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立世阿毗曇論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一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地動品第一

如佛婆伽婆。及阿羅漢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世尊住舍衛大城。毘舍佉優婆夷鹿子母精舍。蓮花重閣。與大比丘眾。一切阿羅漢。諸漏已盡。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所作已辦。已捨重擔。正智解脫。唯除阿難。是時。大地震動。時富婁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大地震動。佛告富婁那比丘。汝今一心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脫。有二因緣。令大地動。何者為二。比丘。是地界住水界上。是水界住風界上。是風界住於空中。比丘有時大風吹動水界。水界動時。即動地界。是一因緣。故大地動。比丘。復有大神通威德諸天。若欲震動大地。即能令動。若諸比丘有大神通。及大威德。觀地相令小。水相令大。欲令地動。亦能震動。是名第二因緣。故令地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水界為風動  地動由水動
 是一因緣動  是實名所說
 諸天及比丘  大威神能動
 是二因緣動  調伏惡人說

爾時世尊復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風名鞞嵐婆。比風常吹。俱動不息。風力上昇。有風下吹。有風傍動。是風平等圓轉相持。厚九億六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此風上際。即是水界。此水上下。悉皆平等停止安住。無有散溢。厚四億八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此水上際。即是地界。上下邊際。悉皆平等安住不動。厚二億四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如是佛世尊說。比丘。有大地獄。名曰黑闇。各各世界外邊悉有皆無覆蓋。此中眾生自舉其手。眼不能見。雖復日月具大威神。所有光明。不照彼色。佛說。如是黑闇地獄。住在何處。兩兩世界鐵輪外邊。名曰界外。是寒地獄。一名頞浮陀。二名涅浮陀。三名阿波波。四名阿吒吒。五名嚘吼吼。六名欝波縷。七名拘物頭。八名蘇健陀固。九名分陀利固。十名波頭摩。佛告富婁那等比丘。如摩伽陀國量十婆訶摩一婆訶二十佉利。如是量麻。聚在一處。設有一人。滿一百年。來除一麻。比丘。如是麻聚。猶尚易盡。而我未說頞浮陀地獄壽命窮盡。比丘。十倍頞浮陀地獄。是涅浮陀壽量。十倍涅浮陀地獄。是阿波波壽量。乃至波頭摩地獄。亦復如是。比丘。是瞿伽離比丘。於舍利弗目揵連所生。不信恶心。由是心故。墮波頭摩地獄。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夫人處世間  斧在口中生
 斯由作惡言  以是自斬身
 應呵而讚歎  應讚而呵罵
 口過故得衰  衰故不受樂
 若己捨失財  盡物及自身
 其人罪尚輕  若於修伽陀
 生惡不信心  是罪重於彼
 百千涅浮陀  頞浮陀三億
 六萬及五千  若誹謗聖人
 作惡語恶心  如量墮地獄
 瞿伽離比丘  墮波頭摩獄
 誹謗大聲聞  舍利及目連

彼中眾生傍行作向上想。猶如守宮。鐵輪外邊。恆作傍行。是其身量如頞多大。因冷風觸。其身圻破。譬如熟瓜。如竹[竺-二+韋]林被大火燒。爆聲吒吒。如是眾生被寒風觸。骨破。爆聲吒吒遠徹。因是聲故。互得相知。有諸眾生。此中受生。或時去來更相逢觸。因此觸故。互得相知。有諸眾生。此中受生。是時諸佛世尊出現於世。是時大光過於諸天大威神力。遍照彼中。因此光明。互得相見。作是思惟。有諸眾生。此中受生。若有眾生。於此間死。多往生此。寒氷地獄。在鐵輪外。若餘世界。有眾生死。往生寒氷地獄。多彼世界鐵輪外生。兩界中間。其最狹處。八萬由旬。在下無底。向上無覆。其最廣處。十六萬由旬。

爾時淨命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從世尊。聞是法句。我從世尊口。受持此正義。過去有佛。名曰尸棄。時有弟子。大神通第一。名曰阿毘吼。是比丘坐在第四禪梵處。以一指光。照一千世界。一音說法。一千世界。俱解正義。世尊。諸佛弟子。威神尚爾。諸佛如來。其量云何。阿難問已。時佛答言。阿難。此阿毘吼比丘。是弟子位。諸佛世尊如此之處。不可思量。

第二。淨命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我從佛口。聞是法句。我從世尊。受持如是正義。過去有佛。名曰尸棄。時有弟子。神通第一。名曰阿毘吼。是比丘坐在四禪梵處。以一指光。照一千世界。一音說法。一千世界。俱解正義。世尊。諸佛弟子。威神尚爾。諸佛如來。其量云何。阿難問已。時佛答言。阿難。此阿毘吼比丘。是弟子位。諸佛世尊。如此之處。不可思量。乃至第三。亦如是答。第四問已。佛告阿難。若一日月所圍繞處。名一世界。從一至千。此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千四大天王。千忉利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輔天。千梵眾天。此處大梵王。為一千世界主。王領自在。不係屬他。知成他事。初禪上上品。故得自在。大梵天王。住於是處。得稱第一。阿難。是梵領處。有四千大洲。四千大樹。四千大龍宮。四千金翅鳥王住處。七千大河。九千大山。八千大林。八千大地獄。一千閻羅王地獄。二千大海。十六千地獄園。是名小千世界。又更千倍。是名中千世界。又更千倍。是名大千世界。阿難。若如來作意欲照欲說。是大千世界。光照遍滿。所說法句。一切俱解。若復欲過大千世界。隨如來意。是中眾生。莫不見聞放光說法。阿難。若如來欲放光說法。坐阿迦尼吒天梵處。若大千。若過大千。光照遍滿。以八分梵聲。說法句義。遍得領解。阿難。是如來光明。及說法音聲。無有眾生不見不聞。是時無有眾生不具根者。阿難。如來在阿迦尼吒天上。說此音聲。宣此名句。

 汝等受佛教  起恭敬正勤
 觀修於中住  出離三有難
 除滅死王軍  如像破葦捨
 若佛法律中  住於不放逸
 是人捨生死  乃至盡苦際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希有利養。我今善得希有之利。我得大師具足神通廣大威德。是時淨命名曰優陀夷。在大眾中。去佛不遠。時優陀夷比丘語阿難言。若汝大師具諸威德大神通。汝何所得。是時世尊告優陀夷比丘。汝莫作意違阿難心。若我前不記阿難。今生得阿羅漢果。因此信心。所生業報。當三十六過。作他化自在天王。乃至三十六過。作忉利天主。何況轉輪聖王。剎利王種。受灌頂職。乃至四天下王。優陀夷。阿難比丘。吾於往昔。已為授記。我說欲界之中。眾生最多。依水生多。於地生少。其地生者。畜生道多。人道復少。人道之中。破戒者多。持戒者少。持戒之中。凡夫者多。聖弟子少。聖弟子中。有學者多。無學者少。無學之中。時解脫多。非時解脫少。如是非時解脫阿羅漢。世間難得。我記阿難應得是處。有諸外道。作如是說。是大地界。恆去不息。是言應答。此事不然。若實爾者。如人擲前。物應落後。又諸外道作如是說。是大地界。恆墜向下。是言應答。此事不然。若實爾者。如向上擲。應不至地。又諸外道作如是說。日月星辰。恆住不移。大地自轉。疑是天迴。是言應答。此事不然。若如是者。射不至堋。又諸外道作如是說。大地恆浮。隨風來去。應如是答。此事不然。若實爾者。地恆併動。若不爾者。地作何相。地住不動。如是義者。諸佛世尊已說。如是我聞。

