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夢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夢參老和尚  2021/11/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14講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第六品授記品,授記品前頭有個讚頌,就是佛說的,「法喻相齊信解圓,慈悲授記娛群緣,譬如飢子觀王膳,要得徽音領御筵。賜宇光明迦葉氏,懸稱名相菩提尊,旃延仁者勝金號,荊曰檀香目犍連」。這個偈頌先說給迦葉尊者授記,這個偈頌裡頭給迦葉、給迦旃延、給目犍連,給他們幾個授記的。佛說這個偈頌就是形容詞,沒說法的時候。說法跟喻,喻跟法相齊等,一切聞法者信了、解悟了、證得了、圓滿了,所以「法喻相齊信解圓」。佛以慈悲給他們授記,記是記敘將來,這個是慈悲。本來這是不宣的,這是預先的懸記,那是多少億萬萬年的事了,就叫懸記。慈悲授記,使這些個有緣者聞著生大歡喜。就如一個餓的人飢苦的人,國王賜給筵了,賜給他一桌酒席。佛也是這樣子,給授了記的這些弟子們能知道成佛有希望了,將來一定成佛。很飢渴很餓的人,國王賜一桌筵席,那得國王發話才敢動筷子。形容詞,比喻的意思。同時先給迦葉尊者授記,迦葉尊者成佛的時候光明遍照;沒有光明的時候,他的光明能照耀。懸記,「懸稱名相菩提尊」,將來成就佛果。「旃延仁者勝金號」,旃延尊者勝金號,也給他預約授記。「荊曰檀香目犍連」。開始先給他們三個授記。

世尊說這個偈頌完了之後。授記,授是與給的意思。有個提手的授,跟沒有提手的受,不一樣的。有提手的授是給,給的意思。受是領受,得到的意思。記是記載一下,這事情還沒來,記事。這叫授記。我們往往把授記那提手給略了,那就是得到了;得到還授什麼?你已經得到,還授什麼?沒得到,授給你。與給的意思,授是與。等你已經受了,得到了這個受,沒有提手旁了,決定的得了。別是記別的意思、了別的意思。中根的人不是大乘根器,中根人他聞到法能給信。先得有信心,完了信才能夠解,領受了之後才能解;解了之後,爾後才能證。佛給他們懸記,他們沒有得到,這叫懸記,不是說馬上就得到的。世尊說這個偈子完了,就是形容詞,佛要給迦葉尊者、給加旃延、給目犍連,先給他們三個授記,說他們三個將來能成佛。將來隔好多時間呢?以下就一個一個說,他那個國土如何,依報;將來成佛之後,依報就說他那個佛國土,乃至什麼佛名號。沒來的事情先給他記別,這叫記,記到那了,將來一定能得到。佛先說這麼一個偈子,比喻的意思。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唱如是言就是以下所說的話。「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摩訶翻大,就是大迦葉尊者。他在未來世,未來世是以後。「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他將來要經過三百萬億那麼多的諸佛。每一佛成道的時間,釋迦牟尼佛跟彌勒佛是距離最短的了,億萬萬年的事了,一個佛跟一個佛有時相續的,有時相距的,距離很遠的。那這個時間沒說。他要經過的佛三百萬億諸佛世尊,經過這麼多的佛。每一世尊說法,他都要去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聽佛無量大法。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這三百萬億諸佛世尊過後,迦葉尊者成佛了,成佛的佛號光明如來。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十種尊號都具足。迦葉尊者成佛的佛號光明如來。

