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華玄論卷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法華玄論卷第十

胡吉藏撰

論分別功德品生數義

問曰。經言八生乃至一生。據何義此說。

答。注經云。體壽量之深玄。神凝絕崖之境。豈感生數差別不同。由強心不一發機處異。故此品位不同以示學人耳。色想既虛滅定可修。入解心開然後乃會。故言八生也。四生者四等意發因此而悟故言四生。三生者居宗化物必資三達故云三生。二生者空有兩冥法門不二故曰二生。一生者微妙之根盡乎一極故曰一生也。

評曰。壽量雖絕形言悟者必有明珠。既許十地階漸。何妨以生昇降。經既誠言不應曲釋。竊謂不爾後當具陳。光宅雲此中約惑品論之。以無明住地惑分九品。能為九生作因。從七地至金剛為五位。一七地。二八地。三九地。四十地。五金剛。於前四位所治各開為二品。金剛為一品。合成九品。一品為一生則是九生。若居六地之前望金剛位具餘九生。今住六地聞經得入七地以斷其一。但餘八品。故云餘八生當得菩提。亦應次此至七六五生。但今對上八數而取其半。故云四生。如是次第除損稱一生。三二一皆遂四天下數而除之。故云四生乃至一生。故下偈頌中復有四三二。如是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隨數生成佛即此義也。十地中忍餘金剛是一生當得。則四生者是八地終入九地。准向品可知。

評曰。今請詳斷惑之法。何故七八九十此之四地各斷二品惑。金剛獨斷一品惑耶。尋經論明地斷惑。未見此法亦非所用也。印師釋。十二位中初三種是從初地通至七地。旋陀羅尼是八地。轉不退輪為九地。轉清淨法輪為十地。又其八生者從初地至六地。其四生者是七地終心。三生是八地。二生為九地。一生為十地。亦約惑以明生數。謂四住地惑名為四生。習氣為第五生。三無知即三品為三生。都是八分為八生。故對其次第位如向敘也。

評曰。印師釋則是二周明十地得益義。從初三位至清淨法輪此一週明十地得益也。從八生至一生復一週明十地得益。但前據所得後約所離。故有兩週而意無異。今謂於文為繁。所以然者。十地得益既無異。但列一便足。何繁再陳耶。譬如已說小乘得法眼淨為一位。後說遠塵離垢復為一位者。義則繁矣。有人言。初發心即是外凡。十信菩薩鐵輪之位此從外凡聞經入十信。次從十信聞經進入十住。十住即是無生法忍。故云入理三昧名為住。生功德名為地。次十住聞經進入十行。十行聞十方佛說一切教能持。即是聞持陀羅尼。十行聞經進至十迴向。樂說之辨。迴向者能迴事向道。次從十迴向進入初地。入初地故能無礙。以無礙行故百法明門旋轉名旋陀羅尼。次不退是二地。清淨為一地。八生為四地。此中言生者了法實相無生。故能發生。此即是正觀開發故名生耳。非是身數得佛近遠故名生也。

問。既言正觀開發名生。云何有生數耶。此望佛地正觀猶有八過。開發生故云八生也。四生者從四地起至八地。三生者九地。二生者十地。一生者等覺地。此中得悟不定。故從四地至八地不必一一次第也。

評曰。此釋似次第。但未詳此意。何故初三地不言生。從四地去而言生耶。若從真觀開發為生者。則始於初地終竟法雲皆應爾也。又經論幸有生數之說文。何不依耶。今撿經論有二種生。淨名經云一生得菩提。釋論明三生菩提。此據應身成佛生數多少之義。如彌勒亦是三生。亦是一生。三生者即是人間。次生天上。後下生作佛。一生者據最後生。或云取生天為一生。下生作佛乃示佛身耳。次雲生者仁王經云。三十生功德地地三生。初見此說謂。是疑經不足為證。後見地論雲。一一地皆有入住滿三分。又見攝大乘論亦同地論說也。又云一地三僧祇劫。入分一僧祇劫。住滿亦爾。以此推之則地地中有三生也。但前據應身後說實行。今用此二文以通上說者。若就應身成佛而言八生者。即八過受生。乃至一生而得菩提。如彌勒一生得佛也。次據實行通者。十地既有三十生。今言八生得佛者。則二十二生已滿。唯餘八生。此人已是八地入分。乃至一生者此是十地住分。餘有滿分一生在耳。故仁王解。十地菩薩雲二十九生永已度也。

