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攝大乘論釋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攝大乘論釋卷第二

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釋依止勝相眾名品之二

眾名章餘

論曰。復次摩訶僧祇部阿含中。由根本識別名。此識顯現譬如樹依根。

釋曰。此識為一切識因故。是諸識根本。譬如樹根。芽節枝葉等所依止說名樹根。若離此根芽等不成。此識為餘識根本亦爾。

論曰。彌沙塞部亦以別名說此識。謂窮生死陰。何以故。或色及心有時見相續斷。此心中彼種子無有斷絕。

釋曰。云何說此識為窮生死陰。生死陰不出色心。色有時有。諸定中相續斷絕。如無色界。心亦有時有。諸定中相續斷絕。如無想天等。於阿梨耶識中。色心種子無有斷絕。何以故。由此熏習種子。於窮生死陰恆在不盡故。後時色心因此還生。於無餘涅槃前。此陰不盡故名窮生死陰。

論曰。是應知依止阿陀那阿梨耶。質多根本識窮生死陰等。

釋曰。此三是大乘中所立名質多是通大小乘所立名。根本識是摩訶僧祇部所立名。窮生死陰是彌沙塞部所立名。等者正量部立名。果報識上座部立名有分識。

論曰。由此名小乘中。是阿梨耶識已成王路。

釋曰。由此眾名廣顯本識。是故易見猶如王路。言王路者有三義。一直無歧。二廣平熟。三光明無障。本識亦爾。直無歧譬定無疑。廣平熟譬大小乘俱弘此義。光明無障譬引無量道理以證此識故譬王路。

論曰。復有餘師。執心意識此三但名異義同。是義不然。

釋曰。此義約小乘還反質小乘。小乘雲。阿梨耶識阿陀那識。由自僻執於同義異名中立為異義。此說不然。何以故。

論曰。意及識已見義異。當知心義亦應有異。

釋曰。小乘中立意及識。名義俱異能了別名識。若了別已謝能為後識生方便。名為意故。識以了別為義。意以生方便為義。如小乘中二名有二義。本識有體無名。故知心名應目本識。此義不可違。

論曰。復有餘師。執是如來說世間喜樂阿梨耶。

釋曰。小乘諸師約阿梨耶名。起執不同。阿梨耶者欲顯何義。愛著境界名阿梨耶。

論曰。如前所說。此中有五取陰說名阿梨耶。

釋曰。此愛著境其義不同。或執是五取陰取是貪愛別名。貪愛所緣自五陰名為取陰。此取陰是眾生愛著處故。說名阿梨耶。

論曰。復有餘師。執樂受與欲相應說名阿梨耶。

釋曰。此五陰非愛著處。若無樂受於樂受若無顛倒。云何於五陰生愛著。是故於樂受中。由欲顛倒心未滅故。此樂受是愛著處。五陰與樂受相應故。說五取陰為愛著處。是故樂受正為愛著處。

論曰。復有餘師。執身見說名阿梨耶。

釋曰。若人說樂受是愛著處。是義不然。此受由能安樂自我。愛自我故愛此樂受。譬如人愛壽故愛壽資糧。如此愛我故愛我資糧。

論曰。如此等諸師。

釋曰。為攝餘執有說壽命是愛著處。有說道是愛著處。有說六塵是愛著處。有說見及塵是愛著處。

論曰。迷阿梨耶。由阿含及修得是故作如此執。

釋曰。如此小乘中諸師。不了別阿梨耶識。云何不了別。不了別有二種。一由教。二由行。教謂小乘阿含是。阿含不如理決判此識義故。依阿含迷於此識。行謂麁淺道。無道理能證此識義故。由行亦迷此識。

論曰。由隨小乘教及行。是師所立義不中道理。

釋曰。諸師依小乘教。及離阿梨耶識立別名。若約小乘道推度。此義亦不中。小乘理為自悉檀所違故。

論曰。若有人不迷阿梨耶識。約小乘名成立此識。其義最勝。

釋曰。不迷人是菩薩。由阿含及行諸佛觀人根性依根性立阿含。於下品者有秘密說。於上品者無秘密說。是故具明諸識。由此阿含菩薩不迷此識。由行者若人修行能破欲界惑。則見自身為色惑所縛。乃至無色界亦爾。若修行出無色界。見身被縛在阿梨耶識中。為滅此縛故修十地。諸菩薩由甚深行故。不迷此識。若人能了別此識。以小乘名目此識。名義相稱故。成立名義則為最勝。

