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定聖行者,略為三: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上上禪。世禪復二:一、根本味禪:隱沒、有垢、無記。二、根本淨禪:不隱沒、無垢、有記。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悉在禪中。」若能深觀根本,出生勝妙上定,故稱根本也。隱沒者,闇證無觀慧也。有垢者,地地生愛味也。無記者,境界不分明也。此有三品:謂禪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門禪也。

初修方便,當善簡風喘,明識正息,安徐記數,莫令增減。若數微細,善解轉緣,調停得所,當證前方便法。或麁、細住,皆有持身法起,進得欲界定,或未到定。八觸發動,五支成就,是發初禪。《大論》云:「已得離淫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池則樂」(云云)。若欲進上離下者,凡夫依六行觀,佛弟子多修八聖種。

行者於初禪覺、觀支中,厭離覺、觀,以初禪為苦。麁、障二法動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麁;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妙、出。總而言之,一、知過不受著,二、訶責,三、析破,得離初禪,是修二禪相。善巧攀厭,則內外皎然,與喜俱發,四支成就。故《論》云:「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內心清淨故,定生得喜樂」(云云)。二禪中,既離覺、觀,不得作方便。出定時,修習厭下進上,亦有六行,如棄初禪方法(云云)。爾時,泯然不依內外,與樂俱發,五支成就。故《論》云:「由愛故有苦,失喜則生憂,離苦樂身安,捨念及方便」(云云)。欲厭下進上,亦有六行,如前(云云)。善修故,心豁開明,出入息斷,與捨俱發,空明寂靜,四支成就。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云云)。

行人既內證四禪,欲外修福德,應學四等。此有通修、別修。通修者,《大論》云:「是慈在色界四禪中間得修。」此語則通。別修者,初禪有覺觀分別,修悲則易;喜支修喜易;樂支修慈易;一心支修捨易。復次,初禪修悲易:二禪修喜易:三禪修慈易:四禪修捨易。此則修四無量定之處所也。復次,修時緣前人離苦得樂,歡喜平等之相而入定。發時,內得喜樂平等之法,外見前人離苦得樂;或內得外不見、或外見內不得,分別邪正(云云)。

行人欲出色籠,修四空定。滅色存心,心心相依,故名四空。方便者,須訶色是苦本,飢渴寒熱,色為苦聚;讚空為淨妙,離諸逼迫,過一切色,與空定相應,不苦不樂,倍更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心無分散。復次,得空定故,出過色界,故名過一切色相;空法持心,種種諸色不得起,故名滅有對相;已得空定,決定能捨色法,不憶戀故,名不念種種色相(云云)。訶下攀上,皆有方便,委在《禪門》(云云)。根本味禪竟。

根本淨禪,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相違。此又三品,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等也。

涅槃是妙,此六能通,故言六妙門。此三法為三根性,慧性多,為說六妙門,此一一門,於欲界中即能發無漏。若定性多,為說十六特勝。故下地不發無漏,上地禪滿乃能得悟。定慧性等,為說通明。通明觀慧深細,從下至上皆能發無漏。此是隨機之說,若作對治則復別途(云云)。若廣明修習,則攝一切諸禪。今但次第相生,一轍豎意。修此六門,修、證合論,則有十二法。佛言:「游止三四,出生十二。」即此修數、證數,乃至修淨、證淨。

修數者,行人初調和氣息,不澁、不滑,安詳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與數相應者,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自住數,息微心細,是名證數。若患數麁,當放數修隨,乃至淨亦各如是。然觀有三義:一、慧觀觀真。二、得解觀即假想觀。三、實觀。此中初用實觀,後用慧觀。

修實觀者,於定心中,以心眼諦觀此身,細微入出息相,如空中風;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內外不淨,甚可厭惡。復觀定中喜、樂等受,悉有破壞之相,是苦非樂。又觀定中,心識無常,剎那不住,無可著處。復觀定中善、惡等法,悉屬因緣,皆無自性。如是觀時,能破四倒;不得人我,定何所依?是名修觀。如是修時,覺息出入,遍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身內三十六物,及諸蟲戶,內外不淨;眾苦逼迫;剎那變易;一切諸法,悉見無自性。心生悲喜,無所依倚。得四念處,破四顛倒。是名與觀相應,不能具記(云云)。佛坐樹下,內思安般,一數二隨等,正是此禪。十六特勝者,釋名(云云)。此從因緣得名。

修相者,知息入知息出者,此代數息,調息綿細,一心隨息,入時知從鼻至臍,出時知從臍至鼻,隨照不亂。知風、喘、氣為麁;知息為細。入麁即調令細,如守門人,知入知出,惡遮好進。澁滑、輕重、冷煖、久近、難易皆知。知息為命所依,一息不還即便命盡。覺息與命危脆無常,不生愛慢。知息非我,即不生見。若知息長短,對欲界定;知息遍身,對未到地。除諸身行,對初禪覺觀支;受喜對喜支;受樂對樂支;受諸心行對一心支。心作喜,即喜俱禪;心作攝,即二禪一心支。心作解脫,即三禪樂。觀無常,即四禪不動。觀出散,即空處。觀離欲,即識處。觀滅,即對無所有處。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觀棄捨時,即便獲得三乘涅槃。若橫論觀慧,即對四念處(云云)。

通明禪者,行者觀息、色、心三事無分別。諦觀出入息,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所經,去無履涉,如空中風,性無所有。息本依身,身本不有。先世妄想,招今四大,圍於虛空,假名為身:頭等六分,三十六物、四微一一非身。觀身由心,心由緣起,生滅迅速,不見住處相貌。但有名字,名字亦空。如是觀息、色、心,不得三性別異。既不得三事,即不得一切法,此是修相。

證者,內證真諦,空如觀解。次第通達此身色息分明,亦知世間天文地理與身相應,能具三界禪定,能知非想有細煩惱,破惑發真得三乘涅槃。悉在《禪門》。世間禪竟。

二、明出世間禪者,即有四種,謂觀、練、熏、修。觀者,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通稱觀禪。

行人為破淫火,必須增想純熟。隨所觀時,與定相應。想定持心,心無分散,能除世間貪愛,破六種欲:有人著赤、白、黃、黑等色、或著相貌端嚴、或著威儀姿態、或著語言嬌媚、或著細滑肌體、或著可意之人。此六欲淵,沉沒行者。

能修九想,除此六賊:死想破威儀、言語兩欲。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血塗想、青瘀想、膿爛想,破色慾。骨想、燒想,破細滑欲。九想通除所著人欲。又,噉想、散想,除著意人。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癡,九十八使山動。雖是不淨初門,能成大事。如海中尸,依之得度(云云)。

八背捨名(云云)。背淨潔五欲,捨離著心,故名背捨。修者,行人持戒清淨,發大誓願,欲成大事,端身正心,諦觀足大指,想如大豆,黑脹[爾*皮]起。此想成時,更進如狸豆大;更如一指大;更如雞卵大。次二指,三、四、五指。次觀趺底,踵、踝、[跳-兆+專]、膝、髀、臗,悉見膖脹。次觀右腳,亦如是。復當想大小便道、腰、嵴、腹、背、胸、脇,悉見腫脹。又觀右胛、臂、肘、腕、掌、五指,又頭、頷等。從足至頭,從頭至足,循身觀察,唯見腫脹,心生厭惡。復當觀壞、膿爛。大小便道,蟲膿流出,臭劇死狗。己身既爾,觀所愛人,亦復如是。內破見我,外破貪愛,久住觀察,除世貪愛。

次除卻皮肉,諦觀白骨。見骨色相異,謂青、黃、白、鴿,如是骨相亦復無我。得此觀時,名欲界定。

次觀骨青時,見此大地東西南北悉皆青相;黃、白、鴿色,亦復如是。此是未到之相。又觀骨人眉間出光,光中見佛,是初背捨成相。如是次第,乃至八背捨發相,具如《禪門》(云云)。

八勝處者,初兩勝處位在初禪;三、四兩勝處位在二禪;後四勝處位在四禪。三禪樂多心鈍,故不立也。前背捨,緣中多少不得自在,是故勝處更深細觀察少多好丑,悉使勝知勝見,如快馬能破陣,亦能自制其馬(云云)。

