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攝大乘論釋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攝大乘論釋卷第三

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釋引證品第三之一

煩惱不淨章第一

釋曰。此品有六章。一煩惱不淨品。二業不淨品。三生不淨品。四世間淨品。五出世淨品。六順道理。

論曰。此阿梨耶識。已成立由眾名及體相。

釋曰。如此本識眾名已說體相。已成立此二義。但於本識如理得成。非於餘識。今為顯此二義。於理非理與諸師共立諍。

論曰。云何得知阿梨耶識以如是等眾名故。如來說體相亦爾不說生起識。

釋曰。彼雲如是等眾名及體相。於我法中亦有。但無阿梨耶識。云何言眾名及體相。定屬阿梨耶識不屬餘識。為答此問故。

論曰。若離此名相所立阿梨耶識。不淨品淨品等皆不成就。

釋曰。若汝離本識安立此名及體相於餘識。此安立不成。何以故。為三義所違故。此三義是如來正法悉檀。謂不淨品淨品及正道理。此義由本識得立。若汝撥無本識。此三義無安立處義。則不成此義。如來所立堅實成就違汝所執。汝執則壞。是故眾名及體相不離本識。

論曰。煩惱不淨品。業不淨品。生不淨品。世間淨品。出世淨品等皆不成就。

釋曰。為開三章為六章故。重說此名。

論曰。云何煩惱不淨品不成就。根本煩惱及少分煩惱所作熏習種子。於六識不得成就。何以故。眼識與欲等大小二惑俱起俱滅。

釋曰。欲依心起故。隨心世俱起俱滅。為顯欲等熏習心故。

論曰。此眼識是惑所熏成立種子。餘識不爾。

釋曰。此眼識與欲等俱起俱滅。數數被熏故成種子。耳識等則不被熏。為餘識所遮故。

論曰。是眼識已滅。或餘識間起。熏習及熏習依止。皆不可得。

釋曰。若在無識地中。謂無想定等故。言是識已滅。或在有識地中耳識等間起。故眼識滅。於此二滅中熏習所生種子。及所依止眼識皆不可得。

論曰。眼識前時已謝現無有體。或餘識所間。從已滅無法有欲俱生。不得成就。

釋曰。若眼識前時已二種謝滅。現在無複眼識及欲體。則是已滅無法。眼識後若與欲俱生。用前時已滅眼識及欲。為種子生現起眼識及欲。此義不得成就。何以故。因已謝滅故。

論曰。譬如從過去已滅盡業。果報不得生。

釋曰。過去業有二種。謂有功能及無功能。若果報已熟則無復功能。此業有二義。一已過去。二已滅盡。果報果無有從此業生義。有欲眼識亦應如此。不可說從已滅種子生。若人執前已滅識是有。以過去法是有故。如毘婆沙師所執。此執但有語無義。何以故。若法是有云何言過去諸法。由此義故果報果生不如道理。以熏習無故。

論曰。復次眼識與欲等。或俱時生起熏習不成。

釋曰。眼識前時未入滅心定。及未為餘識所間。與欲俱生。後入滅心定及為餘識所間。熏習不得成。

論曰。何以故。此種子不得住於欲中。以欲依止識故。又欲相續不堅住故。

釋曰。種子若住必依自在法。及相續堅住法。此二義於欲中並無故。欲非種子所依處。

論曰。此欲於餘識亦無熏習。依止別異故。所餘諸識無俱起俱滅故。

釋曰。種子若不得住欲中。應得住餘諸識中。亦無此義。何以故。依止別異。又生滅不俱故。依止別異者。眼識以眼根為依止。耳識以耳根為依止。乃至意識以意根為依止。由此諸識依止各處不得相應。是故此識熏習不得住於彼識。生滅不俱者。根塵作意悉不同故。無俱生滅義。生滅既不同時。云何得以此識熏於彼識。是故諸熏習義皆不得成。若汝說此種子住同類識中。此亦不然。何以故。

論曰。同類與同類不得相熏。以無一時共生滅故。

釋曰。眼識不得熏習眼識。何以故。一時中二眼識不得併生。若不併生則無俱滅故。熏習義不成。

論曰。是故眼識不為欲等大小諸惑所熏。亦不為同類識所熏。

釋曰。由前義故眼識不為別類所熏。亦不為同類所熏。

論曰。如此思量眼識。所餘諸識亦應如此思量。復次若眾生從無想天以上退墮。受下界生大小惑所染初識。此識生時應無種子。

釋曰。從上界墮受下界生。初受生識必為惑所染。此識及惑從何種子生。若言從上界生。是義不然。何以故。上下二界相違不俱起故。不得相熏。若言從未得上界定前心。生下界初生心。是亦不然。