南剡浮提品第二

佛說比丘。有樹。名曰剡浮。因樹立名。名是洲地。曰剡浮提。此樹生剡浮提地北邊。在泥民陀羅河南岸。是樹株本。正洲中央。從樹株中央。取東西角。並一千由旬。是樹生長。具足形容可愛。枝葉相覆。密厚多葉。久住不凋。一切風雨不能侵入。比丘。譬如裝花鬘師。裝飾花鬘及耳上莊嚴。其樹形相可愛如是。上如華蓋。次第相覆。高百由旬下本洪直。都無瘤節。五十由旬方有枝條。樹身徑刺。廣五由旬。圍十五由旬。其一一枝。橫出五十由旬。間中亙度一百由旬。周迴三百由旬。其菓熟時。甘美無比。如細蜂蜜。味甜難厭。菓味如是。菓大如盆。其核大小。猶如世間剡浮子核。其上有鳥形。如大殿獼猴之形。知六十歲大象。是兩鳥獸恆食其實。東枝有子。多落剡浮提地。少落水者。西枝菓子。多落剡浮提地。少落水者。南枝菓子。並落剡浮提地。北枝菓子。悉落河中。為魚所食。樹根悉是金砂所覆。當春雨時。下不漏濕。夏則不熱。冬無風寒。有乾闥婆。及藥叉神。依樹下住。如是之事。云何知耶。昔王舍城有兩比丘。具神通力。共為朋友。從佛口。聞剡浮樹相如此。是二比丘互相謂言。我等當往看彼剡浮。各雲我去。遂至樹所。見樹菓熟。墮地自破。其一比丘從其蔕孔。授手至臂。其最長指。猶不至核。牽手而出。為菓所染。手臂皆赤。猶如世間貴赤栴檀汁所染污。其菓香氣能染人心。是時比丘鼻嗅菓香。第二比丘問言。汝欲食不。長老。我不樂食。是事希有。不可思議。是離欲結。最為廣大。何以故。若人未離欲嗅如是香。即生心氣。乃發顛狂。有諸離欲外人。若嗅此香。退失離欲之地。是二比丘。還王舍城。說如上事。時有一人。名曰長脛。本是王種。姓拘利氏。宿業果報所得神通。是人有此威神相貌。若行水中。前腳未沒。後腳已移。若行草上。草雖未靡。便得移步。若行樹葉。樹葉未低。後足已度。鞋履踐處。並不為難。是長脛人從佛所聞。是剡浮樹。如此如此。即白佛言。世尊。我今若行至剡浮樹不。答雲得至。是人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面正向北。發此而去。行度諸山。一名小黑山。二名大黑山。三名多犛牛山。四名日光山。五名銀山。六名香水山。七名金邊山。是人登金邊山頂。轉面向北。聳身遠望。唯見黑暗怖畏而反。佛問汝至剡浮樹不。答言不至。佛問汝何所見。是人答曰。唯覩黑暗。佛言。此黑暗色。即剡浮樹。是人重禮佛足。右遶三匝。更向北行。重度七山。一名周羅迦囉第二摩呵迦羅第三瞿漢山第四首羅山。第五稽羅山。第六乾陀山。第七修跋姖山。又渡六大國土。一名鳩留國。二名高臘鞞。三名毘提訶。四名摩訶毘提訶。五名欝多羅曼陀。六名沙熈摩羅野。是名六大國土。又度七大樹林。林間有河。度是七河。又度阿摩羅林。及訶梨勒林。乃至剡浮提樹南枝。從南枝上。行至樹北枝。是人俯窺見下水相。與常水異。最澄最清。向底洞澈。都無障翳。是人觀已。作是思惟。我之神通。今於此處。得成就不。因腳履水。手攀樹枝。是腳至水。如石即沒。於此神通。不得成就。云何如此是水。最輕最細。若以彼水。投此澗水。如蘇如油。浮在水上。若以此水。投於彼水。即沉如石。是人從剡浮樹。取一菓子。還王舍城。奉上世尊。佛受此菓。破為多片。施諸大眾。菓汁染於佛手。爾時佛以此手擊於山石。至今赤色如昔不異。濕亦不燥。掌跡分明。因昔分菓為片片故。因名此石。為片片岩。是時佛化優婁頻螺迦葉。取此剡浮提樹子。送與迦葉。迦葉。汝食是菓。迦葉問佛。大瞿曇沙門。那得是菓。佛語迦葉。是樹名曰剡浮。此菓從彼樹得。迦葉曰。我不能食是菓子。沙門但取自食。時諸天神又送剡浮樹子。供養於佛。或在舍衛若王舍城迦毘羅衛國等。佛得受已。分施大眾。復餘比丘住剡浮所。還此土說。目連比丘亦曾住彼還此。次第為比丘說。以是因緣。此事可知。

六大國品第三

是剡浮樹外有二林。形如半月。圍繞此樹。其內有林。名呵梨勒。外名阿摩勒。阿摩勒菓。是子熟時。其味最美。不辛不苦如細蜂蜜。菓形大小。如二斛器。其核如自性阿摩勒核。呵梨勒菓。是子熟時。其味最美。不辛不苦。如細蜂蜜。菓形大小。兩倍於前。核亦如是。阿摩勒林南。復有七林。七河相間。其最北林。名曰菴羅。次名剡浮。三名娑羅。四名多羅。五名人林。六名石榴林。七名劫畢他林。如是諸菓。其子熟時。不辛不苦。甜如蜂蜜。是人林中菓形似人。如剡浮提勝人王種。其姓拘梨。若男十六歲。女十五歲。莊嚴具足。狀如行嫁。是人林菓可愛如是。其子蔕形。如人頭髻。未離欲者。見此菓子。便生愛心。諸外道等有離欲人。若見此菓。退失禪定。欲心還生。其子熟時。唯鳥競食。鳥食之餘。殘落在地。如尸陀林。甚可厭惡。諸退定者。見是相已。深生厭離。還得本定。是二林廣五十由旬。東西達海。其一一河。廣五十由旬。東西達海。林河相次。互相間錯剡浮提地。林河所覆。七百由旬。其劫畢他林南有六大國。其最南國名曰高流。次名俱臘婆。三名毘提訶。四名摩訶毘提訶。五名欝多羅曼陀。極北名捨喜摩羅耶。是六國內。人皆貞善。持十善法。自不殺生。不教他殺。其獸將死。自至人所。既自死已。乃噉其肉。是處犛牛。其數最多。以其髦尾用覆屋舍。其地生麥。不須耕墾。是麥成粒。無有糠糩。是其國人磨蒸為飯。而是麥飯氣味甘美。如細蜂蜜。云何知耶。過去久遠有王出家。其王夫人亦得出家。國師婆羅門亦隨出家。既出家已。各相捨離。入山學道。是王夫人有時月水。月水淨時。往至王所。與王相見。即白王言。大王我今有月水。古昔之人尊重兒息。王欲棄捨不從妃意。思惟事重。復恐不可。遂共和合。乃有大福德子。男女二人俱時託胎。捨王而去。既經時節。其後腹大。從諸村落。次到郡縣。乃至諸州。人人訶罵雲。此女人都無道心。出家破戒。妃聞是語。深生愧悔。是時國師大婆羅門已成仙人。得五神通。隨一山林。依止而住。爾時王妃聞婆羅門在彼山住。仍往尋覓。既見師已。乃問妃言。是娠誰作。妃即答言。是王所為。爾時仙人憶王昔恩。仍於別處。為起葉屋。即語王妃。汝止是中。我今當採樹根菓子以相供贍。太妃依語。仍住其中。於是仙人。如法採拾樹根菓子。供給是妃。妃懷孕月滿。遂產二子。一男一女至斷乳已。驅斥是妃。汝今遠去。我當隨得根菓養飴二兒。妃棄二子。依語而去。仙人隨得根菓。養育此兒。兩兒稍大。已至識地。是時仙人以生熟雜菓。試與二兒。於是二兒自能分別。熟者即噉。生者便棄。仙人作是思惟。是兒身已長大。心至識地。能分別菓生熟差別。我令當住何處國土。豐樂安隱以置立之。以五通故。見是麥地。即以神力攜二小兒。飛空而往。安置是地。教是兒言。此草名麥。爾時仙人即自刈取。磨以為食。種種教示。汝等從今當依此法以為資糧。汝住此中。莫生愁惱。我當數數來看視汝。是兩小兒乃住其中。仙人後時數往瞻視。是二小兒隨年月長。男女二根各皆成就。遂為夫妻。子孫生長。分成六國。爾時大王既學道已。捨於人身。往生天上。捨上天身。還受人身。受人身已。依佛所說無上正法。出家學道。至得無礙六種神通。以六通故。觀自宿命。見六大國。作是思惟。是六大國皆我子孫。為憐愍是六國人故。往彼乞食。得麥飯還。不問諸比丘前食。而獨自食時。諸比丘稱此比丘名。而大罵辱。汝長老。大慳嫉妬。咄汝惡人得是麥飯。不問諸比丘。而獨自食。比丘答言。我今不為嫉妬。而不佈施汝等。何以故。如是飲食。未離欲人則不得食。時是比丘三過洗缽。再過棄之。以最後汁。取其少分。施諸比丘。是剡浮提無有一味等此味者。於是比丘為諸比丘說此食味次第因緣。彼六大國本我子孫。是故利益彼國人故。往彼乞食。有餘比丘往彼乞食。大目揵連亦往乞食。佛世尊為諸比丘說是六國次第因緣。是故得知六大國事。六大國品究竟。