論曰。云何最勝。

釋曰。顯示小乘義過失於大乘義中則無過失。是故大乘安立最勝。小乘過失者。

論曰。若執取陰名阿梨耶。於惡趣隨一道中。一向苦受處於彼受生。

釋曰。惡趣即四惡趣。於四惡趣中隨入一道。此道定是純惡業果報。無餘受相雜故。名一向苦受處。於彼中有時生樂受。此樂受於惡趣非果報果。但名相似果。唯以苦受為果報果。是罪人處惡趣受苦報故。言於彼受生。

論曰。此取陰最可惡逆。

釋曰。生時住時不可忍故言可惡。於此苦中恆起滅離貪慾意。謂我何時當死。何時當捨離此陰。故名為逆。

論曰。是取陰中一向非可愛。眾生喜樂不應道理。

釋曰。此惡道陰一向是苦惱資糧。於中云何生愛故喜樂乖理。若說取陰名阿梨耶。此義不成。

論曰。何以故。彼中眾生恆願取陰斷絕不生。

釋曰。彼中眾生因此苦苦。願樂滅現在陰。願樂令後陰不更生。

論曰。若是樂受與欲相應。從第四定乃至上界。皆無此受。

釋曰。此受不遍三界。但生死一分中有此受。

論曰。若人已得此受。由求得上界則生厭惡。

釋曰。若人已生樂處已。得有樂定見。此樂麁動是放逸處難成易壞。起厭怖心求得上界寂靜。則厭惡此樂。於樂處生離欲心。於不苦不樂中生喜樂心。

論曰。是故眾生於中喜樂不稱道理。

釋曰。若樂不遍三界。若受樂人求離此樂。立此樂為愛著處。則不稱道理。

論曰。若是身見。正法內人信樂無我。非其所愛。於中不生喜樂。

釋曰。若說身見是愛著處。是亦不然。何以故。佛法內人。或約聞慧。或約思修慧。信無我及樂無我。發願修道為滅我見。是故我見非其所愛。由求得無生智。令我見及我愛。未來不更生。是故於中不生喜樂。此身見為一分眾生所愛著。一分眾生不愛著故。不可說身見為愛著處。

論曰。此阿梨耶識。眾生心執為自內我。

釋曰。六道眾生起執著心。謂此法是我自內我。此內我自在清淨。能證為相。由外具故或樂或苦。是人若起如此我見。

論曰。若生一向苦受道中。其願苦陰永滅不起。

釋曰。此人若有惡業因緣故。墮一向苦受惡道。其計我清淨。無變異。由外具但證變異及染污起無有愛。願我與外具永絕相離。何以故。

論曰。阿梨耶識我愛所縛故。不曾願樂滅除自我。

釋曰。由不了別此識。緣此識起我執。由我執起我愛。由此我愛不求滅我。欲安樂此我故。求滅離外具。

論曰。從第四定以上受生眾生。雖復不樂有欲樂受。於阿梨耶識中。是自我愛隨逐不離。

釋曰。前已明眾生於惡道中。止求離苦無慾捨我心。此中明眾生在捨受處。無樂受可愛樂。厭惡樂受如惡道人厭惡苦受。無因緣於阿梨耶識中。欲捨我愛故。阿梨耶識是愛著處。

論曰。復次正法內人。雖復願樂無我違逆身見。於阿梨耶識中亦有自我愛。

釋曰。前復次約佛法外人。此復次約佛法內人。自有三品。一在正思。二在正修。三在有學。此三品人二人伏我見。一人滅我見。何以故。前二人比知無我。後一人證知無我故。言違逆身見。於阿梨耶識中。長時數習我愛。雖復違逆身見。於本識中我愛猶恆隨逐。是故身見非愛著處。不應名阿梨耶。

論曰。以阿梨耶名安立此識。則為最勝。是名成立阿梨耶別名。

釋曰。由此愛著處名。比度諸師執名義不相稱。若取此名比度第一。名義相稱。故引彼所立名。成立本識則為最勝。此品中總攝諸名引道理顯本識故。稱眾名品。

相品第二相章第一

釋曰。此品有七章。一相。二熏習。三不一異。四更互為因果。五因果別不別。六緣生。七四緣。

論曰。復次成立此識相。云何可見。

釋曰。已依眾名成立阿梨耶識。由此眾名。阿梨耶識體相不可了別。若不了別體相。此識則難可解。今欲令通達此識故次應示其體相。

論曰。此相略說有三種。一立自相。二立因相。三立果相。立自相者。依一切不淨品法習氣。為彼得生。攝持種子作器。是名自相。

釋曰。決定藏論中。明本識有八相。異彼廣說。故言略說三種。自相義云何。依一切不淨品法。熏習此識最勝。為彼得生功能。此功能相復云何。謂攝持種子。云何攝持。熏習成一故言攝持。

