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

淨界法師  2023/04/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九頁,我們上一堂課講到辛二、釋解行發心。

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整個大乘佛法一個修學的重點。在菩提心的修學當中,有所謂的根本法門跟方便法門。根本法門是我們內在的觀照力,方便法門是我們所產生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一個加行。在這個地方,馬鳴菩薩一再的強調:我們內在的觀照力,是成就菩提心功德的一個最重要因緣。

內在的觀照,在本論當中基本上是分成兩類:

一、依止生滅心:比如說:我們一般的凡夫在修六波羅蜜的時候,我們凡夫的心都是有相行,思惟這個善業能夠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 ,依止有相的觀照、有所得的心,來佈施、持戒、忍辱等等,我們內心當中產生一種善業力,如此而已。在整個權教的菩薩當中,就是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來修六波羅蜜 。他在修習每一個波羅蜜的時候,觀察三輪體空、觀察我不可得,所佈施的眾生也不可得,來消滅人我的對立,這樣子能夠止住他的妄想,消滅有所得心的妄想。

二、依止大乘真如門:這是修六波羅蜜的時候,我們觀察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我們內心當中,本來就具足修學六度的善根,我們只是隨順善根而修學六波羅蜜,所以六波羅蜜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開顯內心的善根。這樣子你每一個六波羅蜜的善法,都具足了破惡,也具足了生善,所謂破妄顯真的功能。

所以同樣是修六度,你依止內心不同的觀照,就有不同的結果。我們顯教比較沒有明顯的說明大乘的差別,頂多隻是說權教菩薩跟圓教菩薩;但在密宗就分得很清楚,密宗它把修學的佛法分成小乘、大乘、金剛乘。在密宗裡面的分判,大乘就是依止我空、法空而修六波羅蜜,他只能夠止妄,但是不能開顯真如理;當你能夠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來修習種種的六波羅蜜,這樣叫做金剛乘。金剛乘的特點跟一般大乘顯教的差別,就是生滅門跟真如門的差別。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在念佛方面,念佛的整個操作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能念的心,一個是所念的佛。如果說我們今天以顯教大乘我空 、法空來念佛,我們剛開始念佛,都是依止生滅心來念佛 ,就是蕅益大師說的事相念佛。我們剛開始觀察:我是業障凡夫,我沒有出離的因緣;阿彌陀佛是大功德的境界,他有救拔我的力量。我是業障凡夫,但是沒關係,我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這樣也是非常好。但是這樣的念佛法門 ,叫生滅門的念佛,是一種自他對立,我是一個真實的個體,阿彌陀佛也是一個真實的個體,我比較差,阿彌陀佛比較好。我這個人是有增上慚愧心,我差,沒關係!但是阿彌陀佛會救我,所以我憶念佛陀。這樣的念佛,叫做事相念佛,就依止生滅心念佛,這樣的念佛也是非常不錯。

但是我們也可以依止密教金剛乘念佛的方法,就是依止所謂的真如門。真如門主要的精神就是真如平等,無增減故。你觀想自他不二:我們這念心,雖然無始劫來打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達妄本空,這個妄想是如夢如幻的,它不能障礙你;在空性當中,知真本有,你內心當中本來就具足本尊的功德,阿隬陀佛無量無邊依正莊嚴的功德,你本身就是具足這樣的本性。這個本性你怎麼辦呢?你要假藉佛號來托彼名號,顯我自性,假藉阿彌陀佛聖號的加持力,來開顯你自性本具的隬陀功德。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能夠以自他不二的真如思想來念佛,那這樣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念念之間都不可思議,念念之間滅惡生善,返妄歸真,你所產生破惡生善的力量,跟你前面在事相念佛,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套一句蕅益大師的話: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佛號,超過事相修一劫。

當然就是說乘,佛法講法門是個乘,就是說你今天從甲方到乙方,你用不同的車乘,你騎腳踏車有腳踏車的速度,你騎摩托車有摩托車的速度,你開大白牛車有大白車的速度,這個乘就是以你內心的觀照 來決定的。在本論當中的大乘,他也讚歎別教菩薩的殊勝 ,但是他更讚歎你因地的時候,依止不生滅心、依止一心真如來起修,這是最圓滿的方法。

