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淨慧法師  2016/08/21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達摩祖師說:「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

逆境都不過是歷劫業因種子的現行而已,一切的怨尤都是多餘的,我們要抱著逢苦不憂、體冤進道、逆來順受的心態,用同情心和憐憫心善待對方,加強自我修養,以德報怨,化解煩惱和敵意,這樣就能減少許多煩惱,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

達摩大師說:「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凡事隨遇而安,知足常樂,就能將憂喜置之度外,灑脫自在地生活。

一戒律包括止惡和修善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去做;一是應該做的就必須去做。該止的不止是犯戒;該做的不做也是犯戒。 「諸惡莫作」 做到了,「眾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夠,那還沒有達到持戒的完整要求。

有人問趙州:「什麼人是七佛師?」趙州答:「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由此可以看出趙州禪師對念佛法門的態度。我們同樣如此,既「弘淨土也弘禪」,既有禪七也有念佛七,把修行法門統一在禪的基礎上,互相圓融,互相補充,而不是互相矛盾,如同水火不相容。

古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我們平常還能把握尺度,一旦發生爭執就會口不擇言,犯下妄言、綺語、惡口的過失。表面上只是一句話,實際上說一句好話,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萬人的善業和前途;說一句壞話,可以毀掉一人乃至千萬人的善業和前途。

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們要把一切眾生都當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來看待,有慈悲心,有愛心,有護念的心,你比我好,我應該喜歡;你比我差,我應該幫助。互相關懷,休戚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有人講修行是修心,只要心好就行了,於是放浪形骸,無視律儀,這是「狂禪」的一種表現。還有人修行只講形式,吃齋叩頭,不管心地是否清淨,性格是否柔和,這僅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是將身口意三業作為一個整體,全面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起心動念。

《地藏經》講:「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可見當下這一念事關重大。修行人要時刻把握當下一念,要讓每一念都清楚明白,毫不含糊。在無明煩惱剛要萌動時,就要用智慧的光照破它,不可隨之遷流,起念不要緊,不覺悟就可怕。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暫時的,如白駒過隙,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時行善積德,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我們才不會空過此生,就會在此生此世種下好因,將來有個好的結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人生即便借宿,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經濟不發達,旅店不多。許多人出行,夜幕降臨...

我們都在寫歷史

佛光山開山以來,許多年輕人跟隨我奉獻青春歲月,日夜...

富有哲理的五個不能

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舉手之勞,給人一點...

你的眼光決定你的高度

十年來,我看盡人間悲歡離合,目睹世事滄桑盛衰,一件...

要增加修養,先要從改做起

一個人要增加修養,先要從改做起,從受做起,從自我要...

康熙看病

康熙皇帝得了一種怪病,宮中御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

以能護持正法因緣,故得成就金剛身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星雲大師《人生五味》

過去有一個傳說:閻羅王要一個人到世間來投胎,只給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如何做到無慾無求

1、從世間法來說 要做到無慾 在世間法上,所謂的無慾,...

淨慧長老追思荼毗法會在湖北黃梅四祖寺舉行

2013年4月2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

學佛人要如何發起道心

每天講可能也有人不喜歡聽,從下個七開始就隔一天講一...

在呼吸上用功夫

在禪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個關鍵,無論修哪一個法門,...

修行不是為了得到,而是為了放下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

發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麼叫遍行心...

你想什麼,就和什麼感應

禪宗有一個公案,我們把這公案跟這個比較一下: 有一個...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 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

什麼是淨土宗的真行

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

水別再來了

從前有個人,趕了很遠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見一個木...

僧團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語叫僧伽,簡稱為僧。僧是一個複合的概念,單個...

父親的恩惠

一個經營書報亭的人因為生意越來越差而萬分沮喪。他不...

無禪有淨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這個世間上,這些無禪有淨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淨土學人的起信之路

淨宗起信,類分有二,即頓信與漸信。頓信者乃是宿世淨...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沒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寶,你要放棄果報,這是不兩立的。你不可能...

一言不慎即招無量劇苦

釋迦世尊,在過去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曾經當過印度波...

【佛教詞典】淨主

亦名:施主 子題:衣藥缽淨施主、真實淨主、展轉淨主、...

【佛教詞典】樹提伽經

(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說樹提伽長者之福德...

【視頻】十大弟子-目犍連尊者

十大弟子-目犍連尊者

【視頻】六字大明咒(瑜伽焰口)

六字大明咒(瑜伽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