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跟佛號接觸時,會產生兩種強大的力量

淨界法師  2020/03/02  大字體  護眼色

心跟佛號接觸時,會產生兩種強大的力量

我們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當我們開始在佛堂中,憶佛、念佛的時候;也就是說當我們明瞭的心跟阿彌陀佛的聖號一接觸的時候,在我們生命當中,會產生二種強大的力量:

一個是我們內在一個心靈的力量,我們那種皈依的心;一個是外在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這種強大的加持力──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那麼,當這兩種力量在交互作用的時候,我們稱為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從兩方面來說:當我們平常在感應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是消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報;但臨終的時候,感應道交使令我們帶業往生,求生淨土。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淨土宗的修學者,他整個生命的目標,就是追求一件事情─感應道交,想盡任何辦法跟阿彌陀佛的本願,能夠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你就成功了!

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啊?古德說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是高高的掛在空中,充滿了廣大的光明,那我們沒有光明,我們希望把佛的光明,轉成我們自己的光明,怎麼辦呢?千江有水,你把這個臉盆準備好了,這個月亮的光明就映上了。

感應道交說得清楚一點,就是把佛的功德,轉成你內心的功德——轉他成自。那麼站在一個轉他成自的角度,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力,佛陀永遠居在被動的角度。

所以我們修淨土宗的人,要知道一個真相:佛陀無法主動地救拔我們,不可能!月亮雖然有無量的光明,但是它不能主動照耀我們,我們必須把水準備好了,它才能夠成就感應。

所以我們的心靈力量,永遠都是居於主動的地位,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你今天在念佛的時候,你釋放出一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一分的感應;你釋放出是三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三分的感應;你是十分的力量,他給你十分的感應。

所以從這當中,就知道一件事情:你念佛,問題不在你念的數目多少,而是你在憶念佛陀的那顆明瞭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產生多大的力量,就產生多大的回應。所以如何加強我們心靈的力量,變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當然我們內心的力量,從本經來說,是有兩種差別:一種是從真實的心所發出的力量;一種是從虛妄的心所發出的力量。

什麼叫真實的心?它的內涵叫做「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個人,進入真如三昧的時候,他心中是沒有相狀的。

古人說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沒有對立、沒有相狀,它也不是雜染相,但它可也不是清淨相,所以說是離一切相,或者說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禪宗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沒有相狀。

它雖然沒有相狀,它可也是即一切法,它具足無量無邊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種功德之法,它有那種強大的能量,所以它隨時可以現出雜染相,和現出清淨相,所謂的普門示現。所以一個人把心帶回家以後,他本身沒有相狀的,但是他隨緣可以顯現任何相狀,這種力量是特別的強大。

但是不幸的是,我們現在不是安住在真實的力量,我們現在凡夫是什麼力量?是一種虛妄的力量。

什麼叫虛妄的力量?就是我們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內心有五種相貌會出現,過去的業力有這個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相貌在心中同時顯現出來。我們跟每一個人、跟任何的事情接觸的時候,有一個色塵的相貌。這個色塵包括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福報大的顯現安樂美妙的色塵;福報差的顯現一種苦惱卑賤的色塵。接下來是感受,快樂痛苦的感受。第三個是想像。

這都沒有錯,因為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這個叫循業發現。我們的心,只是如實地把我們過去的善惡業力,把它顯現出來,如此而已。過去造的業今生表現出來,而自作自受。

問題出在哪裡呢?在於我們的心跟色塵接觸的時候,跟感覺接觸的時候,跟心中想像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啊,就住在上面,這個就糟糕了!

整個因緣一念方動,烏雲遮,風雲變色!我們強大的真實力量,就全部消失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住在我們的感覺、住在我們的想像。我再講一次:感覺有沒有錯?沒有錯!我們打很多妄想,也沒有錯!阿賴耶識如實顯現出來,你有這個種子,遇到外緣顯現出現行。

但是問題是我們住在上面的時候,這就叫顛倒了!我們錯誤的開始,就是當我們的心,把我們的五陰現出來的時候,唯識所現沒有錯,但是「唯識所住」這個地方,很多生死的問題,就產生出來了。

《楞嚴經修學法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臨終正念是往生的決定因素嗎

問: 印祖多次提臨終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強...

遵式大師:校量念佛功德說

大般涅槃經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一切眾生。不...

不經中陰身,頃刻做菩薩

如果我們都沒有接引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我們都是很昏迷...

【推薦】為何有些人的陰氣很重

當我去台北臨濟寺受在家菩薩戒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去受...

在這個五濁惡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脫

宗門教下,純靠自力來解決生死問題。如果說在晉唐之際...

臨終是否要在佛號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願的其中三願十八願,十九願,二十...

信願持名,去極樂蓮華里安身

念佛法門雖然簡單容易,但卻是至圓至頓的。蕅益大師說...

臨終助念要避免「瞎張羅」

臨終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辦,要按印祖撰述的《臨終...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不殺生,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對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有意義了。...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

學佛的好處與利益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達十餘億,而其教義...

希求往生極樂世界是一種貪心嗎

【原文】 客曰:弟子憶昔念佛,被人呵雲,修行之人,當...

盂蘭盆會的由來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犍連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說盂蘭...

身有生死,法性不滅

3月12日,日本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0級大地震,地震、海...

印光大師談女性的做人與修行

一、篤盡己分 1.女人本分在於孝親相夫教子 所言盡職分...

人生最大的難題是認清自己

某日,廣濟寺。有居士來問:她的下屬們在工作中形成了...

龍樹菩薩:讚法界頌

歸命十方佛  法身及報化 願共諸眾生  速成法界性 ...

純金的羅漢

從前有一位農夫,原本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鋤...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

高僧「馬喝奈」的故事

太白頂西邊有個虎山,那是白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

參禪破宗門三關

過祖師關 參禪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關,力小...

憨山大師《心經直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此經題稱般若者何?乃梵語也,此...

好的命運從哪裡來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命運,能夠受人尊重、...

眾生是福慧的源泉

人的苦樂就在一念間。一個人如果轉變觀念,他就不苦了...

【佛教詞典】心鏡

(術語)心如明鏡,能照萬像,故曰心鏡。圓覺經曰:慧...

【佛教詞典】集諦

言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

【視頻】界詮法師《2022年佛七開示》

界詮法師《2022年佛七開示》

【視頻】昌義法師《2007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07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