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安詳之道》

慧律法師  2009/1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在家居士:

香港是我第三次來,以前來一次只是逗留一下,馬上就走了。本來我從吉隆坡是想靜靜地到香港來,也靜悄悄地回去,因為前幾天在新加坡、還有馬來西亞地演講,整整已經一個禮拜了,在新加坡他是有特別安排的,經過半年的安排,他們經過好幾次的綵排,所以聽經的人數很多,二萬五千人。跟今天的場面比起來,是不可相提並論的。今天是突然來的,是我們高慶輝居士,他打電話到這個新加坡來,臨時才這樣決定的。今天來發現,竟然是佛光山的分院!那麼這樣突然來的,來打擾人家是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但是來跟大家結個善緣,總是好的,如果以後來到香港,萬一在半路迷失了,還知道我是慧律法師。(眾笑)

我們今天講的題目叫做——談心地的安詳。就是我們內在要有一種安詳!安詳是一個名詞,以前的祖師大德講的叫做如如不動,清淨心,菩提心,覺悟的心,慈悲喜捨的心。佛經的名詞,對一個初學者來講,很陌生,那麼如果用安詳來講的話,他就比較清楚。

所謂安詳,就是你對你的生命認識!你很了解這個人生,你透視這個宇宙,這在任何一個時間跟空間的交匯點上,你都是那麼灑脫、自在,無所著,我們用安詳這個名詞來形容。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八個字:內心安適,仰俯無愧。

我們一天一天的過,一年一年的過,每一天裡面我覺得心安理得,我覺得我活得很踏實。我在每一秒上都感覺我活得很愉快。很多人,他也說他活得很愉快,其實他拿短暫的刺激,錯誤以為這個就是快樂。

所以我們一定要活在真、善、美的生活裡面,所謂真就是不假,而人總是不真,人沒有碰到利害關係的時候,他會講一些好聽的話,碰到利害關係衝突的時候,還是錢、名比較重要。那麼善呢?他們常常為了保護自己,所以有時候反正為邪,反惡為善。因為世間人他看(事務)的角度,都是自我!而透過自我的色彩,就會把整個人生跟宇宙的真相扭曲!你跟我吵架,我就在外面一直講你的壞話,來丑化你,恨不得你當下就死掉。人沒有真正的善,人的善都夾帶有一點虛偽感,不是真正的善。要佛菩薩才是真正的善。

佛菩薩的善就是淨善。沒有任何執著的佈施,沒有任何條件的慈悲,至善!所以這個才是人生最高的幸福!如果一個人內心活得不安,他就沒有幸福可言。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比喻,台灣現在的治安並不好,假設我今天,我去綁票,我真正拿到五百萬台幣,我確實拿到錢了,當你拿到錢那個時刻,以後你所過的日子,就是花天酒地、賭場······因為有錢。再來呢,就是心驚肉跳、草木皆兵,因為你怕警察啦,隨時都會被抓去。換一個說法,我今天我不綁票,我三餐過得去,但是我很扎實的在過日子,我晚上睡覺我不必怕壞人,不必怕警察,不必怕良心的譴責,不必背負這個因果。所以人若內心不安,就沒有幸福可言。

剛才我從樓下走過來,香港有錢的人很多,都是賓士轎車,都是名牌的,香港有錢人很多。不過一半以上也是住公寓,八平米的,也很窮,貧富懸殊。一般人覺得幸福的,就是有個漂亮的太太,或者是一個有錢有勢的丈夫,或者是轎車,或者是一棟好的公寓,解決這些基本上的民生問題,然後多出來的享受,他認為這就是幸福。其實這個在佛法裡面來講,只是短暫的,暫時借你用一下而已。你今天死了以後,轎車換別人在開,你今天睡的彈簧床很好,晚上死了,你就不能在裡面睡了。在哪裡?抬出來外面睡了,那房子也不是你的了。

所以說幸福的定義,應該是說,使自己的內心活得很充實,沒有罪惡感,沒有愧對於天地。

《左傳》裡面講,有個諸侯,他說:「我的心情最近很亂,我的心定不下來,心裡始終是很亂。」他的太太就說:「王祿盡矣。」就是你的心已經亂了,你的薪俸,就是國家供給你的俸祿,要結束了。佛教講的,就是福報已經享盡了。

你失去了內心的安詳,你一切的擁有會統統失去。所以說,開悟的人,他有什麼好處呢?開悟的人,內心裡面最安詳!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內無所著,他摸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天地。換句話說,佛的定義,就是感性和理性達到最平衡的點上。但是這個感性和理性是透過智性,智慧的智。這個智性,是透過空性的絕對平等,所散發出來的心態,這是真正的幸福!

比如說我今天,我是個出家人,我要到一個窮的家庭去,他隨便弄一個椅子讓我坐,我也坐,隨便端一杯開水來,我也喝。為什麼?因為這一杯開水就是他所擁有的一切,他把擁有的一切都給我了。可是我們世間人沒有辦法做到,世間人你要是看維多利亞女王來,就不得了了,要是看一個乞丐來,「走走走」。人,就是不自由,不能平等!所謂不能平等呢,就是有高下之別,有束縛的感覺,他突不破這一層自我主觀意識的批判,永遠活在一種自我束縛的角度裡面。

所以釋迦牟尼佛,他是一個世界上、宇宙當中最平凡的人。佛陀是最平凡的人!而我們人,常常感覺到自己最偉大,所以很痛苦。我們因為覺得自己最偉大,所以我們自尊心、優越感就拉得很高,就不容許別人傷害。一直想要照顧自己,希望別人來同意他的看法,那麼他活著就是戰戰兢兢、怕被別人傷害。

在佛的心態裡面沒有這些,他認為他很平凡,他把自尊心擺平,把一切主觀意識突破,他用絕對的心態去包容一切的宇宙萬物。跟自己看法正的、反的、善的、惡的,統統放下。但是他清清楚楚。

所以佛陀說: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人為什麼會痛苦?因為追求的東西錯誤。錯誤必歸毀滅,罪惡一定痛苦,這是決定的因果定律。沒有說你今天造惡,可以得到幸福,絕對不可能,所以這是很科學的。所以我們人,一定要活在真正的安詳中,才能體會到幸福是什麼.

我們這個講堂有很多的信徒,這個信徒,我都告訴他:如果我們到寺廟裡面來,我們佈施多少錢,我們不要執著。像有一些信徒,他來一次供養師父很多錢。他就自己覺得我是大施主。師父看我來,一定要請我,請上座。如果師父正在忙時忘記招呼他,下次紅包就不拿來。他內心希望:我的施捨就是希望有回饋。這樣會很痛苦的。我到這裡來上課,我沒有要求什麼,什麼也沒有要求。知怕我講的不好,來打攪佛香精舍。對不起法師們,對不起諸位菩薩們。我的觀念只有這樣子。

所以一個人的生命觀裡面,他如果常常修正自己的觀念,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可以難得倒他的。人家罵我,你可以想到:我的罪過很重,是我前世欠他的,應該罵。你對我錯,我們大師講的,你大我小。學大師幾句話很好用的。你永遠對,我永遠錯,那就很解脫了。慧律法師你混蛋,那還不錯,不是荷包蛋。這就OK了,是不是啊?「慧律法師你只會講,你根本沒有修行。」「對啊,我沒有告訴你我有修行啊!我真的很差,我很平凡啊!」對不對?當一個人的自尊心把自己擺得很平的時候,天地萬物都是你的財富哦!

