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緣起經

三藏法師玄奘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緣起經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無量無數聲聞、菩薩、天人等俱。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宣說緣起初差別義,汝應諦聽,極善思惟,吾今為汝分別解說。」

苾芻眾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言:「云何名緣起初?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如是名為緣起初義。

「云何名為緣起差別?謂無明緣行者,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外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業異熟無知;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於苦無知,於集無知,於滅無知,於道無知;於因無知,於果無知,於因已生諸法無知;於善無知,於不善無知;於有罪無知,於無罪無知;於應修習無知,於不應修習無知;於下劣無知;於上妙無知;於黑無知,於白無知;於有異分無知,於緣已生或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如是於彼彼處如實無知,無見無現觀,愚癡無明黑闇,是謂無明。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謂身行、語行、意行,是名為行。

「行緣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是名為識。

「識緣名色者,云何為名?謂四無色蘊:一者受蘊,二者想蘊,三者行蘊,四者識蘊。云何為色?謂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色前名總略為一,合名名色,是謂名色。

「名色緣六處者,云何六處?謂六內處:一眼內處,二耳內處,三鼻內處,四舌內處,五身內處,六意內處,是謂六處。

「六處緣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一者眼觸,二者耳觸,三者鼻觸,四者舌觸,五者身觸,六者意觸,是名為觸。

「觸緣受者,云何為受?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名為受。

「受緣愛者,云何為愛?愛有三種,謂欲愛、色愛、無色愛,是名為愛。

「愛緣取者,云何為取?謂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見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語取,是名為取。

「取緣有者,云何為有?有有三種,謂欲有、色有、無色有,是名為有。

「有緣生者,云何為生?謂彼彼有情,於彼彼有情類,諸生等生趣,起出現蘊,得界、得處、得諸蘊,生起、命根出現,是名為生。

「生緣老死者,云何為老?謂髮衰變,皮膚緩皺,衰熟損壞,身嵴傴曲黑黶間身,喘息奔急,形貌僂前,憑據策杖,惛昧羸劣,損減衰退,諸根耄熟,功用破壞,諸行朽故,其形腐敗,是名為老。云何為死?謂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類,終盡壞沒,捨壽捨煖,命根謝滅,棄捨諸蘊,死時運盡,是名為死。此死前老總略為一,合名老死,如是名為緣起差別義。

「苾芻!我已為汝等說所標緣起初差別義。」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聲聞、菩薩、天人等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得未曾有,信受奉行。


上篇:佛說放牛經

下篇:增壹阿含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異部宗輪論

異部宗輪論一卷 世友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譯  佛般涅...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菩薩戒羯磨文

菩薩戒羯磨文(出《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 彌勒菩...

佛說四未曾有經

佛說四未曾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尊上經

佛說尊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七處三觀經

佛說七處三觀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一) 聞如...

佛說園生樹經

佛說園生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

念佛百問

序 一念念佛。全念是佛。是則名為自性彌陀。觀想西方...

【註音版】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祝釋迦牟尼佛成道儀(隨早課)

一、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熱在金爐上...

佛說處處經

佛說處處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道人行道...

盧至長者因緣經

盧至長者因緣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若著慳貪,人天所...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四未曾有經

佛說四未曾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不死歿

【不死歿】 p0318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頁云:不死沒者:...

【佛教詞典】非所斷

云何非所斷?幾是非所斷?為何義故觀非所斷耶?謂諸無...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時中方等與般若二...

恭敬三寶要從恭敬僧寶開始

我們現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寶呢?在這裡面想一想,我...

別把食物營養模式化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食品中的營養開始有了一種...

以雜毒之善求生淨土,是不可能實現的

原文: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新年吃素增福增壽 舌尖上的素食中國年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習俗。古人有言,一...

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

你嘗試地思維一下,早上醒來的那一剎那,當我們一念靈...

為什麼要結善緣好緣

問: 為什麼要結善緣好緣? 方海權答: 因為結善緣好...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現是什麼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

成人之美,勿壞人之名利

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

如何才能降魔

問: 如何才能降魔? 惟賢長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印刷廠老闆不印邪淫書籍的善報

台灣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廠,老闆的個性耿直、爽朗,日常...

好為人師的老山羊

一個凡事都愛擺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閑地在河邊散步,它...

【視頻】《佛說吉祥經》懷靜法師演唱

《佛說吉祥經》懷靜法師演唱

【視頻】《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聆志居士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