論曰。何以故。此惑熏習。與依止並已過去滅無餘故。

釋曰。此初識應但生無因。此熏習及依止。久已滅盡是故不得以此為因。

論曰。復次惑對治識已生。所餘世間諸識皆已滅盡。若無阿梨耶識。此對治識共小大惑種子俱在。此義不成。

釋曰。若汝撥無本識。則有二過失不可得離。一向中人聖道與餘煩惱俱在。此義不成。若無此惑則修餘道無因。應無四道三果人。但有無學人。此義與正教相違過失不可得離。二無流識已滅。世間心更欲起。無因能令此心得生。若有流心無因。從無流心後自然得生。則無無學人。此失亦不可得離。如須陀洹向人。正生見諦對治道時。世間六識與道相違。不得俱生故。世間諸識皆已滅盡。所餘煩惱由依止滅故功能亦滅。故對治識與小大惑種子俱在。此義不成。若爾何用修道。

論曰。何以故。自性解脫故。無流心與惑不得俱起俱滅故。

釋曰。同類為自性。如意識有煩惱。無流識無煩惱。雖有惑無惑異。而同是識類故名自性。解脫是離義。若煩惱識與無流識俱起。則自性不得解脫。以無流識起時餘識必不得生。既其相離故名解脫。

論曰。復次後時出觀。正起世間心。

釋曰。須陀洹等學人已得道竟。後時出觀為當起出世心。為當起世間心。若起出世心無出觀義。若起世間心。何因得生。

論曰。諸惑熏習久已謝滅。

釋曰。先入觀時諸惑熏習已滅。云何無因得生世間心。

論曰。有流意識無有種子生應得成。

釋曰。若如此識不由因生。則無得解脫義。無學人惑心亦應無因而生。

論曰。是故離阿梨耶識。煩惱染污則不得成。

釋曰。若汝撥無此識。煩惱染污義云何可立。

業不淨章第二

釋曰。若人撥無本識。此人無道理能成立業染污義。

論曰。復次業染污云何不得成。緣行生識分無得成義。

釋曰。行有三品。謂福非福及不動念念生滅。若離本識於何處安立功能。若汝言安立於六識中。是義不然。六識不能攝持諸業功能。前於煩惱染污中已具顯此義。

論曰。若無此義。緣取生有亦無成義故。業染污不成。

釋曰。若無有業功能識。謂行緣識。緣取生有。無道理得成。何以故。此識三行所熏。以隨四取故。由熏習圓滿故識成有。此識或滅或餘識所間。此識體已謝功能亦隨滅。當於何處安。此行有二業功能。故業染污不成。言染污者。此業與煩惱相應故名染污。又從染污生故名染污。能感六道生死染污果報。故名染污。

生不淨章第三

釋曰。若離本識生染污無有道理。此義不成。今當說之。

論曰。復次云何生染污。此義不成。結生不成故。

釋曰。此生若謝由業功能。結後報接前報。此義則不成就。何以故。

論曰。若人於不靜地退墮心。正在中陰。起染污意識方得受生。

釋曰。不靜地退前生墮後生故名退墮。受生有二種。或有中陰。或無中陰。今偏說受中陰者。若在中陰將欲受生。必先起染污識。方得受生。

論曰。此有染污識於中陰中滅。

釋曰。此中陰染污識。緣生有為境。此識於中陰中滅。何以故。生陰無染污故。

論曰。是識託柯羅邏。於母胎中變合受生。

釋曰。是識即是意識。於一時中與柯羅邏相應故。言託柯羅邏。此果報識異前染污識故言變。由宿業功能起風。和合赤白。令與識同故言合。即名此為受生。

論曰。若但意識變成柯羅邏等依止。此意識於母胎中有別意識起。無如此義。

釋曰。若汝執此識入柯羅邏數但是意識。若是意識根塵生起。與餘意識為同為異。若言是同。此識謝時柯羅邏即應壞滅。若言不同。則不應說名意識。何以故。意識通以三性識為根。此識但以染污識為根。意識緣三世為境。此識境界不可知。意識有時興有時廢。此識恆有無廢故不同意識。又若同者。於無識地中應無此識。若無此識。不應言入無心定識不離身。又若無識身則應壞。是故不可說此為意識。若汝說此意識不可分別。根塵生起依止此識。於母胎中別生意識。是義不然。何以故。

