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四、正論今意,為二:先、略用彼名顯於妙義。因具三義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體廣。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長。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非各異,亦非橫,亦非一,故稱妙也。果體具三義者,體遍一切處,名體廣。久已成佛久遠久遠,名位高。從本垂跡,過、現、未來三世益物,名用長。是為因果六義,異於餘經,是故稱妙。

又乳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一種因果狹、下、短,則一麁一妙(云云)。酪經唯一種因果狹、下、短,但麁無妙。生蘇經三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三麁一妙。熟蘇經二種因果狹、下、短,一種因果廣、高、長,則二麁一妙。醍醐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但妙無麁。又醍醐經妙因、妙果,與諸經妙因、妙果不異,故稱為妙也。

復次觀心釋。若觀己心不具眾生心、佛心者,是體狹;具者是體廣。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下;若等佛心是位高。若己心、眾生心、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短;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長。復次,於一法界通達十法界六即位者,亦是體廣,亦是位高,亦是用長。初約十法界,是顯理一;次約五味,是約教一;次約觀心,是約行一;次約六即,是約人一。略示妙義竟。

廣說者:先法,次妙。南嶽師舉三種,謂眾生法、佛法、心法。如經:「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也。又經:「但以父母所生眼」,即肉眼;「徹見內外彌樓山」,即天眼。洞見諸色而無染著,即慧眼。見色無錯謬即法眼。雖未得無漏,而其眼根清淨。若此一眼具諸眼用,即佛眼。此是今經明眾生法妙之文也。《大經》云:「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耳鼻五根,例亦如是。」《殃掘》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意根亦如是。《大品》云:「六自在王,性清淨故。」又云:「一切法趣眼,是趣不過。」眼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非趣?乃至一切法趣意,亦如是。此即諸經明眾生法妙也。

佛法妙者,如經:「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佛法不出權、實,「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實智妙也。「及佛諸餘法,亦無能測者」,即佛權智妙也。如是二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是名佛法妙。

心法妙者,如〈安樂行〉中,修攝其心,觀一切法,不動不退。又一念隨喜等。《普賢觀》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又「心純是法」。《淨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是名心法妙也。

△今依三法,更廣分別。若廣眾生法,一往通論諸因果及一切法。若廣佛法,此則據果。若廣心法,此則據因。

眾生法為二:先列法數,次解法相。數者,經論或明一法攝一切法,謂心是: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或明二法攝一切法,所謂名、色: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或明三法攝一切法:謂命、識、煖。如是等增數,乃至百千。今經用十法攝一切法:「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南嶽師讀此文皆云如,故呼為十如也。

天台師云:「依義讀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點空相性,名字施設,邐迤不同,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者,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中義也。」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名為實相。唯佛與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攝一切法。若依義便,作三意分別。若依讀便,當依偈文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云云)。

次判權實者,光宅以前五如是為權,屬凡夫;次四如是為實,屬聖人;後一如是,總結權實。引偈證云:「如是大果報」,大故知是實;「種種性相」,故知是權。今恐不爾,大義有三:大、多、勝。若取大為實者,亦應取多取勝。種種之名,豈非多義?若言權屬凡夫,凡夫何意無實?若實屬聖人,聖人何意無權?如此抑沒,義不可依。又北地師以前五為權,後五為實。此皆人情耳。

今明權實者,以十如是約十法界,謂六道、四聖也。皆稱法界者,其意有三:十數皆依法界,法界外更無復法。能、所合稱,故言十法界也。二、此十種法,分齊不同,因果隔別,凡聖有異,故加之以界也。三、此十皆即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獄,是趣不過。當體即理,更無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復如是。

若十數依法界者,能依從所依,即入空界也。十界界隔者,即假界也。十數皆法界者,即中界也。欲令易解,如此分別。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無一二三,如前(云云)。

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束為五差:一、惡。二、善。三、二乘。四、菩薩。五、佛。判為二法:前四是權法,後一是實法,細論各具權實,且依兩義。

然此權實不可思議,乃是三世諸佛二智之境。以此為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故文雲「諸法」。諸法者,是所照境廣也。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者,明能照智深,窮邊盡底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嘆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者,嘆智與境相稱也。〈方便品〉長行,略說此法。後開示悟入,廣說此法。火宅,譬喻此法。信解,領解此法。長者,付子此法。藥草,述成此法。化城,引入此法。如是等種種,秖名十如權實法耳。如來洞達,究十法底、盡十法邊,明識眾生:種、非種,芽、未芽,熟、不熟,可度脫、不可度脫,如實知之,無有錯謬。殃掘摩羅雖是惡人,實相性熟,即時得度。四禪比丘雖是善人,惡性相熟,即不堪度。當知,眾生之法不可思議,雖實而權,雖權而實,實、權相即,不相妨礙。不可以牛、羊眼觀視眾生,不可以凡夫心評量眾生。智如如來,乃能評量。何以故?眾生法妙故。

次解十如是法。初、通解,後、別解。

通解者,相以據外,覽而可別,名為相。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為性。主質名為體。功能為力。構造為作。習因為因。助因為緣。習果為果。報果為報。初相為本,後報為末。所歸趣處,為究竟等(云云)。若作如義,初後皆空為等。若作性相義,初後相在為等。若作中義,初後皆實相為等。今不依此等三法具足,為究竟等。夫究竟者,中乃究竟,即是實相為等也。

次別解者,取氣類相似、合為四番。初四趣、次人天、次二乘、次菩薩佛也。

初明四趣十法:如是相者,即是惡相,表墮不如意處。譬人未禍,否色已彰,相師覽別,能記凶衰。惡相若起,遠表泥黎,凡夫不知,二乘髣髴知,菩薩知不深,佛知盡邊。如善相師,洞見始終,故言如是相也。

如是性者,黑自分性也。純習黑惡,難可改變。如木有火,遇緣即發。《大經》云:「有漏之法,以有生性,故生能生之。」此惡有四趣生性,故緣能發之。若泥木像,雖有外相,內無生性,生不能生。惡性不爾,故言如是性。

如是體者,攬彼摧折,麁惡色、心,以為體質也。復次,此世先已摧心,來世摧色。又此世華報,亦摧色、心,來世果報亦摧色、心。故以被摧色、心為體也。

如是力者,惡功用也。譬如片物,雖未被用,指擬所任,言其有用。《大經》云:「作捨取木,不取縷線,作布取縷,不取泥木。」地獄有登刀上劍之用,餓鬼吞銅、噉鐵之用,畜生強者伏弱,魚鱗相咀,牽車挽重,皆是惡力用也。

