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2019/07/13  大字體  護眼色

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學佛第一個觀念,就是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有涵養的修行人卻從不會去看。若每天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要趕快懺悔,這就是修行。為什麼呢?

因為佛家講修定,總看別人有過,永遠不會得定,沒有定就沒有修為。因為心不停地隨著別人的境界轉,不停的著相。「見世間過」是什麼?六根著外面的境界相,著相!着色聲香味觸法,裡面生貪瞋癡欲諸想,才見到世間過。如果不著相,見不到世間過。自己改自己的過失都來不及,哪裡還能有時間去管別人?一管別人,自己就先起嗔恨傲慢心。

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內心存有對我或對法的成見,境界現前,遇到與自己想法意見看法不同時,心中就容易生起煩燥與嗔恨心。但如果能夠放開胸懷,以歡喜心去接受遭遇的事物,偏執的心態就將會得到修正,而懂得念念反觀自照,境界反而成為反省的工具與修行之增上緣。

「我執」是很嚴重的一種心靈病態,也就是指人無法徹底了解自己,所以對種種有關於「我」的事物產生錯覺,認定為是我所擁有,是我的,因而過份執著,以至於捆綁束縛了自己。

好比「人世無常」但是我們往往不去認識、探究無常是什麼?無法給自己一個健康、正確的觀念,通常誤將世間一切視為永恆;直到有一天,因為疾病,住進了加護病房,才突然感到死亡的恐懼,才開始擔心能不能平安出院!然而,即使在瀕臨死亡時,卻沒想再與死神搏一搏,不會設法為自己住生預做準備,這就是我執的一種錯覺。

「法執」是指無法透視法的真相;是來自於知識上、見解上或宗教信仰上的錯誤執著。單就信仰而言,信仰的本身並無好壞,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與他自身最相契合的宗教,運用智慧理性的判斷、探討為什麼此宗教值得我去信仰;可是有些人就會有一種心態,當他專注於一種信仰時,對其它宗教就一概持否定態度,逢人就只讚歎己宗,貶低他派,彷彿只有他所選擇的宗教信仰才最正確、最優秀,這就是一種法執。

因此,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內心存有對我或對法的成見,境界現前,遇到與自己想法意見看法不同時,心中就容易生起煩燥與嗔恨心。但如果能夠放開胸懷,以歡喜心去接受遭遇的事物,偏執的心態就將會得到修正,而懂得念念反觀自照,境界反而成為反省的工具與修行之增上緣。

佛說不要用抗拒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凡事以對立的心態對待,嘮叨、抱怨就會不斷,如此便難以寬容的心來原諒、接受他人不同的見解,於是就很難活得快樂、自在。我們想要解脫,一定要先了解心的毛病,面對現實、面對社會,以智慧來圓融事相、超脫凡情。

「我慢」是指以「我」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執之「我」而形成憍慢心。簡言之,即指自尊心過於強烈的心態。自尊心過於強烈的人,內心其實是脆弱的、無助的。人常常為了保護自我,不容許他人譭謗、批評,於是雖然給自己套上一個聖人的外殼,其內心卻充滿著高低不平的尊嚴,希望獲得他人的尊重。

置身在這個婆婆世界,每個人都非常「我慢」,你切記勿祈求他人給你面子。在個人修養方面,應該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倘若遇到非常驕傲,言語暴躁直衝的人,更應當以忍耐、謙退、柔和之心來應對,如此便可以避免無謂的爭執和糾紛。

「我癡」則可說是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癡」在經典上又解釋為無明,亦即內心無光明、無智慧。人的內心如果沒有智慧,就會有偏差的行為。

當一個人須藉由外界的讚美過日子,或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激增對物慾的需求,或癡想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之時,他將會因期待與失望,而陷入苦痛焦慮的深淵。佛說:「世上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你痛苦,唯有你自己!」智慧之言,的確值得我們深省。

「我見」就是指看法不同。一般人都會執著在五蘊背後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也就是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這種意識型態,就會導致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只有自己親眼所見才是對的;由於強烈的‘我見’,致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爭執。

好比夫妻之間,因為看法不同而發生爭吵,兄弟之間因財產分配不均而對簿公堂,這種事情亦多有所聞。

「我愛」是指深深執愛著自我,通俗而言,就是所謂私心。人最大的私心,是愛自己。凡是和自己有切身關係的人情世故,都是他貪戀、佔有的對像。從情感的角度來說,夫妻、男女之間的感情,是獨一無二、不容許第三者的介入,連子女對父母的情感,也不容他人佔有、分享。從事物的角度來探索,人往往為了權勢、地位、名利,因此患得患失。

因貪愛所造成的煩惱,其實是無量無邊。當一個人過分執著於自己所擁有的,沉醉於成就當中,是非常容易迷失的。

事實上,當我們死了之後,什麼也帶不走,只有那些因為功名利碌、私心染著所造下的業,會緊隨著我們生生世世而輪迴,所以,想要修行得到解脫,一定要從去除(我見、我愛、我慢、我癡)這四種心態下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奧運冠軍邢傲偉的學佛心路

誦經得和 奧運村的運動員都有各自的宗教背景,裡面就提...

將「自我」減輕消滅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將自我逐步的減輕、消滅。相反的,...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獻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學佛帶給我的改...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而不少人,學佛之後,處...

如何吃素及吃素與學佛關係

先略說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與佛教之關係。素食指不...

學佛的兩種用心

佛學是一種心理學,最著重心理訓練和修養。楞嚴經說:...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

昌臻法師《做人的基礎 學佛的捷徑》

佛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是乘願再來的中國近代少見的高...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若從烈焰中覓得清涼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

【推薦】白岩松成功背後的故事:只要努力,命運總會來敲門

他是一位非常淘氣的小男孩兒,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四種攝受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念佛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諸位可以想一個問題:如果你...

【推薦】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我們怎麼面對時間和精神?世間最可珍重的莫過於精神,...

扮新娘

三十多年前,在我辦的佛學院裡,有一個比丘尼,四方臉...

守財狗

通常靜坐是為了訓練自己精神集中,洗滌習氣,每天若以...

持誦《華嚴經》的感應,到底有多麼不可思議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菩提樹下...

善良被人利用,該怎麼辦

佛弟子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總還是更為善良一些的,更...

契悟當下這一念心

現代人總覺得生命很短暫,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國神祇恆河水邊時,世尊...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禪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的內容稍微久遠一點...

厲成裁衣

明朝時有一位著名裁縫師名叫厲成,刀法如風,名官大臣...

功課還沒做完,可以明天再補嗎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慧律法師:拜佛與拜神有什麼差別?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拜神、拜祖先傳統的一個民族,所以拜...

【佛教詞典】不空大灌頂光真言

又作光明真言、大灌頂光真言。略作光言。為大日如來之...

【佛教詞典】修性

依修行始能成就者,稱為修;不待修行而本來具足者,稱...

【視頻】禮佛大懺悔文(平興寺)

禮佛大懺悔文(平興寺)

【視頻】淨界法師《阿育王如何見龍王》

淨界法師《阿育王如何見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