我告訴諸位,這財富不是看外表的金錢。如果說今天有一個人,他得到很大的挫折,他看這一朵花,譬如說有錢人,香港有錢人都很奇怪,叼一根煙斗。拿斜的,講話都是用包起來的。這樣,如果他很有錢,開勞斯來斯的,動不動就你幫我做什麼,幫我做什麼。你違背他,他就生氣。當他生氣的時候,看這朵花,他會不會欣賞這些花呢?他沒有心情欣賞這些花,這些花就不是他的生命。反過來講,我沒有開勞斯來斯的,我出去坐公共汽車,頂多坐個Taxi。

頂多就這樣子嘛,我的心情24小時都保持這麼快樂。我來看flower.It is very beautiful flower。這多麼漂亮的花。因為我們的內心很快樂,很漂亮。所以我看出去的東西統統都怎麼樣?統統都是我們生命的東西。而如果我們一個人執著自己的權利。名,金錢,她只有擁有他的錢財,車子,嬌妻,房子。他不能擁有其他的。可是一個胸量大得如宇宙這樣大的聖人,天地萬物統統是他的財產。他看什麼事情都順,什麼事情都快樂。他的幸福就在這個地方發現了。所以學佛比去社會上賺錢更不得了。更不得了。所以我當初出家得時候,家裡反對。你書念得那麼多,你花家人那麼多錢,對不對?你為什麼要走出家的路線?我說我這一仗一定要打贏,我到現在出家12年,十一,二年,從來沒有後悔,我有後悔過一次,就是因為我出家的太晚。所以很後悔。我要是知道出家這麼好,早就剃頭。不必念到研究所。是不是啊。

所以說一個人能夠真正得到心裡的安詳,她就永遠擁有不會枯竭的幸福。就像這個甘露一樣永遠湧上來。湧上來。一直湧上來。因為這個智慧是無量的財產。它是內在的,你一個人沒有智慧,我就是發一張環遊世界的旅遊券給你,免費的,叫你旅遊全世界,你也不會快樂。世界的好壞,快樂,痛苦,還是決定在這個心的解放。解脫。如果一個心靈缺少真正的智慧,他哪裡會快樂呢?

兩個夫妻很快樂的到泰國去,兩個到泰國去,到泰國去的時候,她先生要遲海鮮,他太太吃素的,就吵架。她先生很喜歡看人妖,他老婆說看那個幹什麼?又吵架。對不對?他太太說坐(日語)不錯,她先生說那個土死了,坐(日語)有什麼好玩?飛上去一直晃,那多難看啊!對不對?我去泰國時,有人叫我坐(日語),我說,照一張相片刊在普門,能看嗎?慧律法師坐(日語)兩隻腿,你看,這哪有威儀啊?兩百五十銖很貴的,兩百五十銖,所以說,你們國語聽不懂嗎?是嗎?國語聽不懂的舉手,國語,國語。Chinese language can not understand. Can?OK.所以我說:Knowledge is power。怎麼樣?英文聽不懂是嗎?我會翻譯的,我是雙聲道的。Knowledge is power,就是:智慧就是力量。我們有智慧我們就發揮,那一種快樂。同時別人的財產你得不到,但是師父的智慧,你們得得到。你們得到,我會開示,告訴你怎麼活會比較安詳。所以你不能分享別人得財產,但是你可以分享佛陀的慈悲和智慧。佛還是最了不起的。

安詳是什麼?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叫摩訶般若波羅蜜的發現。當你發現智慧的時候,你就有幸福可談。我們人為什麼會很痛苦?為什麼會過得很煩惱?兩個最大的原因,就是語言的困擾,跟名詞的分別,混亂。語言的困擾,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講話,我們因為聽得懂,所以我們一直希望別人來欣賞我,讚歎我。可是我們聽的偏偏是別人來譭謗我們,攻擊我們。所以我們會因為語言上的困擾,很煩惱的。很煩惱的。

有一次,我帶著一個美國的小姐,她來找我。在中山路走,在中山路走,因為她人很高,她人很高,然後她走路時,腳去踩到一個男孩子。一個嚼檳榔的男孩子,手去碰到他,可能會會痛。那個男孩子就三字經,就出來了。這個不能念,你們知道就好了。這個法師不能講這句話。她碰到他,就罵了。三字經就出來了。美國人聽不懂,這小姐聽不懂。Master what he say?他講什麼?我說 He say you are very beautiful。你很漂亮。You are very kindness.很慈悲。Oh,good good 我就不能跟她講這三個字,一講馬上就完了。語言不通,沒有困擾。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擺平語言的假相。第一個重要的步驟,要不受語言的干擾。那麼你這樣在平常生活當中,你就會學習如如不動,因為語言時假的,我第一次來香港的時候,去找這佛教文物流通。然後去什麼上環,中環。去坐那個地下鐵,碰到一位小姐很胖,很大。strong 很大的。我講因為她聽不懂,她講廣東話我聽不懂。我講國語她又聽不懂。她一再講廣東話,我還是聽不懂。然後她就指著那個色彩給我聽,你到哪裡在換車,這個時什麼color,這是什麼色彩,結果我就摸到了。就看那個顏色,去坐那個subway.地下鐵才碰到。所以語言不通。有好處也有壞處。

因此我們一開始學佛,最痛苦的再來就是名相。第二個就是名相。名相就是要背一些名相。比如說如如不動,無所住生其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什麼一實相,三法印,這些,十如是,百界千如,聽不懂,也很陌生。所以我們用這個名相來解釋一件事情,是很難的。而且沒有辦法直接感受到那種力量的偉大。譬如說我用名相,就會產生一種錯覺。你沒有看到我這兩隻手,對不對?你隔著這個牆壁,你們當然眼睛看得很清楚,真實和假就差很多了。譬如說我這兩隻手,這樣子。我就在這裡講說,我這兩隻手,靠得很近,很近很近很近,在外面聽的,他一直感覺還有一個距離感。很近,一直講很近。可是我在這裡,我這兩隻手靠得很近,就沒有距離了,而你們看得很清楚。佛法困難的地方,就是透過名詞,往往只能悟到相似的觀念,但是卻不是真實的,究竟的意義。

那我們究竟要怎麼樣才能保持這個心地的安祥。

首先第一個條件,就是唯求心安,先求自己的心很安。唯求心安,這個生活的理念,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生活理念。有的人主張人生的三不朽,譬如說立功,立德,立言。這是他們生活的理念。李白呢,他作詩,有的人他發揮在藝術,有的人發揮在科學上。無論如何,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有些人他在追求物質的享受,但是有些人,在追求永垂不朽的假名,這兩種還算不錯,有些人是活在如影逐臭,就像蒼蠅在追逐市場,那種臭的東西,他莫名其妙的自我迷失。這些人不管他活在哪一個地方,統統不會快樂,所以說,我們一個人,在相對的二元論之下的心態,永遠不可能得到安詳.

