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雜寶藏經》白話

2017/12/06  大字體  護眼色

雜寶藏經 卷第五

弗那施佛缽食獲現報緣 第七十一

往昔佛在世的時候,有五個婆羅門兄弟,第一個名叫蛇奢,第二個名叫無垢,第三個名叫憍梵波提,第四個名叫蘇馱夷――四個哥哥入山學道,得到五種神通。他們最小的弟弟,名叫弗那,見到佛在(托缽)乞食,盛上上好的白淨飯,滿滿一缽佈施給佛。那時弗那,長久以耕種作為職業,當時耕種完畢,返回家中。後來有一天,來到田裡,見他的田中生長的莊稼,(全)變成金色谷子,都幾尺高,收割完畢,又生長如初。國王聽說這件事,也來收割,不能割完。像這樣,一切來取的人都不能割盡。

哥哥們惦記說:「我的弟弟弗那,是滿意生活呢(還)是(很)貧苦呢?」不久(哥哥們)一起來看望(弟弟),見到弟弟的福業超過國王,便對弟弟說:「你先前貧窮,為什麼突然富有?」弟弟回答:「我見到瞿曇,佈施了一缽飯,得到這樣的果報。」四個哥哥聽後,歡欣鼓舞,又對弟弟說:「你現在替我們製作歡喜團,我們四個人各拿一團供養瞿曇,發願求生天上,不聽他的法,不用解脫。」於是各自帶著歡喜團,來到佛陀住的地方。大哥抓起一歡喜團放進佛的缽中,佛說:「諸行無常。」二哥又把歡喜飯糰放進佛的缽中,佛說這樣的話:「是生滅法。」三哥又把歡喜飯糰放入佛的缽中,佛說這樣的話:「生滅滅已。」四哥又把歡喜飯糰放入佛的缽中,佛說這樣的話:「寂滅為樂。」隨即回家,到寂靜處,互相詢問:「你聽到什麼話?」第一個哥哥說:「我聽到‘諸行無常’。」第二個聽到「是生滅法。」第三個聽到「生滅滅已。」第四個聽到「寂滅為樂。」兄弟四人各自思維這首偈,得到阿那含果[三果]。(於是,四兄弟)都來到佛陀住的地方,請求出家,(出家後都)證得阿羅漢道果。

大愛道施佛金織成衣 並穿珠師緣 第七十二

往昔佛在世的時候,大愛道為佛製作金縷織成衣服,帶來奉上給佛,佛立刻說:「用(它)佈施眾僧。」大愛道說:「我(曾)以乳哺育、撫養世尊(成長),(現)親手做成這件衣服,特地來供奉佛陀,必然期望如來為我接受它,方才為什麼說給眾僧呢?」佛說:「想使姨母獲得大功德。為什麼這樣呢?(因為)眾僧是福田,廣大無邊,所以勸你。順從我的話,(就)已經供養佛了。」當時大愛道隨即拿著這件衣服,去到眾僧中,從上座開始(供養),沒有人敢取。按順序來到彌勒(面前),彌勒接受衣服,隨即穿上入城乞食。

彌勒的身體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到城裡後,眾人競相觀看,(但)沒有人給他飯食。有一個穿珠師,見到人們沒有人給飯食,立即上前跪請,帶回到家中,給彌勒飯食。彌勒吃完,此時穿珠師,拿一個小座鋪在彌勒前,請求(彌勒他)想要聽法。彌勒具有四無礙辯才的能力,立即為他宣說種種妙法。當時穿珠師,樂意聽聞(佛法),沒有個滿足。先前有一位(大)長者,將要嫁女兒,僱穿珠師穿一顆寶珠,給錢十萬。在這時那個嫁女的人家,派人要寶珠。當時穿珠師聽法興趣正濃,沒時間給他穿,就回答說:「暫且稍等一會兒。」(對方)不久又來討取,乃至來了三次還是沒得到。那位長者生氣了,回來把珠和穿珠錢都奪走了。穿珠師的妻子,瞋恨她丈夫說:「又沒有(什麼)家業,一會兒時間穿珠就能得十萬錢,為什麼(只在這裡)聽這個道人誇誇其談!」她丈夫聽到後,心懷後悔。

那時彌勒知道他後悔,就問他說:「你能隨我到寺中嗎?」(穿珠師)回答說:「我能。」就隨彌勒到僧坊中,問上座說:「有人得到黃金達十萬斤,與歡喜聽人說法相比怎麼樣?」憍陳如說:「假使有人得金十萬,不如有人以一缽飯食佈施給持戒人。況且能有信心聽一會兒法,又勝過那(以一缽飯食佈施持戒人)百千萬倍。」就這樣又問第二上座,上座回答說:「假如有人得十萬車金,也不如以一缽飯食佈施給持戒者,更何況又聽法聽得很歡喜,(這樣)經過了(較長)時間。」又問第三上座,上座回答說:「如果有人得十萬座屋子的黃金,也不如佈施持戒人一缽的飯食,更何況又聽法。」又問第四上座,上座回答說:「如果有人得十萬國黃金,也不如佈施持戒人一缽的飯食,(更)何況聽法,(勝過那)百千萬倍。」