夜叉神品第四

時剡浮提中有兩眾山。恆河之南名娑多耆利山。恆河之北名醯摩跋多山。娑多耆利山中是山最大。一名薩闍。二名頻訶。三名末車。四名遏車婆。五名間訶耆利。六名波梨耶多羅。醯摩跋多山中是山最大。一名周羅迦羅。二名摩訶迦三名瞿訶那。四名修羅婆計。五名雞羅。六名乾馱摩馱。七名修槃那般沙。若一切神住河南山者。皆名婆多耆利神。若在河北山者。皆名醯摩跋多神。是婆多耆利神。領河南一切諸神。故名為王。是醯摩跋多神。領河北一切諸神。故名為王。云何知耶。有一神王。名醯摩槃。住醯摩跋多山。是神王最長老大年至極位。重疾困苦。是神臨死。其有太子。名醯摩跋多。呼來教示。即語子言。阿父。我已得聞。從昔夜叉神最為長老。見過去佛。曾值迦葉佛。聞說釋迦牟尼佛將應出世。如我見相及我所見因緣。是釋迦佛不久應下。阿父。若我中間捨命不及佛者。汝決應往令得見佛。若汝見佛決大利益。太子問曰。云何令我知佛出世。父答子言。汝屋舍中未曾有寶而出現者。當知是時如來出世。復有神王。名娑多耆利。住摩伽陀國界中。汝當與彼共作朋友。同立誓願。我之與汝所住之處。若見希有奇寶現者。莫不相報。是時父王教其子已。即便捨命。是時太子供養父尸。憶持尊重父之遺囑因是度河往覓娑多耆利神王。至神所已。對面語言。共相和敬。同坐一處。醯摩跋多神語娑多耆利王言。府君。我父臨死說如上言。因即過世。是故我今語汝是事。若屋室中非常寶現。決須相報。娑多耆利答如是如是。於是二人既立誓已。各還所住。後時醯摩跋多王宅有奇寶現。蓮花千葉。大如車輪。黃金為葉。眾寶為莖。時有一神。見是蓮花。馳往白王。王今知不。是寶瓌異。世未曾有。今已出現。千葉蓮花。大如車輪。黃金為葉。眾寶為莖。此是天物。願王往觀。是時神王聞是言已。即往池所。見是蓮花。具足千葉。大如車輪。眾寶所成。莊嚴奇特。見是事已。心生驚怪。身毛皆竪。自下池中。恭敬合掌。頂禮三過。旋遶三匝。作是思惟。我於昔時。曾值善友。而教我言。汝所住處。若有奇寶。當遣報我。因遣使者。往報娑多耆利神王曰。府君。我今住處。希有之寶。今已出現。具說寶相。汝今當來共我觀視。是時世尊已出於世。正法已說。一向寂靜。今至涅槃。往向菩提。修伽陀所教。是時娑多耆利王覺憶此事。作是思惟。我昔曾有善友來報我言。汝所住處。諸佛世尊於中得道。若佛已出。汝應報我。是其所欲。故我應報。娑多耆利王即遣使往。謂是王言。府君。若一蓮花。作何利益。若百若千。亦何利益。我國土中未曾有寶。今已出現何者名寶。謂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今已出世。汝今應來共事此寶。醯摩跋多九月十五。是布薩時。有五百神。共相圍遶。取諸蓮花。面向南行。履空而去。往娑多耆利王所。彼王又將五百神眾。共相圍遶。來迎是王於恆河南邊。共相聚集。既相見已。醯摩跋多王說偈。問彼神曰。

 今十五淨日  四王來集時
 我等事何師  汝信阿羅訶

爾時娑多耆利王。說偈答曰。

 是時佛世尊  住摩伽陀城
 為滅一切苦  說法一切智
 諸苦及苦集  苦滅不更生
 八分苦滅道  無惱向涅槃
 是故汝及我  當往事是人
 一切無能比  是我信羅訶

爾時醯摩跋多。聞是偈已。心大驚怖。身毛皆竪。懷疑未信。三過辯定。府君。汝今說世尊出世。答曰。府君。我說佛寶出世。第二第三。問答亦爾。是時北山神王。即時如力思度諸佛行住威儀境界四法。問南山神王。說偈問曰。

 佛心於眾生  善得安立不
 憎愛二思惟  已得滅盡不

爾時南山神王。以偈答曰。

 佛心於眾生  真實得安立
 憎愛兩思惟  滅盡永無餘

北山神王。重偈問曰。

 佛有妄語不  無惱他言不
 無離間語不  有無義語不

南山神王。以偈答曰。

 佛不說妄語  亦無苦澁語
 不說離間語  說如量義語

北山神王重說偈問曰。

 佛無盜他不  不損他命不
 遠離放逸不  不損禪定不

南山神王。說偈答曰。

 佛不盜他財  是故護他命
 遠離諸放逸  不損深禪定

北山神王。又偈問曰。

 佛無著愛慾  心淨無濁不
 已過無明流  得淨法眼不

南山神王。答曰。

 不著於欲塵  心地最清淨
 已過於無明  於法得淨眼

北山神王。又問曰。

 佛明具足不  法足清淨不
 四流已絕不  後生已盡不

南山神王。又答曰。

 佛明已具足  法足久清淨
 四流已斷滅  是故無後生

爾時北山神王聞已。心生歡喜。說偈讚嘆。

 智者意成就  一切事已辦
 及身口清淨  讚歎具明足

南山神王。心口歡喜。說偈讚曰。

 佛心寂清淨  身口能利他
 十力無與等  今隨喜汝讚
 智者心成就  及與身口業
 具足明法足  即共汝往觀
 今十五布薩  四王遊巡時
 心解脫無著  我共汝禮拜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匿瞿提樹下。是二神王千神圍遶。往詣佛所。至佛所已。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卻坐一面。時北山王。以偈問曰。

