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五無反覆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五無反覆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有一梵志,從羅閱祇國來,聞捨衛國人慈孝順,奉經修道,敬事三尊,便到捨衛國。見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殺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

梵志問曰:「此是誰兒?」

耕者答言:「是我之子。」

梵志問曰:「是卿之子,何不啼哭,故耕如故?」

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卿今入城,吾家某處,願過語之:『吾子已死,但持一人食來!』」

梵志自念:「此是何人,而無反覆?子死在地,情不憂愁,而反索食?此人不慈,無有是比!」

梵志入城,詣耕者家,見死兒母,即便說云:「卿子已死,其父寄信,但持一人食來。何以不念子耶?」

兒母即為梵志說譬喻言:「兒來託生我亦不喚,兒今自去非我能留。譬如行客來過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復語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

姊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兄弟,譬如巧師入山斫木縛作大栰,安置水中,卒遇大風吹栰散失,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望。我弟亦爾,因緣和會,同一家生,隨命長短,生死無常,合會有離。我弟命盡,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復語其婦:「卿夫已死,何不啼哭?」

婦為梵志說譬喻言:「我之夫婦譬如飛鳥,暮拪高樹,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及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我之夫婦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

復語其奴:「大家已死,何不啼哭?」

奴為梵志說喻言:「我之大家因緣和會,我如犢子隨逐大牛,人殺大牛犢子在邊,不能救護大牛之命,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

梵志聞之,心惑目冥不識東西:「我聞此國孝順,奉事恭敬三尊,故從遠來欲得學問,既來到此,了無所益。」

又問行人:「佛在何許?欲往問之。」

行人答曰:「近在祇桓精舍。」

梵志即到佛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憂愁低頭,默無言說。佛知其意,謂梵志曰:「何以低頭,憂愁不樂?」

梵志白佛言:「不果所願,違我本心,是故不樂!」

佛問梵志:「有何所失,憂愁不樂?」

梵志曰:「我從羅閱祇國來,欲得學問;既來到此,見五無反覆。」

佛言:「何等五無反覆?」

梵志曰:「我見父子二人耕地下種,子死在地,情不憂愁而反索食,居家大小亦無憂愁,是為大逆。」

佛言:「不然!不如卿語。此之五人最有反覆。知身無常,財非己有,往古聖人不免斯患,況於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間俗人,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遷神不滅,死而復生,如車輪轉無有休息,背死向生,非憂愁所逮。」

梵志聞之,心開意解,更無憂慼:「我聞佛說,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闇遇明。」於是梵志即得道跡。

「一切死亡不足啼哭,欲為亡者請佛及僧,燒香供養、續誦經典,能日日作禮,復至心供養三寶,最是為要。」

於是梵志,稽首作禮,受教而去。

佛說五無反覆經


上篇:沙彌羅經

下篇:佛說五無返復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

佛說孛經抄

佛說孛經抄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布施經

佛說布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仙人鹿苑中,與大比丘眾二...

佛說力士移山經

佛說力士移山經 西晉天竺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無希望經

佛說無希望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卷上 康僧會序 夫安般者,諸佛之大乘...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註音版】佛說稻稈經

佛說稻稈經...

佛說佛十力經

佛說佛十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佛說孝子經

佛說孝子經...

【佛教詞典】高貴四德之教

(術語)高貴德王菩薩為涅槃經之對告眾,佛對之說常樂...

【佛教詞典】大智

(術語)廣大之智慧。通達一切之事理者。法華經序品曰...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我們現在再做一個實驗:心在哪裡。現在大家把眼睛閉起...

善惡會影響壽命的長短

古語道:善惡一念間,境界全不同。善惡不僅屬於道德范...

如何讓父母現世安樂,臨終生淨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樂,死...

野百合也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歡憨豆先生,該片票房在歐洲突破1億美元...

怎樣去除掉心靈的雜草

一位著名的禪師即將不久人世,他的弟子們坐在他的周圍...

百丈大智禪師的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

佛以慈心降毒龍入缽

佛初成道於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輕...

蕅益大師:參究念佛論

原夫本覺妙明,真如法界,智理無能所之分,依正絕自他...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處,概不出...

念佛總是進進退退怎麼辦

問: 我非常相信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

錢是別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報

這次去普陀山,偶聽道慈方丈開示,說到一兩黃金四兩福...

印祖巧度盜賊

我在對日抗戰時期,曾一度返回苏州,當時印祖在靈岩山...

【視頻】法融禪師:心銘(南京牛首山佛頂寺)

法融禪師:心銘(南京牛首山佛頂寺)

【視頻】《達摩大師四行觀》女聲念誦

《達摩大師四行觀》女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