像這樣依次問到阿那律,阿那律說:「有人獲得(充)滿四天下的黃金,猶不如佈施持戒人一餐的食物,更何況又聽法。」彌勒問道:「尊者說有人佈施比丘一缽的食物,甚至勝過獲得滿四天下的黃金,為什麼(會)像這樣?」尊者回答說:「以(我)自身作證,回想往昔九十億劫時,有一位長者,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叫利吒,第二個名叫阿利吒,常常告誡他們說:處在高處的也會掉下來,長久的事物也(會慢慢改變,最後就消失)滅盡;有生就有死,有聚合就有分離。長者得病,臨近命終時,約束告誡兒子:「千萬不要分家。譬如一根絲不能拴住象,(將)很多絲聚集在一起,大象不能掙斷,兄弟同在一起,就像多絲(聚集)。」當時那位長者,囑咐告誡兒子後,就氣絕命終了。因為父親告誡的緣故,兄弟共同生活,互相之間極其敬愛護念。後來為弟弟娶了(妻子),(一起)生活沒多久,而弟弟的妻子對丈夫說:「你就像他的奴僕,為什麼這樣說呢?錢財用度,招待賓客,都由你的哥哥,你現在只得到衣服食物罷了,不是奴隸是什麼?」(婦人)多次說這樣的話。那時夫婦二人,內心生起變化,要求哥哥分家。

哥哥對弟弟說:「你不記得父親臨終的話了嗎?」弟弟還是不改,多次要求分家。哥哥見弟弟打定主意,就與他分了家,家裡的所有一切,都平均分為兩半。弟弟夫婦二人,年輕喜愛遊樂,費用開支奢侈,沒過多久,貧窮睏乏,來向哥哥要。哥哥那時,給了他十萬錢,得到後回去不久,就又用盡了,就又來索要。像這樣來要了六次,(每次)都給了他十萬錢。到第七次來,哥哥便責備數落弟弟:「你不念父親臨終之言,要求分家,(分家後)不能用心生活,多次來索要錢物;今天再給你十萬錢,從今以後,不好好生活,又來索要,(就)再不給你了。」受到這樣的責備,夫婦二人用心生活,已漸漸富裕起來。哥哥的錢財喪失,已漸漸貧窮,就來向弟弟要。他弟弟甚至(連)飯(都)不讓哥哥吃,(並且)說出這樣的話:「(我還)以為哥哥恆常富有呢,(怎麼)也貧窮了呢?我以前向哥哥討要,被很嚴厲地責備。今日為什麼來向我索要?」哥哥聽到這些話後,生起極重的憂愁煩惱,自己思考說:「一父所生(親)兄弟,尚且如此,何況外人!」厭惡生死,於是(也)不回家,入山學道(去了)。他精進勤苦修行,得到辟支佛果。

他弟弟後來也漸漸貧窮,遭遇世間饑荒,靠賣柴養活自己(一家)。此時辟支佛入城乞食,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拿著空缽出城(回山)。這時賣柴人見到辟支佛拿著空缽出城,就拿賣柴所得的炒的稗子面,想給辟支佛,對辟支佛說:「尊者能吃粗劣的食物嗎?」(辟支佛)回答說:「不管(食物)是好還是粗劣,(只是)拿來支持身體(而已)。」這時賣柴人(把稗子面)立即給與(辟支佛)。辟支佛接受並吃(起來),吃完之後,飛騰到虛空,作出十八種變化後,就回到他的住所。

這個賣柴人後來再去打柴,在道上見到一隻兔子,(就)用棍棒丟(過去打)它。(兔子)變成死人,忽然站起過來,抱住打柴人的脖子。那個打柴人用種種辦法想(把他)推下去,卻不能讓他離開,脫下衣服,(用來)僱人,讓(這個人)拉掉他,也不能分離。如此反覆多次,到了天黑,(只好)把他背回家。到家中後,死人自然鬆開,墜落在地上,成了真金人。此時賣柴人,立即截去金人的頭,頭不久又長出來;去掉它的手腳,手腳又長出來,一會兒金頭金手堆滿了屋子,堆積成大堆(金子)。

他的近鄰報告給官府:「這個貧窮人,屋裡(不經人力)自然有這個金堆。」國王聽說(後)派遣使者反覆前去(他家)檢查。到屋裡後,見到的只是爛臭死人的手、腳、頭。賣柴人自己拿著金頭,把它呈上國王,就是真金的。國王非常歡喜,(說)這是有福報的人,(便)立即封給他村落。

(後來,賣柴人)從這裡命終後,生到第二天,作天帝釋,下一生生在人中,作轉輪聖王,作天王人王,九十一劫的時間不曾斷絕過。今世是最後身,生在釋迦族,初生那天三十里中的伏藏珍寶自然湧出,後來漸漸長大。他哥哥釋摩男,受到父母的偏愛。阿那律的母親想試探各個兒子,當時派人說「無食」。阿那律說:「只把‘無食’擔來。」(於是)就(給他)送些空器皿,(送到之)時空器中百味飲食,自然充滿。

假設用四天下的金用來生活,不夠一劫的時間,更何況九十一劫常受快樂。之所以我今生獲得這自然飲食,正是由前世佈施這一缽飯食獲得的果報。(什麼是持戒人呢?)上至諸佛,下至梵天,清淨持戒者,都叫持戒(人)。」