如是作者,構造經營,運動三業,建創諸惡,名之為作。《大經》第八云:「譬如世間,為惡行者,名為半人。」既行惡行,名地獄作也。

如是因者,惡習因也。自種相生,習續不斷,以習發故,為惡易成,故名如是因。

如是緣者,緣助也。所謂諸惡我、我所,所有具度,皆能助成習業,如水能潤種,故用報因為緣也。

如是果者,習果也。如多欲人受地獄身,見苦具,謂為欲境,便起染愛,謂此為習果也。

如是報者,報果也。如多欲人,在地獄中,趣欲境時,即受銅柱鐵床之苦。故名如是報也。

本末究竟等者,即有三義:本空、末亦空,故言等。又惡果報,在本相性中,此末與本等。本相性,在惡果報中,此本與末等。若先無後事,相師不應預記。若後無先事,相師不應追記。當知,初後相在,此假事論等。中實理心,與佛果不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約理論等。以是義故,故言本末究竟等,三義具足,故言等也。

次辨人天界十法者,但就善樂為語,異於四趣。相表清升。性是白法。體是安樂色、心。力是堪任善器。作是造止、行二善。因是白業。緣是善我、我所,所有具度。果是任運酬善心生。報是自然受樂。等者,如前說(云云)。

次辨二乘法界十法者,約真無漏。相表涅槃。性是非白、非黑法。體是五分法身。力能動、能出,堪任道器。作是精進勤策。因是無漏正智。緣是行行助道。果是四果。二乘既不生,是故無報。何故發真是果而不論報?無漏法起,酬於習因,得是習果。無漏損生,非牽生法,故無後報。三果有報者,殘思未斷,或七生,或一往來,或色界生,非無漏報也。是故唯九不十。若依大乘,此無漏猶名有漏。《大經》云:「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是聲聞僧既非無漏,不損別惑,猶受變易之生,則無漏為因、無明為緣,生變易土,即有報也。

次明菩薩、佛界十法者,此更細開有三種菩薩(云云)。若六度菩薩,約福德論相、性、體、力;善業為因;煩惱為緣;三十四心斷結為果。佛則無報,菩薩即具十也。若通教菩薩,約無漏論相、性。六地之前,殘思受報;六地思盡,不受後身,誓扶習生,非實業報,故唯九無十。若別教菩薩,約修中道行次第觀而論十法。此人雖斷通惑,自知有生,則具十法(云云)。

夫生變易,則三種不同:一、全未斷別惑生變易者,即是三藏、二乘及通教三乘是也。類如分段博地凡夫,不伏見、思者(云云)。二、伏別惑生變易者,即是別教三十心人,習於中道,伏而未斷,類如分段小乘方便道也(云云)。三者、斷別惑生變易者,如初地、初住斷惑是也。類如初果,雖斷見諦,猶有七生,彼亦如是。若未斷伏生者,用方便行,真無漏為因,無明為緣。若伏斷者,順道法愛為因,無明為緣,生變易土(云云)。

佛界十法者,皆約中道分別也。《淨名》云:「一切眾生皆菩提相,不可復得。」此即緣因為佛相。性以據內者,智願猶在不失,智即了因為佛性。自性清淨心,即是正因為佛體。此即三軌也(云云)。力者,初發菩提心,超二乘上,名為力。作者,四弘誓願要期也。因即智慧莊嚴也。緣即福德莊嚴也。果即一念相應,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為習果也。報即大般涅槃果,果斷德,禪定三昧,一切具足,是報果也。本末等者,即相性三諦與究竟三諦不異,故言等也。空諦等者,元初眾生如,乃至佛如皆等也。俗諦等者,眾生未發心,佛記當作佛。佛既已成佛,說佛本生事,即是初後相在假等也。中等者,凡聖皆實相也。就佛界亦九亦十。

通途為語,從地地皆有萬行,福德為因、無明為緣,習果報果,分得十法,無不具足。

此經云:「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法王法中久修梵行,始於今日得其果報。」又云:「久修業所得。」《大經》云:「我今所獻食,願得無上報。」《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攝大乘》云:「因緣生死、有後生死。」皆是分論果報,果報即是生滅。何者?無明分盡,是故論滅,真明轉盛,是故言生。又殘無明在,是故言生。一分惑除,是故言滅。《大論》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種。」萬行資成如種,智慧破惑如耘。增道損生,意在於此。四十一地,皆有十法也。

若就妙覺,亦九亦十。何者?中道智慧,乃是損生,生既未盡,故有諸地生滅不同。妙覺損生義足,最後那得論報?故云:「唯佛一人居淨土,三十生盡等大覺。」無後有生死,煩惱盡故。智德已圓,無複習果,不受後身,故無報果。又約現生後,論九論十(云云)。若按《涅槃經》文,願得無上報者,即明佛界報無上也。佛報既言無上,佛相性等九法悉皆無上。何者?六道相性,全表五住。二乘相性,表破四住,全表無明。菩薩相性,表次第破五住。佛相性,表一切種智淨若虛空,不為五住所染故。佛十法,最為無上(云云)。

復次,六趣相表生死苦。二乘相表涅槃樂。佛界相表非生死、非涅槃,中道常樂我淨,故言佛界最是無上。復次,四道表惡,人天表善,二乘表無漏善,菩薩佛表非漏非無漏善,故佛界最為無上。復次,六道表諸有因緣生法,二乘表即空,菩薩表即假,佛表即空即假即中,故佛界最為無上。復次,四趣但表惡,不能表善。人天相但表善,亦不能表惡。二乘但表無漏,不兼善惡。佛相兼表一切相。若解佛相,即遍解一切相,是故佛界最為無上。故《賢聖集》云:「地獄中陰,但見地獄,不能知上趣。若天中陰,能知天及下。」其相表之,不名正遍知。佛相表正遍知也。佛智既遍知諸相,而經教應遍說之。

若用此法歷五味教者,乳教說菩薩界、佛界兩性相。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入中乃是無上,而帶一方便,未全無上。酪教但明二乘相性,得入析空等,尚不明入即空等,況復餘耶!故非無上。生蘇明四種相性,或入析空等,或入即空等,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唯佛相性,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帶三方便,故非無上。熟蘇明三種相性,或入即空,或入即假,或入即中。唯佛性相,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帶二方便,故非無上。

此《法華經》明九種性相,皆入即空、即假、即中。汝實我子,我實汝父,一色一味,純是佛法,更無餘法故,知佛界最為無上。復次,餘經所明九性相,不得入佛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此經皆開方便,普令得入。又按其相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不論引入,是故如來慇勤稱嘆此《法華經》最為無上,意在此也。