問。至十地滿則猶是十地。云何言便得佛。

答。十地滿坐道場故得成佛也。

問。據後義云何斷惑耶。

答。攝大乘論雲。地地中上中下三品惑。即以入住滿三分治之。故名斷也。

問。攝大乘論既言。一地經三僧祇劫行行。云何一聞經從八生即至四生耶。

答。彼論明地地三僧祇劫。此據其極久者耳。復有超生義則不定。如釋迦之超彌勒等也。又此經但明八生得佛乃至四生得佛耳。不云何從八生經得至四生也。

問。請示其相云何。

答。一僧祇劫修行方得入分者。今聞經力故或可減一僧祇劫。其義不定可以意知也。

問。就生義通何得從八生乃至四生耶。

答。如本是八生人應得菩提。今聞經力故超四生便得佛。如釋迦之超彌勒義。例可知也。

問。彌勒一生得佛。既是十地位者。八生得佛復是何位人耶。

答。亦是十地。但十地去佛猶遠。其中劫數猶長。可得有八生。如攝大乘論說。但聞經力故則超於劫數速至佛耳。晚見法華論雲。八生一生得菩提者此說初地。為菩提者此八生得入初地。乃至一生得入初地。初地離分段故云菩提。非佛菩提也。

論得道多少義。

問自鹿薗已上雙樹已還未有得道。如法華之會何故爾耶請為宣釋。

答。略就二義明之。一者此經明三引義。一化始終唯有三引。至於法華三引究竟。一者鹿薗已後法華之前。引九十六種外道及餘一切在家眾生。皆入五乘之教謂引邪歸正。二者引五乘之異同歸一乘。即是法華初段。三者引一乘之因入如來法身果。謂第二段。此三引攝一切教。以是義故豫是應悟之徒皆於此經得道也。

問。此之三引引何等人耶。

答。皆是宿世曾經稟教。但釋迦見其道緣應熱。為之出世。所以初之一引邪歸正。乃至最後引因得果。故有八生乃至證佛者也。

問。三引為一人耶三人耶。

答。具有二義。言一人者宿世曾經稟教。但失父流浪生死。或在家而愛五欲。或墮外道而起諸見。為拔愛見故引邪歸五乘。二者雖於生死中不起愛見。而於五乘復起愛見。為拔五乘中愛見故說乘因。此遂得信悟發菩提心名為因位也。信心已成次為說果德。有無方大用令其歷位修因求此果德。是故第三引因歸果也。此人於三引中破三種煩惱。故初引破生死中煩惱。第二破涅槃中煩惱。又初引破邪法中煩惱。次引破正法中煩惱。又初凡夫煩惱。次破二乘煩惱。又初引破有見。次破空見。如是等皆是破二邊煩惱。然後得中道正信。發菩提心。第三引廣說如來寂然法身無方妙用。破其中道微細煩惱。今從十信入十住。從十住入十行。從十行入十迴向。從十迴向入十地。乃至八生一生得佛。皆是破中道煩惱除一乘之惑也。此皆是約三乘人始終。故開此三引。次引菩薩者。法華之前已發心求佛。聞第二會三歸一無復二乘。則求佛之心堅固。所以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聞第三引歷位登昇取無上道也。此約始行菩薩有此三也。次明於法華之前已得悟無生者。受記作佛如前雲。有佛子心淨。乃至我記如是人來世得作佛。聞法華二引更復進行。故有得聞持樂說乃至八生一生。此略舉三人以示大要。不可曲盡也。以此經具明三引故得道多也。二者諸佛化物唯有二門。一形二教。各二。一者方便二者真實。昔未開二方便顯二真實。故得道少。今開兩權顯於兩實。故得道者皆在法華。

問曰。得道要是見空。云何聞說壽量而得道耶。

答。以此責執。無常佛者辭理俱屈。明佛猶是無常。云何見無常而得道耶。又無常猶未了義。云何聞未了義而得已了之解耶。又是無常尚不能令凡夫欣慕二乘改執。豈能令菩薩速證菩提。又佛若是無常者。已信一乘則退起三執。復何猶進得菩提。是故不應得道者。多今所明者此經稱為妙法蓮華。妙法者是即法身。未曾常與無常。言窮慮絕。且為眾生故長短適緣。雖示長短而不動法身。雖不動法身而長短化物。是以經云。善哉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如此本跡無有障礙。不可思議。但果地有本跡二身。因中名權實二慧。如來既說兩身。菩薩便悟二慧。是以時會皆得道也。

問。云何得無生乃至發菩提心耶。

答。文已明之。今示一勢。既說。寂滅之身故聞者不復生心動念。故名無生忍。本雖垂跡實無所垂。雖無所垂而無所不垂。時會即同糺。雖聞而無所聞。雖無所聞而無所不聞。故名聞持陀羅尼。昔日示短今日現長皆是適緣。故名樂說。短長自在故名無礙。為物陳之稱為辯才。時會得於此悟名樂說無礙辯才。昔指長為短今指短為長。即以長短為非長短。非長短為長短。縱任循環自在無礙。菩薩隨分得悟名旋陀羅尼。如此之身縱任自在不可破壞。菩薩隨分得解名不退輪也。此身出一切凡夫二乘菩薩之上畢竟清淨。菩薩隨分悟解名清淨輪。為如此身發心求佛名菩提心也。

