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

淨界法師  2023/04/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七講)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頁,丙三、解釋分。

基本上,我們學習世間的學問跟研究佛法的教義,是有很大的差別。世間的學問,它是一種學術上的研究,透過這樣的研究,在我們內心會產生知識,但是這樣的知識對我們內心的煩惱跟罪業,不能產生解脫的力量。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累積很多很多世間的知識,但是我們的煩惱依舊、罪業依舊,因為它的方向是向外追求。而佛法的教義呢,它能夠引生我們向內的觀照,所以他內心當中有一種解脫煩惱跟罪業的力量。

所以佛法在所有的學問當中,它不共世間法的地方,是有一種乘的功德,所謂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也就是這個佛法的義理到你心中,它能夠運載你這一念煩惱跟罪業的心,趨向於清淨、安樂的彼岸,它有這種力量。這種力量、這個乘的功德,在經論當中的方法是有所差別的。

本論講到大乘的功德要起動,就要依止三大的義理──體大、相大、用大。這個體、相、用三大的修學,我們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種觀照力,就是觀照我們這一念心它的本性是具足體大跟相大。體大就是所謂的真如平等,無增減故;相大就是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觀察我們這一念虛妄的分別心,它的本性是清淨,本性是具足功德。

從這樣的觀照在本論當中,透過真理的觀照,就發起三心,所謂的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三種心。就是我們從過去虛妄顛倒的心識,透過體相的觀照,你內心當中開始對無上菩提產生真正的發心,也就是說你內心當中從現在開始,真實的安住大乘種性,就是透過觀照產生真正發心。由觀照的發心,產生所謂的行動,修學五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跟止觀,發動我們身口意這些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行動,把大乘的用大全部的發揮出來。

所以本論的修學是從內心的觀照產生發心,由發心帶動整個六波羅蜜的修學,這樣子我們的生命就是正確而不顛倒的安住在大乘的功德,也就慢慢地趨向於離苦得樂的成佛之道,這就是《大乘起信論》的整個修學法要。

當然我們今天要對內心產生觀照,就必須要先對它了解,你一定要有了解,依教起觀,一定要有一些教義的基礎,才能夠觀照。所以我們在前面的利益分,簡要的把一心所具足的三大表達出來;解釋分以後,再詳細的把內心的相貌作一個解釋。

丙三、解釋分

丁一、結前起後

這當中分兩科,先看結前起後,就是一方面結束前文,一方面生起後文。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前面我們是把大乘的功德作一個綱要的說明,就是大乘修學的重點在心;這個心不是修妄想心,而是修真實心。什麼是真實心?就是體、相、用三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具足體、相、用三大,我們的心就產生真實心,我們的心就是安住大乘,這是立義分的大意。

以下就把這樣的心作詳細的說明。前面的立義分是偏重在清淨的功德緣起,所謂的還滅門;解釋分當中,就廣泛詳細的說明流轉跟還滅二種因緣。當然我們對於整個流轉的因緣跟還滅因緣,你了解更透徹,你觀照的力量就會加強。

丁二、標列正解

戊一、標列

這個地方先標列解釋分的章目,再正式解釋。先標示出它的章目,就是解釋分有哪些的重點:

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這三科,前面二科是因地的修學,所謂的觀照力;第三科是一個功德相貌,觀照以後有什麼樣的功德出現。

第一段是顯示正義:正義是發明整個大乘佛法的要義,也就是發明生命的真相,包括凡夫的流轉門,也包括聖人的還滅門,在這一段當中都會詳細的說明。

第二段是對治邪執:是說凡夫在流轉當中的問題,為什麼凡夫會一次一次流轉?就是我們凡夫有這種邪,這個邪就是顛倒的執取。這個地方,所對治的有兩種:第一個是凡夫的我執,第二個是二乘的法執。這一段會把凡夫的我執跟二乘的法執的相貌,乃至對治的方法一一的說明,說明凡夫流轉跟二乘功德為什麼不圓滿的因素。顯示正義跟對治邪執這兩個,就是要引生我們一種觀照。觀照以後:

第三個產生功德,分別發趣道相。什麼叫做分別發趣道相?這個發趣就是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的聖道。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簡單講就是真正發心,發起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三心有淺深的不同,我們必須把它作一個分別。

本論當中把我們從凡夫到成佛的發心,分成三種發心:所謂的信成就發心,剛開始從仰信真如而真正發心;第二個是解行發心;第三個是證發心:信、解行、證三種的發心。這個發心是透過前面的顯示正義跟對治邪執所產生的一種功德。這是先標出解釋分的章目,是我們所要達成的因地修學跟果地的功德相貌。

戊二、正解

己一、顯示正義

庚一、總標二門

以下正式的分別這三章的內涵,一、顯示正義,先把大乘佛法的因緣觀表達出來,這當中有三科,先看一、總標二門,我們看第十六頁: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首先我們先解釋大乘佛法的要義。當然佛法不是學術,它是一個宗教,宗教要使令眾生離苦得樂,就必須要掌握我們的心,心是整個痛苦、快樂的一個主要根源。要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本論分成二種門來觀察,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這個真如門蕅益大師說:這個真如門是顯現隨緣不變的體性,是我們內心當中的一個體性,它本身隨順染淨的因緣,它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叫做真實而不變。

心生滅門是顯現一個不變隨緣的作用,心受業力的熏習:你造殺、盜、淫、妄的業去熏習這一念心,這個心它就顯現罪業跟痛苦;我們用佈施、持戒的業力來熏習這一念心,我們的心就產生種種安樂的果報:這些都是屬於生滅門,就是它會生滅變化,隨我們所造作的業力而生滅變化,它是一個心的作用。

這個門我們解釋一下。古德說這個門有二義。

一者區別義:就是把真如跟生滅加以區別。真如它是一個絕待平等的相貌,它顯現整個十法界的共同生命,就是我們整個生命的一個總相,簡單的說是整體生命的相貌。生滅門是一個相對的、差別的相貌,就是每一個人在共同生命的原點基礎之下,因為在流轉當中每一個人積集了不同的業力,這個業力去熏習清淨的本性,就顯現一些差別的果報。就是每一個人的外表身相不同,內在的思想感受也不同,就顯現整個生命所謂個體生命的出現。這個門就是把整體生命跟個體生命區別出來,這個真如是一個整體生命,生滅門是個體生命,把它區別出來。

其次,這個門有通達義:說這兩個門是可以互相的通達。就是說我們也可以從所謂的迷真取妄,凡夫的心情,是從真如門而通向生滅門,這個時候迷真取妄,真如門就關閉了,進不去了,我們就在生滅門當中產生顛倒,永遠就回不了家了,這個是迷惑的流轉因緣;我們也可以通過大乘佛法的修學,從生滅門而通達真如門,把真如門的門打開,把心帶回家,就是在這個流轉當中,能夠回到我們的本來面目,把心帶回家。所以這個門,理論上是可以相通的,凡夫因為迷惑顛倒就變成障礙。所以這個門也有通達義。這個門可以到另外一個門,另外一個門也可以到這個門,所以這個門也有通達義。就是把真如門跟生滅門的個體內涵跟相互關係作一個簡要的說明。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這兩種門都攝受一切法,這一切法包括雜染流轉的法,也包括了清淨的還滅的法。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

這個真如門是染淨諸法的總相,就是雜染法它的體性是清淨,清淨法它的體性也是清淨,只是迷悟的不同;所以真如門是攝染淨諸法,生滅門是顯現諸法的別相。當他迷惑的時候,顯現雜染的因果;當他覺悟的時候,顯現清淨的因果:所以這兩種門都總攝一切的染淨諸法。

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這兩種門是不能分開的。不能分開,蕅益大師說:譬如大海,深廣無涯。真如是大海的濕性,一個不變的濕性;生滅門是這個濕性的水,透過不同的風浪,這個風指的是業力之風的吹動,就變現不同的波浪,這個波浪就是生滅門。當然波浪也沒有離開水的濕性,水的濕性也沒有離開波浪,所以這個不相離,應該說是非一非異,一體兩面。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內心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觀察。

