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

淨界法師  2023/04/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五講)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二頁。

己三、分別發趣道相

我們這一大科是講到解釋分,就是解釋生命的真實相。這大科當中是分成三科:第一科是顯示正義,第二科是對治邪執,這是第三科分別發趣道相。前面兩科是一個修行的理論,這一科是一個修行的方法。

在大乘佛法的理論當中,本論的一個基本宗旨,就是所謂的一心二門三大。這個一心,就是整個大乘法的一個所觀境。大乘佛法在觀察生命的真相,是依止所謂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說整個十法界的染淨因果,是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建立的;所以想了解生命的真相,應該是莫向外求,應該要迴光返照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所以一念心性,是整個大乘止觀的所觀境。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智慧來觀察這念心性呢?本論提出了一心法而安立兩種門。

這個門,法藏大師說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是區別義,第二個是通達義。

第一個、區別義

從區別的角度來說:

一、生滅門所詮釋的是一種對立的生命。比如說:我們剛開始依止慚愧心來斷惡修善,這樣的一個思考,是以善來破除惡,從斷惡、修善來成就安樂的果報,所以叫做有相行。我們進一步再依止出離心,來修習無常、無我的道理,來消滅我們對三界果報的愛取。這個時候我們是以空來破除有,成就一個解脫的果報。這樣一個善惡、空有的對立,整個思考都是站在一種個體生命的思考,所以他不能看到整個全面的生命。因為他的思考方式,是一種對立的、差別性的,所以叫做生滅門。

二、真如門的內涵,它的一個特色是絕待平等,就是依止我們清淨平等的菩提心來上求下化,這個時候內心是離諸對待的,離開了有相的執取、也離開了空相的執取,是一種空有雙照、真空妙有的平等法界。這種真如法界,基本上他的生命觀是一種整體的生命觀,沒有自他的對立,所以叫做真如門。所以這兩種門,基本上是有它的區別,一個是對立的個體生命,一個是絕待的整體生命,這個是區別義。

第二個、通達義

其次,門有通達義,就是我們現在凡夫有所得的心,不管你怎麼修行都是生滅門。我們應該怎麼從生滅門趨向真如門呢?就依止三大的道理,我們應該修習體相用三大,所謂的真如平等無增減故、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透過三大的修學,就能夠使令我們這種生滅的心,趨向於清淨平等的真如的心,所以這兩個門也是有通達義。

前面的整個教義,主要是把這種修行的因果,以一心二門三大作一個說明;以下就正式的講到我們如何從生滅門而趨向於真如門的方法。

先解釋科題。分別發趣道相:發就是發菩提心的意思。發菩提心是幹什麼呢?就是要趣於無上的菩提道,這叫趣道。發菩提心而趣向菩提道,這當中從因到果有很多很多的差別相,所以應該把它加以分別。就是這個菩薩在因地發菩提心的時候,是什麼相貌呢?這整個過程有什麼樣的差別相貌?把菩提心從因到果的差別相貌加以分別,這個叫做分別發趣道相。這當中分兩科,先看第一科的總標:

庚一、總標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分別發趣道相當中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是講到一切諸佛所證之道,講菩提心是一個果相的、果地的菩提心,一切諸佛所發的菩提心是無差別的,佛佛道同。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在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跟阿彌陀佛的方便就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內心當中所依止的菩提心是沒有差別的,所以這個果相是無差別的。

從因地上來說,一切菩薩他發菩提心修習六波羅蜜,依止六波羅蜜的功德而趣向無上菩提,這個是有很多的差別義、差別相。本科的重點偏重在下面這一段: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講到菩薩因地的發心差別。菩薩的因地發心有哪幾種差別?略說發心有三種: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有三種發心。我們先作簡單的說明,下面再詳細的說明。

第一種、信成就發心:就是他這個菩提心的建立是依止信心,就是對真如法性的信心。我們剛開始是依止多聞的熏習,如理的思惟,內心當中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我們剛開始假藉大乘佛法的熏修,我們很真實的了解到我們現前一念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質就是真如,跟十方諸佛明瞭的心性是沒有差別的。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這種顛倒的心識是可以改造的,依止這樣真實信心發的菩提心,這樣子的階位法藏大師判作成就十住,就是十住的不退轉,信心不退轉,這個時候發起的菩提心。

第二種、解行發心:前面的信成就發心,主要是依止對信心的理解,所以它主要是一種內在的觀照。這個解行發心是依止內在的觀照力,進一步產生六度的行動,生起六度的妙行,來積集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所以它的整個發心是有行動的內涵在裡面。它的內涵當中,包括了菩薩的十行跟十迴向這兩種階位。

