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因明入正理論

商羯羅主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

商羯羅主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能立與能破  及似唯悟他
 現量與比量  及似唯自悟

如是總攝諸論要義。此中宗等多言名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此中宗者。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為性。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如有成立聲是無常。

因有三相。何等為三。謂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云何名為同品異品。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是無常等因。

喻有二種。一者同法。二者異法。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遍非有。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如有非有說名非有。

已說宗等如是多言。開悟他時。說名能立。如說聲無常者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見彼無常。如瓶等者是隨同品言。若是其常見非所作。如虛空者是遠離言。唯此三分說名能立。

雖樂成立由與現量等相違故。名似立宗。謂現量相違。比量相違。自教相違。世間相違。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相符極成。此中現量相違者。如說聲非所聞。比量相違者。如說瓶等是常。自教相違者。如勝論師立聲為常。世間相違者。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又如說言人頂骨淨。眾生分故。猶如螺貝。自語相違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能別不極成者。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滅壞。所別不極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我是思。俱不極成者。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我以為和合因緣。相符極成者。如說聲是所聞。如是多言。是遣諸法自相門故。不容成故。立無果故。名似立宗過已說似宗。當說似因。不成不定及與相違。是名似因。

不成有四。一兩俱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豫不成。四所依不成。如成立聲為無常等若言是眼所見性故。兩俱不成。所作性故對聲顯論。隨一不成。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猶豫不成。虛空實有。德所依故。對無空論所依不成。

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四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五俱品一分轉。六相違決定。此中共者。如言聲常所量性故。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常。言不共者。如說聲常。所聞性故。常無常品皆離此因。常無常外餘非有故。是猶豫因。此所聞性其猶何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者。如說聲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此中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電空等為其同品。此無常性於電等有。於空等無。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異品。於彼遍有。此因以電瓶等為同法故。亦是不定。為如瓶等無常性故。彼是勤勇無間所發。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無間所發。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者。如立宗言聲是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同品。其無常性於此遍有。以電空等為異品。於彼一分電等是有。空等是無。是故如前亦為不定。俱品一分轉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此中常宗。以虛空極微等為同品。無質礙性於虛空等有。於極微等無。以瓶樂等為異品。於樂等有。於瓶等無。是故此因以樂以空為同法故。亦名不定。相違決定者。如立宗言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聲常。所聞性故。譬如聲性。此二皆是猶豫因。故俱名不定。

相違有四。謂法自性相違因。法差別相違因。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法差別相違因等。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眼等必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諸臥具等為積聚他所受用故。有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此因如能成遮實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決定故。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即此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作非有緣性。如遮實等。俱決定故。已說似因。當說似喻。

似同法喻有其五種。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無合。五倒合。似異法喻亦有五種。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離。五倒離。能立法不成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然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無質礙無。以諸極微質礙性故。所立法不成者。謂說如覺。然一切覺能成立法無質礙有。所成立法常住性無。以一切覺皆無常故。俱不成者。復有二種。有及非有。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說如空。對無空論。無俱不成。無合者。謂於是處無有配合。但於瓶等。雙現能立所立二法。如言於瓶見所作性及無常性。倒合者。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譬如極微。由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極微是常性故。能成立法無質礙無。能立不遣者。謂說如業。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彼說諸業無質礙故。俱不遣者。對彼有論。說如虛空。由彼虛空不遣常性無質礙性。以說虛空是常性故。無質礙故。不離者。謂說如瓶見無常性。有質礙性。倒離者。謂如說言諸質礙者皆是無常。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復次為自開悟。當知唯有現比二量。此中。現量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有三種。如前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於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證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

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種。如先已說。用彼為因。於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復次若正顯示能立過失。說名能破。謂初能立缺減過性。立宗過性。不成立性。不定因性。相違因性及喻過性。顯示此言開曉問者。故名能破。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謂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於無過宗有過宗言。於成就因不成因言。於決定因不定因言。於不相違因相違因言。於無過喻有過喻言。如是言說名似能破。以不能顯他宗過失。彼無過故。且止斯事。