十一切處者,以八色兩心,更相澹入,廣普遍滿,轉變無礙,具如《禪門》(云云)。

練禪者,即九次第定也。上來雖得八禪,入則有間。今欲純熟,令從初淺極至後深,次第而入,中間無有垢滓間穢,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無漏練於有漏,除諸間穬,故名練禪。亦是均調諸禪,令定、慧齊平無間也。《阿毘曇》明熏練,但言以無漏熏四禪。今以無漏通練八地,即是次第入無間三昧也。熏禪者,即師子奮迅三昧也。前是次第無間入,今亦是次第無間入,亦能次第無間出,除麁間及法愛味塵;猶如師子,能卻能進,奮諸塵土。行者入出此法,能遍熏諸禪悉令通利、轉變自在,如熏皮熟隨意作物。

修禪者,超越三昧也。近遠超入,近遠超出,近遠超住,是禪功德最深,故名頂禪。於諸法門,自在出入(云云)。

又,九次第定善入八背捨;奮迅善出八背捨;超越善住八背捨。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意也。譬如畫師,五彩相澹,出無量色;如世間果,但以四大,出一切五陰。定法亦爾,但以觀、練、熏、修,出生一切神通變化,無種不備。《大經》云:「菩薩住禪得堪忍地。」地能持、能生。一一禪中,皆有慈悲、誓願、道品、六度諸行,無不具足。何者?若於戒、定中明觀慧,即共念處;單論觀,是性念處;通取戒、定等境、智、文字等,是緣念處。又不淨觀破淨顛倒,是身念處;觀諸禪中,心受苦樂,三世內外,受不可得,破樂顛倒,是受念處;觀諸禪心,以有心故,造作善惡,無心則無作者,破我顛倒,是法念處;觀心生滅,前後際斷,破常顛倒,是心念處。

復次,八背捨觀四念處、九次第定練四念處、奮迅熏四念處、超越修四念處。二乘為自滅度,修此五禪,成四枯念處,不名堪忍地。菩薩為化眾生,深觀念處,慈悲誓願,荷負眾生,成四榮念處,是摩訶衍,名堪忍地也。

問:

無色無身,云何具四念處?答:

《毘曇》云:「無色有道共戒。戒是無作色,以無漏緣通故,此戒色隨無漏至無色也。」成論人云:「色是無教法,不至無色。」《舍利弗毘曇》云:「無色有色。」當知小乘明義,即有兩意。《大經》云:「無色界色,非諸聲聞所知。」若爾,四念處通無色,亦復何妨?

問:

諸禪中,但得明念處,尚無正勤,云何具道品?答:

約位為言,念處無後品;修行為義,念處具道品也。《大論》云:「初修善有漏五陰,於有為法中得正憶念,即念處智慧也。四種精進,即是正勤。定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為根。根增長,名為力。分別道用,名為七覺。安穩道中行,名八正道。」初善有漏中已能具此,何須見道方有八正?若念處既具三十七品者,煖、頂等例然。觀禪既爾,練、熏、修等亦然。

然菩薩於一一禪中,隨所入法門,慈悲眾生,如父母得食,不忘其子。愍傷癡闇,不從內自求樂,從他外求,耽荒五欲,求苦得怖失憂,諸欲無樂,為此起悲。夫欲患如是,何能去之?得禪定樂,則不為所欺,是故起慈。有四弘誓也。

又諸禪中修六度者,眾生縛著世間,生活業務不能暫捨。菩薩棄之,一心入禪,是名檀。若不持戒,禪定不發;又入禪時,雜念不起,任運無惡是尸。拘檢身口,捍勞忍苦,制外塵不著,抑內入不起,是為忍。初中後夜,繫念相續,行住坐臥,心常在定,間念不生是名精進。一心在定,不亂不味,名為定。若一心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深識邪偽,名般若。一切眾行皆於禪中具足,一一禪中,能生諸功德,慈悲荷負。是故得名堪忍之地。

三、出世間上上禪者,即九種大禪,如《地持》所釋,今不具論。自性禪者,即是觀心實性,名為上定。一切諸法,頗有不由心者,心攝一切,如如意珠。此九大禪,皆是法界。一切趣禪,造境即真,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二乘尚不知其名,況證其定!

前根本舊禪如乳,練禪如酪,熏禪如生蘇,修禪如熟蘇,九大禪如醍醐,醍醐為妙也。復次,根本禪,愛味心中修,即成乳;自度心中修,即成酪;慈悲心中修,即成生蘇;慈悲次第心中修,即成熟蘇;實相心中修,即成醍醐;餘四味亦如是,若不以實相心修,皆名為麁。

若開麁顯妙者,阿那波那即是摩訶衍。法界實相攝持諸法,離此之外更無別妙。故知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皆在四禪。四禪中見實相,名禪波羅蜜,何況餘定耶!此即絕待妙義。定聖行竟。

慧聖行者,謂四種四諦慧(云云)。

生滅四諦慧者,還觀九想、背捨,依、正兩報,膖脹、爛壞不淨之色,是逼迫相、現相、三苦相,是苦諦慧。

以不起迷著依、正,作恩愛奴,運動身口,起三品十惡業,感三途等生,生長相、轉相、二十五有相。又知世間因果,不淨過患,深愧厭恥。終不殺他活己,奪彼閏身,耽湎不淨,隱曲求直,離合怨親,間搆榮辱,內諂外佞,引納無度,縱毒傷道,邪僻失真。不為不淨,作十惡業;慚愧羞鄙,行三品十善,感三善道生,亦是生長相、轉相、二十五有相。是名集諦慧。

觀依、正不淨,破淨顛倒;觀諸受即三苦,破樂顛倒;觀諸行和合,破我顛倒;觀諸心生滅,破常顛倒。別相總相、善巧正勤、如意、根、力、覺、道,向涅槃門。慈悲誓願、六度諸行等,即大乘相。亦是戒、定、慧相,亦是能除相,是名道諦慧。

倒不起則業不起;業不起即因不起;因不起故果不起,是名寂滅相,亦二十五有滅相,亦名除相,是為生滅四諦慧。

無生四諦慧者,觀不淨色,色性自空,非色滅空,如鏡中像,無有真實。洞達五受陰空無所有,解苦無苦而有真諦,是苦諦慧。知集由心,心如幻化,所起之集亦如幻化,一切愛見與虛空等,是名集諦慧。道本治集,所治既如幻化,能治亦如幻化,是名道諦慧。法若有生,亦可有滅,法本不生,今則不滅,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化,是名滅諦慧。雖知五陰眾生如虛空,而誓度如空之眾生。雖知集無所有,而斷諸妄想,如與空共鬪。雖知道不二相,而勤於空中種樹。雖無眾生得滅度者,而滅度無量眾生。約此即事而真,論道品、六度等(云云),是名無生四諦慧。

無量四諦慧者,《大經》云:「佛說四諦,若攝法盡,則不應言:所不說者,如十方土。攝法不盡,應有五諦。」佛言:「四諦攝盡,無第五諦。但苦有無量相,集滅道等皆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說之。」若是空者,空尚無空,云何無量?當知出假分別之慧也。此慧遍知十法界假、實差別,名苦諦慧;遍知五住煩惱不同,名集諦慧;遍解半、滿、正、助等行,名道諦慧;解半滿十六門,諸滅門不同,是滅諦慧。二乘但服四諦藥,治見、思病,自出生死,於分別則閑。菩薩作大醫王,須解診種種脈,識種種病,精種種藥,得種種差。約此起種種慈悲,行種種行,諸度道品,成種種眾生,淨種種佛土,廣說如《止觀》(云云)。是名無量四諦慧。

無作四諦慧者,解、惑因緣而成四也。《大經》云:「寶珠在體,謂呼失去,憂愁啼哭。但見其體及瘡,不見寶珠及鏡。唯有憂悲,無復歡喜。」此迷道、滅,而起苦、集。若解瘡體即是寶珠,則喜不哭。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此解悟因緣,即是道、滅。道、滅即苦、集。苦、集即道、滅。若爾,則四非四。四既非四,無量亦非無量;無量既非無量,則假非假;假非假故,則空非空。何但即空非空,亦即假非假,雙亡正入,即寂照雙流。《大品》云:「一切種智即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寂滅相,即是雙遮、雙亡。行類相貌皆知,即是雙流雙照。無心亡照,任運寂知,故名不可思議,即無作四諦慧。