次隨喜義。

問。隨喜有幾種耶。

答。隨喜有二種。一通隨喜謂若見若聞若覺若知他所作福。皆隨而歡喜謂通隨喜。二者別隨喜者。且據聞法華經隨而歡喜。故名別隨喜。論大小隨喜。

問。大小乘隨喜有何異。

答。隨喜正是菩薩法門。故菩薩五悔中有隨喜義。但小乘隨分有之耳。又小乘明喜義局唯隨喜三世佛及弟子善根耳。無有隨喜十方三世佛也。大乘明隨喜三世十方佛及弟子善根故廣也。又小乘但有隨喜跡身功德。不知法身常恆。故無隨喜法身功德也。又小乘隨喜功德不迴向薩婆若。大乘用隨喜功德趣一切智也。又小乘隨喜是有漏心。非是理中觀行。大乘隨喜通漏無漏。始行人隨喜是有漏。深行隨喜即是波若正觀。無得無依。故是無漏。又小乘隨喜生身菩薩功德。無有隨喜法身功德。以小乘法中不說菩薩得法身。故論自他隨喜。

問。隨喜是自行。化他門。

答。正是化他門。所以然者。菩薩本為教化眾生令作福德。而眾生能作者菩薩歡喜。故是化他門。若自欲除嫉妬煩惱求福德故起隨喜。是自行門也。

論二經隨喜。

問。法華明隨喜與大品明隨喜何異。

答。大品正說無得隨喜。隨喜即是波若。故論主雲。佛欲令須菩提就隨喜門說波若。故明隨喜。

問。云何就隨喜說波若耶。

答。知能隨喜之心。及所隨喜之福無得無依。不能不所。非二非不二。如此歡喜心即是波若。又以波若心隨喜故隨喜即是波若。

問。前境福德為所。菩薩之心為能。有此能所可名隨喜。今云不能不所云何名隨喜。

答。論主雲此中應用波若及傴和。以波若故知能所未曾能所。以傴和故雖未曾能所而能所宛然。能所不動無能所。無能所不動能所而不失能所。無能所如鏡中像非像非不像。欲言其像像非真有。欲言非像事像既形。非二非不二亦爾。以波若故非二。方便力故非不二。故言非二非不二也。

問。法華明隨喜云何耶。

答。波若但取無所得隨喜。法華通明得無得隨喜。何以知之。直明一因一果能信受不逆。即是隨喜。不開得無得二也。

問。大品何故開得無得。而法華不開耶。

答。波若為破有得住著。故明無得隨喜。有所得不動不出不能至佛。故非波若也。法華合取者。此敘諸佛出世大意。說一切教皆為開一正道。故低頭舉手之善皆入一乘也。又五乘人謂四乘善根不作佛。佛乘善根方作佛。為破此病故明一切善皆作佛也。

問。若一切善法作佛者。一切善皆能動出耶。

答。一切善亦能動出。所以然者。由有所得善相資故然後生無所得善。有所得善是無所得遠緣。以此言之亦有動出之義也。

問。若爾與大品相違。

答。波若明不動不出者。但取近緣不取遠緣。何以知之。動為順忍出為無生忍。有所得非此二忍耳。亦得是二忍之前遠緣也。

問。二經得相成不。

答。正相成也。大品雖明無所得善。要須藉有得為遠緣。法華雖明得無得皆入一乘。若欲出三界至佛道。要須無得也。又大品雖用無所得。要須識三乘是權一乘為實。故求佛之心乃得堅固。法華雖知一乘為實三乘為權。要須破有所得心。學無所得觀。方能動出以成佛道也。

問。所隨喜福能隨喜心云何同異。

答。凡有四句。一所隨喜福劣。能隨喜心勝。如二乘有所得人作福。菩薩無所得心隨喜也。二所隨喜福勝。能隨喜心劣。如諸佛菩薩所作福有得人隨喜之。三者俱勝。同是無得。四者俱劣。同是有得。若隨喜法華者則法華唯勝不劣。能隨喜通勝劣。隨人位行深淺而隨喜也。

論同異。

問。隨喜與四等喜.七覺中喜.五受喜.四禪喜何異。

答。四等中喜謂慶前人脫苦得樂。隨喜門通隨一切聖凡所作功德而喜。此義不同。但四等要是定心。今通定散。又四等中喜但據脫苦果故喜。今通隨喜因果也。七覺中喜是無漏隨喜門。通漏無漏禪杖中喜是定心。但是喜受。今通也。五受中喜是果報。今是因門。彼是自悅今是慶他。彼是無記今是善法也。

問。前人自作福今隨喜之。有何益耶。

答。釋論雲。如人賣香有人買香。復有人在邊亦得聞香。隨喜亦爾。不動身口亦得福也。

論惑障。

問。隨喜破何等惑。

答。直言隨喜正破嫉妬。若法華明隨喜亦破嫉妬。又破不信一乘壽量義也。波若中隨喜即是波若。此破有所得心也。

六千功德義。

有人言一切善法不出十善。始自不殺及不邪見。持一不殺戒以不盜等九事莊嚴之。則一一善皆具十善。十善便成百善。此百善有自行化他讚歎隨喜。故成四百。將此四百配五種法師。五種法師各有四百。合成二千善。此二千善各有上中下三品。便成六千。但三根用強故有千二百。三根用弱故有八百也。

