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生活就是修行》

聖嚴法師  2010/06/14  大字體  護眼色

禪的修行,目的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身心平安、少煩少惱, 所以學到觀念、方法後,一定要經常練習,才能達此目的。在中國禪宗的傳承上,至今尚有臨濟和曹洞兩個宗派,教人修行的方法各有不同。臨濟宗的方法是參話頭,曹洞宗則為修默照 。

參話頭,即心裡平靜時自問:「未出娘胎前,我的本來面目是誰?」這一話頭不是用頭腦去思考,或者由「我」來回答,而是由話頭自己給答案。用頭腦思考,想出來的是煩惱、是分別心,而不是智能。

但在心情混亂時,則先問:「是誰的心情在混亂?」心情混亂,內心一定不快樂,既然不快樂,為何這個「我」還要自願不快樂呢?這一問,混亂的心自然會平靜下來。當心平靜後再問:「我的本來面目是誰?」

話頭的目的,主要是將自我中心的執著,逼到死角去。唯有自我中心粉碎時,與解脫相應的無漏智能才會現前。大乘佛法主張眾生平等,不僅眾生和眾生是平等的,眾生跟諸佛也是平等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佛性就是我們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達摩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

大象的故事

古時印度,有一隻大象,年輕時非常強壯,打起仗來,神...

寧捨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寧捨身命,不謗正法;寧捨身命,不謗聖賢。寧捨身命,...

慧律法師《解脫之鑰》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成道後,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對立的圓滿,是脫離生...

讓女人氣質改變,態度優美,一切如意的辦法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少女名叫寶女,特到佛陀之處,請問...

一切不離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禪堂裡是講心地法門,沒有什麼好講的,扯來扯去是消磨...

虛雲老和尚的修行經驗與學經的主張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聖嚴法師《找回自己》

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你一定會說:我...

該如何建立新的親子關係和觀念

問: 在這個變化的時代裡,我們可否用佛教的義理和智...

聖嚴法師《如何與難溝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們在工作時,無論與誰互動,都要以尊重的態度,將對...

終日尋春不見春

本句出自一首禪詩,相傳為唐朝無盡藏比丘尼所作。 禪...

宣化上人:風水算命的看法

1、 問: 一般都說,風水要好,大門入口處要掛鏡子,...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問: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師答: 疾病有種...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剛開闢時,一片刺竹荊棘,到處深壑崎嶇...

好習慣是最好的僕人,壞習慣是最壞的主人

我們常常會忽略一些小問題,認為這是一件小事,不會有...

此識心無體,不能孤立而起

我們現前隨事緣而起的種種分別之心即是識心。此識心無...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禪修

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

馬祖道一勘驗大梅法常禪師的故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怎樣讓家人盡快斷掉肉食

問: 我從現實生活中、新聞中、書刊網絡文章中看到了...

一位出家僧人寫給父親的信

尊敬的父親大人慈鑒: 出家兩年餘未親聞您的慈音,12月...

聖嚴法師《服務奉獻種福培德》

過去有一位高僧,因為沒有供養、也沒有信徒,心中非常...

【佛教詞典】寂靜苦

云何寂靜苦?謂即此已生順解脫分善根者。...

【佛教詞典】末代如來

子題:戒方便相、知布薩法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就初...

【視頻】慧律法師《五蘊身當體即空就是如來法身》

慧律法師《五蘊身當體即空就是如來法身》

【視頻】貧女點燈心誠不滅

貧女點燈心誠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