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淨慧長老  2013/10/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是明清以來一座皇家寺院,取名叫萬壽寺,就是希望福壽康寧,無有限量。

今天講的題目,按照讀書人俱樂部準備的題目是叫「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禪與現代人的生活」。這個題目我講過好多次,也可以說天天都在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從1990年、91年就提倡生活禪,生活禪的宗旨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生活禪修行的方法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所以說這個題目不陌生,但是今天在座的有許多可能是第一次見面,第一次來分享生活禪這種禪在當代的一個新的理念。

「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實際上就是大乘佛教智慧與慈悲的一種現代詮釋。覺悟是整個佛教修行的過程,修行的最後的目標、最高的目標。大家都知道,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那就是覺悟的意思。以佛學覺悟的精神、自覺覺他的精神來覺悟人生,這就需要有大智慧。佛之所以成為佛,僅僅有覺悟還不夠,還需要有慈悲的奉獻精神。大乘佛教有兩點最重要,一是智慧,一是慈悲。智慧所謂又叫自覺覺他,慈悲就是自度度他。體現為佛教深層的、高尚的智慧,就是所謂的覺,或者說覺悟;體現菩薩的這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悲天憫人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就是慈悲。所以能夠成就佛陀最圓滿的人格,那就要靠在這兩個方面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完善,才可以稱之為菩薩、稱之為佛。

不管是覺悟也好,慈悲也好,是奉獻人生也好,覺悟人生也好,它的出發點就是一切為大眾,它的整個落實過程當中,也是一切為大眾。不過佛教所面對的大眾這個詞,是把它叫做眾生。所謂眾生是包括所有的生命在內,人和其他生命,佛教的說法是叫六道眾生。佛教把生命分為十大類,一般叫做十法界,十法界實際就是生命的十大類別。這十大類別又分為四聖六凡。六凡就是我們平常一般講的六道輪迴,又分為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即:天、人、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平常所說六道輪迴,生命在迷失、沒有覺醒以前,就是在六道當中週而復始地輪迴。

佛教的一個中心思想,也可以說一個核心思想:生命是無始無終的。如果說生命是有始有終的,那就用不著還要淨化、還要修行、還要覺悟、還要奉獻,就用不著了。正因為生命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所以我們每

個生命就應該怎麼覺悟過來,所以在整個十法界當中,就有所謂四聖法界。四聖法界就是根據每個生命覺悟、奉獻的程度不同而分為四個階梯。屬於以覺悟為主的,或者說以自我覺悟為主的,就叫小乘;既能自覺又能覺他、既能自度又能度他的,就叫大乘。大乘包括兩類,菩薩和佛;小乘也是兩類,就是聲聞、緣覺,這就是所謂的四聖。四聖就是從迷惑的生命轉化、或者轉變或者淨化為覺悟的生命、覺悟的生活,所以他脫離了六道輪迴。脫離了六道輪迴以後就不等於生命已經停止了。

生命淨化了,還在不在流轉呢?他是以另一種方式,還在十法界繼續地活動。但那種活動就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就不是隨著生死、隨著業力在流轉,而是隨著覺悟和慈悲、責任和義務,在十法界當中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做什麼事呢?作眾生的不請之友,為眾生做他該做的事、應做的事。在《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有兩句話,叫做「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就是所謂的菩薩精神、佛的精神。正因為我們的生命有迷惑的生命、有覺悟的生命,而且我們的生命又是無始無終的,所以我們每個人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大的問題。佛教認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人生的一個根本問題。從我們世間的人來說,追求人格的完善、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和美、子孫的昌盛,這是我們都有的一個觀念。佛教覺得,這些觀念都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必要的。但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思想來指導做這些事情,這就很重要。從佛教的精神來說,我們一定要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思想來指導我們做我們平常應該做的一切事情。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這個題目。

二、達摩祖師安心禪法

下面我介紹一下禪。我今天講的禪,把它定位在佛教禪宗的禪。而且又把範圍再縮小一點,定位在以菩提達摩,中國禪宗初祖的禪法為中心,這樣就可以使問題集中一點,講得更加通俗明白一點。

大家知道,在南北朝的時候,從印度到中國來有一位達摩祖師。達摩祖師的形象大家都很熟悉。在工藝品商店,有達摩祖師的藝術作品,在一般文人的筆下,或者用文字來描寫,或者用繪畫來描寫。這樣一個佛教大師,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中國佛教有三個人物大家最熟悉,一個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其次就是布袋和尚,彌勒菩薩、彌勒佛。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旅遊的時間多了,不管走到哪一座名山大寺,就可以看到這一位笑容可掬的布袋和尚像,大家都叫彌勒佛、彌勒菩薩或者叫大肚彌勒佛;第三位可能就是菩提達摩。對於釋迦牟尼佛、對於阿彌陀佛,特別是對於釋迦牟尼佛,了解的人不是很多。對於阿彌陀佛好像還好一點,因為「人人彌陀佛,家家觀世音」。

