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王雷泉教授談禪悟人生

2011/07/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去年底,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王雷泉教授作客人民網,談了他對禪的定義、佛教與社會、佛教與人生等問題的感悟與體會。本刊現摘選其中部分,相信會帶給讀者有益的啟迪。

佛教、禪、悟、人生、聖

主持人:說到禪,大家平時可能也都聽說過,但是要讓大家說出禪確切的概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請王教授談談到底什麼是禪?

王雷泉教授:我想對佛教、禪、悟、人生、聖這五個概念作一簡短說明。我們都知道,「佛教」是一個覺悟的宗教,它來自佛內心的覺悟,這是我們對佛教定義的理解。「佛陀」的梵文意思就是覺悟者,他把自己覺悟到的境界,透過我們聽得懂的語言和文字加以言說,並通過佛弟子們的傳承和弘揚,這就是佛法。對佛法的學習和實踐,就是佛學。在社會中結成一定組織形式,修行推廣佛法,就是佛教,即包括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組織等組成部分的廣義上的宗教。

禪是一種宗教修行方法,也是中國佛教一個派別禪宗的意思。但是禪又跳出宗教的範疇,成為一種活潑的、能夠自由開放人的心靈的教學方法和生活態度。所以歷來為各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和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而融化到中國文化的傳承之中。在這個意義上講,禪更多的是指禪意、禪味、禪機,它能開放我們的心胸,提升我們的境界。我們今天大體在這個意義上談禪,而不僅僅局限於宗教範疇。比如,有人覺得你說的話很有禪味,很有禪機,就表明你很機智、通透、很有幽默感。

悟是佛教的生命和精髓。就世界上各大宗教教義的神聖根源而言,佛教是來自內心的覺悟。特別是禪宗,強調自己和佛教其他派別的不同,就在於直接復歸到佛的證悟境界。中國大乘佛教有八大宗派,對禪宗來講,其他宗派都是教下,或者教門,必須通過語言文字和傳統的方式進行傳承。而禪不一樣,並不需要第二義上的語言文字,而直接契入到釋迦牟尼佛的佛心,即「以心印心」。禪宗可以拋開和跳出語言的模式,因為語言既是我們溝通思想的橋樑,也往往成為一種障礙。所以佛教講既要打破每一個人來自感性和慾望方面的障礙即煩惱障,還要打破由我們知性層面上的語言概念、我們固有的知識體系所形成的障礙即所知障。從這個意義上講,禪宗所提倡的悟,對於開放我們的心靈非常具有價值。

第四個概念是「人生」,按佛教教義來講,對我們現實人生的評價是負面的,因為人生是苦。佛教的教義總綱是苦、集、滅、道,它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對世界和人生下一個否定性的判斷,即諸行無常,而無常皆苦。在佛教看來,由於我們內在精神的煩惱,即精神上受到不良慾望以及我們知性上偏見的影響,就造成了我們現在錯誤的行為,而這種錯誤的行為會帶來相應的後果,就造成我們現在不完美的生命狀態,以及我們這個生命所依存的環境,就是起惑、造業、受苦。這種狀態是可以通過內心的變革來進行轉換的,把我們那種痛苦的迷茫的人生,轉向為清淨、神聖的人生。

所以這個「聖」,就是佛教所達到的理想生命,從心開始的轉變,表現為:轉識成智,轉染成淨,轉凡成聖。透過修行實踐,轉化我們的人生:從凡夫層次轉化到神聖的層次,從污染的層次轉化到清淨的層次,從我們有分別的識的層次,轉化為更高的智慧的層次。由這種轉換,達到佛教「聖」的境界及相應的聖果、聖地。小乘是阿羅漢境界,大乘是菩薩、佛的境界。