 能說亦能行  度流永無漏
 獨步如師子  佛不染世法
 度一切法岸  慇勤故來問
 眾生生何處  數數習有處
 執持是何物  何處而受苦

爾時世尊。以偈答醯摩跋多神王曰。

 眾生生六處  數數習六處
 執持六種法  六處受苦惱

北山神王。重偈問佛。

 是取名何取  而令眾生苦
 願答出離問  云何解脫苦

爾時世尊。以偈答醯摩跋多神王曰。

 世間有五塵  我說心第六
 於中離欲著  解脫如是苦
 眾生得出離  已說如理量
 汝今既有問  是故答出離

北山神王。重偈問佛。

 誰能度駛流  日夜無疲極
 無底亦無攀  深處誰不沉

爾時世尊。以偈答醯摩跋多神王曰。

 常持清淨戒  精進不散心
 思擇內正念  由智度難度
 欲想無有欲  伏滅色繫縛
 永滅有喜愛  是人終不沉

爾時南北二山王。同時說偈。以讚佛曰。

 我等今善見  善來今善明
 我等見正覺  演說甘露道
 名無滅失見實義  常樂問難無所著
 窮智慧際悉解脫  行於聖路大仙人
 千餘夜叉眾  名聞有威神
 一切歸依佛  是我無上師

是三夜叉三角而坐。是故至今路名菱角。是時世尊住於樹下。是故此樹名瞿匿曇瞿提。因此二夜叉事。故知南北二山。夜叉神品究竟。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一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二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漏闍耆利象王品第五

周羅迦羅山。高一伽浮多半。其廣亦爾。中間亦如是。摩訶迦羅山。高三伽浮多。廣亦如是。中間亦爾。瞿訶那山。高一由旬半。廣及中間。亦復如是。脩羅婆訶山。高三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雞羅婆山。高六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乾馱摩馱山。高十二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脩槃那般娑山。高二十四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脩槃那般娑山。於秋月時。天晴不雨。最放光明。復有諸人近雪山住。四月高平地會。互相招呼。往觀天上。至摩訶迦羅山頂。仰觀北面。遙見彼山。光明照曜。因相謂曰。是須彌山。我今已見天上。是脩槃那般娑山北邊。有最勝處。復有大池。名曼陀基尼。長五十由旬。廣十由旬。其水清潔冷甜輕軟。其中蓮藕根莖具足。其池底岸。皆以白銀黃金水精琉璃四寶為塼。搆壘為池。銀最居外。次第圍遶。水所漬處。與寶同色。其池四邊有四階道。通至水底。並四寶成。池東南角。直往至山。其山有岩。名曰難陀。長五十由旬。廣十由旬。其岩悉是琉璃。平滑可愛。有似宮室。寶色不同。種種相貌。自然彫畫。如北氍毺。人獸草木。莫不畢備。是岩綵色。亦復如是。如人耳璫七寶莊嚴。是地色相。亦復如是。一切琉璃。平滑可愛。種種寶色。若腳所踐。即便陷沒。腳若起時。還復如本。如細綿聚。及兜羅綿。其地柔軟。亦復如是。是難陀岩。蹈時沒足。舉足便起。是中殿堂。其數不一。或有金堂。或有銀堂。頗梨琉璃。亦復如是。或四寶合成。是諸殿堂。皆象王等之所住處。岩池中間有最勝處。有樹匿瞿提王。名曰善立。根莖枝幹。並皆具足。形相可愛。其葉繁密。久住不凋。風雨不侵。如世精巧裝飾花鬘。及眾寶耳璫。亦如傘蓋高下相覆。其樹形相。亦復如是高一由旬。垂枝如柱。數滿八千。下皆入地。故名善立。池西南角外有最勝處。有娑羅王樹。名曰善見。根莖枝幹。並皆具足。形相可愛。其葉繁密。久住不凋。風雨不侵。如世精巧裝飾花鬘。及眾寶耳璫。亦如傘蓋高下相覆。其樹形相。亦復如是。高一由旬。下身洪直。一半由旬。方有枝葉。此樹身量。刺徑五尋。圍十五尋橫枝四出。各半由旬。又其樹外有娑羅樹林。高下相次。七重圍繞。枝葉相覆。外望如一。其裹重樹圍十三尋。如是次第各減一尋。其最外重樹圍七尋。內重最高。次外漸下。其樹形相。根莖枝幹。並皆具足。其狀可愛。其葉繁密。久住不凋。風雨不侵。如世精巧裝飾花鬘。及眾寶耳璫。亦如傘蓋高下相覆。其樹形相。亦復如是。萎葉枯枝。若墮落時。樹既繁密。熘墮林外。其林外邊。四面突出。狀似門屋。其樹下之地。金沙所覆。香水散灑。燒眾名香。散諸雜花。懸眾寶衣。於其樹下。是娑羅花。與諸雜花。彌覆其地。甚可愛樂。是婁闍耆利象王恆居其所。其身潔白。七支拄地。六牙具足。隨意變化。有大神通有大威德。其一一重。有八千象。一重白特象。次重白牸象。第三黃特象。第四黃牸象。第五赤特象。第六赤牸象。第七青特象。第八青牸象。其外黑特牸象不在圍數。如是象王。欲到曼陀基尼池。自洗浴時。外諸黑象即率相往。防持路渚。既防護已。是時象王眾象圍繞。往到池所。其白牸象圍繞象王。入池洗浴。取此池水。摩洗王身。或來洗面。或來洗耳。遍諸身份。悉皆如是。當王浴時。是諸象等採眾雜花。以為花鬘。奉獻於王。或為耳璫。或為瓔珞。種種異飾。莊嚴王身。既洗浴已。從池登岸。往匿瞿提樹下。曬身令燥。過去是處有一獵師。射殺象王。因於是中廣說菩薩昔本生經。爾時諸象隨色次第併入池浴。既浴竟已。往到樹下。圍繞象王。其黑象者。最後入浴。拔取藕根。刮洗令淨。還至樹下。其黑特象送與黑牸象。其黑牸象送與青特象。青特象送與青牸象。青牸象送與赤特象。赤特象送與赤牸象。赤牸象送與黃特象。黃特象送與黃牸象。黃牸象送與白特象。白特象送與白牸象。白牸象送與大象王。令象王食。象王食已。以其殘藕。還依次第。分與眾象。唯餘黑象若食不足。更使黑像往池採之。令得充足。是黑象者。唯在池食。是諸象等食此藕已。成身七分。若食草木諸樹葉者。則成屎尿。是諸象等若出屎尿。悉與黑象。為其拼除。送食亦爾。是白象王。於其四月。住難陀岩。春冬八月住娑羅王善見樹下。次後像王亦恆在此難陀岩住。晝則移住娑羅王善見樹下。浴已食時。皆在匿瞿提樹下。云何知耶。昔時淨命大智舍利弗。身帶風病。醫師說言。大德此疾藕能治之。時有淨命神通目連。於往昔時。已見此藕。即此大德說如是言。我往取此藕將來於是。目連即以神通往金邊山作是思惟。此象王者。有大神通。有大威德。有憍慢心。是故決令象王驚怖。即如像身高聳長大。目連化身為一大象。兩倍於彼。又復化為眾象眷屬。身形頭數。亦復兩倍。具足圍遶當象王前。飛空而下。時白象王見是事已。心懷驚怖。身毛皆竪。作是思惟。有別象王。從別處來。神通威德身形頭數。悉皆勝我。今當擯我奪此住處。是時淨命大目犍連知其驚怖。見其相異。即捨神通所現化事。仍於別處。跏趺而坐。是白象王見斯事已。作是思惟。非別象王。是大比丘。爾時象王自化其身。為天童子。以天金寶。莊嚴臂手。天冠耳璫眾寶瓔珞莊嚴其身。時目犍連端坐念時。天童子默念合掌。五體投地。敬禮大德。是時目連語象王言。長老象王。汝大神通威德難及。象王答言。大德。我是畜生。有何神力。至無威德。聖師來此。欲何所為。目連答言。我欲得藕。是時象王即勅黑象。汝去取藕。如大德意。是時黑象即入池中。取藕灑束。恣一象擔載象背上。隨大目連飛空而去。目連至已。時諸比丘即受此藕。從昔至今。故謂此處。名象下支提。又復名曰送藕支提。亦復名為受藕支提。大德舍利弗食此藕已。病即消除。時舍利弗過是病已。至般涅槃。身無病惱。其諸比丘並食此藕。如是藕者。其形可愛。味汁濃多。甜無辛苦。如細蜂蜜。方圓長短縱廣一尺。節節如是。其一節汁。滿下品缽。有餘比丘。神通往彼金邊山側。見如是事。還此間說。時佛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因緣。是故得知如是等事。

