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三

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釋學果寂滅勝相第九

論曰。如此已說依慧學差別。云何應知寂滅差別。

釋曰。菩薩道與二乘道既有差別。由道得滅。菩薩滅與二乘滅亦應有差別。云何可知。

論曰。諸菩薩惑滅。即是無住處涅槃。

釋曰。二乘與菩薩同以惑滅為滅諦。二乘惑滅一向背生死趣涅槃。菩薩惑滅不背生死不背涅槃。故異二乘。菩薩此滅於四種涅槃中。是無住處。一本來清淨涅槃。二無住處涅槃。三有餘。四無餘。菩薩不見生死涅槃異。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若分別生死。則住生死。若分別涅槃。則住涅槃。菩薩得無分別智。無所分別故無所住。

論曰。此相云何。

釋曰。無住處涅槃。以何法為相。

論曰。捨離惑與不捨離生死。二所依死。轉依為相。

釋曰。若菩薩在轉依位。不與諸惑緣起處。故名捨離。惑在出觀位。必起分別故。名不捨離生死。若偏觀前後明此二義。亦得一時具二義。若雙觀二義。必在一時。此二義並以依他性為依止。無住處涅槃以轉依為相。即轉二著。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槃。菩薩得無分別智。不見生死涅槃有差別。雖滅惑不住涅槃。雖起分別不住生死。故此涅槃以轉依為相。此轉依即依止依他性。

論曰。此中生死是依他性。不淨品一分為體。涅槃是依他性。淨品一分為體。

釋曰。此釋二所依止義。本識名依他性。本識若起分別。即是不淨品。說此一分為生死體。如分別依他性。此性不如此有。此分別無所有即是淨品。依此一分為涅槃體。

論曰。本依者。是具淨不淨品二分依他性。

釋曰。分別性是生死。真實性。是涅槃。從本以來此二品以依他性為依止。即說依他性為本依。

論曰。轉依者。對治起時。此依他性。由不淨品分永改本性。由淨品分永成本性。

釋曰。轉依亦屬依他性。三乘道是對治。此依他性道未起時。如見諦等。或能起諸業感惡道報。名不淨品。道起已後。如此不淨品滅不更生。故言永改本性。此依他性道及道果名淨品。道即戒定慧。道果有二種。謂有為無為。有為即解脫解脫知見。無為即本惑滅。及未來惑不生。道未起時。戒等淨品未成立。但有本性清淨。由道起故與五分法身及無垢清淨相應。如此相應乃至得佛。無有變異。故言永成本性。

論曰。此轉依若略說有六種轉。

釋曰。若約三乘道及道果。廣說則有多轉依義。今略說故但有六種。

論曰。一益力損能轉。由隨信樂位。住聞熏習力故。

釋曰。由三乘聖道起阿黎耶識中。聞熏習功能更增。說名益力。於阿黎耶識中。所有諸惑熏習。由對治起故無複本用。說名損能。此二事何位何因得成。若人住願樂位中。聞如來說廣大甚深正教。於中起三信。願樂修行。隨順不違。此損益以聞熏習力為因。聞思慧為聞熏習體。因此二慧生修慧。修慧是聞熏習力。若無修慧。本依則不得轉。由此力故損益義成。若人已得如此轉依。煩惱行於此人云何。

論曰。由煩惱有羞行慚。弱行或永不行故。

釋曰。若人已得此轉依。煩惱若起即生慚羞。起亦不久。又復微弱。或永不起。何以故。能羞自身。深見諸過故。

論曰。二通達轉謂已登地諸菩薩。由真實虛妄顯現為能故。

釋曰。得無分別智。證真如故名通達。由此通達有別轉異於地前。若已登地。有時入觀。此通達為真實顯現因。何以故。如初通達明證真如。後入觀亦爾。有時出觀。此通達為虛妄顯現因。何以故。如先未入觀。以散心修自利利他俗行。今出觀亦爾。

論曰。此轉從初地至六地。

釋曰。此中同有出入觀異故。以六地為其位。

論曰。三修習轉。由未離障人。是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依故。

釋曰。前位修習依相起。此位修習依無相起。已離惑障。離一切智障未盡。是有學大乘人能得此轉。一切相。謂相相生相真實相。此三相體不顯現。依止此轉依得成。三無相得顯現。亦依止此轉依得成。