《大經》云:「無苦、無諦,有實。無集、道、滅、無諦,有實。」實即中道、如來、虛空、佛性。如此觀時,無緣慈悲,拔二邊苦,與中道樂。修色非淨、非不淨,即空、即假、即中、非枯、非榮,中間論滅,一切道品無不具足。遍捨十法界依、正,名檀;中道、道共,到尸彼岸,名戒;住寂滅忍,二邊不動名忍;二邊不間,名牢強精進;入王三昧,住首楞嚴,名禪;實相般若名智慧;無謀巧用名方便;八自在我名力;無記化化禪名願;三智一心中得名智。一波羅蜜具十,亦具一切佛法。一行無量行、無量行一行,是如來行,是名無作四諦慧。

修此慧時,即得住於無所畏地,即初歡喜地。離五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大經》云:「不畏貪慾、恚、癡。」此內無三毒,外離八風,則無惡名畏;若言「不畏地獄」等,即無惡道畏;若言「不畏沙門、婆羅門」,即無大眾畏;見中道,則無二死畏;實相智慧常命立,無不活畏。

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顯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實性,實性即佛性。開佛之知見,發真中道,斷無明惑,顯真、應二身,緣感即應百佛世界,現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實大慶,名歡喜地也。

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二十五有報名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樂、我、淨,名為佛性顯,即此意也。

《地持》說離五怖畏者,修無我智,我想不生,云何當有我愛、眾具愛?是離不活畏;不於他人有所求欲,常饒益一切眾生,是離惡名畏;於我見、我想,心不生,是離死畏;此身命終,於未來世必與佛菩薩共會,是離惡道畏;觀於世間無與等者,況復過上,是離大眾畏。《十地經》亦同。《十地論》解云:「是中,第一、依身;第二、依口;第三、第四依身;第五、依意。」活者,依身所用眾具,能資於生,名資生;生為活也。此就因中說果,菩薩無此畏。復次,名字言說皆依口失。護名不為利養,心不悕望他人恭敬,故名無惡名。第五依意可解。三、四依身。愛善道,憎惡道,無愛憎身,故無惡道畏。亦不愛憎身,故無死畏。私謂:不畏貪慾等,無作集壞。不畏惡道,此名無作苦壞。不畏大眾,此是無作道立。無不活、無死畏,此是見性得常,無作滅立。

復次,破二十五有,有能含果。有破,故集諦壞;果破,故苦諦壞。得二十五三昧者,道諦立。見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佛性,滅諦立。破二十五有,則無煩惱,是淨德;破二十五有,果故無苦,是常德;得二十五三昧是樂;見二十五我性是我,四德宛然矣。

今釋二十五三昧名,依四悉檀意:一、隨時趣立。如人多子,各立一名,使兄弟不濫。二十五三昧亦復如是,各舉一名,令世諦不亂,豈可定執也。二、隨其義便,各從所以而立一名也。三、隨事對當,各有主治,從對得名也。四、理實無名,而依理立字。雖有四意,多用對治、約理以立二十五三昧也。

通釋二十五,各為四意:一、出諸有過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結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一一皆爾。

地獄有,用無垢三昧破者,地獄是重垢報處,報因則是垢,謂惡業垢、見思垢、塵沙垢、無明垢(其一)。菩薩先見此過,為破諸垢,修前來所明根本戒,破惡業垢;修前來所明背捨等定,伏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生滅無生滅慧,破見思垢;修前來所明無量慧,破塵沙垢;修前來所明無作慧,破無明垢(其二)。破見思垢故,真諦三昧成;破惡業垢、塵沙垢故,俗諦三昧成;破無明垢故,中道王三昧成(其三)。菩薩自破地獄諸垢時,句句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地獄有,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動而能應之。如婆藪、調達,示所宜身,說所宜法。彼地獄中,若有善機,以持戒中,慈悲應之,令離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慧等,慈悲應之,令得真諦;有入假之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得俗諦;有入中機,以無作慧,慈悲應之,令得王三昧。先自無垢,今令他無垢,故此三昧名無垢也(下去例如此,不復委記也)。

畜生有,用不退三昧破者,畜生無慚愧,退失善道,則是惡業故退、見思故退、塵沙故退、無明故退。菩薩為破諸退,修前持戒,破惡業退;修於禪定,伏見思退,修生無生慧,破見思退;修無量慧,破塵沙退;修無作慧,破無明退。見思破故,得位不退,真諦三昧成;惡業塵沙破故,得行不退,俗諦三昧成;無明破故,得念不退,中道三昧成。本修諸行,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畜生中,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宜示何身,宜說何法,為龍、為象、鵽鳥、大鷲。若有善機,以戒、定慈悲應之,令出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慧慈悲應之,令出有得無,真諦三昧成;有入假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免空得假,俗諦三昧成;有入中機,以無作慧,慈悲應之,令出邊入中,王三昧成。菩薩自既不退,令他不退,故名不退三昧也。

餓鬼有,用心樂三昧破者,此有常獎飢渴惡業苦、見思煩惱苦、客塵闇障苦、無明根本苦。菩薩為破諸苦,修前持戒,破惡業苦;脩定,伏見思苦;修生無生慧,破見思苦;修無量慧,破塵沙苦;修無作慧,破無明苦。破見思苦,無為心樂三昧成;破惡業塵沙苦,多聞分別樂三昧成;破無明苦,常樂三昧成。以本行慈悲,冥熏法界。彼餓鬼道,若有機緣,與慈悲相關,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宜身,說所宜法。若有善機,以持戒慈悲應之,手出香乳,施令飽滿;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慈悲應之,令到無為岸;有入假機,以無量慈悲應之,令遊戲於五道;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菩薩自既得樂,又令他得樂,是故名為心樂三昧也。

阿修羅有,用歡喜三昧者,修羅多猜疑怖畏,則有惡業疑怖、見思疑怖、塵沙疑怖、無明疑怖。菩薩為破是諸疑怖而修諸行。修持於戒,破惡業疑怖;修諸禪定,伏見思怖;修生無生慧,破見思怖;修無量慧,破塵沙怖;修無作慧,破無明怖。見思破故,空法喜三昧成;惡業塵沙破故,一切眾生喜見三昧成;無明破故,喜王三昧成。以本諸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修羅中,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宜身,說所宜法。有善機者,應以持戒身慈悲,令離惡業怖;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令離見思怖;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離無知怖;有入中機,應以無作慈悲,令離無明怖。自證三喜,令他無復三怖,是故名歡喜三昧。此前悉用對治立名也。

弗婆提有,用日光三昧破者,日朝出於東,隨便為名耳。日譬智光,能照除迷惑,東天下人有惡業闇、見思闇、塵沙闇、無明闇。菩薩為照此諸闇故,修前戒光,破惡業闇;修禪定流光,伏見思闇;修一切智光,破見思闇;修道種智光,破塵沙闇;修一切種智光,破無明闇。破見思闇故,一切智日光三昧成;破塵沙闇故,道種智日光三昧成;無明闇破故,一切種智日光三昧成。以本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弗婆提若有機緣,關於慈悲,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身說法。若有事善機,以持戒慈悲應之,令免惡業闇;有入空機,以生無生慈悲應之,令免見思闇;有入假機,以無量慈悲應之,令免無知闇;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免無明闇。自既破闇,亦令他破闇,故稱日光三昧也。

瞿耶尼有,用月光三昧破者,月夕初現於西,亦隨便立名。月亦照闇,例同日光(云云)。

欝單越,用熱焰三昧破者,北方是陰地氷結難銷,自非熱焰赫照,終不融冶。北天下人氷執無我,難可化度;若非智火慧焰,無我所心,終不得度。彼無我所,乃是妄計,猶有自性人我、法我、真如我。菩薩為破諸我,修生滅無生滅慧,破性人我;修無量慧,破法我;修無作慧,破真如我。得人空,成真諦智焰;得法空,成俗諦智焰;得真如空,成中道智焰。以本慈悲,冥熏法界。彼欝單越,若有機緣,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身說法。有善機,應以戒慈悲,令免妄計無我;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令免性我;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免法我;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免真如我。自破妄我,令他破妄我,故名熱焰三昧也。

