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護身品第六之二

如是行乞食者。於所施食起三種念住。謂愍身中所集諸蟲。成就利益一切眾生。攝受正法。又如來教勅諸所作事悉具正念。最初以真言聲為作守護。應先於此底哩三昧耶王所說明咒曼拏羅利益。今當說。

那謨薩哩嚩(二合)沒馱冐(引)提薩埵(引)喃(引)盎(引)尾囉惹尾囉惹摩訶(引)嚩[口*爾]哩(二合)薩多娑(引)囉底娑(引)羅底怛囉(二合)以怛囉(二合)以尾馱末底三畔(蒲合切)惹儞多囉末底悉馱(引)屹哩(二合)怛囕(二合)薩嚩(二合引)賀

誦此得入一切曼拏羅。或此如來心念八千遍。云何一切。謂世出世間最上曼拏羅。悉能得入。又真言曰。

那莫悉底哩(三合)野提尾(二合)歌(引)喃(引)怛佗(引)誐多(引)喃(引)薩哩嚩(二合)怛囉(二合引)缽囉(二合)底喝多(引)嚩(引)缽底(二合)達哩摩(二合)多(引)末陵那(引)阿三摩三摩三滿多都(引)難(上)怛多(引)嚩(引)缽底(二合)捨(引)薩儞喝囉喝囉三摩(二合)囉三摩(二合)囉拏尾枿多囉(引)誐沒馱達哩摩(二合)底薩囉薩囉薩摩末羅(引)喝娑喝娑怛囉(二合)野怛囉(二合)野誐誐那摩賀(引)嚩囉洛叉抳入嚩(切身)羅入嚩(切身)羅那娑(引)枿哩薩嚩(二合引)賀(引)

應知此一切如來身最為尊重。無有過上此初行之者。於佛眾生無量修作時。諸魔等起諸弊惡。應以如是最上守護。謂或以擊掌若灰若白芥子若淨水等。隨意見已而作結界。又若諸疾病者。真言加持藥水令服。或林野中。以酤蘇摩華於佛塔廟形像正法經典供養安布。觀緣佛菩薩等。心樂利益一切眾生。是大疾病必為藥叉等所持。說為解脫。又應先念修普賢行法式次第。於此儀軌乃見邊極。謂此底哩三昧耶者。設不澡沐盥漱及不清淨。或食魚肉皆無過失。然作是印契者。皆不得食。不違本願故。亦不於他同床敷具。亦不跳躑。於此信解行學無所傾動。亦勿疑惑。若先破戒此亦成就。有智無智決定皆成。復如彼說。若菩提心堅固得專注意。應離此疑惑畢竟成就。

論曰。菩提心堅固者。定說利益諸異生等。令心無退隨未入地者。作如是說。欲得持初日光入大暗處。為作照明。若復希求成就。如何名尠福者。樂此成就。遣除怠墮心故。然入聖地積集無量福聚。超諸惡道不為廣大沉溺。先說得是過失者。或無真言而念誦。不知增減文字。此無過咎。設若增減。差忘次第。皆無有失。何況信菩提心棄捨自利。所作籌量伺察而轉。決定得覩諸佛及菩薩等。獲斯成就。或以此執金剛真言。作守護者。真言曰。

那莫悉底哩(三合)野體尾(二合)歌(引)喃(引)怛陀(引)誐多(引)喃(引)薩哩嚩(二合)嚩惹囉(二合)達囉(引)赧(引)讚拏讚拏末羅末羅嚩捺囉(二合)嚩捺囉(二合)扇(引)多那扇(引)多那頗羅頗羅嚩囉嚩囉摩(引)囉拏摩(引)囉拏嚩惹囉(二合)捺羅寫薩普(二合引)吒(半音)羅隷多尸珂囉三滿多嚩惹哩(二合)抳入嚩(切身)羅入嚩(切身)羅那謨窣堵(二合)阿兀嚕(二合引)誐囉(二合)捨(引)薩那(引)喃(引)囉拏囉拏虎羅虎羅頗羅薩癹(二合引)吒(半音)嚩祖嚕(二合引)覩彌薩嚩(二合引)訶(引)

誦此於剎那頃諸作障者。頻那夜迦悉皆馳散。諸天龍等皆以飲食衣服臥具承事供養。乃至加持淨水。或隨意所見而作守護。又一切所作誦此不動尊明王心真言曰。

那莫三滿多(引)嚩惹囉(二合引)赧(引)怛囉(二合引)吒阿謨(引)佉讚拏摩訶(引)嚕瑟(引)拏薩普(二合引)吒(引)野吽(引)怛囉(二合)吒(半音)賀(引)[牟*含](切身引)唵(引)末朗捺禰諦儒(二祖切引)摩(引)隷儞薩嚩(二合引)賀