論曰。此轉從七地至十地。

釋曰。此中同修無相行故。以四地為其位。

論曰。四果圓滿轉。由已離障人。一切相不顯現。清淨真如顯現。至得一切相自在依故。

釋曰。三德具足名果圓滿。已離一切障人。即是諸佛。能得此轉。一切相不顯現。即是斷德。以一切相滅故。清淨真如顯現。即是智德。如理如量智圓滿故。謂具一切智及一切種智。至得一切相自在。即是恩德。依止一切相中所得自在。由得此自在。如意能作一切眾生利益事。三德並以此轉為依止。

論曰。五下劣轉。由聲聞通達人無我故。由一向背生死。為永捨離生死故。

釋曰。人境功能三義皆下劣。是聲聞人故人下劣。但觀人無我故境下劣。心求免離生死。自出三界未得究竟。又不能兼濟眾生。故功能下劣。身見是聲聞繫縛。為除此見故修人無我觀。苦集通名生死。若得人無我。則能背苦捨集。

論曰。六廣大轉。由菩薩通達法無我故。

釋曰。人境功能三義皆廣大。是菩薩人故人廣大。觀法無我故境廣大。自度度他又能究竟故功能廣大。分別是菩薩繫縛。為除此係縛故。修法無我觀。法無我是本。人無我是末。若得法無我。必先得人無我。雖復先得。猶未清淨。以根本未除故。證法無我後方得清淨。法無我境能顯四德。故觀此境得離八倒。

論曰。於中觀寂靜功德故。

釋曰。謂於生死中。觀法無我故。稱寂靜功德。

論曰。為捨不捨故。

釋曰。此顯法無我觀功能。於生死中由觀寂靜能離分別。不為惑染故捨煩惱。由見生死寂靜與真如不異故。不捨生死。

論曰。若菩薩在下劣轉位。有何過失。

釋曰。欲顯有三失故為此問。

論曰。不觀眾生利益事故。

釋曰。此明失菩薩恩德。

論曰。過離菩薩法。

釋曰。如理如量智。及隨智所起福德是菩薩法。不行菩薩智慧法為過。捨遠菩薩福德法為離。此明失智德。

論曰。與下乘人同得解脫。此為過失。

釋曰。但滅惑障不滅智障。此明失斷德。

論曰。諸菩薩若在廣大轉位。有何功德。

釋曰。欲顯有三德故。更為此問。

論曰。於生死法中。由自轉依為依故。得諸自在。

釋曰。得無分別智。滅智障種子。此滅即是轉依。以此轉依為依止。菩薩於一切法中。得十種自在。

論曰。於一切道中。能現一切身。

釋曰。以自在為依止。於六道中。隨彼形類。現種種身。

論曰。於世間富樂及於三乘。由種種教化方便勝能。能安立彼於正教。是廣大轉功德。

釋曰。富樂是三界善道。先令得世間善道。後令得三乘聖道。以三輪化度令住正法。何法為大菩提自性轉依。異二乘是大菩提自性。此轉依應知有四相。一生起依止為相。二永不生依止為相。三成熟思量所知果為相。四法界清淨為相。生起依止為相者。是佛相續所攝。出世道依止。若不爾未至此轉依。佛聖道不成。不應道理。若佛道離此轉依成。依未轉道應先成。永不生依止為相者。一切惑及習氣永不生依止。若不爾因緣已聚集。未至此轉依。諸惑及習氣永不生不成。不應道理。成熟思量所知果依止為相者。成熟尋思及善通達所知。真如所知實際果。若不爾諸佛自性應更尋思。應更滅障。法界清淨為相者。伏滅一切相。最清淨法界所顯。若不爾諸佛自性應無常。應可思佛自性常住。不可思為相。亦不可說。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為顯此轉依故。重說偈。