第三種、證發心:就是如實的證入了真如佛性,所產生的一種勝義菩提心,這樣的一個階位,是十地以上的菩薩。

也就是說我們從一個有所得的個體的生滅門趨向真如門,它的修學重點都是修學體相用三大;但是它的差別有三種:有依止信心、依止解行、最後證入,有三個階位。這三個階位法藏大師解釋說:信成就跟解行成就的發心,它只是一個相似的發心,也就是說他的發菩提心必須要假藉理觀,或者事修的因緣,才能夠生起菩提心。當理觀跟事修的因緣消失的時候,他菩提心就消失了,所以它是一種緣修,假藉因緣來修習菩提心,所以叫做相似菩提心。第三種證發心是真實的菩提心,他不必假藉理觀,乃至於事修,他的一念心任運地跟菩提心、跟真如門相應,任運地相應,所以他是一個真實的發心。

這是我們從凡夫的這種對立的、有所得的心,而趣向於十方諸佛菩提心的一個道次第,有三種次第。從一個理觀,再成就事修,最後真實的證入,有三個次第。這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把這三個修習菩提心的內涵詳細的說明。

庚二、別釋

辛一、釋信成就發心

壬一、征起

別釋當中,我們先看第一科解釋信成就發心,這當中有兩科:壬一、征起;壬二、解釋。先提出一個征問: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這當中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提出它的因相,就是信成就發心是何等根機的人所修的?是什麼樣根機的人可以修信成就發心?其次,他修的是什麼法門?這都是一個因相。一個是能修的人,一個是所修的法。這個果相成就的信成就它的內涵是什麼?依止信成就所發的菩提心又是什麼?一個是講到信心成就的相貌,一個是菩提心的相貌,這兩個都是果相。這當中等於是把信成就發心的因相跟果相提出一個問,這以下就針對這個問來回答:

壬二、解釋

癸一、釋信成就

子一、正釋成就

解釋當中分兩科,先看信成就,再解釋發心成就。信成就中,先解釋信心成就的相貌。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

我們先講到信成就發心它信心成就的相貌。信成就發心他修行的根機是依止不定聚的眾生,不定聚眾生就是十信位的菩薩。我們剛開始去修學內心的體相用三大,主要是依止一念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基本上善根是不決定的。什麼叫不決定呢?就是我們今生如果是遇到大乘佛法的教授,我們就生起菩提心,生起信心跟菩提心;假設我們來生是生長在一個沒有大乘佛的地方,我們接觸到人天的教法、或者接觸到二乘的教法,我們的菩提心就不再現行了,等於是退失了。所以說這十信位的菩薩,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大乘的善根是不決定的。

就是剛開始的時候,是依止不定聚的眾生。這不定聚的眾生,應該怎麼修大乘的信心呢?依止熏習善根力故,這熏習就是你要數數修學大乘的善根,不是一次,要一次又一次的加強大乘的善根。應該怎麼加強呢?這以下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依止內因力的熏習

內在的因力,所謂的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內在的因力有三種方法:

一、依止大乘的正見:依止正見來修習。就是我們剛開始深信業力跟果報的因緣來修習十善,斷除十惡。就是我們剛開始對生命的觀察,是了解到生命的果報有快樂跟痛苦,這個快樂跟痛苦都是由因緣而生的,依止我們自己身口意的業力所招感,所謂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這樣的真理是絕對不會錯謬的。依止這樣的信心,我們會強迫自己去斷除身口意的十種惡業,強迫自己去建立身口意的十種善業,依止正見來斷惡修善,這是第一個善根。

二、厭生死苦:從這樣的斷惡修善,我們進一步思惟苦諦,思惟三界的苦諦,苦諦的觀察是依止無常觀。因為思惟三惡道的苦是不普遍的,因為三惡道的苦只是三界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的苦諦是思惟無常。

就是說生命雖然有一些安樂的果報,譬如說你做一個國王、做一個諸天,但是這樣的安樂果報,基本上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它有變化。這樣的變化下,使令我們對生命產生一種不安穩性,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隨時會在一念之間全部破壞。

所以三界的果報是非常脆弱而不堅固的,這種不安穩性就是痛苦的根源。因為我們要是從來沒有得到,那也就算了;當我們擁有過以後再失掉,那種內心的刺激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進一步觀察三界的果報都是不安穩的,不能當作我們整個生命的歸依處,這個時候生起了出離三界的決心,這是我們觀察自身的苦產生的出離。

