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五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眾生佛性猶如虛空,云何名為如虛空耶?」

「善男子!虛空之性,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非過去。何以故?無現在故。法若現在,可說過去,以無現在故,無過去亦無現在。何以故?無未來故。法若未來,可說現在,以無未來故,無現在亦無未來。何以故?無現在過去故。若有現在過去,則有未來,以無現在過去故,則無未來。以是義故,虛空之性非三世攝。善男子!以虛空無故,無有三世,不以有故無三世也。如虛空花,非是有故,無有三世。虛空亦爾,非是有故,無有三世。善男子!無物者,即是虛空,佛性亦爾。善男子!虛空無故,非三世攝;佛性常故,非三世攝。善男子!如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無變易。以是義故,無有三世,猶如虛空。善男子!虛空無故,非內、非外;佛性常故,非內、非外;故說佛性猶如虛空。善男子!如世間中無罣礙處,名為虛空。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一切佛法無有罣礙,故言佛性猶如虛空。以是因緣,我說佛性猶如虛空。」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佛性、涅槃,非三世攝,而名為有。虛空亦非三世所攝,何故不得名為有耶?」

佛言:「善男子!為非涅槃名為涅槃,為非如來名為如來,為非佛性名為佛性。云何名為非涅槃耶?所謂一切煩惱有為之法,為破如是有為煩惱,是名涅槃。非如來者,謂一闡提至辟支佛,為破如是一闡提等至辟支佛,是名如來。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善男子!一切世間,無非虛空對於虛空。」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世間亦無非四大對,而猶得名四大是有。虛空無對,何故不得名之為有?」

佛言:「善男子!若言涅槃非三世攝,虛空亦爾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涅槃是有,可見可證,是色、足跡、章句,是有、是相、是緣、是歸依處,寂靜、光明、安隱、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攝。虛空之性無如是法,是故名無。若有離於如是等法更有法者,應三世攝。虛空若同是有法者,不得非是三世所攝。善男子!如世人說,虛空名為無色、無對、不可覩見,若無色、無對、不可見者,即心數法。虛空若同心數法者,不得不是三世所攝,若三世攝即是四陰,是故離四陰已,無有虛空。

「復次善男子!諸外道言,夫虛空者即是光明,若是光明即是色法。虛空若爾是色法者,即是無常,是無常故,三世所攝。云何外道說非三世?若三世攝則非虛空,亦可說言虛空是常。善男子!復有人言,虛空者即是住處,若有住處即是色法。而一切處皆是無常三世所攝,虛空亦常非三世攝,若說處者知無虛空。復有說言,虛空者即是次第,若是次第即是數法,若是可數即三世攝,若三世攝云何言常?善男子!若復說言,夫虛空者不離三法:一者空、二者實、三者空實。若言空是,當知虛空是無常法。何以故?實處無故。若言實是,當知虛空亦是無常。何以故?空處無故。若空實是,當知虛空亦是無常。何以故?二處無故。是故虛空名之為無。善男子!如說虛空是可作法,如說去樹去舍而作虛空、平作虛空、覆於虛空、上於虛空,畫虛空色,如大海水,是故虛空是可作法。一切作法皆是無常,猶如瓦瓶,虛空若爾,應是無常。

「善男子!世間人說,一切法中無罣礙處名虛空者。是無礙處於一切法所,為具足有?為分有耶?若具足有,當知餘處則無虛空。若分有者,則是彼此可數之法,若是可數當知無常。善男子!若有人說虛空無礙與有併合,又復說言虛空在物如器中果,二俱不然。何以故?若言併合,則有三種:一異業合,如飛鳥集樹;二共業合,如兩羊相觸;三已合共合,如二雙指合在一處。若言異業共合,異則有二:一是物業、二虛空業。若空業合物,空則無常。若物業合空,物則不遍,如其不遍是亦無常。若言虛空是常,其性不動與動物合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虛空若常,物亦應常。物若無常,空亦無常。若言虛空亦常、無常,無有是處。若共業合,是義不然。何以故?虛空名遍。若與業合,業亦應遍,若是遍者應一切遍,若一切遍應一切合,不應說有合與不合。若言已合共合如二雙指合,是義不然。何以故?先無有合,後方合故。先無後有,是無常法,是故不得說言虛空已合共合。如世間法先無後有,是物無常。虛空若爾,亦應無常。若言虛空在物,如器中果,是義不然。何以故?如是虛空,先無器時,在何處住?若有住處,虛空則多。如其多者,云何言常、言一、言遍?若使虛空離空有住,有物亦應離虛空住,是故當知無有虛空。善男子!若有說言,指住之處名為虛空,當知虛空是無常法。何以故?指有四方,若有四方,當知虛空亦有四方。一切常法,都無方所,以有方故,虛空無常。若是無常,不離五陰,要離五陰,是無所有。