我們現在有一個社會風氣,大家都希望帶一個聖物,男同志帶觀音,女同志帶大肚彌勒佛。這個很有意思。這是中國人最近幾年的一個群眾性的創造。就是希望男同志剛中有柔,女同志要度量大一點,多有一點包容性。這樣就可能使得每個家庭和美、家庭和睦、生活美滿。我想這個非常有意義。這就是佛教文化從一個具體的工藝品當中,來傳遞一個信息,要讓大家從這樣一個具體的聖物當中來體會佛教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一種潛移默化。我想我們女同志在不高興的時候、在想要發脾氣的時候,想一想胸前這個彌勒佛,「哎呀,我應該要包容,彌勒佛‘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天下難容之事彌勒佛都能容,這點家庭小事我有什麼容納不了的?」

可能會起一種很好的、無形的教化作用。男同志要發脾氣了,想一想自己胸前帶著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是大慈大悲,我們以大慈大悲面對生活當中、工作當中的每一件事情,我想很多煩惱都能夠化解。佛教有一個理念叫無情說法,無情就是沒有情感的東西,它也能說法。這個掛墜,玉石的也好,翡翠的也好,它是屬於無情,它掛在我們身上,成為這樣一個形象,它就時時刻刻在與我們交流,它也在說法,也時時刻刻在教化我們,要脾氣放好一點,度量放大一點。這個作用很大。

達摩祖師的形象,大家只是從一個藝術的角度去觀賞他,但是達摩祖師所傳遞的禪的信息,那是非常了不起。達摩祖師禪法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就是教我們要安心。

從古到今,人的心安定不下來。達摩祖師到現在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那個時候的人,心安不下來。我們今天的人怎麼樣呢?應該說我們的物質生活,比起一千五百多年以前應該是豐富多了,人類所面對的生活方面的艱難,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會少一些。但是人的精神的不安、人心的不安,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達摩祖師的禪,就是以安心為其中心的思想。達摩祖師的傳記資料,散見在佛教史籍的記載上有很多,其中最早的應該是唐朝的道宣律師所寫的《續高僧傳》,成書於初唐時期,它在介紹達摩思想的時候有十六個字的說明,就說達摩祖師的思想、在修行的時候要求做到「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是為安心」。就是說達摩祖師所傳的安心法門,通過什麼樣

的途徑才能夠達到呢?首先要「凝住壁觀」,把什麼東西凝住到壁觀一樣呢,凝住到好像牆一樣的內心境界上呢?就是把我們一切的私心雜念、妄想分別都集中起來、都放下,然後就觀想我當下的心,就好像是壁立萬仞,針插不進,水潑不入的一道牆壁。如果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的心是像這樣的了,那麼外界的一切引誘都不可能對我們的思想有所滲透、有所動搖,所以這就是一種修煉的功夫。

有一個傳說,說達摩祖師在南京見到當時在位的梁武帝,兩個人在對話當中話不投機,達摩祖師就拂袖而去,來到了北方,河南的嵩山少林寺。在山上有一個石洞,在那個石洞裡邊面壁而坐,一坐就是九年。

達摩祖師面壁而坐什麼意思呢?一個是說他的修煉方法就是要使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心就像那一堵牆一樣,無孔可入,不是無孔不入。人要修煉到那種程度了,他就是一個鋼鐵的人,就是一個精鋼的人,他當時在那裡起一種示範的作用。二是他在傳這種方法、傳這種禪觀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同情他,包括寺院的人也不同情他。所以書上寫道:那些「存見之徒」,對他所傳的禪法有所非議,只有那些「亡心之士」,才敢去親近他。

當時有一位叫做慧可的年輕僧人,有一段時間就天天跟菩提達摩祖師在一起,向他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菩提達摩為了考驗慧可,冬天下大雪的時候,慧可在洞外邊站立,雪已經把他的腳埋了,把他的腿埋了,雪已經到了腰部,他還是在那裡心如牆壁,堅住不移,為了要求得達摩大師的心法。

這個時候,菩提達摩就問他:「你站在這裡做什麼呢?」他說:「我要求祖師給我安心。」達摩就說:「那好啊,你把心拿來,我馬上就給你安心

啊。」慧可到這個時候遲疑疑惑:「我的心在哪裡啊?我根本就拿不出來。」就說:「我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已經給你安心了」。

就是在這個一問一答的一瞬間,慧可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明白了生命是怎麼回事,明白了心為什麼不能安,心不能安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是分裂的,不是像一堵牆壁一樣,是有你我的對立、自他的對立,有凡聖的對立,所以說「凝住壁觀」的要點就是要「無自無他」,既沒有自我也沒有他人,既沒有主觀也沒有客觀,這種二元對立的分別在我們自心已經不存在了。這個從迷失開始走向覺悟的時候,是要把二元對立的情緒在自心中消失,這樣就使我們的分別心、有能所的心,能集中到一點,集中到無自無他這樣的一念上面來,不是有二念,是一念。

但是接下來他還有一個分別,還有聖人和凡人的分別。自他的分別消除還比較容易,但是聖凡之間的差別要打破就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佛就是佛、菩薩就是菩薩,我就是一個凡夫,凡夫怎麼可能在一念之間就與佛平等呢?但是禪宗就是告訴我們,你在這一念當中,不但是沒有自他的差別,也沒有凡和聖、眾生與佛的差別。有凡和聖的差別、眾生與佛的差別,你的心照樣是分裂的,你的心照樣安定不下來。所以把自他之間的分別沒有了,凡聖之間的差別沒有了,這個時候你的心才能夠安定下來。所以達摩所傳的就是安心法門。

