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弟子可以出於禮節而合掌禮拜外道嗎

宏海法師  2020/11/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弟子可以出於禮節而合掌禮拜外道嗎

問: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輩時,如果僅僅是出於禮節表示一下恭敬,絕不會皈依外道,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佛弟子可以對外道使用合掌、問訊、禮拜、頂禮等等這些佛教禮儀嗎?

宏海法師答:這些倒不是佛教專有的禮儀。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禮儀,也有合掌、問訊、禮拜、頂禮這些。大家要知道,我們只是看中禮儀的功用,也就是它能在我們的身口意上起到表達我們恭敬心的一個功德。

在恭敬對像的抉擇上,首先要搞清楚,對於外道的教主、經典和教職人員,你是出於一般性的恭敬,還是皈依性的恭敬。是否壞你的皈依體,就在這裡見差別。

我們凡夫有一種心態,就是貪多。還有一種為人處世的心理叫「誰都不得罪」。我們學佛皈依的時候,有些人求保佑護持的心比較重,帶著這樣的心態,可能就覺得,外道這個說不準也能對我有好處,然後就懇切虔誠地禮拜了,希望他保佑自己。這個時候,有可能「皈依心」已經在其中了。你要把這些搞清楚。因為這一點是最基本的立場。

如果搞不清楚的話,我們見到外道,盡量還是一般性的打個招呼,禮貌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恭恭敬敬地,甚至帶著有所求心去做恭敬法的話,那有可能你已經在三皈依上有閃失了。所以這個主要要看你的發心。你要特別思察自己的發心,有沒有偷心。允許不允許,就在這上面看。

相比其他宗教,佛法的不共法是出世間成就佛道、究竟解脫、大般涅槃、般若波羅蜜。不共法之外,又說「一切法都是佛法」。比如《地藏經》裡面也是有那麼多各個法界的神仙、鬼王,你對他們打個招呼恭敬一下,這也無妨。

但是在你的見解中要知道,他們只是跟你同在三界的凡夫而已,你不要把他當作教主本尊去恭敬。這麼想的話,就沒有犯皈依過失。

總之,一切法皆是心法,所有的一切迷津都在發心上見分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如何能權衡於期間呢

問: 生死都是一種痛苦,而我們又如何權衡於期間呢?...

佛教十惡與十善

【十惡】 由彼三業,能成十惡。惡者乖理之行,謂眾生觸...

不學弟子規,往生淨土就會落空嗎

問: 現在有人說《弟子規》就是佛的戒律,不學《弟子...

祭祖時可以燒紙錢元寶嗎

問: 法師,我們佛弟子在祭祖的時候,還可以燒紙錢元...

大慧宗杲禪師禮觀音文

清淨三業,一心五體投地,皈依南無十方慈父、廣大靈感...

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問: 尊敬的宏海法師,我的問題可能比較基礎,佛教說人...

居士在寺院掛單應注意的事項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稱為掛單。這也是從行腳僧...

李炳南老居士《當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覺悟現在的環境及將來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道尚難辦,何能污情染愛

參禪人,立志孤高,迥絕人世,隻身孤詣;以道為侶者,...

回歸本來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討...

過去世不知道造了什麼業,應該如何懺悔

我們今生造的業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向佛菩薩發露,對不...

修法中常見的幾種錯誤

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先談談在修法中常見的幾種錯誤: 一、...

少康法師傳念佛法的妙計

少康法師是淨土宗五祖,少年出家,歷學法華、楞嚴、華...

居士無病,您的妙藥還您

有一年寒冬將至,藥山惟儼禪師依照常住往例,請寺裡的...

如果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

性如體,識如用,性是我們的本體,意識就是我們產生出...

出家是為自己還是為大眾

問: 出家修行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大眾? 慧律法師答:...

精進有什麼好處呢

癸四、精進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

聖嚴法師《共修與獨修》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

中醫博士論性開放的毀滅性後果

當人們對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見怪不怪,當色情文字甚...

發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麼叫遍行心...

環境惡化的根源

第四個問題談一下淨土文化與生態平衡。為什麼我們要談...

平時深信切願,睡夢中也能往生

問: 許多居士平時都很精進,但到臨命終時,家人如果不...

宏海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講) 好,諸位,我們一起合掌。 還是依舊,先念...

聖嚴法師《擁抱孤獨,擁抱親密》

有時候,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對我訴說著「人在江湖,身...

【佛教詞典】菩薩戒義疏

凡二卷。隋代智顗(538~597)說,灌頂(561~632)記...

【佛教詞典】皮袋

(譬喻)言人畜之身體也。趙州錄下曰:僧問:狗子還有...

【視頻】東林寺經行念佛

東林寺經行念佛

【視頻】夢參老和尚《感和應的關係》

夢參老和尚《感和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