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德光法師  2017/12/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很多居士來寺廟裡找師父傾訴,都是因為情愛的煩惱而來,在敘述完自己的煩惱後都會羨慕地感嘆一下:「還是法師們清淨」。但同時也會忍不住八卦一下:「師父,你們這麼年輕出家,難道看到漂亮的異性,不會心動嗎?」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都特別無語,因為無論做肯定回答還是否定回答,她們都會再追問一句「為什麼?」為了能夠一勞永逸,索性還是寫篇文章具體闡述一下吧。

作為凡夫僧,雖然已經出家,但是一日不證果,一日不能斷煩惱,當然也就不能離欲了。佛教將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人作為欲界眾生,一定是符合貪淫、貪食、貪睡這三個欲界眾生特點的,否則不會生到這娑婆世界來。欲界不僅僅包括我們肉眼所能見到的人和畜生,上自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下至無間地獄都屬於欲界。人相對於欲界其他眾生來講,還多了貪名、貪財兩條,所以人是財、色、名、食、睡五欲具足。

也許有人說了,我睡得很少,並不貪睡,或者有人覺得自己不太計較名利,其實這只是程度深淺的問題,本質上肯定是五欲皆貪。出家人雖然有欲,但是更知道欲的本質。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一切眾生,不管是胎生、卵生、濕生還是化生,無始劫來在六道中的輪迴轉世,都是因為愛和貪慾導致的。因愛而有淫慾,因淫慾而產生新的生命,這所謂的愛就是輪迴的根本。正所謂「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世俗人所謂的愛,其實本質是一種貪,是一種狹隘的、自私的佔有欲的體現。表面上說愛對方,實際上是想霸佔、控制,並且妄想將這段美好的感受無限期延長。一旦一方變心,另外一方就很受傷,我對他那麼好,為什麼不愛我了?這顯然是將愛作為了一種投資,如果不能得到回報,就痛苦,就歇斯底里。將愛的範圍放大一些,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朋友之間的友愛,人對無情(無情識的物)的喜愛無不符合上述的特點。很多人相愛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不愛的時候就恨得咬牙切齒。不能理智地對待這些無常幻象。

男女間最開始的愛往往是一種荷爾蒙的刺激,有研究表明,這種激情最多隻能維持十八個月,之後倆人就是革命般的友誼一樣的存在了。網上有個段子:「男女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答案是肯定的,夫妻之間就是,結婚三年之後,彼此之間會一點邪念都沒有的。如果你想要一個異性當純朋友,那就想辦法嫁給他吧。」即便相互間完全沒有色慾了,但是還會有眷屬貪:「你是我的妻子/老公,不能被他人所佔有」。一旦一方出軌,還是會痛得死去活來,會鬧得天翻地覆。譬如,很多老年人因為跳廣場舞引發的家庭不和諧就屬於這種情況。

《佛說四十二章經》有云:「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愛慾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人所有的憂慮、痛苦乃至恐怖都是從愛慾而生,如果能夠打破這種愛慾的束縛,那麼自然就不會再有憂慮和恐懼了。愛慾對於人來說,就好像手拿火炬逆風而走,是有「燒手」危險的。但是人們就是不能覺醒,總想刀頭舔蜜,總以為自己可以僥倖地吃到蜜而不會被刀割到舌頭。這是非常愚癡的想法。

回到開頭的問題,當師父們遇到年輕貌美的女居士會不會動心呢?如果說完全不會動心、動念那絕對是打妄語。證得初果的聖人尚且不能完全斷欲,對於凡夫僧來講,顯然更是如此。但是師父們長年累月受佛教經論的熏陶,深知愛慾的過患,因此心中自有防範和警惕。反過來,很多居士來寺院聽經聞法,遇到相貌莊嚴的師父,即便佛法講的差一點,也會願意多親近,這是本性使然。只要沒有過分的言語和舉動,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從佛法的真諦來看,作為生死之根的貪愛固然可怕,但是本性也是緣起性空的,自性本空,必不能真實受污染。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釋迦瞿波女自述前世為女居士妙德,因為愛戀行菩薩道的威德主太子(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情願為了愛情忍受一切苦,捨棄富貴及五欲樂,只願與所愛的太子共同修行,最後此女因此種愛情,滿足各種所願,生多種功德。偈云:「雖以愛染心,供養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墮三惡趣。」

這種例子在佛經故事中還有很多。眾生的貪愛其實是可以被轉化和超越的,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不管因為何種目的而來聽經聞法,親近法師,都開門歡迎。菩薩常以貪愛為度化眾生的方便,通過種種善巧方式引導貪愛熾盛的眾生,使得他們將有染污的愛轉化為無染污的愛,最終能夠修行解脫,這是最圓滿的結果了。

愛慾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關鍵看如何把握,用好了是方便,用不好就是煩惱。在家生活,一時不能完全斷除愛慾,那就盡量積極地面對。在生活中多付出,多奉獻,不要處處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設身處地的多為對方著想,不求回報,這就接近佛法中「法愛」的精神了。

如果能運用佛法的般若智慧,將貪愛轉化為菩提,倆人一起走向解脫,那這就是最美滿的愛情了。

最後總結一下:

出家人到底有沒有愛呢?有愛!但是這份愛不是私慾的小愛,而是慈愛一切眾生的大愛!

會不會動心呢?會動。但動的不是貪愛之心,而是廣大無邊的菩提之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官無功便有過,為僧無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古時有一官...

人的壽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經是農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過一個...

你不要去執著、去主宰這個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裡呢?他沒有要你馬上處理妄想。...

如何對治自己的情執貪慾

問: 請問如何對治自己對於情執的貪慾? 答: 情慾是緣...

修行不必罣礙衣食 真修自有龍天護持

《佛藏經》上說,出了家的人,應該一心用功辦道,隨順...

一個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轉,就被它所繫縛

你看我們有住的時候,我們感到不安,為什麼不安?因為...

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四大是從物質構成的元素來說的,而五蘊則是從物質和精...

從僧衣看佛教三千威儀

前往寺院參加法會時,你看到的法師身著祖衣,威儀具足...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家庭為何不和睦

平時,不少在家學佛的居士向師父訴說煩惱:自己很想精...

在寺院當義工,接受物品是否會犯戒

問: 道場分給師父們的水果、飲料等,師父們可以給居士...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三界如糞坑 應早求出離

如果今生錯過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無量劫都難以再逢到...

五蘊--色受想行識

現在講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識五蘊,這是佛教基本名相。...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讀嗎

問: 有個修淨土的法師說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讀,《印光...

何事最快樂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樹下坐禪修定,這棵...

讓心保持在沒有名言的境界

古時有一禪師修行有了心得,因為禪宗修學佛法是不立文...

智者大師與淨土法門

智者大師,名智顗,字德安,姓陳,潁川人。母親懷孕時...

佛陀一天的時間

世界所有宗教導師中,佛陀可以被認為是精力最充沛,行...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

凡夫的生命是怎麼來的

譬如說我們去思惟一件事情,萬法唯是一心,的確我們很...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法清法師:佛教為什麼要叫人修忍辱

問: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可佛家卻叫人修忍辱,為...

把「空」認為沒有,就會成為斷滅見

心經主要是講照見五蘊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風看空。 如...

【佛教詞典】二重中道

又作二種中道。唯識家認為中道有三性對望中道及一法中...

【佛教詞典】多寶塔

又稱多寶佛塔。乃安置多寶如來之塔。此塔之建立,係根...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蕭蔓萱)

南無地藏王菩薩(蕭蔓萱)

【視頻】《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