四天下品第六

爾時佛說。天下有四。一剡浮提。二者西瞿耶尼。三東弗於逮。四北欝單越。爾時比丘白佛言。世尊。此剡浮提其地若大。佛告比丘。剡浮提大。東邊地際。二千由旬。西北二邊。亦各二千由旬。南邊地際。但三由旬。周迴六千三由旬。其面如車一切眾生生此地上。面似地形。是剡浮提具有江山。江山中間。諸國間廁。爾時比丘白佛言。世尊。西瞿耶尼。其形若大。佛告比丘。西瞿耶尼大。廣二千三百三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周迴七千由旬。地形團圓無山有江。其江中間。立諸國土。人民富樂。無有賊盜。悉多賢善。填滿其中。是時比丘復白佛言。世尊。東弗毘提。地形若大。佛告比丘。東弗毘提大。廣二千三百三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周迴七千由旬。地形團圓。猶如滿月。多有諸山。唯有一江。是山中間。安置諸國。人民富樂。無有賊盜。悉多賢善。充滿其國。一切諸山。並是金寶。耕梨鋘斧及諸器物。並是真金。其一江者。名曰薩闍。其江浦岸。並皆可愛。淨命賓頭盧於彼岸側。起僧伽藍。云何得知如是等事。昔時波羅[木*奈]國。有一比丘。及一沙彌。皆具神通。從波羅[木*奈]。往東毘提下。時此沙彌取一石子。欲以磨針。即持此石。還波羅[木*奈]。安置寺中。即於是夜。大放光明。是時比丘問沙彌言。汝取彼物將還此不。大德。我將彼石子。還來此中。欲以磨礪剃刀針等。比丘即便語沙彌言。汝取此石送還彼國。是時沙彌從比丘言。即提此石。投波羅[木*奈]深江水中。是時此江大放光明。一切龜魚諸水類等。並皆顯現。其國人民爭往觀看。衢巷填滿。無復門戶。皆謂是龍現大神力。是時比丘與此沙彌。於晨朝時入城乞食。見是人眾無量無數聚集河邊。城門阨塞。還往難通。問沙彌言。汝前此石擲置何處。沙彌答言。大德。我以此石。擲河深處。比丘復語沙彌。汝取此石。還送本處。是時沙彌即從其語。於看眾前。入河深水。而取此石。身衣不濕。踴出空中。飛騰而去。送還本處時。諸比丘往還彼國。其數無量。並說如是。時佛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因緣。是故得知。爾時比丘。白佛言。世尊。北欝單越國土若大。佛告比丘。北欝單越大。東際長二千由旬。西際二千由旬。南北亦爾。四週八千由旬。以金山城之所圍遶。黃金為地。晝夜常明。是欝單越地有四種德。一者平等。二者寂靜。三者淨潔。四者無刺。謂平等者。彼國土中。無有[山*亢]穽。亦無穴居。又不敧仄。無有高下。亦不泥滑。故名平等。其寂靜者。彼國土中。無有師子虎豹熊羆毒蛇蜂蠆能害人者。故名寂靜。其淨潔者。於彼國中。無有死尸死蛇死狗諸不淨物。若彼民人。大小便利。地坼受之。受已還合。故名淨潔。其無刺者。彼國土中。無利刺樹。無臭氣樹。故名無刺。彼中有草。名曰車毘。其色紺青。形甚可愛。如孔雀項。觸時柔軟。如迦真隣衣。迦真隣衣者。不可染污。夏冷冬溫。又如阿時那衣。燒之不然。草觸柔軟。亦復如是。是車毘草遍覆其地。四時不凋長唯四寸。其國諸江。八功德水。岸渚及底。並布金沙。其水恆流。無有增減。金堤堅固。永無崩落。佛說如是。爾時佛告比丘。伽婁羅鳥所住四洲。其東弗毘提南剡浮提二洲中間。有伽婁羅洲。南剡浮提西瞿耶尼二洲中間。有伽婁羅洲。西瞿耶尼北欝單越二洲中間。有伽婁羅洲。北欝單越東弗毘提二洲中間。有伽婁羅洲是鳥洲者。圍一千由旬。洲形團圓。一切皆是深浮留林。伽婁羅鳥。住在林中。洲外水下。並龍住處。龍居此地。猶如彼鳥。聚蓄飲食。饑則便取。迦婁羅鳥。凡有四種。一者化生。二者濕生。三者卵生。四者胎生。一切諸龍皆亦四生。化生迦婁羅。能食四種龍。濕生迦婁羅。除化生龍。能食三種。卵生迦婁羅。食後二種。胎生迦婁羅。食後一種。其鳥食時。兩翅扇水。水開五十由旬。因捉取龍還上樹食。鳥所食殘。猶如像骨。在地狼藉。是故四洲恆有臭氣。東弗毘提南剡浮提兩洲中間。迦婁羅鳥所住之洲。有樹名曲深浮留。根莖枝幹。並皆具足。形相可愛。其葉繁密。久住不凋。風雨不入。如世精巧裝飾花鬘。及眾寶耳璫。亦如傘蓋高下相覆。其樹形相。亦復如是。高百由旬。下本洪直。五十由旬。方有枝葉。枝葉四布逕百由旬其樹下本。徑五由旬。周圍十五由旬。迦婁羅王名鞞那低耶。居是樹上。其大龍王名摩那斯。欲共鳥王戲時。出浮顯現。是時鳥王捉取此龍。安樹枝上。而是龍王自性本大。更復變化。能令身長。如是鳥王捉龍還樹。龍身隨長。遍滿樹上。如是次第龍身滿樹。是龍重故。樹為摧曲。是時鳥王覺是事已。仍放此龍。作是思惟。是摩那斯龍。壞我住處。時鞞那低耶鳥王起悔恨心。退一處住。默念憂惱。是摩那斯龍遂能張我。爾時龍王又變作天童子。以天金寶。莊嚴臂手。天冠耳璫眾寶瓔珞。以飾其身。住鳥王所。而作是言。善友。汝有何事。憂惱困苦。默然獨住。起不安心。鳥王答曰。我今被張。為摩那斯龍。壞我住處。童子答言。善友。汝更取龍作飲食不。損汝住處。尚復憂惱龍失眷屬。其苦云何。汝若更復取龍。住處決當不立。於是龍鳥二王。共立誓願。不相損害。永為朋友。為是因緣故。名此樹為曲深浮留。是四天下。及四鳥洲。其地最大。是故今說其一一洲。八洲圍繞。牛洲。羊洲。[卄/耶]子洲。寶洲。神洲。猴洲。象洲。女洲。其餘七洲。亦復如是。此義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數量品第七