論曰。

 於凡夫覆真  於彼顯虛妄

釋曰。見諦無明於凡夫。覆一切法人無我真空於彼。謂於凡夫此無明倒彼心。令見我相眾生相等及六塵相諸虛妄法。因此顯現無明為其依止。

論曰。

 於菩薩一向  捨虛顯真實

釋曰。菩薩無分別智。由滅無明故。捨一切虛妄法。謂我相等。顯二空真如。無明生是凡夫依。無明滅是菩薩依。此偈明滅為轉依相。

論曰。

 不顯現顯現  虛妄及真實

釋曰。虛妄是分別性。分別不起即虛妄不顯現。真實是三無性。虛妄不顯故真實顯現。

論曰。

 是菩薩轉依  解脫如意故

釋曰。不顯現顯現是菩薩轉依。此轉依即菩薩解脫。得解脫已無復繫縛。為利他故。如意遍行於六道中。不同二乘解脫永滅無利他義。如被斬首命必不續。此偈明解脫虛妄清淨法身。此二由無分別智得成。即就三德明轉依。

論曰。

 於生死涅槃  若智起平等

釋曰。生死涅槃並是分別所作。同一真如。若得無分別智。緣此平等起。

論曰。

 生死即涅槃  二無此彼故

釋曰。不淨品名生死。淨品名涅槃。生死虛妄無人法二我。即是涅槃。得無分別智。見生死無所有。即是見涅槃無所有。故無此彼之異。若得此智有何功能。

論曰。

 是故於生死  非捨非非捨

釋曰。雖觀無我不離生死。是非捨義。雖在生死常觀無我。是非非捨。若爾於涅槃云何。

論曰。

 於涅槃亦爾  無得無不得

釋曰。離生死無別法名涅槃。菩薩既不得生死。亦不得涅槃。是無得義。菩薩於生死常觀勝妙寂靜。是無不得義。

攝大乘論釋釋智差別勝相第十之初

論曰。如此已說寂滅差別。云何應知智差別。

釋曰。前已說菩薩解脫與二乘解脫差別。菩薩解脫知見。與二乘解脫知見。亦應有差別。云何可知。

論曰。由佛三身。應知智差別。

釋曰。智差別是菩薩解脫知見。即菩提道究竟果。如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脫知見。二乘解脫知見中無三身。菩薩解脫知見中有三身差別。何以故。二乘不能滅智障。無一切智故。不得圓滿清淨法身。無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無應化兩身。菩薩具此二義故有三身。故以三身顯智差別。何法名三身。

論曰。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

釋曰。身以依止為義。由能持諸法。諸法隨身故得成。不隨則不成故。身為諸法依止。譬如身根為餘根依止故得身名。法身亦爾。應化身及如來一切功德所依故名為身。又身以實為義。不破壞故名實。身即是體。體以性為義。此性於一切位中。不改故名實。實故不破壞。身有二種。一自然得。二人功得。自然得者。如經言。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然。謂一切法由二空不空。二空由虛妄不空。此二法皆自然得。故說名自性。人功得者。謂六道身。由依惑起善惡不動業。由業得七種果。依果更生惑。是名人功所得。如來身亦有二種得。一自性得。是法身。二人功得。是應化兩身。為顯異人功所得故立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慧二行。二行所得之果。謂淨土清淨及大法樂。能受用二果故名受用身。於他修行地中。由佛本願自在力故。彼識似眾生變異現故名變化身。

論曰。此中自性身者。是諸如來法身。

釋曰。此三身中。若以自性為法身。自性有二種定。以何自性為法身。一切障滅故。一切白法圓滿故。唯有真如及真智獨存。說名法身。身以依止為義。何法為依止。

論曰。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

釋曰。一切法自在。謂十種自在。又因中十波羅蜜。果中一切不共法。皆得已不失。如意運用故名自在。自在不可數量。隨諸法數量自在亦爾。云何知此法依止法身。不離清淨及圓智。即如如如如智故。

論曰。受用身者諸佛種種土。及大人集輪依止所顯現。

釋曰。土有眾寶差別。不可數量故稱種種。此無量寶土。依佛應身得成。諸菩薩名大人集。是菩薩眾親近善友。正聞正思正修等是輪體。如聖王金輪能從此至彼。未得令得。已得令不失。能上下平行此是輪用。菩薩亦爾。若離應身則二事不成。故此二事以應身為依止。由能依止成故所依止顯現。

論曰。此以法身為依止。

釋曰。法身無依止。此身有依止。如前言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此即明應身依止法身故二身有異。