當時穿珠師聽到這些話後,內心非常歡喜。

帝釋問事緣 第七十三

這樣的經法我(從佛親自)聽聞,講法時,佛在摩竭提國,王舍城南邊,有一個婆羅門村落,名叫庵婆羅林,(佛在)這個村落北邊的毗提醯山石洞中。那時帝釋聽說佛在那裡,(就)立即告訴槃闍識企揵闥婆王子說:「摩竭提國的婆羅門聚落名叫庵婆羅林,這個聚落北部有毗提醯山,世尊在山中。現在可以與你們一起去那裡(拜訪世尊)。」槃闍識企揵闥婆王子回答說:「好的,這件事最好,非常高興聽(佛說法)。」(就)立即挾著琉璃琴,跟隨帝釋前往佛所在的地方。其時諸位天人,聽說帝釋和揵闥婆王子等想去佛所在的地方,就各自裝飾,隨從帝釋從天上隱沒,就到達毗提醯山。那時山中,光明照曜,靠近此山的仙人(看到後),都以為是火光。帝釋就告訴揵闥婆王子說:「這個地方清淨,遠離種種憒鬧,(佛在這個)寂靜之處,安隱坐禪,現在佛的旁邊,有很多賢善尊貴者,(及)眾天人塞滿左右。我們現在怎麼樣(才)能拜見世尊呢?」帝釋(又)立即告訴揵闥婆王子:「你可以為我前往佛那裡,通報我們的意願,想朝見請教(佛陀)。」揵闥婆王子受命後就去了,在不遠不近的地方瞻仰(佛陀)儀容,拿起琴彈奏樂曲,使佛能聽到,作偈頌說:

「(對你)貪求的心依戀不舍,就像大象陷於淤泥之中(不能自拔);又像大像在迅速地奔跑,不是鐵鉤(能立即)制服的。又好比阿羅漢,貪戀於微妙的佛法;也像我貪著(你的)美貌,去(非常)恭敬地禮敬你的父親。由於(你)生在非常尊貴殊勝的地方[她是揵闥婆王珍浮樓的女兒],(因此)心中更加生起對(你)的喜愛。

「非常容易增長我(對你)的愛,就像(滿身)熱汗時遇到了涼風,又像非常口渴的時候得到了清冷的飲水。你的容貌體態(令我因喜愛而)非常膽小緊張。(對你)如同羅漢愛樂妙法,也如病人得到了好藥,又像飢餓的人得到了美食。(請)快速地以清涼滅除我的熱惱,現在我的貪慾依然要奔馳,好像捉住了我的心,不能除去。」

佛說:「好啊,槃闍識企,現在你演奏的這個樂曲聲,絃管相配和諧,你是對(誰)親近還是疏遠的人而作了這首詩歌頌詞?」(揵闥婆王子)立即稟白佛說:「我在以前遇到一位賢淑的女子,名叫修利婆折斯,是揵闥婆王珍浮樓的女兒。摩多羅天子名叫識騫稚,先追求那位女子。我當時很愛她,就在她所在的地方說這首偈誦,我現在在佛前重說本偈。」帝釋想,佛已經從定中覺醒,現在(正)與槃闍識企說話。帝釋又對(槃闍識)企說:「你現在稱我的名字,(帝釋)頂禮佛足,問候世尊,是否少病苦少惱亂、起居輕快、飲食調適、氣力安樂;沒有什麼不好吧,住的安樂嗎?」(揵闥婆王子)立即說:「好的。」受帝釋教(後),再到佛所在的地方,稱帝釋的名字,頂禮佛足,用帝釋的話語,問候世尊。佛說:「帝釋及眾天人都安樂嗎?」(揵闥婆王子)再一次稟白佛說:「世尊,帝釋及三十三天想拜見佛,允許他們來見嗎?」佛說:「現在正是時候。」帝釋及三十三天聽到佛讓(他們見)後,立即到佛所在的地方,頂禮佛足,在一邊站立,稟白佛說:「世尊,我們應當坐在哪裡?」佛說:「坐在這些座位上。」(帝釋)稟白佛說:「這個洞窟極小,天眾極多。」說完這話後,(就)見到石窟(變得)廣大,(以)佛的威神力,使石窟能容納接受很多人。

帝釋就頂禮佛足,在前面坐下,稟白佛說:「我在(輪迴生死)長夜中常常想見佛,想聽聞佛法。我在過去的時候,佛在舍衛國進入火光三昧,在那時有位毗沙門侍女,名叫步闍拔提。步闍拔提合掌向佛,我當時對那位毗沙門侍女說:‘佛現在在定中,我不敢擾亂,請替我頂禮世尊之足,說我問候(佛陀)。’那位侍女(就)按照帝釋的話,禮拜問訊。」佛對帝釋說:「我在那時,聽到你們的聲音,不久從定中出來。」帝釋稟白佛說:「我往昔從年長有德之人那裡聽到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在世間,諸天眾就增長,阿修羅眾就減少。現在我的親人,自然生到天上,諸天眾增長,阿修羅減少。我現在見到佛弟子能生到天上的,有三件事勝過其他天人,壽命勝、光色勝、名勝。」

當時具毗耶寶女生到忉利天,他以前是佛弟子,現在為帝釋做兒子,名叫渠或天子。又有三位比丘,在佛前修行斷淫慾之法,(因為)心未離欲,身體敗壞生命終結時,生到揵闥婆家,每天三時,為眾天人作佣人。渠或天子見到這三人給天人作佣人,就說道:「我心裡不歡喜不忍心,往昔在人間時,這三個人常常到我家接受供養,今日(卻)為諸位天人作佣人,我不忍心看到。這三位天人本是佛的聲聞弟子,我做人時,接受我恭敬供養飲食衣服,今日(地位)下賤,你們從佛口中聽聞佛法,(經常)受佛開示,為什麼生在這卑賤的地方?我先前奉事供養你們,我從佛陀聽聞佛法,修行佈施、持戒、信心的因緣,所以成為帝釋兒子,有大的威德,勢力自由自在,眾天人都叫我渠或。你們得到佛的殊勝之法,為什麼不能勤心修行,生到這種下賤處?我現在不忍見到這種惡事,像這樣的事,我不喜歡見。為什麼同一法門中,生到這下賤(處),這是佛弟子不應生的地方。」渠或天子做了這番譏刺和議論,這三個人深深感到慚愧,生起厭噁心,合掌對渠或說:「如天子所說,確實是我們的過錯,現在應當除斷這樣貪慾的過失,立即勤加精進,修行定慧。」三人憶念釋迦佛之法,見到貪慾的禍患,立即斷除了貪慾的繫縛,就像大象掙脫束縛,(三人)斷除他們的貪慾,也像這樣。