爾時佛告富婁那比丘。是世界地。形相團圓。如銅燭盤。如陶家輪。是世界地。亦復如是。猶如燭盤邊緣隆起。其鐵圍山。亦復如是。譬如燭盤中央聳起。其世界中有須彌山王。亦復如是。此須彌山。七寶所成。色形可愛。四角端直。譬如工匠善用繩墨斫成板柱。其形方正。是須彌山。亦復如是。半形入水。八萬由旬。半形出水。八萬由旬。其山四邊。各八萬由旬。周迴三十二萬由旬。最裡大海。名須彌海。深八萬由旬。廣四萬由旬。一邊長十六萬由旬。周迴六十四萬由旬。海外有山。名由乾陀。此山入水。四萬由旬。出水亦爾。廣亦如是。四萬由旬。是山一邊。長二十四萬由旬。周迴九十六萬由旬。此出外海。亦名由乾陀。深四萬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三十二萬由旬。周迴百二十八萬由旬。海外有山。名伊沙陀。入水二萬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三十六萬由旬。周迴一百四十四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伊沙陀。深二萬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萬由旬。周迴一百六十萬由旬。海外有山。名訶羅置。入水一萬由旬。出水亦爾。其廣亦然。一邊四十四萬由旬。周迴一百七十六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訶羅置。深一萬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三十六萬由旬。周迴一百八十四萬由旬。海外有山。名脩騰娑。入水五千由旬。出上亦爾。其廣亦然。一邊長四十七萬由旬。周迴一百八十八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脩騰娑。深五千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八萬由旬。周迴一百九十二萬由旬。海外有山名阿沙千那。入水二千五百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八萬五千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四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阿沙千那。深二千五百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六萬由旬。海外有山。名毘那多。入水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二千五百由旬。周迴一百九十七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毘那多。深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五千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八萬由旬。海外有山。名尼民陀。入水六百二十五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六千二百五十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八萬五千由旬。山外有海。亦名尼民陀。深六百二十五由旬。廣亦復然。一邊長四十九萬七千五百由旬。周迴一百九十九萬由旬醎海外有山。名曰鐵圍。入水三百十二由旬半。出水亦然。廣亦如是。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從尼民陀山際。取鐵圍山際。三億六萬三千二百八十八由旬。從尼民陀海際。取鐵圍山際。三億六萬二千六百六十三由旬。從剡浮提南際。取鐵圍山。三億六萬六百六十三由旬。從剡浮提中央。取西瞿耶尼中央。三億六萬六千由旬。從南剡浮提北際。取北欝單越北際。四億七萬七千五百由旬。從鐵圍山水際極西。鐵圍山水際。逕度十二億二千八百二十五由旬。鐵圍山水際。周迴四十六億八千四百七十五由旬。從此須彌山頂邊。至彼須彌山頂邊。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從此須彌山中央。至彼須彌山中央。十二億八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從此須彌山根。至彼須彌山根。十二億三千十五由旬。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天住處品第八