論曰。立因相者。此一切種子識。為生不淨品法。恆起為因。是名因相。

釋曰。八識中隨一識不淨品法所熏習。已得功能勝異為生彼法。後轉成因是名因相。

論曰。立果相者。此識因種種不淨品法無始習氣。方乃得生是名果相。

釋曰。依止三種不淨品法熏習。後時此識得生。為攝藏無始熏習故。是名果相。

熏習章第二

論曰。何法名習氣。此習氣名欲顯何義。

釋曰。此二問有何異。前問名所目義。後問義所得名。

論曰。此法與彼相應。共生共滅後變為彼生因。此即所顯之義譬如於麻以花熏習。麻與花同時生滅。彼數數生為麻香生因。

釋曰。此謂能受熏習法。彼謂能熏習法。共謂一時一處。同生同滅若法有生滅。則有能熏所熏。若異此則不然。能熏者相續短。所熏者相續長。是故能熏已謝所熏恆在。後變為彼生因。變即當彼如彼生功能此亦復爾。此即所顯之義義即名所目。名即義所成。

論曰。若人有欲等行。有欲等習氣。

釋曰。數起煩惱是名行。此行有習氣。習氣何相。

論曰。是心與欲等同生同滅。彼數數生。為心變異生因。

釋曰。同生滅義如前。彼者欲等行。數數生者。或約一生或約一時。先未有熏習。今變異為彼生因能變異心是名熏習。於不淨品中是一類謂煩惱濁。

論曰。若多聞人有多聞習氣。

釋曰。多聞人或在思位。或在修位。有多聞習氣。此有何相。

論曰。數思所聞共心生滅。

釋曰。如前所聞名句味。引多道理。恆思量。是思量中正思與意識共生共滅。

論曰。彼數數生為心明瞭生因。

釋曰。是正思所聞。於意識中數數生滅。意識於聞中既明瞭。熏習阿梨耶識。此意識若滅。後更欲起。次第轉勝。由此熏習成。是故聰明事不失。

論曰。由此熏習得堅住故。

釋曰。于思慧得堅。於修慧得住。

論曰。故說此人為能持法。

釋曰。由此熏習能不忘失。若人別緣餘事。亦得說名能持法人。

論曰。於阿梨耶識。應知如此道理。

釋曰。若善惡熏習。生起道理應如此知。

不一異章第三

論曰。此染污種子。與阿梨耶識同異云何。

釋曰。是不淨品法種子。在阿梨耶識中。為有別體故異。為無別體故不異。若爾有何失。若異者諸種子應有分分差別。阿梨耶識亦應如是成無量分。若種子自異本識。不異剎那剎那滅義則不成。若此識與種子異。於識中善惡二業熏習。隨業或善或惡。生起種子。汝許種子是無記。云何得異。此識與種子若不異彼多此一。云何不異。此難顯二種過失。為離彼難二過失故。須明不一不異義。

論曰。不由別物體故異如此和合雖難分別。而非不異。

釋曰。此阿梨耶識與種子。如此共生。雖有能依所依不由別體故異。如眼根及眼識。眼根以色為體。眼識以無色為體。此識與種子無此異體故。不可說異。既不可說異。何不說一。如此和合雖難分別。而能依是假無體。所依是實有體。假實和合異相難可分別。以無二體故。譬如苦集二諦。苦諦實有果報五陰為體。集諦是假名。依苦諦得顯。無有別體。假說為因。五陰雖難分別而非不異。識與種子亦爾。何以故。