論曰。於母胎中。二種意識一時俱起。無此義故。

釋曰。此言證前無意識義。以二意識同性必不俱生。無並作意故。此意識託柯羅邏。與赤白和合同依止。此識有別意識生。一時俱起。此柯羅邏識不成意識。何以故。恆以染污識為依止。此所依止識欲等所染。緣生有境起。能依止識既是果報。但無記性。所緣境又不可知。不可立為意識。若立此為意識則無並起義。若有並起應同了別。應同滅無。若同了別無滅心定。以一了別心滅。一了別心在故。若同滅無。則無功用自然涅槃。以心不更起故。

論曰。已變異意識。

釋曰。初受生識已變異為柯羅邏。

論曰。不可成立為意識。

釋曰。凡有三義。不可立初受生識為意識。

論曰。依止不清淨故。

釋曰。意識從三性心生。初受生識必從染污識生。即是依止不清淨。

論曰。長時緣境故。

釋曰。初受生識。從始至終緣境無廢。意識緣境易脫不定。

論曰。所緣境不可知故。

釋曰。初受生識所緣境不可知。意識緣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此則可知。由此三義有異故不可立為意識。

論曰。若此意識已變異。

釋曰。若已受生意識與赤白和合。變前識作後識。後識異前識。

論曰。是時意識成柯羅邏。

釋曰。由成柯羅邏故變異。

論曰。為此識是一切法種子為依止此識生餘識。為一切法種子。

釋曰。為當以受生識為一切法種子。為當依止受生識別生餘識。為一切法種子。

論曰。若汝執已變異識。名一切種子識。即是阿梨耶識。汝自以別名成立謂為意識。

釋曰。若汝執受生識為種子識。則與我所說義同即是說阿梨耶識為種子識。汝自不說名阿梨耶識。別立名意識。

論曰。若汝執能依止識。是一切種子識。

釋曰。依止受生識。更生餘識名能依止識。為一切種子識。

論曰。是故此識由依止成他因。

釋曰。別識既從他生。則不能自為種子。是故此識由依止受生識方成種子。得為他因。

論曰。此所依止識。若非一切種子識。能依止名一切種子識。是義不成。

釋曰。別識不能自為種子。由依他得成種子。所依受生識既非種子。能依別識立為種子識。此義豈成。

論曰。是故此識託生變異。成柯羅邏非是意識。

釋曰。此識即是阿梨耶識。不得名此為意識。

論曰。但是果報。亦是一切種子。此義得成。

釋曰。從種子生故稱果報識。能攝持種子故。亦名種子識。若作此說義乃得成。

論曰。復次若眾生已託生。能執持所餘色根。離果報識則不可得。

釋曰。前已明正受生義。今更明受生後義。前已明眾生在胎中。今明眾生出胎外故。言眾生已託生。眾生若已託生。則定有三義。一執持無廢。二通攝持諸根。三體是果報無記。若離阿梨耶識。此三義不可得。

論曰。何以故。所餘諸識。定別有依止。

釋曰。欲引道理為證故言。何以故。六識中隨一識稱所餘諸識。眼識定以眼根為依止。乃至身識定以身根為依止。明別依止。顯不能通執持。

論曰。不久堅住。

釋曰。五識中隨自所依根若能執持。此識不久堅住。以相續易壞故。或在無識地中故壞。或餘識間起故壞。

論曰。若此色根無執持識。亦不得成。

釋曰。如死人色根無識執持則便爛壞。若離執持識諸根亦應爾。此義亦不成。

論曰。復次此識及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蘆束相依俱起此識不成。

釋曰。於經中佛世尊說。識依名色生。名色依識生。名是非色四陰。色即柯羅邏。何者是依名色。識由此名色為依止。剎那傳傳生相續流不斷。能攝名色令成就不壞。此識名依名色。識若撥無本識。以六識為識此義不成。若離阿梨耶識。於六識中是何識。此問欲何所顯。欲顯餘識不成識食。