復次,百界千法,縱橫甚多,以經論偈結之,令其易解。《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六道相性,即是因緣所生法也。二乘及通教菩薩等相性,是我說即是空。六度別教菩薩相性,是亦名為假名。佛界相性,是亦名中道義。結要雖少,攝得前多,義則可見(云云)。又涅槃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六道相性,即是諸行。二乘通教相性,即是無常。別教菩薩相性,即是生滅滅已。佛界相性,即是寂滅為樂。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即是別教相性。即於生滅,仍是寂滅,不待滅已,方稱為樂,是為圓教佛界相性(云云)。又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四趣相性,即是諸惡。人天相性,即是眾善。自淨其意,即有析體淨意,是二乘相性。入假淨意,是菩薩相性。入中淨意,是佛界相性(云云)。若能解十相性,與眾經論律合者,即通達三藏、通、別,識一切法,無有障礙。廣明眾生法相竟。

二、廣明佛法者,佛豈有別法?秖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佛與佛,究竟斯理。如函大,蓋亦隨大。以無邊佛智照廣大佛境,到其源底,名隨自意法也。若照九(法界)性相本末,纖芥不遺,名隨他意法。從二法本,垂十界跡。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說自意語,或說他意語,自意他意不可思議,己身他身微妙寂絕,皆非權非實而能應於九界之權、一界之實,而於佛法無所損減。諸佛之法,豈不妙耶?是事可知,無勞廣說。至〈方便品〉中當更明之。

三、廣釋心法者,前所明法,豈得異心?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但自觀己心則為易。《涅槃》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即攝得眾生法也。《華嚴》云:「遊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虛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種具即佛境界也。是為觀心,仍具佛法。又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所謂地獄假實國土,乃至佛界假實國土。行人當自選擇何道可從。又如虛空者,觀心自生,心不須藉緣,藉緣有心,心無生力。心無生力,緣亦無生。心、緣各無,合云何有?合尚叵得,離則不生。尚無一生,況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從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點空設假,假亦非假;無假無空,畢竟清淨。又復佛境界者,上等佛法,下等眾生法。又心法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是名心法也。

問:

一念心云何含受百界千法耶?

答:

借三種為譬,如《止觀》中說(云云)。

△二、明妙者:一、通釋,二、別釋。

通又為二:一、相待,二、絕待。

此經唯論二妙,更無非絕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絕何惑?顯何理?故不更論也。光宅用《法華》之妙,待前諸教皆麁。巨有所妨,已如前難(云云)。今待麁妙者,待半字為麁,明滿字為妙,亦是常無常、大小相待,為麁妙也。《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即是明滿字也。始坐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於滿也。《般若》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轉。」亦是對鹿苑為第一,待般若為第二也。《涅槃》云:「昔於波羅柰初轉法輪,今於尸城復轉法輪。」眾經皆共以鹿苑為半、為小、為麁,待此明滿、大、妙,其義是同。今《法華》明昔於波羅柰,轉四諦法輪,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之法輪。此亦待鹿苑為麁,法華為妙。妙義皆同,待麁亦等,文義在此也。

問:

齊方等來,滿理無殊者,悉應稱妙?

答:

今亦不尅教定時,那忽雲齊方等耶?縱令爾者,別有所以。何者?利根菩薩於彼入妙,與《法華》不異。鈍根菩薩及二乘人猶帶方便,諸味調伏。方等帶生蘇論妙以待麁;般若帶熟蘇論妙以待麁;今經無二味方便,純真醍醐論妙以待麁。此妙、彼妙,妙義無殊;但以帶方便、不帶方便為異耳。

復次,三藏但半字生滅門,不能通滿理,故名為麁。滿字是不生不滅門,能通滿理,故名妙。能通滿理,復有二種:一、帶方便通滿理,二、直顯滿理。方等、般若帶方便通滿理,今經直顯滿理。故《中論》云:「為鈍根弟子說因緣生滅相;為利根弟子說因緣不生不滅相(云云)。」《中論》偈(云云)。若不即空為通真方便,是故言麁;若能即空是通中方便。通中方便,若帶即空即假通中者麁;不帶空假直通中者妙(云云)。

問:

乳至醍醐,同稱為滿,是譬云何?

答:

今以譬解。譬如官有三航及以私船,從於此岸,度人彼岸。乳教如大中兩航,共度人彼岸。酪教如私船,度人中洲。生蘇如四種:小航與私船,度人於中洲:兩航度人於彼岸。熟蘇如三航:一航中洲,二航彼岸。醍醐如大航,度人彼岸。三航同是官物,故俱稱為滿。私船非官物,是故言半。官物之中,二航小,所容蓋寡;大航壯麗,容載倍多,獨稱為妙。智者以譬喻得解,其譬義如是(云云)。

二、絕待明妙者,為四:一、隨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諦,待對即絕。故身子云:「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此三藏經中絕待意也。

二、若隨理三假,一切世間皆如幻化,即事而真,無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為不真耶?望彼三藏,絕還不絕。即事而真,乃是絕待,此通教絕待也。

三、別教若起,望即真之絕,還是世諦。何者?非大涅槃,猶是生死世諦,絕還有待。若入別教中道,待則絕矣!

四、圓教若起,說無分別法,即邊而中,無非佛法,亡泯清淨。豈更佛法待於佛法?如來法界故,出法界外,無復有法可相形比。待誰為麁?形誰得妙?無所可待,亦無所絕,不知何名,強言為絕。《大經》云:「大名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名為大。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議,不因於麁而名為妙。若謂定有法界廣大獨絕者,此則大有所有,何謂為絕?今法界清淨,非見聞覺知,不可說示。文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止止不須說,即是絕言;我法妙難思,即是絕思。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亦是絕嘆之文。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絕示,滅待滅絕,故言寂滅。又云:「一切諸法,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此空亦空,則無復待絕。《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華》首云:「既得無生忍,亦不生無生。」無生即無生,是名絕待。

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絕何物?顯何理?流浪無窮,則墮戲論。乃是迷情分別,絕待不絕,非絕非待待於亦待亦絕,言語相逐,永無絕矣!何者?言語從覺觀生,心慮不息,語何由絕?如癡犬逐塊,徒自疲勞,塊終不絕。若能妙悟寰中,息覺觀風,心水澄清,言思皆絕。如黠師子放塊逐人,塊本既除,塊則絕矣!

妙悟之時,洞知法界外無法而論絕者,約有門明絕也。是絕亦絕,約空門明絕也。如快馬見鞭影,無不得入,是名絕待妙也。用是兩妙,妙上三法。眾生之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

若將上四種絕待約五味經者,乳教兩絕,酪教一絕,生蘇四絕,熟蘇三絕,此經但有一絕。若開權絕者,無不入一妙絕也。

問:

何意以絕釋妙?