這段的論文,蕅益大師有一個比較詳細的發揮,他說:我們這一念心,是整個生命的根源,痛苦、快樂的根源。我們這一念心有兩個方向可以活動:第一個是隨順我們的慾望,就是我們內心有各式各樣的慾望,這是一個活動方式,隨順慾望的後果,那也是惑業苦的痛苦相貌。第二個是隨順於道理,說是克己復禮,克制慾望隨順於道理。我們在內心生滅的活動當中,一個是隨順於慾望,一個是隨順於道理,因為我們內心所隨順的不同,就有一些所謂種性的差別。蕅益大師也舉出幾個例子說:

一、凡夫他內心當中所依止的體性:以自我為體性,所有的慾望以自我意識為根本,以自我為自體,當然就起惑造業,他的整個生命就變現一個三塗的果報,因為你以自我為體、以慾望為自體。

二、凡夫的另外一個相貌,就是以因果為自體:我相信我內心當中有自我,但是這個我要用因果來加以收攝。我應該要造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避免造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這個時後候,他內心當中多了一層道理,這個人生命當中有一定的章法,有一點章法,他知道惡法不能做,要積集善業。所以以因果的道理為自體,這種人已經變成人天的果報。

三、第三種人是以空性為自體。前面的人天果報,雖然是安樂美妙,但是畢竟是無常敗壞,他的安樂只是暫時;從這當中,二乘的聖人更清楚的知道在流轉當中沒有真實不變的我,所以修無常觀、無我觀,把自我的執取消滅,把所依止的道理,從因果的道理提升到空性的道理,以空性為自體,這個時候趨向於涅槃,這是二乘果報,以空性為自體。

四、大乘的佛法是以現前一念心性,所謂的以菩提心為自體,他依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他所依止的是一個大白牛車,而趨向於諸佛的萬德莊嚴。

所以說我們這一念心,因為所依止的體有所不同,他生命當中的造業、感果就有所差別。凡夫在生滅門跟真如門,當然主要的造作是生滅門,所依止的是真如門,這個真如也有一些所謂的方便。你說因果,也是真如的一部分,為實施權;空性也是一部分;最圓滿的,當然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我們對真如歸依的淺深不同,所產生的功德就有所差別,有人天的果報、二乘的果報跟大乘的究竟果報。所以蕅祖的意思就是說,生滅門是我們目前所顯現的相貌,真如門是我們的歸依處。

庚二、各釋二門

辛一、釋心真如門

壬一、釋心真如相

癸一、正詮顯法體

子一、借言詮法

前面是一個總說,這以下各別把真如跟生滅二門的相貌作一個解釋,這當中先講心真如門,真如門先講它的相貌,相貌當中分兩科,第一科正詮顯法體,先把真如的法體表達出來。表達法體有兩部分:第一個是借言詮法,這個借言詮法就是依言真如,依止名字言說所安立的真如。第二個是顯法離言,講離言真如,就是聖人所證入的真如;前面是靠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真如。我們先看依言真如: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這個地方是把所有的大乘經論,有關真如的表達方式作一個總說。真如是我們的歸依處,也等於是所有大乘學者所歸依的一個家。這個家是一個什麼相貌呢?先作一個總說:

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真如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包括整個十法界染淨的因果,在整個十法界染淨因果當中,它是一個總相的法門體。說這個十法界的出現,是因為眾生各式各樣不同的業力,有些人現出三惡道的果報,有些人現出人天的果報,有些人現出二乘的涅槃,有些人現出萬德莊嚴;而這些差別的果報,都是依止一個基本的總相,那就是真如。就像大海當中有很多的波浪,但是波浪的本性都是濕性;所以這個真如是整個十法界所依止的一個共同的總相,一個無差別的體性。這是從空間上來說明。從時間上來說,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從時間上來說它是不生。蕅益大師說:什麼叫不生?過去無始,謂之不生,沒有開始;什麼叫不滅?未來無終,它也沒有一個結束,所以叫不滅。這是從時間上來說明。