辛三、釋證發心

壬一、明分證

癸一、明所證

子一、明證體

前面的信成就是偏重在理觀,解行發心這個三賢位,是開始由從理觀生起事修;到了證發心,真實的能夠證入一心真如理,那是理事無礙不可思議的境界。證發心當中,有分證跟滿證,先看分證。分證當中分兩科:先說明他所證的真理,再說明他依止真理所生的妙用。先看所證的真理,所證真理當中先看他所證的體。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證發心,證入真如所成就的菩提心,是從最初的淨心地,這個淨心地就是初地發喜地。乃至於菩薩的究竟地,就是到這個十地,這個十地的滿心就是等覺菩薩,從初地到十地的階位都叫做證發心。

證發心菩薩,他所證入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所謂真如,他所證悟的是真如理。凡夫在有相行,他所證悟的理是業果道理;別教菩薩他所證悟的是空性的道理;圓教菩薩他入了初地以後,所證的真理是達妄本空,自真本有,這種自他平等的一心真如。

這個地方把真如安立做境界是怎麼說呢?以依轉識,說為境界。這個地方法藏大師說:這個是講到真如所起的後得智,所以安立做境界。境界相的安立,這個真如它是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界是有能所──有能緣的心,有所緣的境界,是約著它還有這個有漏的轉識,這個轉識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真如起動,故名轉識。這真如一念妄動以後,產生一種有漏的業識,就是阿賴耶識,從阿賴耶識有所得的角度安立做境界,這是一個所謂的後得智。

但是當這個菩薩入根本觀、入根本智的時候,他內心在一心真如當中,是沒有所謂的境界相可得,能所雙亡,諸相叵得,只有一心真如以為法身。他內心當中入根本觀的時候,那是法界一心,如如智照如如理,那是沒有能所的對立。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初地菩薩的菩提心相貌作一個總說。

我們引用《八識規矩頌》對這個初地菩薩的相貌作一個說明。

《八識規矩頌》說: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就是說這個初地菩薩,他成就菩提心的時候,他第一個相貌是歡喜,他剛開始假藉理觀跟事修來隨順真如。在別教的菩薩來說,他經歷十信、十住、十迴向,都沒有契入真如理,只有到初地的時候,他內心跟他的本來面目真實見面,他內心當中起大歡喜:原來三世諸佛所開顯的一心真如,是真實不虛的,他一大阿僧劫的修行總算是沒有白費了。生起這樣的歡喜,當然是講到他跟真如相應的一個相貌。但是他內心是一個什麼情況呢?俱生猶自現纏眠。前面是讚歎他的功德,這以下是說明他有所不足,就是他還有這些俱生的煩惱,在內心當中現纏眠。這個纏就是煩惱的現行,他煩惱現行的時候,多少會纏繞障礙著我們的菩提心。有時煩惱睡覺了,它不現行。

這地方意思就是說,這個初地的菩薩,他如果在佛堂當中入根本觀的時候,他就從這種有所得的妄想,入到他的一心真如,這個時候內心是一念不生的,所謂的唯真如智,無有境界,名為法身。假設他從根本智出來、從佛堂出來跟境界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俱生猶自現纏眠,他有漏的妄想還是會活動,這是比較微細的,不是粗重的煩惱,是俱生的煩惱,還有一些微細的我相、人相的對立,有俱生的我法二執的存在。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初地菩薩菩提心的相貌,以根本智的自受用,跟他的後得智加以分別。

子二、明起用

這個菩提心所產生度化眾生的妙用。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

這以下是說明證發心的菩提心功德。這個初地以上的菩薩,他依止內在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我們說過,他有清淨法身,還有大悲願力的和合。他的清淨法身跟大悲願力和合的時候,他在一念之間,就能夠到十方世界去了。我們凡夫的願力依止妄想,所以我們只能夠在內心當中觀想,如此而已。但是初地菩薩,他能夠心想事成,他內心一動,就能夠產生這個情況出來。

他到十方世界幹什麼呢?供養諸佛,請轉法輪。他以種種的香花珍寶來供養十方諸佛,表達他對三寶的歸依;供養完了,他主要是請佛陀轉法輪。這個地方講到這個初地以上菩薩轉法輪,不完全只是為了自利,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即使這個法門他已經通達了,他也是請佛來宣說。為什麼呢?要使令眾生得到歡喜、生善、破惡、入理的四種利益,他不求去聽受這些美妙的言詞。

