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五無反覆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五無反覆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有一梵志,從羅閱祇國來,聞舍衛國人慈孝順,奉經修道,敬事三尊,便到舍衛國。見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殺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

梵志問曰:「此是誰兒?」

耕者答言:「是我之子。」

梵志問曰:「是卿之子,何不啼哭,故耕如故?」

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卿今入城,吾家某處,願過語之:『吾子已死,但持一人食來!』」

梵志自念:「此是何人,而無反覆?子死在地,情不憂愁,而反索食?此人不慈,無有是比!」

梵志入城,詣耕者家,見死兒母,即便說云:「卿子已死,其父寄信,但持一人食來。何以不念子耶?」

兒母即為梵志說譬喻言:「兒來託生我亦不喚,兒今自去非我能留。譬如行客來過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復語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

姊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兄弟,譬如巧師入山斫木縛作大栰,安置水中,卒遇大風吹栰散失,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望。我弟亦爾,因緣和會,同一家生,隨命長短,生死無常,合會有離。我弟命盡,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復語其婦:「卿夫已死,何不啼哭?」

婦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夫婦譬如飛鳥,暮拪高樹,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及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我之夫婦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復語其奴:「大家已死,何不啼哭?」

奴為梵志說喻言:「我之大家因緣和會,我如犢子隨逐大牛,人殺大牛犢子在邊,不能救護大牛之命,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

梵志聞之,心惑目冥不識東西:「我聞此國孝順,奉事恭敬三尊,故從遠來欲得學問,既來到此,了無所益。」

又問行人:「佛在何許?欲往問之。」

行人答曰:「近在祇桓精舍。」

梵志即到佛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憂愁低頭,默無言說。佛知其意,謂梵志曰:「何以低頭,憂愁不樂?」

梵志白佛言:「不果所願,違我本心,是故不樂!」

佛問梵志:「有何所失,憂愁不樂?」

梵志曰:「我從羅閱祇國來,欲得學問;既來到此,見五無反覆。」

佛言:「何等五無反覆?」

梵志曰:「我見父子二人耕地下種,子死在地,情不憂愁而反索食,居家大小亦無憂愁,是為大逆。」

佛言:「不然!不如卿語。此之五人最有反覆。知身無常,財非己有,往古聖人不免斯患,況於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間俗人,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遷神不滅,死而復生,如車輪轉無有休息,背死向生,非憂愁所逮。」

梵志聞之,心開意解,更無憂慼:「我聞佛說,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闇遇明。」於是梵志即得道跡。

「一切死亡不足啼哭,欲為亡者請佛及僧,燒香供養、續誦經典,能日日作禮,復至心供養三寶,最是為要。」

於是梵志,稽首作禮,受教而去。

佛說五無反覆經


上篇:沙彌羅經

下篇:佛說五無返復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佛說摩訶剎頭經

佛說摩訶剎頭經(亦名灌佛形像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譯 聞如是...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蕭齊沙門釋曇景譯 如是我聞:...

佛說腹中女聽經

佛說腹中女聽經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佛在羅閱祇,與...

明覺禪師語錄

明覺禪師語錄卷第一 參學小師惟蓋竺編 住蘇州洞庭翠峯...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註音版】佛說羅雲忍辱經

佛說羅雲忍辱經...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第一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 宋沙門翔公於南海郡...

弊魔試目連經

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嬈亂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

佛說解節經

佛說解節經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不可言無二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離睡經

佛說離睡經...

說罪要行法

說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每於半月月盡憶所犯罪。...

【佛教詞典】三時坐禪

原始佛教有四時坐禪之法,即:(一)黃昏坐禪,約於午後...

【佛教詞典】行思

(?~740)唐代僧。吉州安城(江西安福)人,俗姓劉。...

沙彌貪戀龍宮墮龍身

昔日,有一位阿羅漢與一位沙彌師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

聖嚴法師《溝通的方法》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界...

習慣綁住了大象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

開悟不一定要打坐

隨著佛法的興盛,學禪打坐的風氣也越來越流行,可是,...

四大菩薩的表法意義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做代表:第一位是九...

什麼叫做無分別智

問: 一切經典是佛證到的諸法實相,用言語流露出來的...

即使珍寶如雨下,慾望仍無法滿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你能夠這樣做,你就是菩薩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

問: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還是需要來生投...

【東林寺原創繪畫】惡知識是如何把你帶進地獄的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靈鷲山為大眾宣說「僧伽吒」這一妙...

友誼、快樂、死亡

有三位年輕人在一個小鎮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隊伍。他們打...

提前火化會障礙往生嗎

問: 葉老居士現年七十八歲,每天念佛萬聲以上,已十...

【視頻】佛說耶祇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耶祇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三十五佛名懺

三十五佛名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