這個地方,是簡別我們凡夫的心念是有生滅的,譬如說:我們現在明瞭的心,到了佛堂生起一個我要拜佛的念頭;生起以後,可能我們拜佛拜了五分鐘,生住相續;慢慢慢慢,拜佛的因緣結束了,就產生變化,生住異滅;然後拜佛念頭消失了,你又去做其他的事,到了書桌上看書。這個拜佛的念頭生起以後,它消滅了;消滅以後,又生起一個看書的念頭,開始觀照。

從經典當中的啟發,觀照生命有一些差別的因緣,有流轉的因緣。凡夫為什麼流轉,聖人為什麼還滅,這個問題在哪裡?徹底的去觀察生命的真相。就是我們凡夫的心念它是生起消滅,生起另外一個念頭又消滅,又生起一個念頭又消滅;就像那個大海一樣,一個波浪接一個波浪,一個波浪接一個波浪,但是這個波浪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有時候起惡念又起善念,就是有各式各樣無量無邊的心念的累積,構成我們一個生滅門。

但是這個真如門它不是,真如門它是不生也不滅。你起善念它的本性是如,你起惡念它的本性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所以它在時間上是不生也不滅,空間上是整個十法界共同的依止處,在時間上它是沒有生滅相。這個時空,我們從這兩個角度就知道:這真如是這樣的一個情況,也知道一個消息。這是一個總說,以下是別釋。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忘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這句話非常重要,這句話將整個《大乘起信論》解釋分後面的重點──雜染的生起因緣,還有清淨法的生起因緣,等於是作一個總標。那這一段的論文,我們分兩段:

先說迷真起妄,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這叫迷真起妄,流轉門;

第二個是講返妄歸真,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這叫返妄歸真,還滅門。

一、迷真起妄——流轉門

這一段我們解釋一下。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把心帶回家。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都可以修所謂的空觀,觀察我們這一念心,當你一觀察這一念心,你一照以後,你發覺你這一念心錯綜複雜,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但是這些善惡的念頭都是因緣所生法,你把這個因緣所生法的相貌撥開來以後,你看到你內心清淨光明的本性,是不生也不滅,它沒有流動的變化相。沒有流動的變化相,那我們這些生命的變化是從哪裡來的?這些個別的因緣是怎麼來的?

說一切的諸法有很多的差別,你的相貌跟我的相貌不同,我的思想根你的思想也不同:這些差別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產生的;它是由因緣而生的。什麼因緣呢?就是妄念。這個妄,本論的意思就是迷真取妄,就是不稱合真如本性的所有念頭都是妄念。只要這個心念不是從我空、法空的真理髮動的,以自我意識發動的,都叫做妄念。不管你今天起了多大的善念,只要以自我意識為根本的都是妄念,這個妄念當然是生滅相。

妄念為什麼會產生差別的果報、差別的境界?這當中有兩個差別的因緣:第一個是妄念產生的業力,第二個是妄念產生的分別。我們作一個解釋。

第一個、妄念產生不同的業力:就是我們這個妄念:有時候是起善念,佈施、持戒、忍辱的善念,這個妄念就會推動身口去積集善業,就出現安樂尊貴的人天果報;有時候是起惡念,惡念就會去創造殺盜淫妄的罪業,招感卑賤痛苦的三塗果報。就是妄念會產生善惡的業力,所以果報就有差別了,這是第一層的差別,由業力的差別所顯現的這些痛苦、快樂的相貌。