初地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對於度化眾生,主要採取兩個方便:

一、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初地菩薩在宣說法門的時候,有時候是引用讚歎鼓勵的法門。就是有些眾生根性怯弱,他可能準備要退轉無上菩提了,這個時候他示現頓超的法門,就先說:其實成佛不難,一念不生即如諸佛,就是一念之間而已,你能把有所得的生滅心──去生滅,守真藏,轉成真如心,如此而已,一念之間而已,凡夫跟成佛之間,就是在一念之間而已。講這個頓超法門有什麼好處呢?他能夠鼓勵這些怯弱眾生。

二、或者他也會開顯呵責對治的法門:他就宣說成佛之道不容易啊,要經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這樣的難行苦行,才能夠究竟圓滿佛果。他這樣的呵責,主要是針對這些懈怠高慢的眾生。總之,他能夠以種種的無數方便,來開導眾生,使令眾生不斷的進步,這種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這一段,蕅益大師的註解上說:這個地前菩薩的菩提心,縱使是下化眾生,皆是上求佛道,以契會真如法故。就是說前面的解行發心、信成就發心,雖然修六波羅蜜,表面上下化眾生,其實是在完成他自己的契會真如,他還是在自利。地上菩薩縱令他上求佛道,皆是下化眾生,因為方便有多門故。所以地上的菩薩,他表面上是修自利法門,請佛轉法輪,其實都是在開導眾生。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這樣子分判成佛之道,從凡夫到初地是偏重在成就上求佛道,成就內在的觀照力;從初地以迄到成佛之道,就偏重在大悲,大部分是這樣判斷。

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這個地方就詳細把初地菩薩菩提心的相貌分別出來,這當中分兩段,先講初地菩薩自受用這部分。從自受用角度,這個初地以上的菩薩,他的種性跟根機是相等的。種性是約著他內在的觀照,他觀照力的強弱,他的種性、觀照都是觀一心真如,大家都沒有差別。這個根機是約著他方便的加行,有時候會有精進、懈怠的差別。依止這個種性、根機的因緣所生起的菩提心,不管因地的種性、根機,他果地的菩提心都是相等的,沒有超過之法。所以初地菩薩叫做同生性,他的依止點是完全相同的。為什麼呢?以一切菩薩,皆經三大阿僧祇劫故。所以這個地方講菩提心的自受用,是沒有差別。

但是他受用,就有所不同。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但是當這個菩提心,所謂如來現起他受用,這個菩提心依體起用的時候,他就必須要考慮眾生的三種差異:第一個根,第二個欲,第三個性。

第一個、根:就是眾生的根機。這個根機,蕅益大師的解釋,是約著他過去熏習的智慧。有些人他的根機,他這念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他就喜歡用業果來思考這件事情,這個是人天種性;有些人他這念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他歡喜觀一切法空,這權教菩薩;有些人他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他觀察這個都是一心真如的影像,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個是金剛乘的大乘善根:這個根機有所不同。

第二個、欲:希望有所不同。在這個成佛之道當中,每一個人生命的規劃有所不同。有些人他也不急著成佛,他來生要做大國王、轉輪聖王;有些人希望先到偏空涅槃去;有些人希望直趨佛道。所以在整個成佛之道當中,每一個人有各式各樣的希望。

第三個、性:這個性是指他未來的果報。過去的熏習;現在的希望;這個性是未來的果報,有各式各樣。有些人果報是到天上,有的到人間,有的到偏空涅槃等等。所以在他受用,必須考慮眾生過去的善根、現在的希望跟未來的果報,所以示現有所不同。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初地菩薩的菩提心,我們在了解它的時候,要從兩個角度:

一、從自受用的角度,他已經入了同生性,同是相同的同,生是生命的生,性是習性的性。凡夫的菩提心,以別教來說,這個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他這個菩提心還是異生性,就是說雖然它隨順真如,但是它本質還是無明妄想,當然無明就是各式各樣不同。比如說:某甲他在佛前發菩提心,某乙也發了菩提心,這二個菩提心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每一個人打的妄想不同,所以他發的菩提心自然有所不同。所以我們作一個假設:都是初地以前的菩薩,我們假設有一百個人都發了菩提心,這個時候菩提心是一百個人都不一樣,這叫異生性;但是初地以上的菩提心就不同了,他們都共同回到一個根本的家中,同生性。從自受用角度是沒有差別的;

