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憶佛念佛,自得心開

大安法師  2011/11/20  大字體  護眼色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摘自《徹悟禪師語錄》)

我們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所展示的無盡的莊嚴,尤其是憶念這句名號和持念這句名號。這句名號就是佛心,就是涅槃妙真如心,所以當下我們凡夫的生滅心就安住在清淨心上,安住在真如之心上,就能夠以巨大的能量使我們得禪定,得三昧,現前見阿彌陀佛。如果現前不能見阿彌陀佛,也能夠帶業往生,到西方淨土,蓮華綻開,見阿彌陀佛。這個「現前當來」,現前是現生得念佛三昧見佛,當來就是未來往生淨土,見阿彌陀佛。無論是現前還是當來,必定是可以見阿彌陀佛。這時候所見的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性的彌陀,就是這個妙真如心。所以念佛一法是單刀直入,不假方便,不需要借助參禪、止觀、持咒,就是一句名號解決問題。「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把我們的妙真如心、如來藏心打開。這就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入到無生法忍。所以說,念佛就是明心之最要,還有比這更直接的嗎?「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不是一般的禪,而是無上的,無與倫比的,最深邃的,最微妙的禪。

禪是什麼?禪是佛心。我們在念名號的時候,這個名號就是佛心,就是無上深妙禪。我們已經安頓在這個禪上,佛心上,這就叫「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覓人問長安」,你已經在皇宮裡面最核心的含元殿裡面了,還需要去問長安在什麼地方嗎?就好像我們已經在北京的中南海,還需要到處打聽北京在什麼地方啊,怎麼走啊?沒必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中提到: 南...

念佛必須得定量定時

念阿彌陀佛,你必須得定量定時。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時,...

如是利益,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

居士既能發露懺悔。於淨土法門,最易相應。所謂心淨則...

臨終時所有貪戀通通現前,這樣如何生西方

再接下來一段兒是《臨終勸誡》,《臨終勸誡》就是臨命...

淨界法師:何謂「一心不亂」

問: 《阿彌陀經》提到,持名念佛必需做到一心不亂,...

悟苦修淨業,緣熟徑生西--張老居士往生紀實

張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鎮人,是一位虔誠的菩薩戒弟子...

七位高僧大德的臨終開示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 淨土法...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在極樂世界,所有資生用具應念即至

在極樂世界,所有的資生用具應有盡有。不僅衣服應念而...

應該一門深入還是深入經藏

問: 一門深入和深入經藏是否矛盾,我們到底應該一門...

【推薦】一切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們的業力

通過十二因緣流轉門,我們了解了生命輪迴的真相。那要...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嗎

問: 阿彌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師答:...

誠敬二字在念佛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問: 誠與敬在念佛法門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大安法師...

人不宜食眾生肉

經言靴裘①等物皆不應著,以其日與諸畜相親近也。夫此...

心中若存這三種念頭,將會招感三惡道的苦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

魚籃觀音的故事

《舊唐書》上面記載,在唐朝末年,陝西有個金沙河。河...

虛雲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難名狀。威音過後成罣礙。三...

曾國藩的日課四條

原文: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一) 這段時間,我協助馮先生編修...

佛教不能保證任何人不病不死

我這兩天接到一個電話,就是說:我家有人住在寺廟裡,...

自在隨緣安住於任何境界

佛陀在拔耆國時,與諸大阿羅漢,如舍利弗、大目犍連、...

參禪人最重要是的細行

參禪人,最關重要是細行。缺細行,難入那伽。全細行,...

做命運的屈服者還是創造者

第一種、命運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觸時心隨境轉,...

燃燒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帶領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們走到象頭山...

【佛教詞典】骨婁草

(植物)草名。又作屈屢草,屈婁草,或骨露草。如如法...

【佛教詞典】大僧正

(職位)僧綱之極官。佛祖統紀五十一曰:梁武帝詔雲光...

【視頻】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夢參老和尚《得時不歡喜,失時不悲哀》

【視頻】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

慧律法師《警惕不要犯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