【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國土叫光德。那個劫叫大莊嚴劫。莊嚴劫是時間,國是度世的處所,度世得有個處所。佛好多壽命呢?佛的壽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還是二十小劫。末法沒說,沒有末法。咱們現在釋迦牟尼佛那就長了,有的經上說佛正法五百年,有的經上說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是釋迦牟尼佛正、像、末。迦葉尊者成佛了,他那個正法、像法時間可久了,不是論年限,而用劫數說了,佛的壽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週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眾。亦復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國土非常得好,嚴飾莊嚴清淨,沒有穢惡,跟釋迦牟尼佛國土不一樣了,瓦礫荊棘都沒有,清淨的。土地沒有高下,沒有山崗土崗,一律平正。坑坎堆阜,沒有,大地全是琉璃。「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週遍清淨」。在迦葉佛成佛那個國土裡的菩薩無量千億,不以數字計算了。二乘人聲聞眾,亦復無數。沒有魔事。沒有魔,就沒有魔事。那有沒有魔民呢?也有魔及魔民,但是都是護法。這是給迦葉授記完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見是迦葉。於未來世。過無數劫。當得作佛。而於來世。供養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為佛智慧。淨修梵行。供養最上。二足尊已。修習一切。無上之慧。於最後身。得成為佛。】佛又用偈頌重說一遍。「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見是迦葉,於未來世,過無數劫,當得作佛,而於來世,供養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這過程當中,他得經過供養三百萬億佛,爾後才成佛的。那時候為佛的智慧,淨修梵行,供養最上,就是供養佛。「二足尊已」,就是兩足尊,佛都是福足慧足的。供養佛,供養兩足尊諸佛。還修習一切無上之慧。「於最後身,得成為佛」,等到他供養三百萬億佛之後,他的最後身得成為佛。

【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多諸寶樹。行列道側。金繩界道。見者歡喜。常出好香。散眾名華。種種奇妙。以為莊嚴。其地平正。無有丘坑。諸菩薩眾。不可稱計。其心調柔。逮大神通。奉持諸佛。大乘經典。諸聲聞眾。無漏後身。法王之子。亦不可計。乃以天眼。不能數知。】他成佛的時候,他那佛國土清淨的,以琉璃為地。「多諸寶樹,行列道側,金繩界道」。這都是形容詞,形容迦葉尊者那個國土非常清淨、非常莊嚴,自然的常出好香,散眾名華,種種奇妙,以為莊嚴。其地平正,沒有丘坑。諸菩薩眾,不可稱計。等他成佛之後,那國土菩薩很多很多,不以數量來算。其心調柔,逮大神通,奉持諸佛,大乘經典。那時候傳播的都是佛的究竟大乘經典。有沒有聲聞呢?也有。諸聲聞眾,無漏後身。法王之子,亦不可計。迦葉尊者他的大乘法,繼承法的法子,就是法王之子,也不知數量。「乃以天眼,不能數知」,用天眼觀迦葉尊者那時四眾弟子沒有數量,天眼都看不見,肉眼更不知道了。

【其佛當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佛的壽命,其佛當壽十二小劫,時間很長。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二十小劫。這個劫,我跟大家說,計算這個小劫怎麼計算的。就是人的壽命十歲開始,過一百年增一歲、過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這是一增。增完了又減,過一百年減一歲,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壽命十歲。在這一增一減算一小劫,這樣來算時間。迦葉尊者成佛之後,他的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其事如是。】迦葉尊者那個時候就不是迦葉尊者了,叫光明世尊。這是給迦葉授記,其次就給大目犍連。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即共同聲而說偈言。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哀愍我等故。而賜佛音聲。】「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即共同聲」,他們幾個一起說,「而說偈言」。「大雄猛世尊」,稱讚佛的,佛名是大雄,我們那殿不是大雄寶殿嗎?不畏一切危害所害,能降伏一切,降伏魔怨的意思。「諸釋之法王」,一切釋子的法中之王。「哀愍我等故,而賜佛音聲」,他們幾個請佛也給他們授記,哀愍我們,佛怎麼光給迦葉尊者授記,怎麼不給我們授?賜佛音聲,就是要聽聽佛給我們授記。

【若知我深心。見為授記者。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涼。如從饑國來。忽遇大王膳。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