二、從他受用的角度來看:當然從本垂跡,他所示現的應化,就要考慮眾生的因緣,那就有所不同。他所生起的妙用,有些人願意去度化善根薄弱的眾生,依止讚歎法門;有些人他願意去攝受剛強的眾生,來訶責他等等:這就是菩提心生起的妙用,有各式各樣不同。

這一科是講到菩提心所證的體性跟他所生的妙用,這以下說明他菩提心的相貌:

癸二、明心相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以下把十地菩薩的菩提心,開出三種相貌詳細的加以觀察。初地的菩提心是什麼相貌?我們開展出三種相貌來觀察:

一者真心,無分別故:這個初地以上的菩提心,當他入根本觀在自受用的時候,他內心當中是無分別的,無有少法可得,那完全是一個無住的境界,不住有相、不住無相,那是無有少法可得。

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這個初地菩薩依體起用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千差萬別了,他必須要為不同根機的眾生,開顯不同的法門,示現不同的相貌,所以說他的菩提心從方便心來說,他有時候現慈悲相來攝受你,有時候現怒目金剛相來訶責你,這個相貌就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變化。

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前面的直心、方便心,是讚歎初地菩薩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菩提心還有所不足,也就是說他既然是分證,所以他還有一部分有漏的業識,他那個生滅心還有一部分。所以他有時候是俱生猶自現纏眠,他心中還是有所不足。有時候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時候,多多少少還有一些得失的生滅心存在,他還要不斷地去用功,不斷地去處理他心中的這些障礙。這個地方是把這個分證菩提心的相貌,把它開展出來加以觀察。

壬二、明滿證

癸一、正明

當我們圓滿證得菩提心的時候,是什麼相貌?這當中分兩科,先看正明: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一個初地菩薩,他跟我們凡夫不同,他會不斷的進步,從一大阿僧祇劫,到二大阿僧祇劫、到八地、到三大阿僧祇劫,從八地到成佛,最後他的福德智慧都圓滿。圓滿以後,他的佛果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外表的色身:成佛是示現什麼身呢?於色究竟處,示現一切世間最高大身。在他正式成佛的時候,我們先不講示現,就是他剛開始從本地風光、他最初成佛的時候,他現的色身,是現出色究竟天的摩醯首羅天的天王天。在三界的果報當中,無色界沒有業果色,他最高處點是色界最究竟的摩醯首羅天,那是整個三界的色身當中,最為莊嚴尊貴的色身,這是講到他外表的色身。

第二個、內心的相貌:那他成佛是怎麼成佛呢?他是以一念的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當我們到了等覺菩薩的時後,入一種禪定叫做金剛喻定,這個禪定特別的堅固,這樣強烈的禪定,再加上大乘的智慧,這個地方的智慧很重要,蕅益大師在《楞嚴文句》裡面一再強調:大乘佛法的智慧,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他不斷這樣的熏習,最後一念相應的時候,無明頓盡,無始劫來虛妄熏習的生滅相全部消失了,他內心當中不是一心二門,他一心只有一個門。我們凡夫一心有二門,佛的一心只有一個門,就是真如門。這個時候一切種智現前,包括根本智、後得智,這樣的智慧現前,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業用,能在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隨順眾生的根機來廣度眾生。

前面的信成就發心,法藏大師說:信成就發心,偏重在理觀的成分多,這個理觀是假藉語言文字的觀察,不斷的透過文字的學習思惟,產生正念真如的觀察。正念真如的這個真如是怎麼一回事?是由文字建立的真如,就是理觀,這個信成就是這樣子的。解行發心他能夠把這個一心真如表現在六度的作用上,他要事修;這個證發心,他能夠理事無礙,理也不礙事,事也不礙理。那麼佛呢?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

我們前面講到,我們一般的心有生滅心跟真如心,那說佛沒有生滅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般的凡夫到等覺菩薩,比如說你今天看到某甲法師,你今天看到他跟昨天看到他,肯定不一樣,他的生命有變化。比如說你昨天跟你今天也不一樣,你今天又多拜了幾拜佛、又多聽了一堂課,你內在的觀照力、行動力、資糧力都不同,我們每一個生命都不斷的變化。