剛才講到,要達到讓我們的心安下來,有四點要做到,上面也提到過:一是要凝住壁觀;二是要無自無他;三,要凡聖等一;四,要無心。這四點是一步一步地來提升,基礎的功夫就是要凝住壁觀,最後要做到連想安心的這個念頭也沒有,叫無心。無心心自安,有心心還是安定不了。所以說凝住壁觀的功夫是要「外息諸緣」,在集中時間做這個功夫的時候,一定要把外在的一切幹擾盡量地來排除,使得內心沒有恐懼,沒有不安的情緒,這樣才可以進入到壁觀的境界。如果外面幹擾的事情太多,內心有恐懼,這個心就安定不下來,也進入不了那種境界。所以能夠使心凝住壁觀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使我們的思想境界和禪定的要求逐步地縮短距離,還不能說就真正進入到那種境界了。

三、數息觀與安心

作為我們一個普通人,生活比較繁忙,家事比較多,怎麼樣能夠進入到禪的境界呢?我提供大家一個參考的意見。如果我們有興趣,可以每天早晚試一試。早上有半個小時,晚上有半小時,一天有一個小時,靜坐下來,把一切的思慮、妄想雜念都放下,也不要有任何的宗教形式,靜靜地坐到那裡就可以了。開始的時候,也可以坐到沙發上,坐久了,漸漸覺得有一點興趣了,也可以把腿盤起來。當然從這個效果來說,還是要按照打坐的要求來做,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打坐的要求是什麼呢?它首先要求要有打坐的環境。比如說這個環境要沒有噪音,沒有家人的幹擾,坐的地方有一個墊子,比較平整,比較鬆軟,然後就可以打坐。坐的時候腿子就可以單盤,可以雙盤,也可以散盤,開始可以用散盤,如果有的人腿子比較柔軟,就可以單盤。

坐下來以後,兩隻手像這樣的放在腿子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個拇指微微相觸。端身正坐,腰板自然挺直,眼睛不要完全睜開,也不要完全合上。完全睜開可能看到外邊的東西有反映,它就有妄想,妄想多;眼睛完全合上了,如果心一靜下來,它又會睡覺,瞌睡又多。在佛教打坐

的術語妄想是叫掉舉,掉下去,抬起來,掉下去,抬起來,心不得安;睡覺是叫昏沉,昏昏迷迷的,不行。這樣的心是睡著了,可能是沒有妄想,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它又要清清楚楚,又要沒有妄想。所以這個要求就比較難。有時候一清楚了,它就有很多的妄想,有時候沒妄想了又睡覺。所以要調整你這個身和心,這樣就要有一個方法。什麼方法呢?叫守一的一個方法,守住一,守住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可以是呼吸,比如說觀呼吸,這個是最簡單的。

我們能夠把意念放在呼吸上,怎麼放呢?就注意這個呼吸的吸氣和出氣,一呼一吸,呼就是出氣,吸就是入氣,把意念守住呼吸。守住呼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知道呼吸的出入,叫隨息,意念隨著呼吸;第二個方法是用數數的辦法,呼吸,在入息的時候數一,出息就不數,第二次入息的時候再數二..從一數到十,循環往覆,就這麼數,不過總是要從一開始,不能從十數九,那不行,不能逆著數,要順著數。就是我們的意念在這個呼吸的出入上,這叫數息觀。

這兩種方法,最容易集中意念的還是數呼吸這種方法。這是一個很古老的修心養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在佛教沒有產生以前就有了,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佛教產生以後,吸收了這個古代印度的修煉方法,再來加上一些佛教的思想,就把這個最古老的方法一直傳到現在。現在東西方人在修養身心的時候,很普遍地都採用這個方法。甚至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也學這個方法,他可以用他的教義來利用這個方法,達到他所謂叫「靈修」的目標。

我們今天在座的,我看也有佛教徒。佛教徒來安心,使得我們的心安下來,也還有另外的方法。比如說念阿彌陀佛,老是念這一句佛號,使我

們的心專注在這個佛號上,它也很容易使我們的心安住下來。這就不需要出聲,默念就可以。古代是把這種方法叫做念佛禪,它也是修煉的一個非常有效、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這種修養的方法,開始的時候,都是有心在用,有意識地去排除意念當中的雜念,使紛繁複雜的妄念集中在一個念頭上。或者是在數呼吸,或者是在隨呼吸,或者是在觀呼吸。觀和隨呢,方法是有一點點不同,但是基本上是一樣的。從有心用,有心去使用這個方法,有心排除妄念,這叫有心用。

在用這個方法的過程中,一直到只知道用這個方法,不管是有念頭還是沒有念頭,這個就進一步了。進一步把這個念頭只在方法上,最後達到無心。無心是什麼境界呢?就是說你在觀呼吸也好,你在念佛也好,你在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不要提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也自自然然地有,那就叫做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如果是這種修養、修煉的狀態,從保持一分鐘,到兩分鐘,到五分鐘,那就很有希望。

