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一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不可思議,聞者驚怪,非內、非外、非難、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無有相貌、世間所無。何等為十?一者有五,何等為五?一者所不聞者而能得聞,二者聞已能為利益,三者能斷疑惑之心,四者慧心正直無曲,五者能知如來密藏,是為五事。何等不聞而能得聞?所謂甚深微密之藏,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法、眾僧無有差別,三寶性相常樂我淨,一切諸佛無有畢竟入涅槃者,常住無變。如來涅槃,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有漏非無漏、非色非不色、非名非不名、非相非不相、非有非不有、非物非不物、非因非果、非待非不待、非明非闇、非出非不出、非常非不常、非斷非不斷、非始非終、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陰非不陰、非入非不入、非界非不界、非十二因緣非不十二因緣,如是等法甚深微密,昔所不聞而能得聞。復有不聞,所謂一切外道經書、四毘陀論、毘伽羅論、衛世師論、迦毘羅論,一切咒術、醫方、伎藝,日月博蝕、星宿運變、圖書讖記。如是等經初未曾聞秘密之義,今於此經而得知之。復有十一部經,除毘佛略,亦無如是深密之義,今因此經而得知之。善男子!是名不聞而能得聞。

「聞已利益者,若能聽受是大涅槃經,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經典甚深義味。譬如男女,於明淨鏡,見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鏡亦復如是,菩薩執之,悉得明見大乘經典甚深之義。亦如有人在闇室中執大炬火,悉見諸物。大涅槃炬亦復如是,菩薩執之,得見大乘深奧之義。亦如日出,有千光明,悉能照了諸山幽闇,令一切人遠見諸物。是大涅槃清淨慧日亦復如是,照了大乘深邃之處,令二乘人遠見佛道。所以者何?以能聽受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故。善男子!若有菩薩摩訶薩聽受如是大涅槃經,得知一切諸法名字。若能書寫、讀誦通利、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知一切諸法義理。善男子!其聽受者,唯知名字,不知其義;若能書寫、受持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能知義。復次善男子!聽是經者,聞有佛性,未能得見;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得見之。聽是經者,聞有檀名,未能得見檀波羅蜜;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能得見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聽是大涅槃經,則知法知義,具二無礙,於諸沙門、婆羅門等,若天、魔、梵、一切世中,得無所畏,開示分別十二部經,演說其義,無有差違,不從他聞,而能自知,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聞已,能為利益。

「斷疑心者,疑有二種:一者疑名,二者疑義。聽是經者,斷疑名心;思惟義者,斷疑義心。復次善男子!疑有五種:一者疑佛定涅槃不?二者疑佛是常住不?三者疑佛是真樂不?四者疑佛是真淨不?五者疑佛是實我不?聽是經者,疑佛涅槃則得永斷;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四疑永斷。復次善男子!疑有三種:一疑聲聞為有、為無?二疑緣覺為有、為無?三疑佛乘為有、為無?聽是經者,如是三疑永滅無餘;書寫讀誦、為他廣說、思惟其義,則能了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不聞如是大涅槃經,其心多疑,所謂若常、無常,若樂、不樂,若淨、不淨,若我、無我,若命、非命,若眾生、非眾生,若畢竟、不畢竟,若他世、若過世,若有、若無,若苦、若非苦,若集、若非集,若道、若非道,若滅、若非滅,若法、若非法,若善、若非善,若空、若非空,聽是經者,如是諸疑悉得永斷。復次善男子!若有不聞如是經者,復有種種眾多疑心,所謂色是我耶?受想行識是我耶?眼能見耶?我能見耶?乃至識能知耶?我能知耶?色受報耶?我受報耶?乃至識受報耶?我受報耶?色至他世耶?我至他世耶?乃至識亦如是。生死之法有始有終耶?無始無終耶?聽是經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斷。復有人疑,一闡提人、犯四重禁、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如是等輩有佛性耶?無佛性耶?聽是經者,如是等疑悉得永斷。復有人疑,世間有邊耶?世間無邊耶?有十方世界耶?無十方世界耶?聽是經者,如是等疑亦得永斷,是名能斷疑惑之心。

