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繁忙中就實現最大的自在

明海法師  2014/12/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繁忙中就實現最大的自在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生活的軌道裡轉開了:上學、考試、陞學、就業、婚配、生兒育女,一環接一環,沒有喘息的機會,總是要你往前走,總是要選擇,或者這樣,或者那樣。選擇後有一系列的後果要承擔,比如職業,選擇了教師,那就要備課、吃粉筆灰,跟著找對像,自我介紹第一句就是「我是教師」,由此你的婚姻就一定會按一種路線發展。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有人形容像是背著石頭唱戲,很累很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薩特用「虛無」描述人的存在,這種虛無是巨大的重量,沉甸甸地壓在人身上,無法逃避,因為你總要選擇,總要往前走,想開小差是不可能的。你能什麼事都不做,但不能什麼都不想。

面對這樣的人生,很多人都想:能抽身到另一個星球上歇幾天假就好了。這就是超越的問題,解脫的問題。人們生活的問題無非是要解決吃、穿、住、行以及家族、種族的繁衍,而解脫和超越則是人的終極關懷。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是誰?如何獲得自由?這些都是宗教所要解決的。

幾乎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或者是巫術,或者是發育完備的宗教。基督教許諾幸福圓滿的千年王國,伊斯蘭教提供真主安拉的庇蔭,而佛教說:「人生是苦的(空虛),充滿煩惱,但如果放下執著,苦當下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脫,是謂現證涅槃。」禪宗最充分地發揚了佛教的解脫說,它要我們當下放下、無分別,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淨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實現最大的自在。

「生活禪」高揚禪宗現證涅槃、見性成佛的主題,提倡在生活中觀自在,在繁忙中證解脫,在紛紜塵世中實證自在無礙、空靈澄澈的禪境,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心經》從理論上深刻闡述了這一點,《心經》開頭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句是《心經》的總綱,後面從不同角度反覆解釋什麼是「五蘊皆空」。這句裡「照」字譯得十分傳神。什麼是「照」呢?本來存在的事實,因為沒有光明就亂分別、瞎摸索,開關打開,光明顯現,露出廬山真面目:「哦,原來是這樣,是五蘊皆空。」

可見「五蘊皆空」是一貫的,不是觀自在菩薩的創造發明。「五蘊」與「空」本來就是不二的,它們不是兩樣東西。前面講過,因為執著和分別,凡夫的世界處處是矛盾,而《心經》劈頭一句就把一個最大的矛盾彌合了:五蘊皆空。五蘊即空,空即五蘊;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概括了人的感官、知覺、思維、情感、意志,這就是人的生存的全部內涵。空是超越,是解脫,是覺悟,是自在無礙。五蘊皆空,就是:存在與超越不二,生活與解脫不二,入世與出世不二。

《心經》把許多宗教家頭痛的問題化解無遺,它勸導人們趨向當下最真實的解脫。空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只要不分別不執著,則當下還家,淨土就在目前。所以觀自在菩薩照見了五蘊皆空,就度過一切苦厄。其實這時是「本來無一物」(「無天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所謂苦不苦,無所謂自在不自在,因為心無罣礙,也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了。

《心經》將「生活禪」的旨意揭示無遺:禪本來就是生活的,它要我們在行住坐臥、搬柴運水中證解脫得自在。只要我們勇於認取承擔本有的佛性,那麼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是禪、時時是禪。生活在現代物質文明中的現代人,五蘊不空(執著),心有罣礙,在狹窄的盒子樓中,在污濁的工業廢氣中,在各種人際關係的緊張中,累得喘不過氣來,毫無自在可言。「生活禪」告誡人們,不離生活觀自在,以清涼的心態建設真善美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種種法...

星雲大師《什麼是禪》

今天和大家講的題目是《什麼是禪?》。凡是對佛教有研...

慧律法師《什麼是禪 禪是什麼》

各位台灣大學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進入台灣的一流...

為何欣願往生還會對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問: 弟子是一名公務員。從二〇一三年開始在家念佛、...

汝能返照,密在汝邊

那時六祖惠能還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師的座下...

處理雜務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個叫李源的,他的父親是東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平等自性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嗔恨心的危害

許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對境時,例如別人做了自己不喜歡...

如實知自心

坐禪的過程和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二者具有共性。剛開...

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

每年農曆七月間,中國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濟的法會。一...

換取一時的榮華富貴,你認為值得嗎

歌壇常青樹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腫瘤後,列出家中所有的...

戒除憍慢

經文: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

畜生道之苦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

佛法對治八種通病

佛如一個大醫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藥,遍醫一切的病症。...

被「鬼壓身」該怎麼辦

問: 弟子現在每天都在念佛、誦經,但隔三岔五就會有...

東北的大仙跟佛教有關係嗎

中國東北,高僧輩出。天台宗三老倓虛長老、定西長老、...

聖嚴法師《把孩子「過繼」給觀音菩薩?》

一位居士曾經問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後,為了使孩子平...

念經雖不能了其義,但也能得無量的福報

諸佛示現在人間八相成道,都要講經說法,留下諸多的經...

道證法師:用坐電梯來比喻淨土法門

下面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坐電梯』...

世世生生,除辦慧業外,其餘盡是辦癡業

修慧一事,極為重大;滿世間人只說聰明、不說智慧者,...

戒律不是束縛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則之上。好比農夫有自由決定現在...

惡口的人罵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個駝驃比丘,是一位已經證得聖果...

苦行大師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師:俗姓方,江西雩都縣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殺...

【佛教詞典】懺悔

(術語)止觀七曰: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然懺...

【佛教詞典】金剛鉤女菩薩

金剛鉤女,梵名 Vajrāvku?ī,音譯嚩日羅句尸、縛日...

【視頻】日光菩薩咒(黃慧音)

日光菩薩咒(黃慧音)

【視頻】普賢行願品(傳願法師演唱)

普賢行願品(傳願法師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