「善男子!有法若從因緣住者,當知是法名為無常。善男子!譬如一切眾生樹木因地而住,地無常故,因地之物次第無常。善男子!如地因水,水無常故,地亦無常。如水因風,風無常故,水亦無常。風依虛空,虛空無常故,風亦無常。若無常者,云何說言虛空是常、遍一切處?虛空無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亦如兔角是無物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是故我說佛性常故,非三世攝。虛空無故,非三世攝。善男子!我終不與世間共諍。何以故?世智說有,我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

迦葉菩薩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玷汙?」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十法,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玷汙。何等為十?一者信心、二者有戒、三者親近善友、四者內善思惟、五者具足精進、六者具足正念、七者具足智慧、八者具足正語、九者樂於正法、十者憐愍眾生。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十法,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玷汙,如優缽羅花。」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世智說有,我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何等名為世智有無?」

佛言:「善男子!世智若說色是無常、苦、空、無我,乃至識亦如是。善男子!是名世間智者說有,我亦說有。善男子!世間智者說色無有常、樂、我、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善男子!是名世間智者說無,我亦說無。」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世間智者,即佛、菩薩、一切聖人,若諸聖人,色是無常、苦、空、無我,云何如來說佛色身常恆無變?世間智者所說無法,云何如來說言是有?如來世尊作如是說,云何復言不與世諍?不為世法之所玷汙?如來已離三種顛倒,所謂想倒、心倒、見倒,應說佛色實是無常,今乃說常,云何得名遠離顛倒,不與世諍?」

佛言:「善男子!凡夫之色從煩惱生,是故智說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如來色者遠離煩惱,是故說是常恆無變。」

◎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為色從煩惱生?」

「善男子!煩惱三種,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智者應當觀是三漏所有罪過。所以者何?知罪過已則能遠離。譬如醫師先診病脈,知病所在,然後授藥。善男子!如人將盲,至蕀林中,舍之而還。盲人於後甚難得出,設得出者,身體壞盡。世間凡夫亦復如是,不能知見三漏過患,則隨逐行。如其見者則能遠離,知罪過已雖受果報,果報輕微。善男子!有四種人:一作業時重受報時輕、二作業時輕受報時重、三作業時重受報俱重、四作業時輕受報俱輕。善男子!若人能觀煩惱罪過,是人作業受果俱輕。善男子!有智之人作如是念:『我應遠離如是等漏,又復不應作如是等鄙惡之事,何以故?我今未得脫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報故。我若修道,當因是力破壞諸苦。』是人觀已,貪慾、瞋恚、愚癡微弱。既見貪慾瞋癡輕已,其心歡喜,復作是念:『我今如是,皆由修道因緣力故,令我得離不善之法、親近善法,是故現在得見正道,應當勤加而修習之。』是人因是勤修道力,遠離無量諸惡煩惱,及離地獄、餓鬼、畜生、人天果報。是故我於契經中說,當觀一切有漏煩惱及有漏因。何以故?有智之人若但觀漏,不觀漏因,則不能斷諸煩惱也。何以故?智者觀漏從是因生,我今斷因,漏則不生。善男子!如彼醫師,先斷病因,病則不生。智者先斷煩惱因者,亦復如是。有智之人先當觀因,次觀果報,知從善因生於善果,知從惡因生於惡果。觀果報已,遠離惡因。觀果報已,復當次觀煩惱輕重,觀輕重已,先離重者,既離重已輕者自去。

「善男子!智者若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是人爾時精勤修道,不息不悔,親近善友,至心聽法,為滅如是諸煩惱故。善男子!譬如病者,自知病輕,必可除差,雖得苦藥,服之不悔。有智之人亦復如是,勤修聖道,歡喜不愁、不息不悔。善男子!若人能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為除煩惱故勤修聖道,是人不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不能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不勤修道,是人則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善男子!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為斷煩惱修行道者,即是如來,以是因緣如來色常乃至識常。善男子!不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不能修道即是凡夫,是故凡夫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悉是無常。善男子!世間智者、一切聖人、菩薩、諸佛說是二義,我亦如是說是二義。是故我說,不與世間智者共諍,不為世法之所玷汙。」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三有漏者,云何名為欲漏、有漏、無明漏耶?」