帝釋和一商那天以及其餘各天天眾、護世四天王,都過來入坐。這三位斷欲者,就在諸天面前,飛騰到虛空中。帝釋稟白佛說:「這三人是得了什麼法,能作這種種神通變化?來拜見世尊,想詢問他們的所得。」佛說:「這三人已經舍棄了他們(原來的)地方,得以投生在梵天。」「希望世尊為我說他們投生梵天的法。」 「好啊,賢明的帝釋!你分別詢問所疑惑的吧!」當時佛這樣想:「帝釋沒有諂媚虛偽,真實地詢問所疑惑的,不是為惱亂我。」(佛接著說)「回答你的所問,我會分別解說。」帝釋問佛:「是什麼煩惱能繫縛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摩睺羅伽?」佛當時回答說:「慳貪與嫉妒二種煩惱繫縛人、天、阿修羅、乾闥婆等,並與一切種類眾生,都被慳貪與嫉妒自我束縛。」

「這件事確實如此,天中天,慳貪、嫉妒的因緣能束縛一切(眾生)。我現在從佛聽聞理解了這個道理,疑網立即破除,深深生起歡喜心。再問其餘的義理:慳貪、嫉妒因何而生?什麼因什麼緣能生慳貪嫉妒?(它們)什麼因緣生什麼因緣滅?」「憍尸迦,慳貪與嫉妒因憎恨與喜愛生,憎恨、喜愛是緣。有憎恨喜愛必有慳貪嫉妒。無憎恨喜愛慳貪嫉妒則滅。」「確實如此,天中天!我今天從隨佛聽聞理解了這個義理,疑網立即解除。深深生起歡喜心,再問其餘義理。喜愛憎恨是什麼因緣生,什麼因緣滅?」佛回答說:「喜愛憎恨從希求而生,無希求則滅。」「確實如此,天中天,我從佛聽聞,信受理解了這個義理。疑網立即解除,深深生起歡喜心,再問其餘義理。希求從什麼因生、什麼緣增長?怎樣能滅除?」佛說:「希求因‘想’生,緣‘想’增長。有‘想’則有希求,無‘想’希求則滅。」

「確實這樣,天中天,我現在自佛聽聞理解了這個義理,疑網立即解除。深深生起歡喜心,再問其餘義理。‘想’因何而生何緣增長?怎麼滅除?」佛說:「‘想’從掉悔①[掉舉惡作②,簡單譯為「躁動」]生,緣掉悔增長;無掉悔‘想’則滅。」「確實這樣,天中天,我今天從佛聽聞理解了這個義理,疑網立即解除。深深生起歡喜心,再問其餘義理。掉悔因何生長?怎樣滅除掉悔?」佛告憍尸迦:「欲滅掉悔,當修八正道:正見、正業、正語、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志、正定。」帝釋聽到後稟白佛說:「確實如此,天中天,掉悔確實由八正道而滅,我今天從佛聽聞理解這個義理,疑網立即解除。」帝釋歡喜,又問其餘義理:「想滅除掉悔,應該修八正道。這八正道,比丘又因什麼法而得以增長?」佛說:「又有三法:一者希求、二者(四)正勤③、三者多修習攝心。」

帝釋說:「確實如此,天中天,我們聽聞這個義理,疑網立即解除。比丘能修行八正道分,確實是因這三件事增長。」聽到後很歡喜。帝釋又問:「比丘想滅除掉悔,應當學幾法?」佛說:「應當學三法:當學增盛戒心、當學增盛定心、當學增盛智慧心。」帝釋聽到後說:「確實如此天中天,我聽聞這個義理,疑網得以解除。」歡喜雀躍,再問其餘義理:「想滅除掉悔,應當明白幾種義理?我(願)聽聞佛的教言。」(佛說:)「應當明白六種義理:一眼了別色塵①、二耳了別聲塵、三鼻了別香塵、四舌了別味塵、五身了別細滑、六意了別法塵②。」帝釋聽到後:「確實這樣天中天,我聽聞這個義理,疑網得以解除。歡喜雀躍,再問其餘義理:一切眾生,都是相同的慳貪、相同的希求、相同的趨向、相同的出生國土。」佛說:「帝釋,一切眾生,也不是一樣的慳貪、一樣的希求、一樣的趨向、一樣的出生國土。眾生無量,世界無量,貪心、希求、趨向、出生國土,(有種種的)差別不同,各執所見。」

帝釋聽後:「確實這樣天中天,我聽說這個義理,疑網得以解除。歡喜雀躍,再問其餘義理:一切沙門婆羅門,全都得到同樣的(事理)究竟嗎?得到同樣的清淨而無一切煩惱污染嗎?得到同樣的究竟(清淨)梵行嗎?」佛說:「一切沙門婆羅門,不能全都得到同樣的(事理)究竟、同樣的清淨而無一切煩惱污染,也不能全部得到同樣的究竟(清淨)梵行。如果有沙門婆羅門,得以徹底斷除貪愛煩惱而解脫,(離一切煩惱粗重)得正解脫者,這些人才全部得到同樣的(事理)究竟,同樣的清淨而無一切煩惱污染,同樣的究竟(清淨)梵行。」「像佛所說的,徹底斷除貪愛煩惱而解脫,得正解脫者,這些人才全部得到同樣的(事理)究竟,同樣的清淨而無一切煩惱污染,同樣的究竟(清淨)梵行。今天跟隨佛聽聞便理解這些義理,得以了達這些法,得以度脫疑惑到彼岸,得以拔出各種邪見的毒箭,已經滅除身見[我執],心不退轉。」