論曰。阿梨耶識如此而生。

釋曰。若不異如先熏習未生時。此識但是果報。不能為他作因。若熏習生時。此識亦應如此而生。與本無異。既無此義故非不異。無此義者。

論曰。熏習生時有功能勝異。說名一切種子。

釋曰。此識先未有功能熏習生。後方有功能故異於前。前識但是果報。不得名一切種子。後識能為他生因。說名一切種子。前識但生自相續。後識能生自他相續故勝於前。譬如麥種子。於生自芽有功能故。說麥是芽種子。麥若陳久或為火所損。則失功能。麥相不異。以功能壞故不名種子。此識亦爾。若有生一切法功能。由與功能相應。說名一切種子。此功能若謝無餘。但說名果報識。非一切種子。是故非不異。

更互為因果章第四

論曰。云何阿梨耶識與染污。一時更互為因。

釋曰。阿梨耶識或為一切法因。或為一切法果。一切法於阿梨耶識亦爾。如此義云何可知。為顯此義故應說譬。

論曰。譬如燈光與燈炷生及燒然。一時更互為因。

釋曰。由炷體作依止。能生光焰故。炷是光焰生因。光焰即此生剎那中能燒然炷。光焰即為炷燒然因。此阿梨耶識與彼一切法。為共有生因。應知此義。何以故。此因現在住。未壞果生亦可見。

論曰。又如蘆束一時相依持故得住立。

釋曰。如二蘆束。一一剎那中互相依互相持。

論曰。應知本識與能熏習。更互為因其義亦爾。如識為染污法因。染污法為識因。

釋曰。此阿梨耶識為種子生因。若無此識三業生滅無可依處。如體謝滅功能亦爾。故由此識諸法體生功能亦立。是故本識為彼生因。彼法亦爾。若彼法無此識起。在現在無有道理。轉後異前。此變異是彼法果。

論曰。何以故。

釋曰。何故不別說餘法相對。互為因果而唯明識與染污法互為因果。或是外道或是二乘。作如此問。

論曰。離此二法。異因不可得故。

釋曰。於世間中離分別依他二法。更無餘法。阿梨耶識是依他性。餘一切法是分別性。此二法攝一切法。皆盡三界唯有識故。是故離此二法。異因不可得。若二法為共有因是功力。果隨因品類。其品類亦應爾。

因果別不別章第五

論曰。云何熏習不異不多種。而能為有異多種諸法作生因。

釋曰。此難欲難俱有因。則不成難。以執果與因不一時故。若難果報因此可成難。果報因必是有記。果報果必與因不同時。

論曰。譬如多縷結衣。衣無多色。若入染器。後於衣上種種相貌方得顯現。

釋曰。引此譬欲明果報因果。皆得成立。如人欲於衣上作諸相貌。先以縷結衣。此衣當結時相貌無異。入染器後若解先結則有多種相現。

論曰。如此阿梨耶識。種種諸法所熏。

釋曰。阿梨耶識為善惡不動三業所熏。如衣被結。

論曰。熏時一性無有多種。

釋曰。熏時自有三種。一方便時。二正作時。三作後時。復有三種。一自作時。二教他作時。三隨喜作時。種子與阿梨耶識。同無記性離此識無各各異體。

論曰。若生果染器現前。則有不可數種類相貌。於阿梨耶識顯現。

釋曰。若眾緣已具。如衣正入染器。如此種子與本識於現生後三時。隨一時現前。則有不可數種果報相貌。於此識顯現。是故熏時雖復不異。果報熟時則有無量差別。譬如染衣。若汝意謂果報定以有記為因。云何以無記為因者。此義無異。何以故。彼人於果說因。大乘於果說果。

緣生章第六

論曰。此緣生於大乘。最微細甚深。

釋曰。欲顯大乘與小乘異。大乘具有三種緣生。小乘但有二種。大乘第一緣生。於小乘則無。何故大乘有小乘無。此第一緣生最微細甚深故。於餘乘不說。凡夫智不能通達故微細。阿羅漢獨覺智不能窮其底故甚深。此緣生有幾種。若廣說有三種。若略說有二種。何者為二。

論曰。若略說有二種緣生。一分別自性緣生。二分別愛非愛。

釋曰。由此二名。此二種緣生差別已顯。

論曰。依止阿黎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生。

釋曰。由諸法種子。依阿黎耶識諸法欲生時。外緣若具。依阿梨耶識則更得生。諸法生以阿黎耶識為通因。是名分別自性。何以故。種種諸法體性生起。分別差別。同以阿黎耶識為因故。若分別諸法緣生自性。此唯阿黎耶識。