和諧是佛教追求的理想境界

主持人:佛教文化應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怎樣的積極作用,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王雷泉教授:其實剛才講到,禪已經跳出宗教的範疇。按照我在上世紀80年代翻譯的鈴木大拙、弗洛姆合寫的《禪宗與精神分析》所說,禪本質上是洞察我們人生命本性的藝術,它指從奴役到自由的道路。這個奴役是我們自己給心靈設置的障礙,即剛才我們講的煩惱障和所知障,往往把自己陷入到自以為是的錯誤境地,把完整的世界割裂得支離破碎,導致一葉障目、盲人摸象,這是我們一般人難以避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就是心結、心獄,自己給自己設置牢獄,阻礙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看法。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一個和諧的世界,這也正是佛教所要追求的。為什麼,因為佛教就是要追求世界的實相,也就是圓滿的真相,一定要破除我們錯誤的思維方式,把人從自己製造的扭曲信息中解放出來。

談到佛教文化能夠對我們起到什麼樣的積極作用?按照梁啟超的說法,文化即人類以我們主觀意識所推動的行為所造成的共業。所謂共業,就是社會群體所造就行為的共同結果,由此形成我們既定的文化和生活環境,這樣的共業是相當難以改變的,故佛教說共業難逃。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是很難改變周邊環境和社會生活中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這一點上,佛教給我們從智慧和慈悲兩方面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精神資源,就是少數人特立獨行的行為,即佛教的羅漢、菩薩們轉變這個社會,帶動整個眾生的轉變。雖然佛教說眾生無邊、煩惱無盡,正視當前難以改變的現狀,但大乘菩薩提倡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菩薩解救眾生的悲願也是無盡的。

另外,佛教還給人以中道圓融的思想和方法論。就是在色與心、苦與樂、生與滅、常與斷、凡與聖等問題上,佛教採取了不執兩邊而取中道的方法,超越兩極對立而把兩者都包含在裡面,是一種靈活的處置方式。佛教文化可以促進和諧社會,這已經成為社會各階層的共識。2006年在杭州和普陀山召開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就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口號:「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會議通過的《普陀山宣言》指出:「佛教之道,綿綿不絕,究其根底,在明心見性,自淨其意。心為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擴展胸懷,放大心量,熄滅貪、、癡,由個體而家庭而社區而國家而天下,則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以上這一段話,我覺得就可以相當完整地回答主持人的問題。

所謂和諧,本來就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包括佛教團體「僧伽」,即「和合眾」的意思。對佛教來說,造成不和諧的世界,根源在於人內心的污染,所以為了維持「和合眾」內部組成原則和生活倫理,佛教有「六和敬」的思想。《普陀山宣言》對此作了新的闡釋,即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文明和諧、世界和平,大大吸取了佛教思想裡的精華部分。
所謂從心開始,有三個面向:心淨國土淨,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心安眾生安,解決人與社會的關係;心平天下平,解決人與世界的關係。雖然從最本源的方面講,心與物一元不二,但從道德實踐層面來講,心起關鍵作用,是我們生命升墮的樞紐,而我們心的崇高和墮落,決定世界的清靜和污染。就環境的污染而言,就是因為人的心地肮髒而造成的,只有克制我們的貪婪之心和短期行為,我們才可以真正把這個世界變化成清靜的國土。

用禪來提升心靈的境界

主持人:我們再來談談禪對一個人人生的影響,您覺得能否用禪的學問來啟發人們的智慧、促進人們內心的和諧呢?

王雷泉教授:主持人是從外王和內聖兩個方面提問。剛才說過,為了對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外構建一個和諧的世界,佛教對我們這個世界的和平、社會的穩定、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能提供相當多的資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提到外王層次,我給它概括四句話:

一、以圓融對治極端。因為佛教是一個和平、圓融的宗教,佛教在未來世界中,對於維持和平,可以起到相當大的緩解矛盾、消融衝突的作用。

二、以對話懾服大眾。佛教從來都是以理服人,沒有宗教間的對話,就沒有世界的和平。

三、以慈悲消解矛盾。面對已經累積的社會矛盾,以佛教的慈悲精神,從事社會慈善事業。

四、以批判增進道德。佛教把社會批判引入根源性的對內心的批判,熄滅貪、嗔、癡三種最根本的煩惱。貪慾是自私的根源,導致對他人和自然的掠奪;瞋恚是仇恨的根源,導致族群衝突與國家間的戰爭;愚癡則是認識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陷入我執和法執還自以為是。