說這部經時,帝釋及八萬四千位天人,遠離塵垢,(斷除見惑而得正見,)獲得法眼淨(分明見四聖諦)。佛說:「憍尸迦,你曾經很(多次)以此問題問過沙門婆羅門嗎?」「世尊,我記得以前曾經同各位天人,聚集在善法堂,向諸天詢問:「有佛出世嗎?」諸天回答:「沒有佛出世。」諸天聽說佛沒有出現在世間,就各自散去。多位有大威德的天人,福報享盡壽命終結。我當時很恐怖,見到有沙門婆羅門在閑靜的地方,就到他們那裡。那些沙門婆羅門問我是誰,我說:「是帝釋。」我不禮拜他們,他們反而禮拜我。我也沒有問他們,他們向我詢問。我知道他們沒有智慧,所以我不皈依他們。我從現在開始皈依佛,是佛弟子。」就說偈言:

「我以前對(以上種種問題)常存懷疑,心中思維而總得不到滿意的答案。在生死長夜裡尋求智慧,來分析解決這樣的疑問。(到處)尋求如來,見到閑靜之處,有沙門、婆羅門,以為(他們就)是世尊,立即來到他們的住所,向他們行禮和問訊,我這樣問道:「如何修行正道?」那些沙門(、婆羅門)等,並不懂(正)道與非道。而我今天見到了世尊,這些疑惑都解除了。佛世尊是大論師,今日(您)破壞並降服了魔怨,最好地消除了(我心中的)種種煩惱。世尊出現於世間,稀有難得,沒有能與您齊等的,(即使)在一切的天、魔等眾中,(也)沒有(一個)像佛陀(這樣殊勝)的了。」

(帝釋接著說:)「世尊,我得到須陀洹果。薄伽梵,我得到須陀洹果[初果]。」世尊告訴他說:「好啊好啊,憍尸迦。如果你不(懈怠)放逸,(修習諸善法,防護不善心,)應當獲得斯陀含果[二果]。」佛對帝釋說:「你在哪裡得到這種(對三寶及戒的)堅固的信心?」帝釋稟白說:「我在這裡,在世尊身邊得到的,我現在在這裡又得到天人的壽命[因為他是五衰相現,天上七天,就會命終,快命終時來找佛陀的]。」(佛說:)「希望(你)覺悟了知、牢記不忘這件事!」帝釋又說:「世尊,我現在有這樣的念頭:能出生在人中豪貴之家,萬事具備,就在這裡,舍棄俗世出家走向聖道。如果得涅槃,那非常好;如果不得,就生淨居天。」那時帝釋召集各位天眾,立即告訴他們:「我在(晨朝、日中、黃昏)三時,供養梵天,自今以後,停止不再做這件事,應當在三時,供養世尊。」此時帝釋告訴槃闍識企這位乾闥婆子說:「你今對我,恩德很重,你能使佛世尊(從定中)醒覺的緣故,使我能見(佛)聽聞甚深的佛法。我回到天上,當把珍浮樓女賢修利婆折斯,為你作妻子,又當讓你代替她父親的地位,作乾闥婆王。」

那時帝釋帶領諸天眾,繞佛三匝,後退離去,到了僻靜處(大家)都三稱「南無佛陀」,就回天上了。帝釋離去不久,梵天王這樣想:「帝釋已經離去,我現在應當到佛所在的地方。」就像壯士屈伸手臂的時間,就到達佛所在的地方,頂禮佛足後,在一邊坐下。梵天的光明遍照毗提醯山,這時梵天說偈言道:

「顯現出這樣(甚深)的義理,能利益許多(眾生)

舍脂波地、磨迦婆(在佛)周圍都是賢善尊貴者(時),

能作(這樣反覆)問難,(真是了不起的)婆莎婆!」

梵天王重說了帝釋的問話,就回天上(去了)。佛在清晨告訴各位比丘說:「梵天王昨日來到我這裡,說了以上偈言後就返回天上。」佛說完這話後,比丘們非常歡喜,敬禮佛足而去。

度阿若憍陳如等說往日緣 第七十四

佛在王舍城說法度阿若憍陳如,釋提桓因、頻婆娑羅王,各帶領八萬四千眾全部得道。眾位比丘奇怪:各自有這麼多人,(被)拔出三惡道。佛說:「不但今天,在往昔時,也曾濟拔。」比丘們說:「過去濟拔,事情是怎樣的呢?」

佛說:「過去世時,有眾商人,入海采寶,回來的半路上,在大曠野遇到一條蟒蛇,它的身體高高抬起六句樓舍①,圍繞商人們,四邊周圍,沒有出入的地方(可以逃脫)。這時商人們,心中極其驚恐畏怖,各自都高呼:‘天神、地神,有慈悲者,拯救我們!’這時有一頭白象和一隻獅子相伴,獅子跳起來破壞蟒蛇腦,令商人們得以脫離大難。此時蟒蛇就以口中毒氣傷害了獅子和白象。(獅子和白象)命還未斷(時),商人們說:‘你們拯救我們,想求什麼願望?’回答說:‘ 只願求作佛度一切人。’商人們說:‘ 你們若得成佛果,願我們這些人在最初的說法集會上聞法得道。’(說完)獅子、白象立即死去了,商人燒掉他們,為尸骨建塔。」