「慧心正直無邪曲者,心若有疑,則所見不正。一切凡夫若不得聞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所見邪曲,乃至聲聞辟支佛人,所見亦曲。云何名為一切凡夫所見邪曲?於有漏中見常樂我淨;於如來所,見無常、苦、不淨、無我;見有眾生、壽命、知見;計非有想非無想處,以為涅槃;見自在天有八聖道;有見、斷見;如是等見,名為邪曲。菩薩摩訶薩若得聞是大涅槃經,修行聖行,則得斷除如是邪曲。云何名為聲聞緣覺邪曲見耶?見於菩薩從兜率下,化乘白象,降神母胎,父名淨飯,母曰摩耶。迦毘羅城處胎滿足十月而生,生未至地,帝釋捧接,難陀龍王及婆難陀吐水而浴,摩尼跋陀大鬼神王執持寶蓋,隨後侍立,地神化花以承其足,四方各行滿足七步。到於天廟,令諸天像悉起承迎。阿私陀仙抱持佔相,既佔相已,生大悲苦,自傷當終不覩佛興。詣師學書、算計、射御、圖讖、伎藝。處在深宮,六萬婇女娛樂受樂。出城遊觀至迦毘羅園,道見老人乃至沙門法服而行,還至宮中見諸婇女形體狀貌,猶如枯骨,所有宮殿塚墓無異。厭惡出家夜半踰城,至欝陀伽、阿羅邏等大仙人所,聞說識處及非有想非無想處。既聞是已,諦觀是處,是非常、苦、不淨、無我,舍至樹下,具修苦行滿足六年。知是苦行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復到阿利跋提河中洗浴,受牧牛女所奉乳糜,受已轉至菩提樹下,破魔波旬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波羅[木*柰]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乃至於此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如是等見,是名聲聞緣覺曲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聽受如是大涅槃經。悉得斷除如是等見;若能書寫、讀誦通利、為他演說、思惟其義,則得正直無邪曲見。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經,諦知菩薩無量劫來,不從兜率降神母胎,乃至拘尸那城入般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正直之見。能知如來深密義者,所謂即是大般涅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義。復次善男子!云何復名甚深之義?雖知眾生實無有我,而於未來不失業果;雖知五陰於此滅盡,善惡之業終不敗亡;雖有諸業不得作者;雖有至處無有去者;雖有繫縛無受縛者;雖有涅槃亦無滅者;是名甚深秘密之義。」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聞不聞義,是義不然。何以故?法若有者便應定有,法若無者便應定無,無不應生、有不應滅。如其聞者是則為聞,若不聞者則為不聞,云何而言聞所不聞?世尊!若不可聞是為不聞,若已聞者則更不聞。何以故?已得聞故。云何而言聞所不聞?譬如去者,到則不去,去則不到。亦如生已不生、不生不生。得已不得、不得不得。聞已不聞、不聞不聞亦復如是。世尊!若不聞聞者,一切眾生未有菩提即應有之,未得涅槃亦應得之,未見佛性應見佛性,云何復言十住菩薩雖見佛性未得明瞭?世尊!若不聞聞者,如來往昔從誰得聞?若言得聞,何故如來於《阿含》中復言無師?若不聞不聞,如來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不聞不聞,亦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若當不聞如是大涅槃經見佛性者,一切眾生不聞是經亦應得見。世尊!凡是色者,或有可見,或不可見。聲亦如是,或是可聞,或不可聞。是大涅槃非色非聲,云何而言可得見聞?世尊!過去已滅則不可聞,未來未至亦不可聞,現在聽時則不名聞,聞已聲滅更不可聞。是大涅槃亦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說,若不可說則不可聞,云何而言菩薩修是大涅槃經,聞所不聞?」

爾時世尊讚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知一切諸法,如幻如焰、如乾闥婆城、畫水之跡、亦如泡沫、芭蕉之樹空無有實,非命非我,無有苦樂,如十住菩薩之所知見。」

時大眾中忽然之頃有大光明,非青見青、非黃見黃、非赤見赤、非白見白,非色見色、非明見明、非見而見。爾時大眾遇斯光已,身心快樂,譬如比丘入師子王定。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今此光明誰之所放?」爾時如來默然不說。