佛告比丘。是須彌山王。東西南北。凡有四邊。其東邊真金所成。西邊白銀所成。北邊琉璃。南邊頗梨。其一切邊眾寶所成。是須彌山。七性最饒。山之極頂。中央平正。最勝處所。是忉利天善見大城。周圍四方。十千由旬。純金為城之所圍繞高一由旬。城上埤堄。高半由旬。門高二由旬。其外重門。高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城之四面。為千門樓。是諸城門。眾寶所成。種種摩尼之所嚴飾。譬如北地妙好氍毺。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莊嚴填滿具足。是諸城門。亦復如是。或有一切諸眾生相。種種樹木及雜花相莊嚴其外。是城門邊。莊嚴象軍。莊嚴馬軍。莊嚴車軍。住是城門。是諸天子莊嚴鎧仗。聚集其中。護國土故。欲遊觀故。為莊嚴故。城外四邊。七重寶柵。周匝圍繞。其最裡者。真金所成。次用白銀。第三琉璃。四頗梨柯。其外三重。雜寶所成。七重之外諸多羅樹。七重圍繞。其最裡樹。真金為本。次是白銀。第三琉璃。四頗梨柯。其外三重。眾寶為本。金多羅者。白銀琉璃頗梨眾寶為其花葉。子亦如是。銀多羅者。黃金琉璃頗梨柯寶為其花葉。子亦如是。琉璃多羅。金銀頗梨為花子葉。頗梨多羅。金銀琉璃為花子葉。其外三重花葉菓子。並眾寶成。是多羅樹。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能令眾生起五繫縛。一者生愛。二者起縛。三起迷亂。四生執著。五不厭離。譬如五分音樂。如精妙樂師五音繁奏。能起眾生五種欲心。是樹音聲。亦復如是。其七重樹間。處處皆有眾寶花池。縱廣一百天弓。天水盈滿。四寶為塼。搆壘底岸。金銀琉璃及頗梨柯之所成就。其池四邊。亦四寶甎以為階道。一一池中。有無量花。五寶所成。謂金銀琉璃頗梨柯呵梨多。是諸池內。有四寶船。泛漾其中。謂金銀琉璃頗梨。復有八種水戲之具。一者。跳入水樓。二者。以七寶涵。注水灌身。三者。擊水之具。以為音樂。四者。水濺以為嬉戲。五水輪車。六者。浮屋。七者。寶輪鷿鶙。八者。繩樓自縋。旋迴擊蕩。其中男女諸天乘船遊戲。是時寶船隨心遲速。男女諸天若作是意。願欲向彼。船即到彼。是諸天等若作是意。願取彼花。來至我所。花便自至。其中果報自然風起。吹眾名花。遍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莊嚴身首。或為寶冠。或為瓔珞。或為臂印。乃至腰繩。或為足鉗。池岸四邊。有五種寶樹。一金。二銀。三琉璃。四頗梨柯。五呵梨多。其樹行間。有眾寶堂殿。五寶所成。諸男女天。於其中住。是其城外多有諸天。遍滿國土。多羅樹外寶塹三重。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下廣於上。有如壺口。於其塹中。天水盈滿。亦四寶塼之所搆成。金銀琉璃及頗梨柯。其塹四邊。亦四寶塼以為階道。一一塹中。又有無量四寶諸花。有四寶船。泛漾其中。金銀琉璃頗梨等寶之所成就。復有八種水戲之具。一者。跳入水樓。二者。以七寶涵。注水灌身。三者。擊水之具。以為音樂。四者。水濺以為嬉戲。五水輪車。六者。浮屋。七者。寶輪鷿鶙。八者。繩樓自縋。旋迴擊蕩。其中男女諸天乘船遊戲。是諸寶船隨心遲速。男女諸天若作是意。願欲往彼。船即到彼。是諸天等若作是意。願取彼花。來至我所。花便自至。其中果報自然起風。吹眾名花。遍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莊嚴身首。或為寶冠。或為瓔珞。或為臂印腰繩足鉗。亦復如是。塹之中間。眾寶堂殿。天諸婇女之所住處。於其堂間。佈置寶鑊。一一鑊中。植諸花草。五色異相。各為行列。其三重塹外有七寶樹之所圍繞。謂金銀琉璃頗梨柯蓮花色寶螺石呵梨多等。是樹林中。處處皆有七寶花池。天水盈滿。乃至寶船遊戲。及諸殿堂。男女天眾之所居止。多有諸天。遍滿國土。亦如上說。是時塹外諸七寶樹。開七寶花。謂金銀琉璃頗梨。乃至呵梨多等。是其林中諸女天等謳歌作樂。無量天子從大城出。入林觀聽。是其城中諸天子等謳歌作樂。外諸女天入城觀聽。因是方便往來戲樂。分於大城四分之一。中央金城。帝釋住處。十二由旬。有一一門。四面四百九十九門。復有一小門。凡五百門是城形相。亦衛四兵。柵塹樹池雜林宮殿。作倡伎樂及諸外戲。種種莊嚴。皆如前說。是城中央。釋提桓因所住之處。寶樓重閣。名皮禪延多。長五百由旬。廣二百五十由旬。周迴一千五百由旬。柱高九由旬。四寶所成。一金。二銀。三琉璃。四頗梨柯。四種寶塼以為柱礎。其樓四方有四階道。一切諸壁。並四寶成。三層皮持之所圍繞。第一層。真金所成。二白銀。三琉璃。其一一層。三重寶鈴。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譬如五分音樂。如前所說。多羅樹聲能令眾生起五欲縛。其閣四邊卻敵寶樓。東邊二十六。三面各二十五。凡一百一所。一一卻敵。方二由旬。周迴八由旬其卻敵上。復有寶樓。高半由旬以為觀望。一一卻敵有七女天。一一女天有七婇女。樓閣之內有七萬七百房室。一一房內。有七天女。一一天女。婇女亦七。其天女者。並帝釋正妃。其外卻敵及內諸房。凡四億九萬四千九百。正妃三十四億六萬四千三百。婇女妃及婇女。合有三十九億五萬九千二百。皮禪延多重閣最上當中央圓室。廣三十由旬。周迴九十由旬。高四十五由旬。釋提桓因所住之處。並是琉璃所成。地皆柔滑。眾寶填廁。譬如北地妙好氍毺。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莊嚴。填滿具足。帝釋住處。亦復如是。皆以琉璃所成。眾寶莊嚴。其地柔軟腳所履踐。即便陷沒。腳若起時。還復如本。如細綿聚。及兜羅綿。帝釋住處。亦復如是。腳踐則沒。舉足便起。灑散雜花燒香芬馥。懸諸天衣及寶花鬘。如是處者。釋提桓因與阿脩羅女舍脂共住。帝釋化身與諸妃共住。一切諸妃作是思惟。帝釋與我共住。帝釋真身與捨脂共住。是其城內四邊住處。衢巷市鄽。並皆調直。是諸天城。或有住處。四相應捨。或有住處。重層尖屋。或有住處。多層高樓。或有住處。台館雲聳。或有住處。四週卻敵。隨其福德。眾寶所成。平正端直。是天城路。數有五百。四陌相通。行列分明。皆如基道。四門通達。東西相見。巷巷市鄽。寶貨盈滿。第一穀米市。二衣服市。三眾香市。四飲食市。五花鬘市。六工巧市。七淫女市。處處並有市官。是諸市中。天子天女往來貿易。商量貴賤。求索增減。稱量料數。具市鄽法。雖作是事。以為戲樂。無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若業相應。隨意而取。業不相應。便作是言。此物奇貴。非我所須。當四衢道。象馬車兵之所莊嚴。及諸天子止住其中。或為守護。或為戲樂。或為莊嚴。市中間路。一切琉璃。軟滑可愛。眾寶莊嚴。譬如北地妙好氍毺。龍獸花草。皆如前說。乃至燒香散花。懸諸天衣。亦復如是。復於處處。竪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恆無斷絕。所謂象聲。馬聲。車聲。螺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食願飲。我今供養。是善見大城。帝釋住處。復有天州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佈須彌山上。善見大城。其西北角。從門閫外。二十由旬。忉利諸天有善法堂。逕三十由旬。周迴九十由旬。高四十五由旬。並琉璃所成。地皆柔滑。眾寶填廁。譬如北地妙好氍毺。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莊嚴填滿具足。善法妙堂。亦復如是。柔滑可愛。腳踐便沒。移足還起。種種莊嚴。具如前說。有三皮持之所圍繞。一真金所成。二白銀。三琉璃。其一一層。三重寶鈴。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譬如五分音樂。如前所說。多羅樹聲。能令眾生起五欲縛。是堂中央眾寶大柱。聳出堂上。其柱最頂。覆金露盤。種種莊嚴。並皆具足。是中央大柱。圍一由旬。徑三分之一。其一椽桷有十六柱。其一一柱。復十六柱之所圍遶。一一椽桷。為二百七十二柱之所支持。其諸椽桷分為三分。一分有四千五十二周迴。三分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六椽桷。都有三十二億六千四百三十二柱。是柱下至地。上不至桷。如一發許。或有一柱。上至於桷。下不至地。如一發許。以是義故。是善法堂。住在空中。不可了覺。四方門屋。一者。正東。二者。正西。三者。正南。四者。正北。是善法堂外。處處有大寶池。天水盈滿四寶為塼。搆壘底岸。金銀琉璃。及頗梨柯之所成就。其池四邊。亦以寶塼為其階道。一一池中。有無量花。五寶所成。謂金銀琉璃頗梨柯呵梨多。是諸池內。有四寶船。泛漾其中。復有八種水戲之具。一者。跳入水樓。二者。以七寶涵。注水灌身。三者。擊水之具。以為音樂。四者。水濺以為嬉戲五水輪車。六者。浮屋。七者。寶輪鷿鶙。八者。繩樓自縋。旋迴擊蕩。其中男女諸天乘船遊戲。隨心遲速。空中諸花自然來集。莊嚴天身。乃至多有諸天殿堂。皆悉遍滿。亦復如是。是法堂外有大園林。金城圍遶。周迴一千由旬。城高一由旬。埤堄半由旬。其門高二由旬。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有一小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北地妙好氍毺。種種凋飾。是門又有四軍防衛。並如上說。外七重寶柵。亦如上說。七重多羅樹林之所圍繞。亦如上說。其樹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亦如上說。五種寶花。亦如上說。及四寶船。亦如上說。池岸五種寶樹。亦如上說。乃至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是城外邊三重寶塹。餘如上說。一一塹者。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形如壺口。下廣上狹。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淫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亦如上說。是時外林中。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音樂謳謌。時諸天子從法堂城出。入是園中。相與觀聽。是中天子亦奏音樂時。諸女天從善法堂。出園觀看。因如是事。男女諸天恆受戲樂。從其大城西北角門。取善法堂門。二十由旬。廣十由旬。其地平滑。琉璃所成。可愛柔軟眾寶莊嚴。譬如北地妙好氍毺。人非人等。象馬花樹。種種具足。又如耳璫眾寶合成。其路亦爾。腳履即沒。舉足便起。如兜羅綿及以木綿。其路柔軟。亦復如是。三種皮持之所莊嚴。一一皮持。四寶所成。一一皮持。三層寶鈴之所圍繞。一一寶鈴。四寶所成。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能令諸天起五欲縛。是路兩邊夾二江水。名曰長形。亦長二十由旬。廣十由旬。八功德水自然盈滿。其江兩邊並四寶塼之所搆治。餘如前說。其江四邊四寶階道。亦如前說。是江水中有五寶花。亦如前說。四寶船。汎漾其內。八水戲具。乘船遊戲。遲速任心。並如前說。是中諸天須彼花來。隨念即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首足。自然隨著。二江外岸。五種寶樹。羅列遍滿。亦如前說。其樹中間有諸寶池。及寶殿堂。諸男女天並於中住。無量無數。充滿其中。是時忉利諸天欲入此園。其善法堂有風名曰合聚。聚集故花。吹令出外。其地淨潔。無復萎花。復有別風。名曰剃刀。吹外園林及以池沼取諸新花。青黃赤白雜色之花。既取花已。時合聚風聚集此花。入法堂內。遍佈其地。作諸形像。或現金銀杖形。或現蓮花形。或氍毺形。或羺羊形。或師子戲像。或現象馬車步兵等像。或現麞鹿獸像。或現迦樓龍馬之像。因此次第。周匝遍滿善法堂地。花厚至膝。莊嚴具足。是時諸天圍繞帝釋。恭敬為尊。入此園裹。善法堂內最中柱邊。有師子座。釋提桓因昇座而坐。左右二邊。各十六天王行列而坐。其餘諸天隨其高下。依次而坐。時天帝釋有二太子。一名栴檀。二名脩毘羅。是忉利天二大將軍。在三十二天。左右而坐。時題頭賴吒天王依東門坐。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時毘留勒叉天王依南門坐。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時毘留博叉天王依西門坐。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時毘沙門天王依北門住。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是四天王。於善法堂。世間善惡。奏聞帝釋及忉利天。時佛世尊說如是事。比丘是月八日。是四天王大臣遍行世間。次第觀察。當於今日。若多若少。一切諸人受持八戒。若多若少。皆行佈施。若多若少。修福德行。若多若少。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家內尊長。比丘。月十四日。是四天王太子遍行世間。次第觀察。當於今日。若多若少。一切諸人受持八戒。若多若少。皆行佈施。若多若少。修行福德。若多若少。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家內尊長。比丘。月十五日。時四天王自行世間。次第觀察。當於今日。若多若少。一切諸人受持八戒。若多若少。皆行佈施。若多若少。修行福德。若多若少。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家內尊長。黑半亦如是。比丘。是時若無多人受持八戒。若無多人修行佈施。若無多人修福德行。若無多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比丘。時忉利天善法堂內政坐集時。爾時四王往法堂所。諮聞帝釋。說世間事。白言。善尊。無多諸人受持八戒。無多諸人修行佈施。無多諸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是時忉利諸天及釋提桓因聞此事已。生憂惱心。說如是言。是事非善。是事非如法。若諸人等無多受八戒。無多行佈施無多修行福行。無多諸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諸天眷屬方應減少。修羅伴侶日向增多。比丘。若人多受持八戒。多修行佈施。多修福行。多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爾時四王往法堂所。諮聞帝釋。說世間事。白言。善尊。多有諸人受持八戒。多人修行佈施。多人修行福行。多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爾時忉利天聞四王言。心生歡喜。說如是言。是事甚善。是事如法。若諸人等多受持八戒。多修行佈施。多行福行。多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諸天眷屬日向滋多。脩羅伴侶稍就減少。比丘。爾時釋提桓因自坐之處。是天坐處。於中正坐。隨從天心。令其歡喜。而說偈言。

