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

淨界法師  2014/12/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

起佛號,這就是禪淨雙修--自他俱念。這三種念佛有什麼特色呢?

其實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惟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才是屬於淨土念佛法門。

淨土法門在整個中國佛教的傳承當中,是特別受到重視的,它是一個勝異方便,那麼它的殊勝處有兩個,什麼叫殊勝處呢?就是它不共於聖道門的地方有兩點:第一個:它是他力門。第二個:它是果地教。

他力門--這個他是誰呢?就是佛陀本願的攝受力。果地教--這果地是什麼呢?是淨土的攝受。所以念佛人基本上,你那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如果你方法正確,你應該是啟動兩個力量,第一個是阿彌陀佛的加持,第二個是淨土的攝受,兩個都要具足才是正確的。

首先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心中跟佛號接觸的時候,我們啟動了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能夠成就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成就現世的安樂;有這個滅惡生善的效果--消業障、增福慧。其次,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累積的一個往生的力量,臨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種解脫道--帶業往生,橫超三界。

安樂道、解脫道這兩個,我們簡單做一個說明:在佛教的歷史當中,最早把淨土法門列入判教的是龍樹菩薩。什麼叫判教呢?把這個教法的它的定位、它的重要性,把它安立下來,叫做判教。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當中,他首先為整個大乘,判定了難行道跟易行道。他說依止自力的修學,這個勤苦久遠,這個過程非常的辛苦,時間非常的久遠,謂之難行道,因為過程很多障礙,你所花費的時間是多生多劫。那麼易行道的特點是超越而迅速,它的過程是超越,因為佛力加被,那麼時間也特別的迅速——是一生成就的。

所以在難行道跟易行道的比較,龍樹菩薩講出一個譬喻說:難行道就好像一個人陸道步行─一個人徒腳去爬山一樣,你一步一腳印,每一步都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往前走,你稍微一懈怠,一不小心,可能會從山上一下子,一腳踩空就落到原點,所以聖道門的退轉是很快的。

淨土門它不一樣,它是水道乘船,即便你稍微在船上打個瞌睡、休息一下,這條船有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它是很迅速的、很輕鬆的可以達到彼岸。不過,在龍樹菩薩的難行道跟易行道判教當中,他並沒有強調往生淨土的思想。為什麼?因為他的時代背景是正法時代。龍樹菩薩是出生於佛滅度六百年左右,正法時代的人,他的特點--善根強、煩惱淡薄,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念佛,只是用來破除障礙。

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叫做多障眾生念佛觀,所以在正法時代的念佛法門,並不是為了求生淨土。誒!我最近有障礙啦,念念佛、念念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念本尊咒來破障,它正式的修學,還是修習一心三觀。所以早期的念佛法門,在正法、像法時代,整個憶念佛菩薩功德,主要的目的是啟動他力門,以他力為助力。

但是到了末法時代,念佛法門就不是這樣了,開始重視淨土的往生。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道綽大師跟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是曇鸞大師的弟子)。道綽大師在《安樂集》當中,提出了聖道門跟淨土門的思考,他說:我們念佛不再只是消業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要離開五濁惡世。他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他提出了五濁惡世的思考。他說: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已經不是正法、像法時期,外在環境對你的刺激、對你的干擾,達到一種非常嚴重的狀態,會使令我們善根退化。你這一念心啊,你把它放在正法時代,你那個心在修習止觀,運轉得很順暢;你把這個明瞭的心,放在末法時代,糟糕了,這個外境…人事的刺激、干擾太厲害,所以你的善根容易退失,這是第一個內因力的羸弱。所謂的魔強,這個魔不是魔王,這個魔是指世俗的誘惑、人事的干擾,叫做魔強,這是五濁惡世的思考。

第二個、去佛久遠,就是外緣力。我們生長在離佛時間越來越遠了,到末法時代,被邪師惡友的思想所誤導。就是說:我們已經沒辦法去判定誰說的話是對的?,末法時代的特點是各說各話,他這樣子講、他那樣子講…我們在這樣的一個魔強法弱時代,法門的力量特別的薄弱,正法之法乳,已經滲入了太多的水,牛奶的成份越來越少。因為我們雖然有善根,但還是要靠法的力量--雖然有內因力,你得有外緣力。

所以在這樣魔強跟法弱的兩個因素之下,道綽大師說:譬如小樹未成,經歷暴雨啊,終為所折。這個幼苗…說:我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要行菩薩道!’志向可嘉,但是沒有智慧。為什麼沒有智慧呢?你沒有判定現在是什麼時代,你這樣講不合時宜,你要是生長在正法時代,這些話是對的。所以在末法時代,你不求生淨土,那就好像說──你一個菩提的幼苗這麼小,你一定要把它放在暴風雨中去摧折,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這樣白白犧牲掉,對佛教、對眾生沒有好處。道綽大師這時候,提出了往生淨土的思考,這一點對我們淨土法門太重要了。

所以念佛跟求生淨土在早期是兩回事,但是到了末法時代,念佛的人,少部分為了消業障,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菩提道,求生淨土。這個果地教到末法時代更是重要,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我們開始以智慧來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到一個比較好的國土,去成就聖道,再回來廣度眾生,這是一個果地教的思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彌陀名號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這裡特別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這種差異。通途法門...

哪怕往生邊地疑城,也從此與輪迴絕緣

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是進進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點功...

至易至殊勝的淨土法門

世人往往以為簡易的東西比較不值錢,殊不知對人至關重...

如何是念佛止觀

念佛止觀就是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何為止?就是遮止...

穿透力極強的光明悲願

因地的佛與佛之間,因地願力不同所表現的有的光能夠照...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這個淨土法門: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這一點一定...

念佛的真正功德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

這些問題,念佛到位了都能解決

問: 法師,您講煩惱即是菩提,是諸佛菩薩才能夠到的水...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離喜愛無憂,一切無恐怖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

不必計較以往的得失,但種未來的福田

佛說:一切世間人們為善作惡所得的因果報應,就像影隨...

黑豆的營養與吃法

黑豆,又名烏豆,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和微量...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在此世間,每一個眾生都在追求著安樂,為什麼會不期而...

在名號中化解我們凡夫的心

因果輪迴是正知正見,如果撥無因果就是大邪見。所以我...

《觀無量壽佛經》第二觀:水觀

【經文】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

得助念與失助念之損益比較

劉曉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贛縣人。少年留學東瀛,與蔡...

為何法供養功德最大

問: 經中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請解釋一下。 答:...

途中珍重

靈訓禪師在廬山歸宗寺參學時,有一天動念想下山,因此...

同念佛號,猛獸害蟲彼必遠去

猛獸、毒蛇、蝗蟲之類,均由人心兇惡,故致傷人。若向...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

寺院有哪些「職位」?「人事變動」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叢林,都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寺...

貪的對治方法

這講到對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捨貪吝。 若...

為人處事傚彷彌勒菩薩

現代人常因人際關係緊張,感到心理負擔很重,或人生的...

憨山大師與母親的故事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極樂世界之美

在這個世界上 ,恐怕沒有一個人不願享受幸福安樂,也...

【佛教詞典】五燈嚴統解惑篇

全一卷。明代費隱通容撰。桂王永曆八年(1654)刊行。...

【佛教詞典】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佛名)文殊菩薩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華云:寶藏佛...

【視頻】妙境法師《修行成功對社會有真實貢獻》

妙境法師《修行成功對社會有真實貢獻》

【視頻】慧律法師《事事無礙法界》

慧律法師《事事無礙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