迦葉菩薩復問文殊師利:「何因緣故,有此光明照於大眾?」文殊師利默然不答。

爾時無邊身菩薩復問迦葉菩薩:「今此光明誰之所有?」迦葉菩薩默然不說。

淨住王子菩薩復問無邊身菩薩:「何因緣故,是大眾中有此光明?」無邊身菩薩默然不說。

如是五百菩薩皆亦如是,雖相諮問然無答者。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何因緣故,是大眾中有此光明?」

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無有因緣,云何佛問何因緣故有是光明?是光明者名大涅槃,大涅槃者則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佛問何因緣故有是光明?是光明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光明者名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者名為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光明者即是念佛,念佛者是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光明者即是一切聲聞緣覺不共之道,聲聞緣覺不共之道即名常住,常住之法不從因緣,云何如來問於因緣?世尊!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燈。」

佛言:「文殊師利!汝今莫入諸法甚深第一義諦,應以世諦而解說之。」

文殊師利言:「世尊!於此東方過二十恆河沙等世界,有佛世界名曰不動,其佛住處,縱廣正等足滿一萬二千由旬,其地七寶,無有土石,平正柔軟無諸溝坑,其諸樹木四寶所成,金、銀、琉璃及以頗梨,花果茂盛無時不有,若有眾生聞其花香,身心安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周匝復有三千大河,其水微妙,八味具足,若有眾生在中浴者,所得喜樂,譬如比丘入第二禪。其河多有種種諸花,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香花、大香花、微妙香花、常花、一切眾生無遮護花。其河兩岸亦有眾花,所謂阿提目多伽花、佔婆花、波吒羅花、婆師羅花、摩利迦花、大摩利迦花、新摩利迦花、須摩那迦花、由提迦花、檀[少/兔]迦利花、常花、一切眾生無遮護花。底布金沙。有四梯梐,金、銀、琉璃、雜色頗梨。多有眾鳥游集其上,復有無量虎狼、師子、諸惡鳥獸,其心相視,猶如赤子。彼世界中一切無有犯重禁者、誹謗正法及一闡提五逆等罪。其土調適,無有寒熱、飢渴、苦惱,無貪、欲、恚、放逸、嫉妬,無有日月、晝夜、時節,猶如第二忉利天上。其土人民等有光明,各各無有憍慢之心,一切悉是菩薩大士,皆得神通具大功德,其心悉皆尊重正法,乘於大乘、愛念大乘、貪樂大乘、護惜大乘,大慧成就得大總持,心常憐愍一切眾生。其佛號曰滿月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隨所住處,有所講宣,其土眾生,無不得聞為琉璃光菩薩摩訶薩講宣如是大涅槃經。」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能修行大涅槃經,所不聞者皆悉得聞。彼琉璃光菩薩摩訶薩問滿月光明佛,亦如此間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所問,等無有異。彼滿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菩薩言:『善男子!西方去此二十恆河沙佛土,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其土多有山陵、堆阜、土沙礫石、荊蕀毒刺、週遍充滿,常有飢渴、寒熱苦惱。其土人民,不能恭敬沙門、婆羅門、父母師長,貪著非法,欲於非法,修行邪法,不信正法,壽命短促,有行姦詐王者治之,王雖有國不知滿足,於他所有生貪利心,興師相伐枉死者眾。王者修行如是非法,四天善神心無歡喜,故降災旱,穀米不登,人民多病,苦惱無量。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悲純厚,愍眾生故,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為諸大眾敷演如是大涅槃經。彼有菩薩,名光明遍照高貴德王,已問斯事,如汝無異。佛今答之,汝可速往,自當得聞。』」

「世尊!彼琉璃光菩薩聞是事已,與八萬四千菩薩摩訶薩欲來至此,故先現瑞,以此因緣,有此光明,是名因緣,亦非因緣。」

爾時琉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諸菩薩俱,持諸幡蓋、香花瓔珞、種種伎樂、倍勝於前,俱來至此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以己所持供養之具供養於佛,頭面禮足,合掌恭敬,右繞三匝,修敬已畢,卻坐一面。