第二個、妄念產生不同的分別:就是我們的分別心。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這些果報的時候,我們心中有各式各樣的情緒跟思想,對這個境界就安立了很多的名言,這個時候這個境界就產生變化。譬如說:我們是一個僧團,我們今天每一個人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飯菜、睡同樣的寮房,表示我們過去有共業。就是我們過去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我們同時都起了某一個妄念;雖然這個妄念不是依止我空、法空,但可也是善業,所以才能夠出家。這個妄念,我打的妄想跟你的妄想都很接近,都是歸依三寶,在三寶當中積集善業;所以這個妄念成熟了,表現出來,我們今天受用僧團的種種依正莊嚴。

這些境界就是這樣出現的,就是由這個妄念創造一個業力,由這個業力招感這個果報。這個果報大家很接近,表示我們過去最初那個妄念很相似。雖然我們吃同樣的飯菜、穿同樣的衣服,但是每一個人的痛苦、快樂感受還是有所不同,就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名言不同。有些人少欲知足,他遇到環境安立比較好的名言,這個人容易得到快樂,他只要有一點小小的環境,他就能夠產生樂受,他心中的名言,都是安立好的名言,比較厚道。有些人慾望比較重,他跟境界相接觸的時候,都是安立比較尖酸刻薄的名言,所以這個人很難得到快樂,他快樂的範圍非常窄。要很特殊很特殊的因緣出現,他偶爾才有個樂受,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痛苦,因為他心中的分別有問題,就是安立的名言太過刻薄。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受用同樣的環境,會有不同的感受,就跟你當下的情緒、思想、分別的名言有關係。所以說世間上的果報、為什麼會有不同呢?簡單的說就是妄念。由妄念產生不同的業力,也由妄念去受用這個果報,而產生不同的分別,所以這個世間就是這樣的出現。

二、返妄歸真——還滅門

什麼時候這個境界會消失呢?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當你這個妄念的力量、勢力消失掉了,當然消失,有可能是自然的消失,這個業力釋放完畢了自然消失,或者是對治而消失。這個妄念消失了以後,這些差別的果報就消失掉了。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很多的釋提桓因,其中有一個釋提桓因,他天界的果報即將要結束,身為一個天當然他有神通,他知道他來生的果報要做一隻豬,生長在一個農夫家裡面的一隻豬,他非常恐怖。這個果報即將出現,他為了尋求一個解脫之道,就升到大梵天,向三界的大梵天作一個祈求說:大梵天!你有大威德,我天的果報即將結束,你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我解脫這樣的痛苦,從豬的果報解脫出來?

大梵天說:我沒有辦法,我沒有這樣的法門來扭轉你的業力。大梵天說:人世間有釋迦牟尼佛出世,他演說真理,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你應該向佛陀去祈求。這個時候釋提桓因聽到這句話很歡喜,就變現一個年輕人的果報,來到佛陀的精舍。來到佛陀精舍的時候,他那個時候業力即將結束了,他看到佛陀以後,很真誠的歸依佛陀,就至誠的拜下去。拜下去的時候,還沒起來就就死掉了。

唯識學上說:這個果報有內因力跟外緣力。他死掉以後,因為歸依的心很強,他能歸依的心強,一個人遇到痛苦現前的時候,他對三寶歸依的心非常的堅定、強烈,所以業強;第二個他的外緣力也殊勝,他所歸依的是真實的佛陀。像我們只能夠拜佛像,他真實的拜到佛的真身,所以他拜下去以後,產生很大的善業。這個時候他投胎到豬的胎中,這隻母豬本來是懷六個小胎兒,在釋提桓因拜下去的時候,突然間這隻豬就像發瘋一樣,在豬舍裡面到處亂竄、發狂,就把女主人一個很漂亮的瓦器打破了。這個女主人一生氣,拿起棒子就打這隻母豬,就把釋提桓因那個胎兒打流產了。釋提桓因投胎沒有多久,他又死掉以後,又變成一個當下的釋提桓因,又回到釋提桓因的本位去了。