「若知我深心,見為授記者」。我們看見迦葉尊者授記,雖然斷了見思惑,希求心還有。這可不是爭勝,可不是凡夫爭名爭利。不是的,斷了這個心了。但是他想成佛的心還是有。以前沒有,現在看見佛給迦葉授記,在法華會上可就有了。向佛表白,我們的心裡也希望授記。佛怎麼只給迦葉授記,沒給我們授記?我們都一樣的。「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涼」。如果佛給我們得授記了,我們現在被熱惱、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也就清淨斷除了。「如從饑國來,忽遇大王膳」。我們走得很長路,從那國土沒糧食來到這個地方了,遇到大王賜給筵席。但心裡還不安,「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這就形容我們沒得佛授記,我們放心不下。雖然很希望,但是自己不敢承認。要等王叫了,乃能敢食。佛也給我們授了記,我們就安心了。

【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記。爾乃快安樂。】「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我們現在懂得了住在小乘是過患,還沒真正了脫。「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怎麼樣才能夠成佛。「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前頭聽到了佛說我們都能成佛,但是沒得明確,沒有像迦葉尊者這麼明確,又有眾生,又有國土,又有成佛的名號。我們還沒得到。「心尚懷憂懼」,心裡頭還有這個希望,還有恐怖感。「如未敢便食」。像王上賜了筵,說我們能成佛。但是我們心裡頭還沒落實。「若蒙佛授記,爾乃快安樂」,若蒙佛也像迦葉尊者給我們授了記,我們就愉快了。

【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間。願賜我等記。如飢須教食。】佛在世間出現,使世間一切都得安穩。我們也希望佛給我們授了記,就像我們飢餓的時候,國王賜給我們的飲食,我們才敢吃。他們幾個聯合請,佛就給他們分別受。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此丘。是須菩提。於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此丘」,他們求完了,佛就給他們授了,佛對這些與會大眾宣說。「是須菩提,於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須菩提在未來也供養三百萬億那由他。這個數字咱們人間沒法算的,經過這麼長時間。「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經過這麼樣供養佛,修行菩薩道。就是他修行菩薩道的時間。「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這是須菩提。迦葉授記完了,就是須菩提授記。須菩提成佛的時候,佛的德號叫名相如來,也具足十號,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寶華覆地。週遍清淨。其土人民。皆處寶台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筭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因為須菩提是空生,在這個時候就叫寶生了。他成佛那個國土,「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這些個都沒有。寶華覆地,週遍清淨。其土人民,都處在寶台珍妙樓閣當中。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筭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

【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但是其佛常處虛空,這就是他因地常處虛空中,以空無地。為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今告汝等。皆當一心。聽我所說。我大弟子。須菩提者。當得作佛。號曰名相。當供無數。萬億諸佛。隨佛所行。漸具大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今告汝等」,我現在跟你們大家說。皆當一心,聽我所說。我的大弟子,須菩提者,當得作佛,號曰名相。須菩提在這稱為空生,但是成佛時候叫名相,對著空生說的,空中生名相,名相即是空,跟他因一樣的。當供無數萬億諸佛,隨佛所行漸具大道。供養佛就是聞法修道,佛怎麼做,他就怎麼行,漸漸就成佛了。

【最後身得。三十二相。端正姝妙。猶如寶山。其佛國土。嚴淨第一。眾生見者。無不愛樂。佛於其中。度無量眾。其佛法中。多諸菩薩。皆悉利根。轉不退輪。彼國常以。菩薩莊嚴。諸聲聞眾。不可稱數。皆得三明。具六神通。住八解脫。有大威德。其佛說法。現於無量。神通變化。不可思議。諸天人民。數如恆沙。皆共合掌。聽受佛語。】

他最後的身具足三十二相,端正姝妙,猶如寶山。「其佛國土,嚴淨第一,眾生見者,無不愛樂」,誰見著都生大歡喜。哪尊佛都是這樣子,眾生見了佛還不歡喜!「佛於其中,度無量眾」,這個佛就是須菩提成佛的佛,度無量眾。「其佛法中,多諸菩薩」,在他的國土成佛之後所度的眾生,大多數都是菩薩,多諸菩薩。都是利根眾生,「皆悉利根」,有大智慧,轉不退輪。「彼國常以,菩薩莊嚴。諸聲聞眾,不可稱數。皆得三明,具六神通。住八解脫,有大威德」。這是三明、六通、八解脫,我們這不詳細講了,這個平常都學過的。這是勝讚須菩提成佛的時候,他所說的,其佛所說的法無量,也是神通變化不可思議。諸天人民,數如恆河沙。他國土所有聞法的人民,像恆河沙數那麼多。就是用數字沒法表明,才拿恆河來說。皆共合掌,聽受佛語。聞法生起信心,恭敬的意思,合掌受佛的語。