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為到來,為不到來?」

琉璃光菩薩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我觀是義都無有來。世尊!諸行若常,亦復不來,若是無常亦無有來。若人見有眾生性者,有來、不來;我今不見眾生定性,云何當言有來、不來?有憍慢者見有去來,無憍慢者則無去來;有取行者見有去來,無取行者則無去來;若見如來畢竟涅槃則有去來,不見如來畢竟涅槃則無去來;不聞佛性則有去來,聞佛性者則無去來;若見聲聞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則有去來,不見聲聞辟支佛人有涅槃者則無去來;若見聲聞辟支佛人常樂我淨則有去來,若不見者則無去來;若見如來無常樂我淨則有去來,若見如來常樂我淨則無去來。世尊!且置斯事,欲有所問,唯垂哀愍,少見聽許。」

佛言:「善男子!隨意所問,今正是時,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所以者何?諸佛難值,如優曇花,法亦如是難可得聞,十二部經中方等復難,是故應當專心聽受。」

時琉璃光菩薩摩訶薩,既蒙聽許兼被誡勅,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有能修行大涅槃經聞所不聞?」

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盡如是大乘大涅槃海,正復值我能善解說。汝今所有疑網、毒鏃,我為大醫,能善拔出。汝於佛性猶未明瞭,我有慧炬,能為照明。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為汝作大船師。汝於我所生父母想,我亦於汝生赤子心。汝心今者貪正法寶,值我多有能相惠施。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宣釋。善男子!欲聽法者,今正是時,若聞法已,當生敬信,至心聽受恭敬尊重,於正法所莫求其過,莫念貪慾、瞋恚、愚癡,莫覩法師種姓好惡。既聞法已莫生憍慢,莫為恭敬、名譽、利養,當為度世甘露法利。亦莫生念:『我聽法已先自度身然後度人,先自解身然後解人,先自安身然後安人,先自涅槃然後令人而得涅槃。』於佛、法、僧,應生等想;於生死中生大苦想;於大涅槃應生常樂我淨之想;先為他人,然後為身;當為大乘莫為二乘,於一切法當無所住,亦莫專執一切法相,於諸法中莫生貪相,常生知法、見法之相。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聽法,是則名為聞所不聞。

「善男子!有不聞聞、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善男子!如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如不到到、不到不到、到不到、到到。」

「世尊!云何不生生?」

「善男子!安住世諦,初出胎時,是名不生生。云何不生不生?善男子!是大涅槃無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云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諦死時是名生不生。云何生生?善男子!一切凡夫是名生生。何以故?生生不斷故。一切有漏念念生故,是名生生。四住菩薩名生不生。何以故?生自在故,是名生不生。善男子!是名內法。云何外法?未生生、未生未生、生未生、生生。善男子!譬如種子,未生牙時,得四大和合、人功作業、然後乃生,是名未生生。云何未生未生?譬如敗種及未遇緣,如是等輩,名未生未生。云何生未生?如牙生已而不增長,是名生未生。云何生生?如牙增長,若生不生則無增長。如是一切有漏,是名外法生生。」

琉璃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若有生者,為是常耶?是無常乎?生若是常,有漏之法則無有生;生若無常,則有漏是常。世尊!若生能自生,生無自性;若能生他,以何因緣不生無漏?世尊!若未生時有生者,云何於今乃名為生?若未生時無生者,何故不說虛空為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云何不生生不可說?不生名為生,云何可說!何以故?以其生故。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亦不可說。云何生不生不可說?生即名為生,生不自生,故不可說。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說?不生者名為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說!何以故?以修道得故。云何生亦不可說?以生無故。云何不生不可說?以有得故。云何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十因緣法為生作因,以是義故,亦可得說。善男子!汝今莫入甚深空定。何以故?大眾鈍故。善男子!有為之法生亦是常,以住無常,生亦無常;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無常;異亦是常,以法無常,異亦無常;壞亦是常,以本無今有故,壞亦無常。善男子!以性故生、住、異、壞皆悉是常,念念滅故不可說常,是大涅槃能斷滅故,故名無常。善男子!有漏之法未生之時,已有生性,故生能生。無漏之法本無生性,是故生不能生。如火有本性,遇緣則發。眼有見性,因色、因明、因心故見。眾生生法,亦復如是,由本有性,遇業因緣,父母和合,則便有生。」