答:

秖喚妙為絕,絕是妙之異名,如世人稱絕能耳。又妙是能絕,麁是所絕,此妙有絕麁之功,故舉絕以名妙。如跡中先施方便之教,大教不得起。今大教若起,方便教絕,將所絕以名於妙耳。又跡中大教既起,本地大教不得興。今本地教興,跡中大教即絕。絕於跡大,功由本大,將絕跡之大,名於本大,故言絕也。又本大教若興,觀心之妙不得起。今入觀緣寂,言語道斷,本教即絕。絕由於觀,將此絕名,名於觀妙,為顯此義,故以絕為妙。

今將跡之絕妙,妙上眾生法;將本地之絕妙,妙上佛法;將觀心之絕妙,妙上心法。前四絕橫約四教;今三絕竪約圓教(云云)。

△別釋妙者,為三:若鹿苑三麁,鷲頭一妙,皆跡中之說,約跡開十重論妙。此妙有跡、有本,本據元初,元初本妙十重論妙。跡本俱是教,依教作觀,觀復有十重論妙。跡中有眾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各十重,合三十重。此與眾經論妙有同有異。本中三十妙,與眾經一向異。此六十重一一復有待妙、絕妙,則有一百二十重。若破麁顯妙,即用上相待妙。若開麁顯妙,即用上絕待妙(云云)。

跡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

釋十妙為五番: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廣解。五、結權實。

○標章者,云何境妙?謂十如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等。是諸佛所師,故稱境妙。

智妙者,所謂二十智,四菩提智,下、中、上、上上,七權實,五三智,一如實智,以境妙故,智亦隨妙。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涵蓋相稱,境智不可思議,故稱智妙。

行妙者,謂增數行、次第五行、不次第五行,智導行故,故言行妙。

位妙者,謂三草位、二木位、一實位,妙行所契,故言位妙。

三法妙者,謂總三法,縱三法、橫三法、不縱不橫三法、類通三法,皆秘密藏,故稱為妙。

感應妙者,謂四句感應、三十六句感應、二十五感應、別圓感應。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眾水;諸佛不來、眾生不往,慈善根力見如此事,故名感應妙。

神通妙者,謂報通、修通、作意通、體法通、無記化化通,無謀之權,稱緣轉變,若遠、若近、若種、若熟、若脫,皆為一乘,故言神通妙。

說法妙者,謂說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緣法、所詮法、圓妙法,如理圓說,咸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說法妙。

眷屬妙者,謂業眷屬、神通眷屬、願眷屬、應眷屬、法門眷屬,如陰雲籠月,群臣豪族,前後圍遶,故言眷屬妙。

利益妙者,謂果益、因益、空益、假益、中益、變易益,猶如大海能受龍雨,故名利益妙。

○二引證者,但引跡文,尚不引本文,況引餘經耶。文云:「諸法如是相等,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實相是佛智慧門,門即境也。又云:「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即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以此妙慧,求無上道。「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云云)即智妙也。「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又云:「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即行妙。「天雨四華」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亦是位義。「乘是寶乘」游於四方,四方是因位;「直至道場」是果位。是名位妙。「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大乘即真性,定即資成,慧即觀照,是為三法妙。「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又「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又「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又「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即感應妙也。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神通妙也。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身子云:「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又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但說無上道。又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即說法妙。「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即眷屬妙。「現在、未來,若聞一句一偈,皆與三菩提記。」又「須臾聞者,即得究竟三菩提。」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墮慳貪,此事為不可。」又「終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利益妙也。

○三生起者,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故最居初。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登於諸位。位何所住?住於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機,機來必應。若赴機垂應,先用身輪,神通駭發。見變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輪,宣示開導。既霑法雨,稟教受道,成法眷屬。眷屬行行,拔生死本,開佛知見,得大利益。前五約自,因果具足;後五約他,能所具足。法雖無量,十義意圓。自他始終,皆悉究竟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四、廣釋境,又為二:一、釋諸境,二、論諸境同異。

釋境為六:一、十如境。二、因緣境。三、四諦境。四、二諦境。五、三諦境。六、一諦境。然眾經赴緣,明境甚眾,豈可具載?略舉六種。六種次第者,十如是,此經所說,故在初。次十二因緣,三世輪迴,本來具有。如來出世,分別巧示,四諦名興。從廣至略,次辨二諦。二諦語通,別顯中道,次明三諦。三諦猶帶方便,直顯真實,次明一諦。一諦猶有名相,次明無諦。始從無明,終至實際,略用六種足。

一、明十如境,已如前說(云云)。

二、釋因緣境。又為四:一、正釋。二、判麁妙。三、開麁顯妙。四、觀心。

正釋,又為四:一、明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二、明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三、明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四、明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

思議兩種因緣,為利、鈍兩緣,辨界內法論也。《中》(論雲):「為鈍根弟子說十二因緣生滅相。」此簡異外道;外道邪謂諸法從自在天生,或言世性,或言微塵,或言父母,或言無因,種種邪推,不當道理。此正因緣不同邪計,唯是過去無明顛倒心中造作諸行,能出今世六道苦果,好惡不同。《正法念》云:「畫人分佈五彩,圖一切形,端正丑陋,不可稱計。」原其根本,從畫手出,六道差別,非自在等作,悉從一念無明心出。無明與上品惡行業合,即起地獄因緣,如畫出黑色。無明與中品惡行業合,起畜生道因緣,如畫出赤色。無明與下品惡行合,起鬼道因緣,如畫青色。無明與下品善行合,即起修羅因緣,如畫黃色。無明與中品善行合,即起人因緣,如畫白色。無明與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緣,如畫上上白色。當知無明與諸行合故,即有六道,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等,隨上中下,差別不同。人天諸趣,苦樂萬品,以生歸死,死已還生,三世盤迴,車輪旋火。故《經》言:「有河洄澓沒眾生,無明所盲不能出。」經又稱為十二牽連更相拘帶,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園。此十二因緣,新新生滅,念念不住,故名生滅十二因緣也。

料簡者,《纓珞》第四云:「無明緣行,生十二,乃至生緣老死,亦生十二,是則一百二十因緣。初是癡,乃至老死亦是癡。不覺故癡,初亦不覺,至老死亦不覺;癡故生,癡故死。若能覺因緣,因緣即不行,癡不行故,則將來生死盡,名為黠,黠即隨道。」又十二緣起、十二緣生,為同為異?此同是一切有為法,故無異。亦有差別,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則二緣起,五緣生,三緣起,二緣生。又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又四句:緣起非緣生,未來二支法是也。緣生非緣起,過去二支,現在阿羅漢最後死陰是也。緣起緣生者,除過去、現在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非緣起非緣生者,無為法是也。《法身經》說:「諸無明決定生行,不相離、常相隨逐,是名緣起,非緣生。若無明不決定生行,或時相離不相隨,是名緣生,非緣起。乃至老死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因是緣起、從因生法是緣生;和合是緣起,從和合生是緣生。」十二因緣支,二是過去則止常,二是未來則止斷,現在則顯中道。推現三因,則說未來二果;推現在五果,則說過去二因。三世皆有十二支,為推因果,故作如是說。

十二時者,「無明」是過去諸結時。「行」是過去諸行時。「識」者,相續心及眷屬時。「名、色」者,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六入未具。一、歌邏羅,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羅奢訶。如是等時,名「名色」。「六入」,已生四種色根,具足六入。此諸根未能為觸作所依,是時名「六入」。此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未別苦、樂,不能避危害,捉火觸毒,把刃不淨,是時名「觸」。能分別苦、樂,避危害等,能生貪愛,不起淫欲,於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具上三受,是時名「愛」。以貪境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追求之時,起身、口、意,是時名「有」。如現在識在於未來,是時名「生」。如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於未來,是時名「老死」。

一剎那十二緣者,若以貪心殺生,彼相應愚是「無明」。相應思是「行」。相應心是「識」。起有作業,必有「名色」。起有作業,必有「六入」。彼相應觸是「觸」。彼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彼相應纏是「取」。彼身口作業是「有」。如此諸法生是「生」。此諸法變是「老」。此諸法壞是「死」。

問:

何不說病為支?