所謂二元論就是富有,富跟貧的觀念很重,善惡的觀念很重,這意思就是,看有錢的人看得起,看貧窮的人看不起。國國王來,King來,我們看得起他,乞丐來,我們看不起他。我們有強烈的二元對立,譬如我個人的觀念,有我就沒有你,不共戴天,就是絕對的。相對的這個觀念。人有仇視,有我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我,在佛教的這種角度,凡是二元論的對立的強勢,都會造成痛苦,而我們人的意識觀念早就把自己分成多層次的二元。再聽清楚,多層次的二元。就是在任何階層都是相對立的。叫做多層次的二元論。

所謂多層次的二元論,比如你對自己的個性也是二元。現在好,等一下就不好;現在對,等一下就不對;現在是,等一下就非;早上決定的事情,晚上就改變;晚上決定的事情,明天就改變;今天決定的事情,明天就改變。人沒有辦法完成統一的心態,也是長時間活在自我意識分裂的狀態之下。每一個人都是神經病,只是輕跟重而已。

你不曉得每一個人都是神經病,先生晚一點回來,她就在電話旁邊,電話一響就馬上接,不是先生,是媽媽。她的內心就開始起懷疑,開始不同的狀態了。不同的狀態了。她只要風吹草動就開始懷疑,開始懷疑,一點了,沒有回來,二點了,沒有回來,回來他就該死,他在外面一定有問題的。結果車子拋錨在外面,她沒有查明事情的真相,就開始起懷疑,人往往把自己的意識切割分裂成無量的階層二元對立。因為二元對立是個統一的名詞。多層的是因為在不同的時空,所產生的一個理念,叫做多階層的二元論。

所以多階層的二元論,人有時候會很矛盾的,譬如說現在,我們對一個人很好很好,但是隔了不久以後,我們發現了他的缺點,或者是發現他比我行,我又對他反感。所以,因此在相對強烈的二元的心態之下,沒有人會活得很快樂。

譬如說,開車就好,如果碰到堵車,在台灣一堵車,就叭叭叭叭,一直叭。我們到新加坡去看,那個堵車從前面排到後面,沒有聽到一句,沒有聽到一聲在叭的聲音,這新加坡是很了不起的,真的,香港因為我沒有住過,我不知道。香港會不會叭?很少,在新加坡我沒有聽到一聲,沒有聲音。那個馬路就是乾淨得不得了,國家就像公園。City Country 這新加坡還是很不簡單,但是因為人口,大概只有二百六十八萬,新加坡人口比香港少一半,少一半,那麼再來就是高樓大廈,人口密度太密集了。人沒有周轉的空間,迴旋的空間。這情緒會很暴躁的,會很暴躁的,真的。這如果沒有佛法來熏陶,還是很困難。你看香港出產的就是人,大路,馬路上都是人,你把眼睛閉起來,他就一直走,這個人實在是太多,夠多的。香港人怎麼這麼會生,這真是奇怪了,很厲害。 所以說,我們人,大半的眾生,都是迷失在私慾。私人的慾望。大部分都是迷失在私人的慾望。私慾,還有這個功利。全力以赴的在追求這些。但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東西錯誤了,這些並不能讓我們心安。也不能讓我們解脫。

正確的理念,如果你不追求心安,哪你哪有安詳之處呢?所以說,你怎麼樣才能得到心安?八個字:為而不有,善而不居。

為,有為法的為。為而不有,善而不居。為而不有的意思是每個人都必須工作,努力工作。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事業,他也希望有良好的工作成效。但是每一個人並不一定得到自己希望的報酬。你付出去的力量,你收不到那種回饋跟代價。你就會失望。

所以我們每個人追求的,應該是貢獻自己,我找到這個機會,找到了這個工作,那是我自我奉獻的機會,你要這樣觀想,而不是自我標榜,自我功利。我們只要抱著這種心態去工作,這個叫做為而不有。就好好的去努力工作,盡自己的本分。其他的隨緣。

像我們當法師的,當法師的,我來到新加坡演講,我沒有要求說,你們要對我多恭敬。當然禮敬三寶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我沒有要求你要供養多少錢。也沒有要求說,你每天一定要送什麼好吃的東西來,我從來沒有這種觀念。為而不有,我這樣子去做,但是我內心沒有任何的執著。我盡心盡力的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本來我們今天晚上,要去什麼夜總會吃飯,是嗎?還是什麼?海上夜總會吃飯是嗎?這是旅行團嘛。那麼打電話去,他說好嘛。我們抱著為而不有,善而不居的念頭來,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跟佛教徒結個善緣,下次來香港你們才認識,慧律法師長得圓的還是扁的。不過也很難能可貴,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通知你們,你們還這麼多的人來。很難能可貴,緊急召集令。這一兩天你們才接到電話的嘛,這是臨時才決定的。我們在努力創造,但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佔有,我這句話很有學問哦!我覺得這句話很有解脫的味道。就是我盡力的去創造,爭取自己的機會。但是我並不是為了佔有,這是很有修養的人。

那麼,什麼是善而不居?就是我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們人都是沾沾自喜,沾沾自喜。所以我在新加坡講完時,新加坡的法師都讚歎。在東南亞,收到法師你的錄音帶影音,他們叫(卡帶)。Tape 的影響很大,我看恐怕不只是幾百萬,我人沒有出去就很出名,很奇怪哦!他們就很讚歎我,就牽著師父的手:「法師,你對這佛教的貢獻很大。」就像星雲法師很疼愛我一樣。我去吃飯,大師就叫我:「來來,慧律法師,你坐這裡。」像疼他兒子一樣,這麼樣的疼愛我。所以我對大師是很崇敬的。非常讚歎的。他老人家是胸量很大,而且是很慈悲的,一個了不起的宗教家。沒有跟他接觸的人不知道。那麼他們這樣讚歎我,我是不是覺得自己很驕傲呢?「法師,你對佛教貢獻很大。」我能不能說:「本來就是這樣子啊?沒有我哪裡有佛教?」這完了,我就把功德推給大家,我說:「今天不是我的功勞,我的演講是有幾萬人,可是我覺得我很平常,那是因為你們要來聽,是你們來成就我,不是我在成就你。我是一個助緣,我一個人來,你們五百個工作人員,忙了半年,你們比較辛苦。」那麼綵排彩了幾十次,非常莊嚴的。我們有錄像帶錄起來,非常莊嚴的。一個人善而不居,就是你做了無量功德,而你都推給別人,你就沒有敵人。所以說,謙虛是保護自己的最佳辦法。常常讚歎自己的人,會樹立敵人。要記住師父的話。無論你在公司,在學校,在哪一個服務的場所,謙虛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辦法。雖然你很有才幹,人家欣賞你就好了。你有沒有辦法,你自己知道。有道無道,自己知道,你自己很清楚啊。