爾時琉璃光菩薩摩訶薩及八萬四千菩薩摩訶薩,聞是法已,踴在虛空,高七多羅樹,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慇勤教誨,因大涅槃始得悟解,聞所不聞。亦令八萬四千菩薩深解諸法,不生生等。世尊!我今已解,斷諸疑網。然此會中有一菩薩,名曰無畏,復欲諮稟,唯垂聽許。」

爾時世尊告無畏菩薩:「善男子!隨意問難,吾當為汝分別解脫。」

爾時無畏菩薩與六萬(一本雲與八萬)四千諸菩薩等,俱從座起,更整衣服,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此土眾生當造何業,而得生彼不動世界?其土菩薩云何而得智慧成就、人中象王、有大威德,具修諸行,利智捷疾,聞則能解?」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不害眾生命,  堅持諸禁戒,
 受佛微妙教,  則生不動國。
 不奪他人財,  常施惠一切,
 造招提僧坊,  則生不動國。
 不犯他婦女,  自妻不非時,
 施持戒臥具,  則生不動國。
 不為自他故,  求利及恐怖,
 慎口不妄語,  則生不動國。
 莫壞善知識,  遠離惡眷屬,
 口常和合語,  則生不動國。
 如諸菩薩等,  常離於惡口,
 所說人樂聞,  則生不動國。
 乃至於戲笑,  不說非時語,
 謹慎常時說,  則生不動國。
 見他得利養,  常生歡喜心,
 不起嫉妬結,  則生不動國。
 不惱於眾生,  常生於慈心,
 不生方便惡,  則生不動國。
 邪見言無施,  父母及去來,
 不起如是見,  則生不動國。
 曠路作好井,  種殖果樹林,
 常施乞者食,  則生不動國。
 若於佛法僧,  供養一香燈,
 乃至獻一花,  則生不動國。
 若為恐怖故,  利養及福德,
 書是經一偈,  則生不動國。
 若為悕利福,  能於一日中,
 讀誦是經典,  則生不動國。
 若為無上道,  一日一夜中,
 受持八戒齋,  則生不動國。
 不與犯重禁,  同共一處住,
 呵謗方等者,  則生不動國。
 若能施病者,  乃至於一果,
 歡喜而瞻視,  則生不動國。
 不犯僧鬘物,  善守於佛物,
 塗掃佛僧地,  則生不動國。
 造像及佛塔,  猶如大拇指,
 常生歡喜心,  則生不動國。
 若為是經典,  自身及財寶,
 施於說法者,  則生不動國。
 若能聽書寫,  受持及讀誦,
 諸佛秘密藏,  則生不動國。」

爾時無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已知所造業緣得生彼國。是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普為憐愍一切眾生,先所諮問,如來若說,則能利益、安樂,人、天、阿修羅、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