答:

一切時、一切處盡有者,立支。自有人從生無病,如薄拘羅,生來不識頭痛,況餘病!是故不立。

問:

憂悲是支不?

答:

非也,以終顯始耳,如老死必憂悲。

問:

無明有因不?老死有果不?若有,應是支。若無,則墮無因無果法。

答:

有而非支。無明有因,謂不正思惟;老死有果,謂憂悲。又無明有因,謂老死;老死有果,謂無明。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此四若在未來,名老死。如說受緣愛,當知說老死緣無明也。猶如車輪,更互相因也。

欲界胎生者,具十二支。色界者十一,無名色也。無色界有十,除名色、六入。又言具有。色界初生,諸根未勐利時,是名「名色」。無色界雖無色而有名,當知悉具十二支也。

問:

無明、行與取、有何異?

答:

過、現、新故,已與果、未與果等異。

二、思議不生不滅十二者,此以巧破拙。《中論》云:「為利根弟子說十二不生不滅。」癡如虛空,乃至老死如虛空:無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金光明》云:「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如幻師在四衢道,幻作種種象、馬、纓珞、人物等,癡謂真實、智知非真。無明幻出六道依正,當知本自不有,無明所為。如知藤本非蛇,則怖心不生,不生故不滅。是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相也。

三、不思議生滅因緣者,破小明大,為利鈍兩緣說界外法也。《華嚴》云:「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畫師,即無明心也。一切世間,即是十法界假實國土等也。諸論明心出一切法不同,或言:阿黎耶是真識,出一切法。或言:阿黎耶是無沒識,無記無明出一切法。若定執性實,墮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過。尚不成界內思議因緣,豈得成界外不思議因緣?惑既非不思議境,翻惑之解,豈得成不思議智?破此,如《止觀》中說。今明無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無因,四句皆不可思議。若有四悉檀因緣,亦可得說:如四句求夢不可得,而說夢中見一切事;四句求無明不可得,而從無明出界內外一切法。

出界內十二因緣,如前說。

出界外十二因緣者,如《寶性論》云:「羅漢、支佛空智,於如來身本所不見。」二乘雖有無常等四對治,依如來法身,復是顛倒,顛倒故即是無明。住無漏界中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緣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緣也。相者,無明共行為因也。生者,謂無明住地,共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也。壞者,三種意生身,緣不可思議變易死也。還如界內十二因緣,從無明至老死也。緣者,即無明支也。相者,行支也。生者,即名色等五支也。愛、取、有三支,例前可知也。壞即生死支也。此十二支,數同界內,義意大異。彼論云:「三種意生身,未得離無明垢,未得究竟無為淨;無明、細戲論未永滅,未得究竟無為我;無明、細戲論集,因無漏業生意陰未永滅,未得無為樂;煩惱染、業染、生染未究竟滅,未證甘露究竟常。」以「緣」煩惱道故,不得大淨;以「相」業道故,不得八自在我;以「生」苦道故,不得大樂;以「壞」老死故,不得不變易常者,由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也。是為界外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相(云云)。

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者,為利根人即事顯理也。《大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者,無明、愛、取既是煩惱,煩惱道即是菩提。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淨,了因佛性也。行、有是業道,即是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無苦、無樂,是名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言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現在,若邊若中無非佛性、並是常樂我淨,無明不生亦復不滅。是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也。

二判麁妙者,因緣之境不當麁妙,取之淺深,致有差降耳。若從無明生諸行乃至老死,從三生二,從二生七,從七生三,更互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無常生滅。《中論》判此教鈍根法。《涅槃》稱慇勤半字。此經:「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故知此境則麁。若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境既如幻,智亦叵得。經言:「若有一法過於涅槃,我亦說如幻、如化。」《中論》明教利根。《涅槃》稱長者教。《毘伽羅論》、《大品》名為「如實巧度」,此經名小樹。斯境則巧。若無明是緣,從緣生相,從相有生,從生故壞。滅緣故淨,除相故我,盡生則樂,無壞故常。《中論》云:「因緣生法,亦名為假名。」《大品》稱「十二緣,獨菩薩法。」《涅槃》稱因滅無明,則得熾燃。此經則是大樹,而得增長。比前為妙,方後為麁。若言:無明三道即是三德,不須斷三德更求三德。《中論》云:「因緣所生法,亦名中道義。」《大品》說十二因緣,是為坐道場。《涅槃》云:「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此經:「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亦名最實事。豈非妙耶!前三是權,故為麁;後一是實,故為妙。用此麁妙歷五味教者,乳教具二種因緣,一麁一妙。酪教一麁。生蘇三麁一妙。熟蘇二麁一妙。《法華》但說一妙。是名待麁因緣,明妙因緣也。

三、開麁顯妙者,如經:「我法妙難思」,前三皆是佛法,豈有思議之麁異不思議之妙?無離文字說解脫義,秖體思議即不思議。譬如長者,引盆器米面給與窮子,成窮子物。若定天性,窮子非復客作人,盆器還家,安是他物?如來於不思議方便說麁,何得保麁異妙?今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即是開兩因緣,即論於妙。又《大經》云:「為諸聲聞開發慧眼」者,昔慧眼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今開慧眼,即見不空,不空即見佛性。故云:「慧眼見故,而不了了;佛以佛眼,見則了了。」此即決菩薩慧眼,開第三因緣,即絕待論於妙。

四、觀心者,觀一念無明即是明。《大經》云:「無明明者,即畢竟空。」空慧照無明,無明即淨。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既不為無明所染,即是煩惱道淨。煩惱淨故則無業,無業故無縛,無縛故是自在我。我既自在,不為業縛,誰受是名色、觸、受?無受則無苦。既無苦陰,誰復遷滅?即是常德。一念之心既具十二因緣,觀此因緣,恆作常、樂、我、淨之觀。其心念念住秘密藏中恆作此觀,名託聖胎。觀行純熟,胎分成就。若破無明,名出聖胎(云云)。