 是月初八日  十四及十五
 並月二十三  下九及三十
 三時十五齋  受持八分戒
 靜心所攝治  若受持布薩
 是人修七法  當來如我今

比丘。是釋提桓因偈。是為邪歌。非是善歌。是為邪言。非是善言。云何如此。比丘。是釋提桓因。未解脫生。未解脫老。未解脫死。未解脫憂。未解脫悲。未解脫苦。未解脫惱。未解脫五陰。比丘。若有比丘。成阿羅呵。滅盡諸漏。修道究竟。正智解脫。盡諸有結。如是比丘。若說此偈。是說善言。

 是月初八日  十四及十五
 並月二十三  下九及三十
 三時十五齋  受持八分戒
 靜心所攝治  若受持布薩
 是人修七法  當來如我今

比丘。是比丘偈。乃是善歌。非是邪歌。乃是善言。非是邪言。云何如此。是比丘已解脫生。已解脫老。已解脫死。已解脫憂。已解脫悲。已解脫苦。已解脫惱。已解脫五陰。即說祇夜言。

 是四王大臣  八日巡天下
 四天王太子  十四觀世間
 十五時最勝  四王好名聞
 故自行世間  觀察諸善惡
 是時四天王  上善法堂所
 諸天大集會  奏聞諸善惡
 是世間人意  與道法相應
 善尊有多人  行施受布薩
 伏真能修道  男女福增益
 是時忉利天  得信甚歡喜
 數數生隨喜  四大王善說
 諸天樂眷屬  轉轉得增多
 願脩羅伴侶  日日就損減
 隨憶念正覺  法正說聖眾
 諸天安樂住  心常生歡喜
 世果出世果  人道所能得
 若依佛法僧  住於三寶境
 我今為汝等  說三賢善道
 若人求真實  捨惡修行善
 無有如是貨  由少能獲多
 如諸忉利天  行小善生天
 帝釋等諸天  大福德名聞
 聚集善法堂  及諸餘住處
 男女善行香  四王所奏聞
 清淨天所愛  薰習遍諸天

是諸天子形色不同。衣服亦異。眾寶莊嚴。種種差別。善法堂內。四色寶華。人華晃曜。互相映發。譬如寶捨滿中眾寶。其善法堂可愛如是。云何此堂說為善法。是諸天等聚集其中。多讚歎佛。多讚歎法。多讚歎僧。分別世間邪正之事。宣說種種出世之道。園等諸處。無如是事。故名其地。為善法堂。是事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二


上篇: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下篇:彰所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集大乘相論

集大乘相論卷上 覺吉祥智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因明正理門論本

因明正理門論本 大域龍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勸發諸王要偈

勸發諸王要偈 龍樹菩薩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  明...

因緣心論頌因緣心論釋

因緣心論頌 龍勐菩薩作  差別十二支  能仁說緣生...

佛說較量壽命經

佛說較量壽命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唐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如是...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

佛說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註音版】佛說八吉祥經

佛說八吉祥經...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

佛說慧印三昧經

佛說慧印三昧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佛說甘露經陀羅尼

佛說甘露經陀羅尼...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

【佛教詞典】由二性

【由二性】 p0523 世親釋四卷七頁云:由二性者:由於一...

【佛教詞典】共十地

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有的十地,叫做共十地。   ...

大迦葉尊者與妙賢女

佛經裡的種種公案,一個是教化我們,一個是啟發我們,...

橫財不堅固

【原文】 楊槐亭前輩言,其鄉有宦成歸里者,閉門頤養,...

佛陀為何主動宣說淨土法門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

前來助念的人越多越好嗎

問: 弟子所在的小城鎮念佛人極少,很難組建助念團,...

自修佛十力

自修佛十力,這是佛成就的大智慧境界,現在菩薩發無上...

古代高僧淨土感應事蹟

淨土宗對佛教其它宗派影響很深,一直受到歷代高僧的推...

人生到底是苦是樂

佛教認為,三界沒有究竟永恆的快樂,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聖嚴法師《調整職場EQ的好方法》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本煥長老長壽秘訣:心胸開朗,粗茶淡飯

出身新洲農村貧寒之家,年輕時吃過很多苦的本煥大師,...

鑒真大師東渡的故事

相隔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人民,素來互相尊重,友好相處...

禮拜觀音菩薩,可以得到不思議加持力

明朝時有僧人如幻,他有個朋友懂得易理。跟如幻說,你...

虛雲老和尚山居詩六首

稍得清幽處。頭頭總自然。 一間茅草屋。半畝藕花田。 ...

【視頻】《阿難四事經》聆志居士念誦

《阿難四事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旃檀居士念誦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旃檀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