我也很了解我自己,影響幾百萬的眾生,但是我沒有這個念頭。所以有的人常常想說:「慧律法師,我請你幾十次模擬都不答應,我能這個地方太小了,你都要講大的,小的你就不講了。」他把法師看扁了,我才不是這種念頭,我的念頭,我們是學過科學的人,最短的時間,用最短的,最少的精力,最少的經濟,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度愈多眾生愈好。你念過會計嘛?會計有這個邊際效用,你念過沒有?意思就是說,譬如我今天在體育場講,我在台北中華體育場講,有三萬個人,四天有十幾萬。人次,當然有重複的,哪我一次講經有三萬個人,雖然投資比較多的金錢,那你說,假設說一個道場,我一次度一百個人,三萬個人你要講幾百次?要講三百次啊!我哪有那麼多生命呢?三百場才度三萬人,那我今年已經三十六足歲了,年邁不惑之年,快四十了。生命不會很長,當然能度眾生愈大的場面是愈好。對不對?這樣一次就解決掉了!那麼麻煩幹什麼?要分批,一百個,一百個,那要講到民國幾年幾月幾號?所以說,師父並不是小地方不講,就是在小地方講,比較自私,沒有讓別人也有聞法的機會。在大的地方,大家都平等。你要你就自己來聽。

是這個原因啊!所以說,我們做了一件善事,不要因為別人沒有看到,我們就懊惱,就提不起精神。我們活得無愧,無怍,心安理得。就能夠得到內心得安詳。

有很多人,他貢獻了自己,沒有得到相對得回報,就充滿了牢騷。像我們寺廟裡面有大法會,以前那有一個學佛二十幾年的,一個老師姑,她很會煮飯,那個鍋鏟很大,炒炒炒,她從昨天晚上忙到今天的下午。結果因為她炒的,放的油放得重一點點,人家好意告訴她:「餵,老菩薩!這個炒菜,這個油稍微放多了一點。」她鍋鏟馬上放下:「你自己煮。」她這麼辛苦,只一句話,她就覺得前功盡棄了。所以她要相對的報酬,就是你要讚歎她。所以這講話不會講,我先告訴你,先教你怎麼講話。講話跟吃藥一樣,這個藥要是外面加一層糖的話,吃下去,甜甜的,到肚子裡面藥效發揮出來。口不會苦,病又好。當你要建議人家的時候,你要先讚歎他。會不會啊?不會,我教你,很簡單。譬如說一個小姐,她脾氣很懷很懷,那你要糾正她,你不能說:「小姐,你的脾氣壞死了,地獄客,將來跑到地獄去。」她一下子就:「沒有你這麼壞,沒有你這麼壞。我哪裡又像你這麼壞?你怎麼樣怎麼樣壞·····」就滿腹的報復心就出來了。我講話,我不會這樣子:「小姐,你真的很有氣質,也長得漂亮,真的。如果那個脾氣稍微降低一點,你就完美如西施。」她這樣一聽,熱滾滾,還是師父了解我。

人是凡夫,講話不要傷到眾生。所以我們人,就是受不了這個否定。我們人被否定的時候,他就有寂寞的感覺,落寞的感覺。不受重視的感覺。人很奇怪的,做師父也很難做。我為什麼不敢剃度女眾?女眾福報大,是非少,業障輕。這男眾是業障重,福報少。我以前又一位皈依的在家的徒弟,女眾哦!皈依是沒關係的,我就是福報不夠,不敢剃女眾。她來了,你要是跟這個女眾徒弟多講兩句話,那女眾徒弟就出去放風聲:「你不曉得,師父很偏心,每次事情都是叫她做,也不叫我做。」她是念會計的,當然就叫她做嘛。你是煮飯的,當然就是去洗香菇。不然你做什麼?你又不是念會計的,怎麼叫你辦會計的事呢?這個做法師很難做。很難的,真的。這個女人喔!真是很麻煩的動物。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你到底叫師父怎麼做?你告訴我,我怎麼做,你才快樂?你說。我不是講你們,我是講香港外面的,她們。你們很好喔!你們來聽經很好喔!(眾笑)

所以說,我們人受的了這個委屈,我們接受這個否定的存在。我們會昇華自己,能夠包容不同見解的人,才能夠成就自己。他的看法跟我不同,我原諒他,包容他,沒有關係。這樣你才愈了不起。要記住師父一句話:愈要讓眾生痛苦的人,這個人自己本身就更痛苦。要讓眾生愈來愈快樂,愈偉大的人,這個人愈快樂,愈偉大!這是一定的真理。一定的真理。

所以美國有一位法師,到台灣去說,你們這個台灣都不持戒律。他這句話一講,整個台灣的法師都對他反感。只有你有修行,他們沒有修行。我要是到美國去,我不會這樣講。你們美國的法師統統有修行,我慧律沒有修行。你說哪一句話比較有震撼力?當然是我這句話嘛!對不對?如果我當香港來,就說你們香港的法師都爛透了,只有我有修行。你們想想看,這怎麼能聽呢?我們再有修行,也不是這樣講法的。不要否認人家,你為什麼不否認自己?所以愈責備自己的人,愈受到上蒼的憐憫。愈讚歎自己的人,上蒼愈不原諒他。你說對不對?對的就鼓掌。怎麼那麼笨呢?聽那麼久也不會鼓掌。你不知道我喜歡人家鼓掌啊!對嘛,很熱鬧!很熱鬧!(眾笑)

所以我們吃粽子,屈原你們知道嗎?屈原,這個香港有沒有端午節的習俗?屈原是投汨羅江自殺,他懷才不遇,對不對?要我,叫我這樣自殺,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才不會幹這種傻事。我懷才不遇,我到山上隱居總可以吧!遇到昏君則隱,隱居起來。明君則出。如果這個國王很有辦法,我有辦法輔助他,我就出來。我不受欣賞,我就怎麼樣?就隱居嘛。你為什麼要投汨羅江自殺呢?不過也不錯,今天才有粽子吃。所以說,屈原是忠貞,愛國,可是他沒有佛教的理念。他要是有佛教的理念,懷才不遇沒有關係,將來有一天,因緣成熟,你再出來。他不懂因緣。這個時間跟空間的交會點上,不是他表現的時候,他想要一直表現自己,從來就自己搞得很痛苦。受不了這個委屈,後來就只有投汨羅江自殺。學佛的人不能自殺哦!學佛的不可以自殺。所以說,像屈原這樣的人,他絕對活不下去。活再自己憐憫自己的人,自己可憐自己。哎喲!我這麼大的才幹都不受重視,多淒慘啊!每天哀嚎,顧影自憐,自己同情自己。當他撐不下去的時候,只有結束自己的生命,毀滅自己。