閻浮提有,用如幻三昧破者,南天下果報雜雜,壽命等不定,猶如幻化。此則從心幻出業,幻出見思,幻出無知,幻出無明。菩薩為破諸幻,從於持戒,幻出無作,破結業幻;從於禪定,幻出背捨;從生無生慧,幻出無漏;從無量慧,幻出有漏;從無作慧,幻出非漏非無漏。見思幻破,真諦幻成;無知幻破,俗諦幻成;無明幻破,中道幻成。故經言:「如來是大幻師。」彼閻浮提,有諸機緣關於誓願,以本慈悲,隨感應之,自破諸幻,成他諸幻,是故名為如幻三昧。餘如上說。

四天王有,用不動三昧破者,此天守護國土遊行世界,則有果報動,見思、塵沙、無明等動。菩薩修諸行,破諸動,成三昧。誓願熏、機緣感,以本慈悲令他破四動,成三不動,是故名不動三昧。委悉如上說。

三十三天有,用難伏三昧者,此是地居之頂,即是果報難伏,見思、塵沙、無明等難伏。菩薩修諸行,出其上,破諸難伏,自成三昧。誓願熏他。若有機緣,以本慈悲,令他得證,是故三昧名為難伏。餘如上說。

焰摩天有,用悅意三昧破者,此天處空,無刀杖戰鬪,以之為悅。此是果報中悅,而未有不動業悅,亦無無漏、道種智、中智等悅。菩薩為破諸不悅而修諸行,自成三諦悅意三昧。誓熏法界。有機緣者,以本慈悲,令他意悅,是故三昧名為悅意。餘如上說。

兜率陀天有,用青色三昧破者。真諦三藏云:「此天果報樂青,宮殿服玩等一切皆青。」菩薩為破諸青,修第一義,非青黃赤白,而見青黃赤白。第一義非戒、定、慧,而戒、定、慧。以戒破果報青;以生無生慧破見思青。非真見真,非假見假,非中見中,亦復如是。三青障破,自成三諦三青三昧。乃至感應成他三昧,例上可解。

黃色三昧破化樂天有,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白色三昧破初禪有,皆是果報。白等,例青色三昧,大意可解。白色三昧者,初禪離五欲為白;未離覺觀故是黑。見思、塵沙、無明等黑,破此諸黑,修諸行白,自成三昧。又成他三昧,如上說。

種種三昧破梵王有者,梵王主領大千界,種類既多,即是果報種種;未見種種空、種種假、種種中。破此種種,修種種行。自成種種,亦成他種種。如上說。

二禪,用雙三昧者,二禪獨有內淨、喜兩支,餘支與餘禪共,此即果報雙。而未見雙空、雙假、雙中。例如上說。

三禪,用雷音三昧者,此禪樂最深,如氷魚蟄蟲,是果報著樂,又著空樂、假樂、中樂。為驚駭諸樂,修諸雷音之行。餘如上說。

四禪,用注雨三昧者,四禪如大地,具種種種子。若不得雨,芽不得生。一切善根,在四禪中,謂業種、三諦種。修諸行雨,自生三昧;慈悲應機,生他三昧(云云)。

無想天有,用如虛空三昧者,外道非空,妄計涅槃,謂果報非空,三諦皆非虛無。修諸空淨之行,自成、成他(云云)。

阿那含天,用照鏡三昧。此聖無漏天,雖得淨色,但是報淨色。未究盡色空,如鏡未極明;未知色假,如鏡未有影;未知色中,如未達鏡圓。餘如上說。

空處,用無礙三昧者,此定得出色籠,即果報無礙,未是空、假、中等無礙。餘如上說。

識處,用常三昧者,此定謂識相續不斷為常,此乃定報,非三無為常、化用常、常樂常。例如上(云云)。

不用處,以樂三昧破者,此處如癡,癡故是苦,乃至無明苦。例如上(云云)。

非想非非想,用我三昧破者,頂天謂是涅槃果報,猶有細煩惱不自在,乃至無明不自在。修行破之,得真我、隨俗我、常樂我。例如上(云云)。

此二十五皆稱三昧者,調直定也。真諦以空無漏為調直;出假以稱機為調直;中道遮二邊為調直。故皆具三諦,則通稱三昧。又稱王者,空、假調直,未得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直,故得稱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悉稱為王。《大經》云:「是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即其位高義;「若入是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其體廣義;「應二十五有機」,即其用長也。

無畏地中,具得二十五三昧種種力用。須彌入芥,不傷樹木;毛孔納海,不嬈龜魚;雖處地獄,身心無苦。變通出沒,不動而遠,即其妙義。蓋乃慧聖行成,能有是力也。問:

三昧破有,乃是《涅槃》之文,何得釋此?答:

第三云:「破有法王,出現於世,隨眾生欲,而為說法。」四意明文,宛然具足。又《涅槃》明菩薩破有,此經明法王破有,彌顯其義也。明聖行竟。

二、梵行者,梵者,淨也。無二邊愛見證得,名之為淨。以此淨法,與拔眾生,即是無緣慈、悲、喜、捨也。

菩薩以大涅槃心,修於聖行,得無畏地,具二十五三昧無方大用。爾時慈悲是真梵行,非餘梵天所修四無量心,亦非三藏、通教,眾生緣、法緣等慈悲也。以今慈、悲、喜、捨,熏修眾行,無不成辦。《大經》云:「若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慈既是行本,故言梵行。若依圓語,亦如《大經》:「慈即如來,慈即佛性」。慈若不具佛十力、四無所畏、三十二相者,是聲聞慈;若具足者,是如來慈。是慈即是大法聚;是慈即是大涅槃。慈力弘深,具一切福德莊嚴,故名梵行。

三、天行者,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此語道前;由理成行,此語道中;由行理顯,此語道後。今約由理成行,故言天行。菩薩雖入初地,初地不應住,以有所得故。修上十地慧,十重發真修慧,由理成行,名為天行。天行即智慧莊嚴。上求佛道,故有聖行、天行;下化眾生故,有梵行、病行、嬰兒行也。

四嬰兒行者,若福慧轉增,實相彌顯。雖不作意利益眾生,任運能有冥、顯兩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顯益。眾生雖有小善之機,無菩薩開發,不得生長。慈善根力,如礠石吸鐵,和光利行,能令眾生得見菩薩,同其始學。漸修五戒、十善,人天果報,楊葉之行。又示二百五十戒,觀、練、熏、修,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品,同二乘嬰兒行。又示同習六度三阿僧祇,百劫種相好,柔伏煩惱,六度菩薩小善之行。又示同即色是空,無生無滅,通教小善之行。又示同別教歷別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群小,提引成就,從慈心與樂,起嬰兒行。《大經》云:「能說大字,所謂婆和」,此即六度小行而求作佛,故言大字。又云:「不見晝夜、親疏等相」,即同通教菩薩,即色是空意也。又云:「不能造作,大小諸事」「大事即五逆,小事即二乘心」,此即同別教。別教非生死,故無五逆;非涅槃,故無小乘心。又云:「楊樹黃葉」,即同人天五戒、十善嬰兒。又云:「非道為道,以能生道微因緣故。」即同二乘嬰兒也。慈善根力能出假化物,同小善方便,引入佛慧,作圓教嬰兒也。《經》云:「不能起住、來去、語言。」如《經》(云云)。又判麁妙、開麁顯妙,例可解(云云)。

五、病行者,此從無緣大悲起。若始生小善,必有病行。今同生善邊,名嬰兒行;同煩惱邊,名為病行。以眾生病,則大悲熏心,是故我病。或遊戲地獄,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餓鬼等,悉是同惡業病,如調達等。又示有父母妻子,金鏘、馬麥,寒風索衣,熱病求乳,此示人天有結、業、生、老、病、死之病。又示道場三十四心斷結,示同二乘見思之病,方便附近,語令勤作。三藏、通教菩薩亦如是。又同別教寂滅道場,初斷塵沙無明之病。是故菩薩悉同彼病,遍於法界,利益眾生。次第五行竟。

問:

聖行證三地,梵行證兩地,天行、病行、嬰兒行何不證地?答:

聖、梵兩行名修因,故論證地,天行正是所證。病、兒兩行,從果起應,故不論證耳。又有義:經顯別義,從地前各入證:經顯圓義,登地同一證。又,地前非不修圓,登地非無有別,互顯令易解,故不煩文。地前別者,戒行從淺至深,證不動地;定行從淺至深,證堪忍地;慧行從淺至深,證無畏地。地上去並同者,豈有三地條然永別?秖登地時,不為二邊所動,名不動地;上持佛法,下荷眾生,名堪忍地;於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無畏地。無畏地,從我德立名;堪忍地,從樂德立名;不動地,從常德立名。淨德通三處。登地之日,四德俱成,則無增減,蓋化道宜然。例如朝三暮四之意耳。從登地去,地地有自行,地地有自證。自行秖是修天行,自證秖是證天行,故不別說天行證也。若地前化他,名梵行。慈、悲、喜是化他之事,行一子地是其證;捨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證。此二地亦不條然,登地慈悲,故言一子;慈悲與體同,故言空平等耳。地地有悲同惡,名病行。地地有慈同善,名嬰兒行。證道是同,故不別說。佛地功德,仰信而已,豈可闇心定分別耶?略答如此(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圓五行者,《大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此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果。舉此標如來行,非餘六度、通、別等行。前雖名大乘,不能圓運;前雖名涅槃,過茶可說,乃是菩薩之行,不得名為如來一行。

若圓行者,圓具十法界,一運一切運,乃名大乘。即是乘於佛乘,故名如來行。如《大論》云:「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亦如《大品》云:「從初發心行、生、修,乃至坐道場,亦行、生、修,畢竟、發心二不別。」皆如來行意也。

此經明安樂行者,安樂名涅槃,即是圓果;行即圓因,與涅槃義同,故稱如來行。入室、著衣、坐座,悉稱如來者,此就人為語;涅槃就法為語。即人論法,如來即涅槃;即法論人,涅槃即如來。二經義同也。《涅槃》列一行名,而廣解次第五行;《法華》標安樂行,廣解圓意。

今依《法華》釋圓五行。五行在一心中,具足無缺,名如來行。文云:「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圓聖行;「如來室」即圓梵行;「如來座」即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柔和即圓嬰兒行,忍辱即圓病行。此五種行,即一實相行。一不作五,五不作一,非共非離,不可思議,名一五行。

云何莊嚴名聖行?文云:「持佛淨戒」,佛戒即圓戒也。又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即罪即福而見實相,乃名深達,以實相心離十惱亂等,皆是圓戒。「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即是佛之定慧莊嚴,故名佛聖行也。

云何如來室名梵行?無緣慈悲,能為法界依止,如磁石普吸,莫不歸趣。又以弘誓、神通、智慧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故以如來室為梵行。

云何如來座為天行?第一義天實相妙理,諸佛所師,一切如來同所棲息。文云:「觀一切法空,不動、不退,亦不分別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故如來座即天行。

云何如來衣嬰兒行、病行?遮喧、遮靜,故名忍辱。雙照二諦,復名柔和。文云:「能為下劣,忍於斯事」,「即脫瓔珞,著弊垢衣」即同病行。「方便附近」即同嬰兒行。

又復觀十法界寂滅,即如來座,名天行;拔九法界性相,故起悲,與一法界樂,故起慈,即是梵行;柔和照善性相,即同嬰兒;照惡性相,即同病行;又照善性相即戒,寂照即定慧,即是聖行。當知,一心照十法界,即具圓五行。

又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嬰、病,即俗諦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

又圓三三昧圓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惡業見思等;即假故,破二十五無知;即中故,破二十五無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

又如來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動真際,和光塵垢,以病行慈悲應之,示種種身,如聾如瘂;說種種法,如狂如癡。有生善機,以嬰兒行慈悲應之,婆和、木牛、楊葉。有入空機,以聖行慈悲應之,執持糞器,狀有所畏。有入假機,以梵行慈悲應之,慈善根力,見如是事,踞師子床,寶幾承足,商估賈人,乃遍他國,出入息利,無處不有。有入中機,以天行慈悲應之,如快馬見鞭影,行大直道無留難故,無前無後,不並不別,說無分別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圓應眾機,如阿脩羅琴。若漸引入圓,如前所說。若頓引入圓,如今所說。入圓等證,更無差別。為顯別、圓初入之門,慈善根力,令漸、頓人見如此說(云云)。

又圓五行,即是四種十二因緣智行:不思議識、名色等清淨即戒聖行;行、有等清淨即定聖行;無明、愛等清淨即慧聖行;十二支寂滅,又無前三種十二緣,即天行;能同前三種十二因緣滅,即嬰兒行;同前十二因緣生,即病行。

又是四種四諦智行:無作之道,即戒、定、慧聖行;無作之滅,即天行;慈悲拔苦,拔四種苦,與四種樂,即梵行;直悲,即病行;直慈,即嬰兒行。

又是七種二諦智行:圓真方便即是聖行;圓真之理即是天行;悲七俗、慈七善即梵行;同七俗即病行;同七真即嬰兒行。

又是五種三諦智行:俗諦中善是戒聖行;真諦中禪是定聖行;真諦慧即慧聖行;中諦是天行;拔五俗苦,與五真、中樂,是梵行;同五俗是病行;同五真、中,是嬰兒行。

又是一實諦智行:一實諦有道共戒、定、慧即聖行;一實境即天行;同體慈、悲合說即梵行;各說即病行、嬰兒行。

觀心圓五行者,上來圓行不可遠求,即心而是。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即觀心性,名為上定。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五行三諦,一切佛法,即心而具。初心如此,行如來行,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隨方向禮,至處起塔,已有全身舍利故。初心尚爾,況似解耶?況入住耶?《地持》云:「從自性禪發一切禪。」一切禪有三種:一、現法樂禪,即實相空慧,中三昧也;二、出生一切種性三摩跋提,二乘背捨、除入等,即真三昧也;三、利益眾生禪,即俗三昧也。當知,五行三諦,於一切禪中,皆悉成就,即初住分位。入此位時,無非佛法,是為圓心之行,豈與前五行次第意同?當知次第為麁,一行一切行為妙,即相待意也。若開麁顯妙,無麁可待,即絕待行妙意也。

問:

《法華》開麁,麁皆入妙。《涅槃》何意,更明次第五行耶?答:

《法華》為佛世人破權入實,無復有麁,教意整足。《涅槃》為末代凡夫見思病重,定執一實、誹謗方便,雖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傷命早夭,故扶戒、定、慧,顯大涅槃。得《法華》意者,於《涅槃》不用次第行也。

○第四明位妙者,諦理既融,智圓無隔,導行成妙。三義已顯,體、宗、用足。更明位妙者,行之所階也。但位有權實,布在經論。若《成論》、《毘曇》判位,言不涉大。《地》、《攝》等論判位,別敘一途,義不兼括。方等諸經明位,《瓔珞》已判淺深。般若諸經明位,《仁王》盛談高下而未彰麁妙。今經位名不彰,而意兼小大,粗判權實,然梵文不盡度,本經必有。

今〈藥草喻品〉但明六位。文云:「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知無漏法,能得涅槃…,獨處山林,…得緣覺證,是中藥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是名大樹。」追取長行中「一地所生,一雨所潤」,及後文云:「今當為汝說最實事」以為第六位也。前三義是藏中位;小樹是通位;大樹是別位;最實事是圓位也。

小草位者,人天乘也。輪王是人主位,釋梵是天主位,皆約報果明位。果義既有優劣,當知修因必有淺深。人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為四品:下品為鐵輪王,王一天下。中品為銅輪王,王二天下。上品為銀輪王,王三天下。上上品為金輪王,王四天下。皆是散心持戒,兼以慈心勸他為福故,報為人主,飛行皇帝,四方歸德,神寶自然應也。

天乘位者,修十善道,任運淳熟,通是天因,加修禪定,進升上界。三界天果,高下不同,修因必深淺異也。《正法念》云:六萬山遶須彌,須彌四埵有持鬘天。有十住處,各千由旬。北四、餘各二。南名白摩尼,能十拍手頃,受三歸依。不雜餘心者,生此天受樂。轉輪王十六倍不及一,諸樂具悉從山河流出。二、名峻崖,昔於河濟,造立橋船,度持戒人,兼濟餘人,不作眾惡,果報可知。西方:一、名果命。昔於饑世,守持淨戒,淨身口意,種殖果樹,行者食之,安樂充滿。二、名白功德,昔以華鬘散佛上及塔上。東方:一、名一切喜。昔以華供養持戒人供佛。自力致財買華,果報可知。二、名行道。昔見大火起,焚燒眾生,以水滅之。果報(云云)。北方四者:一、名愛慾。二、名愛境界。三、名意動。四、名遊戲林。初者、見他親友相破,和合諍訟,得生此天。次、昔說法會。次、昔以淨信心供養眾僧掃塔,淨信上田。次、昔持信心,施僧衣,施一果直為作衣價,愛樂隨喜。