爾時世尊即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於此當至心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有因緣故,未到不到。有因緣故,不到到。有因緣故,到不到。有因緣故,到到。何因緣故未到不到?善男子!夫不到者是大涅槃,凡夫未到,以有貪慾、瞋恚、愚癡故,身業、口業不清淨故,及受一切不淨物故,犯四重故,謗方等故,一闡提故,五逆罪故,以是義故,未到不到。善男子!何因緣故不到到?不到者名大涅槃。何義故到?永斷貪慾瞋恚愚癡身口惡故,不受一切不淨物故,不犯四重故,不謗方等經故,不作一闡提故,不作五逆罪故,以是義故,名不到到。須陀洹者八萬劫到,斯陀含者六萬劫到,阿那含者四萬劫到,阿羅漢者二萬劫到,辟支佛者十千劫到,以是義故,名不到到。善男子!何因緣故名到不到?到者名為二十五有,一切眾生常為無量煩惱諸結之所覆蔽,往來不離,猶如輪轉,是名為到。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已得永離,故名不到。為欲化度諸眾生故,示現在中,亦名為到。善男子!何因緣故名為到到?到者即是二十五有,一切凡夫、須陀洹乃至阿那含,煩惱因緣故,名到到。善男子!聞所不聞亦復如是,有不聞聞、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云何不聞聞?善男子!不聞者名大涅槃。何故不聞?非有為故、非音聲故、不可說故。云何亦聞?得聞名故,所謂常樂我淨,以是義故,名不聞聞。」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大涅槃者不可得聞,云何復言常樂我淨而可得聞?何以故?世尊!斷煩惱者名得涅槃,若未斷者名為不得,以是義故涅槃之性本無今有。若世間法本無今有則名無常,譬如瓶等,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名無常。涅槃亦爾,云何說言常樂我淨?復次世尊!凡因莊嚴而得成者,悉名無常。涅槃若爾,應是無常。何等因緣?所謂三十七品、六波羅蜜、四無量心、觀於骨相阿那波那、六念處、破析六大、如是等法,皆是成就涅槃因緣,故名無常。復次世尊!有名無常。若涅槃是有,亦應無常。如佛昔於阿含中說,聲聞、緣覺、諸佛世尊皆有涅槃,以是義故名為無常。復次世尊!可見之法名為無常,如佛先說,見涅槃者則得斷除一切煩惱。復次世尊!譬如虛空,於諸眾生等無障礙,故名為常。若使涅槃是常等者,何故眾生有得不得?涅槃若爾,於諸眾生不平等者,則不名常。世尊!譬如百人共有一怨,若害此怨,則多人受樂。若使涅槃是平等法,一人得時應多人得,一人斷結應多人亦斷,若不如是,云何名常?譬如有人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國王、王子、父母、師長,則得利養,是不名常。涅槃亦爾,不名為常。何以故?如佛昔於阿含經中告阿難言:『若有人能恭敬涅槃,則得斷結,受無量樂。』以是義故,不名為常。世尊!若涅槃中有常樂我淨名者,不名為常。如其無者,云何可說?」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善男子!如闇室中井,種種七寶,人亦知有,闇故不見。有智之人,善知方便,然大明燈,持往照了,悉得見之。是人於此終不生念,水及七寶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本自有之,非適今也,煩惱闇故,眾生不見。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燃智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常樂我淨,是故智者於此涅槃,不應說言本無今有。

「善男子!汝言因莊嚴故得成涅槃應無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涅槃之體,非生非出、非實非虛、非作業生、非是有漏有為之法、非聞非見、非墮非死、非別異相、亦非同相、非往非還、非去來今、非一非多、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尖非斜、非有相非無相、非名非色、非因非果、非我我所,以是義故,涅槃是常,恆不變易,是以無量阿僧祇劫修集善法,以自莊嚴,然後乃見。善男子!譬如地下有八味水,一切眾生而不能得,有智之人施功穿掘,則便得之;涅槃亦爾。譬如盲人不見日月,良醫療之則便得見,而是日月非是本無今有;涅槃亦爾,先自有之非適今也。善男子!如人有罪,係之囹圄,久乃得出,還家得見父母兄弟、妻子眷屬;涅槃亦爾。

「善男子!汝言因緣故,涅槃之法應無常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因有五種。何等為五?一者生因,二者和合因,三者住因,四者增長因,五者遠因。云何生因?生因者即是業煩惱等,及外諸草木子,是名生因。云何和合因?如善與善心和合,不善與不善心和合,無記與無記心和合,是名和合因。云何住因?如下有柱,屋則不墮;山河樹木,因大地故而得住立;內有四大、無量煩惱,眾生得住;是名住因。云何增長因?因緣衣服飲食等故,令眾生增長;如外種子,火所不燒,鳥所不食,則得增長;如諸沙門、婆羅門等,依因和上、善知識等而得增長;如因父母,子得增長;是名增長因。云何遠因?譬如因咒,鬼不能害,毒不能中;依憑國王,無有盜賊;如芽依因地、水、火、風等;如水攢及人,為蘇遠因;如明色等,為識遠因;父母精血,為眾生遠因;如時節等悉名遠因。善男子!涅槃之體非是如是五因所成,云何當言是無常因?

