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釋迦古佛示現的啟示

大安法師  2019/07/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釋迦古佛示現的啟示

釋迦牟尼佛是古佛再來,在娑婆世界這一期的示現中,他是個歷史人物,不是一個神話人物。作為迦毗羅衛國的一位太子,他看到了世間生老病死的無常,人生八苦的煎熬。為解決人生的終極問題,他捨棄王位,出家修行,追求解脫,苦行六年,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

一尊佛出世,那是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的事情。大梵天王作為一大千世界之主,了知這件事情,就代眾生來請法,請佛轉法輪,而且忉利天王也來請,一共有三次的請法,釋迦本師才默然接受。

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為界外法身大士稱性宣說《大方廣佛華嚴經》,被稱為佛五時說法中的「華嚴時」。在會的聲聞眾都如聾似啞,不能聽聞信受,更不用說五濁凡夫了。

佛由此觀察到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機陋劣,還不能為他們稱性宣說一乘法,不得已由一乘法開出三乘法,講四聖諦、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就這樣循循善誘,由實開權,建立化城,最後會三歸一,開權顯實,於是相繼有了「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連同最初的「華嚴時」,形成了釋尊一期應化的 「五時」。這就是所謂通途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的施設。

在這五時說法的過程中,又開出了一個平等普度一切眾生的特別法門,就是被稱為勝異方便的念佛法門。

一代時教的五時有別五時和通五時,念佛法門屬於通五時。在「華嚴時」就開始宣說念佛法門,善財童子歷經五十三參,最後至普賢所。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華藏海眾,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後的「阿含、般若、方等、法華涅槃時」也都在宣說念佛法門。真可謂一代時教,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佛說無量壽經》講到,我們在娑婆世界能夠聽聞到這部經,能夠信樂受持,依教奉行,那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就是說沒有比這個更難的事情了,這是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

它的難信就在於,念佛法門的事理、因果、性相是全體建立在佛的境界當中,離念靈知。

佛的大慈悲心、大平等心和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善巧,才凝聚成這個念佛法門;而我們凡夫都是帶著有量的、生滅的、狹劣的、我慢的心去理解、去接納念佛法門,就容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所以,蕅益大師說,念佛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九法界的眾生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信受,不能理解。

我們這些沒有智慧的業障凡夫該怎麼辦?我們就要以謙卑的心態來仰信,來尊信,從這裡契入。

《淨土資糧信願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往生是活著去還是死後去

問: 請問,當人往生去極樂世界時,是活著去或死後去...

讓阿彌陀佛住到心裡來

有些人問: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實際念佛也離不開...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

《無量壽經》十二次翻譯帶來的啟示

《無量壽經》在大乘佛典當中的獨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

念佛消業的故事

當我們的心靈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我們未來...

【推薦】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詳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虛套。...

宣化上人:老實念佛

「末法時代,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推薦】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觀作一個總結。偈頌一是偏重在...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千經萬論偏重指歸極樂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諸佛,淨土無量,經論偏指歸極樂者,略...

禪是佛心,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心

問: 有師父提倡禪淨雙修,強調戒定慧,主張打坐,要學...

在睡眠之中獲得光明之相

睡覺可以繫念佛號、默念佛號,不要出聲,隨著呼吸來系...

阿彌陀佛跟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緣

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讚西方? 答:此亦非善問。假使...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朋友。大致來說,有以下四種類型:...

禪觀了解過去,淨土規劃未來

當我們談現在,其實是離不開過去,也離不開未來;如果...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佛陀的慈悲開了很多很多的...

哪個法門消業障效果最好呀

問: 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告訴我們...

【推薦】覺海慈航

(一) 什麼是佛教 問: 創造佛教的人是誰? 答: 這...

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貴

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

這些祖師為何要把參禪放下而轉修淨土

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

初一十五為什麼要敬香禮佛

問: 為什麼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禮佛?有什麼淵源...

貪瞋癡是一切惡果的罪魁禍首

佛教認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貪瞋癡是人...

楞嚴經講什麼

關於這個《大佛頂首楞嚴經》,這部經典的內容,正好可...

空觀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觀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經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印光大師: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臨終欲不昏沉,必須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臨終...

【佛教詞典】深經

宣說諸法實相甚深妙理之大乘經典的通稱。...

【佛教詞典】思議

【思議】 p0851   無性釋九卷十一頁云:言思議者:謂...

【視頻】懺雲老和尚的修學回憶

懺雲老和尚的修學回憶

【視頻】惠空法師《佛經與祖師語錄對禪修之價值》

惠空法師《佛經與祖師語錄對禪修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