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大安法師  2020/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信的四種內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個娑婆世界,南閻浮提,就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它本質上是苦,痛苦。那這句大白話我們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這麼認知呢?可不一定哦!

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的特點就是生存在這個世界的眾生是很苦,很苦是由於貪瞋癡三毒煩惱所導致的結果,但是他堪忍,他能忍受這種煩惱,他能忍得住這個苦,他不以苦為苦,甚至還以苦為樂,這是這個世間眾生的特點。

他對於苦的那種感知很遲鈍,他常常會顛倒地認為這個世間很快樂,這個世間很幸福,所以才會有流行歌曲——幸福的生活比蜜甜。如果他把這個世間都看成是幸福,像蜜一樣甜的話,他根本生起不了修道的心,我們為什麼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呀?你有一個前提,你必須深刻地體會這個世間苦。

苦的特點就是無常,就是逼迫,就是沒有主宰義,這個世間一切都是敗壞的,短暫的幸福快樂它會變化的,而更多的是連短暫的一點幸福都沒有,長期處在一種苦境當中,逼惱當中。

一般講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你試想,誰能擺脫八苦?我們每天都是八苦交煎,但每天都意識不到這個苦。

進一步要把這個三界都看成是火宅,是牢獄,你對這個三界裡面的生存境況的苦要達到刻骨銘心的程度,要感受到不容一刻的停留,這時候你的這種出離的心、厭離的心才能出來。修行佛法你沒有出離心,那一切都變成世間法了。

為什麼佛首先講要依四念處來住,四念處就講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一個學佛人沒有建立苦、空、無常、無我的心態,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佛法。

再來感知一下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的貪慾最大限度地這樣的一個激活:功利,物質的享樂,追求高消費、高奢侈。但是生存資源又越來越匱乏,所以競爭越來越強,於是不擇手段,道德底線不能夠堅守,才有這些地溝油、毒膠囊、毒奶粉這些事情出現。

於是每個行業由於沒有道德底線相互地損害,你不覺得很苦嗎?生態問題,環境問題,戰爭問題,這些真的是五濁惡世是一個大苦海,你一定要信這個世間是苦,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愛惜每一分的光陰

【原文】 古謂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握得越緊,傷害越大

有一個年輕人,事業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煩,嫉妒、浮躁、...

四種人的苦與樂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之...

我們如何轉苦為樂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天性都是渴望快樂的,誰都不希望...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

無常的含義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這是一般人對無常的感嘆。其...

這裡不是我們的久留之地

小時侯讀《一千零一夜》,記得裡面有這麼幾句話:塵世...

西方極樂世界超越了壞苦

我們這個世間會感覺到壞苦,就是你在快樂的時候它也是...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吃素的原因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生物、家養牲畜就理所...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

極樂世界的空間解脫境界

《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

具足信願的人會散亂念佛嗎

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請教,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

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

起佛號,這就是禪淨雙修--自他俱念。這三種念佛有什麼...

和尚遇鬼

傳說中的鬼怪,並不一定都會吃人、害人,有時候他們只...

把「空性」當成休息站

問: 請師父開示,為我指點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塵勞...

聖嚴法師:失眠應該怎麼辦

問: 古代有位高僧曾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上天的厚遏

希臘哲學家季諾,經常在雅典的市場裡講授他的哲學。開...

參禪打坐應以什麼樣的精神來用功

祖師講: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

讓自己有面子

人人都愛面子,尤其是中國人,為了面子才去讀書上進;...

奉行惜福節儉的生活

古往今來有很多道德君子,給我們做了惜福的好榜樣。特...

新年的十問

在今後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緒波動等時候,都可以用以...

【推薦】最大的成功莫過於豁達的胸懷

樓下有個雜貨店,開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開朗...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推薦】蓮池大師:竹窗二筆

般若咒 般若心經曰。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佛教詞典】四清淨道

【四清淨道】 p0441 瑜伽十四卷十一頁云:復有四清淨道...

【佛教詞典】閃多

(術語)Preta之誤。梵語。華言鬼。立世論云:鬼道名閃...

【視頻】行者之晨鐘暮鼓

行者之晨鐘暮鼓

【視頻】地鐘念佛(文殊講堂)

地鐘念佛(文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