所以我們要獲得安詳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只要只求心安。只求心安的意思,就是盡人力,聽天命。我已經盡力了,你不欣賞我,我也沒有辦法。就像你們請我來到這個地方演講,我已經盡力講了,你聽不進去,我也沒有辦法。沒有辦法。所以,我只求心安,因為我已經盡心盡力了,人家說我小場面的不講,我今天小場面的我也在講。對不對?還是講。

我這個人有一套我自己的人生哲學。有一個女眾,她先生有外遇,她跑去我的文殊講堂來,痛哭流涕。女人的慣性,習慣動作,哭得很淒慘。我說:你為什麼?她說:「當初他在愛我的時候,說沒有我,他會死。他現在有我,說他會死。同樣會死,可是名詞不一樣。他現在不要我了,我那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才剛出生一歲。哎呀!師父!我想要自殺,我活不下去了。」我就告訴她,如果能夠和談,找個方式好好地解決。我想他很喜歡你,你自己冷靜地迴光返照。自己自我檢討,是不是你的問題?「師父!我一定要死,我不行,不行,我真的撐不下去。我太喜歡他了。」我就說:「你為什麼不認命啊?」她說,「我是想要認命,可是師父!你沒談過戀愛,比不知道。這個感情是很難很難, It is very difficult. It is not easyt.So, 她說這很難,我一定要自殺,我活不下去了。師父!那我走了以後,希望你幫我收尸。」我說:「如果你要死,你到別的地方去,你不要從我講堂動下去。將來講堂鬧鬼,沒有聽眾,不可以這樣子。」她又哭。我說:「你要死,沒有人阻止你。」真的。人嘛,碰到這樣的挫折,人很奇怪,碰到這樣的挫折,她為什麼不想到認命?不想到自己解決的辦法?為什麼一定要走?解決自己的生命?所以她的內心沒有安詳。

再來,我們的內心,怎麼樣才能得到安詳呢?就是宰制官能,懲治我欲。宰相的宰,制衡的制,五官的官,能力的能。宰制官能,就是控制自己的慾望,懲治自己的慾望。譬如說你貪心,貪心。

這個我們女眾業障比較輕,到百貨公司去,一看,不買很辛苦。她明明也不穿,鞋子買了十幾雙,放了都長霉了。出國以後,東看也買,西看也買,買那些根本沒有用到,回來就放在冰箱裡面。有沒有這種習慣呢?有喔,是啊,我都有這種習慣了,何況你?所以說,我們這個欲,要稍微控制一下。節制自己的慾望,才不會那麼痛苦。

我們為什麼要控制自己的五官?這些感覺呢?我們為什麼會迷失呢?事實上,我們長時間的生活在迷失的鍋底裡面。我們根本不覺悟。一個人隨著自己的成長,加深了自己對慾望的追求。我們人隨時受著感觀的支配。因此佛陀說:感觀是虛偽的證人。這句話,佛真是了不起!我看到這句話,真是五體投地的佩服佛陀。感觀,感覺的感。感觀是虛偽的證人。就是我們的感覺都是錯誤的。虛偽就是不實在的。證人,我們往往以為外境是實在的,來證明它是真實的存在性。但是他不知道境界是假的,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有一天也會變壞的。所以因為我們的錯覺,對不對?所以我們活在這虛偽的世間裡面。

感觀是虛偽的證人。就是我們的眼睛證明的東西都是錯誤。耳朵聽的東西都是錯誤。他以為那是快樂的,結果追求的東西都是錯誤的。因此我們隨時隨地都受到感覺,簡單講就是錯覺的支配。我們看到美好的東西,我們歡喜。我們看了不順眼的東西,我們看了煩惱。環境好的時候,我們高興;環境壞的時候,我們煩惱。這種常常憤怒,高興,憤怒,不滿,悲觀,沮喪。在這種惡性循環的情緒支配之下,都是因為我們受到感覺的支配。我們的感覺錯誤。

像我們現在隨便講一下,講吃就好了。我們吃是先天性的本能,每一個人都要吃,但是這個吃,你要是吃素,這因果就比較小。為了這個吃,那麻煩大了,我聽說那個滿漢全席,不曉得是真的假的,我聽說,沒吃過。說什麼有猴子的頭,把它用什麼鐵錘鑿開,活生生的,把它鑿開來,然後翻起來,它哇哇叫時,吃它什麼?腦髓。我這樣聽到,就快昏倒了。 還有什麼,那個老鼠,剛生出來的,還沾醬油吃。吃下去,還吱一下。有這種事嗎?這個人啊,世界上最殘忍的動物就是人。所以哲學家說,老虎吃人,我們說老虎很殘忍;人吃老虎,我們說人跟老虎開玩笑。人很自私,最殘忍的動物就是人。就如煮雲法師講的:陸海空都吃盡了。三軍都統統吃盡了。所以我們不管經濟,怎麼樣的蓬勃或蕭條,我們吃的到處的餐館,吃的都是活海鮮。我們怎麼不假設:有一天我們吃熊掌,有一天我們把自己的手,剁起來去蒸。你看看那種味道是什麼?你怎麼不觀想一下?那個熊掌的肉,這樣割下來很好吃,如果來世換你被割下來,在那蒸,煮,炒,炸,你試試看!那種感覺怎麼樣?很辛苦吧?所以說,諸位最好還是吃素啦。假設不行的話,就吃菜邊肉。錯了,肉邊菜。肉邊菜,太快了。(眾笑)還要想一下,才笑得出來。

所以說,我們對物質的慾望,已經氾濫到一個極限了。這就反射出我們精神上的空虛,心靈的沉淪。我們沒有智慧,所以心靈的窮困,窘困,沒有智慧是心靈最可怕的貧窮。我們一個人沒有智慧,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我們沒有錢沒有關係。如果我們住著八坪的公寓,我們有智慧,也可以活得很快樂。真的。要是我們沒有智慧,再多的錢都沒有用。都沒有用。

像我個人來講,人家那個計程車,Taxi,人家一定要在那邊等,等到叫一輛有冷氣的,有這個Air condition 叫過來。我啊,坐計程車只有幾分鐘,我只要看到它是紅的計程車,我就叫。即使是老爺車,我也沒有關係,錢照付。我也不抱怨,我也不會下車。沒有冷氣也沒有關係,為什麼?人為什麼要執著這十分鐘的冷氣?而在那裡等上半個鐘頭。才叫得到計程車。你神經有沒有問題啊?為什麼一定要享受一點點的?如果是長途的,沒有辦法。長途的要幾個鐘頭,你沒有冷氣,就是沒有呼吸嘛。要是五分鐘,十分鐘,你把窗戶打開就OK了,就這樣子。