論曰。復次若離果報識。一切求生已生眾生。識食不成。

釋曰。此言欲顯本識能為名色作識食。何以故。佛世尊說。食有四種。為求生已生眾生。相續得住故。說四食。何者為四。一段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段食者變成為相。何以故。此段若變異。能作身利益事。是名段食。觸食者依塵為相。由緣色等諸塵。能作利益身事。是名觸食。思食者望得為相。此望得意能作身利益事。如人飢渴至飲食處。望得飲食令身不死。是名思食。識食者執持為相。由此識執持身故住不壞。若無識執持則同死人身即爛壞。是名識食。是故汝等亦應信受如此識食義。以能作利益身事故此四食中觸食屬六識。思食屬意望得。段食屬色不關心。識食於三義中屬何義。若汝不說有阿梨耶識。依何義說此識食。復次若人眠中不夢及心悶絕。入滅心定等六識已滅。又無段思觸三食。何法持此身令不壞。若無阿梨耶識執持。此身則壞故知定應以阿梨耶識為識食。

論曰。何以故。若離果報識。眼識等中隨有一識。於三界中受生眾生。為作食事不見有能故。

釋曰。若離本識於六識中隨於一識。於三界中已受生眾生。不見此識有功能能作食事。故知說餘識。為識食此義不成。

論曰。若人從此生捨命生上靜地。由散動染污意識於彼受生。

釋曰。於靜地中離本識受生。此義則不成。若人受生必由染污心。若於靜地受生。必由染污散動心。染污者為自靜地惑所染污。此惑何相飡定味等。此惑定在靜地。若人從散地死。用下散動地心。於上受生無可得義。何以故。凡受生者必在散心故。若離本識。此散動識不可得。若人者。是離欲人。從此欲界生色無色界。染污者。即中陰心。起上地惑。散動者。即正受生識。於彼受生者。即方便生及正生。

論曰。是染污散動識於靜地中離果報識。有餘種子此義不成。

釋曰。若受正生必具四義。以染污為根。散動為位。果報為體。有餘種子為功能。若離本識。此四義不可得故。應信有阿梨耶識。何以故。於此識中靜地心熏習。無始以來有餘未盡。由此功能靜地中有種子。散動果報識於彼受生。

論曰。復次若眾生生無色界。

釋曰。顯已解脫色界。

論曰。離一切種子果報識。

釋曰。若無本識。若實有。汝撥言無。故名為離。

論曰。若生染污心及善心。

釋曰。若於定中起飡定味染污心。或起上地有流善心。

論曰。則無種子並依止。染污及善。二識皆不得成。

釋曰。無種子謂無因。由無因故則無依止。復次若無種子是則無因。若無因從何而生。若無依止。云何相續得住。何以故。此二心由本識所攝。是故從自種子生。依止本識故得相續住。

論曰。於無色界若起無流心。所餘世間心已滅盡。便應棄於此道。

釋曰。若人已於無色界受生。起出世心。世間心必滅盡。若離本識。則應捨無色界報。不由功用。即入無餘涅槃。既無此義。故不可撥無此識。

論曰。若眾生生非想非非想中。起不用處心。及無流心。即捨二處。

釋曰。若聖人生非想非非想處。有時依不用處地起無流心。為不用處心明瞭。非想非非想心闇昧故。此人在明瞭地。修無流心。若得無流心。即捨非想非非想。及不用處二地。

論曰。何以故。無流心是出世心故。非想非非想道。非其依止。不用處道亦非依止。

釋曰。第一第二道。是世間法故。不得為無流心作依止。是人於餘地生。別取餘地心。此二道亦非此心依止。何以故。此心明瞭故。不依止第一道。已捨第二道。第二道亦不得為此心作依止。

論曰。直趣涅槃亦非依止。

釋曰。由有無流心以煩惱有餘故。此三義明依止既不成。若離本識。如此無流心依止何法。

論曰。復次若人已作善業。及以惡業。

釋曰。若人於世間中。作不殺生等十善業。決定應得人天生報。若作殺生等十惡業。決定應得四趣生報。

論曰。正捨壽命離阿梨耶識。或上或下次第依止。冷觸不應得成。

釋曰。是人於死時中。若有善業。定應向上。若有惡業。定應生下。若汝不信有本識。云何此依止身。或下冷觸。或上冷觸。次第得成。若無有本識。云何得成本識能執持五根。本識若捨。依止身隨所捨處。冷觸次第起所捨之處。則成死身。

論曰。是故生染污。離一切種子果報識。不可得立。

釋曰。生染污即是受生得生。依止執持等是染污因果故。通名染污。又生死對涅槃故名染污。本識是集諦故名種子。是苦諦故名果報。他因故名種子。他果故名果報。若離此識生染污。此義不成。

