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2019/06/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於欲樂,覺得享樂才是最要緊的,根本想不到接觸佛法。佛典中有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位叫耆婆的在家弟子是名醫,僧團有人病了都找他治療。他醫術高明,藥到病除。因為這一功德,耆婆死後就生天了。一天,僧團又有比丘病了,目犍連尊者就上天找他,想讓耆婆再來人間治病。

尊者找到耆婆時,他正率領眾天女去參加舞會,遇見尊者後,只看了一眼,車都沒停就揚長而去。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師,覺得耆婆很無禮,我到天上來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將車定住質問,結果耆婆答說:享樂要緊,我念在師徒一場的份上還看你一眼,其他人連看你的功夫都沒有。

可見,天人福報雖大,但往往沉溺於享樂,早將修道置之度外。色界天的情況又是如何呢?那裡的天人安住於禪定帶來的喜悅中(這可是遠遠超過欲樂的喜悅),也不能進一步修習解脫道。

天人雖因往昔善業帶來極大福報,可以隨心所欲地享樂,但也因此缺乏修行動力。不像在娑婆世界,到處有天災人禍,有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能激發人們為離苦得樂而不懈努力。天人雖有善根、福報,但對於欲樂和定樂的貪著,使其自身智慧被覆蓋而不再產生作用,並因耽於享樂而無暇開發智慧。

相反,人類有心追求真理、追求解脫,更容易通過聞思修而解脫得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用施無望報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積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淨念相繼

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念相繼這句話,我們在家居...

弘法也是心靈的慈善

問: 有些學者提出,社會在幾十年左右將發生問題。因...

聖嚴法師《認識自己才能有所成長》

從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

學要謙虛,修要虔誠

我們佛教徒,這個也是基本功啊!我們有沒有,會不會向...

念佛念經持咒該如何發願

問: 念佛念經持咒該如何發願?迴向給一切眾生是否功...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推薦】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麼

問: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運那他改的是什麼? 淨界法師...

【大藏經】【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

《觀無量壽佛經》第二觀:水觀

【經文】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趨勢

現在世界各國的素食館都像雨後春筍般林立,歐美先進國...

如瑞法師追憶夢參老和尚:老和尚是為眾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經香港,入住賓館即問:此房一夜何價...

一犯到這兩大禁忌,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

我們在研究菩薩戒法的時候,你一定要掌握兩個重點:第...

佛經千萬不能隨便亂放

像我們凡夫,沒受菩薩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

健康身體頭腦,節欲保身是首要

印光大師在《壽康寶鑒》的序中說:世人十分之中,四分...

袈裟的含義與功德

袈裟是梵語,到了晉朝葛洪譔寫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

《淨土十疑論》白話譯文

第一疑 問:諸佛菩薩以大慈大悲為事業,如果想救度眾生...

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修行人

有時候前途的有無,牽涉到個人才華的高低。因此才華一...

父母恩難報,要盡心竭力孝順父母

有個別同修,認為一個人若不報父母恩,是沒有惡報,這...

智慧的覺醒

讓我們從無明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吧!從無明之中解脫出來...

【佛學漫畫】「神」的真正名字

人類對世界的構建和認知,彷彿和遊戲編程很相似,遊戲...

聖嚴法師《花開花謝,不執著》

世間的萬事萬物,不論是山川大地、環境中的任何事物與...

有情眾生色心的狀態--得

在百法當中,天親菩薩用比較特別的專有名詞,一共有二...

成就自我

有一個人對一件精美的陶瓷瓶說:你真漂亮,而且你的壽...

【佛教詞典】八戒須要期立志

子題:惡律儀、屠者戒、獵師戒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

【佛教詞典】平等大悲

指佛、菩薩之平等慈悲。即以普遍、平等無差別之悲心憐...

【視頻】淨界法師《土地公不用再站起來》

淨界法師《土地公不用再站起來》

【視頻】印順大和尚《找回你的幸福感》

印順大和尚《找回你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