佛言:「善男子!欲漏者,內惡覺觀,因於外緣,生於欲漏。是故我昔在王舍城告阿難言:『阿難!汝今受此女人所說偈頌,是偈乃是過去諸佛之所宣說。』是故一切內惡覺觀,外諸因緣,名之為欲,是名欲漏。有漏者,色、無色界,內諸惡法,外諸因緣,除欲界中外諸因緣、內諸覺觀,是名有漏。無明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別內外,名無明漏。善男子!無明即是一切諸漏根本。何以故?一切眾生無明因緣,於陰入界憶想作相,名為眾生,是名想倒、心倒、見倒,以是因緣生一切漏,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無明者,即是貪因、瞋因、癡因。」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昔於十二部經說言,不善思惟因緣,生於貪慾、瞋癡,今何因緣乃說無明?」

「善男子!如是二法,互為因果,互相增長。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為煩惱因緣,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為無明。不善思惟如子生芽,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無明即漏,云何復言,因無明故生於諸漏?」

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說,無明漏者,是內無明。因於無明,生諸漏者,是內外因。若說無明漏,是名內倒,不識無常、苦、空、無我。若說一切煩惱因緣,是名不知外我、我所。若說無明漏,是名無始無終,從無明生陰入界等。」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有智之人知於漏因,云何名為知於漏因?」

「善男子!智者當觀,何因緣故,生是煩惱?造作何行,生此煩惱?於何時中,生此煩惱?共誰住時,生此煩惱?何處止住,生此煩惱?觀何事已,生於煩惱?受誰房舍、臥具飲食、衣服湯藥,而生煩惱?何因緣故,轉下作中、轉中作上,下業作中、中業作上?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則得遠離生漏因緣。如是觀時,未生煩惱遮令不生,已生煩惱便得除滅。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當觀生煩惱因。」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眾生一身,云何能起種種煩惱?」

佛言:「善男子!如一器中,有種種子,得水雨已,各各自生。眾生亦爾,器雖是一,愛因緣故,而能生長種種煩惱。」

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云何觀於果報?」

「善男子!智者當觀,諸漏因緣,能生地獄、餓鬼、畜生。是漏因緣,得人天身,即是無常、苦、空、無我,是身器中,得三種苦,三種無常。是漏因緣,能令眾生作五逆罪,受諸惡報,能斷善根,犯四重禁,誹謗三寶。智者當觀,我既受得如是之身,不應生起如是煩惱,受諸惡果。」

迦葉菩薩言:「世尊!有無漏果,復言智者斷諸果報。無漏果報在斷中不?諸得道人有無漏果,如其智者求無漏果,云何佛說一切智者應斷果報?若其斷者,今諸聖人云何得有?」

「善男子!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如世間人說泥即是瓶,縷即是衣,是名因中說果。果中說因者,牛即水草,人即是食。我亦如是,因中說果,先於經中作是說言,我從心身(因心運身故名心身)至梵天邊。是名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此六入者名過去業,是名果中說因。善男子!一切聖人,真實無有無漏果報。一切聖人修道果報,更不生漏,是故名為無漏果報。善男子!有智之人如是觀時,即得永滅煩惱果報。善男子!智者觀已,為斷如是煩惱果報,修習聖道,聖道者即空、無相願。修是道已,能滅一切煩惱果報。」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皆從煩惱而得果報,言煩惱者所謂惡也,從惡煩惱所生煩惱,亦名為惡。如是煩惱則有二種:一因、二果。因惡故果惡,果惡故子惡。如絍婆果,其子苦故,花果莖葉一切皆苦。猶如毒樹,其子毒故,果亦是毒。因亦眾生、果亦眾生,因亦煩惱、果亦煩惱,煩惱因果即是眾生,眾生即是煩惱因果。若從是義,云何如來先喻雪山亦有毒草、微妙藥王?若言煩惱即是眾生,眾生即是煩惱,云何而言眾生身中有妙藥王?」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無量眾生咸同此疑,汝今能為啟請求解,我亦能斷。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雪山喻者即是眾生,言毒草者即是煩惱,妙藥王者即淨梵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能修如是清淨梵行,是名身中有妙藥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眾生有清淨梵行?」

