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小乘之區別

太虛大師  2018/03/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大乘小乘之區別如何?

太虛大師答:大乘小乘之別,細言之頗深。概言之,大小乘均為出世法,了解生死輪迴,程度均超過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間太平安樂,即人法;有許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輪迴之內,非永久解脫;雖在天上,仍受輪迴。能見全世界眾生在生死輪迴中,欲超出生死輪迴,求自己了脫,故曰小乘;以其所求者僅及自己,但不害人。若有人求學,亦願教助,然不能普度眾生,故其結果僅自己得涅槃;故見理亦較淺,僅能空我而不能空萬法。理淺行小果亦小,即由小乘發心乃至小乘所修之果。

至大乘之發心,非為一己,是無己而為眾生,以眾生為己。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其本身生命不屬於己而屬於眾人;其發心為大眾,故可成為菩薩。此中相差頗遠,大乘無一定範圍,菩薩發心無量無邊,故云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欲救國,應先知吾國之歷史,人民之生活狀況,然後始可救國。若欲普度全法界眾生,必須先明白其理,始能普度眾生,非同小乘僅見及我空。若見眾生種種煩惱,必先知種種法門;欲度無量眾生,必學無量法門。先從初發心菩薩地位,漸漸修到佛之地位,始能度一切眾生成佛,始真能有普度眾生之智慧能力,否則有其心而力不足。故大乘乃自普度眾生而發心,澈底了解無量世界、無邊眾生之一切,而度脫其煩惱;要修證圓滿,始能成佛,成佛始有普度眾生之功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太虛大師文章列表

經書讀得越多越好,還是越深越好

問: 師父,是經書讀得越多越好呢?還是讀得越深越好呢...

李炳南居士《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1.西方極樂世界從什麼地方去? 從心上去。這個問題必...

三十六萬億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是否功德大

問: 我在龍舒增廣淨土文看到可以這樣念佛功德大:南...

往生極樂是靠超度去還是自己信願念佛去

問: 弟子以為,念佛行人勤修淨業三福,以至誠懇切心...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問: 請師父開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淨...

如何掌握病人斷氣時刻的念佛速度

問: 在斷氣之時,給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頂念佛...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問: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大安法師答: 在學佛的過...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才能專心

這是正常情況,不能說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亂,這是...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果公上人語錄

一、要發心培福,有機會就培福,如去廟上帶支好香供養...

助念生西須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蓮友: 今日大家參加盛會,學人來此...

判斷淨土穢土的兩個指標

我們從佛陀的名號華光如來,沒辦法去判定是淨土、穢土...

對修行人來說,疾病是恩賜而不是懲罰

有一天,阿難尊者頂禮佛後,覺察到佛身體有恙。阿難尊...

自性無對立,凡夫妄分別

非濁者,雲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雲無則不捨一法。無...

求戒容易持戒難

唯佛才能制戒。為什麼唯佛才能製定戒呢? 因為人性當中...

普賢菩薩和《妙法蓮華經》的因緣

中國的菩薩,觀音菩薩和眾生緣分最足。普賢菩薩的感應...

念佛人有病當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於淨土一法,未能認真修持。宜常與談說六道...

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

凡做不到的事,決不肯說

汝書說得很熱鬧好聽,急宜自抑。凡做不到的事,決不肯...

【推薦】危難之中持誦聖號 槍不能傷火不能燒

倓虛法師在長春籌建般若寺時,有致中、界虛兩法師去林...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麼程度

問: 請問我們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麼程度? 大安法師答...

穿腸毒藥---酒

作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稱為穿腸毒藥,這種提法,不是...

佛經前為何要安立「如是我聞」

經典前為什麼要安立如是我聞呢?因為當時佛滅度的時候...

佛經裡對不食肉的開示

經常有同修氣勢洶洶的找我辯論,說佛從來沒說過不讓吃...

在家居士能做幽冥界皈依嗎

問: 弟子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

【佛教詞典】鐵餕餡

(譬喻)鐵之饅頭。以譬沒滋味。...

【佛教詞典】妙覺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德不可思議,稱為妙覺,為佛果...

【視頻】界詮法師《僧格的養成》

界詮法師《僧格的養成》

【視頻】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