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的眼睛為什麼往下垂

2015/01/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的眼睛為什麼往下垂

追求幸福是人類的共性,但人們對於「福」的認識和態度,卻有著高下之分天淵之別。現代商品社會以鼓動人們的消費需求來推動經濟的發展,商家挖空心思用各種手段招徠顧客,誘發人們的購物慾望,藉以刺激市場的繁榮。如果人們的消費觀念基於正當的物質要求與精神要求,這本來無可厚非;然而過分地刺激消費,就會縱容奢糜之風,造成巨大的浪費。

此種奢靡享樂如果是不惜耗損地球資源,破壞生態環境,那就是禍及人類遺害子孫的更大的罪過了。愚人只知道祈福和享福,智者才懂得惜福和造福。惜福,自古以來始終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

我在靜思精舍上了三堂生動的「惜福課」,那是我與證嚴法師三次同桌用齋的寶貴收益。最近,中央電視台播映的連續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四皇子(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在用餐時不僅吃素,還在吃光飯菜之後用白開水涮淨碗碟裡的汁,全部喝下不浪費一滴油水。青年觀眾會以為這樣描寫一位皇帝未免有些誇張,殊不知虔誠的佛教徒都是這樣做的。劇中多次說他篤信佛教,再沒有比這一筆更有說服力的了。

看到此處,我一下子又回憶起來了當初和證嚴法師共進齋飯時的同一細節:餐桌上放著一把潔淨的茶壺,卻沒有備茶杯,用餐時大家也沒有動那壺。我正在猜測茶壺的用途,只見第一個吃完的慈師父拿過壺來倒出一些白開水,用水把碟涮淨倒入碗中,再把碗裡的水晃了晃將油水涮淨後一飲而盡。證嚴法師和他所有的弟子都是這樣做的。這種珍惜食物,杜絕浪費的動作像一個定格鏡頭,永遠銘刻在我心中。從那以後,我自己和家人極少浪費盤中餐,到飯館有應酬也把剩下的飯菜帶回家去。事情雖小,但問題不止於飯菜,而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已經享受到的幸福。

我們離開花蓮後,輾轉台中到東海大學作文學講演。回到台北以後,聽說證嚴法師來到台北對隨眾作開示,我為有緣份再見到他心裡非常高興。我們一行趕到了佛教慈濟會台北分會,有幸又一次聆聽了證嚴法師的講演。證嚴法師娓娓動聽的話語,至今猶在耳畔。

「佛陀的眼睛總是往下垂的,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他柔聲問到,然後作出解答:

「佛陀垂目,是慈眼視眾生,體察世間悲苦。另一層意思是:佛陀的眼睛總是往下垂,不會往上看,物質環境往下比,修養人格往上比,上下有分寸,才是人生啊!」

聽了這一席話,我才懂得了佛門弟子見了人垂首斂目的原因了,原來他們這也是隨時隨地的修行啊!由此,我又記起了證嚴法師多次強調「佛陀要我們懂得惜福」的教誨。在《靜思語》中,他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闡述「享福,惜福,造福」的關係,勸告世人不可放縱貪慾,過分追求物質享受: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世間物質原只是一種潮流,太平年代金銀玉石是寶,而戰亂時期米糧布衣是寶。世間所謂‘有價’的東西,完全是在於人心裡的潮流及虛榮心的作祟。」

「道心即是理性。慾念如果擴張下去,就會埋沒理性;而理性如果能發揚起來,就可以制止欲心。」

「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我想,不應該把這些充滿人生智慧的箴言警句看作是布道勸善。無節制的放縱物慾並未給現代人帶來幸福,反而帶來了孤獨.空虛.煩惱.冷漠等「現代人綜合症」。無論是從保護地球環境的需要,還是改善人的精神生活,返朴歸真,去貪就簡,古老的佛學思想都是醫治人們心理疾患的一劑良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在富裕中親嘗貧困

爸爸有時候,會給我們一種處境,要我們自己去體會。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整個中國陷入了戰爭之中。...

奉行惜福節儉的生活

古往今來有很多道德君子,給我們做了惜福的好榜樣。特...

出現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懼也不要瞋怒

在修行過程中都是凡夫,對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沒有熱情...

為什麼不應該買珍珠

珍珠、海珍珠事實上是一塊從蠔肉潰瘍而成!當一些寄生...

我為什麼走上素食主義

轉貼:小的時候,對於姥姥,一個27歲便守寡,獨自在艱...

從此這個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這是真實的故事,發生在許多年以前。 那時候,槍殺、亂...

此行能證得大福大慧優雅的容貌

佛法與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講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遠離五種邪命

緣有兩個,第一是遠離惡緣,遠離惡緣就是要遠離五種邪...

兩位諍友

【原文】 予初出家時,皋亭茶湯寺老僧,以誕日延予齋。...

【推薦】不要倒霉了才來學佛修道

像你們又修道又念佛又學密宗,其實我當年也一樣,反正...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們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嗎

問: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學修,弟子經常以他們的名義...

菜裡面有蒜,把蒜挑出來,這個菜還能吃嗎

問: 在外面吃飯,菜裡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來,這...

聰明的理髮師

很久以前,有一個智慧大臣請一個理髮師修面。理髮師給...

不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附庸

林青好像總是在忙。 上學時,忙著學習,忙著考好學校...

若能放下,即時解脫

最近看到蘇軾的一首詞《行香子述懷》,詞云: 清夜無塵...

冤親債主是指哪些

問: 請問冤親債主都是指已經去世的人嗎? 體恆法師答...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修行人大忌:說人長短是非

修行人大忌,說人長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幹己者,口...

死亡不可怕,問題是來生去哪裡

這個臨命終的處理,一般的社會的醫學者跟佛弟子的看法...

把聽經聞法納入你的功課裡面

【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佛法,為什麼他的身口意沒什麼改變...

動靜不斷用心,一年多後工夫得力

一九五七年雲居山有一位星明師,四十八歲,原是軍人,...

煽風止沸

古人說:以德伏人者昌,以力伏人者亡。世間大多都是以...

惡行可以掩蓋一時,卻不可能掩蓋一世

離開青青草原的灰太狼一身的輕鬆,我一定不會回來的!...

【佛教詞典】阿揭

(飲食)阿揭陀之略。譯曰無病。出於可洪音義四。...

【佛教詞典】寶篋印塔

安置寶篋印陀羅尼之塔。依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

【視頻】《南無大輪金剛陀羅尼》慧律法師念誦

《南無大輪金剛陀羅尼》慧律法師念誦

【視頻】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

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