三、欲求無上菩提:在大乘佛法當中苦諦的觀察,它是先觀察自身的苦,然後把自身的苦再遍及一切眾生的苦,我們必須先把我們個體的生命,跟無量無邊眾生的生命建立一個密切的關係,就是一切的有情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母親,有這樣的關係,我們就能夠跟一切眾生感同身受,就是我們會把眾生的痛苦,就當做自己的痛苦感受一樣。這個時候我們會把對自己自身的痛苦,再遍及一切有情,也都是在生死的大海當中輪迴,每一期的生命也都受到生老病死的折磨;所以我們也有責任來救拔一切有情,而共同解脫三界的苦海。這樣子應該怎麼才做得到呢?只有成就無上菩提,才有這樣的方便力。

所以我們從觀察自身的苦而生出離心,進一步再觀察一切有情的痛苦,這個時候生大悲心,由大悲心進一步的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們下定決心追求無上菩提,成就種種的方便,廣泛的度化種種有情,這個時候從出離心而引生菩提心。所以剛開始我們熏修的三個重點,就是出離心、菩提心跟大乘的正見,這三種是內因力的熏習。

第二個、假藉外緣力的熏習

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大乘善根的熏習,不是一生一世的,它必須多生多劫的熏習,所以我們必須要祈求三寶,加被我們每一期的生命,都能夠遇到諸佛的住世,特別是善知識的住世。由大乘善知識如法的開導,使令我們來熏修大乘的善根,這個是外緣力,就是善知識的攝受力。

從內因跟外緣的和合,這樣要經過一萬劫的時間,這個時候使令我們大乘的信心真實的成就,堅固而不退轉。這個信心成就,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大乘信心的成就,等於是產生一個堅固的菩薩種性。

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受菩薩戒的時候,是從一個雜染苦惱的心識當中,先生起一朵小蓮花,就是從苦惱的心中,先成就菩薩種性的種子,所謂無漏的善種子。這個無漏的善種子,假藉內因力的熏習、外緣力的熏習,一萬劫以後,這朵蓮花就慢慢地增長廣大,它經得起風吹雨打日曬,產生堅固不退轉的信心,成就堅固的菩薩種性。就是他的生命當中,決定不再退入凡夫、二乘,不管遇到什麼惡因緣的刺激,他絕對是菩薩種性成立,他只有一條路,就是直趣無上菩提,這個時候要經一萬劫的時間。

一個菩薩種性成立以後,他自然會發起心中的願力,依止信心就會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怎麼生起的?或者是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有諸佛菩薩的善巧開導,使令他發起菩提心;或者依止他自己的力量,依止大悲心而發菩提心,這個時候念眾生苦而發菩提心;或者是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而發菩提心,不忍聖教衰。前面是依止人;這依止法,看到大乘佛法即將衰微,眾生即將面臨一個顛倒黑暗的時代,這個時候為了弘護正法、續佛慧命的因緣而發起的菩提心。當然他能夠發菩提心,是依止他的大乘的善根,所謂的菩薩種性而發的菩提心。這個是講到不定聚的眾生,他是依止內因力、外緣力,而修習大乘的善根,最後發起的菩提心。我們看總結: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這個信心成就,就是十住菩薩,他的信心已經成就了,這個十住位菩薩在大乘佛法已經入了正定聚,他的菩提心,不管你用什麼惡因緣去刺激他,他追求無上菩提的心絕對不退轉,這個時候叫做安住如來種性,或者叫安住菩薩種性。當然如來種性是約果相安立,菩薩種性是約因來安立。這個時候他的內心是跟正因相應。正因相應,法藏大師說:他念念之間跟本覺佛性相應,就決定不再墮入二乘的偏空,也不再墮入凡夫的著有,他內心跟本覺的佛性相應,叫正因相應。

這個地方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正定聚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它後面會說明:

信成就發心有兩種因緣:

一、假設是一個鈍根的菩薩,他的正見是依止生滅門,是對立的正見,就是本論上說的信業果報,能起十善。他先修有相行,依止慚愧心、斷惡修善;再修無相行,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依止生滅門的正見,來修習善根,他的正定聚,這個時候的十住是別教的十住位,就是證得空觀,斷除三界的見思煩惱,這個時候正定聚的判教是別教的十住,就是鈍根菩薩。

二、假設是利根的菩薩,他依止的正見是真如門,他內心當中依止一心三大的道理,能夠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因地的時候就能夠稱性起修。這個時候他修行一萬劫,所成就的十住是圓教的十住,就直接的破無明、證法身,入法身菩薩位。這個後面會說明。

總之,就是信成就發心,有鈍根、利根的差別,當然根性的差別是來自於智慧的觀照。你智慧觀照有差別,你所產生的行動、所招感的果報,就會有所差別了。這個地方是正式說明我們在修習大乘善根的一個因相。