「復次善男子!復有二因: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師輪繩,是名作因。如燈燭等照闇中物,是名了因。善男子!大涅槃者,不從作因而有,唯有了因。了因者,所謂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羅蜜,是名了因。善男子!佈施者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檀波羅蜜乃得名為大涅槃因。三十七品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無量阿僧祇助菩提法,乃得名為大涅槃因。」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佈施不得名為檀波羅蜜?云何佈施而得名之檀波羅蜜?乃至般若云何不得名為般若波羅蜜?云何得名為般若波羅蜜?云何名涅槃?云何名大涅槃?」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方等大般涅槃,不聞佈施,不見佈施,不聞檀波羅蜜,不見檀波羅蜜,乃至不聞般若,不見般若,不聞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聞涅槃,不見涅槃,不聞大涅槃,不見大涅槃。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知見法界,解了實相空無所有,無有和合覺知之相,得無漏相、無所作相、如幻化相、熱時炎相、乾闥婆城、虛空之相。菩薩爾時得如是相,無貪恚癡,不聞不見,是名菩薩摩訶薩真實之相、安住實相。菩薩摩訶薩自知此是檀,此是檀波羅蜜,乃至此是般若,此是般若波羅蜜,此是涅槃,此是大涅槃。

「善男子!云何是施,非波羅蜜?見有乞者,然後乃與,是名為施,非波羅蜜。若無乞者,開心自施,是則名為檀波羅蜜。若時時施,是名為施,非波羅蜜。若修常施,是則名為檀波羅蜜。若施他已,還生悔心,是名為施,非波羅蜜。施已不悔,是則名為檀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財物中生四怖心,王、賊、水、火,歡喜施與,是則名為檀波羅蜜。若望報施,是名為施,非波羅蜜。施不望報,是則名為檀波羅蜜。若為恐怖、名聞、利養、家法相續、天上五欲,為憍慢故、為勝他故、為知識故、為來報故,如市易法。善男子!如人種樹,為得蔭涼,為得花果及以材木。若人修行如是等施,是名為施,非波羅蜜。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者,不見施者、受者、財物,不見時節、不見福田及非福田,不見因、不見緣、不見果報,不見作者、不見受者、不見多、不見少、不見淨、不見不淨,不輕受者、己身、財物,不見見者、不見不見者,不計己、他,唯為方等大般涅槃常住法故修行佈施,為利一切諸眾生故而行佈施,為斷一切眾生煩惱故行於施,為諸眾生不見受者施者財物故行於施。善男子!譬如有人,墮大海水,抱持死尸,則得度脫;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佈施時,亦復如是,如彼死尸。善男子!譬如有人,閉在深獄,門戶堅牢,唯有廁孔,便從中出到無礙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佈施時,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貴人恐怖急厄,更無恃怙,依旃陀羅;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佈施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病人為除病苦得安樂故服食不淨;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佈施亦復如是。善男子!如婆羅門值榖勇貴,為壽命故食噉狗肉;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行於佈施亦復如是。善男子!大涅槃中如是之事,從無量劫來不聞而聞,尸羅、尸羅波羅蜜,乃至般若、般若波羅蜜,如佛雜花經中廣說。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一

 

上篇:大般涅槃經

下篇:大般泥洹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涅槃部目錄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中陰經

中陰經卷上 後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如來五弘誓入中陰教...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等集眾德三昧經

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入定不定印經

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 御製 蓋聞: 大乘奧典,光秘賾於...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一卷 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如是我聞...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梁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

佛說魔嬈亂經

佛說魔嬈亂經 失譯人名附後漢錄 聞如是: 一時,婆伽...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准依聖教。及西方現...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

【佛教詞典】賴耶三相

【賴耶三相】 作為宇宙萬法本源的第八阿賴耶識,具有三...

【佛教詞典】身土皆通有漏識變及無漏識變

【身土皆通有漏識變及無漏識變】 p0680   成唯識論十...

夢裡的境界是怎麼出現的

【如人夢中所見山川人物,皆依夢心所現。若無夢心,必...

你心中在動,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動

楞嚴經中講有個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時候,先觀察...

慧律法師《83年逢甲大學佛學問答錄》

(一)問:請師父講一些鼓勵大眾的話 答:說到鼓勵他...

積極向上的佛教

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充滿神話的國...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郁頭藍弗...

早晚課誦的功德利益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兩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門弟子...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

《與茅靜遠居士書》是省庵祖師寫給茅靜遠居士的一封書...

在末法時期,佛菩薩是如何示現的

現在我們聽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識,也是...

仗彌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破戒的過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破戒的過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淨土法門的難信與仰信

淨土法門就由於這樣的至簡至易、至頓至圓,又是從佛的...

【視頻】佛光山-八十八佛唱誦

佛光山-八十八佛唱誦

【視頻】《大般泥洹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般泥洹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