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

聖嚴法師  2015/06/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

有僧人問夾山善會禪師:「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為什麼說沒有這些東西?」夾山說:「三年不食飯,目前無饑人。」僧人又問:「既無饑人,我為什麼無法開悟?」夾山即示一頌:「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長舒兩腳睡,無偽亦無真。」

「祖意和教意」,是指佛祖的心意或本意,以及將之發揮成語言文字型態的數理、教規等等。夾山禪師竟然對弟子說:「佛和祖師所留下的文化遺產,不論是思想、語言、文字、形像,全都不是事實;對於真正用功得力的人,就不應介意這些東西。」

面對弟子的反詰,夾山禪師說:「三年不吃飯,眼前並沒有飢餓的人。」很久以來都不吃飯了,也沒看到需要吃飯的人,所以那些東西有什麼必要,有也等於沒有。這是夾山悟後的心境,但僧人並未開悟,所以又問:「既然在你面前沒有飢餓的人,為什麼我不開悟?」夾山開悟後不曾見到飢餓的人,就像釋迦成佛後見到一切眾生皆具備如來的智慧德相,把所有的人都平等看待。不是他缺乏慈悲心,不教別人開悟,而是在他的體驗中,世界上並沒有人需要開悟這樁事。

但在客觀上,未開悟的人就是未開悟,不容置喙。夾山對弟子說明不用開悟的原因:「明明沒有開悟的法,你卻當成有,東奔西走追求開悟,像這樣的話,即使踏破鐵鞋也無覓處,你則因此失去智慧,成了迷人。如果你心中無事,把追求開悟的念頭放下,不執著真也不以為假,這就是悟境。」

我在指導修行時,特別重視過程而不重視追求開悟。過程可使自己的心平靜、明淨,不會被太多的追求心和企圖心障蔽。如果經常保持心的平靜、維持心的平穩,心就能明淨。開悟是一種內心的體驗而不是一樣東西。我常告訴弟子:「只要煩惱越來越少,你的心境就越來越明。」這就是一種過程的體驗。追求開悟的人非常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希望早一點開悟,這種追求開悟的心就是執著。還有一些自以為已經開悟的人,其實是被悟的觀念所迷,沉醉在悟境的執著中,非常可憐。也有某些人把類似精神病的症狀當成開悟,其實那是魔境而非悟境,因為他的煩惱還在。

平常生活中盡量不要起嫉妒心、怨恨心、貪求心、吝嗇心、憤怒心、得意心,一旦有這類情緒出現,趕快念佛、觀呼吸、觀念頭的起伏。如果心能立刻靜下來,並且隨時隨地不起煩惱,就是開悟。

夾山禪師與弟子這段對話,對現代人大有啟示:耕耘比收穫重要,過程比目的重要,事實的體驗比虛有的假象重要,內心的平安比虛妄的名相重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在這個禪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傳到中國來,唐、宋大興的時期,多少文人、偉人在...

禪與心理健康

有禪的大智慧,就能心靈健康無煩惱,保持良好的心態,...

破了本參,還有沒有妄想

未開悟的人,舉心、動念就是妄想;開悟以後,舉心、動...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

聖一法師禪七開示

十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未成佛時,稱為悉達多太子,出...

【推薦】在繁忙中就實現最大的自在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

禪宗與淨土宗之異同

一、緒論 眾生因無明煩惱的迷惑而有六道輪迴之業報,如...

道尚難辦,何能污情染愛

參禪人,立志孤高,迥絕人世,隻身孤詣;以道為侶者,...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貧婦供豆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在道場白華庵...

羨人不如慕己

羨慕或許是人的一種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調皮,自己有...

一隻眼睛看到的風景,也可以很美麗

有時候,一隻眼睛看到的風景,也可以很美麗。在法國南...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願行三資糧中,願是一個中間環節。當這種強烈的願望...

多吃有色蔬菜營養高

多吃有色的蔬菜,對身體大有裨益。我們按照顏色的由淺...

厭離娑婆有兩個方法

從生命的差別因緣當中,我們的生命有兩個選擇:第一個...

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門之總持陀羅尼

疏文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

何苦還要戀戀不捨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

庵摩果與臭井水

有位老婆婆帶著蜜漿和水果出遠門,她走了一段很長的路...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

真正的富有

從前有一個婆羅門國家,名叫多味象,這個國家的國王信...

將「自我」減輕消滅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將自我逐步的減輕、消滅。相反的,...

貪污慈善捐款會有什麼果報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緒二年,吾鄉凡出頭散賑之人家,無...

「真鐵漢」佛源老和尚的禪門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歲時從益陽會龍山棲霞寺智...

心作心是之義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佛,正覺世間也。菩薩,緣覺...

一缽飯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年正趕上鬧饑荒,百姓多有餓死...

【佛教詞典】慧暅

(515~589)南朝陳代僧。義興陽羨(江蘇宜興)人,俗...

【佛教詞典】非得

梵語 aprāpti。即不使法成就,稱為非得。為「得」之對...

【視頻】大安法師《懈怠放逸毀功德》

大安法師《懈怠放逸毀功德》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三時繫念)

南無阿彌陀佛(三時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