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這裡不是我們的久留之地

如瑞法師  2019/04/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這裡不是我們的久留之地

小時侯讀《一千零一夜》,記得裡面有這麼幾句話:塵世間就像為旅客開的一個客棧,投宿一夜,第二天必須各奔東西去走各自的路。

其實,我們都是三界裡的客人,這裡不是我們的久留之地,因為這裡面充滿了恐怖、苦惱。如果不好好地修行,這一生結束後,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不再淪落到惡道。但是真正的修行又必須從自己的內心裡來認識知道,修行不能依靠別人,而是需要自己腳踏實地去做。

禪宗就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個人急急忙忙地求道,投靠在禪師的座下,希望能趕快給傳一個最高的法門,讓他早日開悟。禪師對他說:「不著急,你稍等一下,我去去廁所。」回來以後就告訴他說:「像解手這樣簡單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修行,別人能幫得了忙嗎?」

我們都喜歡念觀世音菩薩,你知道觀世音菩薩手裡拿著念珠,她是在念誰呢?她是在念她自己呀!所以,外緣只是一種啟發,最主要的還是在於自身的努力。但是我們又離不開外緣的幫助,因為我們的本覺一定要借助於始覺,也就是要通過聽聞佛法等等來開發。

當我們知道了無常的道理,了解到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離開這個世間,「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地去思惟去修,這樣自然就不會再注重現世的貪求,精進修道的心就能生起來了。

不要把修行停留在一種形式上,一定要學修並進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現在我們在外緣上給大家創造了比較好的修學環境,因為有一個好的環境對我們的修道很有幫助。就如佛制的戒,讓我們遠離緣非是從外緣上來淨化我們這顆心的。

佛說得人身難,聽聞佛法難,真正地建立起正知正見來如法修行更難。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把心定下來,好好思惟無常的道理,放下一切貪著,真正享受到佛法的快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捨報後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念有用嗎

問: 如果亡者已經捨報幾天了,放在冰棺裡幾天,再助...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隨遇而安

我們在世間上,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

何謂「三法印」

印者,印定義。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內外之分,真偽之辨...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推薦】勿做人生遺憾事

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後悔不已也。如一句話令人難...

王陽明的五大處世之道

王陽明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

富足生活極具誘惑力,但財富等同於幸福嗎

近幾個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嶄新的生活。尤...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心浮氣躁、嚴厲苛刻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

《藥師法門》修法儀軌

《爐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孝順父母,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從佛家的觀點來說,孝順...

娑婆世界的安樂夾雜著毒藥

娑婆安樂的果報,在經典上講一個譬喻:譬如美食,夾雜...

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需要在社會中...

《阿彌陀經》跟《圓覺經》的會通之處

如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是《圓覺》義。《佛說...

持咒必須有正知正見,若為求神通便是魔見

虛雲老和尚在世時說,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來破除妄...

學會自我剖析虛榮

學會自我剖析虛榮,把我們的短處及時收攏在自我檢驗的...

第一個禮拜佛陀的人

在佛的弟子裡面,須菩提是獲得無諍三昧最優秀的人,名...

消災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災吉祥神咒」消災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經當中藏字,藏...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3》

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我們水陸前一個月義工大會。每...

向佛陀學習

釋迦牟尼佛陀為什麼有那樣超人的成就,而成為世界史上...

宏海法師佛教祖庭朝聖參訪之行

華嚴宗祖庭華嚴寺 阿彌陀佛! 那我們現在在華嚴宗的祖...

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尊者

羅睺羅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釋尊之子,為耶輸陀羅...

【推薦】沒有很堅定要往生的人,福報最好不要太大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

【佛教詞典】破僧

(術語)五逆罪之一。此有二種:一破法輪僧,如提婆達...

【佛教詞典】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梵名 Suhrl-lekha,西藏名 B?es-pahi spriv-yig。全一...

【視頻】慧律法師《眼根的四個層面》

慧律法師《眼根的四個層面》

【視頻】慧律法師《老年人的三忌》

慧律法師《老年人的三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