若初食時。誦此真言至一七遍。次當飲食。彼諸藥王佛菩薩眾。隨所念中消諸毒類。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伊隸蜜諦底隸蜜諦伊隷底隷蜜諦努弭努嚩(引)梨(引)曳怛哩計(二合)怛哩葛(二合)囉抳摩摩哩弭(二合)摩哩摩(二合)囉抳葛悉彌(二合引)哩葛悉彌(二合引)囉目訖底(二合)阿佉儞阿佉那佉儞伊隷伊梨曳阿珂(引)以(引)曳阿播(引)伊曳尾底悉尾(二合)多敦抳阿那(引)努囉叱薩嚩(二合)賀

復次若聞此明者。於七年中不為蛇螫毒不著身。設為所螫蛇。則頭破七分如蘭香梢。若持此明者。乃至盡其形壽。不為蛇螫毒不著身。此真言句蛇前勿念。所以者何。蛇趣命終故。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伊羅(引)唧羅(引)佐酤(引)嚩酤(引)酤(引)痆(引)酤(引)妮底儞酤嚕拏(引)儞酤嚕妮底布(引)拏(引)布(引)妮底補嚕拏(引)補嚕妮底普吒囉呬普吒綻(陟澗切)拏囉呬那(引)枿囉呬那(引)枿吒綻拏辣呬薩哩波(二合)辣呬薩哩波(二合)吒綻拏辣呬遏砌攃隷尾始試(引)底試(引)多嚩多隷喝囉哩喝囉哩亶妮亶妮怛痆(尼轄切)怛痆多(引)抳多(引)抳末羅末羅薩普(二合)吒(半音)薩普(二合)吒(半音)癹吒(半音)癹吒(半音)薩嚩(二合引)訶(引)伊底呬羃叉蕪昝(仁奘切引)吾廉(引)尾[寧*也](切身引)焰羅畢多(引)烏捺(引)喝哩(二合)多(引)焰(引)薩哩嚩(二合)普多三摩(引)枿弭薩哩鑁(二合)怛佗(引)阿那擔佗(引)普耽薩爹阿尾缽梨(引)耽阿尾缽哩也(二合)薩耽(二合)伊捺尾沙摩尾釤婆嚩覩捺多(引)囕枿璨覩能瑟吒囉(三合引)囕枿粲覩阿仡儞(二合)枿粲覩惹藍枿粲覩薩耽(二合)蓬枿粲覩酤吒也(二合)枿粲覩普銘枿粲覩扇(引)鼎枿粲覩薩嚩(二合引)訶(引)

復次。若為賊侵害。當誦摩利支。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阿哩歌(二合)摩枲摩哩歌(二合)摩枲嚩那摩枲頞多哩馱(二合引)那摩枲缽體弭羅叉烏怛波(二合)體弭囉叉惹那都(引)弭囉叉囉(引)惹都(引)弭[口*犖]又租(引)囉都(引)弭[口*犖]叉星賀都(引)弭[口*犖]叉咩(引)渴囉(二合)都(引)弭[口*犖]叉那(引)枿都(引)弭[口*犖]叉薩哩波(二合)都(引)弭[口*犖]叉薩哩嚩(二合)都(引)弭[口*犖]叉[口*犖]叉[牟*含](切身引)薩哩嚩(二合)婆曳毘藥(切身)薩哩舞(二合引)波捺囉(二合)侮(引)波薩哩吾(二合)播(引)野(引)細毘藥(切身)薩嚩(二合引)訶(引)唵(引)嚩底隷嚩底隷薩哩嚩(二合)訥瑟吒(二合引)喃(引)屹囕(二合)汀滿馱(引)弭薩嚩(二合引)訶(引)那謨(引)囉怛那(二合)夜(引)野那謨(引)摩(引)哩(引)載禰嚩多(引)潩摩(引)哩(引)嗟(引)禰嚩多(引)野(引)紇哩(二合)捺琰摩(引)嚩哩多(二合)曳奢(引)弭怛[寧*也](切身)佗(引)嚩多隷嚩捺(引)隷嚩囉(引)隸嚩囉(引)訶目契薩哩嚩(二合)訥瑟吒(二合引)喃(引)滿馱目龕薩嚩(二合引)訶(引)

