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臨終時聽聞到佛號,就一定不墮三惡道嗎

大安法師  2020/04/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臨終時聽聞到佛號,就一定不墮三惡道嗎

問:《地藏經》中說「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而實際上,根據助念現場案例,很多被助念的人墮惡道,即使某些案例判斷得不準確,那麼是不是所有人,無論什麼根機、什麼善根的人,只要臨終時聽聞到佛號,就一定不會墮入三惡道呢?還是說要具足信受之心呢?或是需要具備其它什麼樣的心態因素?如果要具備,那《地藏經》中為什麼不說明呢?

大安法師答:首先你對大乘經典佛說的文句要有信心,雖然現在我們的智慧還到達不了理解到位的情況,但是你不要有那麼多的懷疑。

你去探討這些也是可以,你談的這個佛的名號的功德,念一佛的名號,功德無量。你首先相信這句話是佛說出來的,佛是一切智人,他知道念佛的功德就是無量。念佛的功德無量,這就特別指出臨命終時,這些未來的眾生,如果是天,或者人,或者男人,或者女人,他們在出生的時候或者死亡的時候,「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這句話你不要去懷疑了。

你念佛,這裡的念肯定是包括信的,你真正相信了這尊佛號的功德,你用至誠心念了這句佛號,就不會墮到三惡道,他就有這樣的化解你三惡道種子的功能。無論是從圓頓的道理來看,還是在現實的例子來看,這一定是千真萬確的,你不要去懷疑。

你不能說現場很多被助念的人墮入惡道,你憑什麼說被助念的人墮入惡道呢?被助念的人他有種種情況。這裡要知道「但念得一佛名」,就是他念佛是具足深信切願去念佛的,是用信願來莊嚴這句佛號的,這是前提。

如果這個被助念的人他不是用信願來莊嚴這句名號的,那沒有信願,這句佛號很難進入到他的內心深處去,那就是泛泛悠悠,如油跟水的關係,當然他就該到哪兒去還到哪兒去。

但如果他具足信願,這句佛號就在他的阿賴耶識深處產生作用的話,就一定不會墮入三惡道。所以你說一定不會墮入三惡道,還確實要具足信受之心,你沒有信心,那是入不進心裡去的,是這個道理。

那為什麼《地藏經》中不說明?佛的經典那是微言大義啊,他不可能一句經文講一大堆經解,這個解釋的工作就留給了這些菩薩和祖師他造論、他註疏,去解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學會世間上的兩種快樂

問: 經常會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對別人好往往結果會...

應該念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

問: 我學佛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示現了一下。我現在應該念...

念佛時耳鳴煩躁無法攝心該怎麼辦

問: 頂禮法師!弟子因為業障深重飽受耳鳴之苦,而念佛...

有沒有淺一點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問: 師父能不能講淺一點又能速快得成就的開示? 常福...

三福怎樣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問: 《觀經》中佛告韋提希,欲往生彼國(西方極樂)者...

佛弟子可以出於禮節而合掌禮拜外道嗎

問: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輩時,如果...

佛是大醫王,能療救眾生的身心疾病

問: 最近想通過佛法治療多年的重度抑鬱症,沒想到眼...

學佛人為何要有柔軟心,應如何培養

問∶ 修學佛道的人為何要有柔軟心?柔軟心如何培養?...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怎樣修六波羅蜜

問: 末學學佛知識淺薄,以六波羅蜜布施、忍辱開始,...

拜祖先用不用燒紙錢

問: 拜祖公到底用不用燒紙錢?請解答。 大安法師答:...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現在由於我們很多人從小對宗教對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別辨心相明去取——圓心之相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

為什麼睡著時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樣

問: 請問法師:晚上睡著時有時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佛弟子修學的四點建議

人生如大海,如何從痛苦的此岸到達快樂的彼岸,必須依...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

問: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感恩法師 宏海法師答: 第...

天人果報的缺點和優點

天人的身心果報,我們從經典上跟祖師的傳記,得到兩個...

立秋後應常吃的食物

經過一整個夏日高溫煎熬,終於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季節。...

盡量少喝八種茶

不管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為...

透過彌陀名號無量光的德能,馬上就獲得了三種利益

由於這個名號裡面具足著無量光的義理、境界、德能,那...

學佛得遇善知識是最大的福報

過去有個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醫治療。醫生告訴他:...

吃五辛的五種過失

還有「此法為菩薩說,此法為聲聞說」這部經是給誰誰誰...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

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

隨煩惱二十: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現在我們在參學方面來講,總要以規矩法則為尊。常住上...

【佛教詞典】鬼婆

(譬喻)唐則天之譃名也。說郛三十四譃名錄曰:鬼婆者...

【佛教詞典】汾陽晚參

晚參,即指於禪林中,學人在晚間蒙受宗師家之指導而參...

【視頻】大安法師《明辨偽經》

大安法師《明辨偽經》

【視頻】道證法師《枉死與往生--信願的檢討》

道證法師《枉死與往生--信願的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