論曰。諸佛土清淨大乘法受樂受用因故。

釋曰。菩薩於諸佛淨土中。自聽受大乘法受法樂。為他說大乘法亦受法樂。菩薩備受用此二法樂。若無應身則無此二受用法樂。故應身為此二受用法樂因。又釋受用有二義。一受用塵。即受用淨土。二受用法樂。即受用大乘法樂。若無應身則無此二受用。故以應身為此二受用因。變化身與法身應身異相云何。

論曰。變化身者以法身為依止。

釋曰。法身無依止。此身有依止。如前言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此即明變化身依止法身。故二身有異。

論曰。從住兜率陀天。及退受生。

釋曰。此下明化身體異應身。應身以大智大定大悲為體。化身但以色形為體。所現色形先住兜率陀天中。後生人中。先二十年受中陰生故言退。後於釋迦家受生。

論曰。受學受欲塵。

釋曰。修習王秘密巧六十四能等。為受學納妃等。為受欲塵。

論曰。出家往外道所修苦行。

釋曰。捨王位往欝陀阿羅羅仙人所。備修外道一切苦行。

論曰。得無上菩提。轉法輪大般涅槃等事。所顯現故。

釋曰。後捨外道法。修不苦不樂行。成無等覺。說三乘教。後方捨化。變化事非一。乃至滅後猶有遺形。為佛事故言等事。以此等事顯於化身。佛何故先住兜率陀天。後生人中。欲顯自身是天人類。以天人是聖道器故。欲示為天人師攝利同類故。為斷外道譭謗故。

論曰。諸佛如來所有法身。其相云何。

釋曰。欲引相等十義證成法身。法身若成。餘二身亦成。故為此問。

論曰。若略說其相。應知有五種。

釋曰。若廣說如無生無滅等。有無量相。今略說故言有五相。即十義中第一相義。

論曰。此中說欝陀那偈。

釋曰。為攝持散義故說此偈。偈中十義後次第釋。

論曰。

 相證得自在  依止及攝持
 差別德甚深  念業明佛身

五相者。一法身轉依為相。

釋曰。法身即是菩薩轉依。

論曰。一切障及不淨品分。依他性滅已。

釋曰。障有二種。一具分障。二一分障。菩薩所斷一切智障。通三界內外故名具分。即是一切障。二二乘所斷惑障。唯在三界內名一分障。即是不淨品分。並以依他性為依止。治道起時即斷此二障。故言滅已。

論曰。解脫一切障。

釋曰。由二分障已滅。依他性一分。解脫一切障。

論曰。於一切法得自在為能。

釋曰。此依他性一分。能通達一切法同一無性。已得無失。故名自在。

論曰。清淨性分依他性。轉依為相故。

釋曰。欲顯異無分別後智。離一切分別故。言清淨性分。此無分別智又是依他性一分。依他性有二分。前明滅障顯無分別境。後明於一切法得自在。為能顯無分別智。此二分是轉依。轉依為法身相。

論曰。二白淨法為相。

釋曰。一切法有二種。一黑二白。黑即是惡。白即是善。善中自有四種。法身是真實善故。言白淨法為相。

論曰。由六度圓滿。於法身至得十種自在。勝能為相故。

釋曰。由修六度究竟。於法身得十自在。此十自在是法身勝能。即以法身為性。由六度究竟得十自在。其義云何。

論曰。何者為十。一命自在。

釋曰。於壽命中。修短及捨如意得成。

論曰。二心自在。

釋曰。於生死受生。不為生死染污。

論曰。三財物自在。

釋曰。十種財物飲食為初。隨時隨處如意能得。

論曰。此三由施度圓滿得成。

釋曰。若人一切處施。一切物施。以大悲施則施圓滿。由大悲行施為因。得心自在。由一切處施為因。得命自在。由一切物施為因。得財物自在。

論曰。四業自在。五生自在。此二由戒度圓滿得成。

釋曰。業為因生為果故。此二相應。由能制身口業故得業自在。乃至若分分斷身心。無變異身口業。由此心成故戒度圓滿。由戒度圓滿。若欲受餘生。如意能引。此業悉令現前故名業自在。由業自在。於業果生中亦得自在。隨六道類如意往生利益。若竟如意能捨。取捨二事功能無礙。故名生自在。