評曰。此釋意具五種法師乃具六千耳。一一法師無六千也。而經云。若讀誦乃至書寫者。不必要具五師方有六千。能讀能解如說修行亦得六千。但此義難明未可專釋也。注經云。始乎十善一善具十善即成百善。復約自行化他嘆人美法即成四百。各有三品成千二百。眼等三根助道用弱。但得中下二品故唯八百。意等三根於通化用強。具於三品。故得千二百也。

評曰。注意不必具五法師。則勉前妨也。有人言。例如百福莊嚴。百福者就十善之中有行十止十。合成二十。各有五品如大經云。下.中.上.上中.上上。故成百善名為百福。今亦爾。十善為十。約自行化他嘆人美法故成四十。約五法師故成二百。行善二百止善亦二百。故成四百。止行各有五品。故成二千。約三業明之。一業二千故成六千。既有六根應一根各一千便成六千。但用有強弱故有千二百及八百耳。有人言。如上法師品中三事。慈悲心為室。柔和忍辱為衣。諸法空為座。此三事各有二千。故成六千。如以慈悲心行十善。一善還以十善莊嚴。故成百善。自行化他等四故成四百。約五種法師便成二千。慈悲心既爾。忍辱與空亦然。故成六千。有人言。依仁王經明十信菩薩。一一信具十成百。自行化他等四有四百。約五法師成二千。據上慈悲等三事為六千也。

問。何故不六根功德等耶。

答。如前雲。三根用強三根用弱。故多少不同。三根用強者意根為五法師之本故強。舌亦具五法師。由舌故能讀能說。又由他舌故能授之令得受持書寫。故備五法師矣。

問。眼耳云何強弱。

答。生盲之人不得書讀二事。而能誦說受持乃至得道。生聾之人不可示語都無五種法師。故耳強眼弱也。

問。身等三根有何功德而得八百。

答。互相資持故餘根得用即是功德。

問。何位行菩薩得六千功德耶。

答。下云未得無漏法性身。而有此功德用。當知是八地以下人也。有人言。十信菩薩有此用也。法華論云是地前人也。

問。云何名六根淨耶。

答。如文所明。有此勝用故名為淨。又此經明權實二智真應兩身。皆是無礙之法。菩薩悟無礙之法。故今得無礙。故名六根淨也。

問。云何權實真應無礙。

答。如前說。長為短用。短為長用。長短為非長短用。非長短為長短用。此是如來究竟自在無礙之身。即有究竟自在無方之大用。始行之人得分此悟。故六根自在也。

問。諸部皆云。香到鼻方知。云何此經言遙聞香耶。

答。有人言。道理則到根方知。今假經力則遙聞也。

問。若道理色可見聲可聞。今假經力則應聞色見聲耶。若色不可聞聲不可見者。到者不可遙聞遙者不可到知也。

答。明中色定可見。闇中色不可見者。何故人眼晝則見夜不見。穴鳥夜見而晝不見乎。若言眼有光故夜能見者。晝何不見耶。又如弱水不昇毛而昇鐵。金剛破餘物而水銀所壞。誰定強弱耶。故知諸法無有定性隨意而轉。到不到亦然也。又今約事釋者。菩薩分得二智。以實智故知六根六塵空無所有。如華嚴中明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以權智故有六根之用。約權智能知香義。故說鼻遙聞香也。非鼻根能遙聞。餘亦例然也。

論觀音與妙音菩薩同異。

問。觀音妙音弘經何異。

答。有同有異。同者並以神通應感弘道利人也。又同明菩薩位行門。以菩薩為佛事也。又同就人門說法華也。同是他方大士。來影嚮釋迦共利物弘道也。所言異者略明十一義。一者名題不同。妙音但有人名。觀音人法兩舉也。妙音從能受名。觀音能所合目。觀是能觀之智。世音為所觀之境也。又妙音以德益物。觀音用名為佛事。妙音品不釋妙音之名。觀音品辨觀音之號也。二者所對人異。說妙音對華德文殊。說觀音對無盡意持地也。三者來義有異。妙音東土而來。觀音西方而至。妙音被召而方至臻。觀音不召而來。妙音有來有去。觀音不明來去。妙音則後集。觀音則前來也。四者語默異。妙音則語謂聖說法。觀音默謂聖默然。五者動靜異。妙音現神通。謂不動動方便。觀音不現神通。動不動善巧。六者因果異。妙音品明其往因說現所得果。觀音但明現德不說往因。七者略廣異。妙音現身說法則廣。故有六道之身。觀音則略。故無地獄餓鬼之身也。八者有無異。說妙音無挌量。說觀音則有挌量。說妙音無供養。說觀音則有供養。九者利益異。說妙音則利益多。故他方此土得益。說觀音但利益此土。說妙音利益則深。故有得法華三昧及無生忍。說觀音利益則淺。但云發菩提心。十者妙音不明紹尊。觀音敘其補處。十一者不明妙音已成正覺。觀音則是往古如來。