有一次,我真的很感動。有一個老菩薩,我一生一世都記得,有一個老菩薩,她信佛,她聽到我這個錄音帶以後,她非常恭敬的從。。。。因為她沒有兒子,沒有兒女,她已經七十幾歲了,她就是靠以前的一點點儲蓄在過日子。她才跟師父頂禮時,就哭泣,她說:「師父,我早就想自殺,但是因為聽到師父的《業力的探討》,講自殺一次,至少要自殺七次以上。因為八識田中都是自殺的觀念,所以我不敢自殺。我今天特別來請師父,到我那個地方去吃飯。」我嚇一跳。我這個人從來不答應人家,去什麼人他家去吃飯的,因為這個在家人的是非很多,很麻煩的動物。你今天你去,讓有錢的人請客,那個窮人她就會說「師父看他是有錢人,我也知道師父去,是為了那一包的供養,她有錢嘛,我們沒錢,他就不來。」很麻煩啦!我看到她這麼虔誠,我說:「好,我去你那邊吃飯。給你修這個因緣,福報。接受你的供養。」她很高興,趕快下跪頂禮,哭,她沒想到師父這麼慈悲。去了,沒有人,只有她跟我。她很自卑的,不讓人家知道,她不讓師父講她的名字。哎呀!我去的時候,她竟然是在窮人的地方,那個地方,木造的房子,很貧窮。裡面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弄什麼呢?弄那個黃瓜,黃瓜切片,弄醬油,弄醬油,然後炒一盤豆腐,然後煮個飯,煮個菜湯。她說,「師父!這個是我所有的東西。」我平常只有吃半碗,那天我拚命的吃,吃了一碗半,實在吃不下去了,跑去廁所吐一吐,怕她看到,又來吃半碗。她就很高興,非常高興。為什麼?滿她的願了。 我們要給眾生修福的機會,不分有錢沒有錢。有錢沒有錢。所以因此,我們為了這個覓食吃飯,我們已經忘了自己。我們沒有精神,我們的精神貧乏。我們沒有心靈的智慧,我們的心靈沉淪在慾望當中。所以我發願:愈貧窮的人,我就愈度他;愈殘廢的人,我就愈度他。我時常到這監獄裡面,為被判處重刑的人,去演講。判處死刑的也有啊。判處重刑犯的也有啊。去演講,愈苦的地方愈要度。不過我因為身體不好,體力受不了,我在台灣,一個禮拜,五天的課程,五天。現在還好啦,以前在全國的,從台大,清華大學,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一直上到高雄醫學院。上了十幾個,二十幾個大學,那個上課幾乎都是坐飛機的,飛來飛去的,沒有時間的。到文化大學去上課,一天上八個鐘頭,陽明山的文化大學冷到四度。我到文化大學去,蓋了三條被,還不會熱,整個晚上都睡不著。我一樣這樣上課。上到喉嚨腫了,破了,流血,還是上課。上課到那一些學生,聽師父在上課,大家都在哭,太感動了。我就是說,我答應你的事情,我一定用我的生命把它完成。

我這個人不會講謊話,所以你們一直請我,說怎麼樣,大陸演講,香港怎麼樣來演講。沒有那麼簡單。我要是答應,我一定來,要不就不答應,是不隨便的。君子一言九鼎,言出必行。這才是君子,何況是佛陀。對不對啊?說到這個地方,女人也有好處,當我在演講的時候,喉嚨咳出來都是血的時候,咳嗽,腫起來,到耳鼻喉科去的時候,那主治醫生說,師父!不能再上課了,你這個發炎得太嚴重,不能再上課。我一樣上課,那個女孩子就哭,跪著求師父,「你不要再上課,我們不要上課沒有關係。」她這樣哭:「師父!你好辛苦喔!」

女人就是有這個好處,會撒嬌。你聽她這樣哭,不苦,也不痛了,很有效。所以說,她比較柔和,男人就比較剛。比較剛性,對不對?所以我們要拿出我們菩薩道的精神出來,犧牲自己,來完成一切眾生的佛道。

再來,什麼叫做懲治我欲?談到這個慾望,有兩種慾望是控制不住的。第一就是飲食,第二就是男女。這個慾望是先天性的東西。你不吃你就會餓,沒有辦法。你長大了,就必須結婚,沒有結婚就會變成怪人。除非你出家。人控制不了這個欲,控制不了,沒有辦法。大家都很怕談到這種肮髒的東西。卻又無能為力,對不對?我這個人講經是比較不要臉,我不會覺得什麼敢講不敢講,沒有什麼不敢講的事情。本來就是很難,對不對?

你們結過婚,斷掉的舉手,你們結過婚,斷掉淫慾的舉手。夫妻已經不在一起的,你先生死掉的不算。沒有辦法的,沒有辦法的。所以說要懲治,要控制一下我們自己的慾望。知道嗎?要稍微節制。雖然你們是在家居士,但你們不是出家,出家是全斷淫慾。在家是要稍微控制一下,要斷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叫做無生。誰也沒有辦法,所以我們一個人合理的慾望,慾望是推動進化的原動力。那麼我們的祖先住在山洞,祖先住在山洞。我們今天如果還按照那樣子的話,那就麻煩了。我們因為有這個慾望,所以我們改善生活,所以一代一代的把生活的品質升高。所以合理化的生活慾望,它不是罪過,但是超出這個範圍,佛是不允許的。譬如說在家居士要持不邪淫戒。你夫妻以外的,你再多出來,佛是不允許的。因此超出自己範圍的私慾,這個是罪惡。因此我們知道,一個朝代的滅亡,大部分都是我們的慾望。我們的慾望就包括佔有欲,跟支配欲,領袖慾三種慾望。

所謂佔有欲,就是什麼事,統統是我的;支配欲,就是你什麼事,都要聽我的;領袖慾,就是什麼事,都是我最行。還有就是自我保存。我要保存我自己,要奠定我的形象。我盡力粉飾我自己,來讓你看到我最好的地方。但是我的壞處,統統看不到。所以大部分的眾生,都是虛偽的動物。言行不一,內外不一如。因此他事想自我保存,自我我欲。所以白天怕人晚上就怕鬼。

對啊!怕別人發現他的缺點。所以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的謊話來掩飾,彌補自己的缺點。我們的這些菩薩,這些佛友,千萬不要講謊話。常常吹噓自己的人,有一天這個(台語)就是氣球會爆的,Broken 。美國有一個大法師,他說他住的地方,統統都不會地震跟水災、風災。結果這個大地震,這下震得他招架不住。如果我慧律在講經時,我不會這樣子講。我住的地方該地震時,還是讓它地震。該颱風的不要太大就好,還是讓它颱風,沒有辦法。目犍連把釋迦族的五百人放著,移到天上去,因為釋迦族遇到業障現前,他希望解救這五百個人,時間過後拿下來,是一盆血水,都化為血。一個人業力現前的時候,誰都沒有辦法。說死就一定要死,誰都轉不了。定業不可轉。哪有說一個法師住的地方,就沒有地震呢?有啊。泰國沒有地震啊!沒有颱風啊?他沒有住在那邊,人家沒有地震,也沒有颱風。本來就不是地震區,它哪裡有地震呢?所以我們出家人講話,還是要保守一點比較好。保守一點比較好,不要一直講自己很行。人家釋迦牟尼佛都說自己是最平凡的人。對不對?不要欺誑眾生,動不動就說,你有什麼神通,你看得到什麼神,什麼鬼。不要這樣講。