論曰。六欲樂自在。由忍度圓滿得成。

釋曰。忍有三種。一忍辱忍。二安受忍。三通達忍。於他毀損事心不壞。名忍辱忍。於自苦事心無變異。名安受忍。於正法甚深道理心能明證。名通達忍。由此三忍諸法皆隨逐心。後於諸法中。隨所欲樂如意得成。

論曰。七願自在。由精進度圓滿得成。

釋曰。由精進波羅蜜能度一切所作事。於未來世。一切所願如意得成。故名願自在。

論曰。八通慧自在。此五通所攝。由定度圓滿得成。

釋曰。於五通中。未得得已得不失。故名自在。又於五通能自用。亦能令他如我所用。故名自在。由菩薩能得諸菩薩諸甚深定心。隨事調伏。若引五通處於自他如意皆成。

論曰。九智自在。十法自在。此二由般若波羅蜜圓滿得成。

釋曰。菩薩由般若波羅蜜圓滿。以無分別智。於陰等法門。心通達無餘。得一切種智。名智自在。以無分別後智。通達一切法品類。得一切智。名智自在。以無分別後智。如自所證。為他安立法門。如理得成。名法自在。

論曰。三無二為相。由無有無二相故。

釋曰。無二謂無有無無。有為常無為斷。無有無無即是不常不斷。離於二邊。

論曰。一切法無所有。空相不無為相故。

釋曰。更釋上語一切法皆分別所作。悉無所有。即是二空相故。無有不無二空相故。無無法身即是二空故。以無二邊為法身相。

論曰。復次有為無為無二為相。

釋曰。無二謂無有為無無為。一切有流法必以有為為相。一切無流法有二種。若道等以有為為相。擇滅等以無為為相。法身與有為無為不一不異。是故不得偏以有為無為為相。由真如是有為無為通相。不可說異。真如是清淨境。有為無為非清淨境。不可說一。法身非有為無為為相。非非有為無為為相。何以故。

論曰。非惑業集所生故。

釋曰。一切有為法。皆從惑業生。法身不從業惑生故非有為。

論曰。由得自在能顯有為相故。

釋曰。法身由得自在。能數數顯有為相。謂應化二身故非無為。

論曰。復次一異無二為相。諸佛如來依止不異故。

釋曰。無二謂無一無異。三世諸佛由法身無異。法身即是依止是故不異。

論曰。由無量依止能證此故。

釋曰。由此法身無量。已成熟善根諸菩薩。無間所證故不可說一。若一餘人修行則應無用。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為顯法身不一異義。故重說偈。

論曰。

 我執不有故  於中無依別

釋曰。於世間由隨我執分別。眾生依止有差別。於法身無有我執分別故。如來依止無差別。若爾云何立有多佛。

論曰。

 如前多依證  假名說不一

釋曰。如前因地無量依止能證故。若一一世間身無有法身。菩薩則無所證。由菩薩各各依自身證此法身故。約假名不可說一。

論曰。

 性行異非虛  圓滿無初故
 不一無異故  不多依真如

釋曰。諸菩薩發心多故名性異。由性異故加行亦不同。由加行異故有功力。由有功力故能得果。有因義故非虛。若但有一佛。諸餘菩薩修行則空無所得。諸佛作眾生利益事。無不圓滿。由安立彼於三乘故。若諸佛不安立他於無上菩提。則所作佛事不圓滿。由利益事圓滿故佛不一。如生死無初。無量諸佛亦爾。無初無量。若唯一佛成前後佛不成。則於一佛立始立終。義則可成。由此五義故諸佛不一。

論曰。無異故不多。

釋曰。依止不異故諸佛不多。不多故無異。何者為依止。

論曰。依真如。

釋曰。真如即清淨法界。法界無異。故諸佛依止無差別。此二偈顯法身無一異相。

論曰。四常住為相。真如清淨相故。

釋曰。此下引三證立法身常住義。真如若出離一切垢。無垢清淨說名佛果。此真如常住。諸佛是清淨真如所顯。故法身常住。

論曰。昔願引通最為極故。

釋曰。從初發心乃至八地。經二十七大劫阿僧祇。於中如來依法界發願成就。願秉持願是名引。於一切處無礙故名通。窮生死際故名最極。由依法界起此願故。法界若無常願則有盡。願既無盡故知法界常住。又由此願引通最極。不空無果故得法身。願既無盡故法身常住。