次、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跡,亦有十處:一、名行蓮華,昔持戒熏心,受三自歸,稱南無佛。所有蜂聲,尚勝餘天,況復餘果報耶!次、名勝蜂歡喜,昔信心持戒,有慈悲利益眾生,華香伎樂,供養佛塔。三、名妙聲,昔施佛寶蓋。四、名香樂,昔信心持戒,香塗佛塔。五、名風行,昔信心持戒,施僧扇,得清涼。六、天香風悉來熏之,皆倍倍增。香風尚爾,況念香風,隨念皆得。六、名散華歡喜,昔見持戒人說戒時,施澡缾;或道路中,盛滿淨水,施人澡缾。七、名普觀,昔於持戒人,以善熏心,於破戒人病,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厭,供養病人。八、名常歡喜,昔見犯法者應死,以財贖命,令其得脫。九、名香藥,昔於持戒、信三寶大福田中,施末香、塗香,淨心供養。如法得財,施已隨喜。十、名均頭,昔見人得罪於王,鬘發受戮,救令得脫。

第三天,名常恣意,十住處:一、名歡喜峯,昔救護神樹,及夜叉所依樹,有樹即樂,失樹即苦。二、名優缽羅色,昔淨信持戒,供養三寶,造優缽羅華池故。三、名分陀利,昔造此華池。四、名彩地,昔信淨心,為僧染治袈裟,雜色染治法服故。五、名質多羅,此翻雜地。昔以種種食,施持戒、不犯戒等人故。六、名山頂,昔修造屋,遮風寒,令人受用故。七、名摩偷,此翻美地。昔持戒,悲心質直,不惱人。食施道行沙門、婆羅門,或一日、或多日、或不息故。八、名欲境,昔持戒,若邪見人病,施其所安故。九、名清涼,昔見臨終渴病人,以石蜜漿,或冷水施病人故。十、名常遊戲,昔為坐禪人作房舍圖畫,作死尸觀故。

第四、名箜篌天,有十住處:一、名楗陀羅,昔以園林,甘蔗菴羅等果林施僧故。二、名應聲,昔為邪見人說一偈法,令其心淨信佛故。三、名喜樂,昔施人美飲,或清美水,或覆泉井,不令蟲蟻入,行人飲之,無苦惱故。四、名掬水,昔見病苦者臨終,咽喉忽忽出聲,施其漿水,財物贖彼命。五、名白身,昔塗飾治補佛塔、僧舍,亦教人治補故。六、名共遊戲,昔信心持戒,同法義和合共故。七、名樂遊戲,昔持戒化眾生,令心淨信,歡喜戒施故。八、名共遊,昔法會聽法,佐助經營,深心隨喜故。九、名化生,昔見饑饉者、沒溺者,而救護之。十、名正行,昔見亡破抄掠,救令得脫,示嶮處正道。

次、日行天,遶須彌山,住於宮殿。外道說為日曜及星宿,略說三十六億。昔持七戒,令得增上果。風輪所持,此日行等大天與二大天,謂提頭賴吒、毘沙門,游四天下,遊戲空中,受五欲樂,如意自娛。日行遶須彌山,隨在何方,山有影現,人說為夜。風輪持北方星,輪轉不沒,外道見辰星不沒,謂其能持一切世間國土,不知風力所為也。

不殺戒,生四天處。不殺、不盜,生三十三天。加不淫,生焰摩天。加不口四過,生兜率天。又加世間戒,覆信奉佛七戒,生化樂、他化兩天。所持戒轉勝,天身福命轉勝。又隨心持戒,思心勝者,其福轉勝。

三十三天者,一名住善法堂天。昔持七戒,堅固無嫌,施四果、病人、父母、入滅定人。慈、悲、喜、捨,與怖畏壽命,生善法堂天,作釋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九那由他天女為眷屬,心無嫉妬,善法堂廣五百由旬。

第三、名清淨天,焰摩天王名牟修樓陀,身長五由旬。百千帝釋和合所不及。

第四、兜率陀,此雲分別意宮。其王名刪鬪率陀。

第五、涅摩地,此雲自在,亦名不憍樂。

第六、名婆羅尼蜜,此雲他化自在。色、無色不復書。小藥草竟。

中藥草位者,即二乘也。此就習果判位。舊云:「《成論》探明大乘,解菩薩義。」此則不然。論主自云:「今正自明三藏中實義。」實義者,空是。人師豈可誣論主耶?此即空門明二十七賢聖斷伏之位。《阿毘曇》有門明七賢、七聖斷伏之位。委在兩論。

今略出有門中草之位:初:明七賢,次:明七聖位。

七賢者: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煗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通稱賢者,隣聖曰賢。能以似解伏見,因似發真,故言隣聖。

又天魔、外道,愛見流轉,不識四諦。此七位人明識四諦。《大經》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云云)。見四諦者,識屬愛四諦,識屬見四諦,皆能明瞭。若解四諦,則所見真正,無有邪曲,故是賢人相也。

一、初賢位者,謂學五停心,觀成,破五障道,即是初賢位。所以者何?若定邪聚眾生,不識三寶、四諦,貪染生死。若人歸依三寶,解四真諦,發心欲離生死、求涅槃樂。五種障道,煩惱散動,妨觀四諦。今修五觀成就,障破道明,行解相稱,故名初賢。

二、別相念處位者,以五障既除,觀慧諦當能觀四諦,而正以苦諦為初門,作四念處觀,破四顛倒。若慧解脫根性人,但修性四念處觀,破性執四倒。若俱解脫人,修共四念處觀,破事理四倒。若無疑解脫根性人,修性、共、緣三種四念處,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顛倒。善巧方便,於念處中,有四種精進,修四種定,生五善法,破五種惡,分別道用,安隱而行,能觀四諦,成別相四念處位也。

三總相四念處者,前已別相念慧破四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四倒。或境總觀總,境別觀總,境總觀別。或總二陰、三陰、四陰、五陰,皆名總相觀。是中,亦巧方便,能生正勤、如意、七覺、八道,疾入後法,故名總相念處位也。

四、煗法位者,以別、總念處觀故,能發似解十六諦觀,得佛法氣分。譬如鑽火煙起,亦如春陽煖發,以慧鑽境,發相似解,解即喻煖。又如春夏積集華草,自有煖生,以四諦慧,集眾善法,善法熏積,慧解得起,故名煖也。即是內凡初位,佛弟子有、外道則無,是名煗法位。

五、頂法者,似解轉增,得四如意定。十六諦觀,轉更分明。在煗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瞭,故名頂法。

六、忍法位者,亦是似解增長。五種善法,增進成根。於四諦中,堪忍樂欲,故名忍法位。下、中二忍,皆名忍位。

七、世第一法位者,即是上忍一剎那,於凡夫所得最勝善根,名為世間第一法也。上「智妙」中,已略說竟。

七、聖位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羅漢。七、不時解脫羅漢。通名聖者,正也。苦忍明發,捨凡性,入聖性。真智見理,故名聖人。

一、隨信行位者,是鈍根人,入見道之名也。非自智力,憑他生解。是人在方便道,先雖有信,以未習真,信不名行。行以進趣為義。從得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故名隨信行位也。

二、隨法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智力見理斷結。在方便道,能自用觀觀四真諦法,但未發真,不名為行。因世第一法發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故名隨法行位也。

三、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鈍根憑信,進發真解,故名信解。是人證果有三,謂三果(云云)。證初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應,即證須陀洹。須陀洹,此翻修習無漏。《成論》明:「猶是見道數人」明證果即入修道,用此明修習無漏義便。若見道所斷,略言三結盡,廣說八十八使盡。七生在,終不至八(云云)。

