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對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於向諸佛起恶心

2011/09/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時,提婆達多懷有恶心,欲害佛陀,自立為佛。於是,提婆達多教唆阿闍世王殺害自己的父親,自立為王,並且幫他一同殺害佛陀,如此新佛、新王共統天下,才是痛快之事。阿闍世王聽信其言,便殺害父親,自立為王。

人民知道這件事之後,非常憤恨,對於出家比丘心生厭惡,致使比丘入城乞食皆空缽而回。比丘們回到山中稟白世尊,因為提婆達多的惡行,讓人們對出家沙門咸起恶心。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若有眾生對身著袈裟之沙門起恶心,便等同於向過去、現在及未來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起恶心;因向三世諸賢聖起恶心故,便獲無量罪業果報,因為袈裟是三世賢聖的標誌。若有眾生剃除鬚髮,著此袈裟,出家修行,此人不久當得解脫一切諸苦,獲無漏智慧,能救拔一切眾生出離苦海。若有眾生能對身著袈裟之沙門,生起無比的信心與恭敬,則能獲得無量功德福報。’佛陀亦舉自身為例,表示過去在因地修行時,也是因為對身著袈裟之人深生敬信,最後終得成佛。佛陀於是向阿難尊者及與會大眾敘述過去因緣。

過去無量阿僧只劫前,閻浮提有一大國王名為提毗,總領八萬四千諸小國王。當時並無佛法在世間流傳,只有辟支佛在山林中坐禪行道,飛行變化,度化眾生,林間野獸皆來親近。有一獅子名叫迦羅毗,全身金色,光明晃耀,只吃草及果子,不會傷害其他眾生。當時有一獵人,剃除鬚髮,身著袈裟,並將弓箭藏於衣內,到處尋覓獵物。當他發現迦羅毗時非常開心,因其毛皮可為自己帶來一大筆財富,於是他趁著迦羅毗熟睡之際,以毒箭射之。迦羅毗驚醒後,本欲殺害獵人,但見其身著袈裟,便自思惟:‘此人不久當得解脫,遠離種種苦患,因為袈裟是三世賢聖的標誌,我若加害於他,如同以恶心加害三世諸賢聖人。’如此思惟,害意便息,自知不久當離世間,便說偈言:‘耶羅羅,婆奢沙,娑呵。’迦羅毗說此偈時,大地震動,萬里無雲的晴天瞬間下起大雨,諸天即以天眼觀察世間,見獵人殺害菩薩獅子,便於虛空雨諸天花,供養迦羅毗的尸體。

獵人將獅子的皮毛獻給國王,並要求賞金,國王見此金色毛皮便自思惟:‘經書上說,若有畜獸身為金色相,必是菩薩化身,如果現在獎賞此人,便如同與他共同殺害菩薩。’此時獵人不斷哀求,國王因而憐憫,給予少許錢財,並問獵人:‘獅子死時有何瑞相?’於是獵人告訴國王當時所見到的瑞相及獅子所說的偈子。國王聽完之後悲喜交集,信心堅定,便召集大臣及有才德、有智慧的人,為其解說偈子的涵義,但無人能解。

當時山林中有一仙人,名叫奢摩,智慧通達,國王便請他來解說偈子的意思。仙人表示:‘耶羅羅是指剃除鬚髮而著袈裟者,能於生死中速得解脫。婆奢沙是指剃除鬚髮而著袈裟者,皆是賢聖之相,能速趨涅槃。娑呵是指剃除鬚髮而著袈裟者當為一切諸天世人所共敬仰。’國王聽完非常歡喜,便召集八萬四千小王同來集會,以七寶高車展示獅子皮,令所有人皆當恭敬,以燒香散花供養;此外,更打造一座金棺,存放獅子皮,並起塔供養。人民因發此善心,壽終之後皆得生天。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及四眾弟子:‘獅子迦羅毗因向著袈裟之人起一念善心,十億萬劫作轉輪聖王;又由於能供給一切眾生所需,廣植福田,而得成佛。其實,迦羅毗就是我的前身;國王提毗因為供養獅子皮的緣故,十萬億劫生於天上人中,尊貴第一,修諸善法,是彌勒菩薩的前身。而當時的仙人即是舍利弗尊者,獵人即是今日的提婆達多。’

所有人聽完後,心中非常歡喜,並向佛陀至誠懺悔。於是,佛陀慈悲為大眾開示四諦妙法,聽聞者亦隨過去因緣皆獲妙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十三》

省思

僧寶捨家修行,披如來衣,於出世法中精進不懈,並且引導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當以虔誠恭敬之心護持。《六祖壇經》云:‘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一念恭敬心,獲福無量,造作種種惡,終將回歸自身,故應慎護自心,莫造諸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結夏安居的意義與供養安居僧的功德

何為結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長達三個月,佛陀乃...

叢林中出坡的意義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開啟中國禪宗僧團制度的恢弘氣...

因夢出家--夢參長老的傳奇故事

觀夢自在,你相信夢嗎?你會按照夢中的意境真實去做嗎...

燙香疤

每當在電影、電視劇目中出現和尚的形象時,總見那頭頂...

貪執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佛陀在舍衛國傳法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心智昏鈍不明,完...

切莫隨便呵毀僧伽

僧眾這麼多,當然龍蛇混雜,有聖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從此我步入了佛門

我到清修院的時候,正是一個早晨。到了門口一叩門,裡...

飄去的是雲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師的故事

1981年,24歲的如瑞削髮為尼,繼承通願老法師的遺願。...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平常心是道

從心禪師在年輕時曾經到河南參見南泉禪師。當時南泉禪...

人怎樣才能夠清除自己的慾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無倒亂第一的離婆多尊者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這個星宿就叫離婆多。他的這個...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

把心靈的力量與彌陀的大悲願力結合

淨土宗的修學特色,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一般的聖道...

廣化老和尚《人為什麼應該素食》

前言 從前一提到素食,就會聯想到佛教,由於多數人的...

觀苦空無常而修淨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或一歲二...

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

孩子學習差怎麼辦

問: 我們家孩子10歲了,上2年級,現在在學校簡單的加...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自心取自心」,第一個自心是六根的明瞭性叫自心。去...

佛不教比丘對在家人展現神通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摩揭陀國游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

修淨土法門勿廢金剛經

勿廢金剛經。 就是《金剛經》的誦持不可廢止,意思是,...

論人當取其長,做事先審其害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一棵芒果樹

對於一位以覺醒修行的人來說,並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

大安法師:修苦行和往生沒有直接關係

修苦行和往生沒有直接關係,但有間接關係,這是因為往...

【佛教詞典】極微常住不得成立

【極微常住不得成立】 p1199 顯揚十四卷二十頁云:復次...

【佛教詞典】四種所緣得時

【四種所緣得時】 p0453 瑜伽七十七卷十七頁云:彼於先...

【視頻】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5-淨願門》

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5-淨願門》

【視頻】天因法師《梵網菩薩戒略說》

天因法師《梵網菩薩戒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