初地以上的菩薩,他的變化當中,出現了一部分的不變化;但佛的生命是完全沒有變化,你昨天看到的佛陀,跟你今天看到的佛陀完全一樣。你不能說:佛陀昨天講了一部《華嚴經》,功德應該增加了。沒有這回事情!佛的功德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就是說,佛陀不管修什麼功德,他的心永遠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一個如的境界,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他沒有增減相。我們應該從這種無增減相、無生滅相、無垢淨相來了解佛的菩提心,這就是所謂佛的一切種智。這是說明佛菩提心的相貌,以下就解釋兩個疑惑。

癸二、釋疑

子一、釋一切種智疑

先看第一個疑惑,釋一切種智疑,對佛陀的一切種智產生疑惑。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我們說這個宇宙間的虛空是非常廣大,這個虛空當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這世界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那個地方安住,每一個眾生也打了各式各樣的無明妄想,就這個妄想各式各樣,這都是很難去理解的。佛陀的無明斷盡,已經沒有各種妄想了,他怎麼夠了解眾生這些差別的內心相貌?也就是說我們一般人都要打妄想,才能知道這件事情,我們凡夫要去了解一件事,要靠這個生滅心去打妄想。佛陀不打妄想,他怎麼知道我們在想什麼呢?他提出這個問題,看馬鳴菩薩怎麼回答: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我們一般的境界,其實他的根源是一心真如所顯現的,他根本是離於妄念的。所以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但是我們在寂滅相當中,凡夫妄見境界,我們一念的妄動,迷真起妄,向外攀緣,創造很多的業力,就得到很多的果報。依止這個果報,又開始指妄為真,由這個果報又產生很多的名言。前面是三細,這個是六粗。結果我們對很多事就不明瞭,這是講到凡夫的心識,在妄想跟業力當中纏繞,所以不明瞭。

那諸佛的心離於見相,無所不遍,這個很重要。我們凡夫的心情,總覺得要有所得,我們才能夠圓滿,去追求,追求愈多我們得到愈多。但是佛法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要把有所得的心放下,你的功德才會圓滿。這種圓滿的性,是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內心安置在真實的佛性,這個真實是很重要的。

這個地方真實是說,我們凡夫在信成就發心的時候、在正念真如的時候,其實我們一天當中正念真如的時間非常少,打妄想的時間非常多。為什麼我們會進步呢?說我打妄想的時間,一天至少是二十四小時,大部分都是在打妄想,只有幾分鐘正念真如,為什麼我會進步呢?

因為你正念真如的時候是真實的,真實的功德不會被虛妄的妄想所破壞,它能夠破壞妄想,而不會為妄想所破壞,所以你會不斷的進步。這個東西,你累積一分它就永遠是一分,你累積二分它永遠是二分。為什麼?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所以它能夠顯現一切的萬法,能夠生起廣大的妙用,生起無量的方便,隨眾生的根機,開示差別的法義,所以名為一切種智。就是佛陀依止不生滅心,基本上是心量廣大的;我們凡夫依止生滅心,心量非常的狹隘。

我個人持咒的經驗,我平常念佛,也會持咒。我白天持〈大悲咒〉,下午以後持〈往生咒〉。我個人的感覺:我持咒的時候,如果依止有所得的心,比如說我有時候有病痛,就觀想那個病痛的處所,就用這個咒去加持它,它會好轉,但是這樣的心是成就一個果報相,就是說那個〈大悲咒〉變成換一顆小糖果吃。後來我就依止不生滅心,內心當中依止真如平等無增減故,依止無所得的心來持咒,空掉自己的有所得心,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你那個持咒的力量,是海闊天空,不可思議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咒也不可思議。

所以所有的法門,以無住為本,無念法門為本。你要無住,你才能夠跟你所修的法門完全契會。諸佛菩薩為什麼能夠照見眾生的因緣呢?因為佛菩薩無住,所以他能夠遍一切處,是這個道理。

子二、釋任運利生疑

前面是講到諸佛菩提心的自受用,這個地方講諸佛菩提心的他受用。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