人家問你:「慧律法師!你看到什麼?」「我什麼都沒有看到,我近視眼。」「慧律法師!人家說你有通。」「對啊!當然有通,我常常拉肚子,到廁所去都不用出力。都有通。」到廁所去,褲子一脫,不用力,不必用力的。一瀉千里這樣子。那也是通啊!哪有什麼通?笑死人了。為什麼要這樣欺騙眾生呢?為什麼要這樣欺誑眾生呢?所以這些外道會盛行,就是眾生無知。對不對就搞神通,對不對就去追求那一種一念咒就感應的,馬上送進龍發堂的。馬上送進神經病院的,那最好的。念一念馬上感應看到佛、看到鬼,看到那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這個不是佛法。

所以我們擁有感覺,感觀,這不是罪惡。感觀是我們生活的必須工具。它是我們的附屬。我們要控制它,我們不要讓它支配。人很奇怪,據說滿漢全席要吃好長的時間。吃一吃,吃飽了,然後再帶到後面去。用那個羽毛搔一搔,再讓他吐出來。坐著又繼續吃。吃完了又拖到後面去,弄一弄又吐出來,又拖過來吃。你說那個叫享受嗎?那個叫做折騰。哪有這樣吃一吃,然後又吐出來的?然後又吃又吐出來的?那不是跟餓鬼一樣嗎?

所以眾生要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慾望,控制一下自己的感觀。所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能夠做到這一些,那你就會處之泰然。有一句形容詞,形容這個慾望,是形容得非常好。它說欲是無底啊,是無底洞。慾望是無底洞,是永遠填不滿得。這句話是形容慾望是最強烈的,最好的、最恰當的。慾望是無底洞,沒有一個底,一個止境的地方。你不稍微控制一下,這很麻煩。所謂的權勢、物質、虛榮,這都不是真實的,也不是永恆的。它只是構成你生命的污點,煎熬,來懲罰你,使你迷失了方向,發狂。所以你必須控制它。控制權勢,控制物質,控制這個虛榮心,控制自己的貪瞋癡。你不控制它,它就控制你。你不讓自己的生活合理化,合理化在慾望當中,那你就麻煩了,禍患必臨。肚子餓了,有東西吃就好了;冷了,有衣服穿就好了、房子有避風避雨的就夠了。進一步把你的生命,都投資在智慧的追求。你要好好的反省你自己,要好好的淨化你自己。

再來,怎麼樣可以得到安詳?怎麼樣可以得到幸福的生命呢?要窮理徹源,識心達本。窮理就是你要追求這個真理,要用你的智慧發現它是真實的,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你再來相信。所以佛陀說,弟子們,你不要以為他是你的老師,你就對他所講的,採取信任的態度。你要透過你的理性,透過你的智慧。分辨它是真實的,是美好的,是善良的,那時候,你再來相信他。

所以說,人不要相信權威。佛陀說,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候是錯誤的。知道嗎?權威有時候會錯誤的。像高雄有一棟大樓,就是面臨海,有兩棟,一棟是濱海大樓,一棟是在什麼路,我記不清楚。是有名的設計師,設計那歐洲式的,結果那棟房子進竟然侵佔馬路三十公分。搬也搬不進去,也不能住,打也不能打掉,很麻煩的。那一棟就是空的,現在不曉得怎麼辦。佔有公家的土地三十公分。它式一個名人設計,結果測量錯誤了,建好了,一量,錯誤了。整棟,從這邊到那邊,幾億喔。所以你有時候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候怎樣?也會錯誤。

你要好好地自己去找出道理出來。找出這個道理地根本在哪裡?人的生命有根源,有根據,水有水源。人有人的本,木有根。你要找到那個根本,所以說智者不惑。有智慧的人,就不會迷惑。你想要斷惑,就必須有智慧。

再來你要識心達本。意識的識,心靈的心,達到的達,根本的本。識心達本,你要了解你的心,你就會達到本性的這個根本。你要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心。每一個人都三心二意,多頭馬。自相矛盾,互相牽制。沒有辦法讓心靈統一,讓生命全力集中發揮。因此我們沒有辦法真正表現出內在那種大智慧,大慈悲。正因為我們有表層意識,就是所謂的業力,這個業力就像色彩,一張白紙潑下去這個色彩,染污掉了,一個鏡子潑上黑墨,整個鏡子就透不出光明出來。業就是一種有形象的色彩,它染污了我們的本性。讓我們沒有辦法集中我們的生命。它分裂了我們的意識狀態。使我們過在不知不覺的業障當中,而牽制著我們,控制著我們。借著這個力量我們來生;借著這個力量,我們無奈何的交出生命。

人在迷迷糊糊的之下,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之下生出來。在座諸位,你知不知道你父母親要生你?你知不知道你為什麼,跑來你父母親的這個家庭?你知不知道你要出生在香港?統統不知道。人在迷糊的狀態之下來投胎,在無奈之下交出你的生命。對不對啊?所以人的生老病死的必然性非常自然。可是我們因為碰不到佛法,不了解業力的牽引。業不了解真理的存在,所以我們不了解冥冥當中有一股力量的存在。在基督教裡面講,它就是神的控制,神的安排;在佛教講,它就是業力的牽引,業力的牽引。

所以在神的安排之下,他只有二世的觀念,今生今世到死後的觀念,審判你;在佛的觀念是因果的觀念。好比說在座諸位,你們的相貌不一樣,你們的福報不一樣,你們的讀書不一樣,智慧不一樣。為什麼?佛經裡面講,都有因果的。有因跟果的關係,中間一個緣,所以佛教講的比較徹底,它有前世今生跟來世。這貌相,誰不喜歡長得比較英俊一點的?誰喜歡長得矮的?你知道我在講誰了?所以說我們三心二意,多頭馬,自相矛盾。我們內心牽制來牽制去,內心沒有辦法完成統一,沒有辦法集中精神。我們就這樣迷迷糊糊、糊里糊塗的過一生,什麼也不了解。

所以我們要努力認識自己。記住,要常常修正自己,改變自己,不要改變別人。有人立志,會感化別人,改變自己重於改變別人,是解脫的根本。我們人一直想改變別人,所以每天過著很痛苦的日子,他又不聽我的話,標準看法又和我不同,我講他又不聽,到最後男人最不要臉,用打的;女人最脆弱,用哭的。每一個人都想改變對方,錯了。我不想改變對方,我今天來,我只想改變我自己。這多灑脫,多自在。對不對?