次、明證二果,即有二種:一、向。二、果。向者,從初果心後,更修十六諦觀,七菩提行現前,即此世無漏、斷煩惱。一品無礙,斷欲界一品煩惱,乃至斷五品,皆是於向,亦名勝進須陀洹。約此論家家也。二果者,若斷六品盡,證欲界第六品解脫,即是斯陀含果也。天竺雲薄,薄欲界煩惱也。

次、明證阿那含,亦有二:一、向。二、果。向者,若斷欲界七品,乃至八品,皆名為向,亦名勝進斯陀含。約此說一種子也。果者,九無礙斷欲界,若證第九解脫,即名阿那含果也。天竺云不還,不還生欲界也。

復次須陀洹,有三種:一、行中須陀洹,即是向也。二、住果,正是須陀洹也。三、勝進須陀洹,亦名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亦名一種子,即阿那含向也。阿那含亦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那含斷五上分結,謂色、無色染等,即阿羅漢向也。羅漢但有一,謂住果也。

復次,超果者,凡夫時斷欲界六品乃至八品盡,來入見道,發苦忍真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即證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時,先斷二界九品盡,乃至無所有處盡,後入見諦十五心,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證那含果,此名超越人,證後二果也。是信解雖是動,根性不同,謂:退、護、思、住、進也。

若證阿那含,各復有五及七種般、八種般。五種般者:中般、生般、行般、不行般、上流般也。七種者,開中般為三種也。八種般者,五如前,更有現般、無色般、不定般(云云)。

四、明見得位者,法行人轉入修道,名為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智勳,見法得理,故名見得。是人在思惟道,次第證三果,超越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不藉聞法,不假眾具,自能見法,得理為異也。見得但是不動根性。若證阿那含果,亦有五種、七種、八種般不同也。

五、明身證位者,還是信解、見到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即是用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障,滅緣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阿那含也。何者?入滅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內,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滅,故名身證也。

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以先於凡夫,用等智斷結,得四禪、四無色定,後得見諦,第十六心,證那含果,即修共念處,還從欲界修背捨、勝處、一切處,入九次第定身證也。是阿那含有二種:一、住果、但是阿那含也。二、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也,亦是羅漢向攝。《釋論》云:「那含有十一種:五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此身證者,即是勝進,為羅漢向攝。五種、七種般,皆有上流般。八種般,但有現般、無色般也。《毘曇》分別那含,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云云)。

六、明時解脫羅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羅漢。羅漢,此無翻,名含三義:殺賊、不生、應供也。位居無學。

羅漢有五種:隨信行生,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升進法也。得盡智、無學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也。或彼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阿羅漢,是信種性,根鈍,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所、說法、及人,隨順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是五種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不得滅盡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處。若得滅盡定,是人因中修性共也。證果時,三明、八解,一時俱得,故名俱解脫也。

七、不時解脫羅漢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是人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不動是不退義。成就三智:謂盡智、無生智、無學等見。能用重空三昧,擊聖善法,以定捨定,故言能擊。

是不動羅漢亦有二種: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脫。二、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聞佛說三藏教門,修緣念處,即發四辯,名無疑解脫。是名波羅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羅漢功德也。名沙門那,沙門那者沙門果也。

二、明辟支佛位者,此翻緣覺。此人宿世福厚,神根勐利,能觀集諦以為初門。《大論》稱獨覺、因緣覺。若出無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獨覺;若出佛世,聞十二因緣法,稟此得道,故名因緣覺。獨覺生無佛世,有小、有大。若本在學人,今生佛後,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然成道,不名為佛,亦非羅漢,名小辟支迦羅。論其道力,不及舍利弗等大羅漢。二者、大辟支迦羅,二百劫中作功德身,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一、三十、二十九,乃至一相。福力增長,智慧利,於總相、別相,能知、能入。久修集定,常樂獨處,故名大辟支迦羅也。若就因緣論小大者,亦應如是分別。此人根利,不須制果,能斷正使,又加侵習,譬如身壯,直到所在,不中止息,故不制果,是名中草位竟。

上草位者,即是三藏菩薩位也。此菩薩從初發菩提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行六波羅蜜。

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佛時,名第一阿僧祇劫。常離女人身,亦不自知當作佛、不作佛。准望二乘位,應在五停心、別相總相念處位中,以慈悲心,行六度行也。從罽那尸棄佛至然燈佛時,名第二阿僧祇劫。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准望此位,應在煗法位中,即是性地、順忍,初心之位。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而用煗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口不向他說也。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時,名第三阿僧祇劫。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准此位,應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也。

若過三僧祇劫,種三十二相業者,准此是下忍之位。用此忍智,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成一相因,於下忍之位,人中佛出世時得種也。

若坐道場時,位在中忍、上忍。從上忍,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阿耨三菩提,則名為佛。爾前則是三藏菩薩上草之位也。

小樹位者,即是通教,明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第一義諦。體法觀慧不異,但智力強弱之殊,煩惱習有盡、不盡為異耳。

先明三乘共十地位,次簡名別義通(云云)。

一、乾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乾慧,即是體法,五停心、別相總相四念處觀。事相不異三藏。此三階法門,體陰、入、界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煗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位也。

二、性地位者,得過乾慧,得煗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無生方便,解慧善巧,轉勝於前,得相似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體見假以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

四、見地位者,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也。

五、薄地位者,體愛假即真,發六品無礙,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薄也。

六、離欲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

七、已辦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真無漏,斷五上分結七十二品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

八、辟支佛地位者,緣覺菩薩發真無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習氣也。

九、菩薩地位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齊此名小樹位也。

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炭灰。如像渡河,到於邊底。雖菩薩、佛名異二乘,通俱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處一,故稱為通也。

二、簡名別義,通更為二: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薩別立忍名而義通。二、用別教名,名別義通。通義已如前說。別立者,別為菩薩立伏忍、柔順忍、無生忍之名也。乾慧地,三人同伏見惑,而菩薩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薩信因緣即空,而於無生四諦降伏其心,起四弘誓願。雖知眾生如虛空,而發心度一切眾生,是菩薩欲度眾生,如欲度虛空。故《金剛般若》云:「菩薩如是降伏其心,所謂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次三誓願降伏其心,亦如是。是為菩薩在乾慧地,脩停心、別相總相念處觀時,異於二乘,故別稱伏忍。

復次,三乘人同發善有漏五陰,生相似解,皆伏見惑,順第一義。而菩薩獨受柔順忍名者,菩薩非但伏結順理,又能為一切眾生伏心,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薩於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薩亦如是,以空無相願調伏諸根,為眾生故滿足六度,故名順忍也。

復次,三乘人同發真無漏,若智、若斷,同名無生。而菩薩獨受無生法忍名者,以其見諦理、斷結使,不生取證之心,故別受無生法忍之名也。何者?若生取證之心,即墮二乘地,不得入菩薩第九地。

復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能用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故不受遊戲之名;菩薩能爾,故別受遊戲神通名也。

阿那含雖斷五下分結,而不能捨深禪定,來生欲界,和光利物,不同其塵。菩薩能如此,故別受離欲清淨之名。

所以三乘之人同觀二諦,用與不同。若二乘雖觀二諦,一向體假入空,用真斷結,至無學果。菩薩亦觀二諦,始從乾慧,終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得一切智、慧眼,多用真也;從薄地學遊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觀,得道種智、法眼,多用俗也;從辟支佛地學二觀雙照,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則無功用心,修種智、佛眼;佛地圓明,成一切種智、佛眼,同照二諦究竟也。故《大論》云:「聲聞法中名乾慧地,於菩薩即是伏忍。聲聞法名性地,於菩薩法中名柔順忍。聲聞法名八人地,於菩薩名無生忍道。聲聞法名見地,於菩薩法是無生法忍果。聲聞名薄地,於菩薩法名為遊戲五神通。聲聞法名離欲地,於菩薩法名為離欲清淨。」阿羅漢地於聲聞法,即是佛地。何者?三藏佛,三十四心發真,斷三界結盡與羅漢齊,故名佛地。於菩薩法中猶名無生忍,故《大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亦如是。

九地過辟支佛,入菩薩位。菩薩位者,九地、十地。是則十地菩薩,當知為如佛。齊此習氣未盡。

過菩薩地,則入佛地。用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如三藏不殊,唯六成道樹下,得一念相應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斷一切煩惱習盡,具足大慈悲、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一切功德,名之為佛。七、轉法輪,權智開三藏生滅四諦法輪,實智說摩訶衍無生四諦法輪,通教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雙樹入無餘涅槃,薪盡火滅,留舍利,為一切天人福田也。是為通教共位,別為菩薩立此名位也。

