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虛雲老和尚  2018/09/07  大字體  護眼色

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為優婆塞優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彌、沙彌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眾菩薩之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二眾菩薩之六重二十八輕戒,及一百八十四種羯磨,三千八萬無量律儀等,皆名戒法。

戒體

戒體者,當受戒時,領納戒法於心胸,於身內即生一種戒體。此體雖非凡夫可以見聞,然一生之中恆常相續,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是名戒體。戒體的優劣,在於受戒時發心的高下。故求戒者,當先明白發心。發心分下、中、上三品:

(一)下品心,於正受戒時,以智狹劣,誓願不廣,或心散亂,緣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無克發體功用,是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

(二)中品心,於正受戒時,心緣一切情非情境,但於所緣境上,僅能分斷諸惡,分修眾善,唯欲自脫生死,全無度生誓願,是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

(三)上品心,於正受戒時,心心相續,見境明淨,遍緣法界一切情非情境,於此境上,能發決定大誓願,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是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上品戒,當發上品心。

又當受戒前,應先究心緣境之寬狹,然後才可以立志高遠,見相明白。若不預先深究,法相尚且虛浮,怎能得受上品戒?若或戒全不發,則虛受費功,徒勞一世。大須留意!

緣境雖多,不外情與非情兩種。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如人類魚蟲鳥獸等;非情境就是一切無生命的礦、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藥用具等。眾生造惡,皆因迷著前境,如見財物起盜心,見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惡業固由境起,善業還從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為發戒之正本。如淫殺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發;盜妄等依情與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與非情境而發。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發戒之因。若能興廣大慈護之心,遍緣如上情非情境,於此境上發如上三大誓願,與彼戒法相應,領納在心,盡壽護持,是即上品戒體。

戒行

戒行者,得戒體已,於日用中,動靜雲為,任運止惡,任運修善,順本所受,不越毗尼,則世出世間,一切行門,無非戒行,並非離一切行外,別有所謂戒行者。

戒相

戒相者,即佛所制諸戒,於一一戒中,有持犯不犯之分,有輕重開遮之別。持者以順受體為名,分止持作持;犯者以違受體為名,分止犯作犯。

止持者,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戒體,禁防身心,不造諸惡,是名止。止而無違,戒體光潔,順本所受,是名持。持由止成,即非法惡業,不當行即不行,是名止持。

作持者,勤策身口意三業,修習戒行,有善起護,是名作。作而如法,順本所受戒體是名持。持由作成,即如法善業,當行即行,是名作持。

止犯者,癡心怠慢,行違本受,於諸勝業,厭不修學,是名止。止而有違,反彼受願,是名犯。犯由止成,即勝業當行而不行,是名止犯。

作犯者,內具貪瞋癡慢我見等毒,鼓動身口,違理造境,是名作。作而有違,污本所受,是名犯。犯由作成,即惡業非法不當行而行,是名作犯。

其他輕重開遮等,各須研習律藏,現在不能細說,此等名為戒相。

上來所說,雖分四種,其實是一。軌凡從聖,名戒法;總攝歸心,名戒體;三業造修,名戒行;覽而可別,名戒相。由法成體,因體起行,行必據相。當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復是戒體之相,又是戒行之相。蓋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

此所謂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持犯等相雖多,不出心境。蓋惡業非境不起,非心不成;善戒也是非境不發,非心不生。故南山律師說:「未受已前,惡遍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遍法界。」是故得戒者,即翻無始惡緣,俱為戒善;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諸位發心受戒,於此須善用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虛雲老和尚文章列表

佛設五戒,以不殺第一

聖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為首。不殺曰仁。佛設五戒。...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們的業力

在祖師大德的判教當中,把我們整個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砍樹取果

在一座宮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樹,結出的果實...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破了八關齋戒該怎麼辦

問: 持八關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緣破戒了,又沒有...

尊者降龍記

佛滅度後的七百年,在罽賓國,有一隻惡龍王,名叫阿利...

說四眾過罪的四個條件

說四眾過罪,它罪業的成立有四種條件: 第一個,因:要...

萬里求戒的見月律師

讀體律師(1601-1679年),號見月,世稱見月律師,是明...

佛教稱謂的分類及其含義

中國人素重禮儀,在稱謂方面亦十分講究。而佛教的稱謂...

佛的九大象徵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是迦毗羅衛國釋迦...

鼓是怎樣成為佛教法器的

鼓是民間常見的打擊樂器。世界各地鼓的種類、形狀和稱...

三災八難

三災有「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以及「小三災」...

增長智慧的八種方法

今晚我們講如何開發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夠增長智慧...

虛雲老和尚除夕普茶開示

諸位上座,今天又是臘月三十日了,大眾都認為是過年。...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

不要用分別心來看這些事情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讓觀世音菩薩弘揚《地藏經》、沒有讓...

從第八識而起,又匯聚到第八識裡

【眾生者。色受想行識五陰。眾法相集而生也】。由色、...

素食:清醒潔淨的強健生命之源

兩千年來,廟宇、道觀是出家人的修行聖地,而佛道兩家...

不忘初心,實踐佛法

我們趙、錢、孫、李,百家姓,問你,你為什麼姓趙?你...

原諒別人才能解除內心壓抑

有的人即使不學佛法,也同樣堅持做人的基本原則,這就...

無異元來禪師的參禪警語

元來禪師的《參禪警語》,言簡意賅,言無虛發,對如何...

夢裡的境界,是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

問: 如果夢中出現烏雲、狂風,從前方衝擊過來,從上空...

【佛教詞典】牛頭天王

(天名)祇園精舍之守護神。謂為樂師如來之化身。...

【佛教詞典】金光

(雜名)金色之光也。觀無量壽經曰:琉璃色中出金色光...

【視頻】觀音禮讚(佛光山)

觀音禮讚(佛光山)

【視頻】《師父說》有聲書

《師父說》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