論曰。應作正事未究竟故。

釋曰。若言佛作眾生利益事竟。先願應窮。不可以願證法身常住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由正事未究竟故。從今時乃至無窮世。正事無邊。若眾生未皆得佛。未悉般涅槃。此正事無息。正事由法身成。正事不盡故法身常住。

論曰。五不可思議為相。是真如清淨自證智所知故。無譬喻故。非覺觀行處故。

釋曰。法身有三因緣故不可思議。一非三慧境界故不可思議。非覺觀行處故非聞慧境。無譬喻故非思慧境。自證智所知故。非世間及二乘修慧境。是故不可思議。二無分別最上真實故不可思議。無分別者菩薩自證智所知。非凡夫分別境界。凡夫如生盲不能分別色。以未曾見色故。亦非二乘分別境界。此境最極非二乘所證故。不能分別。二乘如新生嬰兒不見日輪。以根弱故。最上者無譬喻故。法身於一切法中最極無等。無餘法可為譬喻故。非有上人所能知。真實者不可言說故。若不可言說未曾見真實。眾生不能分別。一切覺觀隨言說起。既無言說故非覺觀行處。是故不可思議。三法身是諸佛證智所知。非世間聰慧人所能分別。於世間中無物可等法身。由見此物以比知法身。於法身中一切心行皆絕。以境智無差別故。是故不可思議。

論曰。復次此法身證得云何。

釋曰。有證不得。有得不證。有亦證亦得。有不證不得。今欲顯亦證亦得。一切眾生在於生死。無有眾生本無法身。恆與法身相應故。此相應無始法自然成。如此相應說名為得。此得非觸得。非根識所證故。為離相應得故立此問。如經言於眾生聚中。無眾生在法身外。如無一色在虛空外。以一切眾生皆不離法身故。法身於眾生本來是得。得義如此。證義云何。

論曰。是觸從初所得。

釋曰。為顯觸得有始。由方便成利益無窮故。如眼證見色必具五義。一有實境對根。二根不壞。三有覺觀。四識不亂。五無闇等障。五義若不具則不能證色。證知法身亦爾。必須具五義。

論曰。由緣相雜大乘法為境。

釋曰。真如是大乘法。大乘十二部經所說法門。皆共顯此真如。一切正說於真如法。則同一味。故名相雜。如眾流歸海。相雜共為一味。智與境無差別故言緣。菩薩緣相雜大乘中真如法為境。此即第一顯境實有最勝。

論曰。無分別智。無分別後所得智。

釋曰。證智以無分別為相。由此智於真如境起。離分別故清淨成證智。此即第二顯智清淨如根不壞。無分別後所得智。是前後助法。由此智後更入真觀後後轉勝。此即第三明助法如覺觀。若有毘缽舍那無奢摩他。無證得義故須修奢摩他。修奢摩他有三相。一得因。二得伴類。三得功能。

論曰。五相修成熟修習。

釋曰。此明得因。五修及五修所得五果。如因果修差別中說。得無退失名熟。得最上上品名成。數數觀察名修習。此明二種因。一不失因。二圓滿因。故名得因。

論曰。於一切地善集資糧。

釋曰。此明得伴類從初地乃至十地。聚集福德智慧行為資糧故。名得伴類。

論曰。能破微細難破障故。

釋曰。此明得功能。由前二義故能破智障。此煩惱與二乘無流道俱起。故名微細。非二乘道所能破故名難破。故名得功能。此即第四明得定如識不亂。

論曰。金剛譬三摩提。

釋曰。有四義故。以金剛譬三摩提。一能破煩惱山。二能引無餘功德。三堅實不可毀壞。四用利能令智慧通達一切法無礙。

論曰。次此三摩提後滅離一切障故。

釋曰。得此定竟。滅一切障方盡。此即第五明滅惑如無闇等障。

論曰。是時由依止轉成證得應知。

釋曰。金剛心滅時名是時。是時第十地依止。轉成佛依止名證得。應如此知。

論曰。此法身有幾自在。於中得自在。

釋曰。欲顯約五陰轉依。明法身自在。故為此問。

論曰。若略說有五自在於中得自在。

釋曰。若廣說有無量自在。今略說止明五種。

論曰。一淨土顯示自身相好。無邊音不可見頂自在。

釋曰。如意能現頗梨珂等淨土。隨眾生類如意現身。於大集中。皆對眾生無有背者。又稱眾生所樂見。現種種身。稱眾生所樂見。現種種相好。所說法音如意。遍滿十方世界。於一音中。隨諸眾生所欲聞法各各得聞。諸梵天等見佛之時。如來身量倍高於彼故。頂不可見。於此等事皆得如意。故名自在。如此自在何因能得。