又問說:假設諸佛的菩提心,能夠任運生起種種的妙用,在一切時、一切處利益眾生。這樣子的話,眾生見到佛的色身,看到佛陀的神通,或者聽到佛的說法,都能夠得到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種利益。那為什麼眾生都沒有見到佛的功德呢?提出這個問題,佛的功德是遍一切處,我們平常很少看到,是怎麼回事呢?看馬鳴菩薩的回答:

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論主回答說:諸佛如來他法身的相貌,是平等,遍一切處的,這是約著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在他受用的時候,依止大悲願力,佛在因地的時候發了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佛的願力跟他的清淨法身接觸的時候,他能夠生起他受用。佛的他受用是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他心中沒有要特別去加持某一個眾生,他沒有有所得的分別,是任運的。任運的佛陀是沒有起心動念,眾生是怎麼能夠得見呢?這以下說出眾生的因緣有差別。眾生的心就像鏡子,每一個人鏡子的污垢有厚薄的不同,所以色相的顯現就有所不同。就是說佛陀其實每天都在鏡子前面,但是有些人的鏡子污垢比較厚,就沒有辦法現出色像;有些人的污垢比較薄,就能夠見到色像。所以眾生的心如果污垢太厚,他這個生滅心太強,法身就不能顯現。

前面是約著一切種智,這個是講到感應道交的問題,就是佛跟眾生之間的感應道交,為什麼有些人很容易跟佛感應道交,有些人就很難跟佛感應道交?這個感應道交的意思,不是色身跟色身的相見,是心心相印,就是凡夫的心跟佛的心兩個要能夠相應,當然佛的心是無住,佛的心是無住而生起他的大悲心,我們如果不能安住在無住,那這樣子就很難相應了。

《了凡四訓》講到我們跟天神的感應,講到畫符咒,它說有些人畫符咒,他那個咒一畫下去很有力量,貼在門上所有的惡鬼神都不敢靠近。有些人畫符咒沒有力量,為什麼呢?就是你畫符咒的時候打妄想,這個符咒就沒有力量。你畫符咒的時候,一氣呵成,從第一筆到到最後一筆收尾的時候,一念不生,這個咒的力量就全部表現出來。

所以當我們念佛、持咒也是這樣,你根本思想一定是──莫向外求。你要把你心中的佛號跟〈大悲咒〉發揮出它的力量,就是無住,空掉你這種有所得的生滅心,把自己的心調整在真如心,這個時候就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了。就是感應道交的問題不在佛本身,而在我們自己內在的心,是安住在生滅門、或真如門,這當中有厚薄的不同,也就解釋為什麼感應的力量會有所不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稱名供養禮拜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地藏菩薩常以不可思議禪定之力度化無量世界眾生,滿願...

《地藏經》是什麼樣的境界

《地藏經》的當機眾全是大菩薩示現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薩...

【佛學漫畫】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羅尼的故事...

菩提心的發起需要因緣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省庵大師《...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

大乘小乘之區別

問: 大乘小乘之區別如何? 太虛大師答: 大乘小乘之...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

本論在唯識學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同時在知見的建立方面...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

【推薦】具足清淨律儀,有十種功德利益

戒為無上菩提本,世人應當持淨戒,若人堅持以淨戒,是...

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我們能聽到得生到淨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咒大家都...

人生,請適當低配一點

最近流傳著一個段子: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都是沒用...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

《金剛經》的宗旨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了生死的要道。那麼《金剛經》...

念佛時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問: 請問師父,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如何同時操作理...

大地萬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間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聰慧的小沙彌...

臨產念聖號,能讓產婦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媽媽們臨產前,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心理糾結。...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

淨土教起之十因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

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

浪子回頭並不難

一位年輕的寡婦發心供養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

【推薦】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眾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古往今來,我...

【佛教詞典】金剛軍

印度人。事蹟不詳。據華嚴經傳記卷一載,此人嘗註釋世...

【佛教詞典】崑崙子

(一)又作崑崙奴。即崑崙國(南海諸國)之黑人。或對來...

【視頻】崇慈法師《何謂三世因果》

崇慈法師《何謂三世因果》

【視頻】慧律法師-2000佛七圓滿開示

慧律法師-2000佛七圓滿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