世間淨章第四

釋曰。由如此道理。世間淨品不得成。今當說之。

論曰。云何世間淨品不成。若眾生未離欲欲界。未得色界心。

釋曰。若人為離欲欲界得色界心故修加行。是修行人有二種。一在觀行人。二初發修行人。在觀行人者。在聞思慧中。聞思慧各有三品。修習使增長故名加行。初發修行者。即初修聞慧。此二人並未離欲欲界。悉未得非至定。非至定即色界心。

論曰。先起欲界善心。求離欲欲界。修行觀心。

釋曰。若人未得色界心。在聞慧中。名先起欲界善心。於聞慧中求離欲欲界觀心。是思修慧。為離欲欲界故修行思修慧。

論曰。此欲界加行心與色界心不俱起俱滅。故非所熏。

釋曰。聞思慧各有三品。即是加行。何故此心與色界心。不俱起滅。一麁細異。二動靜異。三自性修異。四繫縛出離異故。不得俱起俱滅。若不俱有。則色界心不得熏欲界心。

論曰。是故欲界善心。非是色界善心種子。

釋曰。欲界心既不為色界心所熏故。非色界心種子。則色界心生。無有因緣。若無因緣云何得生。若汝言無始生死中。已生色界心果報未熟。此種子未滅。能為今色界心作因。是義不然。何以故。

論曰。過去色界心無量。餘生及別心所隔。後時不可立為靜識種子。已無有故。

釋曰。無始生死中先所生色界心。用此為種子。此種子既無法攝持。生即謝滅。於六道中有無量生。於一一生中有無量心。隔先所起心。此種子久已滅盡。云何得立此為色界心因。

論曰。是故此義得成。

釋曰。由汝所立義不成故。我所立義得成。云何得成。

論曰。謂色界靜心一切種子。果報識次第傳來。立為因緣。

釋曰。無始生死中所得。非至定及四定熏習。本識以為種子。為本識所攝持。次第相續傳來。於今不滅故。得立此為色界靜心因緣。色界靜心若生。即從此自種子生。是故不同汝所執無有因緣。若以宿世種子為因緣。現在所修聞思慧。此復何用。

論曰。此加行善心。立為增上緣。

釋曰。此加行心不無功用。由此增上力故。色界心生。若無此加行心。則不得破欲界欲。若欲界欲不滅。前色界種子不得生現在色界心故。加行但得為色界心作增上緣。不得為因緣。

論曰。如此於一切離欲地中。是義應知。如此世間清淨品義。離一切種子果報識。則不可立。

釋曰。若約四定離欲欲界。若約四空離欲色界。色界心因緣增上緣。無色界心因緣增上緣。悉應如此了別。

出世間淨章第五

論曰。云何出世淨品。離阿梨耶不可得立。

釋曰。今當說此義。

論曰。佛世尊說。從聞他音及自正思惟。由此二因正見得生。

釋曰。清淨品以正見為上首。此正見以何法為增上緣。謂從他聞音及正思惟。此二因即是正見增上緣。此兩因各有四義。一有正見是聞慧攝。以從他聞音為因。有正見是思慧攝。以正思惟為因。二若聲聞正見。以從他聞音為因。若獨覺菩薩正見。以正思惟為因。三約鈍根為第一句。約利根為第二句。四約思慧為第一句。約修慧為第二句。由此二因正見得生。此二因於正見是增上緣。今所言因是通名。即說緣為因。

論曰。此聞他音及正思惟。不能熏耳識及意識。或耳意二識。

釋曰。他音謂佛菩薩所立法門。聞他音謂如所聞而解。即是聞慧。正思惟謂如所聞簡擇是非。即是思慧。此兩慧無有單熏耳意二識義。亦無雙熏義。

論曰。何以故。

釋曰。此二慧何故不能熏耳等識。

論曰。若人如聞而解。及正思惟法。爾時耳識不得生。

釋曰。若人已聞他音。後生聞思慧中。聞思慧是意識。爾時耳識不得生故。聞思慧不得熏耳識。

論曰。意識亦不得生。

釋曰。將生正見。思慧相應之意識亦不得生。

論曰。以餘散動分別識所間故。

釋曰。何故不得生。由中間有散動分別識間起故。此思慧不得即生。

論曰。若與正思惟相應生。

釋曰。此明將生未知欲知根時之思慧。

論曰。此意識久已謝滅。

釋曰。初已生之思慧久已謝滅。

論曰。聞所熏共熏習已無。

釋曰。前初得多聞所熏思慧。與熏習俱謝過去。

論曰。云何後時以前識為種子。後識得生。

釋曰。不可以初得之思慧為種子。得生後思慧。前思慧既久滅。間中為餘心所間。不得度前思慧功能。於後思慧中。後思慧薄弱。復不能引正見令起。亦不得說此為種子。生正見之識。此中明無前後相熏義。未論無同時相熏。