佛說:「要想知道那時的獅子,就是我的前身;那時白象就是舍利弗;那時商主就是憍陳如、帝釋、頻婆莎羅王;那時商人們是今天得道的各位天人。

差摩釋子患目 皈依三寶得眼淨緣 第七十五

這樣的經法我(從佛親自)聽聞,講法時,佛在釋氏園。那時車頭城中有釋迦族人,名叫差摩,對佛有清淨的信心,對法有清淨的信心,對僧有清淨的信心;皈依於佛,皈依於法,皈依於僧;一心於佛,一心於法,一心於僧;對佛沒有懷疑,對法沒有懷疑,對於僧沒有懷疑。對苦諦沒有懷疑,對集諦沒有懷疑,對於滅諦沒有懷疑,對於道諦沒有懷疑;已得以證悟真理獲得道果,像須陀洹所知道看見的事,都得以知到見到,對於無上正等正覺,不過期限必定得到。

差摩釋子因為患眼病的緣故,有許多種顏色不能見到。差摩釋子就念世尊:「南無給與(眾生)眼目者、南無給與光明者、南無除去昏昧者、南無手執(光明)火炬者、南無薄伽梵[世尊]、南無善逝。」佛因清淨天耳(遠遠)超過人耳,聽到他的音聲,對阿難說:「你現在去用(以下)經咒,幫助差摩釋,為他作治療,作守作牧,消除災禍疾病,為四眾(弟子),作利益使(他們)快樂安住。」此時世尊為差摩釋說淨眼經咒:

多折他施利彌利棄利醯醯多。

以此淨眼咒,使差摩釋[或某某人名]眼得清淨,眼膜得除。若是風翳,若是熱翳,若是陰翳,若是等分翳,莫燒、莫煮、莫腫、莫痛、莫癢、莫流淚。戒實、苦行實、仙實、天實、藥實、咒句實、因緣實、苦實、集實、滅實、道實、阿羅漢實、辟支佛實、菩薩實。

像這樣稱差摩釋的名字,其餘人也像這樣稱名,便得到眼淨。得到眼淨後,使黑暗消除、使眼膜消除。或是風翳,或熱翳,或是冷翳,或是等分翳,(就)不燒、不煮、不腫、不痛、不癢、不流淚。阿難,這樣的章句,這(過去的)六佛世尊,我現在是第七尊佛,也這樣說,四天王也說這個咒,帝釋也說,梵王和諸梵眾也隨之歡喜。阿難,我不看:

(1.什麼對像)天、或人、魔、梵天、沙門眾、婆羅門眾。如果是人或天,要念三次這個章句;

(2.什麼眼病)翳、或暗、膜、腫、眼青、眼中淚出;

(3.什麼原因造成)是天作、或是(龍、夜叉、阿修羅、究槃荼、餓鬼、毘舍、毒、惡咒、蠱道、毗陀羅咒、惡星、諸宿)作。

阿難立即到(差摩釋的住處),為他三說此咒, 眼恢復原來的清淨,得以見到各種顏色。用此咒按照稱呼人的名字,如同差摩釋,都得以除去暗,除去膜,(除去)風、熱、冷及等分(翳),不燒、不煮、不腫、不痛、不癢、不流淚。南無薄伽梵[世尊],南無如來、應供、等正覺,菩薩用這個神咒章句,一切都得以吉祥成就,眾梵天隨喜成就。

七種施因緣 第七十六

佛說有七種佈施(可以)不花錢財而得大的果報。

第一種叫眼佈施:常以好眼色,瞻視父母、師長、出家人、婆羅門,而不以惡眼(相視),這叫做眼佈施,此生過後到下世,得到清澈明淨的眼睛;未來成佛,獲得天眼(乃至)佛眼[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稱為(佈施的)第一種果報。

第二種叫和顏悅色佈施:對待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愁眉苦臉給(他們)不好的臉色,此生過後到下一世得端正(莊嚴)之面貌;未來成佛,(身體)得真金色,這叫做第二種果報。

第三種叫言語佈施:對待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說話柔和,而不粗聲惡氣,此生過後到下一世,言語清楚敏捷,所說之話被人們相信並接受;未來成佛,得到(義辯、法辯、辭辯、應辯)四種辯才,這叫做第三種果報。

第四種叫身佈施: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站起恭迎、(俯身)禮拜,這叫身佈施。此生過後到下一世,得到端正的身體、高大的身體、被人尊敬的身體;未來成佛,身體如(高大的)尼拘陀樹,(一切眾生)沒有能見佛頂相的,這叫做第四種果報。

第五種叫做心佈施:雖以上面所提到的四種方法供養,而內心卻不溫和善良,那不叫做佈施。內心溫和善良,深深地生起供養(的念頭),才叫心佈施。舍掉此身轉世,得明知事理、不愚癡顛狂的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佛三智之一,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叫做心佈施,(是)第五種果報。

第六種叫為座具佈施:如果看到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他們鋪設座位讓他們坐,甚至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他們坐。此生過後到下一世,常常會得到尊貴的七寶座具;未來成佛,得到獅子法座,這叫做第六果報。

第七種叫房屋佈施:引導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讓他們在(佈施者自己的)房屋中能夠行走坐臥,這就叫房屋佈施。此生過後到下一世,感得自然(而有的)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種種禪定的屋宅,這是第七果報。