論觀音普門義。就觀音略有二十條義。一者人法一雙。二者本跡一雙。三者三輪一雙。四者名德一雙。五者內外一雙。六者智慧功德一雙。七者智斷一雙。八者顯密一雙。九者慈悲一雙。十者二身一雙。十一者權實一雙。十二者三業一雙。十三明三德。十四者淺深。十五明二德。十六神通示現。十七力無畏。十八四等四攝。十九解行。二十悲慧一雙。所言人法觀音則弘道利益之人。普門謂所弘利物之法。非法無以成人。非人無以秉法。人法實無前後。但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故前明人後辨法也。又此下諸品以菩薩為佛事故先顯人也。

問。此品何故人法雙題。

答。為下無盡意之二問。先問人次問法。是故先題人次題法也。就此人法因緣無礙。指人為法指法為人。說此人法為開正道。不人不法即是妙法蓮華也。二者言本跡者。觀音即是法身。以居法身之地觀物根緣也。普門謂應身。法身地照緣故垂應救拔。如華嚴雲。金翅鳥王上昇虛空。以清淨眼觀大海龍應命盡者。即以兩翅搏水令兩闢。而撮取之。菩薩以法身智眼觀法界虛空。見眾生應得度者。以實慧方便二翅搏生死海。而度脫之。如雲非本以無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因此本跡為開不本不跡正法蓮華也。次辨三輪者觀音謂他心輪。觀察法界眾生心可度不可度等。普門即神通輪。說法輪觀察既竟或為說法。或為現通。現通生其功德。說法生其智慧。現通滅其苦果。說法生其樂因。現通發其信心。說法生其慧解。亦得互用。又現通多為鈍根。說法多為利根。現通多為在家眾生。說法多為出家眾生。如前說也。四者名德一雙。觀音謂三種名。普門謂三密德。三名者。一觀世音生眾生口業善。二觀世意生眾生意業善。三觀世身生眾生身業善也。普門三密德者。一知他心普。二說法普。三神通普。三名謂生眾生三善。則生善義周也。三密德則應物善盡也。下二問答正明三名三德。攝十方諸佛菩薩名德皆盡。所以受持功德多也。又觀音謂大悲心。普門明大悲事。悲者前則無際。後則無窮。亦無中間。所以前無際者。無始來有眾生則有菩薩悲。故此悲與前際等。後則無邊者。眾生若盡悲心乃息。以眾生不盡故悲心不息也。

問。後際無盡可然。無始來則有眾生者。亦應無始來有觀音耶。

答。眾生無始今悲此無始。故無始有悲也。淨名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所以悲心拔癡愛。既其無始。悲心亦無始。故無始亦有悲也。普門謂悲事者。雖有悲心若無悲事則是假相悲。以無實益故非實悲也。今悲心既通悲事亦普遍。拔三世十方之苦。悲事普也。又題名釋名一雙。觀世音者謂標菩薩名。並嘆菩薩名用。謂眾生起於三業免脫眾難。普門者則是釋免難。菩薩所以能拔難者。良由有三普故也。