由念此明出生無量大德威光。復次五十七字屬持明藏。於諸怖畏守護饒益。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遏胝末胝那胝酤那胝吒枳奼囉枳奼囉枳烏嚕末底嚕嚕末底覩嚕呬隷弭隷薩哩嚩(二合)倪也(切身)努波捺誐那謨(引)薩哩嚩(二合)三摩三沒馱(引)赧悉殿都彌滿怛囉(二合)缽捺(引)薩嚩(二合引)訶(引)

論曰。此護身者。以湯藥衣服等為眾生利益。先如是作。謂已所樂著受用之具。起染污罪。由是菩薩於諸眾生一切當捨。又若不希他物。已所資具時不樂著則唯飲食起染污罪。雖不念飲食。於眾生事。或不愛樂。謂於飲食作他物想。無染污罪。然唯自利是罪滿足。於別解脫得波羅夷罪。又說此所受用彼一眾生為主。此一眾生為主。如是護身皆為過失。非如奴僕常於一主營務役使。自所有物即彼所有。然法集經云。菩薩譬若僮僕應代。一切眾生隨何所作。

論曰。非說於一主者。彼為利他。設若僮僕為病惱等。主乃未言而或先飯。得無咎耶。菩薩如是修作所有親近不知是事。若心能了知此清淨理行廣大捨。然於是理勿應疑惑一切當捨故。如前佛說唯備喉急。此護身者。為利眾生。當如是說覺了斯義。如理開示使無忘失。

護受用福品第七

論曰。如是護身應知已釋。護受用者次當今說。復次起善修作。是中以智觀察。此諸學處護受用事。斯不為難。最上授所問經說。此學處者。於平等見善所修作。善修作者。極遠諦觀棄諸受用。

論曰。此奢摩他容於後時。然於是理了如所說得此成就。所謂節去受用。而於是事真實成就。自然於餘廣多受用。損而能捨餘無他事。又如最上授所問經云。妻子奴僕作業使人。是正所受用。若自若他。聞菩提分斷斯所作。能捨不捨餘無他事。於利益眾生極能稱量。及菩薩所極善稱量。斷斯所作。能捨不捨餘無他事。此獲成就。於此疑者。菩薩別解脫。亦作是說。

復次舍利子。若出家菩薩求菩提分。應知說施。云何名施。謂若色施乃至法施。為法施者。舍利子。若在家菩薩以殑伽沙數佛剎七寶滿中持用佈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舍利子。若出家菩薩以一四句偈。如說修行乃至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又舍利子。豈諸如來於出家者。說無財施。以要言之。舍利子。若有所得墮滿缽中及所餘物。應分彼食與同梵行。彼復來求若衣若缽。如佛所說有長三衣。隨所應捨。又若闕少是三衣者及為依止住淨梵行。此不應捨。所以者何。畢竟如來不說施此三衣故。舍利子。菩薩以彼三衣施乞者時。然於師尊無闕親近。又舍利子。出家菩薩唯應為法而親近故。彼所求者。當知攝受。唯一眾生未及利益多眾生聚。是故菩薩於眾生所深心修作。若減失大利斷滅善事。如是說為剎那遠離廣大善分。如是乃至棄捨或不棄捨。又如海意經云。大乘者斷多財利乃至我決定說。菩薩如是成辦。由何趣入。廣如最上授所問經說。

論曰。若說為他修作當捨己事。如維摩詰所說經云。問曰。維摩詰生死有畏當何所依。答曰。文殊師利。菩薩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問曰。欲依如來功德之力者當依何住。答曰。欲依如來功德之力者當依一切眾生而住。又問曰。欲依一切眾生住者復何所住。答曰。應住解脫一切眾生故。又如法集經云。商主菩薩白言。世尊。若菩薩樂欲菩提。最先一切眾生。不為己事乃至世尊。是名法集。

論曰。捨此即成自利。問何故減失利益眾生。謂懷怖懼不為眾生自任重負。由減失故不觀利他。唯於世間修自利行。復何差別。謂若菩薩不棄己德而成他善。或怖惡道自受苦惱。此為二種。謂若是苦。我或當受。故不應捨。如經所說。獲大罪報。如寶積經云。佛言。迦葉波。有四種法。說名相似菩薩。謂自利求安而不濟度苦惱眾生等。又最上授所問經彼說次第。若云先無我執。則是菩薩學處。亦如法集經云。具壽須菩提語無所發菩薩言。善男子。菩薩當云何住。答曰。若為眾生不捨正行。問曰。云何為諸眾生不離正行。答曰。謂不捨大慈大悲。須菩提言。云何菩薩大慈。答曰。若以身命及諸善本。當施一切眾生而不求報。又問。云何菩薩大悲。答曰。若菩薩樂欲菩提。最先一切眾生而不自取證。彼經復說。此一切菩薩學處。以大悲為本。世尊畢竟令彼不斷利他。是菩薩義。故定非究竟。是中我當觀大福海施大義利。匪定一向違害生滅。又決定寂靜神變經說。彼昔有王。見一比丘於千歲中入滅盡定。以是緣故。有諸比丘讀誦經典求菩薩行。尊重法欲受信施食。發如是心。我為求法以此善根為法捨施。百錢迦羅努貝底執著妙樂等事。如前次第。說無過失。或俱說為護受用福。