論曰。復次世間心與正思惟相應。出世淨心與正見相應。無時得共生共滅。

釋曰。正思正修慧。從四念處至世第一法是其位。此心未證見四諦故。名世間心。已證見四諦故。名出世離自性法。是修得法故名淨心。正見即八聖道中之第一分。此正見與三十七品不相離。由修得淨心故。三十七品生。由三十七品生故得出世。從無始以來。世出世心無有俱生俱滅義。以性相違故。

論曰。是故此世間心。非關淨心所熏。

釋曰。既不俱生滅。故無相熏義。

論曰。既無熏習。不應得成出世種子。

釋曰。思慧若為出世心所熏。可得成出世種子。既無被熏義。故出世種子義不成。

論曰。是故若離一切種子果報識。出世淨心亦不得成。

釋曰。若離本識。出世心既無因緣故不得成。

論曰。何以故此中聞思熏習。無有義能攝出世熏習種子。

釋曰。此中即思慧中。思慧中有多聞熏習。若本來已起出世心熏習。此思慧可得有義將思慧。攝持出世熏習為種子。既本來未曾起出世心。熏習思慧故。無道理得說思慧。攝持出世熏習為種子。

論曰。云何一切種子果報。識成不淨品因。若能作染濁對治出世淨心因。

釋曰。本識不應得作不淨品因。若立本識是染濁對治出世因。則不得以本識為不淨品因。不淨品即集諦及苦諦。是業煩惱種子故。是集諦能生生死。即是苦諦染濁對治即除。或為出世心因。即生道滅惑。生道與不淨品相違。既立為染濁對治。及出世心因故。不應復說為不淨品因。

論曰。此出世心昔來未曾生習。是故定無熏習。

釋曰。無始來未曾生出世心。既不生。何況修習。是故出世心決定無疑。不得熏於本識。

論曰。若無熏習。此出世心從何因生。

釋曰。若有熏習為種子。出世心可得有因。既無熏習。出世心則無因而生。

論曰。汝今應答。

釋曰。未見有因之道理。故責令答。

論曰。最清淨法界所流正聞熏習為種子故。出世心得生。

釋曰。欲簡異二乘所得法界故。名最清淨法界。云何異二乘所得。此法界惑障及智障。滅盡無餘故言最清淨。法界者。如理如量通三無性。以為其體。所流者。正說正法。謂十二部經。正聞者。一心恭敬無倒聽聞。從此正聞六種熏習。義於本識中起。出世心若生。必因此得生。

論曰。此聞慧熏習。為與阿梨耶識同性。為不同性。

釋曰。若爾何失。

論曰。若是阿梨耶識性。云何能成此識對治種子。若不同性。此聞慧種子。以何法為依止。

釋曰。若是本識性。云何自性能作對治。滅於自性。若不同性。此聞慧熏習。應別有依止。

論曰。至諸佛無上菩提位。是聞慧熏習生。隨在一依止處。此中共果報識俱生。

釋曰。此聞功能從何而生。相續至何位。諸菩薩從十信以上。乃至無上菩提位。此聞功能相續住不失。未有初有為生。已有未滅為住。此生及住。於六道中。隨依止一道五陰身處。於六道身中與本識俱生相續不盡。雖與本識不同性。而與本識俱生。

論曰。譬如水乳。

釋曰。水與乳雖復和合。其性不同而得俱生。

論曰。此聞熏習即非本識。已成此識對治種子故。

釋曰。此聞功能是本識對治故。與本識不同性。雖不同性。以不相離故恆俱起。云何為本識對治。

論曰。此中依下品熏習。中品熏習生。依中品熏習。上品熏習生。

釋曰。此中即此依止處中及本識中。聞熏習功能有三品。謂下中上。下即聞慧。中即思慧。上即修慧。復有三品。就三慧中。各開為三品。復有三品。謂解脫分品。通達分品。通達品。聞有三義。一聞資糧。謂音聲所詮名句味。二聞體。謂耳識。三聞果。謂聞慧及聞慧所了法門。此三品聞熏習。隨一品生。隨能對治本識一品。若下品生。能對治上品本識。乃至若上品生。能對治下品本識。