問。云何用三普耶。

答。眾生三業向感。菩薩於一一業中隨用三輪。或應通或說法等也。五者內外一雙。觀世音謂菩薩內德。潛眸密照。即知病識藥。普門謂菩薩外德。種種方便充滿十方。救度眾生應病授藥也。六者智慧功德一雙者。觀世音即是智慧。謂知根欲性。普門即是功德救度眾生也。七者智斷一雙。觀音即是菩薩智慧謂之智德。普門即是斷德。大經云。隨所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今亦爾。遍度眾生令一切解脫。乃是斷德。不如二乘之人自無煩惱名為解脫也。八者顯密一雙。初問答釋觀音名。明顯感密應。顯感者謂眾生三業興感。密應者觀音不現身。不說法而令得解脫也。普門即是密感顯應。顯應觀察其心現身說法。密感者不明眾生三業興感。但有應以言。謂根緣真發故。即為現身說法也。然顯密感應具通四句。可以意知也。初章明密應。後章明顯應。應章雖多不出顯密。今經正明感應。故四句之中但明期二也。非但此品明期義。乃總攝一切眾經應感義也。九者慈悲一雙。觀音即是大悲。謂拔七難三毒等苦。令其得脫。普門即是大慈。說法現身令其得果。十者二身一雙。觀音是藥樹王身。根莖枝葉華菓皆能愈病。普門謂如意珠王身。能與一切樂。二身義出十地論釋文無心能滅物苦。如藥樹王無心而與物樂如意珠王也。十一者謂二智一雙。觀音即是實智。普門即從實智起方便智益物也。十二者三業。觀音謂菩薩意業。普門謂身業口業。十三者三德。觀音謂波若德。以觀察即是智慧智慧名為波若。普門謂現一切身。即是法身。為調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即是解脫也。十四者二益一雙。觀音謂眾生與世間樂拔世間苦。故有七難及無男女難等。即是世間獲益。普門現一切身說一切法令其得度。即是出世間益也。十五者釋二德。觀音即是明菩薩字義門。普門即是實德門。字義門者。釋論雲菩薩字有無量義。今釋觀音字有無量功德義。故是字義門。普門明三密實德。故是實德門也。十六者神通示現。觀音六通中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普門者謂如意通漏盡通。漏盡通即是說法也。觀音名雖攝四通而文正主天耳通也。示現者可具二句。一者神通非示現。謂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現亦神通。謂他心如意及漏盡。故六通中三是示現。三非示現。所以大品雲三事示現。下文即雲普門示現。今普門即是三事示現。觀音既是天耳故不名示現。即是示現不示現一雙。十七者觀音是十力。十力是內照故。普門謂四無畏。四無畏外用故也。十八者觀音即是四等。謂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苦。喜心慶脫苦得樂。捨心修於平等。普門即是四攝。攝取眾生。應以佈施攝者即以佈施攝之。餘亦如是也。十九即是解行一雙。觀音謂智慧智慧解也。普門救度。救度謂行也。二十者悲慧一雙。華嚴雲觀音說大悲經光明之行。悲者欲救也。光明之行是智慧能救也。世間父母見子受苦欲救。而無智不能救拔。世醫有智慧能救。無悲心故不欲救。菩薩有悲故欲救。有智慧故能拔也。又始行菩薩欲救而無道力故不能救。二乘有道力能救。無悲故不欲拔也。觀音悲慧合行。悲故欲救智慧故能拔也。

次論觀音名。觀音可具二義。一者智境合題二者應感雙舉。觀謂能觀之智。世音即所觀之境。故名境智也。觀即是觀察赴應。世音即是眾生機感。故名應感也。

問。境智為名具幾智耶。

答。正是實方便智耳。知世間音聲即不有有不聞聞義。既了世間音不有有。即知有不有。若識不聞聞。即知聞不聞。以識不有有不聞聞義。名為實方便。若知有不有名為方便實。不有有豈是有。有不有豈是不有。故非有亦非不有。非實非方便。名為中道觀。故觀音之名具三觀。世諦觀.真諦觀.非真俗中道觀也。

問。今文但言觀世音耳。何處有三觀。

答。觀音受記經出觀音所解具三觀音也。又論雲。因緣所生法。即是空。即是中道者。明世間音聲即是因緣即空即中道。故具得三觀也。所言世音者。世有三種。一者眾生世間。二者五陰世間。三者國土世間。眾生世間者謂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眾法中生故云眾生。五陰世間。謂能成眾生之法。即是色之與心。三國土世間即是色法為體。謂國土風俗。今菩薩正觀眾生世間。但五陰能成眾生。國土是眾生所託。不得相離。故總名世間也。世音者世間語通。音是世間中之別。子夏毛詩序雲。以聲成文謂之音。尋大小經論明音與聲不異。雜心界品雲。聲有三種。一因受四大聲。謂有情物聲。二因不受四大聲。謂外物如鐘鈴等聲。三因俱聲。如人吹管等聲。此則但解聲不明音。故知音與聲不異也。成實論雲。如人欲聽鐘鈴等聲則以耳就鈴。此品雲即時觀其音聲。化城品雲迦陵頻伽聲。如是等皆明音不異聲。普者上明觀其聲未必周普。故今明普門。普以周普為義。但普有二種。一心普二事普。凡夫二乘俱無二普。始行菩薩心雖周普而事不普。觀音心事俱普。大悲欲普拔眾眾苦。大慈欲普與物樂。謂心普也。外現一切身說一切聲。謂事普也。門者以心事二普為法門。故云門。又令眾生悟入能通正道。故名為門。

問。觀世音有幾名。

答。古經云光世音。今雲觀世音也。未詳方言。故為此號耳。若欲釋者光猶是智慧如大經云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觀也。又菩薩智慧光明照於世間故云光也。華嚴雲。觀音菩薩說大悲經光明之行。大悲即是功德光明謂智慧。則知光世音不失此意也。羅什注淨名經明有三名。觀世音觀世意觀世身。什今所以作此釋者。見普門品具釋三名。故有三號耳。