論曰。由轉色陰依故。

釋曰。一一陰皆有如滅差別中所說前四轉依。色識名色陰。形礙是色體。對治起時。由分別性不淨品一分永得相離。淨品一分恆得相應。即是色陰轉依。於此轉依中。得淨土等自在。

論曰。二無失無量大安樂住自在。

釋曰。不為諸惑及習氣染污。故名無失。如來安樂住不可數量故言無量。過三界樂最勝無等故。名大安樂住。於此等事皆得如意。故名自在。

論曰。由轉受陰依故。

釋曰。受識名受陰。領苦樂是受體。由轉受陰依故。得此自在。

論曰。三具足一切名字文句聚等中。正說自在。

釋曰。一切諸法名字。及諸言教文句。從偈以去一章一品。乃至一部皆名為聚。悉能了知如意正說。故名自在。

論曰。由轉想陰執相差別依故。

釋曰。想識為想陰。執相差別為想體。由轉想陰依故得此自在。

論曰。四變化改易引攝大集。牽白淨品自在。

釋曰。未有現有。及分一為多。是變化。轉其本性為改易。所欲見眾生。隨其遠近如意引導。天人夜叉等來大集中。隨彼所宜。以四攝攝化。有流善為白。無流善為淨。牽此白淨品法。生相續中。於此等事皆得如意。故名自在。

論曰。由轉行陰依故。

釋曰。行識為行陰。作意為行體。由轉行陰依故得此自在。

論曰。五顯了平等迴觀作事智自在。

釋曰。如來於一切法無有過失。證知非現前境如對現前。譬如人憶持熟習文句。是名顯了智。從通達真如以來。於一切眾生得平等心。由證平等清淨法故。是名平等智。能守三摩提陀羅尼門。於此法門中所欲取法。如意無礙。譬如財主守其庫藏取用無礙。是名迴觀智。能受兜率陀天生。及般涅槃。為立聲聞及下地菩薩無流善根。能顯如來事。是名作事智。於此等事皆得如意。故名自在。

論曰。由轉識陰依故。

釋曰。識識為識陰。了別為識體故。轉識陰依得此自在。

論曰。此法身應知為幾法依止。

釋曰。欲顯如來無量功德皆從法身生。以法身為依止。故為此問。

論曰。若略說唯三。

釋曰。若廣說為無量法依止。今略說唯三。

論曰。諸佛如來種種住處依止故。

釋曰。住有四種。謂天住梵住聖住佛住。於諸住中如來多住此四法。故偏說此四得有二種。一自在得。二現前得。初成佛時一切如來法具足皆得。名自在得。後時隨所正用者。名現前得。若證法身一切如來法皆自在得故。法身為住等法依止。何以故。無離法身得此法故。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欲顯法身為住等法依止。故重說偈。

論曰。

 諸佛如來受五喜

釋曰。菩薩亦有此五德。但未圓滿。唯佛具足故言諸佛如來。喜體唯一。但以無失最勝為體。由五因所得故言五喜。諸佛自得解脫。以化身教二乘人令得解脫。何故如來自受五喜。而二乘不得。

論曰。

 皆因證得自界故  二乘無喜由不證

釋曰。由因有異故。得果不同。以證自界為因。五喜為果。界是如來性。即性淨法身。如來自大功能所證。不由無因。不由他得。故言證自界。由證自界故得五喜果。二乘不證此界。故無五喜。