論曰。何以故。

釋曰。此有三義。一何以故有三品。二何以故相生。三何以故能對治。

論曰。數數加行聞思修故。

釋曰。數數顯恆行無間加行。顯作功用非悠悠修學。由數數加行故。有三品故。得相生故得對治。若由數數加行故。成三品及相生。此義非疑。云何由數數加行成本識對治。

論曰。是聞熏習若下中上品。應知是法身種子。

釋曰。何法名法身。轉依名法身。轉依相云何。成熟修習十地及波羅蜜。出離轉依功德為相。由聞熏習四法得成。一信樂大乘是大淨種子。二般若波羅蜜是大我種子。三虛空器三昧是大樂種子。四大悲。是大常種子。常樂我淨是法身四德。此聞熏習及四法為四德種子。四德圓時本識都盡。聞熏習及四法既為四德種子故。能對治本識。聞熏習正是五分法身種子。聞熏習是行法未有。而有五分法身。亦未有而有故。正是五分法身種子。聞熏習但是四德道種子。四德道能成顯四德。四德本來是有。不從種子生從因作名故稱種子。

論曰。由對治阿梨耶識生。是故不入阿梨耶識性攝。

釋曰。此聞熏習非為增益本識故生。為欲減損本識。力勢故生。故能對治本識。與本識性相違故。不為本識性所攝。此顯法身為聞熏習果。

論曰。出世最清淨法界流出故。

釋曰。出七種苦諦。滅三種集諦故名出世。謂三無性真如本無染污。後離三障垢故名最清淨。三乘道從此法生。故名為界。是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流出故。不入本識性攝。此顯法身為聞熏習因。聞熏習因異本識。聞熏習果亦異本識。聞熏習體與本識。為同為異。

論曰。雖復世間法。成出世心。

釋曰。如意識雖是世間法。能通達四諦真如。對治四諦障故成出世心。聞熏習亦爾雖是世間法。以因果皆是出世法故。亦成出世心。

論曰。何以故。

釋曰。何以故。此法但是出世。非世間法。有四種對治故。

論曰。此種子出世淨心未起時。一切上心惑對治。

釋曰。此第一為顯厭惡對治。由此聞熏習明瞭正理。能知諸塵過患。於非理及諸塵生厭惡。此厭恶心能對治上心惑。即是聞熏習功能故。名厭惡對治種子。即是聞熏習。菩薩未知欲知根。名出世淨心。此心未起之前。是聞熏習屬聞思慧位。在聞思位中。昔未得聞思慧時。由見倒及想倒。見修所破煩惱。恆起上心。生四惡業感四惡道報。由得此法。未生煩惱及業果報悉不得起。

論曰。一切惡道生對治。

釋曰。此第二為顯除滅對治。由聞熏習起附相續。令相續入正定聚。聞熏習隨生隨滅惡法。能斷塞四惡道生。引善道生。昔曾起惡業。應引四惡道生。由此法故滅不復受。

論曰。一切惡行朽壞對治。

釋曰。此第三為顯遠離對治。無始生死中所造後報惡業。能令於後報時中墮四惡趣。此法能轉令後報無報即。是朽壞義。

論曰。能引相續。令生是處。隨順逢事諸佛菩薩。

釋曰。此第四為顯依攝對治。能引五陰相續。令生有佛菩薩處為隨順逢事。非意相遇名逢。始終承奉不相離名事。是人依善知識。善知識為生善根故。修佈施及愛語攝。為令成熟善根故。修利行攝。令得解脫善根故。修同利攝。依攝為顯多聞四義。一多聞依止。謂善知識。二多聞因。謂菩提心。三多聞清淨。謂如教修行。四多聞果。謂自利利他。初一是逢義。後三是事義。又前三對治依第四對治。第四對治攝前三對治。何以故。若無善知識。前三不得成故。前三依第四。前三即善知識功能故。為第四所攝。

論曰。此聞熏習雖是世間法。初修觀菩薩所得。應知此法屬法身攝。

釋曰。耳識聞聲引意識起。依文句了別其義。數數習之生功能。執持不忘名聞熏習。由此義故說是世間法。菩薩有二種。一在凡位。二在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初修觀者即是凡夫菩薩。若初修觀菩薩所得聞熏習。說名世間法。雖是世間法。而為法身至得因故。屬法身攝。

