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跟佛號接觸時,會產生兩種強大的力量

淨界法師  2020/03/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心跟佛號接觸時,會產生兩種強大的力量

我們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當我們開始在佛堂中,憶佛、念佛的時候;也就是說當我們明瞭的心跟阿彌陀佛的聖號一接觸的時候,在我們生命當中,會產生二種強大的力量:

一個是我們內在一個心靈的力量,我們那種皈依的心;一個是外在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這種強大的加持力──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那麼,當這兩種力量在交互作用的時候,我們稱為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從兩方面來說:當我們平常在感應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是消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報;但臨終的時候,感應道交使令我們帶業往生,求生淨土。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淨土宗的修學者,他整個生命的目標,就是追求一件事情─感應道交,想盡任何辦法跟阿彌陀佛的本願,能夠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你就成功了!

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啊?古德說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是高高的掛在空中,充滿了廣大的光明,那我們沒有光明,我們希望把佛的光明,轉成我們自己的光明,怎麼辦呢?千江有水,你把這個臉盆準備好了,這個月亮的光明就映上了。

感應道交說得清楚一點,就是把佛的功德,轉成你內心的功德——轉他成自。那麼站在一個轉他成自的角度,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力,佛陀永遠居在被動的角度。

所以我們修淨土宗的人,要知道一個真相:佛陀無法主動地救拔我們,不可能!月亮雖然有無量的光明,但是它不能主動照耀我們,我們必須把水準備好了,它才能夠成就感應。

所以我們的心靈力量,永遠都是居於主動的地位,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你今天在念佛的時候,你釋放出一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一分的感應;你釋放出是三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三分的感應;你是十分的力量,他給你十分的感應。

所以從這當中,就知道一件事情:你念佛,問題不在你念的數目多少,而是你在憶念佛陀的那顆明瞭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產生多大的力量,就產生多大的回應。所以如何加強我們心靈的力量,變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當然我們內心的力量,從本經來說,是有兩種差別:一種是從真實的心所發出的力量;一種是從虛妄的心所發出的力量。

什麼叫真實的心?它的內涵叫做「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個人,進入真如三昧的時候,他心中是沒有相狀的。

古人說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沒有對立、沒有相狀,它也不是雜染相,但它可也不是清淨相,所以說是離一切相,或者說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禪宗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沒有相狀。

它雖然沒有相狀,它可也是即一切法,它具足無量無邊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種功德之法,它有那種強大的能量,所以它隨時可以現出雜染相,和現出清淨相,所謂的普門示現。所以一個人把心帶回家以後,他本身沒有相狀的,但是他隨緣可以顯現任何相狀,這種力量是特別的強大。

但是不幸的是,我們現在不是安住在真實的力量,我們現在凡夫是什麼力量?是一種虛妄的力量。

什麼叫虛妄的力量?就是我們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內心有五種相貌會出現,過去的業力有這個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相貌在心中同時顯現出來。我們跟每一個人、跟任何的事情接觸的時候,有一個色塵的相貌。這個色塵包括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福報大的顯現安樂美妙的色塵;福報差的顯現一種苦惱卑賤的色塵。接下來是感受,快樂痛苦的感受。第三個是想像。

這都沒有錯,因為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這個叫循業發現。我們的心,只是如實地把我們過去的善惡業力,把它顯現出來,如此而已。過去造的業今生表現出來,而自作自受。

問題出在哪裡呢?在於我們的心跟色塵接觸的時候,跟感覺接觸的時候,跟心中想像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啊,就住在上面,這個就糟糕了!

整個因緣一念方動,烏雲遮,風雲變色!我們強大的真實力量,就全部消失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住在我們的感覺、住在我們的想像。我再講一次:感覺有沒有錯?沒有錯!我們打很多妄想,也沒有錯!阿賴耶識如實顯現出來,你有這個種子,遇到外緣顯現出現行。

但是問題是我們住在上面的時候,這就叫顛倒了!我們錯誤的開始,就是當我們的心,把我們的五陰現出來的時候,唯識所現沒有錯,但是「唯識所住」這個地方,很多生死的問題,就產生出來了。

楞嚴經修學法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態著決定我們的生活

位老人坐在路邊,走來一個年輕人,他問老人說:老頭,...

宣化上人:淨土宗--諸大菩薩讚歎的法門

你這個心哪,它忙得很,一天到晚要找工作,不會休息的...

淨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門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禪師),謂淨土一法,...

勿在虛假的物質生活中打轉

佛法說人身難得,既然得了人身,卻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

膽小的人如何通過念佛來改變

問: 弟子生來就膽小,經常想些事情給自己害怕,請問...

蓮宗與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種特質

釋尊一代時教,五時說法,由悲智心隨宜開演的無量法門...

【推薦】做好這四大步驟,為往生做準備

一、提起佛號 蕅益大師強調:提起佛號,淨土宗念佛不一...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十種逆境為道場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懺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號就容易昏沉,對不對?他不念佛還不會...

【推薦】念念生滅,無以把捉,憂在哪裡?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臨濟寺,十多公里的路程...

【推薦】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

無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勸告弟...

讓人們能真切念佛的訣竅

阿彌陀佛哪個不能念?但偏偏不容易念。極樂世界哪個不...

人生七種無形的財富

人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質財...

何謂四加行位

問: 何謂四加行位? 妙境法師答: 四加行位是我們用功...

彌勒笑什麼

大凡走進漢傳佛教寺廟第一山門,都會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觀音菩薩是男身還是女身

《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

明海法師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緣,看了一本介紹弘一...

彎曲的牛奶布丁

兩個窮困的男孩,在城市和鄉間挨家挨戶乞食維生。其中...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

這些病都來自於身見

[壞諸欲塹],這也是一個比喻。塹就是護城河啊,它很...

以恭敬心供養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給造出來。有些人他來到寺廟的時候,這個...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

誰沒有善根

佛陀時代,有一老人聽說出家修行能夠離苦得樂、解脫自...

【佛教詞典】一闡提

(術語)Icchāntika,為無成佛之性者。舊稱,一闡提。...

【佛教詞典】法縛

(術語)與法執同。謂染著於法也。圓覺經曰:菩薩不與...

【視頻】大安法師《勸勉眾生往生淨土》

大安法師《勸勉眾生往生淨土》

【視頻】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去閻王殿救木匠》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去閻王殿救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