三、明四諦境,為四:一、明四諦。二、判麁妙。三、開麁顯妙。四、觀心。初又二:一、出他解,二、四番四諦。有師解《勝鬘》無邊聖諦,對二乘有餘,彰佛究竟。二乘是有作四聖諦,作者,有量四聖諦也。無作四聖諦者,無量四聖諦也。作、無作就行;量、無量就法。二乘觀諦,得法不盡,更有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盡,則有限量。經言:「因他知,知是有作行也。」因他知,非一切知,不知無量法也,故言有作、有量。無作、無量者,佛知無窮盡,更無所作,故名無作。自力知一切,知者無作行也。一切者,是無量法也。如此釋者,雖唱四名,但成二義,非今所用。

四種四諦者:一、生滅。二、無生滅。三、無量。四、無作。其義出《涅槃.聖行品》,約偏、圓、事、理分四種之殊。所言生滅者,迷真重故,從事受名。然苦、集是一法,分因、果成兩;道、滅亦然。《雜心》偈云:「諸行果性,是說苦諦。因性說集諦;一切有漏法究竟滅,說滅諦;一切無漏行,說道諦。」《大經》云:「陰入重簷,逼迫繫縛,是苦諦。見愛煩惱,能招來果,是集諦。戒、定、慧、無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諦。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遺教》云:「集真是因,更無別因。滅苦之道,即是真道。」此皆明生滅四聖諦相也。

次第者,從麁至細。苦相麁故先說,滅雖非真,因滅會真,滅相麁亦先說。又舉世苦果,令厭世集。滅能會出世果,令其欣道。作如此次第也。

聖者對破邪法,故言正聖也。諦者有三解(云云):謂自性不虛,故稱為諦。又見此四得不顛倒覺,故稱為諦。又能以此法顯示於他,故名為諦。《大經》:「凡夫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當知凡夫不見聖理,不得智,不能說,但苦無諦。聲聞具三義,故稱為諦。此釋與經合也。

無生者,迷真輕故,從理得名。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又,習應苦空,三亦如是。又,無生者,生名集、道。集、道即空。空故不生集、道。集、道不生則無苦、滅,即事而真,非滅後真。《大經》云:「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三亦如是。是故名為無生四聖諦。聖諦義,如前說。

無量者,迷中重故,從事得名。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大經》云:「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三亦如是。是名無量四聖諦。

無作者,迷中輕故,從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大經》云:「世諦即是第一義諦。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出世人知即第一義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

然《勝鬘》說無作四諦中,別取一滅諦,是佛所究竟,是常、是諦、是依,三是無常,非諦,非依。何者?三入有為相中,故無常。無常則虛妄,故非諦。無常則不安,故非依。滅諦離有為,故是常。非虛妄,故是諦。第一安隱,故是依。故名第一義諦,亦名不思議也。

達摩欝多罹難此義:然經說佛菩提道,三義故常。一、惑盡故常;二、不從煩惱生故常;三、解滿故常,如眾流歸海。那雲道諦無常?

答:《勝鬘》作此說者,前苦滅諦,非壞法滅。無始、無作等,過恆沙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說苦諦,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二乘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不見不知。今欲顯說,說一是常、是實、是依。有對治、除障、身顯,故明三非常、非實,一是常、是實耳。

今難:若爾,一諦顯,是無作諦,三諦未顯,非無作諦。一是了義,三非了義。當知《勝鬘》所說,說於次第,從淺至深,歷別未融,乃是無量四諦中之無作,非是發心畢竟二不別之無作。《涅槃》云:「有諦有實」,當知四種,皆稱諦、稱實、稱常也。

二、判麁妙者,大小乘論諦,不出此四。或教、行、證不融者為麁;教融,行、證未融,亦麁;俱融者則妙。若約五味者,乳教兩種,二乘並不聞,以大隔小,則一麁一妙。酪教一種,大乘所不用,以小隔大,根敗聾啞,是故為麁。生蘇教四種:一破三,二不入二。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三麁一妙。熟蘇教三種:一破二,一入一,一不入一。一雖入一,教不融,故二麁一妙。醍醐教,但一種四諦,唯妙無麁。是為待麁明妙(云云)。

三、開麁顯妙者,先敘諸經意。《大品》止明三種四諦。文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無生意也。「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無量意也。「色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不趣」,無作意也。《中論》偈亦有三意,後兩品明小乘觀法,即生滅意也。《無量義》明一中出無量,是從無作開出三種四諦也。《法華》明無量入一,是會三種四諦,歸無作一種四諦也。《涅槃.聖行》,追分別眾經,故具說四種四諦也。〈德王品〉追泯眾經,俱寂四種四諦。文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經釋初句云:「云何生生不可說?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說。」若依文,但舉生不生釋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而說?佛為利根人舉一而例諸。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說!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

問:

佛何故作偏釋耶?

答:

為利根故,亦是有因緣故,宜須如此。時眾如快馬見鞭影,不俟徹骨耳。如此追泯,何說而不寂耶!

或三種可說為麁,一可說為妙。或三不可說為麁,一不可說為妙。或四皆可說為麁,四皆不可說為妙。或四可說有麁有妙。或四不可說有麁有妙。或四可說皆非麁非妙。或四不可說皆非麁非妙。如是等種種,皆決了入妙,開權顯實。四皆不可說,是位高。四皆可說,是體廣。四亦可說亦不可說,是用長。四非可說非不可說,是非高非廣、非長非短、非一非異,同稱為妙也。

觀心可知,不復記也。

四、明二諦,又為四:一、略述諸意。二、明二諦。三、判麁妙。四、開麁顯妙。

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妙勝定經》云:「佛昔與文殊,共諍二諦,俱墮地獄。至迦葉佛時,共質所疑。」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

問:

釋迦值迦葉,即是二生菩薩,云何始解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

答:

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又,二生菩薩將隣補處,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通教見地已免惡道,亦無墮落。應是三藏菩薩,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此義無咎。爾前墮惡道,亦有其義。

問:

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雲「十地猶有虎、狼、師子等怖」耶?