「善男子!猶如世間從子生果,是果有能與子作因,有不能者。有能作者,是名果子。若不能作,唯得名果,不得名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皆有二種:一者有煩惱果是煩惱因、二者有煩惱果非煩惱因。是煩惱果非煩惱因,是則名為清淨梵行。

「善男子!眾生觀受,知是一切漏之近因,所謂內外漏。受因緣故,不能斷絕一切諸漏,亦不能出三界牢獄。眾生因受著我、我所,生於心倒、想倒、見倒,是故眾生先當觀受。如是受者,為一切愛而作近因,是故智者欲斷愛者,當先觀受。善男子!一切眾生十二因緣所作善惡,皆因受時,是故我為阿難說言:『阿難!一切眾生所作善惡,皆是受時。』是故智者先當觀受,既觀受已,復當更觀,如是受者何因緣生?若因緣生,如是因緣復從何生?若無因生,無因何故不生無受?復觀是受不因自在天生、不因士夫生、不因微塵生、非時節生、不因想生、不因性生、不從自生、不從他生、非自他生、非無因生,是受皆從緣合而生。因緣者即是愛也,是和合中,非有受、非無受,是故我當斷是和合,斷和合故則不生受。

「善男子!智者既觀因已,次觀果報。眾生因受,受於地獄、餓鬼、畜生乃至三界無量苦惱。受因緣故,受無常樂。受因緣故,斷於善根。受因緣故,獲得解脫。作是觀時,不作受因。云何名為不作受因?謂分別受。何等受能作愛因?何等愛能作受因?善男子!眾生若能如是深觀愛因、受因,則便能斷我及我所。善男子!若人能作如是等觀,則應分別愛之與受在何處滅?即見愛、受有少滅處,當知亦應有畢竟滅,爾時即於解脫生信。生信心已,是解脫處何由而得?知從八正,即便修習。云何名為八正道耶?是道觀受有三種相:一者苦、二者樂、三者不苦不樂,如是三種,俱能增長身之與心。何因緣故能增長耶?觸因緣也。是觸三種:一者無明觸、二者明觸、三者非明無明觸。言明觸者即八正道,其餘二觸增長身心及三種受,是故我應斷二種觸因緣,觸斷故不生三受。善男子!如是受者,亦名為因,亦名為果,智者當觀亦因亦果。云何為因?因受生愛,名之為因。云何名果?因觸生故,名之為果。是故此受亦因亦果。智者如是觀是受已,次復觀愛,受果報故,名之為愛。智者觀愛復有二種:一者雜食、二者無食。雜食愛者,因生老病死一切諸有。無食愛者,斷生老病死一切諸有、貪、無漏道。智者復當作如是念:『我若生是雜食之愛,則不能斷生老病死。我今雖貪無漏之道,不斷受因,則不能得無漏道果,是故應當先斷是觸,觸既斷已,受則自滅,受既滅已,愛亦隨滅。』是名八正道。善男子!若有眾生能如是觀,雖有毒身,其中亦有微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善男子!如是眾生,雖從煩惱而得果報,而是果報更不復為煩惱作因,是即名為清淨梵行。

「復次善男子!智者當觀受愛二事,何因緣生?知因想生。何以故?眾生見色亦不生貪,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若於色中生顛倒想,謂色即是常樂我淨,受是常恆無有變易,因是倒想生貪恚癡。是故智者應當觀想,云何觀想?當作是念,一切眾生未得正道皆有倒想。云何倒想?於非常中生於常想,於非樂中生於樂想,於非淨中生於淨想,於空法中生於我想。於非男女、大小、晝夜、歲月、衣服、房舍臥具,生於男女至臥具想。是想三種:一者小、二者大、三者無邊。小因緣故生於小想,大因緣故生於大想,無量緣故生無量想。復有小想,謂未入定。復有大想,謂已入定。復有無量想,謂十一切入。復有小想,所謂欲界一切想等。復有大想,所謂色界一切想等。復有無量想,謂無色界一切想等。三想滅故,受則自滅,想受滅故名為解脫。」