這三種根本煩惱,造成整個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不安定。由此引入內聖的層面,討論如何用禪的智慧來提升我們的智慧,促進我們內心的和諧。我們先引述兩個故事:一隻螞蟻在紙圈上,如何使它既走在正面同時又走在反面?既不可以在紙上鑽洞,也不可以爬到紙的邊緣上。方法就是把紙圈扭轉,這涉及數學裡的「拓撲學」。禪的智慧,恰恰與這個「扭轉」有關。第二個故事,禪宗初祖達摩在少林寺外山洞裡面壁九年,後來慧可跪在山洞外面求法,大雪把他的膝蓋遮住了。達摩問慧可:你找我幹什麼?慧可本來就有很高的修行,他對自己是否覺悟沒有把握,內心不得安寧。達摩就問他:你的心在哪,把它拿來,我幫你安!慧可尋尋覓覓,說這心從哪裡去找啊!達摩說了一句充滿禪意的話: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從這兩個故事裡,可以引發我們思考這幾個問題。第一,這個紙圈的正反兩面,相當於我們平時思維的兩分法,我們總是陷入極端的對立中。以佛教的解脫論來說,要從苦難世間超越到神聖理想的世界。在這裡,神聖與世俗、煩惱與菩提、人與佛,如果按照兩分法,就永遠處在對立的兩極,也就一直處在煩躁的「旅途」中,不安的心靈永遠得不到安頓。這也正是《金剛經》裡須菩提向佛請教的問題:當我立足在發心成佛、並解救一切眾生的目標時,應該如何降伏因目標很難達到而產生的心靈不安?佛在《金剛經》裡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把偉大、遙遠的目標落實到我們腳下的行動中,把目標引向菩薩道的過程中,每一個過程環節都是在完成這個目標,步步踩在蓮花上,這樣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解脫中。經過這種思想上的扭轉,痛苦跟快樂、清淨和污染,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只要我們有充分的智慧,當下就可以獲得心靈上的安定。就像唐代詩人王維所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把一切收攝到我們覺悟的內心,再從這個覺悟的內心從容面對一切現象。

第二個啟發是,佛教講諸行無常,現實的萬事萬物都處在永無止境的變化中,而無常即苦,苦就叫「不圓滿、有欠缺」。但問題在於我們都生活在士農工商、七情六慾的紅塵之中,而我們又有一種對清淨的理想世界的追求。那麼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如何克制內心的負疚感、不安感、煩躁感,如何把我們煩惱不安的心穩定下來?就像《大學》所說,「知止而後有定」,然後才有靜安慮得。安身立命,止於何所?就止於我們每個人內心本具的覺悟之性。你要找到在自己浮躁不安的心裡,有一個最穩定、最本源的「自性」,就是跟佛一樣的覺悟之心,在這點上我們與佛沒有區別。

第三,慧可斷臂求法,所追求的心安,必須定位在理得。我們把心定位在與佛菩薩一樣的境界,即法界。當年釋迦牟尼問弟子:一滴水放在哪裡才能永不乾涸?佛說,只有把水放在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所以,只有把心定位在法界之中,定位在眾生之中,才會豁達靈動,無窮盡地開放,才不會被眼前蠅頭小利擾亂心志。經過這個哲學上的轉捩以後,雖然我們依然生活在無常的世界中,但心態得到改變,由此我們才能理解雲門禪師「日日是好日」的深意。我們天天在盼中秋的花好月圓,從初一盼到十五。唐代廣東的雲門禪師就問徒弟:十五之前我且不問你們,我但問八月十五已經過了,你們又該怎麼辦?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面對這樣一個自古難全的現象,雲門禪師的回答是:無論十五以前也好,十五以後也好,日日都是好日子。就是把心態定位在法界中,無欠無缺,無增無減,這樣才能給心找到終極的托付和安立。唐代北方的趙州禪師也有類似的表達。徒弟問:十二個時辰中我們應該如何安心,如何用我們的心?趙州禪師說:你們一天到晚被十二個時辰所轉,被外物所轉,而老僧使喚得十二個時辰。所以,關鍵是心做得了主,能轉變外界,而不是被外界所擾亂。