答:

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然圓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餘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惱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則通,於事不去(云云)。

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果出二諦外,為中論師所覈: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無別理可照,不應出外;若出外而無別照者,藉何得出?進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梁世《成論》執世諦不同。或言世諦名、用、體皆有;或但名、用而無於體;或但有名而無體、用(云云)。陳世《中論》,破立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自立二諦義。或破他竟,約四假明二諦。古今異執,各引證據,自保一文,不信餘說。

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謂隨情、情智、智等。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如《毘婆沙》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際真尚爾,況復餘耶!如順盲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孰是。若二十三說及能破者,有經文證,皆判是隨情二諦意耳。無文證者,悉是邪謂,同彼外道,非二諦攝也。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經云:「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見色見空。又如入禪者出觀之時,身心虛豁,似輕雲靄空,已不同散心,何況悟真而不了俗。《毘曇》云:「小雲發障,大雲發障,無漏逾深,世智轉淨故。」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瞭世間相。」此是隨智二諦也。若解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說種種,於一一諦皆備三意也。

二、正明二諦者,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於義即足。但人心麁淺,不覺其深妙,更須開拓,則論七種二諦。一一二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二諦也。若用初番二諦破一切邪謂執著皆盡,如劫火燒,不留遺芥。況鋪後諸諦,逈出文外,非復世情圖度。所言七種二諦者,一者、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二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三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四者、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

實有二諦者,陰、入、界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故名為俗。方便修道,滅此俗已,乃得會真。《大品》云:「空色、色空」,以滅俗故謂為「空色」;不滅色故謂為「色空」。病中無藥,文字中無菩提,皆是此意。是為實有二諦相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推之可知。

幻有空二諦者,斥前意也。何者?實有時無真,滅有時無俗,二諦義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大品》云:「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空色相即,二諦義成。是名幻有無二諦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云云)。隨智小當分別。何者?實有隨智照真,與此不異,隨智照俗不同。何者?通人入觀巧,復局照俗亦巧。如百川會海,其味不別;復局還源,江河則異。俗是事法,照異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秖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應如是(云云)。

幻有空、不空二諦者。俗不異前,真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真,即成三種二諦。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是遣著。何者?行人緣無漏生著,如緣滅生使;破其著心,還入無漏。此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又、人聞非有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虛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又是一番二諦也。《大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謂著此空,破著空故,故言不空;空著若破,但是見空,不見不空也。利人謂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還約空、不空,即有三種二諦也。

復次,約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顯三種異者:初、人聞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謂諸法不離空,周行十方界還是瓶處如。又、人聞趣知此中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又、人聞一切趣即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也。是故說此一俗隨三真轉:或對單真,或對複真,或對不思議真。無量形勢,婉轉赴機,出沒利物,一一皆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若隨智證,俗隨智轉。智證偏真,即成通二諦:智證不空真,即成別入通二諦:智證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圓入通二諦。三人入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云云)。何故?三人同聞二諦而取解各異者,此是不共般若與二乘共說,則淺深之殊耳。《大品》云:「有菩薩初發心與薩婆若相應;有菩薩初發心如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為如佛。」即此意也。

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者: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瘂、如聾。《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即此意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云云)。

圓入別二諦者,俗與別同,真諦則異。別人謂: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趣不空」也。約此,亦有隨情等(云云)。

圓教二諦者,直說不思議二諦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約此,亦有隨情智等(云云)。身子云:「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即其義焉。

問:

真俗應相對,云何不同耶?

答:

此應四句:俗異真同;真異俗同;真俗異相對;真俗同相對。三藏與通,真同而俗異;二入通,真異而俗同;別,真、俗皆異而相對;圓入別,俗同真異;圓,真、俗不異而相對,不同而同。若不相入,當分真、俗,即相對(云云)。

七種二諦廣說如前。略說者,界內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種二諦也。別接通,五也。圓接通,六也。圓接別,七也。

問:

何不接三藏?

答:

三藏是界內不相即,小乘取證,根敗之士,故不論接。餘六是摩訶衍門,若欲前進,亦可得去,是故被接。

問:

若不接亦不會?

答:

接義非會義,未會之前,不論被接。

三、判麁妙者,實有二諦,半字法門,引鈍根人,蠲除戲論之糞;二諦義不成,此法為麁。如幻二諦,滿字法門,為教利根,諸法實相,三人共得,比前為妙;同見但空,方後則麁。以別入通,能見不空,是則為妙;教譚理不融,是故為麁。以圓入通為妙,妙不異後;帶通方便,是故為麁。別二諦不帶通方便,是故為妙;教譚理不融,是故為麁。圓入別理融為妙;帶別方便為麁。唯圓二諦,正直無上道,是故為妙。

次約隨情智判麁妙者,且約三藏,初聞隨情二諦,執實語為虛語,起語見故,生死浩然,無佛法氣分。若能勤修念處,發四善根,是時隨情二諦皆名為俗;發得無漏,所照二諦皆名為真。從四果人,以無漏智所照真、俗,皆名隨智二諦。

隨情則麁,隨智則妙,譬如轉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體信,入出無難。即得隨情、情智、智等,說通、別入通,圓入通,令其恥小慕大,自悲敗種,渴仰上乘。是時,如轉酪為生蘇。心漸通泰,即為隨情、情智、智等,說別、圓入別,明不共般若,命領家業,金銀珍寶,出入取與,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轉生蘇為熟蘇。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寶,即隨情、情智、智等,說圓二諦,如轉熟蘇為醍醐。是則六種二諦調熟眾生,雖成四味,是故為麁;醍醐一味,是則為妙。

又、束判麁妙:前二教雖有隨智等,一向是隨情,說他意語故,故名為麁。別入通去,雖有隨情等,一向束為情智,說自、他意語故,亦麁亦妙。圓二諦雖有隨情等,一向是隨智說,佛自意語故,故稱為妙。

問:

前二二諦,一向是隨情,應非見諦,亦不得道?

答:

不得中道,故稱隨情。諸佛如來不空說法,雖非中道第一義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槩判之,皆屬隨情為麁耳。

若以七種二諦歷五味教者:乳教有別、圓入別、圓,三種二諦,二麁一妙。酪教但實有二諦,純麁。生蘇具七種二諦,六麁一妙。熟蘇六種,五麁一妙。法華但有一圓二諦,無六方便,唯妙不麁。題標為妙,意在於此,是為相待判麁妙也。

四、開麁顯妙者,三世如來本令眾生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法華論》云:「蓮華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清淨智慧」者,必非坐華葉也。乃是諸菩薩聞說一圓道,證一圓果,處華王界,同舍那佛坐蓮華台耳。佛意如此。始見我身,初聞一實,已入華台。為未入者,從頓開漸,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說諸二諦,或單、或複、或不可思議,種種不同,皆為華台而作方便。但如來常寂,而化周法界,實不分別,先謀後動,施此汲引慈善根力,令諸眾生從此得入。

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華弄引。」今言不爾。且近說寂滅道場已來,悉為法華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現佛,悉為頓開漸。文殊引先佛,亦為頓開漸。如此弄引,猶恨其近。從大通智勝已來,而為眾生作法華方便,當知不止近在寂場。又此猶近,從本成佛已來,而為眾生作華台方便。又復猶近,從本行菩薩道時,而為眾生作華台方便。文云:「我本立誓願,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當知,弄引豈止今耶!本來所化入華台者,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間亦如是。若從《華嚴》、《方等》、《般若》等經,或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等入華台者,與本入者無異,復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四味調熟,皆於此經得入華台。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決麁令妙,悉入華台。