迦葉菩薩言:「世尊!滅一切法,名為解脫。如來云何說想、受滅,名解脫耶?」

佛言:「善男子!如來或時因眾生說,聞者解法。或時因法說於眾生,聞者亦解說於眾生。云何名為因眾生說,聞者解法?如我先為大迦葉說:『迦葉!眾生滅時,善法則滅。』是名因眾生說,聞者解法。云何因法說於眾生,聞者亦解說於眾生?如我先為阿難說言:『我亦不說親近一切法,亦復不說不親近一切法。若法近已,善法衰羸、不善熾盛,如是法者不應親近。若法近已,不善衰滅、善法增長,如是法者是應親近。』是名因法說於眾生,聞者亦解說於眾生。

「善男子!如來雖說想、受二滅,則已總說一切可斷。智者既觀如是想已,次觀想因,是無量想因何而生?知因觸生。是觸二種:一者因煩惱觸、二者因解脫觸。因無明生名煩惱觸,因明生者名解脫觸。因煩惱觸生於倒想,因解脫觸生不倒想。觀想因已,次觀果報。」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煩惱之想,生於倒想,一切聖人實有倒想而無煩惱。是義云何?」

佛言:「善男子!云何聖人而有倒想?」

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聖人牛作牛想,亦說是牛。馬作馬想,亦說是馬。男女大小、舍宅車乘、去來亦爾,是名倒想。」

「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種想:一者世流佈想、二者著想。一切聖人唯有世流佈想,無有著想。一切凡夫惡覺觀故,於世流佈生於著想。一切聖人善覺觀故,於世流佈不生著想。是故凡夫名為倒想,聖人雖知,不名倒想。智者如是觀想因已,次觀果報,是惡想果,在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中受。如我因斷惡覺觀故,無明觸斷,是故想斷,因想斷故,果報亦斷。智者為斷如是想因,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能作如是等觀,則得名為清淨梵行。善男子!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欲,欲者即是色、聲、香、味、觸。善男子!即是如來因中說果;從此五事生於欲耳,實非欲也。善男子!愚癡之人貪求受之,於是色中生顛倒想,乃至觸中亦生倒想,倒想因緣便生於受,是故世間說因倒想生十種想。欲因緣故,在於世間受惡果報,以惡加於父母、沙門、婆羅門等,所不應作而故作之,不惜身命。是故智者,觀是惡想因緣故生欲心。智者如是觀欲因已,次觀果報,是欲多有諸惡果報,所謂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是名觀果報。若是惡想得除滅者,終不生於此欲心也。無慾心故不受惡受,無惡受故則無惡果,是故我應先斷惡想,斷惡想已,如是等法自然而滅。是故智者為滅惡想修八正道,是則名為清淨梵行。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復次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是欲已,次當觀業。何以故?有智之人當作是念,受、想、觸欲即是煩惱,是煩惱者,能作生業、不作受業。如是煩惱與業共行,則有二種,一作生業、二作受業,是故智者當觀於業。是業三種:謂身、口、意。善男子!身口二業,亦名為業,亦名業果;意唯名業,不名為果,以業因故,則名為業。善男子!身、口二業名為外業,意業名內。是三種業共煩惱行故,作二種業,一者生業、二者受業。善男子!正業者即意業也,期業者謂身、口業。先發故名意業,從意業生,名身、口業,是故意業得名為正。智者觀業已,次觀業因,業因者即無明觸,因無明觸眾生求有,求有因緣即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三種身、口、意業。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次觀果報,果報有四:一者黑黑果報、二者白白果報、三者雜雜果報、四者不黑不白不黑不白果報。黑黑果報者,作業時垢,果報亦垢。白白果報者,作業時淨,果報亦淨。雜雜果報者,作業時雜,果報亦雜。不白不黑不白不黑果報者,名無漏業。」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先說無漏無有果報,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果報耶?」

佛言:「善男子!是義有二:一者亦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黑黑果報亦名為果,亦名為報。黑因生故得名為果,能作因故復名為報;淨雜亦爾。無漏果者,因有漏生,故名為果,不作他因,不名為報,是故名果不名為報。」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無漏業非是黑法,何因緣故不名為白?」