【其佛當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的壽命十二小劫。須菩提跟迦葉一樣的。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萬億佛。亦復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說完須菩提了,佛又說大迦旃延了。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於當來世」,當來就是未來。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他要早成。那個三百萬億,他這只有八千億,把萬取消。恭敬尊重,承事諸佛。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就是修廟修塔非常之大的意思,大到好多呢?千由旬那麼大。縱廣正等,五百由旬。這些塔廟都是用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不是磚頭、瓦塊、水泥、木料,不是的,是七寶合成的。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萬億佛,還要繼續供養二萬億佛。供養諸佛就是修菩薩道,具足菩薩道了。供養佛,修塔廟,這都是在行菩薩道。

【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菩薩行修道圓滿了,當得作佛,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十號具足。佛佛都如是。

【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週遍清淨。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旃延國淨。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土平正,以玻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週遍清淨,見者歡喜。他成佛的時候沒有四惡道,他的佛國土裡頭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沒有。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佛的壽命也是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皆一心聽。如我所說。真實無異。】佛把這個意思再重說一遍,「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眾,皆一心聽,如我所說,真實無異」。我跟你們說的都是真實的語言,沒有兩樣的。

【是迦旃延。當以種種。妙好供具。供養諸佛。諸佛滅後。起七寶塔。亦以華香。供養舍利。其最後身。得佛智慧。成等正覺。】是迦旃延,當以種種,妙好供具,供養諸佛。供佛聞法,聽佛的教誡。在諸佛滅度後起七寶塔,每一佛都如是起七寶塔。亦以華香,供養舍利。其最後身,得佛智慧,成等正覺。

【國土清淨。度脫無量。萬億眾生。皆為十方。之所供養。佛之光明。無能勝者。其佛號曰。閻浮金光。菩薩聲聞。斷一切有。無量無數。莊嚴其國。】國土清淨,度無量眾,萬億眾生,皆為十方,之所供養。佛的光明,無能勝者。這個無能勝者是指著一切眾生、一切菩薩沒能超過佛的,佛跟佛都如是,佛佛道同。其佛號曰,閻浮金光。菩薩聲聞,斷一切有,無量無數,莊嚴其國。這是迦旃延。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語汝。是大目犍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以用供養。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語汝,是大目犍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億也沒有了,大目犍連成佛還早,供養八千諸佛就成佛了。恭敬尊重。在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以用供養。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除了供養八千諸佛之後,後增加二百萬億諸佛,也像八千諸佛一樣這樣如是供養。

【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旃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及最後了,二百萬億諸佛過後成佛,號曰多摩羅拔旃檀香如來,十號具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週遍清淨。見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無量。佛壽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華全是真珠所變現的、所成就的。週遍清淨,見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無量。佛的壽命二十四小劫,佛的壽命就長。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住世亦四十小劫。每個人修的所感的不一樣,這就不一樣的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此弟子。大目犍連。捨是身已。得見八千。二百萬億。諸佛世尊。為佛道故。供養恭敬。於諸佛所。常修梵行。於無量劫。奉持佛法。諸佛滅後。起七寶塔。長表金剎。華香伎樂。而以供養。諸佛塔廟。】「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此弟子,大目犍連,捨是身已」,現在把這阿羅漢身捨掉,得見八千二百萬億諸佛。「諸佛世尊,為佛道故」,得見這些諸佛為什麼呢?是為了成佛修道。「供養恭敬,於諸佛所,常修梵行。於無量劫,奉持佛法。諸佛滅後,起七寶塔,長表金剎」。表金剎,佛剎都是拿金子表的,名義上是這樣子。「華香伎樂,而以供養,諸佛塔廟」。經過這些佛,每個佛涅槃之後,他都如是供養。