論曰。

 求喜要須證佛界

釋曰。若人欲求五喜等法。必須修道以證法身。何以故。以果無離因得故。此偈顯法身為五喜依止。由證法身故得五喜。不證法身則無五喜。

論曰。

 由能無量作事立  由法美味欲德成

釋曰。此偈示由五因故稱五喜。何者為五。一因自能無量故生喜。一切佛同覺了法身。一切佛同得勝能。一切佛勝能即是一佛勝能。一佛勝能等一切佛勝能。何以故。諸佛同一法身為體。體既是一故。餘佛勝能即是一佛勝能。諸佛勝能無量。一佛勝能亦無量。故一佛勝能得等諸佛勝能。諸佛法身同得勝能。是故生喜。由見證自界得此勝能。是故生喜。二因作事立故生喜。一佛所作眾生利益事。是一切佛正事。是一切眾生利益事。何以故。一切佛所作淨土等利益眾生正事。即是一佛所作正事。諸佛設皆不作正事。一佛所作正事通等諸佛所作正事。若利益一眾生。即是利益一切眾生。若一眾生成佛。此眾生復能教化一切眾生。如此轉相利益。若諸佛已證自界。則成立此正事。由見證自界作正事立。是故生喜。三因法美味故生喜。由如來昔時學三乘十二部經。後成佛時各觀一切法。無不從此法身生。無不還證此法身故。一切法門同一法身為味。由見修多羅祇夜等經同一法身味。是故生喜。四因欲德成故生喜。所欲得成功德亦成。所欲成者。如佛所思無不成就。謂淨土及大集等事。功德成者。謂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如來不共法無不圓滿。由見此二事成是故生喜。

論曰。

 得喜最勝無有失

釋曰。過三界喜樂故最勝。一切惑乃至習氣皆盡無餘故無失。

論曰。

 諸佛恆見四無盡

釋曰。復次如來見前四喜。乃至窮生死際無有滅盡。設入無餘涅槃亦無滅盡。是故生喜。此喜何相。一最勝為相以過三界及二乘喜故。二無失為相。一切惑乃至習氣滅盡無餘。此顯最圓滿及最清淨。是名第一自利依止。

論曰。種種受用身依止。為成熟諸菩薩善根故。

釋曰。諸佛應身無量故言種種。又一一佛應身品類不可說。故言種種。此法身為應身依止。何故為依止。為生此身故。若離應身。登地菩薩善根則不得成熟。故須應身。應身由法身立故。法身為應身依止。此即第二利益菩薩依止。

論曰。種種化身依止。為多成熟聲聞獨覺善根故。

釋曰。此法身不但為應身依止。亦是化身依止。何以故。若離化身下願眾生。謂聲聞獨覺所有善根不得成熟。多言顯不止利益二乘願樂。地中菩薩善根亦因化身成熟故。法身為化身依止。此即第三利益二乘依止。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三

 

上篇:攝大乘論釋

下篇:攝大乘論釋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卷上 阿僧伽作 後魏世佛陀扇多於洛陽譯 大乘...

中邊分別論

中邊分別論卷上 天親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相品第...

六門教授習定論

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 無著菩薩本世親菩薩釋 三藏法師義...

取因假設論

取因假設論一卷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論...

【註音版】思益梵天所問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前佛後佛。自行化他。...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五蓋品第一 聞...

二時臨齋儀

一、供養咒 (早午):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

佛說分別經

佛說分別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如...

玉耶經

玉耶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諸法勇王經

佛說諸法勇王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密多譯 如是我聞: 一...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犯戒五衰

觸犯佛所制戒的人就會有五種的衰耗,即:求財不遂、設...

【佛教詞典】除蓋障菩薩印明

(真言)義釋十曰:作虛心合掌,屈小指無名指,入於掌...

《佛教以孝為本論》白話譯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

人天行果——五戒

總說五戒 學佛者,在受三皈後,實踐規則,即從受持五戒...

沒耐心怎麼能得到財富

一位立志在40歲非成為億萬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歲的時...

都是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

弘一大師法語擇要

目中有人助緣多,心中有德福報多, 耳中清靜和諧多,心...

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講到死去活來,你仍然不悟!因為不悟的人,說...

傅大士《十勸頌》

傅大士(497569)是齊梁之際著名大居士,又稱善慧大士,...

五欲的事兒少迴向,應多迴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沒有慧、沒有...

聖嚴法師《愛語》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愛語」,意思是指慈愛的語言、態度...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

蜘蛛之絲

在印度有一個江洋大盜,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殘,殺盜淫...

淨土法門不談風險很大的轉世

通途佛法談到菩薩道慈悲心的問題,可能有人會發願要生...

【視頻】《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