三藏保果,難破已破,難開已開,況易破易開,悉隨情仍本,當門顯實,即入華台。文云:「七寶大車,其數無量,各賜諸子。」(云云)此即開權顯實,諸麁皆妙,絕待妙也。

若如上說,《法華》總括眾經,而事極於此,佛出世之本意,諸教法之指歸。人不見此理,謂是因緣事相,輕慢不止,舌爛口中。若得其旨,深見七種,二十一種無量教門,意氣博遠,更相間入,繡澹精微,橫周豎窮,悉歸會《法華》。二萬燈明、迦葉等古佛設教,妙極於此。有經云:「彌勒當來,亦妙極於此。釋迦仰同三世,亦妙極於此。」《涅槃》贖命重寶,重抵掌耳。觀此妙旨,宏壯包籠,尋者須曠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虛也。

《攝大乘》明十勝相義,咸謂深極,使《地論》翻宗。今試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且用理妙,比依止勝相,明不思議因緣四句破執,豈留黎耶、庵摩羅為依止耶?四悉檀施設,不止立無明他生一句,彼直是一道明義,不見開合眾經頓漸為物,約教、約行,隨情、隨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終。因緣一境,已廣於依止。更用四四諦、七二諦、五三諦、一諦等比者,彼無準擬。跡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經所無,何況彼論?又觀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貧人,數果頭寶。當知十妙法門,鱗沓重積,可勝言哉!天竺《大論》尚非其類,真丹人師何勞及語?此非誇耀法相然耳。思自見之,無俟辭費也。

五明三諦者,眾經備有其義,而名出《纓珞》,《仁王》謂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今經亦有其義,〈壽量〉云:「非如非異」即中道。如即真,異即俗。

問:

若此經無四種因緣等名,那用其義?答:

五住、二死,名出《勝鬘》,《涅槃》不應用其義。若不用五住,則不破無明。若不用二死,則非常住。又,三佛名出《楞伽》,餘經應無三佛義。眾經皆是佛說,名乃不同,義不可壅(云云)。

今明三諦為三:一、明三諦。二、判麁妙。三、開麁顯妙。卻前兩種二諦,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種二諦,得論中道,即有五種三諦。約別入通,點非有漏非無漏,三諦義成:有漏是「俗」;無漏是「真」;非有漏非無漏是「中」。當教論中,但異空而已;中無功用,不備諸法。圓入通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與前中異也。別三諦者,開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云云)。圓入別三諦者,二諦不異前,點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諦圓融,一三、三一,如《止觀》中說(云云)。

二判麁妙者,別、圓入通,帶通方便,故為麁;別不帶通為妙。圓入別帶別方便為麁;圓不帶方便,最妙。

約五味教者,乳教說三種三諦,二麁一妙。酪教但麁無妙。生蘇、熟蘇,皆具五種三諦,四麁一妙。此經唯一種三諦,即相待妙也。

三、開麁顯妙,決前諸麁入一妙,三諦無所可待,是為絕待妙也。

六、明一諦者,《大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如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轉二為麁,不轉為妙。三藏全是轉二,同彼醉人。諸大乘經帶轉二、說不轉一。今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不轉一實,是故為妙。《地持》明地相明義,說相似法。地實明義,說真實法。又教門方便即教道明義,說所證法即證道明義。今借用之。「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地實義。「道場所得法」,即是證道明義,是故妙也。執著此實,實語是虛語,生語見故,故名為麁。融通無著是故言妙。開麁顯妙可解(云云)。

諸諦不可說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那得諸諦紛紜相礙?一諦尚無,諸諦安有?一一皆不可說,可說為麁,不可說為妙。不可說亦不可說是妙,是妙亦妙,言語道斷故。若通作不可說者,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前不可說為麁,不生不生不可說為妙。若麁異妙,相待不融;麁妙不二,即絕待妙也(云云)。

約五味教者,乳教一麁無諦,一妙無諦。酪教一麁無諦。生蘇三麁無諦,一妙無諦。熟蘇二麁無諦,一妙無諦。此經但一妙無諦。開麁如前(云云)。

何故大小通論無諦?答:

《釋論》云:「不破聖人心中所得涅槃,為未得者執涅槃生戲論,如緣無生使,故破。」言無諦也。

問:

若爾,小乘得與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與不得亦俱應破。

答:

不例。小乘猶有別惑可除、別理可顯故,雖得須破;中道不爾,得云何破?

問:

若爾,中道唯應有一實諦,不應言無諦也?

答:

為未得者執中生惑,故須無諦。實得者有,戲論者無(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二下

 

上篇:妙法蓮華經玄義

下篇:法華玄義釋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法華經玄讚

妙法蓮華經玄讚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蓋聞至覺...

阿彌陀經疏

刻彌陀經義疏序 孤山圓師撰《彌陀經義疏》,後又鈔之...

觀音義疏記

觀音義疏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釋疏二。初釋題目...

三彌勒經疏

三彌勒經疏 興撰 彌勒上生經料簡記 將釋此經。略以五...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佛說決定義經

佛說決定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

西方合論

重刻西方合論序 儒以三綱五常,奠乾坤而正人類;至於...

佛說七佛經

佛說七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

佛說婦人遇辜經

佛說婦人遇辜經 乞伏秦沙門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佛說闢除賊害咒經

佛說闢除賊害咒經...

外道問聖大乘無我義經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後出阿彌陀佛偈

惟念法比丘,  乃從世饒王, 發願喻諸佛,  誓二...

【佛教詞典】隨宜

即隨順眾生根器之所宜。又順應人、時、處所宣說之法,...

【佛教詞典】圈繢

禪林用語。又作卷繢、棬[衤*貴]、綣繢、圈圚。原指圈套...

如何將念佛法門滲透到睡眠裡

臥時念佛莫開聲,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半...

如來有無量三昧,可這與我們何干

阿難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後來佛問阿難:當初你為何出家...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煩惱

修行本來就要有隨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熱酷暑的環境,要...

你要常常這樣想,我相就沒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來的,思惟修就是觀,你這樣做就是觀自...

聖嚴法師:沒有一樣是靠得住的

有個女士以為結婚後人生從此有了依靠,結果先生卻遺棄...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鹽在生活中的妙用

雖然食鹽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放個幾年不成問題,但是...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佈施的好時機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

十大菩薩名號隱含的義理

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表智,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

母親留給兒子的證明

有一個台灣的企業家,他是通過中國佛學院來找我。他有...

大象的故事

古時印度,有一隻大象,年輕時非常強壯,打起仗來,神...

善人則親近,惡人則遠避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

【視頻】《地藏經》印能法師木魚版72分鐘

《地藏經》印能法師木魚版72分鐘

【視頻】心經(妙蓮華唱片)

心經(妙蓮華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