【漸漸具足。菩薩道已。於意樂國。而得作佛。號多摩羅。栴檀之香。】修行圓滿,漸漸具足,菩薩道已經完成了。「於意樂國,而得作佛」,他的佛國叫意樂,佛號多摩羅栴檀之香。

【其佛壽命。二十四劫。常為天人。演說佛道。聲聞無量。如恆河沙。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薩無數。志固精進。於佛智慧。皆不退轉。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其佛壽命,二十四劫,常為天人,演說佛道,聲聞無量,如恆河沙。他那國土成道證得二乘果位的像恆河沙那麼多,都具足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薩無數,志固精進,於佛智慧,皆不退轉。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亦住四十小劫。

【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咸得成佛。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佛給他們授完了記說還多,我這些弟子將來都能成佛,威德具足。就是給下五百弟子授記的。於未來世,咸得成佛。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這個就是授記品,給四大弟子授的。其後還有無學位的。無學位完了,還有剛入佛門的。佛都給授記。

以下說化城喻品,授記當中夾雜著,第七品稱化城。佛在沒說這品之前說個偈頌,「塵劫無邊如指掌」,微塵數的時間;劫是劫波,劫波就翻時分,這個時分沒法計算,大千世界塵沙有好多,世界就如是;塵劫無邊,佛看來就像看掌中手紋一樣的。「因緣久結弟師情」,這種因緣無量劫以來,師父徒弟、徒弟師父,這種因緣是久遠的,佛的意思形容著我這個弟子他們都久遠久遠的了。「王孫皆到菩提岸」,大家通通的都成佛,富貴的到國王家也好,王子王孫也好,這個王子王孫全是聞法的,法子。「法子猶眠三昧坑」,真正的法子睡到三昧裡頭,以三昧為坑。佛說這權教,形容化城的意思。「三乘權開施誘導」,小中大三乘,為了方便善巧度他們,佛才說方便道。現在都不用了,方便歸真實。「一真實教好專精」,現在我唯說的是一乘實教,轉權為實。「藏珍寶所當馳入」,佛果就是藏珍寶的意思,大家應該證、應該入。「莫更因循戀化城」,不要在世間上、在化城,聲聞地、菩薩地這都是化現的,不是真實的。只有佛地才是真實的。

這一品先舉的大通智勝佛,以他十六個王子聽講法華經都出家了,變了菩薩沙彌,然後成就佛果。化城是比喻,三乘的果位都屬於化城,不是真實的,化城非真城。方便不是真實,目的是什麼?方便善巧,目的是讓你們入佛的智慧,皆令入佛慧。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成。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這個時間可長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在古時的時候,有佛出世,名大通智勝如來。這佛講歷史,講過世的故事。大通智勝如來具足十號,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多數十號。有的經論,咱們講經,佛就是。這個每一部都有說十號。這個佛的國土叫好成,這個成非常好,叫好成,莊嚴相好。那個時候叫大相時候。諸比丘,因為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大通智勝如來滅度了很久很久。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筭師若筭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不也世尊。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地種,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假使有人把這三千大千世界地種磨成了墨,變成墨汁,過東方千國土點一點。把三千大千世界地種都磨成墨汁,過千國土點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像微塵那麼大,點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把這地種過盡了,墨也點完了。於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若有會數學的算師,或者算師的弟子,能夠知道這個大地邊際嗎?能知其數嗎?否也,世尊,這個數不能得知。諸比丘,是人所經的國土,或者有的忘了點,或者漏了點,或者要點又不點,再把它都抹為微塵,一微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大通智勝如來示涅槃好久了,這個時間沒法答覆你了,就這麼樣說的。時間還是有的,非是凡夫、非是二乘、非是菩薩,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如今日。】我以如來的知見力,佛說我用我的知見觀彼久遠。在咱們以這個算數上來算久遠久遠的,佛以佛眼觀就像現在一樣的,猶如今日。這是無量劫化為一念。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有佛兩足尊。名大通智勝。】佛又把這個道理用偈頌說,「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過去無量無邊那麼長時間。「有佛兩足尊,名大通智勝」,就是久遠久遠的古佛,究竟有好多時間呢?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把三千大千土都變成墨。「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要點、要不點,就是前頭所說。「過於千國土」,過一千個佛土。「乃下一塵點」,就是下一個墨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把大千世界抹成墨的塵點,還有時候漏了,還有時候點、有沒點的,把墨點完了。又把點完這所有國土的微塵,又抹為微塵,「一塵為一劫」,點一個塵點就作為一個劫。這個國土所有的抹成微塵,一劫一塵。「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就是佛滅度到現在很久很久,沒法形容。「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那個佛入滅以後到現在無量無量劫。