問。何故立三名耶。

答。立此三名則遍察眾生事盡。眾生唯有三業。菩薩具觀其三業。故立三名也。又隨眾生好樂不同。又眾生或口不能言。或身不能禮。故具說三名。又眾生忌諱不同。故備三名。

問。何故具觀三業。

答。欲遍生三業善。故若口稱名乃至身禮拜者。皆為觀音所照。必得脫苦也。

問。眾生三業興感。三業具幾業耶。

答。口業稱名具三業。發聲即口業。動舌即身業。經意則意業。身禮拜但身意二業。意存念唯意業也。

問。菩薩觀者但意業能觀。身口二業亦能觀耶。

答。菩薩三業無礙皆能觀也。

問。觀是智慧。意地可能觀耳。身口云何能觀耶。

答。阿脩羅琴無心尚能應物出聲。天寶無情隨諸天意而走使。況菩薩身口光明不能觀物耶。

問。既有三名何故今但稱觀世音。

答。此越舉一名也。二者眾生稱名具動三業。今欲遍生三業善故偏名觀音也。三者娑婆以音聲為佛事。四稱名得自行化他。餘但自行。五者稱名便易。若遭難之時身禮意念為難。六者直稱名尚脫苦。何況意念身禮拜耶。如妙藥但得聞能治病。況意念身觸耶。七者弘勐海惠經明。觀音過去世值空王觀世音佛發願。願未來名觀世音。餘二名無有願也。則觀音名有二。一行二願。行者觀名救苦。願者過去發願也。論脫難不脫難。

問。稱菩薩名何故有脫苦不脫苦耶。

答。至心則脫。不至心故不脫。

問。菩薩自應救之何須至心。

答。以至心故則罪滅。菩薩方得應之耳。故須至心。二者罪輕則脫苦。罪重則不脫苦。三者習因有厚薄。薄者脫苦厚者不脫苦。四者業有定不定。定者不脫不定者脫。

問。不定者可稱名。定者應不用稱名。

答。今雖無益作後世因也。五者有密益顯益。則脫苦者謂顯益。則不脫者謂密益。六者有利益者脫苦。無利益者不令脫也。

問。稱觀世音復有以神力殺害眾生以不。

答。如前明以利益為定。餘悉不定。若爾者或令脫火。或令不脫。或故燒殺之也。今稱名而不脫死苦者。此事難知也。

二種次第義釋妙莊嚴等品

三世諸佛唯有二種次第。一根緣次第。二隨義次第。隨義次第者如先說苦諦次說集諦也。根緣次第者如先說苦諦後說十善等。非四諦之次但隨根緣也。佛說法具此二種次第。而多就根緣次第。諸菩薩造論亦具二種次第。但弟子欲解佛語多依義門次第。擇集佛語次第釋之。

問。二次第何者為正。

答。以根緣次第為正。所以然者。佛及弟子說經造論。唯令人悟而教無有定。

問。叵有定義以不。

答。如前雲。唯以悟人故教則不定。如大經云。三十餘事諍論門皆是如來就根緣說。以此眾生非一國土一種根性一善知識。是故如來不作一說。但令取悟耳。若爾者前說法身壽量。後則明諸菩薩。又前說陀羅尼咒。後說妙莊嚴王本事。根緣次第。不必辨咒居第一。妙莊嚴王為第二。故非義次第。此通釋二十八品經及八萬四千法藏也。

問。直聞妙莊嚴王本事。云何悟道耶。

答。佛見根緣說必得道。無論事理及以古今。設不見機雖說妙道於緣無益。

問。上說妙音來往得悟無生。今聞往古事復得淨眼。然大小二悟要見空然後得道。今說有事云何成聖。

答。雖質小疑實壯哉大問。成論人云。見空得道。數人云見有成聖。諍論紛然由來久矣。今明如數論等四句皆不得道。何以知之。釋論解波若度中雲。不得波若方便力故學阿毘曇墮有見中。學空門墮空見。學有無門墮亦空亦有見中。學非有非無門墮愚癡論。故知四句皆不得道也。若得波若方便學此四句。不墮四見。若爾者善巧學四句四句皆得道。不善巧學四句四句皆不得道。又即此明菩薩往來而得道者。即是善巧方便學有故得道。

問。云何善巧。

答。菩薩來者此是不來相來。雖來不來。悟解此來即生二慧。是以得道。

問。見有得道為作有解故得道。為作空解故得道。

答。已如前說。作有解即有見。作空解即空見。如是四空皆不得道。識有是空。有雖有而不有。因此得入道。有終非道乃是道門耳。空等亦然。

正像義 此義總釋諸受記中法住久近。

問。釋迦佛法住世凡得幾年。

答。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出祇洹精舍碑善見毘婆沙中亦有此說。但度女人出家。損正法五百年。有人言都失五百年。正法但五百像法千年。故摩耶經但明千五百耳。中論文亦爾。有人言損正法五百流入像法。便有千五百年。有人言修八敬故正法還復千年。

問。何故三時復但言像法。

答。但言像正者攝末法入像也。言末法者開像為二。謂像及末也。

問。何以知像即末耶。

答。十二門論雲。末世眾生薄福鈍根。即名像為末也。

問。云何為像正。

答。此具多義。一者佛在世為正。佛滅後為像。二者未有異部為正。有異部為像。則百十六年後方為像法耳。三者得道多為正。得道少為像。故釋迦前五百年得道多。不得道少。後五百年得道少不得者多。四者破正法未破正法分像正。大經邪正品雲。我滅後七百年中是魔波旬漸當破壞我之正法。則六百年未破為正。七百年破為像。五者諸惡法起未起分像正。像法決疑經云。千一百年諸惡法起名像。若千年內惡法未起為正。然千年內雖有惡法起。猶未盛故屬正法也。惡盛為像。六者二千年皆屬正法。萬年轉衰微為像法。七者諸菩薩見如來法無有滅。常見諸佛。則萬二千乃至一切時皆是正法。二乘人見佛法有興衰。故有像正耳。