因為我們自己每個人可以來觀察自己的心念,看我們不思善、不思惡,這樣的一個當下的心念能夠在我們的心中保持幾秒鐘。有時候也就是十多秒鐘而已。能夠做到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那就有一點進步了。如果坐到那個地方,既是清清楚楚,又沒有妄想,又沒有昏沉,而是心裡能夠打成一片,那個就離進入禪定的狀態就很近了。那麼真正能夠安心,能夠使我們的心安下來,就只有使我們心能夠經常進入禪定的狀態才有可能。

四、安心不離戒定慧三學

心安了,它有什麼效果呢?一般的,我們平常在做工作的時候,比如寫文章、打電腦,都說我們要集中精神,不要把這個心分散了,心一分散

了以後就容易出錯。所以說精神一集中,妄想減少,我們的心智就會開發。所以佛教講修煉是三個部分,一個是倫理道德的修養,那就是所謂持戒;一個是穩定心情的修養,穩定情緒的修養,那就是所謂修定;第三就是開發智慧的修養,那就就是所謂證慧。這叫戒定慧三學。用佛教固有的名詞說,叫「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叫做三種修養方法,整個的是一個修養的體系、修行的體系。佛教有很多的宗派,表現有很多的形式,但是講到整個修養的時候,不管哪個宗派,都不能離開這戒定慧三學。佛教有很多的經書,也有很多的人在研究佛教,左一篇文章在發表,右一篇文章在發表,說來說去,離不開這三個字。

這三個字的學問高深得不得了,這三個字的目標,用一般的眼光來看,離我們很遠,用禪宗的眼光來看,就說當下就是。為什麼禪宗說的這麼簡單呢?你把你的當下這個狂心停止了,你當下就戒定慧同時具足,這就是講什麼呢?就是講佛教有頓漸二門,有頓修,有漸修。大家知道佛教在唐朝的時候,出了一個禪宗六祖惠能,他是主張頓修,他是主張一念頓悟,一念頓悟在經典上有沒有根據呢?也有根據。許多的大乘經典都講到頓悟的法門,不過禪宗是真正把他實際運用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實際地運用我們面對日常生活的這個修煉過程當中。所以說戒定慧三學可以次第修,也可以一念來修。

各位可能聽到這個戒定慧,特別是戒,所謂清規戒律,感到很難。實際上佛教的戒律最基本就是五條戒律,所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是最基礎的,這五條在佛教教團各個層次上都有共性。所以說這五條戒律我們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做得到,所以它不是很難的事情。定呢要講起來,可能有這麼一摞的書也講不完,但是要做起

來也很簡單。你能夠當下使你的情緒穩定,當下就能夠進入到那種境界。進入境界以後那問題就比較多,為什麼呢?你這個境界能不能保持?這是一條。會不會走到誤區,是第二條。走到誤區去了,你怎麼樣的才能使你從誤區當中走出來?因為任何一種修煉,都可能有誤區。那就是要有有經驗的人來指導,才可以避免誤區,少走彎路。智慧也是一樣。智慧是我們每個人本來的生命當中所具有的。所以智慧是人人本具,它並不是從外面拿進來。智慧是我們本有的,只要它有一種手段,一種方法,就可以開發出來,好像開礦一樣,這個礦藏本來就有,但是一般的人是不是能開發呢?開不出來,為什麼呢?你沒有方法。你有方法,它沒有礦,你把地球挖穿了也不行。所以它一定是兩個方面,是叫內因和外緣。你本身具有智慧,加上有經驗的人的指導,有古人積累的經驗可以參考,加上自己的努力,智慧就可以開發出來。所以說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是佛教修學的總綱,安心法門它也離不開戒定慧的基本方法。

五、安心法門的落實——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剛才跟各位分享了達摩禪,達摩禪以安心為其中心思想、根本的要求,那麼安了心以後是不是就像一棵枯樹、一塊石頭在那裡不動呢?不是的。佛教的一切修養都是一種基本功,或者說佛教修養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在生活當中來運用。如果說佛教的思想、理念不能在生活中運用,那麼佛教對這個社會就沒有太多的意義。這是一點。第二點呢,佛教的運用也不僅僅局限在宗教活動場所,不僅僅局限在名山大川,而且更不僅僅局限在個人的修養、個人的受用,還可以把佛教的這些修養、禪宗的這些修養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運用到我們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當中。所以說佛教的學問、佛教的修養是叫做身心性命的修養,是叫慧命的修養,用佛教固有的名詞來說,是叫要發菩提心、發覺悟的心,發慈悲的心,要有方便,最後要在社會當中、生活當中去落實。所以下面講一點如何在生活當中來落實安心法門。