【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諸比丘當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那個時間的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像現在看見一樣的。「諸比丘當知」,你們大家應該知道。「佛智淨微妙」,大通智勝如來的佛的智慧微妙。為什麼?「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佛要說大通智勝佛的故事,先說這尊佛出現於世,再入涅槃,現在經過好多好多劫了呢?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大通智勝佛的壽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他住世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那由他翻不知數,無央數。就是咱們人間的數字算不出來的叫無央數。

【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加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大通智勝如來他本坐道場的時候,破了魔軍,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垂得就是還沒得。要成佛,佛法不現前。不現前就是沒成。而諸佛法不現前,就是沒有徹底成佛。佛就在菩提場靜坐,經過一小劫,經過十小劫,「結加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咱們經常這樣講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能夠這樣子不錯了,成佛入世了,但是緣不同,各有各的因緣。這個緣不同,大家可以理解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南方不動佛,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各各不同的。所有的緣,化度眾生的緣,成佛的緣,都不同的。釋迦牟尼佛是苦行六年。大通智勝如來就多少劫佛法不現前,就是沒有成就。

【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乃至滅度。常雨此華。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復如是。】

「爾時」,就在大通智勝如來那個時候。那個時候的忉利諸天,在佛的菩提樹下,給他把座位敷好了,等他成佛,「高一由旬」。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在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新華又成了。成了又萎了,萎又了成了。「常雨此華」,常下雨潤澤這華。「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打天鼓,催佛快成。「其餘諸天,作天伎樂,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復如是」。這是證明大通智勝如來成佛的時候,一直的十小劫還沒得道。當來彌勒佛成的時候,當天就成了,出家就成道。釋迦牟尼佛經過六年。各各不同。

【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在成佛的過程之中都經過十小劫,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大通智勝佛成佛時間是過十小劫。

【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聞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捨所珍。往詣佛所。諸母涕泣。而隨送之。其祖轉輪聖王。與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咸欲親近大通智勝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到已頭面禮足。繞佛畢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頌曰。大威德世尊。為度眾生故。於無量億歲。爾乃得成佛。諸願已具足。善哉吉無上。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究竟永寂滅。安住無漏法。今者見世尊。安隱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稱慶大歡喜。眾生常苦惱。盲瞑無導師。不識苦盡道。不知求解脫。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今佛得最上。安隱無漏法。我等及天人。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在他沒有出家的時候,其佛未出家時,他有十六個王子。其第一個名曰智積。每個王子都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器具,就是玩具。現在聞聽到父親成道了,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把他所有的珍玩珍寶都捨掉了,「往詣佛所」,來到大通智勝如來的佛所,把所有珍玩都不要了,來到佛所。「諸母涕泣,而隨送之」,王子的媽媽都送他們出家去。「其祖轉輪聖王」,大通智勝佛的父親。這是說他的王子三代了。「與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咸欲親近大通智勝如來」,來親近供養大通智勝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到已頭面禮足,繞佛畢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頌曰」,用偈頌體裁讚歎。