二、用別名。名者,即是取別教之名,准望通教菩薩位也。別名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

鐵輪位於通義,即是乾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順忍也。八人地、見地,即是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也。故《大品》云:「須陀洹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也。」薄地向果,向即是離垢地,果即是明地也。故《大品》云:「斯陀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也。」離欲地向果,向即焰地,果即難勝地。故《大品》云:「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已辦地向果,向是現前地,果是遠行地。《大品》云:「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動地,侵習氣也。《大品》云:「辟支佛地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菩薩地即是善慧地。十地當知如佛地。

佛地如前說。此佛與三藏佛,亦同亦異。同八十年,同入真灰斷也。異者,三藏因伏果斷,通佛因果俱斷。三藏一日三時照機,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須入也。是則用別名辨位,名異義同,猶屬通教位也。

問:

初地至七地對果,出何經論?答:

經論非不對當,但高下不同,人師對之異,或用見地止對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初取三地,併對初地。《仁王》明四地,併對初地,此難定判。但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證須陀洹,豈得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云四地耶?若斷別惑,不共二乘,此義有之。又或言:六地斷結,齊羅漢,或云七地。此難定執。前後兩果,《經》、《論》對皆不定,中間可以意得。今以義推,不可定執也。

問:

從七地、八地觀常住,破無明者,是何地位?答:

此則非通,亦復非別。何者?通教始終,不明觀常,何得中間而破無明?別教初心,即知常住,初地已能破無明,云何八地始破無明?此乃別接通意耳。

問:

《大論》三處明初焰,約別、圓,皆取發真為初焰,通教何意取乾慧為初焰?答:

別、圓各逗一種根性,故用發真為初焰。通教為逗多種根性,所謂別、圓入通故,含容取乾慧耳。若鈍者,八人、見地是初焰;利者,於乾慧即能斷結,故是初焰。

問:

利人應無十地?答:

備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耳。

問:

別、圓無利人耶?答:

雖有利、鈍,以根性純故,但作一說。宜如此也。

大樹位者,別教位也。此為三:一、出經論不同。二、總明位。三、別明位。此別教,名、義、理、惑、智、斷,皆別。此正約因緣假名、恆沙佛法、如來藏理、常住涅槃、無量四諦而論位次。

無量四諦,凡有四種:有無量四諦,不伏破塵沙,亦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傍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沙,亦伏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沙,亦伏破無明。云何無量不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若三藏伏道有十六諦觀,明障真之惑有無量種,此乃伏於見思,何關塵沙?例如外道分別世智,非伏見思。云何無量是傍伏破?若通教七地出假,分別藥病,此助滅界內,非正伏破。云何無量正伏破塵沙?此是別教分別內外四諦,有無量種,即是伏破塵沙,亦伏無明,乃有破無明義。今從事得名;伏無明者,為便也。云何無量伏破無明?若圓教三諦,俱照法界事、理,無不明瞭,破自地無明,伏上地無明。

別教無量四諦,非前二、非後一,正就恆沙佛法當名。然實通緣諸四諦,次第為論,不無傍、正。初心緣諸無量,發心誓願。初正以生滅四諦,伏通見思,傍修三種。次正以無生破通見思,傍修兩種。次正以無量破內外塵沙。次正用無作伏無明。次正用無作破無明。

既有如此無量階差,是故經論名數、斷伏高下、對諸法門,多有不同。若《華嚴》明四十一地,謂三十心、十地、佛地。《瓔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經》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論》、《攝大乘論》、《地持論》、《十住毘婆沙論》、《大智度論》,並釋菩薩地位,而多少出沒不同(云云)。

又,斷伏高下亦異;對諸法門行位,亦復殊別。所以然者,既明界內、界外,生、法兩身菩薩行位。如來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內眾生,隨機利益,豈得定說?不廣尋經論,如無目諍日。

今若明位數,須依《纓珞》、《仁王》。若明斷伏高下,須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眾經意,共成初心觀、教兩門,使分明耳。

諸聖上位,非凡能測,豈可妄說?粗知大意者,為破行人增上慢心。又為銷經文,引物悕向,不可偏執,諍競是非也。

今判位名數,依《纓珞》、《仁王》者,華嚴頓教,多明圓斷四十一地,不出十信之名;諸大乘經,多明諸法門,不正辨位;前四時般若,多明菩薩觀行法門意,亦不正辨位。今謂《纓珞》五十二位,名義整足,恐是結諸大乘方等別、圓之位。《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別、圓之位也。《法華》但開權顯實,顯一圓位。《涅槃》大意亦明別、圓兩位,而不摘出名目(云云)。

斷伏高下,依《大品》三觀者,於次第義便也。對觀行法門,依《涅槃》五行者,正是末代入道所宜也。何者?別教明觀行有二種:一者、不共二乘說,如《華嚴》十地論、《地持》九種戒、定、慧,及《攝大乘論》等是也。二者、共二乘說,如《方等》、《大品》、《中論》、《釋論》是也。今《涅槃》五行,從凡至極,故是末代行用為要也。

二、總明菩薩位者、即約三經。一、約《纓珞》明位數者,《經》有七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地也。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亦是別教乾慧地,亦名伏忍位也。十住即是習種性,此去盡三十心,皆解行位,悉是別教內凡,亦是性地,亦名柔順忍位。約別教義推,應如煗法也。十行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應如頂法。十迴向道種性,別教義推,應如忍法世第一法。

問:

今明別教,何用四善根名?答:

別教十地既對四果,今以方便,擬四善根,何咎?又通教,通於通別、真似兩解,作此比決,於義分明也。

十地即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聖位,悉斷無明,別見、思惑。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也。妙覺地即是妙覺性,即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

二、約《大品》及三觀合位明斷伏高下者,《大品》:「菩薩欲具道慧,當學般若。」即此十信,習從假入空觀,伏愛見論,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斷界內見、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學般若。」此即修從空入假十行也。「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觀,入十迴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即是證中道觀,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學般若。」此即等覺地也。無明煩惱習盡,名之為佛,即妙覺地也。

三、約《涅槃》明聖行合位者,初戒聖行、定聖行,即是十信位也。生滅無生滅四真諦慧聖行,即是十住位。無量四聖諦慧,即是十行位。修一實諦、無作四聖諦,即是十迴向位。次若發真,見一實諦,證無作四聖諦,即是聖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歡喜地。五行具足,次後說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過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覺地也。

三、別解七位,餘本尋。大樹位竟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終)

 

上篇:妙法蓮華經玄義

下篇:法華玄義釋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阿彌陀經義記

阿彌陀經義記 天台智者大師記 夫至聖垂慈照機應跡,開...

法華玄讚義決

法華玄讚義決 淄州大雲寺苾芻慧沼撰 問:菩薩有二,謂...

涅槃宗要

涅槃宗要 元曉師撰 是經有其二門。一者略述大意。二者...

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此金...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如...

玉耶經

玉耶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諸法勇王經

佛說諸法勇王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密多譯 如是我聞: 一...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法觀經

法觀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第一、何以故...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咒(白衣大士咒)

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咒...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菩薩本生鬘論

菩薩本生鬘論卷第一 聖勇菩薩等造 宋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註音版】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佛教詞典】演祖

(人名)蘄州五祖山法演禪師也。就白雲端契悟,居東山...

【佛教詞典】應作及不應作

【應作及不應作】 p1401 瑜伽九十九卷八頁雲;云何應作...

讀誦《普賢行願品》的殊勝功德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

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在臨命終之前,把所有的業力變成可攜帶式

作為淨土宗的修行者,當我們娑婆世界的果報體投生到極...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

佛的光明隨時在我們身邊

我再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講到...

深入佛法捨假修真

末學生於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略釋天台六即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

轉五蘊為五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人類自古以來就敬天...

10個生存之道

1、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閑聊,火雞說:我希望能飛到樹頂...

掃除塵垢得解脫

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槃特尊者告...

如何增強對淨土法門的信心

淨土法門,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貴的...

【視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善音居士讀誦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善音居士讀誦

【視頻】《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道證法師念誦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道證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