子二、兼顯未成

在這當中會有一些退轉的情況: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這個地方是說明內因力比較薄弱的菩薩,他不能夠成就大乘的善根,不能成就的因緣有兩個:

一、善根淺薄

第一個是他善根微小。佛法的善根,主要講的是智慧,就是這一類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以後,他多分是喜歡修習福德資糧、修習善法;對於大乘甚深不二法門的聽聞,不生好樂。所以他對生命的觀照就非常的薄弱,這是第一個。

二、煩惱深厚

其次,他是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這個地方的煩惱是說:我們受了菩薩戒發菩提心,這菩提心不是永遠存在,所以菩薩戒有時候就叫做他勝處法。我們發菩提心就以菩提心為自體,但是煩惱會去破壞菩提心,也不是所有的煩惱都會破壞菩提心。

在菩薩戒講到: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當中,有三種煩惱最容易傷害菩提心:

第一個是瞋恚心,這種瞋恚心最容易傷害菩提心的;

第二個是高慢心,就是我們經常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把自己高舉了;

第三個是嫉妒心,不耐他榮,看到別人有榮耀的事情產生排斥。

這個瞋心、慢心、嫉妒心,假設我們不加對治,我們當初在三寶面前所發的菩提心,這個菩薩的戒體就很容易被破壞了。所以是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這也會傷害菩提心。

第一個是你善根淺薄,第二個是煩惱深厚,所以即使遇到十方諸佛的住世,聽聞大乘的佛法,也能夠供養十方諸佛,然而我們所起的是人天的種子,我們可能在佛法當中追求人天的福報;或者是成就二乘的種子,追求偏空的涅槃、追求自身的安樂;即使有追求大乘者,這個善根是不決定,若進若退。這個不決定,法藏大師說是猶豫不決,進進退退。這個就是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因為善根的淺薄,一方面煩惱沒有善加的對治,結果發起了人天種性、或者二乘種性,就是沒有生起真實的菩提心。

第二種是講到他外緣力的薄弱,雖然成就,結果退失了。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前面是說大乘善根淺薄、煩惱深厚,結果沒有發菩提心;這地方是說雖然發菩提心,結果退轉。為什麼呢?說我們親近十方諸佛,聽聞大乘的佛法,這當中還沒有經過一萬劫,遇到了四種因緣也會發菩提心,而這個菩提心是不純正的菩提心。這不純正菩提心有四種相貌(就是有夾雜):

一、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這就講到《楞嚴經》的因緣。《楞嚴經》中阿難尊者,他出家十二年,還是被摩登伽女的邪咒所迷惑。這個時候佛陀請文殊菩薩持〈楞嚴咒〉把邪咒破壞,把阿難尊者救回來。阿難尊者那個時候哭得很傷心,想到自己十二年的修行,對邪咒一點抗拒的力量都沒有,非常的慚愧,在佛陀面前非常傷心的悲泣。佛陀種種的訶責以後,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當初是什麼因緣出家修行?阿難尊者說:我的出家因緣,我是見到佛陀的相好莊嚴。阿難尊者說:我是你的堂弟,你老人家在家時候的相貌我也看過,沒有那麼莊嚴;但是你成就無上菩提以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威德力,令我產生羨慕,我希望成就你的莊嚴而發菩提心。

這樣子的發心,基本上是心外求法,這樣的發心當然很容易被破壞。因為轉輪聖王他也具足三十二相,乃至於魔王也能夠變三十二相,所以我們依止身相的莊嚴而發菩提心,這樣子的菩提心是很容易被破壞的。

二、或因供養眾僧,而發菩提心:我們看到大眾僧團如法和合的修行,清淨如法的僧團住世,這個時候發菩提心。你發菩提心的因緣,是依止心外的因緣,假設出家眾他不如法修行,那你就退失菩提心了,所以你這個發心也是不真實的。依止外在大眾的僧團而發菩提心,也是容易退轉的。

三、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你遇到得是二乘的善知識,二乘人修觀的是四聖諦,他在觀四聖諦的時候,蕅益大師講:偏重苦諦,他對苦諦的感受特別強烈。大乘的學者在觀四聖諦的時候,偏重道諦。這個地方的觀察有所不同。當然你要是一直觀苦諦,你就會變成悲觀的學者,對整個有為諸法不生好樂,沒什麼價值的,這個時候你發的菩提心是出離心。