「大威德世尊,為度眾生故,於無量億歲,爾乃得成佛」。佛佛都是如是,為了成佛度眾生,度眾生成佛,經過無量億劫,沒有時間的概念了,爾乃得成佛。現在「諸願已具足,善哉吉無上」,最吉祥了。吉祥當中最吉祥,就是吉無上。「世尊甚希有」,很難得,很稀少。「一坐十小劫」,十小劫拿年限沒法算。「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因為他在定中。「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散亂就是坐不住了。「究竟永寂滅,安住無漏法」,常在寂定當中。「今者見世尊,安隱成佛道」,現在我們來親近佛,見佛,已經成就道果了。「我等得善利,稱慶大歡喜」,佛成道已經說法了,我們就得度了。我等得善利、得聞佛法,稱慶大歡喜。「眾生常苦惱,盲瞑無導師」,一切眾生處於黑暗當中,沒有人教導他,也不知道「苦集滅道」之道,也不知道出離。「不識苦盡道」,不知道滅苦的道理。在苦難當中,「不知求解脫」。「長夜增惡趣」,在人生旅程的當中,就是長夜,一生當中淨是增加惡趣。惡念增長,善念減損,「減損諸天眾」。「從冥入於冥」,從黑暗到黑暗。「永不聞佛名」,從來沒聽過佛名字。「今佛得最上,安隱無漏法」,現在佛已經成就無漏道,再不漏落其他,成就究竟了,永遠不墮落、永遠不輪轉了。「我等及天人,為得最大利」,我們都感覺很幸福,得到最大的利益,佛出現世間得聞佛法。「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憐愍饒益諸天人民。重說偈言。世雄無等倫。百福自莊嚴。得無上智慧。願為世間說。度脫於我等。及諸眾生類。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若我等得佛。眾生亦復然。世尊知眾生。深心之所念。亦知所行道。又知智慧力。欲樂及修福。宿命所行業。世尊悉知已。當轉無上輪。】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已」,就是十六王子讚歎佛的。「勸請世尊轉於法輪」,勸佛說法。「咸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憐愍饒益,諸天人民」。「重說偈言,世雄無等倫,百福自莊嚴,得無上智慧,願為世間說」,佛把你修道成佛的福慧兩足莊嚴,得到無上智慧,把你修成佛得無上的智慧,給世間一切眾生說。「度脫於我等」,佛說法我們就都能得到解脫了,都能得到度脫了。還有一切眾生,「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所用分別善巧顯示你所證得的智慧。我們若聞到佛的智慧,我們也能開智慧了。「若我等得佛,眾生亦復然」,就是我等都得到成佛,乃至於眾生都能成佛。「世尊知眾生,深心之所念,亦知所行道」,大通智勝如來知道這些眾生心所想念的是什麼,同時也知道所行的菩薩道。「又知智慧力,欲樂及修福」,以佛的智慧力讓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欲樂、都能修福。宿命就是過去無量劫的所有做的事業,「宿命所行業」。「世尊悉知已,當轉無上輪」,不但知道自己,也能知道一切眾生應該給他們轉什麼樣法輪。知道眾生的根,知道眾生的因。根就是因,因就是根。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眾生。又其國界。諸天宮殿。乃至梵宮。六種震動。大光普照。遍滿世界。勝諸天光。】

「佛告諸比丘」,這個時候指釋迦牟尼佛的,這個佛是釋迦牟尼佛告訴諸比丘說的。大通智勝佛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其國中幽冥之處,永遠在黑暗當中的。一切日光月光,日月光明照不到的地方。但是日月光照不到,大通智勝的佛光都照到了,而皆大明。在佛光所到處,這個眾生各得相見。以前黑暗互相不知,現在在佛的光明一照都知道了。「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眾生」,以前沒見到,不知道。現在見到了,問是什麼緣因生眾生?又見到各個國界,諸天宮殿,乃至梵宮,六種震動,大光普照,遍滿世界,勝諸天光。這個光明加持的,大通智勝如來成佛的光明。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梵天宮殿。光明照曜。倍於常明。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宮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緣。而現此相。】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他們的宮殿乃至於光明所照曜的跟以前不同,不是平常那種光明。這些梵天的天王都作如是想,現在的宮殿光明昔所未有,是什麼因緣而現的此相?