「善男子!無有報故,不名為白。對治黑故,故名為白。我今乃說受果報者名之為白,是無漏業不受報故,不名為白,名為寂靜。如是業者有定受報處,如十惡法定在地獄、餓鬼、畜生,十善之業定在人、天。十不善法有上、中、下。上因緣故受地獄身、中因緣故受畜生身、下因緣故受餓鬼身。人業十善復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因緣故生欝單越。中因緣故生弗婆提。上因緣故生瞿陀尼。上上因緣生閻浮提。有智之人作是觀已,即作是念:『我當云何斷是果報?』復作是念:『是業因緣無明觸生,我若斷除無明與觸,如是業果則滅不生。』是故智者為斷無明觸因緣故,修八正道,是則名為清淨梵行。善男子!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業觀煩惱已,次觀是二所得果報。是二果報即是苦也,既知是苦則能舍離一切受生。智者復觀,煩惱因緣生於煩惱,業因緣故亦生煩惱,煩惱因緣復生於業,業因緣生苦,苦因緣故生於煩惱,煩惱因緣生有,有因緣生苦,有因緣生有,有因緣生業,業因緣生煩惱,煩惱因緣生苦,苦因緣生苦。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當知是人能觀業苦。何以故?如上所觀,即是生死十二因緣。若人能觀如是生死十二因緣,當知是人不造新業,能壞故業。善男子!有智之人觀地獄苦,觀一地獄乃至一百三十六所,一一地獄有種種苦,皆是煩惱業因緣生。觀地獄已,次觀餓鬼、畜生等苦,作是觀已,復觀人天所有諸苦,如是眾苦,皆從煩惱業因緣生。善男子!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其身體柔軟細滑,見五相時極受大苦,如地獄苦等無差別。善男子!智者深觀三界諸苦,皆從煩惱業因緣生。善男子!譬如壞器,即易破壞;眾生受身亦復如是,既受身已是眾苦器。譬如大樹花果繁茂眾鳥能壞,如多乾草小火能焚;眾生受身為苦所壞,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觀苦八種如聖行中,當知是人能斷眾苦。善男子!智者深觀是八苦已,次觀苦因。苦因者,即愛無明。是愛無明則有二種:一者求身、二者求財。求身求財,二俱是苦,是故當知愛無明者,即是苦因。善男子!是愛無明,則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內能作業,外能增長。又復內能作業,外作業果。斷內愛已,業則得斷。斷外愛已,果則得斷。內愛能生未來世苦,外愛能生現在世苦。智者觀愛,即是苦因。既觀因已,次觀果報。苦果報者,即是取也。愛果名取,是取因緣即內外愛,則有愛苦。善男子!智者當觀,愛因緣取,取因緣愛。若我能斷愛、取二事,則不造業受於眾苦。是故智者為斷愛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觀者,是則名為清淨梵行。是名眾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上篇:大般涅槃經

下篇:大般泥洹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涅槃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蓮華面經

蓮華面經卷上(大乘修多羅藏)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昔佛在世時...

供五百羅漢儀軌

【施主至。客堂應酬。即報方丈。次令照客。捧香儀點明...

增壹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序 晉沙門釋道安撰 《四阿含》義同。《中阿...

佛說十八泥犁經

佛說十八泥犁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人生...

禪門鍛煉說

禪門鍛煉說 江西南康雲居山真如禪寺晦山戒顯著 堅誓忍...

佛說樹提伽經

佛說樹提伽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言: 昔有...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 聞如是...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佛說如幻三昧經

佛說如幻三昧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堅勝法界座

(雜名)胎藏大日之法座也。金剛頂義訣曰:名妙顯山(...

【佛教詞典】月天

梵名 Candra。又作月天子、寶吉祥天子。音譯作旃陀羅、...

大安法師:學佛人的世界觀

世界這個概念,世指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界...

《金剛經》的宗旨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了生死的要道。那麼《金剛經》...

虛心接受別人的責罵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意思是說,善良...

大安法師:一函遍復講記

第一部分 背景資料的介紹 應劫而生的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

如何看待2012末日的傳言

問∶ 如何看待2012世界末日的傳言? 慧律法師答∶ 這...

養肝護眼的六個方法

肝臟是人體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因為肝臟不但掌管著造...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

人怎樣才能夠清除自己的慾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運用「自性清淨」破除障礙

你在大乘經典當中,只要看到「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得...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

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長,變成反面就不妙了

【《韓詩外傳》曰:夫士有五反。】 這裡提到古書的《韓...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大方廣三戒經》女聲讀誦

《大方廣三戒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