人往往不能改變自己,卻想改變別人。不了解自己,卻想了解別人。因此他長時間生活在惡性循環的痛苦悲憤當中。不悟道嘛!認識別人是沒有用的,認識別人你能做什麼?他人很壞,你說那人很壞,跟我有什麼關係?那個人很笨,更笨,跟你有什麼關係?是不是啊?所以說,人要改變自己。所以我們的心是無常的,我們都是認賊為子,認那個賊。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世間是無常的。可是你又不了解你的心是無常的。你又很肯定你自己。但是你只要了解,你內心裡面知道無常的觀念,又不肯否定自己,否定就是看破。無我,無常就是無我。所以這個表層意識不是你。我們每天過得煩煩惱惱的,不悟到這個無常苦空的東西。

所以六祖壇經有一句話,煩惱即菩提。意思就是,沒有煩惱,你連菩提也不會感覺到。要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你就必須了解菩提是什麼。菩提就是智慧。我們後來的人,常常講錯話。他念: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不對!不是這樣子的。煩惱即菩提,是對的。煩惱即菩提,不是說煩惱就是覺悟。菩提就是覺悟啦!不是這個意思。就是煩惱的當下,如果你能悟道,你就是佛。知道嗎?當下。但是如果煩惱即菩提就對了。如果你講菩提即煩惱,就錯,菩提不能變成煩惱,成佛以後就是成佛。菩提即煩惱,這是方便講。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了,他煩惱眾生不修行,他本來就沒有煩惱,可是一定要這樣假設說,對不對?假設說我很煩惱,眾生他不修行。

所以菩提即煩惱,是不對的,不可以這樣講。那我們說,這個人悟了,那悟了什麼東西啊?就是窮理徹源,識心達本。也就是說,當下的一切問題,一切問號統統消失。一切迷茫統統解決了,一切情執統統斬斷了。一切業障統統消失了。它留下來的,只有生命的兩個字,就是「安詳」。徹底的安詳,徹底的體悟。

所以,因此每一個人要窮理徹源,所以說,萬法本閑,唯人自鬧。萬法就是天地萬物,它本來就是寂靜的。本來不生,沒有所謂的滅。一切法本來就是不生不滅。萬法本閑,閑著就是沒事啦,天地萬物本來就是沒有事情。唯人自鬧,只有你自己在鬧自己。

所以佛法,是不住無為,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就是不安住在無相的菩提涅槃道路上。不盡有為,也不可以除掉這些有為法,意思就是無為當下就是有為,而有為當下就是無為。無為、有為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如果有人跟你吵架,而你的心還很安詳;如果有人傷害你,而你的心很安詳;有人偷了你的錢,你的心還很安詳;有人鬧,大鬧你,鬧得你實在是有些招架不住,可是你因為你有佛法,還是覺得很安詳。你就做到了,你就會慢慢,慢慢得到生命。

所以要了解生命,透視生命,要從兩個字下手,就是觀心。觀察自己的心,觀照自己,觀照自己從哪裡下手?從反省,反省自己。講話的時候要小心,盡可能不要多講話。所謂言寡尤,行寡悔,可以無大過矣。這是儒家的思想。就是你要講話的時候,少有悔恨。你所做的事情,也很少悔過。別做了以後才後悔,這樣可以無大過。

觀察,觀心,觀照自己,讓每一個念頭,統統不要放過。要常念,這個念頭是怎麼來的?這個念頭現在在想什麼?這個念頭這樣子繼續下去,是不是會產生副作用?會產生惡果,會產生趨勢自己,去造自己不願意造的惡業。所以找到了念頭,當下,你就會發現,念頭本是虛妄。你就會發現無念才是本來真正的面貌,本來面目。所以禪宗裡面講的,無上真人,本來面目就是無念。

無念有很多人誤會,無念就是沒有念頭,不是。無念是沒有眾生的我法二執的念頭。但是有自性的妙用,名為無念。你的無念什麼都沒有的話,那菩提自心能生萬法,那要怎麼講呢?對不對啊?所以我們要是能夠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的真心,就是我們所講的,不生不滅的清淨的本體,那就是無念的本性。我們要守住它。守住它才不會迷失。所以妄想,它就無法在真相裡面逗留。所以說我覺故我在,就是要守住我們的本心。守住我們的根本。那麼我們要把這個心,平常要把這個心,放在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要精進的觀照自己,精進的認識一些事相。透視我們的人生跟宇宙不要受到干擾。所以安詳是什麼呢?安詳事內心無愧於天地,無愧於眾生。安詳是保持合理的慾望,不放任自己。安詳就是宇宙證悟到真理的最究竟。當你證悟到安詳的時候,你就活得很灑脫,活得很自在,生命充滿了活力。實現台灣人講的,無罪一身輕,無罪一身輕。所以說,安詳是什麼?用幾個來描述,安詳是心浮氣躁的人,感覺到無比的清涼;安詳就是心浮氣躁的人,感覺到無比的清涼;憤恨無比的人,感覺到無比的溫馨;煩惱痛苦的人感覺到非常的舒暢;心灰意冷的人覺受到最大的鼓勵。你的生命就真正的有無量的燦爛。

所以我們如果每個人都把安詳散播到社會,國家,那這個國家,人人會守法律,國家就會強盛。任何的惡勢力都不會侵害到國家,因為每一個人都活在安詳之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以你有能力的話,你就把這佛法散播出去。就像現在有很多的錄音帶,錄音帶,就去買買錄音帶,送給人家也是一種功德,對不對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轉紛諍為正義.化戾氣為祥和

面對今日社會種種紛諍、不安、惶惑等亂象,我們要如何...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

慧律法師《幸福與安詳》

安詳,是真正的生命。心裡面沒有祥和之氣的人,永遠得...

淡然面對一切

關於清政府任命劉銘傳為台灣總督,有一段小故事: 當時...

內心安詳即大富之業

富不限於財物的富有,道德學問的修養是無形、無價的財...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慧律法師《強烈的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

當你擺平自己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沒有所謂的不平

什麼叫無量層次關係呢?比如說,這是一個zero,這是三...

修行有什麼快捷方式

問: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貪、嗔、癡、慢、疑等習氣? 慧...

慧律禪師禪語精選

1、 觸目所及,與萬物為敵,是謂之凡夫。   2、 當...

念誦《普賢行願品》能得到五種果報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

夢裡五家財

這一生都是在做一個夢,在夢境裡面我們常常不知道是夢...

【佛學漫畫】八正道

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踐行善法,才是為自己鋪設的最佳...

聖嚴法師《擁抱孤獨,擁抱親密》

有時候,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對我訴說著「人在江湖,身...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

空是什麼意思?

空是什麼?就是緣起無自性。這個不太好懂,第一次聽到...

往生淨土的三部曲

一、信資糧 首先,我們來聽聽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資糧...

誰沒有熬過

初中畢業後,他開始自謀生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建築工,...

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

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

這樣的時代,罪業眾生該如何解脫

在佛的正法的時候,行人的根機都很殊勝,善知識如林。...

維摩詰患病示苦

佛陀率眾游化至毘耶離城,城中有一長者名維摩詰,雖身...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難

我們妙音念佛小組是二〇一〇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開始共...

【佛教詞典】無哀無愍無有傷嘆

【無哀無愍無有傷嘆】 p1088 瑜伽七十二卷三頁云:復次...

【佛教詞典】祇哆槃林

(地名)誓多林之意,...

【視頻】妙境法師《嘴巴皮和真實修》

妙境法師《嘴巴皮和真實修》

【視頻】臨命終成功往生的心要(淨界法師)

臨命終成功往生的心要(淨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