 已宣少句義  為始立方隅
 其間理非理  妙辯於餘處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

◎因明入正理論後序

因明入正理論者蓋乃抗辯標宗摧邪顯正之悶閾也因談照實。明彰顯理入言趣本。正以離邪。論之者。較言旨歸。審明要會也。昔應符道樹茲義備焉。登庸鹿林斯風扇矣。六師稽顙而卷舌。十仙請命以知歸。非天靈曜寢光邪津鼓浪。同惡孔熾。寔繁有徒。所以世親弘盛烈於前。陳那纂遺芳於後。揚真殄謬夷難解紛。至矣。神功備詳餘論。粵有天主菩薩亞聖挺生。博綜研詳。聿修前緒。撰略精秘。逗適時機。啟以八門通其二益。芟夷五分取定三支。其義簡而彰。其文約而顯。西方時彥鑽仰彌深。自非履此通規。未足預其高論。大唐皇帝乘時啟聖。闡金鏡而運金輪。納錄嗣明。振玉鼓而調玉燭。洞敷玄化。載緝彞章。爇慧炬而鑒昏城。艤智舟而濟苦海。我三藏法師玄奘。神悟爽[打-丁+(改-己)]峻節冠群。行四勤如不及。瞻三宗而好問。漢地先達各擅專門。寓目必察其微。納心並殫其妙。嗟乎聖跡緜遠。像教陵夷。未嘗不臨訛文以喟然。撫疑義而太息。望蔥山而高視。期鷲峯而遠遊。既而冒險乘危。詢師訪道。行達北印度迦濕彌羅國。屬大論師僧伽耶舍。稽疑八藏考決五乘。論師以大義磐根嘉其素蓄。唯因明妙術誨其未喻。梵音覯止氷釋於懷。後於中印度摩竭陀國。遇尸羅跋陀羅菩薩。更廣其例。觸類而長。優而柔之。於是遍謁遺靈備訊餘烈。雖遇鍱腹縱辯無前。風偃邪徒抑兼茲論。旋弘周化景福會昌。粵以貞觀二十一年秋八月六日。於弘福寺。承詔譯訖。弘福寺沙門明濬筆受證文。弘福寺沙門玄謨證梵語。大總持寺沙門玄應正字。大總持寺沙門道洪。實際寺沙門明琰。羅漢寺沙門慧貴。寶昌寺沙門法祥。弘福寺沙門文備。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蒲州棲岩寺沙門神泰。詳證大義。銀青光祿大夫行左庶子高陽縣開國男臣許敬宗奉詔監譯。三藏法師以虛已應物闢此幽關。義海淼其無源。詞峯峻而難仰。異方秀傑同稟親承筆記玄章並行於世。餘以不敏妄忝吹噓。受旨證文偶茲嘉會。敢錄時事貽諸後毘。勝范鴻因無泯來際。


上篇:因明正理門論

下篇:回諍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異部宗輪論

異部宗輪論一卷 世友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譯  佛般涅...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菩薩戒羯磨文

菩薩戒羯磨文(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 彌勒菩...

止觀門論頌

止觀門論頌一卷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

請賓頭盧法

請賓頭盧法 宋沙門釋慧簡譯 天竺國有優婆塞國王長者。...

那先比丘經

那先比丘經卷上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

十二因緣論

十二因緣論一卷 淨意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斷食肉章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斷食肉章...

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沙門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

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序 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傳法慈覺大師宗頤...

華嚴經旨歸

華嚴經旨歸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以。主教圓通...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

淨土紺珠

淨土紺珠 釋 虛舟德真 輯 一心(阿彌陀經) 若有善男...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

【佛教詞典】觀志

五代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詳。洪州(江西南昌)出身。幼...

【佛教詞典】元品無明

又名根本無明,或無始無明,此無明與真如,皆屬無始,...

以水譬喻七種人

昔日,佛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佛告訴比丘...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

朋友有四種

朋友好比一面鏡子,善友可以規過勸善,惡友可以引以為...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問: 請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妄想,是你給它力量的

我們調伏心中的愛取,不是說我們貪愛外在的世界,其實...

修習慈心

一早,舍利弗進城托缽,遇到一名老婦人在路旁哭泣。捨...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從聲音悟道的公案很多。茲舉一例:昔圓悟克勤禪師在五...

寺院普佛有何含義

普佛是一種祝願、薦亡迴向的佛門儀軌,以禮敬諸佛、懺...

溈山禪師警策文

夫業系受身,未免形累,稟父母之遺體,假眾緣而共成。...

醫院治不了的病,這句佛號都能治

大家總認為生了病趕緊要跑醫院:掛號,做這個檢查、那...

管教父母對嗎,如何讓家庭關係和諧

問: 我總想管教我父親的不良習慣:打麻將、飲酒。我...

慧律法師《安詳之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在家居士:...

【視頻】《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

《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

【視頻】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童聲念誦)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童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