。但解之易故有前。行之則難故居後也。次就此經後段明一種二智者。此經後段辨本跡常無常二智。識本是無生滅無始終為實智。識始終生滅等用謂權智。故初段具三種二智第二段常無常二智。故此經具四種二智也。晚見論分明廣說法身是常化身無常。則四種二智便成五時權實皆壞矣。

問。何故次前三種二智後辨常無常二智耶。

答。前三種二智謂菩薩解行即是因義。始於十信終至等覺。後常無常二智即是果位稱妙覺地。故因果二門要具四種二智也。次論三種二諦辨二智義。自攝嶺相承有三種二諦。一以有為世諦空為真諦。次以空有皆俗非空非有為真。三者二不二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二諦既有三轉約諦發智亦具三矣。初照有為俗照空為真。次照空有為俗照非空非有為真。三者照二不二為俗照非二非不二為真。

問。何故用三種二諦耶。

答。略明六義是故說之。一者謂各各為人悉檀。自有聞初得道自有聞後受悟。是已根性不同二諦非一。二者為釋如來常依二諦說法。若言如來常依二諦說法者。若說空說有應依二諦。今說非空非有乃至非二非不二。應不依二諦。是故釋雲二諦三門說。此三門皆依二諦也。若說有為俗說空為真。依初門二諦說法。乃至說二不二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依後門二諦說法也。三者為釋佛教不同。經辨二諦雖多不出三也。如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釋論雲為著有眾生說空。為著空者說有。此說初門二諦也。又云若有若無皆是世諦。故說非第一義。華嚴雲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如此等經是第二重二諦也。又華嚴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此第三重二諦也。用此三門於一切經無所違諍。是故說此三種二諦。四者欲漸引眾生示階級方便。無始已來有此形心及以外物等。謂是實有。是故諸佛出世而為說之。此是世俗實耳非聖實也。若諸法本性空者乃名真諦。故中論雲凡夫顛倒為有。於世人是實名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為諦也。而眾生便謂有非實諦空是真實。則舍有取空。是故云空之與有此是二邊皆是俗諦。非空非有中道之法乃為真諦。或者雖舍二邊復滯中道。是故第三次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乃是真諦。二邊中道皆俗諦耳。五者為五乘眾生說此三種二諦。初為引凡夫令舍有入空。故明有是俗空為真。次為引二乘人欲令悟中道。故說空有皆俗中道為真。三為菩薩令中偏俱舍故。若偏若中並皆是俗。非中非偏此乃為真。所以然者。菩薩之人謂凡夫二乘滯於二邊。而菩薩心游中道。為破此見故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也。第六即世學者明三假有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唯有此義但初門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為真。彼即雲我自有二諦。復有非真俗為中道。是故今雲二諦與中道亦是俗諦耳。非二非不二乃為真也。

法華玄論卷第四

 

上篇:法華玄論

下篇:法華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阿彌陀經義述

阿彌陀經義述 慧淨述 阿彌陀經(此雲無量壽,後秦羅什...

法華宗要

法華宗要 元曉師撰 將欲解釋此經。略開六門分別(初述...

本願藥師經古跡

本願藥師經古跡上 青丘沙門太賢撰 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第一(並序)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問...

佛說師子素駄娑王斷肉經

佛說師子素駄娑王斷肉經 大唐沙門智嚴譯  我憶過去無...

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

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牟尼世...

宗鏡錄(100卷)

宗鏡錄卷第一 宗鏡錄卷第二 宗鏡錄卷第三 宗鏡錄卷第...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大乘百福相經

大乘百福相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

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

華嚴五十要問答

鍥華嚴五十要問答序 五十要問答二冊者。華嚴第二祖雲...

大哀經

大哀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諸菩薩所生莊嚴大...

佛說無上處經

佛說無上處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

【佛教詞典】梵福

(術語)二福之一。大梵天之福德也。增一阿含經二十一...

【佛教詞典】不思議業相

(術語)智淨相之對。還於清淨本覺上之業用也。依智淨...

以願力來引導善行

關於這淨業三福,智者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說...

如何判斷內心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別各別說明業果各別的相貌。 我們看...

略論淨土欣厭行

智者大師,示現陳隋之際,開創中國天台宗,提倡歸向淨...

福和禍、怨和親都是無常的

《史記》中記載,戚姬是漢高祖非常寵愛的一位妃子,他...

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最美好的一次

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樣?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證法師最後的遺言: 我現在要講的話很重要,妳要記...

如何才算初具信願

問: 我是初學者,與淨土有緣,聽了您的開示後知道了如...

慧律法師《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

五濁惡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濁。劫濁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濁法都...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沒用

看周圍的環境,邪淫的事件多,而顯著的報應卻似乎看不...

夢參老和尚:當你在怒氣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用三寶對治煩惱,或者人家...

【視頻】《心經》葉倩文粵語演唱

《心經》葉倩文粵語演唱

【視頻】淨律寺晚課

淨律寺晚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