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大安法師  2016/06/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淨土法門特別談到出世間法的特點,就是講「真為生死」。我們來修行佛法——念佛,不是為了求人天福報、不是為了得二乘的化城、不是為了開悟得神通,真的是為了了生脫死而至誠求往生的。

真為生死,其中一個核心的內容就是要「念死」,思惟死亡這個問題。印光大師寫過一個很大的「死」字,下面有一行小字:「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因此他才一再告誡我們「將死字掛在額顱上」。

在菩薩「八念」和「十念」的修法當中,都有「念死」這一項。對這一點,可能我們要提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來體認:為什麼要念死?首先要知道我們必定會死,要正視這麼一個問題。但是眾生都具有與生俱來的身見我執,很留戀這個生命,貪生怕死。怕死的一個表現就是他不討論這個問題,迴避這個問題,認為死跟他無關,都是別人的事情。所以現在一定要想到,我必定會死,這是誰也避免不了的,要把這個「死」放在眉梢上。當你想到自己必定會死的時候,就自然會淡化對這個世間五欲六塵的貪戀執著,就會把虛榮心、我慢心降伏下來。

如果你覺得在這世間還活得很滋潤,壽命還很長,身體很健康,榮華富貴也都有,那一定會增上熾盛的慾望,就會越來越迴避「死亡」的問題,甚至都不敢談論。

你看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比如自己家裡的一位親屬得了癌症,無論是醫生還是家人,本能的反應就是隱瞞。其實這對病人並不好,畢竟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隱瞞讓他沒有心理準備。

那你為什麼會隱瞞?或者病人為什麼也不想知道真相?實際上都是怕死的表現,都是身見太強的表現。

實際上我們要知道死亡是必定的,這個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肉身,從一出生開始,就念念地生滅,就在走向死亡,就好像一塊石頭從山頂上往下滾,遲早要滾到山底一樣。

而真正學道人就要像徹悟大師說的那樣:「沙門者,學死者也。」沙門就是學死的,如果真為生死的心發不起來,一切開示都成戲論。

要思惟在塵點劫以來,我們在輪迴過程當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從這個皮袋鑽到另外一個皮袋,從地獄轉生到畜生、到天堂、到人間……我們曾經死亡過的身體超過大千世界微塵的數量。

我們在輪迴過程當中因愛別離苦所流下的眼淚,多於四大海;我們淪落在狗道中僅多次成為一隻白狗的骨頭,堆起來都高於須彌山。輪迴之苦不忍卒說。

思惟死亡的痛苦,就能生起修道之心。那怎樣在修道中繫念「死」?怎麼叫精進不放逸「修死想」?有一次佛就向比丘們問過這個問題:怎麼才能夠為不放逸比丘修死想呢?

有一位比丘說:我就思惟我只有七年的壽命。佛就告訴他:這叫放逸修死想。另一位比丘說:我就思惟我的壽命只有七個月。佛說這也是放逸。

之後佛依次回答比丘們,思惟壽命只有七天是放逸,六天也是放逸,五天、四天、三天、兩天、一天也是放逸,乃至于思惟壽命只有一頓飯的時間也是放逸修死想。

最後有一位比丘說:我思惟我的生命就在呼吸間,我這一口氣呼出去,就保不準它能夠吸進來了。佛這才認可:你這樣思惟修死想,才叫不放逸,生命就在呼吸之間!

如果用這個標準來看,我們都是放逸懈怠者。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壽命還很長,念佛可以慢一點,還有的是時間。

所以我們要依佛所教,思惟死亡是必定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如救頭燃地精進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

何故阿彌陀佛來了,為何不把此人接走

問: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過去世種過善根...

淨土宗善知識的標準

淨業善知識首先要知見正確,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對...

只此數語,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前有數行奉寄,想已塵覽。頃接手書,乃有塵業情緣,卒...

《蓮池大師七筆勾》註釋

蓮池大師(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念佛放光是何種境界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勿以為是,久則自息。當教彼一心...

大安法師:佛教徒要常常準備

諸位蓮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整個社會上都在忙碌著過...

《宗教不宜混濫論》白話譯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如來說經,諸祖造論,宗教...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訶迦絺罹難陀,聰慧多智,...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一門專修」與「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否矛盾

問: 佛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現在都...

佛以大悲出此法門橫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

一生最好是觀拜一尊佛像,是這樣嗎

問: 有人講一生最好是觀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嗎

問: 請教法師,什麼叫功夫成片?經論中有沒有明確的定...

不能分心太多

一個皈依佛門不久的小沙彌,近日有些心神不寧,他不僅...

極樂眾生如何做到同時去多處佛那裡供養

問: 法師講過,極樂世界一人去供養佛,可以同時到多處...

貪慾如舉債

佛陀游化到舍衛國,居住在勝林給孤獨園。有一天,佛陀...

阿彌陀佛普遍接引,為何那麼多人還往生不了

問: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慈悲語二十條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於心善。 3.一點慈愛...

打佛七是否最能夠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問: 打佛七,剋期取證是否是最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自私自利遭苦報

韋婆多是一個很愛說警告語的比丘尼,她為了滿足自己的...

違緣很多是不是學佛沒加持力

平時總聽人抱怨:我學了這麼多年的佛,可違緣很多,是...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一生的靈感奇事

少康大師(688 - 763)唐代高僧,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五代...

【推薦】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燒不可

在好多大乘經典上,如《法華經》所說的捨身、燃身、燃...

如何將念佛法門滲透到睡眠裡

臥時念佛莫開聲,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半...

人的命運有兩種

人的命運有兩種: 一種是定數, 人一出生,來到這個世...

【佛教詞典】不律儀名之差別

【不律儀名之差別】 p0339 俱舍論十四卷七頁云:如前所...

【佛教詞典】成所作事靜慮

【成所作事靜慮】 p0667   無性釋七卷十二頁云:成所...

【視頻】鳩摩羅什大師傳

鳩摩羅什大師傳

【視頻】律宗初探

律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