四、或學他發心:這是由善知識的攝受,你要發菩提心。

聽說隋煬帝他以前是晉王廣,隋煬帝是一個很放逸的人,但是他跟智者大師有緣,智者大師攝受他修學佛法,乃至於受了菩薩戒。但是智者大師往生以後,隋煬帝就糟糕了,就非常放逸了,兩年之內整個隋朝的帝國就喪失掉了。就是說你的發菩提心是依止善知識的攝受;但是善知識不在,你就沒辦法發菩提心。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乃至於退到人天種性等等。

這個地方是說: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我們內心要生起一個惡念,也是要依止因緣所生法;我們想要生起一個清淨平等的菩提心,也是要依止因緣所生法。但是這個因緣,你菩提心的生起不能依止外在的因緣,一定要依止內在的觀照力。你真實的觀察到生死的痛苦,你也真實的觀察到一切有情在痛苦當中,依止這樣的觀照力而厭離生死,希求無上菩提,這樣的菩提心你永遠不退轉,就算所有的眾生都在顛倒放逸當中,也不會破壞你對無上菩提的追求。

所以你的菩提心是假藉外因緣,這個時候就容易退轉;你一定要依止內在的觀照,對真如理的觀照,你的菩提心才是堅固的。

《楞嚴經》在修習止觀的時候,很強調你這個依止的心。你要依止不生滅心,不要依止生滅心。什麼叫生滅心,什麼叫不生滅心?

《楞嚴經》講出一個判斷的方法說:你修行的道心,是離塵無體,離開了外在的塵緣就沒有自體,離塵無體,這個叫生滅心。比如說:過去我知道有幾個中部的信徒,當初學佛的因緣是依止中部一個道場的老和尚,這個老和尚有大威德力、有神通,因老和尚的攝受,他就發心學佛了。結果九二一大地震以後,道場的大殿被破壞,這個時候大家對佛法的信心動搖了:你說老和尚有神通,怎麼大殿還會被破壞?所以很多人就退失了佛法的善根。就是說你剛開始的發心就是有問題,心外求法,離開了外在的因緣,你這個菩提心就沒有自體了。

什麼叫做不生滅心?就是離塵有體,離開了外在的變化的因緣,你的菩提心還是可以單獨的存在。就像《印光大師文鈔》上有人問印光大師說:「你老人家一生弘揚淨土法門,有真實看到人往生淨土嗎?有真實看到阿彌陀佛嗎?你為什麼一路弘揚淨土法門?」印光大師說:「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往生淨土,就算大家都不修學淨土,也都沒有人往生,我還是修習淨土法門!」他老人家這個淨土的信心,是依止對於淨土的聖解、內在的觀照力,所以他離塵有體。

所以這個地方講完大乘善根以後,我們要抉擇一下。當然我們剛開始的發心,可能會因為善知識的攝受、看到佛寶的莊嚴、看到僧團的莊嚴而發心,這個是可以理解。但是我們慢慢地慢慢地,你要在你現前的一念信心當中,產生一個觀照的善根,最後依止這個善根的正念力,來引導你的生命,你不能老是靠外在的因緣,這樣子你的菩提心就很脆弱。這個地方在講完菩提心以後,提出為什麼有些人容易退轉,有些人不容易退轉的因緣,就在這個地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稱名供養禮拜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地藏菩薩常以不可思議禪定之力度化無量世界眾生,滿願...

《地藏經》是什麼樣的境界

《地藏經》的當機眾全是大菩薩示現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薩...

【佛學漫畫】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羅尼的故事...

菩提心的發起需要因緣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省庵大師《...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

大乘小乘之區別

問: 大乘小乘之區別如何? 太虛大師答: 大乘小乘之...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本論在唯識學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同時在知見的建立方面...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

【推薦】具足清淨律儀,有十種功德利益

戒為無上菩提本,世人應當持淨戒,若人堅持以淨戒,是...

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我們能聽到得生到淨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咒大家都...

人生,請適當低配一點

最近流傳著一個段子: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都是沒用...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

《金剛經》的宗旨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了生死的要道。那麼《金剛經》...

念佛時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問: 請問師父,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如何同時操作理...

大地萬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間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聰慧的小沙彌...

臨產念聖號,能讓產婦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媽媽們臨產前,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心理糾結。...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

淨土教起之十因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

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

浪子回頭並不難

一位年輕的寡婦發心供養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

【推薦】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眾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古往今來,我...

【佛教詞典】金剛軍

印度人。事蹟不詳。據華嚴經傳記卷一載,此人嘗註釋世...

【佛教詞典】崑崙子

(一)又作崑崙奴。即崑崙國(南海諸國)之黑人。或對來...

【視頻】崇慈法師《何謂三世因果》

崇慈法師《何謂三世因果》

【視頻】慧律法師-2000佛七圓滿開示

慧律法師-2000佛七圓滿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