論曰。由分別種種法因緣自性故。

釋曰。遍三界諸法品類。若分別生起因。唯是一識。若分別諸法性。即是此識。若分別諸法差別。皆從此識生。是故諸法由此識悉同一性。二分別愛非愛者。

論曰。復有十二分緣生。是名分別愛非愛。

釋曰。約三世。立十二分。為顯因顯果及顯因果故。離根本八分為十二分。根本八分不出三法。謂煩惱業果報。煩惱者。譬如從種子生芽等。從煩惱生煩惱。從煩惱生業果。從煩惱生果報。又如龍在池水恆不竭。煩惱若在生續無窮。又如樹根未拔時至則生。未除煩惱根六道報恆起。業者。譬如米有糠則能生芽。業若有流則能感報。又如烏沙絺。謂芭蕉竹等果熟則死。業若已熟不更生果。又如樹花是生果近因。業亦如此近能生果。果報者。譬如成熟飲食。飲食若已成熟但應受用。不更成熟。果報若熟不更結後果報。若重結果報則不得解脫故。十二緣生不出此三。此十二分。能分別有二種生身無窮差別。由彼緣生故。何以故。此無明有三品業緣生。謂福非福不動行。由此行有三品。是故識等或生隨福行。或生隨非福行。或生隨不動行。此三品中福及不動是可愛。非福是不可愛。故言分別愛非愛。

論曰。於善惡道分別愛非愛。生種種異因故。

釋曰。善道是愛。惡道是非愛。此善惡道中有無量種差別分別。此差別不出十二緣生。即以十二緣生。為差別因故。說十二緣生分別愛非愛。

論曰。若人於阿黎耶識。迷第一緣生。

釋曰。迷有三惑。一無知。二疑知。三顛倒知。若起此三惑。則生二種見。或執不平等因。或執無因。執不平等因者。

論曰。或執自性是生死因。

釋曰。僧佉引五義。證立自性是實有。一由別必有總。知有自性。於世間中若是別物決定有總。譬如以一斤金用作鐶釧等。鐶釧等別有數量。則知金總亦有數量。由見變異別有數量。則知自性總亦有數量。二由末似本。知有自性。譬如一斤白檀分為多片。片片之中香皆似本。變異別中悉有三德。謂憂喜闇。則知自性總中亦有三德。三由事有能。知有自性譬如鍛師於鍛中有能故能作器。由自性於變異中有體故能作萬物。此能若無依能則不成。四由因果差別。知有自性。譬如土聚為因。以瓶為果。如此以自性為因。變異為果。五由三有無分別故。知有自性。若世間壞時十一根壞變為五大。五大壞變成五唯量。五唯量壞變成我慢。我慢壞變成智。智壞變成自性故。三有於自性無複分別。若世間起時從自性起智。從智起我慢。乃至從五大起十一根。若無自性壞時。應盡無更起義。若更起無本無次第生義。

論曰。或執宿作。

釋曰。路柯耶眂柯說。世間一切因唯有宿作。現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現在非因。如世間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被禮遇。一則不爾。故知唯由宿作。不開現在功力。

論曰。或執自在變化。

釋曰。如前所立皆不成因。唯有一因名為自在。使我等生善惡輪轉生死。後令起厭離求得解脫。自在因論生於智慧。解諸繫縛會自在體。

論曰。或執八自在我。

釋曰。如鞞世師那耶修摩執我者。何相何德。智性為相。八自在為德。如火以熱為相。我亦如此。若獨存及雜住。智性無改故。以智性為相。八自在者。一於細最細。二於大最大。三遍至。四隨意。五無系屬。六變化。七常無變異。八清淨無憂。

論曰。或執無因。

釋曰。由不了別世間果因一分。以例餘果謂皆無因。

論曰。若迷第二緣生。執我作者受者。

釋曰。亦由三惑故不了別第二緣生。若增減因果及事。是名不了別第二緣生。增因者。除無明等因。立不平等因為因。減因者。謂行等無因。增果者。謂行等本自有體。後緣無明生。減果者。謂無行等為無明果。增事者。謂無明等生行等。離唯眾緣和合。有無明等別事。能作行等別事。減事者。執無明等無有功能生行等事。無明等無動無作故。若離此三處增減。是名分別第二緣生。若不能如此分別。即迷緣生起增益執。謂我執作者受者執。先約本識起我執。後約因果起作者受者執。若我作因名為作者。若我受報名為受者。