在現時代,用禪的智慧來促進我們內心的和諧,提升我們心靈的境界,我認為有四個方面:

一、按照禪的說法,要孤峰獨宿,做頂天立地、不受人欺的大丈夫。禪宗現在最大的派別是臨濟宗,臨濟宗祖師義玄有一句名言,自達摩大師從西土來到中國,就是要尋找不受人欺、不受人迷惑的大丈夫。這就是具有特立獨行的品格,指的是高超的智慧和超越性。

二、禪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這個世界,而是讓我們做到隨處做主,立處皆真。復旦大學成立的禪學會,所用標識的意義就是:在由紅漸黃的大地上,綻開一朵潔白的蓮花,象徵「出污泥而不染」的菩薩精神,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維摩詰經》說,蓮花並不長在高潔的山頂上,而是長在卑下的淤泥中。所以,我們士農工商在七情六慾的生活世界中,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如《維摩詰經》所說: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捨有為,而起無相。用一個形象的說法,就是「火中生蓮花」。這要求很高: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三、學習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入世濟度,以眾生生病而我感同身受的同體大悲,才可以普度眾生。超越世俗的智慧,是「高高山頂立」;入世濟度眾生,是「深深海底行」。故趙州禪師有這樣一句名言,人問像你這樣的大善知識,死後到哪裡去,趙州禪師說我死後到地獄去。徒弟很奇怪,像您這麼好的法師都去地獄,那我們去哪?趙州說:如果我不去地獄,誰去度你們啊!這也正是地藏菩薩所說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四、就如上文所談到的那樣,以禪宗的中道智慧,做到通權達變,圓融無礙。

總之,禪的智慧,能使我們更有智慧,更有愛心;能使我們生活在自由自在、心安理得的氛圍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初學坐禪調五事

經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師《小止觀》一書中...

唯有一念話頭,是當人命根

古德教人參禪做工夫,先要內脫身心,外遺世界,一切放...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

聖嚴法師《生活就是修行》

禪的修行,目的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身心平安、少煩...

修定的資糧

修道的時候要有助道因緣,什麼是助道因緣呢? 你修道的...

禪宗五家七宗——楊岐派

楊岐派為臨濟宗之支派,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稱楊岐宗...

依這個標準來看,你還是屬於顛倒眾生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其實你修學什麼樣的法門對...

要得在世不造過者,只有參禪一法

參禪人沒有過:日用中一切時參,一切處參,一切事參,...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

正確的面對業力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

財富寶要

以世間法來說,吃飯穿衣要錢,有病看病要錢,出外乘車...

培養不孝兒女的六招

看看自己作為父母是不是已經在培養不孝子女: 1.百依...

僧團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論》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賢聖說...

盤中血肉,皆是歷劫父母

這裡引用《梵網經》的一句話。我們受菩薩戒的人為什麼...

「圓通」的解脫境界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什麼叫做...

「業」的含義

古印度語稱為竭摩,梵語(Karma),巴利文(Kamma),...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豎窮橫遍,故廣...

牛奶不易於人體健康

牛奶和其他乳製品並不有益於人體健康。它們包含飽和脂...

歡喜恭敬出家人,母狗投胎成為公主

佛經裡有一個故事,在佛法盛行的時候,有一位虔誠的居...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

禪坐時需克服兩種情緒,防止兩個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話,應該有些消息。在...

以功德酥酪去換顛倒臭穢之水

。但由於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過,老婦人所喝到...

修行中的三種錯亂過失

在修行當中,我們一般凡夫有三種過失。 第一種人,凡夫...

順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在叔父攝政王多爾袞輔佐下即了帝...

【佛教詞典】聲聞乘補特伽羅

聲聞乘補特伽羅者,謂住聲聞法性若定不定性是鈍根,自...

【佛教詞典】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

(經名)三卷,唐菩提流志譯。寶樓閣經三譯之一。廣大...

【視頻】淨界法師《什麼是妄想,該如何對治》

淨界法師《什麼是妄想,該如何對治》

【視頻】《華嚴經·淨行品》蓮歌子演唱

《華嚴經·淨行品》蓮歌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