論曰。復次廣樂自利果報守護清淨。如那羅延所問經云。守護戒者。非國王因。非天趣因。非爍迦羅因。非受用因。非富樂因。非形色因。非顯色因。非美譽因。乃至守護戒者。無地獄恐怖。如是無畜生琰魔羅界恐怖。以要言之。守護戒者。唯除住佛眼者。乃至守護戒者。利樂一切眾生。相應義故。彼戒蘊菩薩如是行相。得具足十種無減失法。何等為十。所謂得轉輪聖王而無減失。求佛菩提亦無雜亂。得爍迦羅亦無減失。願覩諸佛得無障難。如是為梵天王亦無減失。聽聞妙法得無退墮。乃至如其所聞讀誦經法。具菩薩行皆無減失。於諸善法不斷辯才。求深禪定亦無減失。乃至如是住戒蘊菩薩摩訶薩。常為一切之所禮敬。謂天龍夜叉乾闥婆等供養恭敬歌詠讚歎。亦為諸龍王阿修羅王等而常尊重。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之所親近。及諸智者而常讚仰。為佛嗟諮。若天若人。一切眾生之所憐愍。乃至不行四種之行。唯除化度眾生。何等為四。所謂不行無相之行。亦復不行空諸佛剎。又亦不行生邪見家及墮諸惡趣。

論曰。如前所捨彼煩惱力及憍慢等。守護福報。亦復佈施。然於是福自不希報。此欲守護唯為利他。後不生悔。如最上授所問經云。若佈施已。是心設不生悔而逐彼後者。憂不憂等皆名追悔。減滅福報令罪增長。若不發露於佛覆藏。而翻彼善說為罪性。復次於彼罪惱行懺除者。由此無罪而獲福喜。

論曰。利益眾生者。不以財利之心而為發露。如寶雲經說。譬如藥王而自讚己德。不為過失。復說欲守護福者。於名聞利養菩薩常當遠離高舉。以清淨法捨愚癡暗。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

 

上篇:大乘集菩薩學論

下篇:集大乘相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佛吉祥德讚

佛吉祥德讚卷上 尊者寂友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菩提行經

菩提行經卷第一 聖龍樹菩薩集頌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

隨相論

隨相論一卷 德慧法師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論中解十六...

方便心論

方便心論一卷 後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譯 明造論品第一  ...

【註音版】佛語法門經

佛語法門經...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佛說受歲經

佛說受歲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註音版】佛說解憂經

佛說解憂經...

華嚴發菩提心章

華嚴發菩提心章凡例 此章別有異本,而文畫多紕謬,字...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宋罽賓國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

修西輯要

修西輯要序 才知過去。已換為現在。才知現在。已換為...

【註音版】六字神咒經

六字神咒經...

中本起經

中本起經卷上(次名四部僧,出長阿含) 後漢西域沙門曇...

【佛教詞典】王立性暴惡

【王立性暴惡】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二頁云:云何名王立...

【佛教詞典】十波羅夷即十重戒

無畏三藏禪要曰(但依大日經,略有不同):   一、菩...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

免除死刑的契機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葉尊者的徒弟,他...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週末,與父親一同去登山。我們走到了山腰,便坐在涼亭...

看護病人會犯煞犯沖嗎

問: 朋友與親戚有病苦,當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際,相...

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我們看辛五,耳根圓通。這個是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來說,數字雖小,份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阿難化瓜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

念佛能否往生,但問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現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從心所現。一心可現十法界...

活驢現殺,受現世報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就和動物打交道,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

為何一念《地藏經》心裡就恐怖害怕

像我們有些個人跟我說不能念《地藏經》,一念《地藏經...

聖嚴法師《永懷成就眾生的弘願》

我們悅眾菩薩就必須要具備這樣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講...

叢林參學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中國大陸的...

【視頻】佛說盂蘭盆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盂蘭盆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文昌帝君陰騭文(宏贇讀誦)

文昌帝君陰騭文(宏贇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