論曰。譬如眾多生盲人不曾見象。

釋曰。眾多譬一闡提及外道。生盲人譬迷阿黎耶識體性因果。三種無明。不曾見。譬不能了別。象譬阿黎耶識。生盲人於一期報中不曾見色。一闡提及外道從無始生死來。未曾了別阿黎耶識三相。

論曰。有人示之令彼觸證。

釋曰。有人譬邪師。示之譬為說邪法。令彼觸證。譬令彼生不正思惟及偏見。

論曰。有諸盲人。或觸其鼻。或觸其牙。或觸其耳。或觸其腳。或觸其尾。或觸其嵴等。有人問之。象為何相。盲人答雲。象如黎柄。或說如杵。或說如箕。或說如臼。或說如箒。或說如山石。若人不了二種緣生無明生盲。或說自性為因。或說宿作。或說自在變化。或說八自在我。或說無因。或說作者受者。

釋曰。六觸譬六偏執。一自性。二宿作。三自在。四我。五無因。六作者受者。等者等六十二見等。

論曰。由不了阿黎耶識體相及因果相。如彼生盲不識象體相。作種種異說。

釋曰。品初立自體為顯自相。立因為顯因相。立果為顯果相。此二種人。由無明不能了別本識三相故。不能通達分別自性緣生。起自性等五執。不能通達愛非愛緣生。起第六作者受者執。

論曰。若略說阿黎耶識體相。是果報識。是一切種子。

釋曰。阿黎耶識因相者。一切法熏習於本識中有故名為因。果相者。此識餘法所熏故成諸法果。體相者。謂果報識。一切種子是其體相。

論曰。由此識攝一切三界身。一切六道四生皆盡。

釋曰。三界身謂於六道四生中。等類不等類差別。此識若成熟能成六道體。何以故。三業所熏。是諸道種子故。由此義故。三界一切生一切道。皆入此識攝。

論曰。為顯此義故說偈言。

 外內不明瞭  於二但假名
 及真實一切  種子有六種
 念念滅俱有  隨逐至治際
 決定觀因緣  如引顯自果
 堅無記可熏  與能熏相應
 若異不可熏  說是熏體相
 六識無相應  三差別相違
 二念不俱有  餘生例應爾
 此外內種子  能生及引因
 枯喪猶相續  然後方滅盡