這個生命的因緣,佛法怎麼解釋?我們作一個說明。

佛法說是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釋提桓因,因為他過去有一個妄念、有一個善念。他把這個善念付諸行動以後,造了善業,變成釋提桓因,釋提桓因的果報是由這個妄念的善業力量資持,他就一直受用這個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妄念,它是生滅的,生滅門有生有滅。有一天,他這個妄念的善業力量釋放完畢的時候,他要墮落到豬;這個時候他因為歸依佛陀,又創造一個善的妄念,就又做一個釋提桓因。肯定來說,他第二次的釋提桓因跟第一次釋提桓因的正報、依報應該有一些不同;沒有兩個妄念,是完全相同。當然大方向相同,但是差別會不同。

也就是說,生命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是由很多很多無窮盡的波浪而累積起來;所以我們的生命不是一條直線,是由無量無邊的點所構成。就是你一個妄念得一個果報;這個果報結束以後,又另外一個強大的妄念,又得一個果報;這個妄念又結束的時候,又產生一個果報:這就為什麼我們在整個生滅當中,這個個體生命不斷的變化。因為我們打各式各樣的妄想,所以我們生命的相貌也就各式各樣。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當我們這個妄念消失以後,這個境界就消失了,期待下一個妄念的出現。這個就是講到凡夫的生滅門,剛開始所謂的迷真起妄,最後從妄裡面又消失掉。這個地方在後面的修大乘止觀,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

馬鳴菩薩在發揮流轉門跟還滅門,他的根本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這句話: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那怎麼辦呢?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對某一個環境感到不滿、對某一個人感到不滿,重點不是你去改變外在的環境或人事;因為這個環境跟人事是由妄念而變現,它的根源是你內心的妄念而出現。所以你的重點在若離妄念,你要透過你的懺悔、修觀的對治,這個妄念消失了以後,這個境界就自然消失掉,它就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古德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個罪是由你最初一念妄念的活動才產生的,這個身體是不能造罪的,嘴巴也不能造罪,它只是個工具,真正造罪的老闆是心。所以這個牛車的車子不能主動跑,是透過牛在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滅罪之道,就是消滅這個惡念的相續。

蕅益大師說:我們經過一段的修學以後,要怎麼樣判斷我們修行是不是有進步?你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拜懺、修止觀、持戒,就是說我們的心念改變,我們過去慾望的心念淡薄了。所謂的淡薄不是說我不敢去做,因為有這個罪業靠持戒的強壓,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很真實的觀察到妄念的過失而放下。

當你的心念對於五欲的執取減少了,對三寶的歸依加強了,表示你這個人修行進步了,也表示你的生命有一個決定性的變化。所以這個地方的生滅門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稱名供養禮拜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地藏菩薩常以不可思議禪定之力度化無量世界眾生,滿願...

《地藏經》是什麼樣的境界

《地藏經》的當機眾全是大菩薩示現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薩...

【佛學漫畫】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羅尼的故事...

菩提心的發起需要因緣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省庵大師《...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

大乘小乘之區別

問: 大乘小乘之區別如何? 太虛大師答: 大乘小乘之...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本論在唯識學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同時在知見的建立方面...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

【推薦】具足清淨律儀,有十種功德利益

戒為無上菩提本,世人應當持淨戒,若人堅持以淨戒,是...

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我們能聽到得生到淨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咒大家都...

人生,請適當低配一點

最近流傳著一個段子: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都是沒用...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

《金剛經》的宗旨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了生死的要道。那麼《金剛經》...

念佛時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問: 請問師父,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如何同時操作理...

大地萬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間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聰慧的小沙彌...

臨產念聖號,能讓產婦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媽媽們臨產前,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心理糾結。...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

淨土教起之十因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

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

浪子回頭並不難

一位年輕的寡婦發心供養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

【推薦】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眾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古往今來,我...

【佛教詞典】金剛軍

印度人。事蹟不詳。據華嚴經傳記卷一載,此人嘗註釋世...

【佛教詞典】崑崙子

(一)又作崑崙奴。即崑崙國(南海諸國)之黑人。或對來...

【視頻】崇慈法師《何謂三世因果》

崇慈法師《何謂三世因果》

【視頻】慧律法師-2000佛七圓滿開示

慧律法師-2000佛七圓滿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