問。何故釋迦正法但得千年耶。

答。過去釋迦佛正法千年住世。而釋迦本作陶師因發願。願我作佛為釋迦。令我正法亦千年住世。以是事故正法但千年。

問。佛滅度以來凡得幾年。

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

問。經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復何故千年外別有佛法。

答。此不相違。所以然者。佛法有二種。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得道人也。正教者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滅者此就正得為言耳。千年內有得道人多。千年外得道人少。故名佛法滅也。正教法者乃至萬年住世也。

問。佛法滅時有幾因緣。

答。有七因緣如思益經廣說。

問。有三大劫三小劫。法華經中身子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亦三十二小劫。何故但言小劫非大劫耶。

答。應是小劫。所以然者。大劫則無復世界。豈有佛法住耶。而今雲三十二劫者此是小劫耳。

問。三大劫通淨穢土。三小劫但是穢土。若爾身子成佛時皆是淨土。云何有小劫起耶。

答。外國名劫波。此雲分別時節。今但有時節久近。如小劫起盡之數故名小劫耳。實無小劫起也。

問。小劫時節云何。

答。從八萬四千歲漸減。至十歲名一小劫。

問。一大劫唯有八十小劫耳。常不輕品中雲。彼佛正法住世如四天下微塵劫耶。

答。大劫有長短不同。短大劫者但有八十小劫耳。長大劫者其事不定。如娑婆一劫比西方為一日一夜。如是乃有百萬阿僧祇品。如華嚴廣說。以此推之無所疑也。

論佛入涅槃。釋此經諸佛入滅事。諸佛有六事故入涅槃。一為所應成就。眾生已竟故入涅槃。二者令二乘人捨小涅槃令歸大涅槃故。所以然者。如來捨此身歸法身者。二乘之人亦應捨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為除眾生輕慢心故。淺識之流取信耳目。謂如來身有生老病死。與己身同。於如來身起輕劣想。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反化身捨之入滅。此與人同。二者法身。無生老病死。此與物異。四者為令眾生生渴仰心。若恆見不滅必生厭薄。示現捨滅故生渴仰心。五者令眾生勤加精進悟世非常。諸佛有三種力勝一切人。一父母生身力勝一切人天。二神通力勝一切人。三解脫力勝一切人。雖有三力為無常所滅。故知無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勤修道。六者為已勤修道者速令成就。是故現滅也。

法華玄論卷第十(終)

 

上篇:法華玄論

下篇:法華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部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部 大安國...

法華游意

法華游意 胡吉藏造 開題序 蓋聞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內...

阿彌陀經通讚疏

阿彌陀經通讚疏序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詳夫理絕眾詮豈...

觀音玄義記

觀音玄義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知禮俯伏惟念。早...

起世經

起世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閻浮洲品第一...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註音版】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註音版】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佛藏經

佛藏經卷上(奉入龍華經一名選擇諸法) 姚秦龜茲三藏鳩...

【註音版】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信力入印法門經

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 歸命一...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如是我聞:...

佛說須達經

佛說須達經 蕭齊中印度三藏求那毗地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工巧明

五明之一,即現代的工藝學。...

【佛教詞典】即身成佛

(術語)真言宗所談。謂此肉身可成佛也。菩提心論曰:...

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學佛要實修實證

《大莊嚴經》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兄弟二人同時出...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問: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大安法師答: 你這...

你只能求盡心盡力,不能求它的結果

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的菩薩戒體,總而言之有...

中國首位比丘尼淨檢法師

晉穆帝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曇摩竭多在洛陽依《僧...

聖嚴法師《工作不只是保住飯碗》

什麼是現代人應該有的正確、健康的職業道德觀念呢?時...

外境既然無實有,哪有什麼可貪的呢

我們對一切人事物,都不應該生起貪心。為什麼呢?因為...

中陰身一現前,累劫的善惡業力也都會現前

陰境若現前,這個陰境,就是中陰身境界一現,就是知道...

紅豆的營養

吃了半輩子紅豆,你知道紅豆都有啥營養嗎?有人用紅豆...

轉念念佛,直到妄想消滅,佛號獨存

這個佛號的操作,是在一個什麼情況之下操作? 我們在兩...

世智辯聰與般若智慧

世間人書念得多,接觸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觀念...

康熙與普陀山結緣的故事

據《普陀山誌》記載:中國歷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視頻】《心經》葉曉紅

《心經》葉曉紅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音樂伴奏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音樂伴奏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