釋曰。已說阿黎耶識為一切法種子。今更欲顯種子義故說斯偈。外內不明瞭於二者。種子有二種。一外二內。外謂穀麥等。於善惡二性不明瞭是有記故。內謂阿黎耶識於善惡二性則明瞭。或以染污清淨為二。但假名及真實者。外種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識故。內種子則是真實。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本故。一切種子有六種者。如此內外種子不過六種。何者為六。念念滅者。此二種子剎那剎那滅。先生後滅無有間故。此法得成種子。何以故。常住法不成種子。一切時無差別故。是故一名念念滅。俱有者。俱有則成種子。非過去未來及非相離。是時種子有即此時果生。是故二名俱有。隨逐至治際者。治謂金剛心道。阿黎耶識於此時功能方盡故名際。外種子至果熟及根壞時功能則盡。是故三名隨逐至治際。決定者。由此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生因果。並決定若是此果種子。此果得生。是故四名決定。觀因緣者。由此種子觀別因緣。方復生果。是故非一切時。非一切生。是時若有因。是時因得生。是故不恆生。若不觀因而成因者。則一因為一切果因。以觀因緣成故。不漫為因。是故五名觀因緣。能引顯自果者。是自種子能引生自果。若阿黎耶識能引生阿黎耶識果。如穀等種子能引生穀等果。是故六名能引顯自果。如此六種是因果生義。如此方便令熏習相貌易見。今當更說。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者。熏義有四種。一若相續堅住難壞。則能受熏。若踈動則不然。譬如風不能受熏。何以故。此風若相續在一由旬內。熏習亦不能隨逐。以散動踈故。若瞻波花所熏油。百由旬內熏習則能隨逐。以堅住故。二若無記氣則能受熏。是故蒜不受熏。以其臭故。沉麝等亦不受熏。以其香故。若物不為香臭所記則能受熏。猶如衣等。三可熏者。則能受熏。是故金銀石等皆不可熏。以不能受熏故。若物如衣油等。以能受熏。故名為可熏。四若能所相應則能受熏。若生無間。是名相應故得受熏。若不相應。則不能受熏。若異不可熏說是熏體相者。若異此四義。則不可熏。是故離阿黎耶識餘法不能受熏。以阿黎耶識具前六義。一念念生滅。二與生起識俱有。三隨逐乃至治際窮於生死。四決定為善惡等因。五觀福非福不動行為因。於愛憎二道成熟為道體。六能引顯同類果。一切生起識。雖具六義得為種子。但與熏習四義相反。由阿黎耶識具種子六義。及熏習四義故。能受熏習轉為種子。餘識則不爾。何以故。六識無相應者。六識無前後相應義。以易動壞故。復次非但易動壞故無相應。復有餘義。三差別相違者。隨一一識。別依止生。別境界生。別覺觀思惟生。別想生故名相違。六識更互不相通故差別。差別故相違。經部師說。前念熏後念。何以故。二識一剎那不並起故。不得同時。此義不然。何以故。一念二不俱者。能熏所熏若在一時。同生同滅熏習義得成。若不同時熏義不成。何以故。能熏若在。所熏未生。所熏若生。能熏已謝。前後剎那一時並起。無有是處。是故六識不並起故無熏習。若汝言有識生類。其相如此故能受熏。是義不然。餘生例應爾者。若汝執不相應義亦得相熏。非汝所執義。當例汝所執。如眼等諸根與識不同故名為餘。此諸根色清淨同類亦應更互相熏。雖同色類不相應故。若汝不許相熏。六識亦爾。雖同識類不相應故。云何得說相熏。前已說二種種子。謂外及內。若以因義顯之。成二種因。一生因二引因。為顯此義故說此外內種子能生及引因。外內種子若作生因及引因。其相云何。能生芽等乃至果熟。是外生因。能生果報乃至命終。是內生因。引因者。枯喪猶相續然後方滅盡者。外種子若穀已陳。內種子若身已死。由引因故猶相續住。若此二種但有生因。生因已謝。果即應滅。不得相續住。若汝說由剎那轉轉相生。前剎那為後剎那作因故。猶相續住。若爾最後不應都盡。既無此二義故。知別有引因。此二種因譬如人射彎弓放箭。放箭為生因。彎弓為引因。放箭得離弦遠有所至。若但以放箭為因。不以彎弓為因。則箭不得遠。若言前剎那箭生後剎那箭故箭得遠則箭無落義。外內種子亦爾。由生因盡故枯喪。由引因盡故滅盡。

論曰。

 譬如外種子  內種子不爾

此義以二偈顯之。

 於外無熏習  種子內不然
 聞等無熏習  果生非道理
 已作及未作  失得並相違
 由內外得成  是故內有熏

釋曰。若內種子與外種子不異。眼等根同是清淨四大。何故不互相熏。為是外故。外種子有三義。異內種子。是故內熏習依止外則不爾。為顯此義故說二偈。於外無熏習種子內不然者。外種子如穀麥等。由功能故成。不由熏習故成。內種子則不爾。必由熏習故成。此義非證比境界。云何可知。聞等無熏習果生非道理者。若於內無熏習。昔未學聞慧思慧不生。從學聞慧後思慧亦應不生。何以故。同無熏習故。既無此義。故知內由熏習成種子。無熏習則不成。若於內無熏習。復有何失。已作及未作失得並相違者。若內無熏習有二過失。一未作應得。二已作應失。若相續中無熏習為因。此苦樂等果非因所作。即是不作而得。若已作功用於心無熏習。則無因能得果。即是已作而失。此義於世間中相違。與道理亦相違。是故本識為三業熏習故得成因。復次云何穀麥等無熏習得成種子。由內外得成是故內有熏者。外若成種子不由自能。必由內熏習感外故成種子。何以故。一切外法離內則不成。是故於外不成熏習。一由內有熏習得成種子。二若內無種子未作應得已作應失。無如此義。三外種子由內得成故內異外。必有熏習。前已說分別自性緣生。愛非愛緣生。今當更說受用緣生。其相云何。

論曰。所餘識異阿黎耶識。謂生起識一切生處及道。應知是名受用識。

釋曰。此六識云何說名生起識。自有二義本識中種子。由此識生起故。此六識是煩惱業緣起故。一能熏習本識令成種子。種子自有二能。一能生。二能引。由此二能六識名生起。由果有二能故。因得二名。二者本識中因熟時。六識隨因生起。為受用愛憎等報故。此識名生起識。亦名受用識。由宿因所生起。令受用果報故。得生起受用二名。此生起識一切受身。四生六道處。能受果報故。應知此名受用識。此受用識相貌云何。

