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為什麼相愛的人,反而會相互傷害

聖嚴法師  2011/07/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為什麼相愛的人,反而會相互傷害?

聖嚴法師答:人的恩怨瞋愛都是並行的;如果只有愛,沒有其他的情緒,就不是普通人了。一般的人,愈是對愛的執著太深、太強,就會愈希望對方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變成自己夢想中的那個人;但是,自己卻不一定會變成對方夢想中的人,只會單方向地要求對方服從自己的理想。只有單純的愛而沒有衝突、沒有恨,這樣的愛,大概是少數;或者,只有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能夠有這種不求回報的愛。

在男女關係中,有愛、有恨,就算是愛的時候,為對方無條件犧牲的人,都不見得是真正地為了對方著想,反而是一種「投資」;也就是說,以自己的犧牲來換取對方的愛,換取什麼呢?

換取對方言語上的承諾、安慰,或者具體行動的展現。

舉例來說,對方接受了你的愛,就該拿什麼回報呢?一聲謝謝,或是行動上與你配合,聽從你的意願;或是以身體作為回報。這樣有條件、要求回報的愛,都是愛得太辛苦;有了期待,也就難免衝突,當對方的表現不如你的期待,難免抱怨或責怪,也就會互相傷害。

這樣有所求的愛,引來的痛苦,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比如嫉妒、疑心、佔有心,想要佔有對方的一切:人、時間、行動,甚至是對方的思想,「一切以我為中心」,或是「只能依照我的方式,不能有別的想法」。這樣,被愛的人會快樂嗎?

這樣的愛,是禁錮的愛。輕微些的,希望對方重視自己,所以付出愛,期待著愛的回報,可能雙方相安無事。但是,兩個成長背景、性格、教育程度都有差異的人,怎麼可能事事相同?

因此,為了討對方歡心,所以要施恩於他,送禮物、邀約出遊、投其所好,滿足對方的需求。有位先生在婚前為了展現愛意,告訴女朋友:「婚後家事都由我來做,你不必動手。」結婚之後,丈夫要上班又要做家事,太太果真一動也不動。丈夫開始抱怨,太太說:「誰叫你以前這樣承諾呢?現在一定是你不愛我了。」兩人於是變成怨偶。

明明相愛,但要求對方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對方做不到,愛也就打了折扣,或者互相傷害。如果對愛付出,而沒有任何條件,也不求回報,還能夠相互包容,這樣的愛,才能不受傷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

接觸佛法半年多,為什麼對佛法沒有什麼疑問

問: 我較深入地接觸佛法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別的師兄...

這樣的罪惡凡夫,還在彌陀救度範圍中嗎

問: 末法時期眾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們這些上班...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問: 請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六個方法對治煩惱

問: 大師您好,我自己很容易為一些小事而感到煩惱,也...

【推薦】佛陀生氣

凡人很容易生氣,佛陀是不是也會生氣呢?佛陀當然會生...

學會世間上的兩種快樂

問: 經常會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對別人好往往結果會...

出家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問: 出家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濟群法師答: 什麼...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聖嚴法師《放焰口做什麼》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餓鬼。鬼道眾生分為三等: 1.在...

不只關懷,更要包容

「關懷」與「包容」很類似,但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不同...

聖嚴法師《安心就能安世界》

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

攝耳諦聽 佛號不斷

今天和大家總說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亂,...

「至信」與「至樂」的含義

至信就是深信,裡面不夾雜懷疑。法相宗裡說信是一個善...

如何看待淨土宗行人是「自了漢」

問: 有人說我們淨土宗行人是自了漢,您怎麼看待? 道...

學佛人常犯的三個毛病

第一個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間不知道運用佛陀的智慧,...

學佛人必須遠離這五種不正見

經典裡面所開示的五種不正見,這五種不正見就是凡夫和...

在寺院吃飯為何不能講話

當你第一次在寺院隨出家人吃齋飯時,定感到新鮮:出家...

其實,你謗法的次數不少

凡是不怕後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個惡趣車,就落到惡趣...

念珠有哪些意義

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線貫串一定數目之珠粒,於稱名念佛或...

參禪與念佛是一件事

參禪與念佛,在初發心的人看來是兩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淨土正行,尤以念佛為首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

佛像的真義與不敬的果報

恭敬佛像之學處分三: 一、真實義;二、以公案說明不敬...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說法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一...

【佛教詞典】犯處

【犯處】 p0521 瑜伽六十八卷八頁云:云何犯處?略有十...

【佛教詞典】瞻病人求病人食

行事鈔·瞻病送終篇:「十誦,當隨病人所須,問病因緣...

【視頻】大安法師《猶如明鏡,睹其面相》

大安法師《猶如明鏡,睹其面相》

【視頻】淨界法師《大藏經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嗎》

淨界法師《大藏經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