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淨慧法師  2016/08/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達摩祖師說:「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

逆境都不過是歷劫業因種子的現行而已,一切的怨尤都是多餘的,我們要抱著逢苦不憂、體冤進道、逆來順受的心態,用同情心和憐憫心善待對方,加強自我修養,以德報怨,化解煩惱和敵意,這樣就能減少許多煩惱,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

達摩大師說:「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凡事隨遇而安,知足常樂,就能將憂喜置之度外,灑脫自在地生活。

一戒律包括止惡和修善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去做;一是應該做的就必須去做。該止的不止是犯戒;該做的不做也是犯戒。 「諸惡莫作」 做到了,「眾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夠,那還沒有達到持戒的完整要求。

有人問趙州:「什麼人是七佛師?」趙州答:「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由此可以看出趙州禪師對念佛法門的態度。我們同樣如此,既「弘淨土也弘禪」,既有禪七也有念佛七,把修行法門統一在禪的基礎上,互相圓融,互相補充,而不是互相矛盾,如同水火不相容。

古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我們平常還能把握尺度,一旦發生爭執就會口不擇言,犯下妄言、綺語、惡口的過失。表面上只是一句話,實際上說一句好話,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萬人的善業和前途;說一句壞話,可以毀掉一人乃至千萬人的善業和前途。

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們要把一切眾生都當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來看待,有慈悲心,有愛心,有護念的心,你比我好,我應該喜歡;你比我差,我應該幫助。互相關懷,休戚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有人講修行是修心,只要心好就行了,於是放浪形骸,無視律儀,這是「狂禪」的一種表現。還有人修行只講形式,吃齋叩頭,不管心地是否清淨,性格是否柔和,這僅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是將身口意三業作為一個整體,全面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起心動念。

《地藏經》講:「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可見當下這一念事關重大。修行人要時刻把握當下一念,要讓每一念都清楚明白,毫不含糊。在無明煩惱剛要萌動時,就要用智慧的光照破它,不可隨之遷流,起念不要緊,不覺悟就可怕。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暫時的,如白駒過隙,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時行善積德,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我們才不會空過此生,就會在此生此世種下好因,將來有個好的結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財物化為灰燼,商人竟能悠然睡覺

有位商人的家裡失了火,不僅房子嚴重損壞,連財物都幾...

佛說骨節煩疼因緣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時,有五百位大比丘眾隨侍在側,皆是...

舍利弗與目犍連的出家因緣

王舍城中,住著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羅門,精通一切書論,...

明海法師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緣,看了一本介紹弘一...

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陳永壽問結局。菩薩示偈曰:節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斂...

人生不是平白無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處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癡無知...

《十種逆境為道場》譯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

梵志喪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弟子們開示時,有位...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

觀音菩薩的法門,從顯教來說,《心經》講的行深般若波...

入禪之門第二講:達摩禪法

如果說禪真正有門可入,那個門也僅僅是個方便,禪本來...

證悟到什麼程度才能了生死

下面我就說說解悟與證悟和了生死的關係。解悟不能了生...

淨慧法師《心經與玄奘法師的殊勝經歷》

各位大德: 今天講一個持誦《心經》的功德感應。 現在...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病好的幾則故事

消災治病有求必應 病有能醫者,有醫不能醫者。能醫者,...

淨土法門是一條捷徑,所證之果又非常勝妙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強調戒定慧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

弘一大師《地藏菩薩聖德大觀》

地藏菩薩聖德大觀 第一章 譯名辨異 梵名乞叉底檗沙,...

定課多少不重要,但堅持很重要

當我們能夠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後,不能夠得...

佛教與環境保護

古人說: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土佛教一...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態度

有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莫名其妙地熱情,有的時候又無端...

淨土法門發願的重要性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

藥師法門的八大方便

第一個是聞名脫離三惡趣苦。能夠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

放下與放棄

什麼是放下?什麼是放棄?大多數人把放下與放棄,混為一...

古人的禍福觀:過分求福反得禍

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曾寫過一副對聯,禍福觀念非...

生氣有用嗎

某法師有一天由某一處所,正要開門出來,不料,迎面撞...

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

《持世經》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

【佛教詞典】蹇陀達多

(人名)比丘名。慧琳音義十四曰:蹇陀達多,是提婆達...

【佛教詞典】菩薩號

(職位)稱人師號為菩薩,僧史略號竺法護為燉煌菩薩。...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才能得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師《如何才能得到念佛三昧》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祺雲法師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祺雲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