論曰。如中邊論偈說。

 一說名緣識  二說名受識
 了受名分別  起行等心法

釋曰。一說名緣識者。阿黎耶識是生起識因緣故。說名緣識。二說名受識者。其餘諸識前說名生起識。今說名受識。能緣塵起。於一一塵中能受用苦樂等故名受識。即是受陰。了受名分別者。此三受若有別心能了別。謂此受苦。此受樂。此受不苦不樂。此識名分別識。即是想識。起行等心法者。作意等名起行。謂此好彼惡等。思故名作意。此作意能令心捨此受彼故名起行。起行即是行陰。六識名心。從此初心生後三心故。名心法。

論曰。此二識更互為因。如大乘阿毘達磨偈說。

 諸法於識藏  識於法亦爾
 此二互為因  亦恆互為果

釋曰。此言欲顯本識及受用識互為因果。以阿含為證。與阿含不相違則定可信。又若不作此言。未知此證從何而出。為是聖言。為非聖言。故作此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者。若本識作識法因。諸法為果。必依藏本識中。若諸法作本識因。本識為果。必依藏諸法中。此二互為因亦恆互為果者。若本識為彼因彼為本識果。若彼為本識因。本識為彼果。如此因果理。有佛無佛法爾常住。

四緣章第七

釋曰。如此三種緣生。一窮生死緣生。二愛非愛道緣生。三受用緣生。此三緣生有四種緣。

論曰。若於第一緣生中。諸法與識更互為因緣。

釋曰。因緣已顯不須重問。何以故。諸法熏習在阿黎耶識中故。得互為因果。

論曰。於第二緣生中。諸法是何緣。是增上緣。

釋曰。由無明等增上故。行等得生。增上有二種。一者不相離。二者但有。不相離者。如眼根為眼識作增上緣。但有者。如白等能顯黑等。若無明等於行等。具有二種增上緣。若無苦。下無明諸行不生。若行已生無修道無明。諸行不熟。何以故。須陀洹人不造感生報業故。阿那含人不受下界生報故。

論曰。復次幾緣能生六識。有三緣。謂增上緣緣緣次第緣。

釋曰。從根生故是增上緣。緣塵故是緣緣。前識滅後識生故。是次第緣。前識能與後識生時。中間無隔故名次第。

論曰。如此三緣生。一窮生死緣生。二愛憎道緣生。三受用緣生。具足四緣。

釋曰。以四緣約三種緣生。有具不具。若就顯了義皆不具四。若就隱密義皆具四緣。

攝大乘論釋卷第二

 

上篇:攝大乘論釋

下篇:攝大乘論釋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無相思塵論

無相思塵論 陳那菩薩造 陳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若...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卷第一 護法等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王法正理論

王法正理論 彌勒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佛世...

瑜伽師地論釋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四願經

佛說四願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辯意長者子經

辯意長者子經 後魏沙門法場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阿遬達經

佛說阿遬達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在...

佛說法常住經

佛說法常住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

【佛教詞典】頓成諸行

「遍成諸行」之對稱。華嚴家謂,依圓融門修行之菩薩,...

【佛教詞典】摩羅提

(地名)Malaya-deśa,又曰摩離。國名。慧苑音義下曰...

金剛經感應錄:金剛神護持誦經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壽春郡司理,曾經審理一宗謀財...

必須讓佛號有個家

那麼我們上兩堂課講到什麼是佛陀,那麼現在這一科講到...

富樓那-說法第一

滿慈子的名號 做大聖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修道解脫生死...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法是指什麼

問: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是指什麼?如果是...

邪淫的可怕

人們都知道殺業非常可怕,卻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們...

訥堂道人尺香齋的啟示

訥堂是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的字,古者名以正體,字以...

心中有罣礙,要變第一也難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奧運轉播,在一場游泳比賽裡,有位俄...

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很...

包容的尺度

包容別人可以減少自己的煩惱,增加智慧,但是包容應該...

在五濁惡世裡,眾生的身心障礙特別大

現在我們談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三乘呢?...

最適合在夏季食用的7種水果

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以及誘人的味道是水果能...

怎樣才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問: 我們常常聽說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請指教我們怎...

【視頻】孟庭葦-心經

孟庭葦-心經

【視頻】《十善業道經》聆志居士念誦

《十善業道經》聆志居士念誦