安心法門能夠做到位,有一句成語,叫心安理得,心安下來了,你做一切事情就符合真理的要求。心安理得你再去做一切的事情,就會合規合矩。心安理得的意思是什麼呢?比如說我們每一個人是頭朝上、腳朝地,這是個什麼道理?這就是天地自然之理,人們不可以去改變它,不可以去逆理而行、逆理而動。比如說我們的鼻子是直的,眼睛是橫的,這也是一個天地自然之理,你不可以去改變它。能夠順這個天地自然之理去行,那就叫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做一切事情,就能夠順其自然,也能夠不違背人倫道德,不違背自然法則。這樣呢,我們就能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社會環境逐步地達到淨化、達到莊嚴,所以修行佛法的最終目的它有四個字,叫做「嚴土熟生」,展開來講八個字,「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佛教開悟也好,成佛作祖也好,我們要求安心也好,最終的目標就落實在這八個字:「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當然,佛教所說的「莊嚴國土」,所說的「利樂有情」,比我們直接從字面去理解的意義要廣泛,說「莊嚴國土」,包括我們此世界,也包括他世界;「利樂有情」既包括我們此世界的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也包括我們經驗不到的那個世界,那裡的有情我們同樣也要利樂。但是著眼點是在人間,因為人間是做好一切事情的起點、樞紐。只有把人間的事做好了,才可以說你到他方世界、你到極樂世界、你上天堂、來生怎麼樣,那都是以人生

的當下這一點作為一個基礎、作為一個起點。所以佛教的思想不像我們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很消極,它是很積極的思想。由於我們在一段時間之內,對於宗教的介紹往往過多地注意宗教在歷史上所起的某些消極的作用,對它積極的那一面,或者注意不夠,或者也不想去多講。

我覺得宗教它是一個存在,它是全世界、全人類90%的人信仰的一種文化、一種生活、一種修養的方法,我們想要迴避這個問題也迴避不了。與其想迴避,還不如我們很好地去研究它,很好地去發揚它的優良傳統,迴避一些在歷史上曾經起過消極作用的某些內容,或者說迴避在今天用得不好也會起消極作用的某些內容。我感到這個工作很重要,這個工作不僅對佛教本身發揚光大很重要,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道德建設、思想文化建設都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西方的文化它實際上是以基督教文化作為基礎,那麼我們中國的文化是以什麼為基礎呢?

所謂傳統文化就是儒釋道三家,儒釋道三家對於我們中國影響最深的、實踐最久的,除了儒家就是佛家。而且能夠傳承這個文化慧命的、有一個實體的是佛家,因為儒家它只有一個思想,沒有傳承的實體。傳承的實體是什麼呢?就是它有教團。儒家沒有這個東西。沒有這個東西它要傳承文化必然是要利用整個社會的資源,它的責任不能夠具體地去落實。

所以我們今天講了這樣一些內容,最後我想把它歸結為怎樣在生活中運用這個安心法門,怎樣運用呢?常存四種心,萬事總隨緣。哪四種心呢?

第一、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第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第三、以分享的心贏得朋友;

第四、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這些內容都是我們上午講過的涉及到的一些內容,也是我平常經常講的一些內容。平常講六個字比較多,叫感恩、分享、結緣。今天我加了一個包容,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感恩:四種恩

所謂感恩者,佛教認為我們應該感恩的是天地萬物,但是把它歸納起來,不出四個方面:第一是要感恩父母;第二是要感恩一切的眾生;第三要感恩國家;第四要感恩三寶。我們能夠以此四心來面對世界及天地萬物,我想我們這個人生就是一個非常圓滿的人生,我們這個人心也會是個非常祥和的人心。因為我們在這個世界往往總是以一種嫉妒的心、仇恨的心、不平的心、報復的心來面對這個世界,總覺得這個世界對我不公,總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把最好的機會讓給我,這樣就使我們的心分裂得太厲害,感受不到天地萬物時時刻刻有恩於我,感受不到父母、眾生、國家、三寶時時刻刻在關懷我們,在以父母的溫暖、以眾生的互助、以國家的關照、以三寶的慈悲在護念著我們每一個生命。

父母的恩我們很容易理解,眾生的恩往往就不容易理解。我們大家今天坐到這個地方,平常我想有很多人都是素昧平生、互不相識,今天因為讀書人俱樂部的盛情,邀請大家一起來分享禪的智慧、禪的祥和,所以我們今天走到一起來。好像我們之間的關係從此時此刻就建立起來了,但是從這個問題的實質來看,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之間的因緣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一笑的那一刻。沒有拈花一笑的那一刻,就沒有現在所說的禪宗。是不是我們的一切因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呢?也不是。

因為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在他當生當世就修煉成佛,而是在他無量劫以前、久遠的過去,就在不斷地修煉自己,不斷地為眾生在奉獻自己、覺悟自己。所以說要把我們今天這一期的分享活動,追溯到無始以前,這個因緣不淺。那麼是不是說我們的因緣就局限在我們這幾個人之間呢?也遠遠不是。因為從最簡單的來說,沒有這幾個部門的互相配合、互相的成就,這一期一會的分享也是不可能。那麼這幾個部門的配合他們也不是孤立的,是和整個國家的政策、文化,對內對外各方面的要求都有關係。所以說,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他和他周邊的人,和認識的人和不認識的人,想得到的人和想不到的人,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密切的聯繫。因為沒有周邊的人存在,沒有整個宇宙的存在,沒有這個山河大地的存在,哪裡有我們個人的存在呀?所以說每個人的存在跟整個山河大地是一體的。佛教有這種觀念,一般的學問講不到這個地方。