這七種佈施,雖不花費財物,卻能獲得大果報。

迦步王國天旱浴佛得雨緣 第七十七

如果種小小的善因在好福田中,其後(也)必得(大的)果報。

就像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前,那時有個國王叫迦步,統領閻浮提內的八萬四千個國家。(迦步)王有兩萬夫人,卻沒有兒女,(於是)祈禱祭祀神靈,(這樣)經過多年,他最大的夫人生下(了一位)太子叫栴檀。(栴檀後來)成為轉輪王,統領四天下,卻厭惡(世間生活而)出家(修道),(最後)得以成佛。

那時國中占卜師都說:「要大旱十二年,用什麼方法,禳除這一災禍!」大家隨即商議說:「如今我們應該造(一個)黃金瓶,放在街市上,盛滿香水,供(栴檀)佛沐浴,然後散佈香水並建塔廟(來供養),(這樣)可以除去災禍。」於是請(栴檀)如來以香水沐浴,又將(栴檀)世尊洗浴餘下的水分裝做成八萬四千個寶瓶,分給八萬四千個國家,令造塔廟供養修福。因建造塔廟修福的因緣,天空就降下大雨,糧食(因此)豐收,人民安樂。

當時有一人見到這樣的塔廟,心裡生起歡喜,就把一小束鮮花散在塔上,(並因此)獲得很大的好報。佛說:「我以佛眼觀察那久遠時栴檀如來的香水塔廟,而受其所化的人,都早已成佛進入涅槃。(那個)以一把鮮花佈施的就是我(的前身)呀!因為我過去的時候有這樣的因緣,現今在(那些人的)最後,(才)自然獲得成佛(的果報)。

所以修行人應當努力做種種功德,不要瞧不起微小的善舉(,莫因善小而不為)。」

長者請舍利弗摩訶羅因緣第七十八

過去舍衛城中,有一位大長者,家裡非常富有,財寶無數,他常按僧中的席次順序,請出家人來家中接受供養。

那時按順序,(寺院)派舍利弗和摩訶羅到長者家(應供),長者見(到這種情況)後非常高興。在(供養)這天,入海(求寶的)商人,獲無數珍寶並平安返家;那時國王又賞賜村落給長者;他妻子懷孕又生下一男孩兒,(這)許多喜慶的事同時聚到了一起。

舍利弗等到達他家後,接受長者供養。吃完飯後,長者(給他們)行水,(然後,)在尊者前鋪設小座而坐,舍利弗(為長者)求願說:「(在)今天(這個)良辰吉日得到好的果報,財寶利益(眾多)歡樂的事一起到來,歡喜踴躍心中快樂,信心迸發(來)念(有)十種智力(的佛陀),(願)以後一直就像今天這樣。」長者當時聽了祝願以後,心裡非常高興,便把二張上好的細棉布供養舍利弗,但是(對)摩訶羅,卻單單沒有供養。

當時摩訶羅回寺院後失意傷感,心想:「今天舍利弗之所以得到(這些),是因為他的祝願合長者的心意,(所以)獲得這樣的佈施。我現在應當(向他)求取這個祝願(語)。」便對舍利弗說:「前面的祝願語希望能教給我。」(舍利弗)回答他說:「這個祈願(要知)不能常用,有時能用,有時不能用。」摩訶羅再三請求:「希望一定(把願文)教給我。」舍利弗難以打消他的念頭,(於是)便教給他祝願語。(摩訶羅)得到傳授以後,就立即(開始)背誦,讓(它)極其流利,心想:「何時(去應齋)輪到我能作上座(時),就用這個祝願語。」

這時按僧眾次序(派人)到長者家(應供),(摩訶羅)得為上座。此時長者的商人入海丟失了珍寶,長者的妻子遭遇官司,兒子又死了。可摩訶羅說出這個祝願語,(最後一句祝願)說:「以後一直(像現在)這樣。」此時長者聽到這樣的話,怒火中燒隨即驅趕毆打,趕出門去。

(摩訶羅)被憤怒毆打後,感覺很懊惱,就走進國王的芝麻地,踩蹋了芝麻,莊稼苗折斷毀壞。看守芝麻的人,惱火他這樣(做),又用鞭子抽他,使他十分痛苦。當時摩訶羅接連被打後,責問打他的人說:「我有什麼過錯?被(你)這樣鞭打?」當時看守芝麻的人詳細說了他踐踏芝麻的情況,(並)為他指出道路。(於是摩訶羅)上路前進,沒過幾里,遇人割麥,堆成麥垛。那時當地習俗,右繞麥垛便會招待飲食,以求(麥子)豐收,如果左繞就認為是不吉祥。那時摩訶羅左繞麥垛,麥子主人(因此)憤怒了,又加以棒打。當時摩訶羅又問他說:「我有什麼罪過?怎麼不講道理棒打我?」麥子主人回答:「你繞麥垛的時候,為什麼不右繞麥垛,並祝願說‘多入’(、‘多入’祈願豐收)?違背了我們這邊規矩的緣故,所以打你。」(然後)指示他道路。

