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一卷

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如來神力所持之處,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前後圍繞,而為說法,皆已成就普賢之行,普賢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時眾會中,有十菩薩摩訶薩,各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眷屬,從十方處,忽然出現,皆坐無礙莊嚴師子之座,其名曰普光藏菩薩、甚深藏菩薩、威德光明藏菩薩、雲音藏菩薩、金剛藏菩薩、普音不動威光藏菩薩、普名稱威光藏菩薩、山王不動威光藏菩薩、普現眾像威光藏菩薩、十力清淨威光藏菩薩。彼諸菩薩出現之時,於此會中,唯除普賢,其餘一切菩薩大眾,靡不傾動,所有威光亦盡不現。一一菩薩,皆雨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香雲、塗香雲、鬘雲、衣雲、寶蓋幢幡雲、清淨世界雲、眾寶樓閣雲、菩薩眾會道場雲、大光明網普照雲、菩提道場莊嚴雲、如來形像袈裟雲,各興如是不可思議諸供養雲,充滿法界,供養如來。斯諸菩薩所坐之座,眾寶莊嚴,微妙清淨,於彼一一莊嚴事中,普現一切無量世界、無量眾生、無量諸佛、無量菩薩,又現不可說不可說過去未來無量世界,及彼諸佛,現坐道場,為化眾生,轉妙法輪,諸菩薩眾,供養如來,淨修一切波羅蜜行,常無斷絕。

爾時眾會,咸作是念:「此諸菩薩,從何世界諸佛所來?」即共請問普賢菩薩。

時普賢菩薩,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汝等各自推其來處。」

時無礙眼菩薩,則入普迅疾三昧、遍至三昧、明照法界三昧、具一切神通三昧、了一切境界三昧、現一切眾生身神通三昧、知一切佛剎三昧,入如是等十阿僧祇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三昧,以三昧力,自見其身,悉詣十方一切世界乃至一切微塵處中,而不能見彼諸菩薩所從來土,及於如來修梵行處。其餘一切菩薩大眾,各各別入菩薩三昧,皆不能見,亦復如是。咸從定起,白普賢菩薩言:「我等各入十阿僧祇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三昧,了不能見彼諸菩薩所從來處。」

普賢菩薩復告之言:「彼所從來諸佛國土,甚深廣大極難可見,汝等今可更共推求。」

時諸菩薩,一一復入十佛剎微塵等菩薩三昧,求亦不見,各以其事,重白普賢。

爾時,普賢菩薩,從座而起,上昇虛空,右繞世尊,無數匝已,即於空中,普觀眾會,作如是言:「諸佛子!汝觀佛身,無礙莊嚴,三世平等,法界諸剎,無不普入,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一切如來、一切菩薩、一切眾生、一切諸趣,靡不影現如來身中,隨諸眾生心之所樂,悉令開悟。汝等應住普境界眼、盡虛空界清淨慧眼、了一切境廣大智眼,又應普請十方一切諸佛護念,皆應一心,離一切處、一切依止、一切執著、一切諸有,觀如來身,應入十力微細境界,於一境界,了達一切無盡境界,觀如來身。」

時諸菩薩,敬順其教,咸向如來,頭面作禮,一心瞻仰。忽見世尊毘盧遮那,雙足輪中有世界,名法界輪,其土有佛,名法界莊嚴王,住世說法;彼普光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雙[跳-兆+專]中,有世界名無礙藏,其土有佛名無礙淨光,住世說法;彼甚深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雙膝中,有世界名真金藏,其土有佛名金藏王,住世說法;彼威德光明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雙股中,有世界名一切寶莊嚴藏,其土有佛名眾妙光,住世說法;彼雲音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其臍中,有世界名毘盧遮那藏,其土有佛,名毘盧遮那威德莊嚴王,住世說法;彼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其心中,有世界名勝光藏,其土有佛名妙相莊嚴藏,住世說法;彼普音不動威光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兩肩中,有世界名金色,其土有佛名金色王,住世說法;彼普名稱威光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其口中,有世界名妙寶莊嚴,其土有佛名無量光嚴王,住世說法;彼山王不動威光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其眉間,有世界名法界無盡藏,其土有佛名三世無盡智,住世說法;彼普現眾像威光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於其頭中,有世界名覆持不散,其土有佛名寶花積,住世說法;彼十力清淨威光藏菩薩摩訶薩,與十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菩薩摩訶薩俱,從彼佛剎,來此會坐。

時諸菩薩,既見如是無盡世界如來道場菩薩眾會佛神變已,一一皆得法界藏三昧,等十佛剎微塵數諸大三昧一切法地陀羅尼,等十佛剎微塵數諸陀羅尼離垢藏般若波羅蜜,等十佛剎微塵數諸波羅蜜力電光,等十佛剎微塵數一切智電光。

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諸佛子!此法唯是行普賢行,為善知識所攝受者,乃得聞見。是故汝等,於此法門,作金剛心,增上意樂,護持讀誦,勿令忘失。」

說此法時,彼諸菩薩摩訶薩等,歡喜信受。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上篇:普賢菩薩行願讚

下篇: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華嚴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註音版】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註音版】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

大方廣佛華嚴經(4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一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

佛說菩薩十住經

佛說菩薩十住經一卷 東晉三藏祇多蜜譯 佛說菩薩戒十二...

樂邦文類

樂邦文類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復於諸苦趣也。指樂邦令...

佛說越難經

佛說越難經 西晉居士聶承遠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佛說勝義空經

佛說勝義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薩曇分陀利經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佛在...

【註音版】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法孫繼忠集 景德四年六月十五日。...

【佛教詞典】四食能攝後有

【四食能攝後有】 p0458 瑜伽九十四卷十八頁云:又由段...

【佛教詞典】現在五果

(術語)以十二因緣配於三世言之。一、識,胎內受生之...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世間的因果報應,跟人的善惡業力是直接關聯的,如影隨...

古人的仁慈之心

這是《閱微草堂筆記》裡的公案。一個鄉村有一位長者,...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

人,爭個什麼呢

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 有錢萬貫,也是黑白一天;...

「阿彌陀」具有哪些含義

阿彌陀是印度話,阿翻成中文叫做無;彌陀翻成中文叫做...

皮膚粗糙不乾淨,是什麼罪業導致的呢

一鬼問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婦。我應直宿。而不見納。...

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

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

怎樣才能夠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呢?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當下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華嚴經淨...

夢參老和尚《用普賢十大願念阿彌陀佛》

和尚慈悲,諸位執事慈悲,大眾師父慈悲,請坐下。今天...

黃庭堅戒淫發願文

我從昔來,因癡有愛,飲酒食肉,增長愛渴,入邪見林,...

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

【視頻】《現在賢劫千佛名經》女聲念誦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女聲念誦

【視頻】《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