論曰。若聲聞緣覺所得。屬解脫身攝。

釋曰。若已得二乘究竟果人所有聞熏習。尚屬解脫身攝。何況聲聞緣覺菩薩。何以故。此二人但得解脫身。不能得如來法身。此二人由解脫身故。得與如來等。不由法身。如來由得法身故。於一切眾生中無等。本識與聞熏習。雖相應共起共滅。而本識漸減。非本識相續漸增。此義我今當說。

論曰。此聞熏習非阿梨耶識。屬法身及解脫身攝。如是如是。從下中上次第漸增。如是如是。果報識次第漸減。

釋曰。聞熏習體是出世法。聞熏習因果屬法身及解脫身攝。本識體是世間法。因是集諦。果是苦諦。故此兩法自性相違。由此義故聞熏習漸增。本識漸減。聞熏習下品生本識上品減。聞熏習增至中品。本識中品減。聞熏習增至上品。本識下品減。

論曰。依止即轉。

釋曰。由道諦增集諦減道諦即是福德智慧。集諦即是本識中種子。由福慧漸增。種子漸減故得轉依。

論曰。若依止一向轉是有種子。果報識即無種子。一切皆盡。

釋曰。依止即如來法身。次第漸增生道次第漸減集諦。是名一向捨。初地至二地乃至得佛。故名為轉。煩惱業滅故言即無種子。此顯有餘涅槃。果報悉滅故言一切皆盡。此顯無餘涅槃。由此義故。本識與道雖復俱生。而有增減之異。

論曰。若本識與非本識共起共滅。猶如水乳和合云何本識滅。非本識不滅。

釋曰。前舉水乳和合。譬本識與非本識和合故。還舉此為難。水乳和合既生滅必俱無有水乳偏滅盡義。本識非本識和合亦應爾。云何一滅一在。

論曰。譬如於水鵝所飲乳。

釋曰。即以譬釋難。水乳雖和合鵝飲之時。唯飲乳不飲水。故乳雖盡而水不竭。本識與非本識亦爾。雖復和合而一滅一在。

論曰。猶如世間離欲時。不靜地熏習滅。靜地熏習增世間轉依義得成。出世轉依亦爾。

釋曰。前引世間所了事為譬。後引世間智人所了事為譬。如世間離欲人。於本識中。不靜地煩惱及業種子滅。靜地功德善根熏習圓滿轉下界依。成上界依。出世轉依亦爾。由本識功能漸減。聞熏習等次第漸增。捨凡夫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

攝大乘論釋卷第三

 

上篇:攝大乘論釋

下篇:攝大乘論釋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攝大乘論本

攝大乘論本卷上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總...

辯中邊論頌

辯中邊論頌一卷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

大乘成業論

大乘成業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觀所緣緣論

觀所緣緣論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諸有欲...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三藏沙門義淨譯 如是我...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

大乘密嚴經

大唐新翻密嚴經序 朕聞西方有聖人焉,演不言之言、垂...

【註音版】食施獲五福報經

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乘六情懺悔

大乘六情懺悔 釋元曉撰 若依法界始遊行者。於四威儀無...

自在王菩薩經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

金剛錍

科金剛錍序 宋雲間沙門淨岳撰 科分大經章段。起自關內...

無所有菩薩經

無所有菩薩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種覺

(術語)佛證一切種智而大覺圓滿,故曰種覺。法華文句...

【佛教詞典】四依法次第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明次第。衣則無時不須,資身最...

如何幫助母親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

如何延長自己的壽命

問: 我以前是算命的,感覺命越算越薄了。會有自殺的...

臨終關頭念佛最要緊,切莫搬動哭泣誤大事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

經常喝酒帶來的危害

俗話說酒能亂性,酒後無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腦,讓人...

以戒為師

說起戒來,十分容易,拿著戒的放大鏡去挑出他人的毛病...

怕浪費而吃掉葷菜,這樣算犯戒麼

問: 師父家人剩下的葷菜,怕浪費而吃掉,這樣算犯戒...

素食婚宴漸成時尚新潮流

週末要去參加朋友的婚宴。2011年,如果你週末想請人吃...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由於鄰居家著火,火勢蔓延,衛錦洲居士家也被毀於一旦...

如何理解煩惱即菩提

菩提是指開悟的智慧。梵語bodhi,係從有知或覺之義的...

三種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當我們要來寺院念佛的那一天,應該從早上...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這五塊錢成就了誰

美國海關有一批沒收的腳踏車,在公告後決定拍賣,拍賣...

【視頻】《佛說五王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五王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地藏經》劉科靈居士讀誦

《地藏經》劉科靈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