【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共議此事。而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為諸梵眾。而說偈言。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此是何因緣。宜各共求之。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而此大光明。遍照於十方。】「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互到各各地方,大家聚會的意思。共議,共到一個處所。共議此事,找這個原因。「而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這個大梵天王名字叫救一切。他的智慧跟這些梵天有所不同,他的智慧力了解,他就說了,「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現在我們這個宮殿的光明過去沒有。「此是何因緣,宜各共求之」,咱們大家共同去找找這個光明的因緣。「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這不尋常的,只有佛出世間,而有此大光明才能遍照十方。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裓。盛諸天華。共詣西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裓,盛諸天華」,盛花籃的那個叫衣裓。「共詣西方,推尋是相」,向西方求。「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他們一求就求到了。求到什麼?看見大通智勝如來在菩提樹下成道說法。坐在師子座上,諸天王、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八部鬼神,恭敬圍繞。同時這些梵天也見到十六王子在那啟請,請什麼?請佛轉法輪,請佛說法。

【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其所散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天人之大師。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我等所從來。五百萬億國。捨深禪定樂。為供養佛故。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今以奉世尊。惟願哀納受。】

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其所散的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佛在菩提樹下成道的,供養這個菩提樹。這個菩提樹高十由旬,非常高大。華供養已,這些梵天以華供養完了。各以宮殿,奉上彼佛。不但是華,把整個的宮殿,他們帶來的宮殿都是隨梵王所行的。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的宮殿,願垂納處。請佛攝受,接受他們的供養。「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這個偈頌咱們今天不講了,明天再講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整部經典的修行內涵,只有兩個字,就是妙法。我們怎麼...

日日熏修淨土法門,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夢見寶塔,而湛生。幼試...

學《法華經》對修淨土有哪些好處

《法華經》當然最重要就是理觀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點...

你是滅色取空,還是離相清淨

假觀的智慧,第一個就是相狀。因為如是相,你才能夠產...

竭誠受持《法華經》得感應

《竭誠方獲實益論》中的再一則,講到受持《法華經》。...

找到成佛的因地

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以後很喜歡打坐。他剛出家,什麼事...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

虔誠讀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因經中宣講法義至高無...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

大乘經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學的經論,都要你好好地保...

你不貪了,苦就沒有了

一切眾生在怖畏當中、衰惱當中、憂患無明的暗蔽當中,...

一切時處勤誦地藏菩薩名號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可以說也是指我們;雖不為求...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為什麼痛苦時念觀音菩薩卻未有見效

問: 法師你好!弟子便秘時痛苦不堪,默念、大聲念南無...

如何吃素及吃素與學佛關係

先略說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與佛教之關係。素食指不...

聖嚴法師《健康的工作態度》

人類為了生存活口,必須賺取活命的衣食,農耕時代的人...

這些行為根本稱不上是「精進」

每天念佛多少萬聲是不是精進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推薦】在日常生活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方法

如果我們想在臨終時順利地往生,那就必須在平時做好充...

智者大師的生平與臨終往生事蹟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陳,河南潁川人。母親懷孕時...

大安法師:經常做惡夢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弟子經常做惡夢、怪夢,不知該怎麼辦...

【東林原創漫畫】念佛度冤

念佛度冤,選自《紀文達公筆記摘要》...

愛是一種支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逃難的人...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如何判斷是佛是魔

問: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當下心該如...

用佛像來代替qq頭像

近來看到很多佛友的QQ頭像,各種各樣的都有。有男人的...

【佛教詞典】八種旋轉釋

謂密教用以解釋經文之八法。即:一字釋多、多字釋一、...

【佛教詞典】唯識

【唯識】 梵語 Vijnapti-matrata、音譯毗若底摩坦喇多...

【視頻】江西修水黃龍寺

江西修水黃龍寺

【視頻】《藥師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 MP3

《藥師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 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