所以我們要感恩眾生,對山河大地要感恩,對一切的生命要感恩,對所有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要感恩,對我喜歡的人要感恩,對與我沒有多大關係的人要感恩,甚至於說每個人生活當中人際關係都不是特別地圓滿,總有那麼一點點、一兩個自己感覺到或他人感覺到意見不是很相同的人,感情不是特別地融洽的人,那麼對這些人怎麼辦?也要感恩!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他說他沒有不能原諒的人,他沒有不能信任的人,他沒有不要感恩的人。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心存如此的心量,你說還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還有什麼事情不可以成就?所以說我們要感恩眾生、感恩國家。我講的這個國家,既包括我們的國土,也包括我們現行的國家體制、社會制度,乃至我們國家現在各級的領導都在內。為什麼呢?只有這樣的一些人組織在一起才有國家這個形式表現出來。由於我們國家經歷了一些不平常的事情、不平常的經歷,我們國家也是有一些不平常的文化積累,這種文化積累應該說它的主要的方面是好的,也有某些消極的東西。

也隨著時間、隨著歷史,隨著人的這種一代一代的傳承,把某些不健康的東西傳承到現在。可能會對我們的人、對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政府起某些負面的影響。但是我覺得我們要能夠諒解這些事情。這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有這些負面的東西,我們每個人要諒解,同時我們也要反問自己,我有沒有責任?如果說有責任的話,我應該怎麼做?所以說作為一個有感恩思想的人,一切會積極地向好的方面去看,向好的方面去想,然後盡一切的努力,發揚好的東西,揚棄那些消極的東西。這樣才是我們對待國家、感恩國家的一種積極的態度。

我們在座的可能大多數人都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是這裡也提到要感恩三寶,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我們沒有信仰是不是要感恩三寶呢?我想我們從一個文化的角度、從一個思想的角度、從一個歷史傳承的角度也應該對三寶有感恩之心。如果說沒有三寶的話,我們今天的這一期一會成就不了。不管我今天講的這些話對各位有多少參考意義,至少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這個聲音從哪裡來?從三寶那裡來。所以我們要感恩三寶。

所以所謂感恩就是要感謝、感恩四個方面:父母、眾生、國家、三寶。

包容:四行與不二

那麼講到包容,達摩祖師告訴我們,有四種行。達摩祖師的重要思想

全部包括在一篇五百多字的文章裡邊,叫《二入四行觀》。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行入就包括四行,所謂: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和稱法行。就是說我們對待萬事萬物以這四種行、四種修行的目標來處理。我們生活當中包容不了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仇敵、冤家對頭,包容不了。達摩祖師告訴我們,要包容。因為我們的冤家,我們的對頭,他不是偶然產生的。也可能不是這一生一世就有這麼多的冤家對頭,它是從過去生中積累過來。這一輩子他對我不起,我們是不是可以反省一下,我過去生中也有對不起他的事情,即使在這一輩子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感情不那麼融洽的人,是不是雙方都有責任?也要反思、要反省。反思了以後,多從自我的方面來檢查,消除對對方的某些誤解,諒解對方的某些不友善的行為。這就叫以德報怨。不要去計較。能夠做到這樣,我們就能包容。

還有隨緣行。我們人生有不好的際遇,有時候也有好的環境。有不高興的事情,可能人生還是高興的事情佔多數、佔主要的。面對這些對我們有利的事情,比如說長了工資、發了獎金、分了房子、升了官,這都是好事啊。過去是講,人生有四件事,雖然是很俗,但是很實際,叫做:「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人生這四件事,是使人最高興的事情。那麼我們怎麼去面對它?怎麼去面對人生最高興的四件事?如果你把握不好,好事也可能會變成壞事。

是不是有一本小說,叫《儒林外史》吧?裡邊一個叫范進的人,一輩子都不中舉,考了很多年,最後終於中了。他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就老在念這個字:「唵!中了,中了,中了..」最後他高興得怎麼樣呢?高興瘋了!因為他沒有去正確地面對這件事情。憂愁過度會對身體、對心態有損害,歡喜過度也同樣,也對身體有損害,對心態有障礙。所以我們要修隨緣行。一切都是因緣的成就。我們只有以感恩的心、包容的心去做就好了。

第三叫無所求行。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那個目標太現實。目標太現實了,一個是有壓力,沒有成功你有壓力;再一點呢,你有失落感。不見得你的所求就能夠立竿見影、馬上就能成就。為什麼呢?因為世間的萬事萬物並不一定都是隨你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都是在各種因緣條件的作用下而成就的。你過分地追求了,最後這件事情不成功,你會有失落感。我們在座的所有的人,可能都經過高考。我們現在大學生也好,中學生也好,剛剛考試完畢,每一家的父母也好,每個學生也好,他都有很高的期望值,期望自己能夠考得好。全國有多少人應考我不知道,又能夠有多少人能夠考取,這個分數線是多少,它是有規定的。所以不見得每一個去報考的人都能考上。如果說父母的期望值太高,本人又追求得非常非常執著,最後名落孫山了,怎麼辦?也有很多由此引起不應該發生的悲劇。有的是父母有失落感,由父母有失落感對子女有壓力,子女他承受不了,造成人生的種種悲劇。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做一切事情無所求。無所求不是叫我們不去做,要好好去做,但是不要把目標弄得太現實、太具體。太現實、太具體不好,會有很大的負面作用。