略微再向前走(一點),(摩訶羅又)遇到(有人)埋葬,(便)繞著(挖好)的墓穴,如繞麥垛般並祝願說:「多入,多入。」死者家屬(對他的話)感到憤怒,又捉住他毆打,並對他說:「你見到死人,應當憐憫說‘從今以後,再不這樣。’為什麼反說‘多進去一些、多進去一些’?」摩訶羅說:「從今以後,應當如你所言。」再次前行。(路上)見人嫁娶,便按照送葬者所教的說:‘從今以後,不要再這樣。’嫁娶的人們生氣他這樣說,又用鞭杖抽打他,以至於頭也打破了。(摩訶羅)於是又向前趕路,(因)被打而亂跑,正遇有人捕捉大雁,由於驚恐慌張碰到別人的羅網,因此驚散雁群。獵人感到很氣憤,又捉住(他用棍子)捶打。此時摩訶羅深陷被打的痛苦境遇之中,對獵人說:「我(原來)沿著大路走,因多次被打辱,心中驚慌,不知怎麼辦才好,行走急躁,碰到您的羅網,希望能寬容放我,讓我前行。」獵人回答:「你非常魯莽粗心大意,(舉止)囂張到這種地步,幹嘛不安詳從容匍匐前行?」(於是)摩訶羅便依獵師的話,(就向前貼著路面)匍匐而行。又在路上遇到洗衣人,見他用肘爬行,以為要偷衣服,馬上遠遠過來捉住,又加棒打。當時摩訶羅遭到(這樣的)緊急困境,詳細說了前面經過才被放了。

摩訶羅回到祇桓精舍對比丘們說:「我以前,背誦了舍利弗的祝願語,(今日)倒霉透頂。」自己說出被打(的經過,以至於)皮開肉綻幾乎喪命。比丘們帶著摩訶羅來到佛前,詳細述說他被打的原因。

佛言:「這個摩訶羅不只是今日有這樣的因緣,甚至在過去(也是這樣)。(當時),有個國王的女兒得了疾病,太史占卜,需要到墳地裡給她禳除[禳除:祭神除災]兇惡。當時,國王的女兒帶領嚮導和隨從前往墳地。其時,在路上行走的有兩個商人,見到國王的女兒及其侍從妝飾華貴,心中感到害怕,跑到墳地裡。其中一人,就被國王女兒的侍從(抓住,)割掉了耳朵鼻子;另一人著急驚恐,趴在死尸中裝死。

當時國王的女兒準備禳除兇惡,(需要)選一個新死的皮膚沒有腐爛的人,坐在上面洗澡,來治療(她)所得疾病。於是派人察看(尋找),正好遇到(裝死的)商人,用手摸他,他的身體依然柔軟,認為是死亡不久的。(國王的女兒)就用芥末塗抹身體,(坐)在他身上洗澡。芥末的辛辣氣味進入商人鼻中,雖想忍卻忍不住,就打了一個大噴嚏,忽然坐了起來。當時侍從們以為是起尸鬼,或許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災禍,(於是)關閉城門抵禦。公主著急,緊抓(商人)不放,當時商人(只好)以實言相告說:‘我其實不是鬼。’國王的女兒立刻與這個商人一起回到城(門口),喊(人)開城門,詳細解說了事情的真實情況。當時,女子的父王雖然聽了她的話,仍然心存懷疑,(於是)列好軍隊,打開門湊近來看,才知道不是鬼。當時女子的父王說:「女人的身體不能讓兩個男人看到。」就把他的女兒許配給商人。商人高興(得歡天喜地),萬分慶幸自己的機遇。」

佛說:「那時得到公主的商人就是舍利弗,被割耳鼻的商人是摩訶羅,過去世的緣(就是)如此,不只是今日(才有)。

(因此,)從今以後,眾位比丘(你們)如果要說法祝願,應該了解當時的需要,(即)對應(當時)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憂悲與喜樂(的情形),應該知道是時候還是不是時候,(什麼時候合適,什麼時候不合適,)不能亂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函遍復》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淨土法門,對上、中、下...

寬容的故事

當時佛陀在世時,有位阿闍世王,為了奪取王位,害死了...

《十種逆境為道場》譯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

蓮懺法師《地藏經簡答100條》

第一條、地藏經全稱是什麼? 答:地藏菩薩本願經。 注...

《佛教以孝為本論》白話譯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

聖嚴法師《鬧鬼的故事與超度亡靈》

真有亡靈嗎?當然。 超度有用嗎?是的。 有時候我們會...

省庵大師《四念處頌》略解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闡述一心二門心真如門和心...

【推薦】《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文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 [封一題詞] 宣講因...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佛示導四天王守護世間之要

一次,世尊在密跡金剛力士宮殿演說法要,當時與會的二...

化妝的比丘尼

佛陀時代,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見山間...

感動打獵者的狼

一輩子靠打獵為生的祖父突然決定封槍,再不打獵,原因...

回歸純真的本性

晉朝時,有一位名叫毛寶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貧困。有一...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

【推薦】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

聖嚴法師: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

委曲求全算不算無我

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

淨業行人萬萬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修淨業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

帶有妄想的佛號,是否也算淨土資糧

問: 如果說身口意念佛號,但都不能打住妄想,這樣帶...

求地藏菩薩滿願快,是什麼原因呢

【善男子。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

絕食求往生這樣可以嗎

問: 有一位女居士,因為婚姻失敗,十分痛苦,不想活...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週末,與父親一同去登山。我們走到了山腰,便坐在涼亭...

王癡頭往生極樂

清末的時候,有一個很笨的人,笨到什麼程度呢?生活不...

【推薦】學會欣賞別人,才能得到別人更多欣賞

這個故事是克林頓希拉裡在演講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學...

文昌帝君輪迴的啟示

問: 請開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憐惜婦人,而墮落人道,...

【佛教詞典】教義與經典

基本教義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義有四諦、緣起、五蘊以...

【佛教詞典】有情皆由自業

【有情皆由自業】 p0551   雜集論八卷九頁云:云何有...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純音樂)

南無阿彌陀佛(純音樂)

【視頻】2018年東林寺五一佛七回顧

2018年東林寺五一佛七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