第四,包容要修稱法行。這個法是什麼呢?法就是真理。稱就是順著這個真理去做,隨順真理而行。這樣我們就能夠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得好上加好;把不應該做的事情,一點也不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順真理的事情。順真理的事,一定是順善法的事,那些不順真理的事,一定是不順善法的事。不順真理、不順善法的事,我們就一丁一點兒也不要去做。

這就叫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要無所不為。

我們能夠做到包容,修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就能夠包容一切,和諧自他,理順生活中、工作中的一切關係。特別是講到和諧自他的時候,佛教是講到一個叫自他不二。你和我,是一體的。佛教講慈悲,是講同體大悲。你和我是一樣,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所以叫同體,自他不二。還講到呢,叫依正不二,依就是這個山河大地,我們人生存所依托的環境;正就是我們的生命、身體。依叫依報,正叫正報,生命的主體是正報,生命所賴以生存的環境是依報。佛教說這依正是不二的,有什麼樣的正報,就有什麼樣的依報。反過來說,有什麼依報,也決定著這個正報如何。現在我們在說構建和諧社會的時候,是把它歸納為叫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佛教是叫依正不二。這兩個東西,人的主體和它賴以生存的環境,你不能把它看成是兩件事,要看成是一件事。

所謂保護環境啊,什麼珍惜生態哪,愛護動物啊,這個都是如何保證我們的生存環境能夠有利於我們人類的生存活動。但是我們人類的生命一天一天受到來自生態失衡、環境破壞、大氣污染種種方面的威脅。這些威脅從哪裡來?造成這些威脅我們每個人有沒有責任?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哪怕你隨地扔一個垃圾,隨地吐一口痰,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這個自他和諧呢,它是包括人的社會關係、家庭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和人與其他生命的關係、人與整個天地萬物的關係。要能夠做到這幾個方面都和諧了,我們的包容的精神才能夠真正體現出來。我們的包容的精神就是要做到這幾個方面。

分享:四攝法

第三呢就是分享,以分享的心來贏得朋友。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朋友,

但是分享的精神往往不夠。我們舉一個小例子。因為我們今天在座的都是成年人多,就不舉成年人的例子,舉一個小孩的例子。有兩種類型的小孩,一種類型的小孩是家裡給了什麼東西給他吃,他馬上拿出去分給這個小朋友、那個小朋友,然後呢他有很多朋友,他會有非常好的同學之間的關係。同時這裡還有父母也有責任,父母說,你這樣做好,你這樣做好,希望你在自己吃的時候要分給其他小朋友,特別要照顧那些家庭比較困難、沒有錢買零食的朋友。那麼這樣,這個學生就會在非常良好的氣氛當中成長,他有分享的精神,他贏得朋友。也還有的小孩,他從小貪心就很重,只要他拿在手上的東西,你要想從他的手上拽出來,那不可能。你給他的東西,要讓其他的人來分享,也不可能。吃的東西也好,玩具也好,他保護得非常非常的到位。

那麼這樣的小孩,他往往會很內向,沒有多少朋友。因為大家都不理他,你吃的也不給我吃,玩具也不給我一起玩,誰理你呢?沒有人理他。他的父母可能有時候也助長了他的這種私心。「要好好地玩你的玩具,不要給別人了,要給別人玩壞了我再不給你買了,你吃的給其他同學吃了我再不給你買了。」這樣從小就養成這個小孩子自私、孤僻、內向的素質,對他長大成人,學習、工作、成家都非常不利。因為他沒有朋友,他沒有辦法跟其他的人來交流溝通,沒有辦法溝通交流,他就很難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很難得到從他的父母那裡得不到的那些良好的品質、優良的思想理念。所以說有分享的精神、能夠包容的精神,就能夠有朋友,就能夠贏得人心。

那麼分享有些什麼要求呢?佛教有四個專門講分享的方法,叫做四攝法。攝在這裡是把握的意思,四攝就是四種把握機遇的方法。哪四種方法呢?叫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你有佈施心的人,你有朋友;你說話禮貌,這樣的人有朋友;你能夠做一切有利於大眾事情的人,你有朋友;你能夠跟大家共同完成一些事情的人,你有朋友。反之,你就沒有朋友。叫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把握機遇的方法,日本人把它叫做作總經理的人四項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大家一聽佈施就想到可能要上級向下級多送錢,不是那個意思。

佈施包括四種:財務的佈施、知識的佈施、無畏的佈施(安全的佈施)、再就是同喜的佈施。同喜,他有好事,同事之間有好事,你能夠分享他的喜悅,分享他的成就,這個都是佈施。總起來說,就有外佈施和內佈施。外佈施是財物,內佈施是法佈施、無畏施、同喜施,這都屬於內在的佈施。因為它是一種情感的佈施,情感的佈施有時候比財物的佈施更重要。特別是現在我們在一些工薪階層,工薪階層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人們能夠理解他、能夠關心他,能夠在精神上給他一些力量、給他一些鼓勵。所以說在有些地方,財佈施是重要的,在有些地方,法的佈施,法的佈施就是知識的佈施,無畏的佈施和同喜的佈施更重要。

還有愛語,愛語就是說一種柔軟的語言、和諧的語言、誠實的語言、誠信的語言,這個都叫愛語,有愛心的話。愛語是佛教固有的名詞,不是我們現在改的,佛教原來就有,就是有愛心的語言。有時候那些做公關的人,因為他都有語言方面的技巧和修養,其他人辦不成的事公關人員一去就能夠把它辦成。相反呢,有些不善於公關的人,本來這件事唾手可得,由於幾句話不投機,好事成不了,弄得前功盡棄。那麼這個當中關鍵的是什麼?關鍵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種謙虛的精神,都要把自己看低一點,把對方看高一點,誠心誠意地去做,不要虛偽,虛偽了人家一看這人不能交。你誠心誠意地去做,你謙虛,人家覺得這個人很謙虛,可交,這件事可以做,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這個很重要。

然後就是利行,利行就是做一切有利於大眾的事情。

同事就是當領導的也好、當職員的也好,都在一種平等的地位。我們既要來分享我們的成就,同時我們也要共同地來承擔、擔任我們的責任、應該大家共同付出勞動的某些事情。這樣我們就能夠把握良好的機遇,使我們的一切事情在分享當中,贏得人心、贏得朋友、贏得事業的成就。政治家說,得人心者得天下,那我們做學問的、做生意的、做事業的,也同樣如此。不得人心,事業難成;不得人心,你有學問,賣不出去。這樣的事很多,你研究成果很好,人際關係不好,不得人心,往往你的一輩子的研究成果就被埋沒掉了。因為你的研究成果被埋沒掉,不僅是你個人的損失,也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損失。如果說一項研究成果,對我們的國計民生有幫助,能夠把它貢獻出來,那是對我們大家都有利的事情。所以說我們在分享的時候,一定是要想到成就一切事情,不能光靠個人的努力,還要靠大眾的成就。

結緣:四種緣

最後呢是以結緣的心成就善因善果,結緣呢就是叫結四緣,結四種緣: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所謂緣就是條件,結緣就是創造條件。結善緣就使我們一切的事情都能避免挫折。在良好的關係當中得到成就、得到發展。結緣同時它有另外的一個意思,就是我們在結善因善緣的時候,同時也就是在避免那些惡因惡緣。我們能夠善因善緣結得多,那麼善果善報就成熟得快。

我們時時刻刻有善果善報在成熟,那些惡因惡果就推遲成熟的時間,甚至於它把那個時間因緣錯過了,那些可以避免的惡因惡緣就不能發生作用。我們人在這一輩子能做什麼事呢?就只能做一件事。創造一切有利於自己成長的條件、發展的條件,避免那些不利於我們成就、發展的條件。就只能做這一件事。其他的一切事情我們都無能為力,就只能做創造條件這件事。所以說我們在以結緣的心來成就事業的這個理念當中,我們就要以此心此緣來創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創造和成就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大事因緣。

今天的交流就到此,謝謝各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可從這四點來判斷

歲月靜靜流過,無論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遭遇,我們都應...

禪不在文字上

黃檗希運禪師有一個學生,這個人就是在唐宣宗時做過宰...

誠信是做人的第一準則

公元前四世紀,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絞刑。臨死...

祖師禪的手眼

出家人有這樣一句話,叫久住有緣,久坐有禪,說一個人...

從小裁縫到大作家

這次,我們一行到浙江大學學習,我結識了一位學友,她...

禪--淨土宗念佛法門的助行

既然是念佛,就以真正的深信切願來執持佛的名號,這是...

能同時依止一淨一禪兩位善士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能同時依止一淨一禪兩位善士嗎?弟...

執我與離我

修法從身求者,猶如泥裡淘金,煮黃沙求漿粥,無一法可...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佛教的生命觀

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佛教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得之不易的暇滿人生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思維暇滿人生》。如何來思維我們...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

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我記起在《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中有一段非常美麗動人...

慈悲與愛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寶誌禪師《大乘讚》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 若欲悟道真體,莫...

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為優婆塞優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陳蕃,他學識淵博,胸懷大志,少年...

如來子孫,為眾所尊

原文: 曼佛世時,其有信受佛經語深,奉行道德,皆是我...

極樂世界是物質世界還是心靈世界

可能我們學哲學,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

妙蓮老和尚《出家現僧相就是良福田》

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還不是一樣!你...

一直起煩惱又一直放下,這樣有機會突破嗎

問: 我現在在修學上好像遇到了一個瓶頸,我們現在一直...

夢參老和尚: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說我也不能講經,不會說法,...

三輩往生與九品往生有對應關係嗎

問: 《佛說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遇到任何難關,都不能損傷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為事煩心。無論遇到任何人生...

【佛教詞典】萬法一如

萬法指一切諸法,即一切所有存在(者)之總稱;「一」...

【佛教詞典】四第一偈

(雜名)謂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磐陀石》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磐陀石》

【視頻】妙境法師《睡魔王能退,幾度黃昏陣》

妙境法師《睡魔王能退,幾度黃昏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